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资源范文10篇

时间:2024-04-12 19:09:5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渔业资源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渔业资源

渔业资源保护制度(省)

第一条为加强渔业资源保护,促进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省管辖区域内有经济价值的水生动植物的亲体、幼体、卵子、孢子及其赖以繁殖生长的水域环境保护,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县以上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辖区内渔业资源的保护工作。

公安、工商行政管理、环保、水利、交通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配合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做好渔业资源保护工作。

第四条采捕自然生长和人工增殖的水生动植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缴纳渔业资源增殖保护费。

第五条对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渔业资源品种实行重点保护。具体保护品种及其采捕标准名录由省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公布执行。

查看全文

渔业资源保护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了加强渔业资源的保护、增殖、开发和合理利用,保障渔业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促进渔业生产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浙江省渔业管理实施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市行政区域内的江河、湖泊、水库、外荡等自然水域和增(养)殖水域,从事渔业生产经营及其相关活动的单位和个人,都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市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市的渔业管理工作。区、县(市)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渔业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渔政监督管理机构依法对外行使渔政监督管理权。

第四条本市对渔业监督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跨区、县(市)的渔业水域,由有关县级人民政府协商制定管理办法,共同组织管理,或由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所属的渔政监督管理机构监督管理。

查看全文

加强渔业资源保护方案

根据省、市禁渔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做好年禁渔工作的要求,今年必须在做好禁渔管理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实施渔业资源人工增殖放流,增加放流资金,扩大放流规模。为切实把我县人工增殖放流工作落到实处,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继续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全心全意为渔民群众服务,修复鄱阳湖渔业资源,巩固和发展禁渔工作效果,促进湖区渔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使渔民增产增收,改善生活。

二、组织领导

成立渔业资源人工增殖放流领导小组,组长由胡南娥担任,副组长由担任,渔政分局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整个放流工作由领导小组负责实施。

三、资金来源及落实

查看全文

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分析论文

1我国渔业资源的现状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渔业生产国,改革开放以来,渔业产量迅速增长,除中国以外的世界渔业产量在1980年代以后就趋于稳定并逐渐下降的趋势,而中国则在改革开放以后迎来了渔业的大发展。2003年中国渔业总产量为4704.6万吨,比上一年增加3%。总产出中捕捞产量为1649.2万吨,约占总产量的35%。渔业对于我国农村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对我国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影响,渔业也是我国出口创汇的一个重要渠道,此外,合理发展的渔业还对生物多样性有着重要意义。

我国渔业总产量逐年增加,但增长率却是逐年下降。捕捞业先是经历了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飞速增长阶段,这主要是经济体制改革打破了计划经济的桎梏,给与微观经济部门自主经营权,提高了经济效率,带来了渔业的大发展。到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增速突然减慢,这是由于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增长动力已经趋于衰弱,需要其它因素来推动产量增加。此后,随着渔业产业工业化的发展,捕捞技术的提高,又带来了一个新的渔业产量增长的高潮。而且到九十年代末,渔业产量增速明显下降。

渔业产量特别是捕捞产量的下降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包括人口的增长,海上项目的建设,污染物对大海的过量排放等。最重要的原因是对渔业资源缺乏管理所引起的过度捕捞,捕捞区域的扩大和捕捞强度的加大,造成渔业资源的严重破坏。渔业资源虽然是可再生资源,但它的使用不是无限度的。渔业资源的特点是当捕捞量不超过其自我更新量的情况下,可以获得稳定的产出,一旦超出其自我更新的能力,产量就会下降,这种情况持续下去将会使整个物种丧失再生能力,成为不可再生资源。世界粮农组织的报告显示世界各地普遍出现对渔业资源过度开发的情况,在中国所在的西北太平洋海域已经有8%的渔业资源达到了耗竭的水平,形不成渔汛;有76%的渔业资源处于完全开发状态,产量已达到极限;只有16%的渔业资源处于适度开发状态。而我国近海海域的情况由于地理特点的原因还要更加严重。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对可持续发展做出以下定义: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要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渔业资源目前的这种状况显然是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的,如《超越极限》中所描述的:指数增长不可能长期维持,最终不加限制的指数增长将带来对资源的毁灭性后果,引起崩溃。资源相对稀缺性的变化要有制度的变迁与之适应,而环境经济学所要做的就是要分析这种不符合效率和可持续目标的状况出现的原因,并找出对策。

