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报道范文10篇

时间:2024-04-12 21:21:5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灾害报道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灾害报道

气象灾害报道探索与思考

摘要:新媒体凭借交互性、实时性、广泛性等优势,逐渐成为气象灾害事件中信息、政治沟通和舆情引导的主要渠道。本文以2018年9月广东遭遇强台风“山竹”为例,以地级市政务公众号“中山”为研究对象,通过翔实的数据和案例,分析“中山”在气象灾害报道方面的传播功效。

关键词:新媒体;气象灾害;中山;传播功效

2018年9月16日17时,强台风“山竹”在广东江门台山市海宴镇登陆,广东、广西、海南、湖南、贵州等省份受到严重风雨影响。本文以广东省中山市政务公众号“中山”的台风“山竹”报道为例,分析政务公众号在气象灾害报道中的传播功效。

一、政务公众号“中山”简介

“中山”由中山市网信办主办,是中山市委市政府权威信息、关注服务民生、树立城市形象的重要新媒体平台,信息及时、权威、综合。“中山”目前已上线5年,粉丝量超100万,平均每周阅读量超120万。在人民网的《2017年城市政务新媒体指数报告》中,“中山”传播力位居全国地级市第一,2015年至2018年连续四年获广东“最具传播力政务微信公众号”等称号,本文以其作为研究对象,具有代表性。

二、“中山”报道台风“山竹”的传播功效

查看全文

灾害报道观念传播管理论文

[内容摘要]灾害报道,因其内容的特殊性,我国采取了特别谨慎的态度。纵观新中国50多年来的灾害报道,是遵循着一条特殊的发展轨道的。其观念和形式,在这期间都发生了显著变化。这种变化,以20世纪80年代初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阶段灾害报道的主要特点是以“人”为本位,追求的是一种教化层面的意义,后阶段转向以“事”为本位,追求的是一种信息层面的价值。

[关键词]灾害报道;观念变化

灾害报道,是指对自然灾害和人为灾难的事件的报道。无论是什么国家,无论是什么样的社会制度,都不可避免地有地震、台风、洪涝等天灾发生;也不论是什么国家,不论其科技多么先进,管理多么科学和完善,都不可避免地有沉船、车祸、失火等人祸出现。对我们国家来说,这些天灾人祸也不可避免地时有发生。如1976年唐山大地震,1979年“渤海2号”钻井船翻沉,1987年大兴安岭森林大火,1998年长江全流域发生大水,2000年北方出现沙尘暴天气,中原出现大旱,“6.22”武汉空难和柳州客车坠江等等。因而,对灾害的报道,构成了我国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之一。

灾害报道,因其内容的特殊性,我国采取了特别谨慎的态度。纵观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的灾害报道,我们不难发现,它是遵循着一条特殊的发展轨道的。其观念和形式,在这期间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种变化,我认为大体上可以以20世纪80年代初为转折点,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20世纪80年代初以前(包括“”时期)的灾害报道,一个明显的特点是:以“人”为本位,即在报道中,总是站在“人”如何与灾害作斗争的角度来充分肯定人的精神和力量。上海复旦大学王中教授概括当时我国关于灾害报道的观念是:“灾害不是新闻,抗灾救灾才是新闻。”(1)王中教授这一概括是十分准确的。1957年2月上旬,上海遇到了有气象记载80年来罕见的严寒。新华社记者是这样报道这次灾害的:

这几天上海街头积雪不化,春寒料峭,最低温度下降到摄氏零下七点四度,上海人遇到了有气象记载的八十多年来罕见的严寒。十日和十一日,出现了晴天下雪的现象。晴日高照,雪花在阳光中飞舞,行人纷纷贮足仰视这个瑰丽的奇景。

查看全文

灾害报道观念分析论文

[内容摘要]灾害报道,因其内容的特殊性,我国采取了特别谨慎的态度。纵观新中国50多年来的灾害报道,是遵循着一条特殊的发展轨道的。其观念和形式,在这期间都发生了显著变化。这种变化,以20世纪80年代初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阶段灾害报道的主要特点是以“人”为本位,追求的是一种教化层面的意义,后阶段转向以“事”为本位,追求的是一种信息层面的价值。

[关键词]灾害报道;观念变化

灾害报道,是指对自然灾害和人为灾难的事件的报道。无论是什么国家,无论是什么样的社会制度,都不可避免地有地震、台风、洪涝等天灾发生;也不论是什么国家,不论其科技多么先进,管理多么科学和完善,都不可避免地有沉船、车祸、失火等人祸出现。对我们国家来说,这些天灾人祸也不可避免地时有发生。如1976年唐山大地震,1979年“渤海2号”钻井船翻沉,1987年大兴安岭森林大火,1998年长江全流域发生大水,2000年北方出现沙尘暴天气,中原出现大旱,“6.22”武汉空难和柳州客车坠江等等。因而,对灾害的报道,构成了我国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之一。

