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企业范文10篇
时间:2024-04-13 05:48:1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造纸企业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造纸生产企业专治方案
一、组织领导
为加强造纸生产企业专项治理工作的领导,成立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成员:
二、总体原则
对全市正在生产的31家造纸生产企业,通过实行关、停、并、转、治等措施,取缔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落后生产设施,依法关闭和限期治理环境污染严重的造纸生产企业,实现造纸生产企业全面达标排放,促进我市造纸行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造纸企业生产管理论文
摘要:车间级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简称MIS)是造纸企业生产管理中的组成部分,对造纸企业的生产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针对一些小型造纸企业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立车间级MIS系统的重要性,分析了车间级MIS系统在造纸企业管理中应用的状况,介绍了成功应用的案例,为推广该系统更好地服务于造纸企业生产管理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MIS系统;造纸企业;生产管理;应用
造纸企业的生产管理复杂,实现生产管理的信息化、自动化对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很有必要。造纸企业车间级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简称MIS)的应用,是造纸企业管理系统的重要应用类型。
1MIS系统在造纸企业生产管理过程中的应用现状
造纸企业生产管理实现信息化、自动化对于提高整个企业经济效益有着重要作用。在大型造纸企业中,生产管理系统化的开发与应用已经广泛展开。但在部分中小型造纸企业的实际生产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针对具体的造纸企业,制定针对性的MIS系统,使企业实现生产工艺控制和生产管理之间协调一致,达到企业生产管理的需求,提高管理的效益和能力。
2造纸企业生产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分析
造纸企业废水整治方案
为严格执行新《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44-2008,以下简称“新《标准》”),推动我市造纸行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制浆造纸企业生产工艺和污染治理技术进步,提高企业清洁生产水平,实现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进一步削减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确保完成我市“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任务,改善区域水环境质量,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成立市制浆造纸企业废水污染治理工作领导小组
为确保我市各制浆造纸企业废水新标准达标排放工作顺利开展,成立市制浆造纸企业废水污染治理工作领导小组:
二、工作职责
(一)各级环保、工信部门要按照各自分工,加强沟通,协调联动,齐抓共管,制定本辖区贯彻执行新《标准》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明确企业责任和限期整改要求,督促和指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加快水污染物深度治理设施建设,完善污染防治设施,推进企业技术进步、清洁生产,扎实推进制浆造纸企业水污染物达标工作。
(二)强力推进制浆造纸企业污染减排。各级环保、工信部门要将制浆造纸行业列为污染减排重点行业,实行全行业废水深度治理,推进全行业污染减排,减少水污染物排放量。要依照新《标准》,认真组织对本辖区制浆造纸企业进行调查摸底,登记建档,将造纸企业纳入总量减排有效性审核,将企业水污染物深度治理项目纳入年度减排重点工程项目,按减排项目进行监督管理和考核,结合减排督查加强制浆造纸企业提标改造项目督查,督促企业加快废水治理设施提标改造,按期建成减排设施并稳定运行,确保污染物去除率和排放达标率,减少废水污染物排放量。要将企业水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作为核算企业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数据的重要依据,对水污染物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不予核算该企业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数据。
造纸企业环境整顿指导方案
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1年全省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省环保厅《关于集中整治造纸企业环境问题通知》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专项整治造纸行业,着力解决造纸行业突出的环境问题,推动规模大、工艺先进、污染小的企业做大做强,确保新建和技改造纸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二、工作重点及要求
