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素质范文10篇

时间:2024-04-12 15:46:3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语文素质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语文素质

语文素质培养论文

【摘要】我县是一个瑶族自治县,文化底蕴欠缺,提高瑶族学生的语文素质是我县语文教学不可忽视的问题。教师通过自身素质影响语文教学效率,创设“多层次”的竞争,让瑶族学生不断品尝到成功的体验,从而达到提高瑶族学生的语文素质。

【关键词】瑶族学生;教学民主;树起自信心;教师自身素质;教学效率;“多层次”的竞争;不断品尝到成功的体验

我县是一个瑶族自治县,地处大石山区,土地贫瘠,农业生产离不开人力耕作,水电路大部分地区还是解放初期的原状,信息闭塞,文化底蕴欠缺。瑶族学生学习基础差,接受能力也差,缺乏自信,本族语音浓厚,普通话水平极低,情绪脆弱,性格孤僻、保守,与其他同学不易合群,适应集体能力不强。但突出的表现是民族自尊心强,勤奋努力,吃苦耐劳。提高瑶族学生的语文素质是我县语文教学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通过语文教师自身的人格素质影响语文教学效率

美国教育家林格伦在《课堂教育心理学》中说:“当他的老师对待所教的学科马虎了事,毫无热情并且没有生气,那么他的学生也很少和很不会积极热情学习这门学科。”我国古代有“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之说,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

(1)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技能技巧,构建创造型语文教师的艺术人格和道德境界中的人格,用人格力量影响学生从而影响语文教学效率提高。

查看全文

语文素质培养策略分析

摘要:目前的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方面存在着较大的缺陷。对语文应试教育在学生语文素质培养中产生的弊端进行了剖析,结合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提出了语文素质培养的实施策略,并对实施教学的语文教师提出了具体要求。

关键词:语文素质;培养;策略

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既有工具性、交际性等实用性质,又有信息贮存和传递的载体性质。此外,语文还肩负着继承和弘扬祖国优秀文化、传播人类文明的重要责任。因此,语文的学习和应用都应当突出对语文素质的要求。

一.语文应试教育的弊端分析

我们目前推行的语文应试教育,使语文教学过于专注散乱的语文知识点的记忆、文本模式化的解读及肢解式的分析、八股式的写作训练等内容。语文考试题目的设置,也过于庞杂,没有突出对语文素质考察的要求。这就造成了学生在听、说、读、写等语文基本素质方面严重欠缺。比如,目前大多数的学生,写不出一篇像样的文章,说不出一段清晰明了的话语,表现出来更多的是词不达意、条理不清,更谈不上优美与动人。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都应当反思,语文教育教学出了什么问题?语文教育教学如何在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众所周知,我国当代教育教学理论源于前苏联,至今未能摆脱其影响。其中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对我国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产生过很大的影响。在教学方面,凯洛夫强调,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教科书是学生知识的主要来源。这种提法,囿于当时条件的影响,是有进步意义的。但现在看来,并不完全适用于语文教学。师生间的教学过程如果过于局限在课堂,难免将学生与现实生活隔裂开来,学生学的东西也就脱离实际,难以在生活中加以运用。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东西,主要用来对付考试,是造成学生语文基本素质较差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次,强调教科书是学生知识的主要来源,也有缺陷。语文课本的确精选的都是古今中外的名篇精品,可谓营养丰富。这些营养虽然很全面,但充其量都是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就那么薄薄的一本,到处蜻蜓点水,不能算作主食。没有主食,单靠营养元素,就难以拥有强健的身体,更谈不上素质了。目前,学生的课业负担很重,语文也不例外。语文作业很多,但多而不精,很少顾及到语文素质的培养,有的只是单调的重复和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学生做语文作业,如坠云雾之中,有很多蒙和猜的成分在里面,也没有兴味,对语文学习的反感也就再正常不过了。

二.语文素质培养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查看全文

素质教育与语文素质论文

一、加强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语文课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

阅读能力就是人们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下对语段的感知能力。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学生忽视读书的现象是很严重的,课堂上读课文的时间越来越少,有的课文读一遍,有的课文让学生下课读,一篇课文反复读几遍的情况实不多见。此外,学生读书不认真,粗枝大叶,光为读而读,很难达到理解课文的程度。由于学生对课文生疏,教师在课上对课文的分析效果是很差的,师生双边活动无法展开,更无法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语文课一定要安排一定的读课文时间,让学生带着问题把课文读熟、读通,自己概述课文大意。教师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稍加点拨和讲解,学生就能理解和掌握。还要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学生把课文读懂了,要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见解,以往教师独揽课堂,不给学生说的机会,甚至怕学生说错。其实,语文课“说”很重要,一则教师通过学生“说”,了解学生对语文的理解程度;二则通过“说”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师要“说”的话,要尽量启发学生自己说出来,不去包办代替。除了课堂上注意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之外,还应开展“课前一分钟说话”练习活动。让学生在课前自选“笑话”、“名人轶事”、“故事”、“历史趣闻”等内容进行1—3分钟说话练习活动。学生对这种活动很感兴趣,为了使自己说的有意思,都认真准备,平时都留心各种趣闻、报纸、杂志、从而又培养了学生独立阅读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课实施素质教育的归宿

