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预设范文10篇

时间:2024-04-12 20:10:3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语用预设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语用预设

语用预设分析论文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它的社会性决定了语言系统并非像索绪尔说的是“一个封闭系统”,它不可能在真空中独立发展,自生自灭,而是和其他系统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们的语言表现形式总是受到各种社会文化因素的制约,语言系统内部诸要素(语音、词汇、语法、语用等)无一不与社会文化因素发生错综复杂的联系。萨丕尔(Sapir)在《语言论》中指出:“语言有一个底座,说一种语言的人是属于一个种族(或几个种族)的,也就是说,属于身体上具有某种特征而不同于别的群的一群。语言也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就是说,不能脱离社会流传下来的、决定我们生活面貌的风格和信仰的总体。”因而,研究语言只有把语言系统放到社会大系统中去考察,才能更好地揭示语言的本质和语言系统的内部规律。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人们通过他们的创造性活动而形成的产物,因此,文化是相对于自然而言的。基于以上理解,从语用学和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我们认为文化具有如下特征:文化包括语言,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

语言和文化一样是社会的产物,是生活在该社会的人们世代沿袭下来的符号体系,萨丕尔说:“语言是纯粹人为的,非本能的,凭借自觉地制造出来的符号系统来传达概念、情绪和欲望的方法。它是一种文化功能,不是一种生活遗传功能。”在人类学中,文化指的是社会共同体的一个成员受全体成员制约的全部生活方式,很明显,按照文化的这种概念来看,语言就是文化的一个部分,而实际上是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是唯一的凭其符号作用而跟整个文化相联系的一部分。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的文化的一个方面,语言和文化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

交际一词在英语里是communication,含义比较复杂,其基本的含义是“与他人分享共同的信息”。交际活动的本质就是把单个人联络在社会的关系网络之中。人是社会的动物,单个人必须通过交际活动同他人结成某种关系,构成社会才能很好地生存下去。这里我们把交际定义为:信息发出者和信息接受者(这里指人与人之间,不指组织之间)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社会文化活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交际不等于沟通。发出信息,对方懂了,这是交际,也是沟通;发出信息,对方莫名其妙,这不是沟通,只是交际——不产生效果或产生反效果的交际。在不同民族之间,这种事例屡见不鲜。语言交际是跨文化交际中信息交流的重要形式,但是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交际者的外语知识掌握得不够,或交际者不了解异族文化的特点,或者说文化背景不同,经常会在交际中出现语言运用上的失误,造成交际的失败或交际冲突。

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是指发生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包括不同国家的不同文化之间和同一文化体系内部不同亚文化之间,本文指前者)的交际活动。当一种文化信息必须被另一种文化加以解释时,跨文化交际就发生了。

所谓语用预设,主要是说话人主观上的一种预设,指语言交际活动需要满足的恰当条件。基南(EdwardL.Keenan)指出:“有许多句子的言语要得到理解则要求先满足某些文化方面的条件或情景。因此,这些条件也就自然地被称作该句子的预设。如果它们没有得到满足,那么所说的话语不是无法理解,就是不按原意来理解的。”这些条件比如:

(1)参与者的地位及其关系种类。

查看全文

语用预设研究论文

一、语用预设

预设(或称前提)一般分为语义预设(Semanticpresupposition)和语用预设(Pragmaticpresupposition)两种。语义预设建立在真值条件基础上,绝大部分是由语言本身所引起的。如John’sbrotherisill.无论这话真实与否,前提“Johnhasabrother”一直存在,此预设由属格“’s”而来。可见语义预设是语句命题本身所拥有的一种意义,是静态的、抽象的。但在具体的话语交际中,语句总是与具体使用相联系,处于一定的语境中,因此从单纯的语义角度来研究预设显然是不够的,有必要从语言使用的角度来研究预设,这就构成了预设的语用研究。语用预设是指“那些对语境敏感的,与说话人(有时包括说话对象)的信念、态度、意图有关的前提关系”(何自然,1997:68)。语用预设把预设和说话人联系在一起,与语境密切相关,是动态的、具体的。语用预设一般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何兆熊,2000:281):(1)语用预设是说话人对语境所作的设想。说话人对自然语言环境有他自己的理解,有一些设想,并基于这些设想展开话语交际,语用预设是话语产生的背景信息。(2)语用预设是一个言语行为的必要条件。说话人在实施言语行为时预设了那些能使此言语行为恰当实施的必要条件。(3)语用预设是交际双方所共有的知识。语用预设还表现在说话人会预设他认为对方也拥有的知识。语用预设的这种“共知性”(mutualknowledge)是交际得以成功的基础,没有这一共同拥有的背景知识,话语交际就不能顺利进行。由此可见,语用预设绝大部分是由非语言因素引起的,跟语境密切相关,与交际双方的社会文化背景息息相关,与交际双方的关系密不可分。总体而言,语用预设有两个基本特征:合适性(appropriateness)和共知性(mutualknowledge)。具体而言,还有主观性、单向性和隐蔽性。语用预设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其在话语交际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那它在话语交际中能起到怎样具体的作用呢,下文将作详细探讨。

