增长范文10篇

时间:2024-04-13 06:27:3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增长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增长

浅析外汇增长利弊

自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外汇储备便开始进入了一个高速增长期。从体制改革之前的1993年到2003年,我国外汇储备从212亿美元迅速扩张到4033亿美元,10年间增长了将近20倍。仅去年一年,我国实际新增外汇储备就超过了1600亿美元(包括向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注资的450亿美元),与建国之初到1999年50年间的积累相当。这在我国乃至其他发展中国家外汇储备增长的,历史上都是从未有过的。目前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仅次于日本,居全球第二位。

外汇储备持续高增长有喜有忧。庞大的外汇储备,表明我国经济地位的提高,抵御国际金融风险实力的增强。但同时还必须看到,外汇储备是一把“双刃剑”,外汇储备并非越多越好。因为外汇储备过多,不仅会付出高昂的机会成本,造成宝贵外汇资源的闲置和浪费,而且还会加大通货膨胀压力,推动人民币汇率升值,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必须调整我国一贯坚持的外汇储备越多越好的政策,适度控制外汇储备规模。

外汇储备高速增长的原因分析

众所周知,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国家经济实力、国际竞争力以及对外资吸引力的增强是我国外汇储备持续高速增长的根本原因。但除此之外,其他一些因素对外汇储备高速增长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1、人民币汇率偏低是促使我国外汇储备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1994年的外汇体制改革从整体上看是成功的,这已是被证明的不争事实。但其美中不足的是,当时确定的8.7元人民币兑1美元的汇率实有超跌之嫌。现由有二:一是以1993年12月31日外汇调。剂市场的美元汇价作为新的银行间外汇市场开盘价本身就不合理。因为当时我国仍处于经济过热时期,通货膨胀率高达14%左右,加之人为炒作,外汇调剂市场异常火爆,汇率严重扭曲,尽管中央银行入市干预,美元汇率仍然偏高;二是有人曾做过若干商品国内外价格的比较,在一般情况下,用1美元在美国买不到8.7元人民币在国内所购买的商品。正是人民币汇率偏低,加之各种名目的出口补贴,极大地刺激了出口,抑制了进口,成为我国国际收支中最大项目——贸易收支——连续10年顺差的重要原因,从而导致外汇储备的迅猛增加。

2、过度的引进外资是促使我国外汇储备持续高速增长的另一原因。扩大利用外资,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是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正确性、积极意义毋庸置疑。但有些地方、有些部门片面理解利用外资的含义,不论条件的滥用外资。有些地方为引进外资竟相放宽条件,肆意降低地价,越权减免税赋,严重地扰乱了经济秩序,损害了国家利益。有的部门将引资数量作为考核下级政绩的重要指标,诱使一些单位不择手段、不讲效益,盲目引进外资。

查看全文

投资由高增长到负增长的原因分析

摘要:在拉动天津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投资一直是主要拉动力,但近年来,天津市投资增长出现下滑现象。本文分析了天津市投资不足的原因。天津经济正由速度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在此过程中,坚持绿色发展,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增长质量效益提升的同时对投资的影响巨大,投资增速下降是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拉动天津市投资增长的建议。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质量;经济周期

近年来,天津市投资增长出现下滑,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由2009年47.1%的历史高位下降到2016年的12%,2017年投资增速继续下滑。在拉动天津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投资一直是主要拉动力。2009年,天津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的贡献率达到121.5%的最高值,拉动经济增长高达20.2个百分点,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拉动作用远远高于消费。随着经济增长的放缓,投资对经济的贡献也在减小。2016年,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下降为44%,拉动经济增长4个百分点。这是否意味着天津的投资已经饱和?投资作为经济增长第一驱动力的地位是否已经动摇?

