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4-13 05:59:0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杂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杂文概念归属论文

内容摘要:当今杂文的风格特点使其比其它文体更能担当起舆论监督和思想引导的重任,杂文应当在社会文明和政治文明中发挥其作用。长期以来人们把杂文归属于文学类,但现今的文学已不断地回到文学本身即独立于国家、社会、政治、意识形态等公共领域之外,走进一个私人的、纯粹的、自足的美学空间,已明显与杂文分道扬镖。

在搜索阅读分析了大量杂文之后,发现杂文与文学在本质特征、创作过程的思维方式、当今的发展规律、当今的发展方向和归属,以及杂文作品与文学作品在题材、形式、表现手法、创作动机和实现功利目的等方面都不同。因此证实了杂文不属于文学,并对杂文的概念和归属作一个新的探索。

杂文就是进行社会批判、文明批判、政治批判的思想政论性文章,批判精神是杂文的灵魂,政治是杂文的归宿,其形式、风格、语体、文体等不拘一格、灵活多样,一般篇幅短小精悍(不排除有较长篇幅出现),以分析、思辨、论理及一切能说明问题的方法手段去揭露事实、揭示问题的实质和阐明作者的思想观点或政治主张。舆论监督和思想引导是其重要的功能和历史使命。杂文应该独立门户,自成一类。这对杂文完成新世纪历史使命具有深远意义。

关健词:杂文、归属、界定

一、引言

概念,是人类经社会实践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客观规律的理性认识,是从感性认识经过抽象概括而获得的结果,所以任何一个概念都必须具备科学性,并在实践中再度接受检验。只有能经受实践检验并能科学指导社会实践的概念,才称得起科学的概念。旧的概念总是随着人类认识的科学化而不断得到补充、修正和完善,使某一概念经重新界定而日臻科学和完美起来。

查看全文

杂文概念研究论文

内容摘要:当今杂文的风格特点使其比其它文体更能担当起舆论监督和思想引导的重任,杂文应当在社会文明和政治文明中发挥其作用。长期以来人们把杂文归属于文学类,但现今的文学已不断地回到文学本身即独立于国家、社会、政治、意识形态等公共领域之外,走进一个私人的、纯粹的、自足的美学空间,已明显与杂文分道扬镖。

在搜索阅读分析了大量杂文之后,发现杂文与文学在本质特征、创作过程的思维方式、当今的发展规律、当今的发展方向和归属,以及杂文作品与文学作品在题材、形式、表现手法、创作动机和实现功利目的等方面都不同。因此证实了杂文不属于文学,并对杂文的概念和归属作一个新的探索。

杂文就是进行社会批判、文明批判、政治批判的思想政论性文章,批判精神是杂文的灵魂,政治是杂文的归宿,其形式、风格、语体、文体等不拘一格、灵活多样,一般篇幅短小精悍(不排除有较长篇幅出现),以分析、思辨、论理及一切能说明问题的方法手段去揭露事实、揭示问题的实质和阐明作者的思想观点或政治主张。舆论监督和思想引导是其重要的功能和历史使命。杂文应该独立门户,自成一类。这对杂文完成新世纪历史使命具有深远意义。

关健词:杂文、归属、界定

一、引言

概念,是人类经社会实践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客观规律的理性认识,是从感性认识经过抽象概括而获得的结果,所以任何一个概念都必须具备科学性,并在实践中再度接受检验。只有能经受实践检验并能科学指导社会实践的概念,才称得起科学的概念。旧的概念总是随着人类认识的科学化而不断得到补充、修正和完善,使某一概念经重新界定而日臻科学和完美起来。

查看全文

鲁迅杂文研究论文

【摘要题】鲁迅研究

【正文】

一重读《门外文谈》

用漫谈的笔调,讲高深的学问。鲁迅的这一篇《门外文谈》可称杰作。它从文字的起源谈到汉字的改革,从文学的发展谈到文艺的大众化,涉及广阔的方面。读者可以在很轻松的阅读中,获得许多这方面的知识。

鲁迅早年留学日本的时候,曾经跟小学大师章太炎学过《说文解字》。文字学也可以说是他的本行,难怪谈起来如数家珍,真正做到深入浅出了。

这一篇最主要的内容,就是强调地提出了汉字改革问题。汉字从远古发展到现代,“成了不象形的象形字,不十分谐声的谐声字”。为了让劳苦大众容易得到学习文化的条件,鲁迅在好些文章里都提出了方块字必须改革的主张。例如,在《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一文(见《二心集》)中说:

