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稻范文10篇
时间:2024-04-13 01:24:2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杂交稻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杂交稻新组合栽植测试
上杭县南阳镇属双季稻区,早稻面积1340hm2。为筛选出适合当地生态条件种植的优质高产早稻新品种,加快品种的更新换代。2011年早季,上杭县南阳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共引进5个已审定或待审定的杂交水稻新组合,以汕优82为对照,进行集中连片种植比较、直观鉴评。试验结果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参试组合
五优308、深优957、优Ⅰ028、红优2155、全优8115,以汕优82为对照。参加展示试验组合(含CK)共6个。
1.2试验地点
试验设在南阳镇南阳村沙下坪水稻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东经116°30'''',北纬25°19'''',海拔310m,田块方正规格,试验区四周平坦开阔,土质为壤土,肥力中上且较为均匀,阳光充足,排灌方便,交通便利。前作为冬种紫云英。1.3试验设计试验按统一方案实施,3月5~10日播种,4月10~13日插秧,每667m2施N10.0kg,N∶P2O5∶K2O=1∶0.4∶0.9,栽培管理按当地常规方法进行。参加试验组合由6个农户相邻田块(沿标准化渠道步行路直线)集中连片种植,其中5户分别种植5个新组合,面积各1000m1户同一块田作简比试验,面积700m2,参试品种(含对照)各种植66.67m2,对照设在中间,不设重复,四周设置保护行。播插期、肥水管理、病虫防治等栽培措施一致,简比田供考种、测产。1.4栽培管理简比田3月9日统一播种,湿润育秧,4月13日统一插秧,统一插植规格22cm×22cm,丛插2粒谷,插秧前1d结合耙田基肥每667m2(下同)施碳酸氢铵35kg、过磷酸钙15kg、氯化钾5kg,4月18日氯化钾5kg拌35%苄?丁WP100g、50%杀螺胺乙酯盐WP70g,进行化学除草及防治福寿螺,4月24日施分蘖肥25%复混肥(11-4-10)35kg。水管同常规。于5月10日、6月11日、7月2日共喷药3次,防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穗颈瘟。1.5记载项目观察记载各组合生育期、长势长相及抗逆性,收割前2d取样考种,简比田各参试品种实割测产66.67m2,称湿谷重,各取2.5kg湿谷晒干扬净,计算晒干率,折算667m2干谷产量,并分析结果。
适宜四川种植的杂交稻特征
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始于1996年,它是我国水稻育种在矮化育种和杂种优势利用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其主要目标就是强化株型与优势结合,形态与生理结合,促进水稻产量的较大幅度的提高。经过10多年的刻苦攻关,水稻育种工作者先后育成了一批经农业部认定的中国超级稻。从2005年开始到2011年由农业部认定的中国超级稻有92个,其中有9个因生产应用推广面积达不到要求而被取消,现在在生产上由农业部认定的超级稻示范推广品种(组合)共83个。在这83个品种(组合)中适宜四川种植的有11个。为了在生产上更好地应用这些组合,发挥超级稻组合的超高产潜力,并为四川超级稻下一步的选育寻找突破口,笔者选择目前在四川水稻生产上应用面积较大的8个超级杂交稻组合进行特征特性分析,以期为四川各生态区选择应用最佳适宜超级稻组合和建立有针对性的超高产栽培技术体系提供参考,并为进一步选育适宜四川省种植的超级稻杂交组合提出建议。
1材料与方法