三、语用预设在话语交际中的作用

1.改变、否定语义预设。

语用预设不仅比语义预设更灵活,而且能进一步改变甚至否定语义预设。如:

(1)Policeman:Wheredidyouputthemotorbike?

查看全文

中英文语用预设分析论文

摘要:语用预设具有合适性和共知性。而具体使用中则有单向性,主观性和隐蔽性。广告语中语用预设的使用反映了广告者在价值、态度、信念、等方面追求与消费者相同或相似之处,从而达到说服性目的。关键词:语用预设;广告语;语用策略0.引言广告是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国家经济、企业发展、市场开发、对外贸易和人民日常生活无一不和广告密切相关。从根本上来说,广告语言属于劝导说服性的语言。因此,广告撰写人尽可能地采用一切语言及非语言的技巧来实现广告宣传的目的。作为语言学,特别是语用学中的一个重要话题,预设现象由于其自身的特点经常被广告撰写人用来增强广告的说服效果。本文探讨广告中大量存在的语用预设使用情况,以便从侧面了解广告制作者的语用心理。1.语用预设的特征语用预设,也叫语用前提,是指“那些语境敏感的,与说话人(有时还包括说话对象)的信念、态度、意图有关的前提关系。”(何自然,1997)它以实际的语言结构意义为根据,依据逻辑概念、语义、语境等推断出话语的先决条件。语用预设一般被认为是言语交际双方都已知的信息,或是根据言语上下文的语境至少可以推断出的信息。因此在交际中有些信息会被看作已交际的一部分无需陈述出来。语用预设的两大特征合适性(appropriateness或felicity)和共知性(mutualknowledge或colBinonground)。首先,“所谓前提的合适性,就是说前提要与语境紧密结合,前提是言语行为的先决条件。”预设是受语境制约的,预设是言语行为先决条件。例如:“好空调不分国界”(空调广告)这则广告的语用预设可表述为:我们生产的空调是地道的国产货,却可以与外国货相媲美。或这种空调在我们生产国的销路很好,出口到你们国家销路也会不错的。因为它是好空调。其次共知性是谈话双方所共同知道的信息。根据何自然的论述,预设的共知性有三种情况:第一,预设是谈话双方或一般人共知的信息。第二,预设的共知性要通过说话人的语言暗示出来,并得到听话人的理解。第三,预设的共知性有时只指说话双方的共知事物,第三者不了解前提而只是领悟语境是不一定能真正理解说话双方的内容的。2.语用预设的使用特点(11语用预设的单向性所谓单向性是指语用预设是发话人在谈话中自已单方向做出的,并没有与受话人进行协商,预设的内容在被听话人处理之前它只相对于说话人而存在。语用预设的单向性与语用预设的共知性并不冲突,语用预设的单向性是针对语用预设本身而言的。而语用预设的共知性是相对于话语理解而言的,是话语理解的基础。语用预设必须为交际双方所共知,至少要为双方所接受,说话人的意图和意思才能为听话人获得。例如:“A:WhatkinkofmanreadsPlaybov?”在这则杂志广告中,语用预设是“有一种人在看《花花公子》杂志”,这是为言语交际双方合作的先决条件,是为语用预设的共知性。同时这个预设是A单方面做出的,在为B所领会接纳之前,只相对于A存在,是为语用预设的单向性。f21语用预设的主观性语用预设具有主观性,是带有断言性质的语境假设,本身并不具备必然的真实性或正确性。语用预设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中,或在句内某些特定的环境中会被取消,这就是语用预设的可取消性。这种特性“取决于说话人的态度和信念”。(何自然,1997)例如:“A:法国国王是个秃子。”