查看全文

杂文阅读管理论文

杂文是一种文学体裁,一般采用议论的表达方法。它短小、活泼、锋利、隽永,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凡是有关社会生活、事件动态、日常工作、学习的杂感、杂谈、杂论、随笔、短评、札记(包括一部分读后感),都可以归入杂文一类。

阅读杂文,首先要把握杂文的文体特点,从杂文的特点出发,容易理解、欣赏杂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杂文本质上是说理的,可以运用逻辑思维去阅读杂文;杂文又是形象地说理的,因此又要运用形象思维去阅读杂文。

阅读杂文要注意如下几点:

一要了解杂文内容的针对性。我们读一篇杂文,要了解它是什么时候写的,是针对什么人、什么事写的。是鲁迅式的战斗性很强的杂文,还是谈工作、谈学习或批评人民内部种种消极的现象一类的杂文。这些,都会决定一篇杂文的写法、议论基调和语言风格。例如《文学和出汗》、《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鲁迅20年代和30年代针对当时的反动文学观和反动舆论写的,所以采用揭微显隐的写法来“立刻给以反响和抗争”,语言的格调是冷嘲热讽,幽默隽永。

二要注意杂文写法和取材的一般特征,特别是说理的形象性。杂文的一般写法是“从实入手,以实论虚”,即常从一个人、一桩事,甚至一句话、一首诗、一条谚语、一个故事、一种现象、一段传说入手,通过对照、联想、借喻、类比等方法来揭示隐藏在里面的意义。杂文取材的一般特征是“大中取小,小中见大”,即从有重要意义的事件中选取一个侧面或一点来做文章,“从一滴水里看世界”。例如《拿来主义》中心论点的提出方式,是在批评错误观点的基础上阐明作者自己的主张,作者先论述“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揭露其危害后,以此作铺垫,提出勇敢地“拿来”的主张。先驳后立,两相比照,议论就很自然地更见深度了。

三要注意杂文丰富多彩的语言风格。杂文,正如它的形式多样一样,语言也因作者不同,针对的对象不同,谈论的问题不同,写作的社会背景不同而呈现出多种多样的风格。有的隐晦曲折,言近旨远;有的明白晓畅,酣畅淋漓;有的亦庄亦谐,尖锐泼辣;有的感情奔放,笔姿纵横;有的凝炼含蓄,耐人寻味;有的恬淡明丽,清新隽永;有的娓娓而谈,亲切动听。尽管风格不同,但具有艺术的魅力,则是一致的。我们在阅读时要细加体味。

查看全文

杂文概念的界定研究论文

内容摘要:当今杂文的风格特点使其比其它文体更能担当起舆论监督和思想引导的重任,杂文应当在社会文明和政治文明中发挥其作用。长期以来人们把杂文归属于文学类,但现今的文学已不断地回到文学本身即独立于国家、社会、政治、意识形态等公共领域之外,走进一个私人的、纯粹的、自足的美学空间,已明显与杂文分道扬镖。

在搜索阅读分析了大量杂文之后,发现杂文与文学在本质特征、创作过程的思维方式、当今的发展规律、当今的发展方向和归属,以及杂文作品与文学作品在题材、形式、表现手法、创作动机和实现功利目的等方面都不同。因此证实了杂文不属于文学,并对杂文的概念和归属作一个新的探索。

杂文就是进行社会批判、文明批判、政治批判的思想政论性文章,批判精神是杂文的灵魂,政治是杂文的归宿,其形式、风格、语体、文体等不拘一格、灵活多样,一般篇幅短小精悍(不排除有较长篇幅出现),以分析、思辨、论理及一切能说明问题的方法手段去揭露事实、揭示问题的实质和阐明作者的思想观点或政治主张。舆论监督和思想引导是其重要的功能和历史使命。杂文应该独立门户,自成一类。这对杂文完成新世纪历史使命具有深远意义。

关健词:杂文、归属、界定

一、引言

概念,是人类经社会实践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客观规律的理性认识,是从感性认识经过抽象概括而获得的结果,所以任何一个概念都必须具备科学性,并在实践中再度接受检验。只有能经受实践检验并能科学指导社会实践的概念,才称得起科学的概念。旧的概念总是随着人类认识的科学化而不断得到补充、修正和完善,使某一概念经重新界定而日臻科学和完美起来。