认真开展造纸企业环境问题排查,严格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7号)要求,要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淘汰造纸落后产能工作;严把项目准入关,不再审批属于“国发[2010]7号”文件要求淘汰的装置和生产线的环评文件。要制订倒排工作计划,制订工作方案,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排查到位、监测到位、处理到位、整改到位。
三、主要工作措施
制浆造纸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分析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行各业对于绿色生态理念的重视程度逐渐的提高。制浆造纸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性产业,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我国当前的制浆造纸业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诸多的问题,所以加强制浆造纸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中国制浆造纸业目前存在的问题角度进行分析,并探讨加强制浆造纸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的必要性,希望能对中国制浆造纸工业的发展也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制浆造纸企业;绿色技术创新;问题;必要性
制浆造纸工业与国民的经济发展是分不开的,同时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的日益严重、紧缺,制浆造纸业的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因此加强对新技术的研究显得尤为关键。在当今的潮流下,绿色技术创新成为制浆造纸业发展的趋势,追求经济效益的增加与环境的协调相处成为发展的必然选择。
1中国制浆造纸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1原材料的缺口制约着制浆造纸企业的发展
制浆造纸业属于原料密集型产业,不仅对原料的数量需求巨大,同时对原料的质量也有很高的要求。但是在目前中国的制浆造纸业发展过程中,纸浆的原料结构十分的不合理。根据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造纸工业的纸浆消耗情况中废纸浆、非木浆的综合比重占到了80%,其中木浆的所占比重是很低的,仅为22%,并且其中的一多半还要依赖于外国进口,这些从根本上限制了中国造纸工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纸浆中非木浆的资源利用率偏低,造成环境的污染较大。根据检测报告分析,其中的主要污染源是进行纸张漂白之后的废液,尤其是在草类纸浆中所含有的草浆黑液,含有元素硅的量超标,而且难以被提取和过滤,造成资源的可重复利用率较低,影响了中国制浆造纸工业的质量和长远的发展。
制浆造纸企业碳排放核算研究
摘要:减少碳排放的基础是找出碳排放巨大的环节。以制浆造纸企业为研究对象,核算了电力、热力、辅助燃料等使用造成的碳排放,计算了碳当量,包括了二氧化碳及其他温室气体,并针对制浆造纸生产过程中“碱回收”、“热电站动力锅炉”等热点碳排放工段,提出了优化能源结构、积极发展低碳技术等减排策略。
关键词:制浆造纸企业;生产过程;碳排放;核算
1概述
在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加剧的背景下,基于工艺与生产过程追踪碳元素流动以及碳排放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1]。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家,能源消耗与二氧化碳排放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2]。2009年,我国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承诺,至2020年我国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近年来国民环保意识有所提高,但距离实现低碳经济依然任重道远。高耗能、高排放产业的制浆造纸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其生产过程一般包括森林抚育、木材收获、备料、制浆、碱回收、造纸和产品分销等阶段;生产过程的能耗形式主要是燃烧煤炭等产生的电能和热能,因此制浆造纸产业过程碳排放巨大。目前亚洲的吨纸碳排放率占到全球浆纸工业碳排放的41%[3],我国制浆造纸企业通过优化工艺,单位产量碳排放逐渐降低,但总产量的大幅度增加,使得行业碳排放总量仍持续增长,研究制浆造纸企业的碳流与碳排放具有重大意义。国内外学者已对碳流和碳排放展开了大量研究。周平等通过结构分析模型,估算出居民二氧化碳间接排放量[4]。郑军等使用工序碳源的形式表达了砂型铸造工艺的过程,建立了工序碳源和碳排放计算模型[5]。LiuH等学者基于改进的价值流程图及灵敏度分析,构建电子产品制造系统碳排放模型[6];WangXJ论证了碳排放约束机制对按订单制造企业生产规划的影响[7]。碳排放的计算方法主要有质量平衡法、排放系数法、清单编制法和实测法等[8]。目前关于碳排放的核算方法大多根据能源消耗量并结合碳排放系数,计算出直接以及完全能耗下的碳排放量。徐盈之等人以最终需求为导向,分析了中国2007年制造业的直接与间接碳排放量[9]。韦韬等以多区域投入产出表为基础,估算了1995—2009年我国国际贸易中的隐含能源和碳排放[10]。WeiYiming等[11]、Burchart-Korol[12]通过生命周期法分别测算了居民家庭生活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以及能源消耗量和ULCOS炼钢法的碳排放量;Bonilla等通过环境投入产出表,得出在欧盟各部门中电子、纺织工业的碳排放量最高[13]。本文从生产过程视角针对制浆造纸企业碳排放展开研究,从制浆造纸企业的主要生产过程入手,研究备料、制浆、纸浆漂白、碱回收、苛化、石灰锻烧以及废物处理等工序,并以斯道拉恩索(广西)林浆纸有限公司为例,分析计算了基于制浆造纸生产过程的碳排放,旨为企业节能减排、优化生产提供有效分析工具。
