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民范文10篇

时间:2024-04-12 22:36:4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灾民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区灾民生活援助办法

我区先后遭受洪涝、风雹、干旱等自然灾害袭击,全区6个镇48个村907个村民组受灾,涉及农户36007户,受灾人口115224人。受灾面积7448公顷,绝收面积369公顷;因灾减产粮食1129吨;倒塌居民住房5户7间,损坏房屋189间。直接经济损失6523.8万元,其中农业直接经济损失4246.8万元。由于灾害损失面大,影响程度深,特别是旱灾造成了全区农作物大面积减产和绝收,直接导致部份贫困人口基本生活面临困难,农村低保户、散居五保户贫困程度加深,与往年同期相比,需政府救助人口数量增大。加之,今年以来市场物价上涨幅度较大,粮油、衣被、燃煤等基本生活消费品价格不断走高,灾害与贫困叠加效应明显,加重了冬春救助工作难度,今冬受灾困难群众生活安排形势严峻。据统计,全区今冬明春缺粮人口共有18391人,占全区农业人口总数的8.81%,缺粮需救助人口10225人,占缺粮人口总数的55.59%,其中:农村低保户3010人,其他困难群众7215人,需口粮救济329.8吨,需衣被救济1908床(件),需伤病救助人口292人,需取暖救助人口3120人。因此,为妥善安排好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为民解困”的工作理念,认真贯彻落实“政府主导、分级管理、社会互助、灾民自救”的工作方针,依照国家《自然灾害救助条例》的相关规定,依法做好受灾群众救助工作,确保灾区社会稳定。

二、救助原则

(一)坚持政府救助、社会互助、发展生产相结合的原则;

(二)坚持自救为主,政府救助为辅的原则;

查看全文

春荒灾民救济情况的汇报

各位领导:

大家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下面我就我县春荒灾民救济情况向各位领导作以汇报:

一、基本情况

我县位于周口市东部,辖20个乡镇,495个行政村,18个社区居委会,128万人,150万亩耕地.2005年我县灾情虽然不大,原创:部分乡镇遭受了洪涝和风雹灾害,受灾面积7万亩,受灾人口6.5人,但由于我县经济基础较为薄弱,仍然造成了部分灾民生活困难,全县春荒期间共需救济人口4.5万人,其中需政府救济人口3.6万人,需救济粮108万公斤,需救济衣被1.2万件,需伤病救济金95多万元。

二、摸清底数,实行台帐管理

冬令和春荒期间,我们对全县灾民,特别是受灾较为严重的乡镇、村,组织人员逐村逐户进行排查,对缺衣少穿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分类排队,逐户建立台帐,输入微机。

查看全文

灾民搬迁安置实施办法

为切实做好镇向家坝滑坡灾民安置工作,根据市政府督办会议和县委常委会议精神,现制定向家坝灾民安置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举全县之力,全力推进灾民搬迁安置工作,确保灾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搬迁安置工作与三峡后续工作规划相结合,积极探索生态移民安置新途径,为全县的灾民安置起到试点和示范引导作用。

二、安置原则

(一)坚持“三不变”原则。即安置渠道不变,仍为进城镇自谋职业安置、投亲靠友安置、出村县内农业安置;管理程序不变,严格按照县委2008年第11号纪要确定的具体办事程序办理(参照移民政策,服从移民程序,执行移民标准);管理主体不变,统一归口县国土部门负责管理,乡镇政府组织实施。

(二)坚持“两避免”原则。即避免重复建设,避免在滑坡体内建房。

查看全文

灾民倒房核查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有关部门:

今年入汛以来,我县遭受了特大暴雨和洪涝灾害,给大部分乡镇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部分灾民房屋倒塌。为了妥善安排好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给我县灾民建房提供真实依据,现就做好我县灾民倒房核查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核查范围