2引起这种危机的原因及纠正方法

查看全文

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

1舟山渔业现状

舟山渔业的总体生产力发展水平在不断地提高,但是海洋环境的污染、过度捕捞(渔业产量提升速度快)、渔业资源衰退等因素的影响,再加之海洋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海洋新兴产业的兴起,都对舟山渔业造成了一定的困扰,而且随着中韩日渔业协定的签订和生效造成了舟山捕捞渔船的可作业渔场的流失,近海渔场拥挤,渔民捕捞无节制等状况,使得舟山渔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2舟山渔业存在的问题

2.1舟山渔船数量众多,违规渔船众多。舟山2016年末有机动渔船7758艘,比上年末减少859艘,其中,生产渔船6698艘,减少842艘;辅助渔船1060艘,减少17艘。渔船总吨位114.78万吨,比上年增长2.5%,其中,生产渔船总吨位92.18万吨,增长3.6%;辅助渔船总吨位22.60万吨,下降1.7%,大部分渔船船龄在10年以上。由数据分析可知,舟山的生产渔船数量众多,渔船使用年数也很长,渔船的总吨位也在上升,并且船舶趋于小型化,大多数船只缺乏先进的装备和技术,船只数量和大小规范控制管理也不够科学。同时舟山违规渔船众多,违规渔船捕捞没有节制,违规渔船的泛滥是造成海洋渔业捕捞强度失控的主要原因。2.2过度捕捞,渔业资源衰竭。近年来渔船数量的增加,渔场现代化、机械化程度不断的提高,渔民的捕鱼技术越来越熟练,然而由于渔民根本没有意识到过度捕捞的严重性,使得近海底渔资源利用过度,捕捞需求的强度超过了渔业资源再生的能力。长期无节制的捕捞,造成了舟山渔业资衰竭的现象。2.3海水水质污染严重。舟山海域是长江和钱塘江的入海口,但是却有大量的企业工厂在上游排放废水。据悉,每年排入长江的污水有300多亿吨,排放的有毒污染物300多种,这些污水随着河流流入舟山海域,造成舟山海域海水水质污染严重,严重影响了鱼类的正常繁殖和生长,甚至有鱼因污染严重而死亡。这样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降低了渔业的产量,同时也加剧了近海渔业资源的衰退。2.4渔业劳动力的综合素质较低。渔民的综合素质普遍比较低,并且劳动力年龄多以中年为主,转业困难,再学习能力差,有且只有捕捞这一技之长,所以他们大多只能以海上渔业捕捞作为主要的经济来源。渔民缺乏高技能,没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单凭力气赚钱,而且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导致渔民生活没有保障,也是造成舟山渔业资源衰竭的原因之一。