2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1制浆造纸企业主要生产过程。制浆造纸工厂的主要生产过程描述如下:2.1.1备料过程。包括获取木材,对原木进行剥皮、筛选等处理,同时树皮木屑等回收进热电站。2.1.2制浆过程。一般包括蒸煮、净化、漂白等过程,产生的废水主要有黑液,进入碱回收工段。进一步净化、漂白粗浆得到符合要求的浆料,此阶段产生废水废渣,同时产生的污泥回收进热电站。故制浆工序碳的流向有:稀黑液、漂白浆料、废水废渣、污泥以及因消耗电力、热力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2.1.3浆板生产过程。包括浆料净化、抄浆等工序,将制浆车间生产所得的桉木化学浆进一步处理得到漂白桉木化学浆板,同时产生废水废渣。2.1.4造纸过程。造纸原料为外购针叶木浆、外购化机浆、填料以及公司自己生产的桉木化学浆,得到最终纸制品并产生废水废渣。2.1.5碱回收过程。黑液在进入碱回收设备后,经过蒸发变为浓黑液;浓黑液进入燃烧工段燃烧,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燃烧后的熔融物溶解后得到绿液;绿液苛化后产生的稀白液回收进入熔解设备;产生的白泥煅烧后回收碱,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在核算制浆过程和碱回收过程中,核算的是由电力、热力造成的间接碳排放,因此将其归入热电站的碳排放统一核算,不归为制浆和碱回收过程;而浓黑液燃烧、白泥煅烧(使用重油)产生的碳排放则纳入碱回收过程。2.2碳排放当量核算模型。碳排放是所有涉及的工业部门直接与间接的总碳排放,采用一般碳当量的计算方法。《京都议定书》中共规定了6类重要温室气体,分别为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碳、六氟化硫。本文参照《PAS2050产品和服务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评估规范化》中给出的方法,以CO2为基准,按照其他各种温室气体在100年内产生的全球暖化效应,即全球增温潜势(GWP),折换成CO2当量[14]。前三类温室气体在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中占有较大比例,且在各工业生产部门中较为常见,其中CO2和CH4对温室效应的影响已占到86%[15],N2O比工业革命前增加了18%,并以0.2%~0.3%的速率持续上升[16]。因此本文选择前三类温室气体为核算对象,其全球增温潜势值分别为1、21、100。根据《温室气体议定书:企业核算和报告准则》中对排放范畴的规定,制浆造纸企业的碳排放环节主要包括:①电力、热力使用造成的间接碳排放;②工艺过程可能的挥发排放;③可燃物(如重油、黑液等)燃烧造成的直接排放;④废水生物处理过程的排放。不同类型的碳排放计算方法如下。2.2.1电力使用产生的碳排放。核算电力使用所造成的间接碳排放时,采用消费属地原则,按企业用电量和企业所在地区的碳排放系数进行碳排放的计算。电力温室气体(GHG)排放量核算公式为:EP为电力使用造成的CO2排放当量;ADP为用电量;EFP为广西电网温室气体排放系数;GWPi为温室气体i的100年全球增温潜势值。2.2.2热力使用产生的碳排放。核算热力使用所造成的间接碳排放时,采用消费属地原则,按企业热力消耗量以及企业所在地区碳排放系数进行碳排放的计算。热力GHG排放量核算公式为:EV为热力使用造成的CO2排放当量;ADV蒸汽用量,以质量计;QP为蒸汽在压力P下的热焓值;EFv,ii的排放系数。2.2.3辅助燃料(重油等)产生的碳排放。碱回收辅助燃料多为重油,其燃烧排放GHG公式为:Eh为重油燃烧产生的CO2当量,ADh为重油燃烧量,EFh,i为重油燃烧产生温室气体i的排放系数。2.3基本数据来源。本文所用数据主要来源于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京都议定书》、《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以及《斯道拉恩索林浆纸有限公司.90万t浆、90万t纸和纸板项目报告》等。该项目具体生产方案为:年产桉木化学浆90万t,其中45万t自用,45万t为商品浆;年产量共90万t,其中45万t高档包装卡纸板,45万t高档文化纸(20万t高档书写印刷纸,25万t铜版纸)。
造纸企业采购管理论文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纸浆造纸企业原材料的采购策略,找到降低直接生产成本的恰当方法,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采购策略;林浆纸一体化;成本控制
在日常采购过程中,采购策略的选择直接影响采购成本的高低,如何针对不同的采购产品及其产品的行业特性选用有效的采购策略是纸浆造纸企业采购管理的重要内容和关键任务,也是决定公司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新建纸浆造纸企业的供应链管理特点分析