学习语文的基本功能力是“读”、“说”,其综合能力是写作。写作是学生把认识、感知的东西由口头语变成书面语并加以修饰和“练”的过程。写作能力的高低取决于阅读能力和说话能力及思辨能力的强弱。因此,语文课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至关重要。目前学生写作状况令人担忧,绝大部分初二初三学生尚且写不出来像样的作文,不管题目大小,“两行半结束,内容“少而空”,空洞乏味,文理不通。每年中考学生在作文上失分者甚多。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在教学中要切实加强写作训练,每节课都要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命题,题目大小根据时间、内容而定。命题后先让学生审题,让他们说写作的思路,教师调控点拨,然后让学生把自己的构思用文字表达出来,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每次布置作文都要给与认真批改。只有这样抓紧抓实,学生写作能力才会提高,语文综合素质才会得到提高。

三、结语

总之,语文课实施素质教育有着广阔的探究空间,它需要广大教师不断地研究、探讨和不断总结经验,使这个课题研究取得良好成果。

查看全文

中专语文素质教育策略探讨

摘要:中专教学的重点在于技术培养,更倾向于去培养一批优秀的技术人才,因此对素质教育有所怠慢。中专语文教学也是如此,其重点在于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的培养,目的是强化应用功能以及文体的书写规范。从表面上来看,这是一种很高效的教学方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教法抛开了语文教学的初衷。因此,必须要认识到中专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找出适当的措施来帮助中专语文素质教育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中专语文;素质教育;策略

语文教学是包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有着悠远历史,可以净化心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一门人文艺术学科。而中专学校语文课的开展却是只重技术,为了让中专学生更好的融入到社会当中,为了满足社会对人才更高的要求,中专语文教学必须要把素质教育作为根本。

一、中专语文素质教育的现状

(一)教师教学水平有待提高,对素质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

中专语文教师的教学方法仍然是沿用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以老师讲为主,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不鲜明。学生在课堂中找不到归属感,听课效率很差。这些都是因为学校老师在新时代来临时,教学手法显得落后,教师的教学水平没有跟上时展,使得中专语文教学课堂死气沉沉。另外,中专语文教学对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在课堂中仍然是注重技术的掌握程度,而忽略了个人品质、内心修养的培养。这些现状让中专语文教育丢失了语文教学的真谛,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了。

查看全文

语文素质教育实施策略

一、语文素质教育实施的必要性

素质教育具有民主特性,它的对象是全体学生。语文在众多的学科当中属于与人生活最为紧密的一门学科,故其可以说得上是学生掌握生活的首要“工具”之一。每一位学生都应该具备掌握语文素质的这个工具。作为语文素质教育,绝不是学生每天背着沉甸甸的书包来学校将教师传授给他们的知识一一记下来,它是一种体现现代教育民主、科学以及个性的素质教育,是为顺应时代教育而拟行的一种长期教学战略,是为发展学生全面素质的一种教学手段。所以对教育知识日益重要的现代化来说,语文素质教育的实施是必然的。

二、语文素质教育中体现的个性特征及其运用策略

(一)语文素质教育具备立足实践性

中学生的素质教育让学生在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以及文化素质上进行全面的培养和发展。它是一种更深层次的理解,是立足于实践去进行教育,而非仅仅对学生进行表层的知识灌输和技能培养。如果只是按照传统的概念去理解素质教育,那对于现代化教育来说就并不能顺应学生全面身心发展的特点。特别是对于九年级的中学生来说,临近高考,如果还是一味地讲解知识,不让学生付诸行动去查找解决方案,去发现问题,从而实践解决,那么,素质教育就达不到真正的教育目的。在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里,它的教材内容具有一些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内容上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九年级上下册的课本里,编排有古典小说,戏剧阅读,小说散文等,这些都是越发贴近生活的内容。但是在教学上不能总是强调学生背诵,教师可以进行课堂模拟化,如对于戏剧阅读,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行编排一段戏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演练中背诵,则是学生对课文实践记忆的一种方法,丰富了学生的课堂生活和学习方法。故在教学上,要想更充分地实现素质教育,就要从教学策略上出发,即让学生先通读,然后产生质疑,再去理解和概括,最后便进行实践。按照这五步程序来进行教学,那么,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的积极性便会随之产生,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