试验材料为农业部认定、经过国家或四川省审定,并适宜四川种植的8个中籼迟熟超级杂交稻组合(表1),分析数据来自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结果公告。数据为每个组合两年国家水稻区域试验结果和一年生产试验结果的平均值。区域试验是在长江上游不同生态区域设置试验点,田间设计采用完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13.3m2,四周设保护行,肥水管理同大田生产。稻谷成熟收获后计产和取样调查经济性状。品质测定数据是在一个试验点稻谷成熟收获后统一抽混合样送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稻瘟病抗性鉴定统一由植保单位在病区鉴定。
2结果与分析
2.1产量水平
2005-2011年适宜四川种植的8个超级杂交稻组合在国家区试长江上游中籼迟熟组试验中的产量水平见表2。8个超级杂交稻组合在国家区试长江上游中籼迟熟组试验中两年平均稻谷单产变幅在589.32~609.88kg/667m2之间,平均值为596.95kg/667m2。区试平均产量最高的是一丰8号,为609.88kg/667m2;其次是金优527,为609.02kg/667m2。在两年区试中,年度平均产量最高值变幅为597.57~625.91kg/667m2,平均值为608.29kg/667m2。位居年度平均产量最高值首位的是金优527,为625.91kg/667m2;其次是协优527,为616.01kg/667m2。与对照相比,8个组合两年区试平均比对照增产率变幅在-0.1%~8.78%之间,平均值为5.37%。两年区试平均值比对照增产在8.00%以上的组合有金优527和一丰8号。8个组合在生产试验中平均稻谷产量变幅在523.30~652.00kg/667m2之间,平均值为588.37kg/667m2。生产试验平均单产最高的是协优527,为652.00kg/667m2;其次是D优527,为648.31kg/667m2。8个组合在生产试验中与公共对照相比增产率变幅在-0.21%~12.31%之间,平均值为7.79%;增产幅度最大的是协优527,为12.31%;其次是特优航1号,为10.19%。从8个组合产量差异程度分析来看,在区试中差异程度不大,变异系数为1.38%~2.40%;在生产试验中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变异系数为7.77%。
单季杂交稻测土配方施肥实验
摘要2010年铜陵县单季杂交稻测土配方施肥校正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配方施肥与当地习惯施肥、不施肥相比,植株生长稳健,成熟时,秆青籽黄,增产40%~70%,空秕率明显下降,具有明显的节本增效作用,可大面积推广。
关键词单季杂交稻;测土配方施肥;校正试验;安徽铜陵;2010年
为客观评价测土配方的施用效果和施肥效益[1-2],于2010年开展了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校正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
试验安排在铜陵县顺安镇明湖村一农户单季稻田进行,土壤类型为潴育型水稻土,地势平坦,肥力中等,排灌方便,前作为冬闲田,面积3400m?2。
杂交稻发芽率技术管理论文
摘要从种子生产的栽培管理、干燥加工、贮藏、使用和秧田管理等方面介绍了提高杂交水稻种子发芽率和成苗率的技术措施,以期指导农户生产。
关键词杂交水稻;种子;发芽率;成苗率
推广应用杂交水稻,特别是近年来我区大面积推广的超级杂交稻,使单位面积产量得到提高并减少用种量;但由于种子价格的上升,广大农户对杂交水稻种子的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笔者结合多年实践,现就种子生产在加工、贮藏、使用等环节中如何提高种子发芽率,充分发挥良种的增产潜力进行如下分析。
1种子生产的栽培管理
在种子生产的栽培管理上,要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灌溉,注意控制氮肥,达到田间群体适中、通风透光,要防止贪青、倒伏,注意防治生育后期病虫害,适时收获,生产出粒大饱满、无病虫害的高质量、高活力种子。
2种子的干燥加工
粳稻生产状况及发展战略
摘要阐述了金湖县粳稻生产现状和发展缓慢的制约因素,分析了金湖县发展粳稻生产的优势,提出了加快发展粳稻的生产对策,以期为粳稻生产推广提供参考。