1.行业背景特点。纸浆造纸企业的竞争主要是供应链管理能力的竞争,在纸浆和原纸的销售市场上,产品同质化严重,价格竞争激烈。单价在5000元左右的纸浆或者7000元左右原纸,价格相差50元/吨,甚至20元/吨,客户就可能因选择低价而改变供应商。因此,产品成本的控制就变得极为重要,如果控制不好,很可能因为一个环节的成本增加,而降低市场竞争力,导致企业陷入亏损的境地。随着林浆纸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新建制浆造纸企业更多的选择建设在了木材原料充足,水供应充沛,能源价格低廉,并且水陆运输发达的热带亚热带地区。比如广东省湛江市的晨鸣、冠豪和中国纸业,海南洋浦的金海纸业,广西的金贵纸业和斯道拉恩索等,都是近几年投资百亿元人民币以上建设的林浆纸一体化企业。中国的纸浆造纸企业也在逐步走出去,在原料地建设林浆纸一体化工厂,比如太阳纸业在老挝的35万吨制浆项目一期建设已经开工;泉林纸业在美国南部的阿肯色州项目也已启动。国外制浆造纸巨头也在南美、印尼、澳洲开工建设了百万吨级的林浆纸一体化工厂。新建纸浆造纸企业设备系统的选型确定以后,再次改产其他品种产品的改造成本会很高,在工厂建立之初就基本确定了采购产品的种类。所以在设备选型时,应当充分论证该区域内供应商的供货能力。特别是化学品的供货能力,并考察该化学品的市场状况,以论证是否需要提前规划配套建设化工企业。在建设林浆纸一体化工厂的进程中,因为环境保护的因素,化工项目最难获得当地政府的批复,所以需要提前筹划。2.资金密集型行业,规模效应明显,资金大进大出。新建林纸浆一体化工厂普遍投资在几十亿甚至百亿元人民币以上。比如晨鸣湛江项目投资超过100亿元,中国纸业计划投资150-200亿元在湛江建设高档涂布纸项目。亚太森博山东日照工厂投资超过170亿元,连续多年在山东省商务厅公布的山东100强外商投资企业排名前两位。制浆造纸行业规模效应明显,原料采购量大,资金占用额度高。3.物流成本高,地域限制明显。以公路运输为例,500公路的路程,每吨包装用纸和文化用纸的成本在150元/人民币以上,生活用纸则更高。而经销商的利润每吨仅仅在200元以内,甚至不到100元/吨。4.原材料单一,采购产品的可替代性差。大型林浆纸工厂的成套设备供应基本是几家欧美企业垄断,国内造纸设备企业远无法与其竞争。进口制浆造纸设备产能大、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好、能耗低。但是一旦确认设备型号、制定好产品配方,很难进行修改,所以对原材料的品种需求也就基本固定。5.可变成本占比高制浆企业的产品可变成本(直接成本)占比在80%以上,原材料采购成本直接决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采购产品的种类占比及其特点
造纸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问题与对策
摘要:财务信息化管理是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竞争力、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重要标志。随着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信息化管理在企业发展中作用日益提升。文章针对造纸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详细点明造纸企业在财务信息化管理中的优势和问题,并且针对具体的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以供相关企业参考。
关键词:造纸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企业管理
造纸业是主要为包装、印刷和信息产业等提供商品材料的加工业,也是市场化、国际化程度较高的一种竞争性加工业。我国造纸业企业的发展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经济的发展为造纸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财务信息化管理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形式,其探索和发展都会对企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造纸企业采用财务信息化管理,有利于顺应信息化时代企业建设的潮流趋势,将大数据分析和信息化的建设手段应用于企业财务管理,让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更加多元化。同时,通过精准的数据指标对财务流程严格掌控,有利于降低造纸企业的管理成本。因此,造纸企业要想提升财务管理效率,就需要引入财务信息化管理体系,帮助企业提升生产经营中的财务管理质量,高效精准地为企业制定财务管理规划和发展目标。
1造纸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现状
财务信息化管理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以会计信息系统为基础,全面实现会计电算化,并推行网络财务管理模式,在互联网环境下实行财务核算、分析、控制、决策和监督的现代化财务管理模式,从而能够进一步实现管理数字化,并最终实现管理信息化。信息化建设为造纸企业的长期发展提供规划,用精准的财务数据和多元的信息化手段,严格掌控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各项财务指标。目前,大多数造纸企业采用人工财务管理模式,管理容易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不能够实现高效精准的管理目标。企业管理层缺乏信息化管理意识,导致企业财务信息化发展水平缓慢,与大型的企业相比,缺乏竞争力和专业的财务建设人才。因此,面对大多数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发展缓慢的现状,企业应该积极引进信息化管理技术和人才,促进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提升,强化造纸企业财务管理质量。
2造纸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优势
造纸企业综合整治和关闭工作情况汇报
xx市造纸企业综合整治和关闭工作
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汇报
(2005年6月28日)
各位领导:
今年以来,按照省、郑州市下达的环保责任目标和造纸企业综合整治工作要求,我市高度重视,狠抓落实,有力推进环保工作,确保了造纸企业综合整治和关闭工作顺利进行。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造纸企业综合整治工作和关闭工作完成情况