(二)语文素质教育培养了学生“质疑求答”的学习精神

查看全文

语文素质教育对策分析

摘要:素质教育作为我国重点实施的教育工程,一直以来被放在育人的重要位置。而语文作为基础学科,更需要进行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完善语文素质教育,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重点。文章探究语文素质教育对策,旨在为语文教学提供帮助和借鉴。

关键词:语文教学;素质教育;完善;对策;借鉴

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今天,只有改进、创新和优化语文教学模式和方法,才能全面有效地提升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与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语文素质教育对策进行探究,旨在为语文教学提供帮助和借鉴。

一、素质教育概述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应,但也并非绝对对立的概念,因为两者在词义上本来就不是反义词。素质教育的出发点是为了满足社会实际发展的需求,培养出文化素质高、能力强的新一代公民。语文素质教育要结合语文这一学科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语文素养、思想品德以及心理素质等教育。

二、语文素质教育的目标

查看全文

语文小报素质教育研究

“素质教育”的提出在我国己有近20年的时间,它是一种将知识技能传授、智力能力发展、情感意志和健全人格培养等融为一体的综合型、创新性教育,涵盖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多个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素质教育的内涵不断丰富,越来越注重促进受教育者在知识、能力、情感意志和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均衡发展。小学教育是学生系统学习知识的开端,为基础教育之“基础”,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贯穿于小学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使之受益终身。

一、素质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早在1985年5月27日,在《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就提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发[1993]3号文件《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明确“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第一次在中央文件中提出“素质教育”;为适应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要求,1994年8月31日,《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进一步指出“增强适应时展、社会进步,以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要求和迫切需要的素质教育”,为素质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纲领性指导;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确定了素质教育实施的意义、范畴、方法、措施与保障,明确提出实施素质教育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标志着“素质教育”正式成为我们的国家战略。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2006年和2015年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将“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以法定形式予以确认,标志着素质教育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已全面依法实施。2010年7月1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系统阐述了素质教育的时代内涵、发展目标与推进对策,坚持以人为本,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确立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

二、语文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语文是进行母语教学的一门基础性课程,为小学阶段学习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的重要基础,关系着学生的全面发展。其基本功能是培养学生的识字写字、口语交际、阅读和写作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教学的深层次作用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人文素养和一个人的幸福感紧密相连,审美素养和人生的境界紧密相连。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的内容十分广泛,除了包括基本的字、词、句的拼写、阅读、写作等,还包括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智力水平与情感意志等。小学语文中优良的传统文化、爱国主义教育相关课文与课外读物的学习可有力地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了解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积极地渗透价值观、道德观和审美教育,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达到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的作用,为学生和谐发展、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培养小学生编读语文小报的作用

查看全文

语文素质教学论文

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在走向素质教育的今天,在语文教学中应如何落实素质教育呢?我们认为路子只有一条:就是全方位地改革语文教学,向改革要质量,向改革要素质。

一、改革教法,诱导成功

在课堂教学的教法改革上,我们主张一法为主,兼用多法。关键是教师在教法的选择和组合上,要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讲与练的时间比例及练习的设计上,要能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在板书及提问的设计上,要新颖和富于启发性,有助于活跃学生思维和记忆新知,有助于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

我们教师要善于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每学习一种新的教学方法,都要力求全面理解抓住本质,掌握要领;通过试验,取得成效,然后组织推广。例如低年段语文的支架式直呼音节的新教法就是一个例子,我们用了两年多时间,先派教师到市教师进修学校学习新教法的要领,然后回校同科组的10位语文教师反复揣摩直呼音节的教学要领、步骤,并采用循序渐进、分步过渡直呼及教顺口溜、儿歌、趣味拼读、看图摆音节等多种形式强化训练,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再其次,是讲究科学,坚持精讲巧导。没有艺术的教学是低质乏味的教学,是不成功的教学;而不讲科学的教学更是盲目粗劣的教学,是肯定要失败的。因此,我们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既要体现艺术性,又要体现科学性,力求做到科学与艺术性的统一。如六(3)班的叶老师在教学《七律·长征》中的“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时,在黑板上用简笔画绘画了“五岭”和“乌蒙山”的山势,巧导学生理解“逶迤”、“磅礴”,再通过填比喻句:()的五岭在红军的眼里像();()的乌蒙山在红军的看来像(),加深学生对上述两诗句的理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总是竭尽一切努力使学生相信自己的力量,如果学生愿意学习而不会学习,就应当帮助他,哪怕前进很小的一步,而迈出一步将会成为他们思维的情绪刺激的源泉。”这里的帮助指的是启发点拨,使学生于疑惑处豁然开朗。例如四(5)的欧阳老师在指导学生写《有趣的小实验》一文时,教师先指导学生做实验:先将纸片放进水杯中粘在杯侧,然后将水杯垂直放入盛满水的器皿中,然后取出,再斜着放入水中,让学生仔细观察两次水杯中的纸片和内壁有什么不同,原因何在。经过学生的讨论及教师的启发点拨,让学生明白空气的存在。