3舟山渔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海洋开发能力也随之提高,海洋资源越来越被重视,这不仅促进了渔业的发展,更促进了海洋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造成了渔业资源和海洋环境的破坏,因此为了维持渔业资源和海洋资源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势在必行。3.1政府政策法规制度。要贯彻落实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首先要从政策方面入手,为实施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浙江省在2016年共取缔涉渔“三无”船舶580艘(累计取缔14584艘),初步完成“船证不符”渔船整治6500多艘,取缔违禁渔具超过20万顶•张(累计取缔36万顶•张);查处违法案件2104起,移交司法处理案件141起、移送530人,刑事立案和移送人数超过前三年总和,各项指标均位居国内首位。此外,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2016年12月颁布了加强海洋幼鱼资源保护的决定,开创了国内先河。同时也加强了海上执法力度,从根本上控制捕捞渔业强度过大的问题,保护了海洋生态资源环境,坚持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观。3.2保护和合理利用渔业资源。保护渔业生态环境是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由于人类长期无节制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水资源的污染,加上过度捕捞,以及舟山渔业资源养护方面存在的一定缺陷造成了渔业资源衰竭的情况,加强海洋渔业资源环保刻不容缓。保护渔业生态环境一定要根据法律实施,必须贯彻落实《环境保护法》《渔业法》《水产资源繁殖保护条例》《水污染防治法》《渔业水域水质标准》等法律法规来规范保护渔业生态环境,同时也要合理利用舟山的渔业资源,控制渔船数量,取缔非法渔船,多方面综合地来实现舟山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3.3发展海水养殖业,合理利用海涂、浅海资源。发展海水养殖业是实现舟山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措施。近年来,海水养殖发展迅速,技术水平也不断提高,海水养殖业的发展不仅丰富了广大人民的菜篮子,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更促进了舟山的经济发展。综合开发海水养殖业,要合理利用海涂、浅海资源,开发当地优良的鱼类品种,同时也要有机结合,利用生物合理搭配以起到互补作用,保持生态平衡,增强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应该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养殖工程技术的建设,完善海涂、浅海资源的使用制度,综合提高海水养殖业发展。3.4加快渔业生产结构调整,高效利用水产品资源。随着人们生活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看重消费品的质量跟种类,加上市场不断地扩大和深化,要求我们亟须提高渔业水产品的附加值和水产品加工业的水平,创造更多的渔业劳动力就业机会,加快渔业生产结构的调整,综合开发水产品高效利用。3.5促进舟山渔业产业升级,用科学的方法对渔业实施有效的管理。目前舟山的传统渔业主要是对渔业资源的单一利用,并没有科学地掌握渔业资源的生长繁殖的规律,这样容易对渔业资源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所以必须积极地推进传统渔业科学发展,促进舟山渔业的产业转型升级,调整舟山渔业的产业结构,提高科技水平。通过高效的科技和质量的管理,优化渔业的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水产品加工工业,形成一条独特的互惠互利的产业链。在舟山渔业产业升级和优化过程中,不但要提高科技水平和先进的装备,同时也要加强科学的管理理念和方式经营舟山渔业的管理,从各个环节相互协调、合作,完善海洋渔业资源管理体系。3.6开展渔业资源保护的相关宣传教育活动。在渔业的思想认识上,要树立合理开发、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注重长久发展,而不只是顾虑到眼前利益而盲目发展。渔业的发展要顺应自然环境和条件的变化,充分发挥自然资源的优势,更要着眼于整个海洋的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提高舟山渔民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综合素质。舟山要多开展渔业资源的保护的相关宣传教育活动,同时也可以设立免费相关教育机构,培养舟山渔民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渔民的综合素质,让广大舟山人民树立一个科学的渔业可持续发展观念,为促进舟山的渔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查看全文

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论文

1我国渔业资源的现状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渔业生产国,改革开放以来,渔业产量迅速增长,除中国以外的世界渔业产量在1980年代以后就趋于稳定并逐渐下降的趋势,而中国则在改革开放以后迎来了渔业的大发展。2003年中国渔业总产量为4704.6万吨,比上一年增加3%。总产出中捕捞产量为1649.2万吨,约占总产量的35%。渔业对于我国农村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对我国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影响,渔业也是我国出口创汇的一个重要渠道,此外,合理发展的渔业还对生物多样性有着重要意义。

我国渔业总产量逐年增加,但增长率却是逐年下降。捕捞业先是经历了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飞速增长阶段,这主要是经济体制改革打破了计划经济的桎梏,给与微观经济部门自主经营权,提高了经济效率,带来了渔业的大发展。到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增速突然减慢,这是由于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增长动力已经趋于衰弱,需要其它因素来推动产量增加。此后,随着渔业产业工业化的发展,捕捞技术的提高,又带来了一个新的渔业产量增长的高潮。而且到九十年代末,渔业产量增速明显下降。