查看全文

鲁迅的爱情及其小说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鲁迅;爱情;小说创作

【论文摘要】本文的创新点是将鲁迅与许广平的爱情分为相识、相恋和结婚三个阶段,并结合鲁迅在这三个阶段中的小说作品来分析鲁迅的小说创作。笔者认为,鲁迅与许广平的爱情对鲁迅的小说创作而言,就像一把双刃剑,推动鲁迅的小说创作达到了最高峰,后来也是婚姻让鲁迅的小说创作失去了应有光芒。

鲁迅研究一直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永久课题,从宏观到微观,由内到外,中国文坛已经形成了一门“鲁学”。其中,鲁迅的小说研究更是经久不衰。80年代以来,对鲁迅爱情的研究也逐渐丰富起来,但是将鲁迅的爱情与他的小说创作结合起来的研究还不多。笔者将鲁迅的爱情分为相识、相恋和结婚三个阶段。并分别结合这三个时期的作品来研究,试图分析鲁迅的爱情对其小说创作的影响。

从1918年发表的小说开始到逝世,鲁迅笔耕不辍,硕果累累,作品风格迥异。笔者在本文中主要是讨论爱情生活(即在1925年3月到1927年10月与许广平共同生活这段时间)对鲁迅创作的影响。

从爱情的影响来看鲁迅的创作,可分为恋爱前的创作(1918年5月—1925年);恋爱中的创作(1925年—1927年十月);共同生活后的创作(1927年10月到逝世)在鲁迅生命的最后十年,许广平闯入了他的生活。从此,与许的二人生活冲撞着鲁迅独自生活的孤独和苦闷。其创作抛物线也较明显。为了便于阐述,笔者将鲁迅恋爱前的创作称为苦闷的爆发,恋爱中为苦闷的沉淀,共同生活后为苦闷的转换。

一、孤独苦闷的爆发

查看全文

初中语文教案《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教学目的】

1.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2.学习写驳论文的方法。

【教学重点】

1.体会鲁迅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

2.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查看全文

谈论与时代政治同步的文学

《人民文学》是与新中国同生的国家级文学刊物,但创刊至今,其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1966年爆发后,刊物被迫停刊检查。1976年1月重新复刊,复刊当年的《人民文学》继续受政治干预,为政治权利服务。可以说,此时的《人民文学》是一面反映当时时代政治的“镜子”,是一种表达政治思想走向的工具。而其文学特征表现甚微,成为辅助政治的手段。下面就《人民文学》1976年一年的期刊为文本进行分析,研究复刊当年《人民文学》的期刊状况。

一、《人民文学》的复刊背景

虽然《人民文学》复刊于1976年,但在1972年,复刊工作就已经开始启动。这年夏天,由于和的鼓励,有关部门开始准备《人民文学》刊物的复刊工作,原《人民文学》副主编李季从湖北咸宁调回北京,主持筹划复刊工作,但当时“”对其工作万般刁难,不予以批准通过。最终,这次复刊工作被搁浅起来。《人民文学》复刊的重议是到了1975年间,此时的文艺领域,早已不是“百花齐放”时代,各种文学形式不见踪影,革命样板戏充斥着整个文坛,当时的文坛一片沉寂。面对这种状况,、提出了严厉批评。1975年,在对电影《创业》审批时,明确提出了“要调整党内的文艺政策”。这一批示促进并影响了全国文艺政策的重新调整,指明了文学前进的正确方向,无疑给当时的文艺界带来一股和煦的春风。的这次批示,立即得到了当时文化主管部门的回应,并迅速提出了调整文艺政策的措施。自此,《人民文学》的复刊工作再次提上日程,并于1976年1月正式复刊。