1三大领域增速下降明显

1.1投资增速快速下滑,一度进入负增长通道。2017年,天津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呈下滑趋势。第一季度平稳开局,同比增速为10%,比上年末回落2个百分点;第二季度下降速度加快,上半年同比增速比第一季度回落6.4个百分点;第三季度进入负增长阶段,前三季度在上半年的基础上再回落3.9个百分点;前10个月下降至-5.6%的历史低点,相比2009年的历史高点,回落幅度达52.7个百分点。2017年,天津投资增速为0.5%,在全国排名第28位。1.2从行业结构看,投资增速下降主要三大领域。一是第三产业投资持续低迷。第三产业投资在全市投资中占比七成左右,且增长速度较快,一般高于固定资产投资。2017年1—4月,第三产业投资增速首次出现负增长,全年下降1.9%,比上年回落15.9个百分点。其中,占比最高的房地产业投资下降12.6%,比上年回落18.9个百分点。二是工业投资增速快速回落。2017年上半年和下半年特别是8月以来,部分项目建设进度放缓。全年工业投资增长3.8%,比上年回落1.2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放缓,2017年增长1%,比上年回落7.2个百分点。三是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大幅下降。2017年第三季度以来,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大幅下降,全年下降3.6%。其中,合计占基础设施投资九成左右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分别同比下降14.8%和5.3%。

2影响投资增长的四大因素

查看全文

浅析居民储蓄增长

摘要:目前的储蓄高增长主要是由于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消费和投资的增速缓慢、居民手持现金的逐步减少而引起,充分暴露出我国经济架构的严重失衡。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缓解储蓄增长的势头,并积极引导储蓄向投资转化。

一、我国居民储蓄存款高增长的实证分析

(一)我国居民收入持续增长,但收入结构严重失衡

在1978年至2002年的24年间,我国GDP平均每年增长9.4%(扣除价格因素),如此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有一个较稳定的快速增长。统计资料显示,1978年至2002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由343.3元增加到7703元,年均名义增长22.43%,实际增长6.68%,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由133.6元增加到2476元,年均名义增长18.53%,实际增长7.18%.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无疑为储蓄快速增长奠定了基础。然而必须看到,在收入正常增长的背后,也存在着收入结构严重失衡的问题。

1.城乡居民收入的差异。有关数据显示,到2002年末,占全国总人口39%的城镇居民,拥有82.3%的储蓄存款,城镇居民人均储蓄达到14241元;农村居民人均储蓄只有1969元,只相当于城镇居民的13.8%,我国储蓄存款在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分布极不均衡。

2.不同地区居民收入的差异。我国幅员辽阔,国民经济呈现多层次、多元化发展态势。经济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以及经济落后地区之间的收入差异非常明显。统计资料显示,2002年底,储蓄存款最多的5个省份(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和北京)占全国储蓄存款的40%,而储蓄存款最少的5个省份(西藏、青海、宁夏、海南和贵州)仅占全国储蓄存款的2%.这说明,我国储蓄存款在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落后地区之间的分布存在着极大的差异。

查看全文

论内生增长财政政策

1995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五中全会议决的《中共中心关于订定百姓经济和社会生长“九五”筹划和2010年远景目的的提倡》明确提出两个“底子性变革”,此中之一便是“经济增长要领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变革”,也便是说要拜托技能前进推动经济增长。自此之后,我国财政学界就怎样使用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增长要领变革、前进屈从型的经济增长睁开了大讨论,提出了许多政策提倡和步骤。但是,这些讨论多数属于对策性研究,所提出的财政对策终极是否会收效并不明确,也便是说,没有分析这种财政政策的理论底子。如果凭据新古典增长理论,财政政策很难发挥作用。为此,本文的重要目的是先容90年月兴起的“新增长经济学”或“内生增长理论”及其财政政策寄义,为我们以后的讨论提供理论依据。

一、内生增长理论的底子头脑

自亚当·斯密以来,整个经济学界围绕着驱动经济增长的因素争论了长达200多年,终极形成的比力同等的看法是: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一国的经济增长重要取决于下列三个要素(TanziandZee,1997,p.180):(1)随着时间的推移,生产性资源的积累;(2)在一国的技能知识既定的情况下,现在资源存量的使用屈从;(3)技能前进。但是,60年月以来最盛行的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依据以劳动投入量和物质资本投入量为自变量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创建的增长模子,把技能前进等作为外生因向来表明经济增长,因此就得到了当要素收益出现递减时长期经济增长停止的结论。但是,90年月初期形成的“新经济学”即内生增长理论则以为,长期增长率是由内生因素表明的,也便是说,在劳动投入历程中包罗着因正规教诲、培训、在职学习等等而形成的人力资本,在物质资本积累历程中包罗着因研究与开发、发明、创新等运动而形成的技能前进,从而把技能前进等要素内生化,得到因技能前进的存在要素收益会递增而长期增长率是正的结论。虽然,许多经济学家早已看到了人力资本和技能前进对经济增长的作用(Schumperter,1934;舒尔兹,1990;贝克尔,1989),但是,他们都是把它们看作是外生因素。