根据救灾工作原则,坚持以自力更生为主,辅助以政府必要的救济。本次核查范围重点是民政保障对象,即因灾倒房中的五保户、烈军属、常困户和主房全倒户,其他户原则上不列入核查范围。灾民倒房必须是长期居住的主房,偏房、长期无人居住的房屋不在统计范围,有新住房老房倒塌的不予统计,老人有子女的且子女有宽裕住房的不予统计。

二、核查程序

灾民倒房核查工作坚持公开、公平、公正,让群众知道,受群众监督。灾民倒房由本人申请、村委会审核、经村民代表会议评议(是否符合核查条件)、张榜公布无异议后报乡镇政府审查,乡镇签署意见后报县民政部门备案。申请核查户要如实填写倒房申请核查表,乡镇、村逐户进行核查并拍照,建立倒房档案,做到一户一档。

查看全文

灾民恢复重建工作经验材料

2005年我区因灾倒塌民房26.26万间,其数量之大为我区近几年来所罕见。为了确保灾民在2006年元旦前能入住新居,我区从2005年7月初开始,组织力量全力抓好水毁民房恢复重建工作。到2005年12月31日,全区43409户因灾全倒户的恢复重建工作基本完成,达到了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提出的在2006年元旦前让因灾全倒户都能住上新房的目标要求。同时,为提升水毁民房恢复重建工作水平,我们在2005年建设的300个灾民新村中,选择100个灾民新村结合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为下一步在全区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积累经验。经过2个多月的努力,全区100个灾民新村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已于2006年春节前基本完成。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适应新形势,结合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好恢复重建工作

近几年来,我区恢复重建工作在民政部的指导和支持下,在集中连片倒房比较多的地方累计建起了400多个灾民新村。在恢复重建的工作实践中,我厅提出了“对连片倒塌房屋多的村(屯),适宜集中建房的要按照小康村标准尽量集中规划建设灾民新村”的工作思路,注意引导农民科学选址,按照小康村、生态文明村的模式做好统一规划,高起点地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通过建设灾民新村来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但由于投入原因,过去的灾民新村仅仅以灾民住宅建设为主,在道路、供水、能源、文体、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大多只是做规划,没有得到具体实施。2005年,我们在规划建设300个灾民新村过程中,也面临着如何使灾民新村符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课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标准后,我们敏锐地意识到2005年我区各级民政部门正在组织建设的300个灾民新村,由于投入大,基础好,规划起点高,新村功能划分得当,如果强化引导,完善功能,必将为民政部门在全面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创造出一条条路子。为此,我们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向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了选择100个灾民新村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很快得到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批准,并要求我厅做好牵头组织实施工作。但是,由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我们来说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没有经验可以借鉴,为了稳步推进,我们首先在象州县选择4个灾民新村进行试点,按照生态文明村的模式,参照发达省(市)农村建设的做法,总结出了具有广西特色的在灾民新村中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并在其余96个灾民新村中全面实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一是灾民新村水、电、路、能源、电话、宽带全通,人畜分离,村容整洁,文化、广电、体育、卫生、农业科技设施功能齐全,灾民新村在硬件设施上已初具社会主义新农村雏形。同时,也破解了农村“有新房没有新村,有新村没有新貌”的老难题。二是通过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不断赋予灾民新村,引导农民移风易俗,改变陋习,相信科学,促进灾民新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三是整合了社会资源,为灾民办了一件实实在在的大好事。通过在灾民新村中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充分调动了各部门的积极性,全区有23个职能部门积极参与到灾民新村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中,按照职能分工指导帮助灾民新村各种配套设施的建设,从而有效地整合了社会资源,形成了合力,增加了投入,使灾民新村的功能得到进一步完善,灾民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地的好处。