渔业产量特别是捕捞产量的下降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包括人口的增长,海上项目的建设,污染物对大海的过量排放等。最重要的原因是对渔业资源缺乏管理所引起的过度捕捞,捕捞区域的扩大和捕捞强度的加大,造成渔业资源的严重破坏。渔业资源虽然是可再生资源,但它的使用不是无限度的。渔业资源的特点是当捕捞量不超过其自我更新量的情况下,可以获得稳定的产出,一旦超出其自我更新的能力,产量就会下降,这种情况持续下去将会使整个物种丧失再生能力,成为不可再生资源。世界粮农组织的报告显示世界各地普遍出现对渔业资源过度开发的情况,在中国所在的西北太平洋海域已经有8%的渔业资源达到了耗竭的水平,形不成渔汛;有76%的渔业资源处于完全开发状态,产量已达到极限;只有16%的渔业资源处于适度开发状态。而我国近海海域的情况由于地理特点的原因还要更加严重。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对可持续发展做出以下定义: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要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渔业资源目前的这种状况显然是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的,如《超越极限》中所描述的:指数增长不可能长期维持,最终不加限制的指数增长将带来对资源的毁灭性后果,引起崩溃。资源相对稀缺性的变化要有制度的变迁与之适应,而环境经济学所要做的就是要分析这种不符合效率和可持续目标的状况出现的原因,并找出对策。

2引起这种危机的原因及纠正方法

查看全文

浅析海洋污染与渔业资源保护

摘要:海洋资源是人们生产生活中所需资源的主要来源,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大力发展经济建设的同时人们向海洋中所排放的污染物越来越多,例如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气、污水以及工业废渣等物质对海洋造成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导致海洋生态平衡逐渐发生变化,尤其是对于海岸水域污染严重,使得近海岸的渔业生产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海洋渔业资源日渐恶化。对海洋渔业资源的正常生产与繁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些鱼类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为了生存不得不迁离原来的繁殖地寻找新的场所繁殖,使该区域的渔汛无法形成,降低海洋渔业的产量,甚至有些鱼类因为海洋的污染出现大批量死亡以及生长畸形的现象,进而使得一些鱼类失去了原有的食用价值,造成经济与资源的严重损失。

关键词:海洋渔业资源保护;海洋污染;沿岸水域;食用价值

我国是一个经济发展中国家,对资源的使用量也相对较多,作为我国资源开发及研究的重点战略之一,海洋资源的深入研究对我国经济建设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研究过程中,对海洋渔业资源的保护及使用是新时期发展海洋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然而,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现阶段我国海洋渔业资源的总产量却呈现逐年递减的现象。因此,研究海洋污染及海洋渔业资源保护已经成为目前重点研究课题。

一、海洋污染与海洋渔业资源保护的研究

海洋产业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初起发展、基础研究、快速发展以及新兴发展四大阶段。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海洋资源发展不断上升的态势,海洋产业链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以及沿岸建设的支柱型产业。然而,在近几年间,随着海洋环境污染的严重,使得海洋渔业资源这个第一产业的产值出现锐减的现象,迫使海洋产业发展结构逐步朝向海洋工业与海洋服务业方向转变,这使得海洋渔业的产值受到了海洋污染与政府支持方向转移的重大冲击。此外,我国沿海水域特别是海湾以及河口等已经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海洋环境的污染不但破坏了海洋中的生态平衡还破坏了鱼类多样化的种类繁殖,造成海洋渔业资源变得种类单一、特色鱼种减少、渔业生产产品数量降低等诸多问题的产生,严重制约了海洋渔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海洋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查看全文

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工作方案

为了保持我县水生生物多样性,修复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安全,增加溪河渔业经济效益,根据《渔业法》、农业部《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规定》以及省海洋与渔业厅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组织机构

成立县放流增殖苗种采购小组,负责放流增殖苗种的采购相关工作。

二、增殖放流工作的实施

1.科学确定放流苗种。根据县渔业资源实际情况,结合渔业资源和水域环境变化的特征,为减缓并最终遏制渔业资源衰退趋势,逐步改善渔业资源生态状况,保护水生物多样性,从而达到增殖渔业资源、净化水质环境和增强溪河渔业经济效益,研究制定放流计划,放流品种主要为河蟹、鲤鱼、鲫鱼、厚唇鱼、倒刺鲃、黄颡鱼、甲鱼、翘嘴鲌等,并根据河段情况作适当的放流苗种调整。

