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出血范文10篇
时间:2024-04-12 21:07:3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再出血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防范脑出血病患再出血循证护理运用
脑出血患者容易发生再出血,据相关文献报道[1]脑出血患者中约16%~20%的患者会发生再出血。再出血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血液成分从病变血管不断渗漏的过程,是第1次出血的延续和发展[2]。再出血的发生会导致严重的后果,一方面表现为颅内血肿继续增大,使患者临床症状加重,导致患者预后差,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另一方面可致患者死亡。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减少脑出血患者再出血的发生率。因此,笔者所在医院自2010年6月~2011年6月采用循证护理方式对58例脑出血患者进行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58例设为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其中男32例,女26例;年龄43~86岁,平均(61.5±10.3)岁;同时选择2008年1月~2010年6月采用常规护理的5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33例,女25例;年龄42~85岁,平均(59.5±11.4)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护理方法采用常规护理,患者入院后绝对卧床休息3~4周,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头痛程度及时间,尤其是瞳孔大小及意识状态,严格制动,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搬动,保持大便通畅,保证患者充分睡眠。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再出血护理探讨论文
蛛网膜下腔出血属严重病症,患者经治疗和护理后好转或治愈出院,是值得高兴的。但切不可忽视早期预防便秘的护理,否则可能给患者带来更大的痛苦或不幸。对此,笔者总结经验教训,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例1,患者,男,68岁,于1994年2月27日入院,经治疗病情基本稳定,于1994年3月14日便秘,泡服便乃通茶剂,30min后患者因在床上用力排便,突然意识丧失,鼾声呼吸。体格检查:颈强1F,双侧瞳孔不等大,左侧瞳孔2mm,右侧3.5mm,对光反射迟钝,克氏征阳性,血压120/90mmHg,脉搏72次/min。立即行20%甘露醇等降低颅内压药物治疗,给氧,病情不见好转,脑疝形成,呼吸心脏停搏,经一系列抢救无效而死亡。
例2,患者,女,63岁,于1994年10月30日入院,无语言障碍及肢体瘫痪,经治疗病情好转,1994年11月20日欲出院,却因用力排便,突然喷射性呕吐,意识不清。体格检查:颈强1F,双侧瞳孔等大,约1.5mm,对光反射迟钝,克氏征阳性,大便成形,并不干硬,尚未排完,血压140/100mmHg,脉搏快难以数清,急查心电图:室性早搏。立即行20%甘露醇降低颅内压和2%利多卡因抗心律失常等治疗,神志转清,病情稳定,但留有后遗症:失语、左侧肢体偏瘫,于1995年1月14日出院。
例3,患者,男,46岁,于1995年3月26日入院,神志恍惚,经治疗当日神志转清,嘱患者及家属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3周,半流质饮食,多吃富含粗纤维食品(蔬菜、水果等),保持大便通畅,每1~2天大便1次。至1995年3月29日8am,责任护士发现患者仍未解大便,立即泡饮便乃通茶剂,看服入口2次,1h通便。此患者恢复较快,于1995年4月14日治愈出院。
2护理措施
上消化道出血护理分析论文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护理;宣教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Treitz)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胆道病变引起出血,以及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引起的出血。上消化道出血是上消化道疾病的严重并发症,尤其是上消化道大出血,主要表现为呕血、便血和不同程度的周围循环衰竭,如处理不当可危及生命。临床护理在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做好此类患者的护理,是促进疾病好转、延长出血周期、减少出血次数的重要措施之一。现将我院收治的96例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与分析,从中取得了些经验,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自2002年5月止2006年3月,笔者参与抢救护理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96例,其中男65例,女31例,年龄16岁~84岁。肝硬化63例,急性胃黏膜病变8例,消化性溃疡16例,消化系肿瘤9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呕血、便血和休克症状。经过治疗护理,治愈69例,好转18例,自动出院3例,转外科手术2例,病情恶化及死亡4例。
2临床观察
2.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对血压的观察:消化道大出血可导致休克,失血性休克的主要原因是血容量不足,表现为血压下降和脉压差缩小;对脉搏的观察:脉搏的改变是观察休克的主要标志,休克早期脉搏加速,休克晚期脉搏细而慢;对体温的观察:失血者体温多低于正常或不升。一般休克纠正后可有低热或中度热,一般≤38.5℃,持续数日或数周,原因系出血后分解产物吸收,血容量减少,体温调节中枢失调而引起发热,若体温≥38.5℃,应考虑出血后诱发感染,如体温持续不退或退热后又不升则应考虑再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护理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和总结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观察和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06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观察和护理体会。结果:明显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降低死亡率,避免再次出血及减少并发症。结论:通过加强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观察和护理,可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作出相应的处理措施,使患者的住院时间缩短,康复快,治疗效果好,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出血抢救护理