这句话的前提是法国有一个国王。这是一个存在,是说话人主观上设置的预设,但事实上,法国是个共和国,现在已经没有国王,因此并不具备真实性。但它是一个主观预设,是说话人认为是真,听话人也认为是真的一个断言。有具体的语境中,这种预设就会被取消。f31语用预设具有隐蔽性。语有预设是隐藏在话语的背后。它不属于话语的基本信息,而是附加的信息(即言外之意),这种信息作为语用双方共同的背景知识,它可以不在话语表层明言,而隐含在言外,因而具有隐蔽性。例如:“A:Haveyoustoppedbeatingyourwife?”这句话隐含的预设是你过去是打老婆的。如果贸然回答“yes”,其实就等于认可了这个预设的断言,中了对方蓄意下的圈套。3.广告语中语用预设的分类广告具有的说服性性质使其与社会心理息息相关。成功的广告商或广告厂家会使用各种方式手段来把握利用大众的消费心理来影响消费者,从而影响到他们的购买行为。成功的广告会让消费者从价值判断、情感倾向、喜好、精神状态等方面对广告产生共鸣。实现这一目的的因素包括具有说服力的相同价值观,态度的强化,信念的变化及知识的更新等。而这是与广告中的语用预设相对应的,所以,可将广告中的语用预设作如下分类:,(11事实预设事实胜于雄辨,广告应当真实,不能是虚假的,真实是广告的生命。广告主尽量摆事实以让人信服,因此我们会看到广告商让某行业权威人士代言,摆出令人难以抗拒的事实,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顾客心动,取得信任,达到广告的目的。如:有飘影,更自信。(2)信念预设广告对消费者施加影响的目的在于改变他们的态度。广告语经常采取的一个较为深层次的做法就是从根本上动摇消费者的信念或看法。广告中的语用预设就体现了广告制作者的这种策略。如:好空调,格力造。这时的语用预设为:好空调是格力制造的或格力制造的空调是好空调。这一预设改变了人们以往崇尚外国产品的看法,试图改变人们根深蒂固的观念。(3)状态预设这类预设一般有两种:一是预设过去不理想的状态,二是预设改变后的理想状态。如:“这个夏天我再也不用担心了”(某卫生巾广告)这里的语用预设是:以前的夏天我担心。今年夏天状态发生了变化,由于这个产品我不担心了。状态预设借助状态的改变从而达到宣传的目的。(41价值预设能够让消费响应。从而改变其态度和行为的一个有力手段就是让广告和消费者有着相同的价值观。在广告中,力图用合乎情理的语言来影响消费者,让消费者动心,产生购买欲望,这就是广告商的目的所在。例如:“Ifpeoplekeeptellingyoutoquitsmokingcigarettes,don’tlisten.they’reprobablytryingyouintoliving.”这是美国癌证协会的戒烟广告。这里的语用预设是:不抽烟才是生活。该广告以反语形式说出。是一种幽默的规劝。这一点与大众对香烟的价值观是一样的,那就是吸烟有害健康。广告者用生动合理的语言诉诸大众的价值观,能产生很好的劝说效果。4.结论广告是一种极具策略性的交际行为。本文对广告语中语用预设的使用情况的探讨进一步论证了广告用语的策略性。广告用语中的预设分为事实、信念、状态、价值等几类,其中状态类预设频率最高,这与消费者希望改变特定不良状态的心理是吻合的,同时也反映了广告制作者对消费者心理的良好把握。语用预设具有单向性、主观性以及隐蔽性。恰当运用这些特性是广告策略性产生的根源。

查看全文

浅议预设现象

摘要:预设现象复杂,至今尚未形成一致的定义。语义预设同特定的词语、语法结构密切相关。语用预设与说话者、言语行为和语境息息相关,是说话者的预设或语境预设。预设既是语义现象又是语用现象,两者不是绝对孤立、毫不相干的,而是互相渗透,互相补充的。