二、制定方案,明确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标准

为扎实推进灾民新村结合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及时下发了由我厅制定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明确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12个方面的标准。比如村庄道路要硬化并安装路灯;自来水要100%入户并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电、太阳能、燃气、沼气等清洁能源利用普及率达到90%以上;广播电视实现“户户通”;宽带进村,电话入户;村有文化室、篮球场、综合宣传栏;村内设置垃圾收集点,生活区、养殖区分建,畜禽分养;住宅成套,人畜分离;村庄主干道两旁以及住宅、农户庭院绿化覆盖率45%以上;村内整洁,无乱堆垃圾和乱摆乱放现象等。此外,对产业发展和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也做出了明确规定。有了这些具体的标准,各级干部对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有了目标,农民对如何建设自己的家园就有了明确的方向,有力地促进了灾民新村结合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的开展。

三、领导重视,部门协作,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查看全文

灾民倒房重建实施方案

为切实抓好今年灾民倒房重建工作,确保明年春节前倒房灾民搬入新居过新年的目标任务顺利完成,根据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通知》(渝府发〔**〕100号),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组织领导

各街镇乡、各部门要把灾民倒房重建工作作为今冬明春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层层建立灾民倒房重建工作领导组织,全力以赴抓好落实,促建房进度,保建房质量。

(一)县政府成立领导小组。县政府决定成立以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灾民倒房重建工作领导小组(名单附后),负责对全县灾民倒房重建工作的组织、协调、督导及重大问题的解决。实行政府主责、属地管理、民政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的工作机制。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职责如下:

民政局:负责全县灾民倒房重建工作的安排部署,统筹协调,倒房重建户数的确认,争取和筹集建房资金,督促检查建房进度,收集、整理、上报建房资料。

建委:负责设计、提供多套灾民建房设计方案,组织相关部门、专家、专业技术人员及灾民代表对方案进行评审,协助国土部门对规划设计的灾民倒房重建点进行地质勘测,负责集中重建点的质量监管,相关税费的减免。

查看全文

生态灾民法律地位

生态难民,顾名思义可以简单描述为面对生态灾难,而被迫逃离的人。难民现象古已有之,而国际法中的难民概念却是近代才产生的。生态难民现象也是古已有之,但生态难民的概念至今还没有被国际难民法所明确确认。一个社会现象的产生,并不以法律是否确认为决定条件,恰恰相反,法律的产生是来源于社会现象。强者和理性都不能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面对灾害,人最初的本能就是逃离,不管这种灾害是自然灾害还是人为灾害,并且与其它避免受到灾害的方式相比,逃离可能是最简单与有效的,古语有云“三十六计走为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和平和发展成为社会主题,全球化、经济一体化带来了新的社会问题:气候变化、环境污染、资源枯竭,以及高危事故频发,这些灾害产生了大量不能在原来的居住地生活,而主动或被迫逃离的流离失所者(displacedpe~ons)。

一、生态难民概念存在之依据

生态难民制度的存在从社会需求层面来说,是合理与必需的。对于土著居民来说,如极地地区的因纽特人,正在承受着地球升温、冰盖融化的灾难,他们不得不逃离祖先传统的生活领地。传统的难民法不适用于他们,国内流离失所者也不适用于他们,因此,有些学者试图建立一种全新的制度,提出了“生态难民”或者“环境难民”的概念,这样一些具有针对性的人权保护方法可以得到应用。这部分受害者人口数量庞大,英国慈善组织基督徒救助(ChristianAid)指出,从现在到2050年40多年间,气候变化的结果将会导致至少1O亿人无家可归。该组织的报告指出,苏丹、哥伦比亚、乌干达、缅甸、斯里兰卡和马里的人民要面对最严重的强迫迁徙危机。生态难民制度的存在从法律需求层面来说,也是合理与必需的。对于以1951年《难民公约》为首的一系列难民法来说,大量的国际移民并不是其关注的焦点;工业发展、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生态灾难并不是其重点。国内流离失所者,由于国家主权原则与不干涉内政原则的存在,不能及时、有效的得到国际的支持与援助。土著居民,由于与其传统的生活、栖息地有特别的联系,在适用1951年《难民公约》中的“五个迫害理由”方面更是难上加难。另外,发达国家向外发展中国家转移高耗能、高污染产业,造成所谓的“环境种族主义”(en~ronmentracism),即制定和执行或任何政策,实践,或法规环境的负面影响收入低或幅度较富裕的不同种族的同质社区存在不同,“环境种族主义”最初是在国内,现在已经蔓延到国外。波多黎各维克斯岛上的7000名岛民对美国提起诉讼,理由是二战后美军在该岛建立最大的海军射击场,并一直进行大量导致严重环境污染的武器测试。然而,美国政府却用一份饱受质疑的报告回应岛民,认为后者无权起诉。维克斯岛事件,说到底是美国奉行的“环境种族主义”的又一个缩影。以上列举的生态灾难的受害居民,如果没有一套系统完整、结构严密的法律制度保护与救济,其生存根本保证。