ObservationonRescueandNursingAboutUpperGastrointestinalHemorrhage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anddrawconclusionsaboutobservationandnursingforuppergastrointestinalhemorrhage.Method:Reviewandanalyzethetreatmentof106patientswithacuteuppergastrointestinalhemorrhage.Result:Successrateforthetreatmenthasbeenobviouslyenhanced.Thedeathratehasbeenhalved.Wesucceedinavoidingpatients’bleedingagainandcomplicatingdisease.Conclusion:Withthegoodworkofobservationandnursingonthecases,wecanfindoutimmediatelyanychangesinthepatients’conditionsowecanofferthemprompttreatment.Asaresult,timeofhospitalizationcanbeshorted.Patientscangetwellquicklybecauseofimprovementsintreatment.
Keywords:Uppergastrointestinal;Hemorrhagerescue;Observation;Nursing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出血,大多为中等动脉出血,不易自止,主要表现为呕血、便血、腹痛和不同程度的周围循环衰竭等,如不积极抢救和及时处理可危及生命。2000年1月至2006年10月,笔者参与抢救护理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6例,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脑室出血患者护理研究论文
【关键词】脑室出血;护理;减少病死率
[摘要]目的:为脑室出血患者的护理总结出更为合理的方法。方法:观察40例脑室出血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情况。结果:对脑室出血的患者及时给氧、保持室内安静、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做好术前的各种准备工作、加强营养、合理用药、注意皮肤护理、要求患者和患者家属配合治疗和护理等。结论:护理人员对脑室出血患者通过细致、耐心观察病情过程变化,合理的护理方法,可以减少患者病死率。
[关键词]脑室出血;护理;减少病死率
脑室出血为严重的、急性的、死亡率高的一种出血性疾病,发病急,病情变化快,不仅要求诊断正确,救治及时,方法得当,同时还要求护理工作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和耐心,以及敏锐的观察能力,才可以减少患者的死亡率。由于现在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压力、社会压力、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高血压患者越来越多,因高血压引起的脑室出血患者也越来越多,我院自2005年1月到2006年3月共收治了40例脑室出血患者,其中30例采取了手术治疗,10例采取了保守治疗,由于诊断正确,方法得当,护理及时,疗效满意。
1临床资料
40例脑室出血患者,其中男性29例,女性11例,最小年龄29岁,最大年龄78岁,平均年龄59岁。患者均为急性发病,入院时都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40例患者中治愈30例,好转7例,死亡3例。
血管离断术治疗分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门脉高压症;贲门周围血管离断
[论文摘要]目的:总结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采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胃小弯浆膜化治疗门脉高压症。结果:37例门脉高压症患者术中(择期手术27例、急诊手术10例)无一例死亡,术后随访1~5年,无一例再出血。结论: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是基层医院治疗门脉高压症的一种操作简单、近期及远期疗效满意的手术方法。
Theoperationofpericardialdevascularizationforthepatientwithportalhypertension
TANGDe-jun,YUANTing,YANGJie-yuan
(DepartmentofGeneralSurgery,FuzhouFirstPeople''''sHospital,Fuzhou344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summarizetheeffectofthepericardialdevascularizationforthepatientwithportalhypertension.Methods:Thecasesunderwenttheoperationofpericardialdevascularization.Results:Inthetotal37casesinvolvedinoperations,27caseswereintimeselectingoperation,10caseswereinemergencyoperaions,andnodeathoccurred.Inthe1-5yearsoffollow-up,norehaemorrhagiawasfound.Conclusion:Theoperationofpericardialdevascularizationisaneffectivetreatmentinpublichospital.