关键词:预设;语义预设;语用预设;语义学;语用学

一、预设问题的开始

对于预设的研究始于哲学领域,哲学家们关注的是指称和指称词语的性质。当我们表达“Janehasfourticketsforthefootballmatch”以及它的否定“Janedoesn’thavefourticketsforthefootballmatch”时,如果命题“Janeexists”都成立,那么它们之间必定存在某种关系。弗莱格(GottlobFrege)可能是第一个使用presupposition来描述句子之间的这种逻辑关系的。他在《论意义和指称》中提出预设是一个命题肯定与它的否定都保留的东西。他认为,当事情被断言,那么说话者所使用的简单或专有名词是有实质意义的,即实际对应存在其实体。如果实体不存在就是“预设失败”(PresuppositionFailure),是不完美的语言。

1905年英国哲学家罗素(BertrandRussell)在他的文章《论所指》中指出,处于句子主语位置的词可能有所指,也可能无所指,都是有意义的。他指出句子主语有语法形式和逻辑形式之分。像句子“ThekingofFranceisbald”从逻辑关系角度来看,其主谓关系明显不成立。因为现在法国根本就没有国王,这个句子是假命题。同时他认为该句子的否定形式“ThekingofFranceisnotbald”,不是Frege理解的那么简单。他强调由于否定范围的不确定性,可以形成两种理解:“ThekingofFranceisnotbald;hehadafullheadofhair.”和“ThekingofFranceisnotbald;thereisnokingofFrance”。

罗素的观点在1950年遭到斯特劳森(PeterStrawson)的强烈反对。1952年他给预设下的定义是“如果S’是S具有真值或假值的必要条件时,S预设S’。”斯特劳森认为句子像“ThekingofFranceiswise”(斯特劳森使用“wise”而不是“bald”)包含了一个预设“thereisakingofFrance”以及一个断言“heiswise”,他认为预设和断言是两个相互补充的概念。他批判罗素混淆了预设和断言的区别,错误地以为“ThekingofFranceiswise”包含了两个断言,即“ThereisoneandonlyonekingofFrance”和“WhoeveristhekingofFranceisbald”。因此他认为,如果ThekingofFrance这个人不存在的话,“ThekingofFranceiswise”有无真值的问题并不存在。

查看全文

小议预设现象

摘要:预设现象复杂,至今尚未形成一致的定义。语义预设同特定的词语、语法结构密切相关。语用预设与说话者、言语行为和语境息息相关,是说话者的预设或语境预设。预设既是语义现象又是语用现象,两者不是绝对孤立、毫不相干的,而是互相渗透,互相补充的。

关键词:预设;语义预设;语用预设;语义学;语用学

一、预设问题的开始

对于预设的研究始于哲学领域,哲学家们关注的是指称和指称词语的性质。当我们表达“Janehasfourticketsforthefootballmatch”以及它的否定“Janedoesn’thavefourticketsforthefootballmatch”时,如果命题“Janeexists”都成立,那么它们之间必定存在某种关系。弗莱格(GottlobFrege)可能是第一个使用presupposition来描述句子之间的这种逻辑关系的。他在《论意义和指称》中提出预设是一个命题肯定与它的否定都保留的东西。他认为,当事情被断言,那么说话者所使用的简单或专有名词是有实质意义的,即实际对应存在其实体。如果实体不存在就是“预设失败”(PresuppositionFailure),是不完美的语言。

1905年英国哲学家罗素(BertrandRussell)在他的文章《论所指》中指出,处于句子主语位置的词可能有所指,也可能无所指,都是有意义的。他指出句子主语有语法形式和逻辑形式之分。像句子“ThekingofFranceisbald”从逻辑关系角度来看,其主谓关系明显不成立。因为现在法国根本就没有国王,这个句子是假命题。同时他认为该句子的否定形式“ThekingofFranceisnotbald”,不是Frege理解的那么简单。他强调由于否定范围的不确定性,可以形成两种理解:“ThekingofFranceisnotbald;hehadafullheadofhair.”和“ThekingofFranceisnotbald;thereisnokingofFrance”。