生态难民制度的存在从现实依据层面来说,更是合理与必需的。我们探讨生态难民制度,在现实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国际法上并未对生态难民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或者一个权威的法律文件。1992年有大约1760万人流离失所,其中只有10%一20%是日内瓦难民公约意义上的政治难民。与非洲联合组织的难民公约中的定义不同,根据日内瓦难民公约第一条A款,“难民”是指:“由于人种、宗教、民族、特定的社会团体归属或是政治信仰,滞留在母国领土之外,并且无法取得母国保护或是出于恐惧不愿接受母国保护……”之人。据此,日内瓦难民公约适用的范围是政治难民,而非为躲避内战、自然灾害和经济危机的难民。在国家实践中,不属于日内瓦难民公约范围内的事实难民也经常获得一定的保护,特别是躲避战争危险的难民。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12月21日,联合国大会第71次全体会议通过决议,向非洲境内难民、回返者和流离失所者提供援助,2009年12月18日、2008年l2月18日2007年12月18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相同议题的决议,这些决议确认了由于自然灾害造成的流离失所者即生态难民在保护的范围内。2009年12月18日,联合国大会第65次全体会议通过决议,保护与援助境内流离失所者,同时确认天灾人祸和自然灾害是流离失所的原因,2009年12月18日,联合国大会第65次全体会议通过决议,保护迁徙者,此处并没有明确指出迁徙的原因,但是重申人人有迁徙的自由,包括跨出国界。2010年12月21日,联合国大会第71次全体会议通过决议,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确认帮助寻求庇护者、国内流离失所者在其职权范围内j,此处的寻求庇护者也是一个泛指的概念,包括由于自然灾害而造成的流离失所者。通过联合国大会这些决议,我们可以看出,虽然联合国大会并没有明确提出生态难民,但明确了流离失所者、寻求庇护者的法律地位,生态难民属于流离失所者或寻求庇护者之一,是完全可以涵盖在其内的,是这些概念的题中之义。联合国大会的决议体现了当代国际社会绝大多数成员共同的国家意志和共同的法律理念,……不仅具有政治性质,而且具有法律性质,成为具有法律拘束力的行为规范。l5这些法律文件完全可以成为对生态难民进行救济与保护的现实圭臬。

二、生态难民的定位

1951年《难民公约》严格限制了难民的范围,几乎没有留下讨论或者扩充的空问。《公约》第一条规定了难民的定义,即第一条“难民”一词的定义:本公约所用“难民”一词适用于下列任何人:1……2.由于1951年1月1日以前发生的事情并因有正当理由畏惧由于种族、宗教、国籍、属于某一社会团体或具有某种政治见解的原因留在其本国之外,并且由于此项畏惧而不能或不愿受该国保护的人;或者不具有国籍并由于上述事情留在他以前经常居住国家以外而现在不能或者由于上述畏惧不愿返回该国的人。这一条关于“畏惧”的理由只包括种族、宗教、国籍、属于某一社会团体或具有某种见解五种情形,大大遗漏了大量需要其它逃避的情形。Good—win,G.S把这些情形归结为:生存压力、对生命或自由的威胁,迫害(persecutions),剥削、使生活贫困,战争或者国内冲突,自然灾害、地震、洪水、干旱或者饥荒。l6同时Good—win,G.S承认,1951年《难民公约》对难民的定义除了遗漏畏惧的理由外,还有一个与生俱来的矛盾。一方面,联合国难民署声称其工作是为了救助畏惧上述五个理由的一类难民;另一方面,对难民身份的认定工作仅仅是针对单个人,不包括群体,需要逐一提供其主观与客观条件。不过,纵观当生的人道主义灾难与自然灾害,包括气候变化、飓风、地震、海啸、泥石流等,都是同时影响了大量的人口,甚至是整个地区的居民,例如生活在北极地区的因纽特人与生活在太平洋小岛上的居民。如果我们依然固守对单一个人认定难民的窠臼,则不利于保护这些受到灾害的群体的权利,甚至是生命。