关键词粳稻;生产现状;发展对策;江苏金湖
粳稻具有良好的丰产、稳产性和经济效益,发展粳稻有利于加快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和农业专业化服务,符合当前工业化进程加速发展、农村实际劳动力不断减少、素质下降的要求。该文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金湖县粳稻生产现状,并提出了发展粳稻的对策。
1粳稻的生产现状
1.1种植面积及区域
1.1.1种植面积。据统计资料,2005—2009年金湖县粳稻面积在1.067万~1.333万hm2之间,占该县水稻总面积的33.2%。2008年粳稻面积达到最大,为1.294万hm2,2009年减少到1.107万hm2,减少0.187万hm2。2010年据农业部门统计,粳稻面积为0.97万hm2,较2009年减少0.137万hm2。
杂交水稻制种技术创新与发展
摘要:杂交水稻种子需要年年制种生产,以确保子一代的杂种优势。当前,我国已建立了成熟的种子生产技术体系,但是基于劳力密集型的种子生产技术操作程序繁杂、劳动强度大,滞后于现代农业,迫切需要创新制种技术。应发展新型轻简的全程机械化制种技术,以及父母本混播混种和杂种优势固定(第三代杂交水稻和一系法杂交稻)的种子生产技术,以助推杂交水稻种业的发展。
关键词:杂交水稻;新型制种技术;创新;发展
杂交水稻是我国发明的原创性粮食增产技术,自20世纪70年代野败不育株的发现和利用,杂交水稻技术开始大面积应用于生产。近几年,我国杂交稻年种植面积保持在约1600万hm2,占水稻种植总面积的53%左右,每年需商品杂交稻种子约2.7亿kg,种子生产面积达15万hm2左右。除中国外,其他国家杂交水稻种植面积每年约有636万hm2,每年需商品杂交稻种子约1.1亿kg,国外市值15亿美元以上,为保障全球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1]。我国一直引领全球杂交水稻发展,这与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密不可分。通过40多年的研究与实践,我国已建立起系统配套的种子生产技术体系,但是这些技术是建立在我国劳力密集型农业生产基础上的。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劳动力短缺,杂交水稻育种和种子生产技术需要不断地创新提高[2]。美国于1999年开始利用全程机械化制种技术,此后才开始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今后,我国必须从劳力密集型种子生产技术转型,向高效全程机械化制种技术发展,以更好地促进杂交水稻种业发展,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形成大型种业集团,扩大“一带一路”国家的种植面积[3~5]。
1在劳力密集型基础上,建立了成熟的杂交水稻种子生产技术体系
杂交水稻制种是根据父母本抽穗迟早进行异步栽培,达到同步抽穗开花,实现异交结实生产杂交种子的过程。同一块稻田里,需要通过父母本分期播种、分厢插秧、母本割叶、父本赶花粉,以及分期收割、施肥和喷农药等一系列的种子生产环节,需要比常规稻生产增加更多的人工和成本。虽然杂交水稻繁殖、制种技术研究的历史很短,仅有45年的时间,但是基于劳力密集型基础上的制繁种技术体系已非常完善。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通过异交生产杂交种子,即制种技术很难。然而,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已形成一套完整的人工化种子生产技术体系。该体系的形成大体经历了3个阶段:一是摸索阶段(1973—1980年),制种产量450kg/hm2以内;二是完善阶段(1981—1985年),产量达到了750~1500kg/hm2;三是高产阶段(1986年至今),产量则为2250~3000kg/hm2。在三系法高产制种技术研究稳步发展的同时,随着光敏感核不育水稻的发现及利用,两系法制种技术研究也日新月异,并有后来居上趋势。从三系到二系,只是减少了不育系繁种技术一道工序,但杂交种子生产的制种技术还是与三系生产工序一样,制种工序仍然复杂,需人工多和成本高,同样需要制种技术创新。