2.放流苗种采购。放流增殖采购小组根据苗种供应单位提供的苗种供应价目表,对苗种市场进行调查,赴苗种生产单位实地考察,掌握苗种生产单位在繁育、管理、质量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并通过公开招标或议标方式确定放流苗种供应单位,签订苗种供应合同。

查看全文

渔业资源增殖保护费征收制度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第十九条的规定和国务院批准的《渔业资源增殖保护费征收使用办法》,结合本市的具体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在本市管辖范围内的江、河、湖、海及沿江、沿海滩涂等渔业水域,采捕天然生长和人工增殖的水生动植物以及收购、利用经济价值较高的水生动植物苗种、亲体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依照本办法缴纳渔业资源增殖保护费(以下简称“渔业资源费”)。

第三条渔业资源费的征收和使用,实行取之于渔,用之于渔的原则。

第四条市、县(区)渔政监督管理机构,依照批准发放捕捞许可证、收购许可证的权限,征收渔业资源费。

第五条渔业资源费分为海洋渔业资源费和淡水渔业资源费。

第六条海洋渔业资源费的征收金额按以下方式确定:

查看全文

地方渔业资源及衰退因素述评

渔业资源衰退的主要原因

1.工业污水的危害日趋严重,污染死鱼事件时有发生根据2011年对赣江峡江段水源监测发现,粪大肠菌群超标23.38%,石油类超标9.17%,总汞超标6.59%,氨氮超标4.58%。这些大量未达到处理标准的污水排入江河,不仅污染了水质,破坏了水生生物栖息的产卵场、索饵场等场所,还造成鱼类亲体繁殖力和幼体存活力下降,而且对水产品质量安全也构成威胁。有许多生产厂家由于管理不善,或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经常有大量的有毒有害污水直排入赣江,导致死鱼事件频繁发生,有的甚至渗透到养殖水域,死鱼数量无法估计。2.酷渔滥捕造成渔业资源急速衰退多年来沿江两岸专、副业渔民擅自增船添网缩小网目,酷渔滥捕。繁殖季节大肆捕杀亲鱼,各种非法渔具屡禁不止,沙套网、布围子、定置网比比皆是,尤其是电力捕鱼对江河渔业资源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每年进入冬季,赣江水位低落,沿岸线近38公里,有船30余艘肆无忌惮进行电力捕鱼。这种掠夺性的捕捞对鱼类产卵群体,尤其是定居性鱼类,如鲤、鲫、鲶造成极大危害。3.水利工程建设和水上作业破坏了鱼类的洄游通道和生存环境1990年原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准的《江西省赣江流域规划报告》中,赣江干流并列推荐Ⅰ、Ⅴ两组干流水利枢纽梯级开发方案,两组方案赣州以下河段相同,赣州以下河段开发方案为:万安(100米)、泰和(69米)、石虎塘(58米)、峡江(50米)、三湖(34米)和龙头山(26米)(括号中数字均为大坝正常水位吴淞高程)。20年来,赣江干流现已修建了大中型电站4处,导致鱼类洄游通道被阻,“四大家鱼”产卵场遭到破坏,几近消失。加上采挖沙卵石船到处乱采乱挖,河道阻隔,逐年淤积,江河变窄、变浅等,鱼类的产卵场所、索饵栖息场所遭毁灭和破坏,天然水域捕捞产量逐年衰退,渔业产量逐年下降。