罗素的观点在1950年遭到斯特劳森(PeterStrawson)的强烈反对。1952年他给预设下的定义是“如果S’是S具有真值或假值的必要条件时,S预设S’。”斯特劳森认为句子像“ThekingofFranceiswise”(斯特劳森使用“wise”而不是“bald”)包含了一个预设“thereisakingofFrance”以及一个断言“heiswise”,他认为预设和断言是两个相互补充的概念。他批判罗素混淆了预设和断言的区别,错误地以为“ThekingofFranceiswise”包含了两个断言,即“ThereisoneandonlyonekingofFrance”和“WhoeveristhekingofFranceisbald”。因此他认为,如果ThekingofFrance这个人不存在的话,“ThekingofFranceiswise”有无真值的问题并不存在。

查看全文

反向凡尔赛文学对话言语幽默分析

【摘要】语用预设在日常的对话中应用较为广泛,在言语幽默的产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该文以近期流行的“反向凡尔赛文学”的三段对话内容为语料,通过语用预设理论来分析该文体中言语幽默如何产生。探索语用预设和言语幽默内在的关系,揭示其中引人发笑的因素,为日常交流提供借鉴之处。

【关键词】语用预设;反向凡尔赛文学;幽默

一、引言

“凡尔赛文学”是一种“以低调的方式进行炫耀”的话语模式,也称凡学。2020年12月4日,“凡尔赛文学”入选《咬文嚼字》2020年度十大流行词。由于“凡尔赛文学”的热潮,网上随后掀起了一波“反向凡尔赛文学”的语体,是以一种低调炫穷的方式,展现了幽默风趣的特点,吸引了广泛群众的关注。本文从语用预设理论的角度探索预设和言语幽默的关系,分析“反向凡尔赛文学”的幽默效果,如何抓住大众心理诉求,引发爆笑。

二、“凡尔赛文学”和“反向凡尔赛文学”

“凡尔赛文学”的话语模式先抑后扬,明贬暗褒,说话人自问自答,假装用苦恼、不开心的口吻炫耀自己想要炫耀的东西,话语间还要显示出一副自己很苦恼很不高兴的样子。以该句为例,“在家里不能跳绳,我只好把楼下的房子也买了,终于可以安心跳绳了”,这句话表面以一种抱怨的语气说不能在家里跳绳,被迫买了房,传递出一种的淡淡忧伤,实则是为了凸显自己再买一套房毫无压力的事实。而“反向凡尔赛文学”正好相反,为明褒暗贬。它以看似凡尔赛文学的开头以为说话人在炫耀、吹牛,但是以一种自嘲的语气结尾,形成反差。以该句为例,“很多朋友问我如何选购一辆车,说实话我并不擅长,因为我的车基本都是用一次就换了。当然,这倒也不是因为我有钱任性,因为共享单车就是这样规定的”,这句话以看似凡尔赛文的炫富开始,然而“共享单车”一词让听话人恍然大悟,明白前文说话人的真正意图,前后的强烈对比之下,引发笑点。

查看全文

跨文化交际失误分析论文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它的社会性决定了语言系统并非像索绪尔说的是“一个封闭系统”,它不可能在真空中独立发展,自生自灭,而是和其他系统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们的语言表现形式总是受到各种社会文化因素的制约,语言系统内部诸要素(语音、词汇、语法、语用等)无一不与社会文化因素发生错综复杂的联系。萨丕尔(Sapir)在《语言论》中指出:“语言有一个底座,说一种语言的人是属于一个种族(或几个种族)的,也就是说,属于身体上具有某种特征而不同于别的群的一群。语言也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就是说,不能脱离社会流传下来的、决定我们生活面貌的风格和信仰的总体。”因而,研究语言只有把语言系统放到社会大系统中去考察,才能更好地揭示语言的本质和语言系统的内部规律。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人们通过他们的创造性活动而形成的产物,因此,文化是相对于自然而言的。基于以上理解,从语用学和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我们认为文化具有如下特征:文化包括语言,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

语言和文化一样是社会的产物,是生活在该社会的人们世代沿袭下来的符号体系,萨丕尔说:“语言是纯粹人为的,非本能的,凭借自觉地制造出来的符号系统来传达概念、情绪和欲望的方法。它是一种文化功能,不是一种生活遗传功能。”在人类学中,文化指的是社会共同体的一个成员受全体成员制约的全部生活方式,很明显,按照文化的这种概念来看,语言就是文化的一个部分,而实际上是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是唯一的凭其符号作用而跟整个文化相联系的一部分。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的文化的一个方面,语言和文化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