2农业现代化需要创新高效全程机械化制种技术
剖析水稻穗粒结构与产量
摘要通过分析直播水稻穗粒结构与产量的关系,建议选择直播条件下全生育期为130~135d的品种,杂交稻推荐穗数为262.5万穗/hm?2、穗总粒数150粒、穗实粒数130粒、结实率90%、千粒重26.5g,理论产量按照90%折实产,则产量可为8.45t/hm?2;常规稻推荐穗数为360万穗/hm?2、穗总粒数110粒、穗实粒数95粒、结实率90%、千粒重26.5g,理论产量按照90%折实产,则产量可为8.50t/hm?2。
关键词水稻;直播;穗粒结构;产量;关系
对直播水稻品种的选择,已有较多有文献报道,但多为几个品种之间的比较[1-8]。从其结果看,选择全生育期较短的中穗型品种的趋势虽比较明显,但并无具体量化的数据结论可供参考。为此,笔者参考了近10年来关于直播水稻的105篇有具体试验内容的论文,并对直播水稻穗粒结构与产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以期为直播水稻的品种选择提供参考。
1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研究数据来源于近10年来关于直播水稻的105篇有具体试验内容的论文,将其中的试验数据摘录出来,利用电子表格予以分类汇总,并通过散点图的形式表现出来,力求通过分析穗粒结构与产量的关系,比较直观地阐述直播水稻在品种选择上的有关问题。参考文献具体生产条件的千差万别,文中并未对相关数据进行线性分析,只是反映一种趋势;数据在图中的散布较大,不同的人对此会有不同的看法,本文的观点仅供参考。主要针对华东地区的单季晚稻,为更清晰地比较和反映有关问题,文中也采纳了部分双季稻的数据。
2结果与分析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探究、互评”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探究、互评”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辩证思维能力、合作交往能力、科学探究问题能力、文学素养
2.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从具体到抽象的归纳方法和从抽象到具体的演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合作学习中感受同学情谊、培养对科学的探究精神、正确认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要性
导入新课:品读唐诗大林寺桃花
农业科技网络书屋能力扩展研究
能力提升栏目是农业科技网络书屋的一个重要版块,广大农技人员通过在线答题可以测试知识水平,提升农技推广能力,获取农业技术新知识,受到基层农技人员的喜爱。结合实践使用经验,笔者摸索出了一种通过能力提升答题进而获取更多更详细的农业知识并加以实际推广应用的方法。
1问题的提出
在进行能力提升答题的时候,会遇到很多基层农技人员从来没有学到的新知识。比如笔者在做能力提升试题的时候,遇到这样一道判断题,题目是“杂交稻‘稀’‘控’‘重’高产栽培模式,是由我国著名水稻栽培专家王维金教授领导的团队经多年研究后提出的”。从题目的表述中能够获取的知识点仅仅是杂交稻“稀、控、重”高产栽培模式是由王维金教授首先提出的。作为农业技术人员,需要进一步了解这种高产栽培模式是怎样的一种模式?其具体的技术措施以及依据的理论是怎样的?要了解具体的知识,通过什么途径才能查阅到相关的文章?题目提示,杂交稻“稀、控、重”高产栽培模式是由王维金教授带领的团队经多年研究后提出的。想要了解这种高产栽培模式的具体农业技术,就得从“杂交稻”“稀、控、重”和“王维金”等关键词入手。如何通过这几个关键词查找到“杂交水稻‘稀’‘控’‘重’高产栽培模式”这个具体的农业技术。检索途径和实际应用如下。
2检索途径