渔业资源增殖与保护对策

一是正在兴建大型污水处理厂,对城市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工业污染排放正在进行达标整顿。二是从2010年起我县依法从环保部门收取的排污费中每年拨付5万~10万元用于渔业资源增殖与保护。三是峡江人民政府已经制定了禁渔期制度,规定赣江峡江段每年的4-6月鱼类繁殖高峰期为禁渔期。四是我县每年向赣江峡江段水域投放优质鱼种100万~300万尾,以增殖渔业资源。为切实增殖保护和合理利用我县渔业资源,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有待加强:1.加强渔政管理机构建设和渔业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实行限额捕捞许可制度渔政监督管理机构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依法设置的,主管天然渔业水域生产和渔港安全工作。我县于1989年3月成立峡江县渔政渔港监督管理站,该站与县水产站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没有设立单独承担《渔业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执法的专业队伍,加上经费不足,以致管理力度不大,未能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因此县人民政府应增加渔政执法人员,加大渔业执法的投入,将渔政管理、资源保护管理的事业经费足额纳入同级财政预算,确保国家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限额捕捞制度是根据江河渔业资源增长量大于总捕捞量的原则而制定的。从而限制捕捞渔船的数量和网具、作业类型和作业范围、禁捕鱼类品种和可捕标准。近年来我县捕捞产量减少,显示资源在逐渐衰退。特别是大型经济鱼类,如四大家鱼、鳡大幅减少,不到总产量的15%,而且捕捞个体小型化,过去以Ⅲ~Ⅳ龄的鱼为捕捞对象,现在一般捕捞起水的鱼只有Ⅰ~Ⅱ龄,根本没一次繁殖再生的机会。实行捕捞许可证制度有利于江河渔业资源的迅速恢复,对从事捕捞的船只从严控制,规定网目大小,对半农半渔的捕捞人员,动员他们从事其他行业,引导转产就业,对捕捞船只和网具进行审核发证。坚决取缔无证捕捞和“三无”船舶,加大增收渔业资源保护费,逐步减少捕捞作业人员,降低捕捞强度,从而使江河渔业资源恢复正常水平,达到限额捕捞的目的。2.建立春季禁渔制度,实施鱼类人工增殖放流在渔业生物栖息和幼鱼索饵场设置禁渔期和禁渔区,严格禁捕繁殖群体和集群幼鱼,对渔业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均能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2002年国家在长江流域试行了春季禁渔,2008年赣江峡江段也正式实行了春季禁渔期制度,该江段上至罗田镇江口朱家,下到仁和镇官田,全长38公里,拥有天然水域1335.8公顷,鱼类资源极为丰富,是众多鱼类从长江经鄱阳湖洄游到赣江繁衍后代的产卵场所之一,年捕捞产量达400多吨,有各种捕捞船只60多艘,两岸捕捞渔民130多人。近十几年来,由于过度捕捞和电、毒、炸非法作业等人为因素,造成了鱼类资源极度衰竭。每年4-6月是鱼类繁殖的高峰期。在这个时期,禁止一切捕捞作业,这样不仅保护亲鱼产卵、孵苗,而且也保护了幼体的生长。“春禁一碗子、夏收一担鱼”,从而达到增殖种群、保护资源、增殖资源、提高捕捞产量的目的。我县2009年以来,在赣江峡江段水域实施了鱼类人工放流,每年向赣江峡江段至少投放鱼类优良品种100万尾以上,并坚持5~10年,使人工放流起到较好的增殖资源的效果。3.加强渔业资源与水域生态环境监测和保护工作一是积极开展科学研究,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渔业资源。目前,赣江干流及其流域在进行梯级开发,兴建水电工程。因此,一些品种的产卵和索饵场遭到破坏,洄游通道被阻隔,种群数量急剧减少。各种水利枢纽工程的设计、施工应有渔业主管部门参与,进行环境评估,禁止行政职能部门干预,水电和桥梁工程建议应考虑渔业资源补偿的问题,让工程业主承担一定的渔业资源增殖义务。二是加强天然水域污染事故处理。近几年来,由于经济建设加快,工业企业增多、城市扩容等致使工业排污和生活废水排放急剧加大,造成了水域污染加剧。赣江水域污染事故频繁发生,每年天然水域的污染案件不少于6起,死鱼现象经常发生,损失上百万元,但渔业水域污染事故很难调解和处理,其原因是多数企业是各级政府重点保护的纳税单位。一部分小型企业的效益太差,赔偿资金不能兑现。因此,各级政府要采取措施,认真贯彻执行《渔业法》、《水污染防治法》,支持渔业行政执法工作,维护渔业生产秩序,保护渔业水域生态环境。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大防治力度,认真查处污染案件。

本文作者:刘广根工作单位:江西峡江县水产局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