二、复刊后《人民文学》的期刊内容

复刊后1976年的《人民文学》共出刊9期,上半年为双月刊,出刊3期,下半年为月刊,出刊6期。在首期扉页上有在创刊号的题词:“希望有更好的作品出世”,表达了对文艺领域寄予的美好期望。而纵观这9期期刊,几乎篇篇文章或作品都是以文学形式来传达政治走向的。《人民文学》从第三期开始刊登重要的政治文件,如第三期的《中共中央关于同志任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国务院总理的决议》《中共中央关于撤销邓小平党内一切职务的决议》,第四期全文转载两报一刊社论《在斗争中建党》,第八期转载两报一刊社论《伟大的历史性胜利》等重要文件、决议共计14篇。同时,《人民文学》开设了许多紧跟时代的专栏,如“坚决反击右倾翻案风”“愤怒声讨党内走资派”“领导伟大的党”等专栏。还有“抗震救灾”“纪念鲁迅诞辰”及“庆祝粉碎‘’”等众多主题。从这些专栏及主题中,可以看出刊物与政治事件是遥相呼应的,与政治生活是密切关联的。此时的《人民文学》已不再是表现文学的刊物,而是对社会动荡及政治话语演变的抒写,成为传达国家政治声音的载体。1976年《人民文学》跟随国家文艺政策调整的方向,其发表的作品形式也丰富起来,大体可分为小说,诗歌,散文、杂文、报告文学,评论等四类。作者组成不仅有老一辈作家茅盾、冰心、郭沫若等,还有在新时期成为主力军的蒋子龙、陈忠实、陈建功等人,大量的工农兵作家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创作原则基本紧跟当时的政治走向,发表了一系列应时代要求的作品。

(1)小说类文章共计36篇,其中转载各地作品4篇,革命故事小说7篇,儿童文学作品2篇。在第二期的《坚持文艺革命反击右倾翻案风》中明确指明了当时的写作方向,“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努力反映阶级斗争的重大题材,努力反映两条道路、两条路线的斗争,特别是把反映无产阶级专政下和党内走资派的斗争作为创作课题”[1]。随后《人民文学》相继发表了反映这一文艺政策的众多小说作品,如第二期的《严峻的考验》,第三期的《无畏》《暴风雨》,第四期的《铁锨传》、第五期的《占领》等。虽然这些小说内容各异,但在叙述“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观念中基本是统一的模式,即新旧两大阵营的斗争。例如在《严峻的考验》中,明显出现了两大阵营:一个是以年轻人许长山和局党委书记张朴为代表的新阵营,一个是以副书记李福章和机动科组长董志平为代表的旧阵营。在斗争刚开始,一直是旧阵营占上风,最终经过许长山不断努力斗争以及张朴的帮助,革命斗争获得胜利。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基本都有一位“无产阶级英雄人物”。例如《无畏》中敢于造反、年轻无畏的公社党委书记杜乐,《机电局长的一天》[2]中坚持执行党的政治路线的局长霍大道,《暴风雨》中带领广大群众,向走资派和专修主义路线发起猛烈攻击的青年工人王海鹰等。这些主人公都是阶级斗争的中坚力量,正是他们的坚持和努力使斗争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查看全文

论人们认知形象建构

[摘要]鲁迅逝世后,在延安多次公开评价鲁迅,成功地塑造了延安的鲁迅形象,并使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意识形态的建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延安知识分子乃至中国革命文化的重要精神符号。

[关键词]延安;;鲁迅形象;知识分子;文化符号

Abstract:AfterLuXunpassedaway,MaoZedongpubliclyappraisedhimformanytimesinYan’an,successfullyportrayingtheimageofYan’an’sLuXunandmakingthisimageplayavitalroleintheideologicalconstructionoftheNewDemocraticRevolutionandbecomeanimportantculturalsymboloftheintellectualsinYan’anandevenoftheChineserevolutionaryculture.

Keywords:Yan’an;MaoZedong;LuXun’simage;intellectual;culturalsymbol

1936年10月19日凌晨5时25分,鲁迅先生在上海病逝。消息传出,举国同悲。当时,身在上海的冯雪峰遵照中共中央的指示,与宋庆龄、蔡元培、沈钧儒等组成了治丧委员会,了讣告。的名字也列在治丧委员会名单里。紧接着,中共中央和苏维埃中央政府发出3份电报:一份发给许广平,一份给南京国民政府,还有一份《告全国同胞和全世界人士书》。3份电文均对鲁迅作出了相当高的评价,称他为“我国文学革命的导师、思想界的权威、文坛上最灿烂光辉的巨星”、“最伟大的文学家,热忱追求光明的导师,献身于抗日救国非凡的领袖,共产主义苏维埃运动之亲爱的战友”、“对于我中华民族,功绩之伟大,不亚于高尔基之于苏联”[1]。同时,经倡议,中共中央在延安创办了以鲁迅名字命名的文化教育单位:鲁迅艺术剧院、鲁迅师范学校和鲁迅图书馆。中共中央和苏维埃中央政府还代表全国人民向国民党政府提出:将鲁迅先生遗体举行国葬,并付国史馆列传;改浙江省绍兴县为鲁迅县;改北平大学为鲁迅大学,设立鲁迅文学奖金奖励革命文学;设立鲁迅研究院,搜集鲁迅遗著,出版鲁迅全集;废止一切禁止鲁迅先生生前言论、出版自由的法令等8项建议[1]。