鼻出血治疗
鼻出血是鼻科常见症状和急诊之一,治疗的措施首先就是止血。我科近2年来在止血方法和原则上都有一定的改进,且取得了较好临床效果。现将我科自2005年12月~2008年12月诊治鼻出血患者567例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病例资料:567例患者中,男342例,女225例;年龄5~82岁,平均29.8岁。其中利特尔区出血420例,均在额镜照明鼻镜下射频止血。这部分患者主要为儿童,成人也常见。中隔中后段出血为64例,下鼻道出血为49例,其余34例分别为中下鼻甲、嗅裂、鼻咽部等,全在鼻内镜下射频止血,这部分患者主要为成人,特别是中老年患者。所有患者门诊治疗为510例,住院治疗为57例,皆因出血量大(>400ml)或出血部位隐蔽且剧,不易1次彻底止血。
治疗方法:①额镜前鼻镜下射频治疗。麻醉:患者取坐位,头稍后仰。予2%丁卡因加0.1%肾上腺素棉片,作出血鼻腔利特尔区黏膜表面麻醉。为减轻疼痛,对侧相应部位也予棉片麻醉,5~10分钟后在额镜照明,前鼻镜下取出棉片。用射频治疗仪对准出血侧利特尔区出血点或黏膜破溃区照射,至黏膜发白为止,对明显的出血点可予四周点状照射,最后对准出血点照射。对有活动性出血的可予棉球或棉片填压一会儿,待无再出血后照射。对仍有出血的可边吸引边止血,或先在出血点外放一薄层丁卡因肾上腺素棉片,在棉片外予照射,无出血后取棉片,再加以完善。这样既可提高治疗效果,又可减轻疼痛,避免照射过深而造成鼻中隔穿孔。止血后可予照射处涂少许金霉素眼膏,治疗后一般无需特殊用药。②鼻内镜下射频治疗。麻醉,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予2%利多卡因加肾上腺素棉片作出血侧鼻腔表面麻醉,5分钟后在0度鼻内镜下显示器下取出棉片,可从嗅裂开始或下鼻道逐一检查出血点,查明出血点后再予丁卡因肾上腺素棉片局部麻醉,稍后取出予射频治疗,方法同上。对出血点位置隐蔽,如嗅裂内,不易照射的,可予明胶海绵填压,必要时加凡士林纱条填压,对出血量大、全身情况差的,予以住院观察,并予对症处理。
结果
对所有患者随访3~6个月,无再出血者为治愈者,其中420例利特尔区出血患者1次治愈为398例,其余22例皆因炎症明显或中隔前端弯曲明显,3个月内再发出血,予2次射频治疗治愈。对鼻内镜下出血147例,1次治愈为140例,7例再出血者,其中2例为血液系统疾患者,5例为第1次检查鼻内镜下未发现明显出血点。所有患者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讨论
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方法透析论文
【论文摘要】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内科保守治疗缺乏确切有效的方法。我院2001年6月至2009年6月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225例,效果满意。手术目的主要在于尽可能早期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促使受压的神经元功能恢复,防止和减少出血后的一系列继发性病理变化。
【论文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1年6月至2009年6月在我院神经外科就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25例,其中,男136例,女89例,年龄60~85岁,平均(69.7±9.9)岁。病人均以头痛、呕吐、神志及肢体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既往高血压病史3年以上,无凝血功能障碍。入院时中度昏迷29例,轻度昏迷51例,嗜睡145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偏瘫,头部CT扫描示血肿量30~70ml,其中破入脑室者48例,中线移位>0.5cm者8例,中线移位<0.5cm者101例。
1.2治疗方法
颅内血肿微创治疗论文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41例脑出血患者中,男28例,女13例;年龄14~82岁,平均60岁;高血压脑出血31例,硬膜外或硬膜下血肿10例。
临床表现及意识状态:按照GCS(Glasgow昏迷评定量表)评分及主要临床表现分为:3~5分12例,6~8分9例,9~12分11例,一侧肢体偏瘫33例,一侧瞳孔散大6例,双侧瞳孔散大5例,呼吸、心跳等生命体征不平稳5例,脑实质内血肿患者血压都在高血压范围。
头颅CT检查:基底节区出血19例,脑叶出血2例,小脑出血1例,丘脑出血6例,原发性脑室出血3例,硬膜外血肿或硬膜下血肿10例,出血破入脑室15例;血肿量按多田公式计算,出血量20~30ml4例,31~50ml18例,≥51ml18例,小脑出血13ml1例。中线移位26例。
手术时间:出血至手术时间6~24小时29例,24~72小时12例。