灾害报道,因其内容的特殊性,我国采取了特别谨慎的态度。纵观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的灾害报道,我们不难发现,它是遵循着一条特殊的发展轨道的。其观念和形式,在这期间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种变化,我认为大体上可以以20世纪80年代初为转折点,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20世纪80年代初以前(包括“”时期)的灾害报道,一个明显的特点是:以“人”为本位,即在报道中,总是站在“人”如何与灾害作斗争的角度来充分肯定人的精神和力量。上海复旦大学王中教授概括当时我国关于灾害报道的观念是:“灾害不是新闻,抗灾救灾才是新闻。”(1)王中教授这一概括是十分准确的。1957年2月上旬,上海遇到了有气象记载80年来罕见的严寒。新华社记者是这样报道这次灾害的:

这几天上海街头积雪不化,春寒料峭,最低温度下降到摄氏零下七点四度,上海人遇到了有气象记载的八十多年来罕见的严寒。十日和十一日,出现了晴天下雪的现象。晴日高照,雪花在阳光中飞舞,行人纷纷贮足仰视这个瑰丽的奇景。

查看全文

灾害报道观念变化分析论文

[内容摘要]灾害报道,因其内容的特殊性,我国采取了特别谨慎的态度。纵观新中国50多年来的灾害报道,是遵循着一条特殊的发展轨道的。其观念和形式,在这期间都发生了显著变化。这种变化,以20世纪80年代初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阶段灾害报道的主要特点是以“人”为本位,追求的是一种教化层面的意义,后阶段转向以“事”为本位,追求的是一种信息层面的价值。

[关键词]灾害报道;观念变化

灾害报道,是指对自然灾害和人为灾难的事件的报道。无论是什么国家,无论是什么样的社会制度,都不可避免地有地震、台风、洪涝等天灾发生;也不论是什么国家,不论其科技多么先进,管理多么科学和完善,都不可避免地有沉船、车祸、失火等人祸出现。对我们国家来说,这些天灾人祸也不可避免地时有发生。如1976年唐山大地震,1979年“渤海2号”钻井船翻沉,1987年大兴安岭森林大火,1998年长江全流域发生大水,2000年北方出现沙尘暴天气,中原出现大旱,“6.22”武汉空难和柳州客车坠江等等。因而,对灾害的报道,构成了我国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之一。

灾害报道,因其内容的特殊性,我国采取了特别谨慎的态度。纵观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的灾害报道,我们不难发现,它是遵循着一条特殊的发展轨道的。其观念和形式,在这期间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种变化,我认为大体上可以以20世纪80年代初为转折点,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20世纪80年代初以前(包括“”时期)的灾害报道,一个明显的特点是:以“人”为本位,即在报道中,总是站在“人”如何与灾害作斗争的角度来充分肯定人的精神和力量。上海复旦大学王中教授概括当时我国关于灾害报道的观念是:“灾害不是新闻,抗灾救灾才是新闻。”(1)王中教授这一概括是十分准确的。1957年2月上旬,上海遇到了有气象记载80年来罕见的严寒。新华社记者是这样报道这次灾害的:

这几天上海街头积雪不化,春寒料峭,最低温度下降到摄氏零下七点四度,上海人遇到了有气象记载的八十多年来罕见的严寒。十日和十一日,出现了晴天下雪的现象。晴日高照,雪花在阳光中飞舞,行人纷纷贮足仰视这个瑰丽的奇景。

查看全文

我国灾害报道观念变化分析论文

[内容摘要]灾害报道,因其内容的特殊性,我国采取了特别谨慎的态度。纵观新中国50多年来的灾害报道,是遵循着一条特殊的发展轨道的。其观念和形式,在这期间都发生了显著变化。这种变化,以20世纪80年代初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阶段灾害报道的主要特点是以“人”为本位,追求的是一种教化层面的意义,后阶段转向以“事”为本位,追求的是一种信息层面的价值。

[关键词]灾害报道;观念变化

灾害报道,是指对自然灾害和人为灾难的事件的报道。无论是什么国家,无论是什么样的社会制度,都不可避免地有地震、台风、洪涝等天灾发生;也不论是什么国家,不论其科技多么先进,管理多么科学和完善,都不可避免地有沉船、车祸、失火等人祸出现。对我们国家来说,这些天灾人祸也不可避免地时有发生。如1976年唐山大地震,1979年“渤海2号”钻井船翻沉,1987年大兴安岭森林大火,1998年长江全流域发生大水,2000年北方出现沙尘暴天气,中原出现大旱,“6.22”武汉空难和柳州客车坠江等等。因而,对灾害的报道,构成了我国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之一。