查看全文

语文人文精神教学论文

从我们感受到的语文教学实际情况看,语文的内涵在趋向窄小,课堂教学活动内容多是语言、语境、语体,以及适应达标所设置的可操作目标教学等,而对与它相对应的语言以外的文化意蕴的关注较少。所以有识之士称,人文性在减少,语文教学在呼唤人文精神。

什么是语文教学的人文精神?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关系又如何?于漪老师说:“汉语言文字不是单纯的符号系统,它有深厚的文化历史积淀和独特的文化心理特征。汉语和其他民族语言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一个统一体的不可分割的两个侧面。没有人文,就没有语言这个工具;舍弃人文,就无法掌握语言工具。”就是说,离开人文性就无从谈工具性,工具性必然通过具体的人文性表现,没有什么抽象的工具性。

近若干年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似乎也受到文学和哲学理论上的“语言就是一切”的所谓解构的后现代主义的一定影响。其实稍有常识的人都明白,中国语文不应只偏重语言,较多强调工具性,因而语文内涵小为文章学,写作学,修辞学等,其可以理解的原因是应试,几乎整个教学过程受制于中考高考。究其实,语文是交流思想的工具,是思维的直接现实,它是中华民族极其丰富的人文精神的荟萃。每一篇目,特别是那些名家名篇,确实奇妙无比,它充满我们民族风俗、伦理、审美和思辨的活力,集我们民族智慧之大成,是一个个活泼泼的生命,而决不是沉默无语的木乃伊。如若不认真继承先辈留给我们的这份宝贵遗产,我们就是愧对作家及其作品了。

作家们是怎样完成这些视同他们孩子、生命的大作的?是他们的灵与肉。有的一辈子就写那么一部或几篇,作品是他们人生的升华。最有影响最有艺术生命力的久盛不衰之作,肯定是作家倾全部生活积累和心血所作,当然也是作家思想和人格的魅力所在。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故而有“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的感慨。现代文学巨匠鲁迅这样来形容他走过来的艰辛的文学之路:“我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血。”“将血一滴一滴地滴过去,以饲别人,虽自觉瘦弱,也以为快活。”

课文是作家以身家性命换来的艺术生命,是不朽的。我们作为“传人”,要把这两种生命的真谛加以体悟和感受,要把它传达出来又传授给学生,这仅靠字斟句酌地提问“为什么这样表达”的思考是远远不够的。头等要紧的是弄清其所承载的全部内容、情感信息和深层意蕴。驹篇《背影》为例,此作注家甚多,而供师生使用的相当一些教学参考资料过分沉湎于词句的直白释义,却疏于对《背影》的整体把握。叶圣陶先生认为朱自清先生详写父亲买橘子和下车走去混入来往人群的里头,在南京游逛一天则一句带过。有父亲过铁道的描写,有不多的然而很有味道的语言描写,作者请父亲回去的当儿,父亲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在买来橘子将要上车的当儿,父亲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在走了几步回过头的当儿,父亲说,‘进去吧,里边没人。’这里头含蓄着多少怜惜、体贴、依依不舍的意思!我们读到这几句话,不但感到了这些意思,还仿佛听见了那位父亲当时的声音。”(以上意思及引文见叶圣陶的《文章评改》)以上同时又为实写,在“扑扑衣上的泥土”下面的“心里很轻松似的”一语是作者眼睛里看出来的,都是别人很难体会出来的,所以又是必需的虚写,这就把父亲极情愿去做而又做好了的心情完全明白了。

所有详略虚实这些表现手法,都服从于文章这样的主旨,“把父亲的背影作为叙述的主脑,从其间传出父亲爱惜儿子的一段深情,”(叶圣陶语)即做父亲对儿子的亲子之情,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作者自始至终以愧疚的心情和口吻出之,这样既反衬了父亲如此这般的疼爱儿子,又传达出儿子对父亲在家庭困顿之中仍念着自己的深深的感激,从而深沉而又酣畅地表现了朱自清先生的人子之情。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