查看全文

洪涝灾害灾民房倒房重建方案

今年5月28日开始,我市多次连降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造成了特大洪涝灾害,全市经济损失巨大。灾害发生时我市全倒房共3237户,其中兴宾区628户(来华投资区48户)、武宣县309户、象州县369户、金秀县61户、忻城县1767户、合山市103户(矿区15户)。为迅速做好我市今年洪涝灾害灾区民房倒房恢复重建工作,确保全倒房的灾民在自治区成立50周年大庆前搬入新居,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2008年洪涝灾害灾区民房倒房恢复重建实施方案》,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灾区倒房重建作为事关民生、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事,按照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为民解困,立足于早规划,早行动,全力抓好我市今年灾区民房倒房恢复重建工作,把受灾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问题解决好,让受灾群众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二、目标和时间要求

确保在2008年11月底前,因灾全倒房户每户至少建成30m2以上的牢固新房,使所有因灾倒房群众能全部搬入新居,安全、温暖过冬。

三、基本原则

查看全文

灾民住房补助工作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据统计,全县因震造成830户严重倒塌受灾,819户住房一般损坏需要修缮。为了帮助灾民进一步做好灾后住房恢复重建工作,国家、省、市陆续下拨了我县灾后重建专项资金。为了切实管好、用好此项资金,做好全县恢复重建工作,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各乡镇政府一定要高度重视灾民住房恢复重建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夯实工作责任。资金发放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受灾后乡镇普查确定的对象,按台账落实到户、到人,切实做到手续健全、账务规范。特别是资金发放要坚决实行一卡通,杜绝现金形式发放。

二、各乡镇政府要及时组织力量,集中时间,务必于元月18日前将补助资金发放到建房群众手中。从元月19日开始,县财政、审计、监察和民政等部门将联合组成督察组巡回各乡镇,深入村、户进行专项检查。对资金发放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严肃查处,并根据有关文件规定,对乡镇政府主要领导予以政纪处分。

三、冬令救济和节前受灾困难群众生活安排救助款物,县民政局已经拨付到位。各乡镇在资金使用中一定要做到专款专用,千方百计安排好受灾群众的生活,确保全县社会秩序稳定。对因灾民建房资金发放和冬令救济造成社会不稳定,由此引发群众上访事件的乡镇,乡镇政府要负主要主任。

查看全文

春荒期间灾民生活救助方案

根据**年全区民政工作会议精神,为把今年春荒期间灾民生活救助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切实解决灾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确保春荒期间农村生活安排不出现非正常现象,维护社会稳定,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回良玉副总理等中央领导关于要采取有力措施,解决灾民群众的吃粮问题,确保所有群众安全度过春荒的重要批示,变单纯生活救济为保障灾民基本生活和扶持生产自救相结合为核心的救灾工作改革,保证灾民安全度过春荒季节,安心生产、生活,推进我县春荒灾民生活救助工作新局面。

二、成立领导机构

调整充实县春荒期间灾民生活救助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民政局,由韦元静兼任办公室主任。成员:李志宏(县民政局救灾救济股股长)。各乡(镇)、村要求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春荒期间灾民群众的生活安排工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