灾害报道,因其内容的特殊性,我国采取了特别谨慎的态度。纵观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的灾害报道,我们不难发现,它是遵循着一条特殊的发展轨道的。其观念和形式,在这期间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种变化,我认为大体上可以以20世纪80年代初为转折点,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20世纪80年代初以前(包括“”时期)的灾害报道,一个明显的特点是:以“人”为本位,即在报道中,总是站在“人”如何与灾害作斗争的角度来充分肯定人的精神和力量。上海复旦大学王中教授概括当时我国关于灾害报道的观念是:“灾害不是新闻,抗灾救灾才是新闻。”(1)王中教授这一概括是十分准确的。1957年2月上旬,上海遇到了有气象记载80年来罕见的严寒。新华社记者是这样报道这次灾害的:

这几天上海街头积雪不化,春寒料峭,最低温度下降到摄氏零下七点四度,上海人遇到了有气象记载的八十多年来罕见的严寒。十日和十一日,出现了晴天下雪的现象。晴日高照,雪花在阳光中飞舞,行人纷纷贮足仰视这个瑰丽的奇景。

查看全文

我国灾害报道观念变化分析论文

[内容摘要]灾害报道,因其内容的特殊性,我国采取了特别谨慎的态度。纵观新中国50多年来的灾害报道,是遵循着一条特殊的发展轨道的。其观念和形式,在这期间都发生了显著变化。这种变化,以20世纪80年代初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阶段灾害报道的主要特点是以“人”为本位,追求的是一种教化层面的意义,后阶段转向以“事”为本位,追求的是一种信息层面的价值。

[关键词]灾害报道;观念变化

灾害报道,是指对自然灾害和人为灾难的事件的报道。无论是什么国家,无论是什么样的社会制度,都不可避免地有地震、台风、洪涝等天灾发生;也不论是什么国家,不论其科技多么先进,管理多么科学和完善,都不可避免地有沉船、车祸、失火等人祸出现。对我们国家来说,这些天灾人祸也不可避免地时有发生。如1976年唐山大地震,1979年“渤海2号”钻井船翻沉,1987年大兴安岭森林大火,1998年长江全流域发生大水,2000年北方出现沙尘暴天气,中原出现大旱,“6.22”武汉空难和柳州客车坠江等等。因而,对灾害的报道,构成了我国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之一。

灾害报道,因其内容的特殊性,我国采取了特别谨慎的态度。纵观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的灾害报道,我们不难发现,它是遵循着一条特殊的发展轨道的。其观念和形式,在这期间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种变化,我认为大体上可以以20世纪80年代初为转折点,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20世纪80年代初以前(包括“”时期)的灾害报道,一个明显的特点是:以“人”为本位,即在报道中,总是站在“人”如何与灾害作斗争的角度来充分肯定人的精神和力量。上海复旦大学王中教授概括当时我国关于灾害报道的观念是:“灾害不是新闻,抗灾救灾才是新闻。”(1)王中教授这一概括是十分准确的。1957年2月上旬,上海遇到了有气象记载80年来罕见的严寒。新华社记者是这样报道这次灾害的:

这几天上海街头积雪不化,春寒料峭,最低温度下降到摄氏零下七点四度,上海人遇到了有气象记载的八十多年来罕见的严寒。十日和十一日,出现了晴天下雪的现象。晴日高照,雪花在阳光中飞舞,行人纷纷贮足仰视这个瑰丽的奇景。

查看全文

我国灾害报道观念变化试析论文

[内容摘要]灾害报道,因其内容的特殊性,我国采取了特别谨慎的态度。纵观新中国50多年来的灾害报道,是遵循着一条特殊的发展轨道的。其观念和形式,在这期间都发生了显著变化。这种变化,以20世纪80年代初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阶段灾害报道的主要特点是以“人”为本位,追求的是一种教化层面的意义,后阶段转向以“事”为本位,追求的是一种信息层面的价值。

[关键词]灾害报道;观念变化

灾害报道,是指对自然灾害和人为灾难的事件的报道。无论是什么国家,无论是什么样的社会制度,都不可避免地有地震、台风、洪涝等天灾发生;也不论是什么国家,不论其科技多么先进,管理多么科学和完善,都不可避免地有沉船、车祸、失火等人祸出现。对我们国家来说,这些天灾人祸也不可避免地时有发生。如1976年唐山大地震,1979年“渤海2号”钻井船翻沉,1987年大兴安岭森林大火,1998年长江全流域发生大水,2000年北方出现沙尘暴天气,中原出现大旱,“6.22”武汉空难和柳州客车坠江等等。因而,对灾害的报道,构成了我国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之一。