交际一词在英语里是communication,含义比较复杂,其基本的含义是“与他人分享共同的信息”。交际活动的本质就是把单个人联络在社会的关系网络之中。人是社会的动物,单个人必须通过交际活动同他人结成某种关系,构成社会才能很好地生存下去。这里我们把交际定义为:信息发出者和信息接受者(这里指人与人之间,不指组织之间)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社会文化活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交际不等于沟通。发出信息,对方懂了,这是交际,也是沟通;发出信息,对方莫名其妙,这不是沟通,只是交际——不产生效果或产生反效果的交际。在不同民族之间,这种事例屡见不鲜。语言交际是跨文化交际中信息交流的重要形式,但是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交际者的外语知识掌握得不够,或交际者不了解异族文化的特点,或者说文化背景不同,经常会在交际中出现语言运用上的失误,造成交际的失败或交际冲突。

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是指发生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包括不同国家的不同文化之间和同一文化体系内部不同亚文化之间,本文指前者)的交际活动。当一种文化信息必须被另一种文化加以解释时,跨文化交际就发生了。

所谓语用预设,主要是说话人主观上的一种预设,指语言交际活动需要满足的恰当条件。基南(EdwardL.Keenan)指出:“有许多句子的言语要得到理解则要求先满足某些文化方面的条件或情景。因此,这些条件也就自然地被称作该句子的预设。如果它们没有得到满足,那么所说的话语不是无法理解,就是不按原意来理解的。”这些条件比如:

(1)参与者的地位及其关系种类。

查看全文

商业广告预设的特征研究

隐蔽性是指预设是只有通过分析,才能揭示出的话语隐藏的言外之意,而非基本信息。例如:甲对乙说:“Pleaseclosethedoor.”字面意思就是甲请求乙把门关上,其预设则是门一定是开着的。

中文电视商业广告语和预设

1广告语言的特点

广告就是广而告之,通过一定形式的媒体,向受众传递某种信息。在当今的信息社会一则广告能否吸引广告受众的注意是广告成败的关键。广告的语言朗朗上口,简洁精练,易于理解,便于记忆,在传递信息的同时,唤起读者兴趣。只有对广告有了充分的理解后才能引发广告受众的注意和兴趣,刺激他们的购买欲望,去购买广告所宣传的产品,从而达到广告的促销宣传目的。

2中文电视商业广告中预设的特点分析

广告中的预设属于语用范畴,笔者主要从语用预设的角度对广告语进行了分析。

查看全文

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提问优化策略

摘要:语言顺应论关注语言的表达,语言的表达与语言的选择密切相关。课堂提问是课堂活动中常见的言语行为,也是教师组织课堂、开展教学活动的语用策略。该文分别采用小学语文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的语文课堂话语交际作为语料,从语言顺应角度对课堂提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提问语用策略的不足,进而提出改进课堂提问的合理性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提问;语言顺应

1理论背景

语言顺应论是比利时语用学家Verschueren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提出的语用综观论。语言顺应论关注语言的表达,语言的表达与语言的选择密切相关。Verschueren认为语言的特性为语言的选择提供了前提和条件,语言的选择是语言使用者在不同的意识水平上顺应动态语境因素做出的语言选择,语言选择包括语言形式和语言策略的选择。Verschueren认为,人类的语言具有三个本质特征:变异性(variability)、商讨性(negotiability)和顺应性(adaptability)[1]。变异性是指语言结构的各个层次为语言选择提供了可能性;商讨性指语言选择是基于开放灵活的原则和策略产生,而不是机械地依照固定的语言形式———功能规则进行;顺应性指的是语言使用者根据语境因素做出合适得体的语言选择,以满足自身的交际需求。Verschueren强调语境对于语言选择的重要性。语用学意义上的语境不是预设的、一成不变的语境,而是在语言交际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语境,语境由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构成。Austin于1962年提出了言语行为理论,言语行为理论认为语言使用者使用语言,不仅仅是陈述或描述某事,还可以实施某种行为,即以言行事。以言行事是以语用策略的选择为基础进行的,选用何种语用策略是影响言语交际成败的重要因素。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活动主要是教学性的活动,但师生互动显然具有交际的性质,教师与学生是言语交际活动的两个主体。教师通过有目的的选择语言策略以言行事是为了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课堂提问是教师常用的语用策略。教师常以课堂提问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发思考。通过课堂提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理清思路,品味语言,解读课文,进而感受课文之美,最终实现教师预设的教学目标。