字串9

这样,这两种理论的政策寄义出现了差异:只管财政经济学家不停以为财政政策能够影响经济增长(由于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间的内在讨论表现在许多方面,诸如扭曲性税收的负效应、累进税对储备方向的倒霉影响以及增长税收动用分外资源以前进峻众投资水同等等),但是新古典增长论却以为,长期经济增长美全是由理论本身的外生因素决定的,因此无论采取什么政策,长期增长都稳固,大概说,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充其量只有短期效应,而不克不及影响长期增长;而内生增长论则以为,一国的长期增长是由一系列内生变量决定的,这些内生变量对政策(分外是财政政策)是敏感的,并受政策的影响。如果增长率是由内生因素决定的,那么,标题便是经济举动主体分外是当局怎样能够影响增长率的大小,因而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再次成为存眷的焦点。

众所周知,本世纪60年月和70年月盛行的是索洛(Solow,1956,p.65-94)和斯旺(Swan,1956,p.344-361)创立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子,即把经济增长表明为生产要素(分外是物质资本)的积累历程。该模子表明,只要投资高出重置破旧呆板的须要程度,资本存量就会增长,从而人均产出就会增长。然而,只管该模子预测出短期的人均增长,但资本积累终极会出现收益递减标题,这时,人均产出停止增长。用索洛的增长模子来说,假定储备是收入的一个牢固比例,即S=sY,且这些储备全部用于投资,则资本积累方程是:字串4

查看全文

包容性增长哲学综述

2010年9月16日,国家主席在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发表题为《深化交流合作实现包容性增长》的致辞。指出中国是包容性增长的积极倡导者,更是包容性增长的积极实践者。“包容性增长”这一概念是2007年亚行首次提出的,当年林毅夫代表亚行出版了《以共享式增长促进社会和谐》一书。亚行指出,强调“包容性增长”就是要让更多的人享受全球化成果,让弱势群体得到保护,加强中小企业和个人能力建设,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保持平衡;同时,强调投资和贸易自由化,反对投资和贸易保护主义,重视社会稳定。

一、“包容性增长”的内涵

1.“包容性增长”的核心:公平与正义。自阶级产生以来,人类社会就没有停止过对公平正义的追求。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让?皮埃尔?莱曼教授认为:“包容性增长最基本的含义是全体人民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它涉及的核心问题是公平与正义。”[1]追求社会公平正义与追求富足安康是全人类的共同愿望,也是社会稳定与安定的前提。在致辞中指出“我们应该坚持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人人平等获得发展机会,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不断消除人民参与经济发展、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方面的障碍”。[2]“包容性增长”包括“包容”与“增长”两方面含义。包容性意味着制度的公平与正义,增长意味着效率和效益。实现包容性增长要确保所有公民的参与权。只有所有的社会成员能够平等“参与”和“共享”时,经济增长才具有积极意义,社会公平与正义才能得以真正彰显。所有的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和“共享”经济增长是“包容性增长”的重要内涵。“包容性增长”要求政府必须提供机会均等来改善收入分配,实现共同富裕,这是对马克思关于社会公平正义的基本观点的继承和创新。

2.“包容性增长”的要旨:让广大人民过有尊严的幸福生活。亚行驻中国代表处首席经济学家庄健认为中国提倡“包容性增长”,其重要的一个目的是:保持经济较快增长的同时,努力做到可持续的、协调的增长,更多关注社会领域的发展。[3]“包容性增长”和中国近年来提出的“全面小康”“和谐社会”“科学发展”等思想,从根本上说是一脉相承的,其要旨都是强调关注民生,保护弱势群体,使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改革开放所取的巨大成就。“包容性增长”倡导在经济合理增长的同时应更多关注社会领域的发展。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坚持“包容性增长”就是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关注人民群众的精神家园,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发展,离开了人的发展就谈不上社会的发展。确定“包容性增长”的方针,表达了中国在发展经济、社会建设上的一个明确的价值导向:即要让全体中国人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实现所有社会成员的全面发展,这是对马克思社会与人的关系这一理论的发展与创新。

二、为什么要倡导“包容性增长”