灾害报道,因其内容的特殊性,我国采取了特别谨慎的态度。纵观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的灾害报道,我们不难发现,它是遵循着一条特殊的发展轨道的。其观念和形式,在这期间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种变化,我认为大体上可以以20世纪80年代初为转折点,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20世纪80年代初以前(包括“”时期)的灾害报道,一个明显的特点是:以“人”为本位,即在报道中,总是站在“人”如何与灾害作斗争的角度来充分肯定人的精神和力量。上海复旦大学王中教授概括当时我国关于灾害报道的观念是:“灾害不是新闻,抗灾救灾才是新闻。”(1)王中教授这一概括是十分准确的。1957年2月上旬,上海遇到了有气象记载80年来罕见的严寒。新华社记者是这样报道这次灾害的:

这几天上海街头积雪不化,春寒料峭,最低温度下降到摄氏零下七点四度,上海人遇到了有气象记载的八十多年来罕见的严寒。十日和十一日,出现了晴天下雪的现象。晴日高照,雪花在阳光中飞舞,行人纷纷贮足仰视这个瑰丽的奇景。

查看全文

灾害报道观念管理论文

[内容摘要]灾害报道,因其内容的特殊性,我国采取了特别谨慎的态度。纵观新中国50多年来的灾害报道,是遵循着一条特殊的发展轨道的。其观念和形式,在这期间都发生了显著变化。这种变化,以20世纪80年代初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阶段灾害报道的主要特点是以“人”为本位,追求的是一种教化层面的意义,后阶段转向以“事”为本位,追求的是一种信息层面的价值。

[关键词]灾害报道;观念变化

灾害报道,是指对自然灾害和人为灾难的事件的报道。无论是什么国家,无论是什么样的社会制度,都不可避免地有地震、台风、洪涝等天灾发生;也不论是什么国家,不论其科技多么先进,管理多么科学和完善,都不可避免地有沉船、车祸、失火等人祸出现。对我们国家来说,这些天灾人祸也不可避免地时有发生。如1976年唐山大地震,1979年“渤海2号”钻井船翻沉,1987年大兴安岭森林大火,1998年长江全流域发生大水,2000年北方出现沙尘暴天气,中原出现大旱,“6.22”武汉空难和柳州客车坠江等等。因而,对灾害的报道,构成了我国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之一。

灾害报道,因其内容的特殊性,我国采取了特别谨慎的态度。纵观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的灾害报道,我们不难发现,它是遵循着一条特殊的发展轨道的。其观念和形式,在这期间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种变化,我认为大体上可以以20世纪80年代初为转折点,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20世纪80年代初以前(包括“”时期)的灾害报道,一个明显的特点是:以“人”为本位,即在报道中,总是站在“人”如何与灾害作斗争的角度来充分肯定人的精神和力量。上海复旦大学王中教授概括当时我国关于灾害报道的观念是:“灾害不是新闻,抗灾救灾才是新闻。”(1)王中教授这一概括是十分准确的。1957年2月上旬,上海遇到了有气象记载80年来罕见的严寒。新华社记者是这样报道这次灾害的:

这几天上海街头积雪不化,春寒料峭,最低温度下降到摄氏零下七点四度,上海人遇到了有气象记载的八十多年来罕见的严寒。十日和十一日,出现了晴天下雪的现象。晴日高照,雪花在阳光中飞舞,行人纷纷贮足仰视这个瑰丽的奇景。

查看全文

市民政局汛期救灾应急预案

目前,我市已进入主汛期,为做好汛期救灾工作,保证我市今年汛期各项救灾工作快捷、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特制定汛期救灾工作应急预案。

一、汛期应急准备

(一)成立汛期救灾领导小组,落实救灾工作责任制。市民政局成立由高世远局长任组长,各位局领导参加的汛期救灾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协调全市汛期救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查灾救灾组、灾情报告组、转移安置组、物资调运组、救灾捐赠组、宣传报道组等工作组(名单附后),其职责是:

1、查灾救灾组:会同有关部门迅速赶赴灾区,查看灾情,安抚灾民,开展救助工作。

2、灾情报告组:会同水务、农业、气象、电力、城建、统计等有关部门,及时上报灾情。

3、转移安置组:配合当地政府做好灾民转移安置工作。

查看全文

市民政局汛期救灾应急预案

目前,我市已进入主汛期,为做好汛期救灾工作,保证我市今年汛期各项救灾工作快捷、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特制定汛期救灾工作应急预案。

一、汛期应急准备

(一)成立汛期救灾领导小组,落实救灾工作责任制。市民政局成立由高世远局长任组长,各位局领导参加的汛期救灾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协调全市汛期救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查灾救灾组、灾情报告组、转移安置组、物资调运组、救灾捐赠组、宣传报道组等工作组(名单附后),其职责是:

1、查灾救灾组:会同有关部门迅速赶赴灾区,查看灾情,安抚灾民,开展救助工作。

2、灾情报告组:会同水务、农业、气象、电力、城建、统计等有关部门,及时上报灾情。

3、转移安置组:配合当地政府做好灾民转移安置工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