2.1通过关键词检索。关键词检索是指对记录进行全文检索,检索记录包括检索式中的字或词。通过关键词查找相关的文献,是数字图书馆最常用的一种检索方法。科学的关键词检索策略能够帮助用户快速获取资源。2.1.1关键词的选定。关键词是指从文献内容中抽出来的关键的词,这些词作为文献内容的标识和查找目录索引的依据,简而言之,关键词就是要搜索的内容的中心词语。准确确定检索关键词是提高检索成功率的关键。2.1.2关键词检索方法。针对能力提升的这道题目,确定“杂交稻”和“稀、控、重”这两个关键词为重点,就用这两个关键词来查找相关文章。检索是在个人数字图书馆的“我要查找文章”栏目进行。第一步:在“标准检索”项“主题”框后面输入“杂交稻”,在“并且包含”框里输入“稀、控、重”。第二步:在文献分类目录勾选“农业科技”项“农作物”分项“禾谷类作物”的“稻”小项下的“水稻”。点击“检索文献”,就可以搜索到“杂交水稻‘稀、控、重’栽培技术”和“杂交中稻‘稀、控、重’栽培模式的特点与增产机理”这两篇文章。前者发表在《农村实用技术与信息》1991年第1期,后者发表在《湖北农业科学》1992年第3期。下载即可阅读详细内容。2.2通过作者发文检索。作者发文检索是指通过作者姓名、单位等信息查找作者发表的全部文献的检索过程。通过作者发文检索可以检索到指定作者的公开发表文献。这是查找指定作者文章的常用方法。2.2.1准确界定作者。进行作者发文检索时要科学界定作者的研究领域。由于同名同姓不同研究领域的作者比较多,因此为了提高检索成功率,就应该在文献分类目录处勾选指定的文献专辑,以缩小检索范围。检索农业类的科技文献时,只需勾选“农业科技”导航专辑,另外,点击农业科技专辑下的“+”号,还可以找到更加详细的作者的研究方向,进一步缩小检索范围。2.2.2作者发文检索方法。通过作者发文检索来查找相关文献的第一步是确定作者的姓名和研究领域。例如,现在想查找作者“王维金”,通过题目知道其是研究农业领域的专家,是华中农业大学的教授。因此在检索页面的文献分类目录处只勾选“农业科技”导航专辑,点击“农业科技”导航旁边的“+”号,勾选“农作物”就可以通过降低检索范围来提高检索成功概率。具体方法:点击“我的书屋”,然后进入到“我的个人数字图书馆”,在农业搜索栏里面点击“我要查找文章”,在文献检索栏里面点击“其他检索”,展开“专业检索”“作者发文检索”“科研基金检索”“句子检索”和“来源期刊检索”这几个菜单。点击“作者发文检索”菜单,在作者姓名框里输入“王维金”,第一作者姓名框也输入“王维金”,“作者单位”输入“华中农业大学”。然后点击“文献检索”按钮,就可以看到作者为“王维金”公开发表的文章,比如《杂交稻稀控重栽培技术》《重施穗肥对杂交水稻的产量和氮素营养的影响》《杂交中稻稀控重栽培模式的特点与增产机理》《大穗型水稻品种重施增花肥对产量形成的影响》等。检索结果还显示了这些文章所在期刊的名称和发文时间。这种搜索方法的好处是能够检索到一个特定作者的所有公开发表的文章,有助于深入了解作者的研究成果。
3实际应用
水稻栽植密度发展历程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水稻;密度;发展
论文摘要阐述了贵州省水稻生产的栽培密度变化历程,分析了栽培密度和栽插方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并提出了今后安龙县水稻生产的适宜栽插规格。
水稻的栽插密度对产量影响极大,合理的栽插密度是水稻高产栽培重要的关键技术之一。贵州省水稻种植经历了不同发展时期,其间有不同的种植密度。随着水稻科学的发展,水稻合理密植的内涵也得到不断丰富。
1贵州水稻种植密度的发展
1.1常规稻高秆时期20世纪70~80年代中期,贵州传统种植的水稻均属高秆品种,农民的插秧规格基本是“肥田稀大窝(斗底)、瘦田升子底”,株行距约为(20~33)cm×(20~30)cm,每穴插5~7株,密度为10.5万~22.5万穴/hm2,基本苗75万~150万株/hm2,有效穗120万~150万个/hm2,产量为3000~6000kg/hm2。
1.2常规稻高秆变矮秆时期这一时期为1975~1984年,是贵州地区水稻种植的第1次绿色革命,贵州省相继从省外引进了农垦8号、湘东、桂朝2号、铁青和自育的黔幅、761号等矮秆品种,插秧的密度也有了很大改变,推广的规格约为26.4cm×16.5cm,密度为22.5万穴/hm2,穴插5~7株,基本苗达112.5万~225万株/hm2,有效穗300万~375万个/hm2,产量为7500~10500kg/hm2,此期贵州水稻单产得到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