1.实现世界各国的持续和谐发展,必须践行“包容性增长”。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告诉我们世界各国共处于一个矛盾共同体中,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面对自二战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中国践行“包容性增长”,积极参与应对危机的国际行动,成为稳定世界经济、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重要力量。2009年中国及时推出了四万亿人民币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强力引擎,对世界经济的复苏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形势依然极其复杂。欧债危机不断蔓延,美国经济持续低迷,世界经济面临二次探底的风险越来越大。可是,一些西方国家为了转嫁国内危机,把我国当成替罪羊,指责我国的汇率政策、贸易模式造成了国际经济失衡。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不能以包容的心态看待中国的发展,反而采取经济、外交等各种手段试图延缓中国发展的步伐,遏制中国的和平崛起。美参议院竟然通过了人民币汇率法案,逼迫人民币升值,背离了包容性增长的要求。中国强调包容性增长,是对当前国际复杂而严峻形势的一种积极回应。

查看全文

信贷增长研究论文

今年6月末,全国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5.9万亿元,同比增长22.9%,广义货币M2余额20.5万亿元,同比增长20.8%,两者分别创1996和1997年8月份以来的最高值。在当前国际收支双顺差、外汇储备不断攀升引起外汇占款大量增长的形势下,贷款增长率又创历史高位,中央银行的政策选择面临着稳定汇率与通货膨胀的两难选择。

虽然我国仍然保持资本管制,但经常项目下已经完全放开,外商直接投资不仅不限制,而且在多方鼓励,因此在采取事实上的固定汇率情况下,保持汇率稳定与控制通货膨胀在一定程度上已不能同时实现,即面临着经济学理论上所说的三难选择,固定汇率制度、资本自由流动和独立货币政策无法兼得。

(一)继续选择稳定汇率的政策

如果选择牺牲汇率稳定,就意味着目前人民币要有一定程度的升值。据社会上各方的估计,人民币被低估程度在15%左右或更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央行减少对外汇收购,允许人民币升值,幅度较小非但不能解决问题,市场反而会认为中央政府已经放弃维持汇率稳定,人民币可能会在市场压力下继续升值,从而刺激对人民币的投机性攻击,导致问题更加严重。但如果一次对人民币进行较大幅度的调整,或放任人民币升值,则在目前阶段,人民币汇率将显著上升,在存在投机性因素的情况下很可能调整过头,当投机性资金获利流回时又会面临贬值压力。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我国出口部门主要为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和加工行业,技术含量低,从而利润率较低,人民币的大幅度升值将引起出口部门快速收缩,形成大量失业,通过关联效应导致经济的显著下降,同时在银行体系将堆积大量新的坏帐。人民币名义汇率显著上升还将导致贸易品价格的大幅下跌,在目前物价低位运行的情况下形成通货紧缩的局面。因此,短期调整成本是相当高的。从日本广场协议的教训看,人民币汇率的大幅提高,相当于提高了国际比较的劳动力工资(由于出口部门的萎缩,对劳动力需求的下降,出口部门的人民币标价的工资反而有可能下降,但以外币标价的劳动力工资仍然会提高),从而带来部分低端产业的外迁(引起这个因素的还有人民币升值后会促使投资者选择海外投资),并造成长期外资流入的减少;由于升值带来的贸易和非贸易部门格局的迅速调整,经济还可能染上荷兰病。

因此在目前的环境下,选择让人民币名义汇率升值不是一个很好的政策选择。但中央银行也不能不关注信贷猛增的势头,甚至放任信贷过热,并乐观通货膨胀的出现。因为在这种选择下,虽然贸易部门的价格上升受到国际市场价格的制约,但是电力、道路、房地产等非贸易部门的价格上升,拉动的通货膨胀仍易诱发经济泡沫和供给过剩,危害低收入人员的生活福利。特别是房地产的升温,还可能会刺激部分投机性外资进入,从而使问题更为严重。如果不采取相应的对策,非贸易部门价格的上升,贸易部门的快速发展(货币低估造成的),会通过对原材料、设备及员工的争夺而带动整个经济体的通货膨胀。相信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初期治理通货膨胀艰难历程的中央银行,是不愿意看到经济过热与通货膨胀的。

(二)密切关注信贷的增长,确保其增长速度不超过23%

查看全文

民间财富增长分析论文

摘要科技革命促进了民间财富增长,从民间财富增长与否影响社会稳定的正反两个方面,说明了加强民间财富建设的重要性,得出了民间财富增长是协调发展的稳定器的结论。探讨了加强民间财富建设的途径。