造纸业发展循环经济研讨
一、我国造纸工业的特点
造纸工业在我国工业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它是与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关系密切的重要基础原材料产业。造纸业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具有资本密集程度高的特点。同时造纸业集现代化工程、大型高速机械、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于一体,也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产业。造纸业规模经济效益十分突出,规模生产要求很高,通常的规模产能起点是:纸浆厂至少30万吨,造纸厂至少15万吨。在造纸过程中,造纸企业需要耗费大量的木材、化工、水和电等等产品,其中对木材的耗费量最大,在全球木材总消耗量中,造纸消耗所占的比例约为12%。以生产铜版纸为例,造纸企业每生产1吨铜版纸需要耗费木材4~5立方米。其他国家如造纸业发达的日本,纸品业也是耗能型产业,其消费的能源相当于日本制造业总能耗的5%左右。我国造纸工业以木材、竹、芦苇等原生植物和废纸等再生纤维为原料,这些原材料可部分替代塑料、钢铁、有色金属等不可再生资源,是国民经济中具有可持续发展特点、可实现循环经济的重要产业。
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发展经济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发展循环经济是贯彻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推行循环经济,可以有效解决我国造纸工业目前面临的原料供给和环境污染两大问题。国家环境保护强度的不断提高,要求我们必须转变产业原来的以牺牲环境、破坏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向注重能源和资源的节约与合理利用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造纸企业从解决环保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得到真正的实惠。我国造纸工业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在生产的产品中,中高档产品所占的比例不高,产品中所含的木浆比重低,同时,生产过程中存在环境污染问题,这些问题目前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如果要发展消耗低、污染小、效率高和效益好的现代化造纸企业,我国造纸工业需要进行大规模的产业结构调整,这必然为大力推广循环经济带来了新的机遇。造纸工业的主要原材料是可以人工培育和再生的植物纤维,生产资源可以大量回收利用,如从废液中回收水、能源与化学品,废纸回收再造纸,其资源可以大量节约。因此,造纸业属于环保、经济效益很高的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据统计,日本的废纸回收率达到了78%,德国的废纸回收率高达83%,芬兰城市废弃的旧报纸、杂志的回收率将近达到100%,相比之下,我国的废纸回收率只有30%。据有关资料介绍,由于世界各国都在增加废纸用量,国外以废纸为原料的新纸机也在不断增加,国际市场上废纸可供量相对在减少,因此,我们必须尽快解决我国废纸回收率低、利用率率等问题。我们不仅要大幅度增加废纸的使用量,而且在废纸的质量、品种和处理技术上也要有一个新的提高,这样才能满足造纸工业发展环境经济的要求。
三、对策和建议
首先,造纸企业应该在生产、生活区分别设立废纸回收点,积极扩大充分利用国内外废纸(二次纤维)资源,实现废物的高效回收再利用,节省自然资源。废纸被人们称为城市中的森林资源,回收1吨废纸能生产0.8吨的再生造纸纤维,相当于少砍了17棵大树,节省了3立方米的垃圾填埋场空间,同时还可以节约一半以上的造纸能源,35%的水资源。造纸属于典型的大进大出产业,其制浆造纸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垃圾和副产品的量非常惊人,对于可循环利用的纸制品,需要大力发展废物处理技术,提高其再生产利用率;对于低循环类纸品,应加紧技术创新,改进生产技术,努力用高新技术解决其再生产利用中的难点。例如,山东晨鸣纸业公司近年来加强了资源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据媒体报道,近年来晨鸣公司进行不间断的污染治理技术改造,通过废物循环利用,构成了“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系统。湖南泰格林纸集团以前每年在废弃物垃圾和副产品上都要花上数百万元费用,之后他们改变观念,将处理费用变为对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的投资,改被动为主动,形成了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效益增长点。泰格林纸在上世纪90年代末还是湖南岳阳市大气污染限期治理的大户,之后,他们投资2000多万元,兴建了粉煤灰综合利用工程,利用水泥熟料和粉煤灰生产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变废为宝,解决了污染问题,同时也获得了巨大的收益,做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其次,造纸企业应把降低水资源耗费作为循环经济的重点。造纸业在制浆造纸过程中耗水量巨大,而且由于产业要发展自由造纸林,所需水量也十分巨大。中国目前年用水量为4500亿立方米,人均用水量为2200立方米,是世界人均用水量的30%左右。城市与工业年缺水量达58亿立方米。水资源的严重缺乏,造纸工业节应该把降低水资源消耗约作为循环经济的的重点,在城市规划区、水资源缺乏区和水体无环境容量区等环境敏感区域,不再布设耗水量大的制浆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