手术方法:根据头颅CT结果,采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进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
脑出血患者手术室护理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对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60例行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简单随机法分为常规组与预见组各30,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预见组采用综合护理的方式,比较两组护理后的总有效率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预见组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且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常规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对治疗脑出血患者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颅内血肿抽吸引流;脑出血
在我国现阶段对于颅内血肿治疗的首要方法就是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为了进一步保证手术的治理效果以及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再患者的术后进行相应的护理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本文主要探讨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后对脑出血患者进行手术室护理措施研究,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4年5月~2018年5月,选取本院收治60例行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常规组与预见组各30例,常规组男女比例为19:11,年龄5~80岁,平均(50.39±2.05);预见组男女比例为14:16,年龄6~78岁,平均(50.77±2.13)岁,两组病人组间基本资料进行独立样本检测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1.2.1手术前护理对于患者要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在患者的住院期间,详细向患者以及家属介绍该疾病及手术的相关知识等,缓解病人及家属的焦虑心情,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作为护理人员要积极配合主治医师对患者的各项指标做好术前统计,同时要考虑到术中可能出现的一些情况,例如脱水,利尿等情况,应用止血剂,酌情考虑降血压药等[1]。1.2.2术中观察和护理在患者进行手术时,配合医师严密监控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并做详细的记录。同时一定要监控手术中出现的再出血或者时颅内压升高等异常情况。1.2.3术后护理对于患者的手术后护理,是保证手术疗效极其重要的环节。首先,要保证患者绝对的休息时间,对于清醒的患者要将床头调高15°~30°,这样有利于患者脑部的静脉回流,同时减轻患者的脑水肿。要保证患者所居住的环境温度适宜,对患者的一些生活用具保持消毒状态。其次,引流袋不低于患者头部20cm,并将引流管与患者的健侧肢体相固定。最后,时刻注意患者有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在术后,要注意出血防治,维持患者的血压稳定,对于患者可能出现的头痛剧烈的现象,可采取止痛药或者镇静剂来缓解患者的焦躁。防止患者的肺部感染现象的出现,保障患者呼吸顺畅,鼓励患者咳嗽,排痰,保持室内干净[2]。1.3观察指标。1.3.1疗效评价标准:显效:患者颅内血肿全部清除,并未再出血,术后恢复好;有效:患者颅内血肿基本清除,未再出血,术后恢复好;无效:患者均未达到以上标准。1.3.2观察和纪律在手术后患者所产生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进行分析比较。1.4统计分析。以SPSS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来表示,采用x2进行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