关键词科技革命经济增长民间财富增长协调发展

1科技革命促进了民间财富增长

1.1生产力大发展

工业革命开始后,英国主要工业相继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以工厂取代作坊制和手工工场制。结果,这些部门的生产量和劳动生产力均有较快的提高。以纺织业为例,1785~1850年,英国全国棉织品由4000万t增至20亿t,增加49倍。尤其重要的是,原料投入与成品产出的增长是以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为前提的。据埃利森计算,到1812年,一个纺织工人生产的棉纱数量相当于珍妮机发明前200个纺织工人在相同时间里所生产棉纱数量的总和;另外,纺织品生产力的提高还表现在成本的降低。据埃利森等人估算,19世纪20~40年代,纺纱和织布业的单位产量成本分别减少一半以上。

1.2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查看全文

东盟经济增长

一、近年东盟国家经济增长的轨迹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东盟国家经济增长出现了较大的波动起伏。1997年东盟国家爆发了严重的金融危机,1998年各国经济普遍陷入严重衰退,1999年和2000年却出现快速复苏或强劲反弹,而到2001年多数国家经济又急转直下,甚至呈现负增长。2002年初,东盟国家经济再次出现复苏的态势。在战后东盟经济发展历程中,这种经济增长的轨迹是不多见的。

据东盟五国的官方统计显示,1996-2002年,印尼经济增长率分别为8%、4.5%、-13.1%、0.8%、4.8%、3.3%、3.7%;马来西亚经济增长率分别为10%、7.3%、-7.4%、6.1%、8.3%、0.4%、4.2%;菲律宾经济增长率分别为5.8%、5.2%、-0.6%、3.4%、4%、3.4%、4.3%;新加坡经济增长率分别为7.7%、8.5%、0.1%、5.9%、10.3%、-2%、2.2%;泰国经济增长率分别为5.9%、-1.4%、-10.8%、4.2%、4.4%、1.8%、3.6%。2003年,据近期各国的预计,印尼经济增长率为3.5-4%、马来西亚为4.5%、菲律宾为4-4.5%、新加坡为2-5%、泰国为4.5%。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有关的国际机构和官方部门普遍预测,东盟国家经济将陷入长期严重的经济衰退,经济复苏将是缓慢痛苦的过程。东盟国家经济将在低谷徘徊较长时间后,才能走出低谷呈现U型复苏。然而,1999年东盟国家经济竟在短时间里出现迅速复苏,呈现V型的强劲反弹。不过,当时就有人警告东盟国家经济V型复苏的基础脆弱,随时有变成V型危机重返的可能,以至出现W型的经济波动。因为东盟国家经济从严重衰退到快速复苏主要是拜世界经济尤其是美国经济的繁荣,特别是全球电子业景气循环之赐。但是,各国遭受金融危机冲击后经济基础依然脆弱,结构性矛盾仍未解决,国内外投资继续下降,银行不良资产居高不下。一旦国际经济形势出现逆转,这些国家经济将重新陷入衰退之中。

1996-2002年东盟五国经济增长率(%)

附图

查看全文

外贸增长对环境成本

一、我国外贸增长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一)出口方面

1.我国出口总量增速对环境的影响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对外贸易获得了迅猛发展。对外贸易额从1978年的206.38亿美元增长到2006年的17606.9亿美元,而2007年前10月便已达到了17593.2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从97.5亿美元增长到了2006年的9690.8亿美元。我国外贸不仅总量大而且增速惊人,特别是2003—2006年,我国外贸年均增长29.9%,其中出口年均增长31.4%,这种高速增长大大拉动了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高污染、高耗能产业的发展。根据估算,“十五”期间,如果忽略生产结构与出口结构的差异性,出口总量增速对SO2排放的贡献占20%左右,而出口结构变化的贡献为5.5%,但生产效率提高贡献了-5%,即只有生产效率的提高减少了SO2排放。可见,我国出口总量的快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牺牲我国环境质量为代价的。

2.我国出口结构对环境的影响

在我国现行粗放式的贸易增长方式下,出口结构存在着诸多不合理,对我国环境造成很多负面影响。

查看全文

电量增长思考

电力体制新一轮改革后,电厂已与电网分离开来。电网公司的效益构成与实现发生了很大变化,过去那种电网效益与电厂效益可以相互补缺,只要有电量增长就会带来效益的格局已不复存在。电网企业的效益直接体现于电力市场和用电客户之中。因此,作为电网企业的经营者,要切实从追求电量的增加转向把有效电量的增长作为第一要务。这需要在投资决策、经营思路和管理方式等方面进行新的调整。