二、改革活动课程,培养综合能力

查看全文

语文老师教学素质阐述

伴随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素质作为教学的主旋律向广大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旧体制的转轨过程中,教师面临着种种挑战,在广大教师中产生了很大的反响,这也反映了教师的教学素质如何。笔者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从以下两大方面对教师的素质做一阐述。

一、深化课改,提升层次

新课标中明确规定了新型的教师观、学生观和教学观。小学语文教师的角色无论怎样转变,都会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就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质的探讨及评价还未达成共识,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模式尚未建立,缺乏参照体系。尽管如此,教师要抓住契机,深层次探讨符合各个不同阶段和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规律,结合本地、本校、本班实际,打造自己特有的教学艺术和教学风格,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层次,将自己由一名传统意义上的合格语文教师转化为一名新形势下出类拔萃的语文教师。

二、关注对教师的教学评价

我们通常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学生的评价上,却很少把注意力放在教师身上。而教师评价的成败与否同时决定了学生评价的成败;教师评价的进展与成熟决定了学生评价的进展与成熟。作为教与学的重要一方的教师,他们的教学兴趣,他们的教学乐趣同样也值得我们关注。如果教师上课没有一点乐趣,他们又如何能把自己所教的学生的乐趣调动起来呢?

1.带着微笑进教室,创造爱的意境。这需要教师在每一次进入教室之前,都要有一个酝酿过程。一个人他不一定要有宗教信仰,但一定要有爱心。爱心是一个教师达到教育教学意境的首要条件,教师一定要有爱心,才能爱他的学生。教师对班级里成绩有差异的学生不能够做到公平,对外来民工孩子更是带着点别样的情绪,觉得收下他们是累赘,是负担。在无怨无悔地付出的同时也在抱怨,在呵斥……毕竟,生活在城市边缘的他们的家长更多的是为生计在打拼,少了些对孩子学习的重视与关注、督促与引领。于是,在无形指挥棒的指挥下,教师的心态也受其影响。其实,尽心尽力了也就释然了,教师关注的不应该那么片面,应该以自己的光和热尽可能地去温暖着他们,改变他们。

查看全文

小学学生语文素质培养

一、改进小学语文教学素质培养的原则及实施方法

我国的小学教育长期存在重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传授,轻德育教育的不良倾向,畸轻畸重之下,学生的综合素质往往难以得到很好的发展。国内教育理论界己经注意到语文课程的德育功能。例如,赵玉厚指出:“语文学科的教育理论是由教化论、教学论、以及教导论构成的。其中,直接决定学生的生活态度、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当属教化论系统。以小见大:小学语文教材选取了大量戏曲或散文,这些文学对生命的礼赞。丰富多彩地描画了美的人生,其感染力量能使学生得到情感的陶冶和升华。语文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学,语言文学的背后则是人的情感世界、精神生活。根据课纲规定,现代文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占用课程时数最多的组成部分。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它应耗用80课时以上的教学计划。因此,利用好现代文阅读,就几乎掌握了小学语文教育的半壁江山。阅读教学有强大的思想教育功能,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渗透思想道德教育,而渗透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手段,是以小见大。以笔者的教学实践为例,在讲授课文《好雪片片》时,就可以让学生通过体会作者对流浪老人的衣着、外貌、睡态的刻画,以及老人把奖券装进红色塑胶套和为我扣扣子等细节描写,感受流浪老人在困苦的逆境中窘迫,能够勇于直面人生、积极乐观、拼搏进取的崇高精神,以及送他人以温暖的善良人性。再如讲授《哦,香雪》时,可以提示学生学习香雪登上火车时的果断执着和勇于战胜困难的拼搏进取精神。很多课文篇目,都可以体现社会对小学毕业生素质的期望的某一侧面。我们的阅读教学要在课堂中有意识地深化课文影响,把教育的目标指向受教育者本身。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素质培养的改进措施

简单直接的道德宣讲不容易引发学生共鸣,教学效果低下。并且这也会干扰语文教学本身的正常开展。要融德入文:语文教学的策略应是披文入情,以情感人,以美扬善。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的小学教育长期存在重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传授,轻德育教育的不良倾向,畸轻畸重之下,学生的综合素质往往难以得到很好的发展。因此很多毕业生在结束学校教育、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常常因为素质能力的欠缺,职业发展不能令本人和家庭满意,并且影响到他们对企业和社会作出的贡献。

三、结论

小学学校的语文课程,应当放在素质培养的整个框架体系中,从整体着眼,协调好与专业课程的联系,做到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