2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话语实例分析

小学语文青年教师是指在小学入职1—5年,已经具备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基本素质和能力的新手型教师[2]。由于工龄较短,教学经验不丰富,教学能力尚有很大提升空间。为了考察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提问的实际使用状况,本研究实录了包头市某小学一位青年教师的语文课。该堂课由青年教师和其指导教师共同备课,授课内容为2018年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课文《掌声》。为了更好地观察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提问的表现及语用效果,本研究实录了一位有十几年教龄的优秀骨干教师《掌声》的观摩课,本研究就两位教师话语句子类型、课堂提问的次数、提问方式、提问类型等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提问的表现,发现不足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1)话语句子类型。对二位教师课堂实录的统计表明课堂会话中教师使用的句子主要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青年教师与骨干教师的话语类型以疑问句为主,分别占到教师话语总量的47%和45%,这表明无论是青年教师还是骨干教师,都有意识地采用课堂提问作为组织课堂,推进课堂教学的语用策略(如表1所示)。(2)课堂提问的次数。课堂提问次数的统计首先是对师生对话中教师课堂提问的总句数进行统计。由于青年教师、骨干教师讲授课文时某些教学环节具有一致性,因此课堂提问次数的统计不仅包括总次数,也包括教学导入、整体感知、分段教学、拓展交流四个教学环节。统计结果表明,青年教师使用课堂提问的总次数、“整体感知”上提问次数略高于骨干教师,骨干教师在“教学导入”“分段教学”“拓展交流”上课堂提问次数高于青年教师(如表2所示)。(3)课堂提问的句型。疑问句从语气上可以分为是非问、特指问、选择问、正反问四种类型。从统计数据看,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都较多使用了特指问,即包含了“谁”“哪儿”“什么”“怎样”等疑问代词的句子。“特指问”的频繁运用与学情有关,教师通过疑问代词直接表明疑问点,希望三年级小学生在问题的明确驱动下积极思考做出答复(如表3所示)。(4)课堂提问的类型:根据美国教育学家杰罗姆·布鲁纳教育目标分类理论,认知领域的知识包括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类别,它们体现了从具体到抽象的排列顺序。从教学的角度看,教师的课堂提问涉及上述六个类别,本研究将六个类别的问题分成三大类:知识和理解,应用和分析,综合和评价。不同类别的课堂提问对学生的能力有不同层级的要求,合理的课堂提问设计有利于教师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发展(如表4所示)。数据表明,青年教师提问类型中知识与理解类问题占绝对优势,这是青年教师课堂学生活动显得比较活跃的原因之一。青年教师在应用与分析、综合与评价类问题均低于骨干教师,这也表明,青年教师课堂提问类型单一,难度较低,难以促进学生思维力的发展。

查看全文

小议翻译要重视语境与跨文化

论文关键词:言语行为理论翻译复杂性

论文摘要: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对语用翻译有重要的启示,本文着重从翻译的角度,探讨了造成言语交际过程复杂性的两个因素:语境与跨文化交乒。译者应在准确理解言语意义的前提下,根据言语交际所提供的语境,善于进行文化移植与融合,理解言外之意,传达原作意图,以实现语用意义的等值转化。

一、基本理论

(一)言语行为理论

言语行为理论主要由英国哲学家Austin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来的,70年代由Searle加以修改和发展的。奥斯汀区分出三种言语行为:”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言内行为’‘指的是”说话”这一行为本身,即发出音、音节、词、词组、句子的行为,只表示字面的意义,本身不能构成语言交际。”言外行为”是通过”说话”这一动作实施的一种行为,如传递信息,发出命令、问候、允诺、祈求、建议等。”言后行为”指说话带来的后果,如劝告一一听从了劝告;警告—认识了危险;引诱—接受了诱惑,等等。说话人如何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图,听话人如何正确理解说话人的意图,这是研究语言交际的中心问题,更是将Austin的言语三分说理论与翻译相融汇的结合点。

(二)翻译过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