一、在投资上,应把着眼点转向发展电力市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厂网分开后,电网企业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应正确处理投入与产出、安全与效益的关系,要象重视电网安全投入那样重视电力市场发展和培植的投入。对电力市场的投资回收周期短、见效快,不仅对电网企业有利,也深受客户欢迎,是电网企业扩大再生产的基础和源泉。据统计,近两年来,湖北省电力公司在电力营销上的投入3亿余元,带来了8亿的利润。黄石矿务局井上与井下分离,生产与生活分开就是省公司领导一个富有远见的投资选择例证,省公司2001年6月,投入专项资金1500余万元,从技术上解决了该停电催费的可以停,不该停电的可以不停,谁用电谁买单的难题,每年减少电费流失800余万元。

二、在经营上,应把着力点转向有效电量的增长。随着企业综合实力的测评越来越科学,售电量的增加并非是企业效益的最终目标,电费的增加、售电成本的降低才是企业效益的最终体现。电力企业应从单纯地追求电量的增加转向有效电量的增长上。在增供扩销中,要把开拓用电大户与培植用电效益强户双管齐下,将减少营销环节的跑冒滴漏作为重头戏,把提高售电均价、降低线损和保证电费及时足额回收贯穿于整个流程之中。要加强营业普查,确保各类电价执行到位,使电费收取与实际用电类型相符,尤其要切实纠正未执行商业、非居民等高价电量的用电行为;核准大电力客户的基本电费的计费容量,严格执行报停、减容规定;从严控制农排等低价电量,抓住农网改造直抄到户的机遇,对大型排灌站的计量方式进行规范改造,实行装表计量;认真执行力率调整电费政策,完善无功计量装置;做好峰谷电价和高耗能企业的盈亏分析与管理,及时向有关部门争取保证电力企业效益的政策和措施;依法查处窃电行为,追回流失电量和违约金,强化内部营业绩效检查与考核,降低线损和供电成本。同时,要充分运用技术、法律手段,发挥社会的力量和供电企业的优势,促使电费和违约金的及时足额回收。

三、在管理上,应把立足点转向提高供用电效益。要强化各级的“我为有效电量增长作贡献”的经营意识,理顺关系,明确责任,加强协作。机关和电力调度、输变电运行与检修、基建工程,包括多经、后勤等部门和单位,都要围绕多卖电,卖好价钱的电,卖低成本的电,卖能收回电费的电这个效益主线转。努力探索有利于有效电量增长的生产经营和企业管理新模式,电厂与电网分离后,象调度、变电、输电等单位,要立足于降低损耗,提高效益,研究经济调度、可靠运行、优质服务的新供电方式,选择效益最优化的供用电方案。财务、基建、多经等部门和单位,在工程建设中,也要为降低成本、规避经营风险和加快电费回收等工作提供服务和保证。安监、政法等部门,在两网改造和直供直抄到户,供电安全责任向台区以下延伸的新形势下,要积极尝试运用行政和法律手段,通过协议等方式,减少和分散安全风险及法律责任。

四、在服务上,应把标准转向客户满意。常言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要实现有效电量的增长,必须通过企业的优质服务工作,得到客户和社会的支持和配合。电网企业优质服务工作是实现经营目标的人文环境保证。在优质服务上,供电企业往往将去年与前年比,今年与去年比觉得进步不小,有的还与其它不属市场竞争的团体比感到自己比别人做得好。这种比法视角就错位了,标准也游离不定了。优质服务究竟以什么为标尺?这种标尺就是要以客户满不满意、高不高兴为标准。今年我们黄石供电局提出这种硬指标,局内不少职工感到压力太大,难办到。局决策层认为,能否以客户满意为唯一宗旨,不仅仅关系到能否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也不仅仅关系企业的效益,而且关系到在深化电力体制的新形势下,电网企业当前这种管理模式能否存在下去的核心问题。电网企业如果不能按照客户满意这种标尺自我加压、自我改造、自我完善,总有一天外部力量自然要强力重推,邮电系统就是我们的路标,当整个社会与时俱进,电网企业服务迟迟跟不上时展的步伐和客户的要求,象电信那样几分天下只是个时间问题。必须要有这种忧患意识和紧迫感来做好优质服务工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