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科范文10篇
时间:2024-04-12 15:10:5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语文科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学校语文科组长实践工作感想
本人在工作中,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坚持依法治教,工作责任心强,在教学上认真钻研,刻苦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道德修养,2008年9月起担任学校语文科组长工作。
“德为师之本”。因此,我在思想上严于律己,处处以身作则,关心和爱护每一位学生,做他们学习和生活中的良师益友,时时处处为人师表。在班主任工作方面,我非常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通过班会、晨会、思想品德课及结合各科教材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学习等的思想教育。通过在思想上关心学生,感情上亲近学生,生活上关怀学生,师生关系特别融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所带班级班风正、学风浓,班级在各项评比中成绩优秀,还被评为文明班级。在今年的毕业考试中,本班的语文科成绩平均分85.94分,合格率达100%,优秀率57.1%,名列同级第一,全镇前茅。
作为一名教师,我不断地刻苦钻研业务,认真研究教材教法,研究新课程标准,注重多方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学习习惯,工作讲求实效,对学生实施因材施教。为了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我坚持经常翻阅《小学语文教师》、《优秀论文集》等书籍,备好课,结合课堂实际运用课件配合教学,向40分钟课堂要质量。做好培优扶差的工作,对于后进生,我总是给予特殊的照顾,在课堂上多提问,多巡视,多辅导。在课堂上对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大力的表扬,课后多找他们谈心、交朋友,树立起他们的信心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抓好四人小组的学习,选拔优秀的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一起进步。我坚持让学生写周记,写身边事,写心里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从中我得到了许多……在日记中,我得到学生的信任,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及时对学生给予指导和帮助,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使他们健康成长。
我积极观看各种教学观摩课和报告会,如Xx市青年教师比武课、五邑大学举办的教学观摩课、广州进行的现代与经典教学观摩课等,不断充实自己,借鉴优秀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06年获得Xx市优秀教学论文二等奖;优秀教育录像课例三等奖;优秀教育教学设计二等奖;Xx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例评比三等奖;我积极参加各个公开研讨课,教学技能不断提高,获得好评。08年9月,我开始担任语文科组长的工作,肩头的责任是重大的,而这项工作对我来说是全新的,所以工作中经常虚心请教。认真开展集体备课、公开课及课后评课的工作,促进语文教师教学能力的不断提高。我把各种教学观摩课和报告会的先进观念在科组中交流学习,认真组织语文教师参加各项比赛活动,在领导的支持和各位同事的努力下,大家齐心协力抓教学的好势头,无论是教学工作还是其他事务,均取得较好的成绩。
经过不断的努力,我的档案展现出一串串闪光的数字:2005年、2006年评为Xx街道优秀教师;
2006年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语文科组长先进事迹
本人在工作中,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坚持依法治教,工作责任心强,在教学上认真钻研,刻苦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道德修养,2008年9月起担任学校语文科组长工作。
“德为师之本”。因此,我在思想上严于律己,处处以身作则,关心和爱护每一位学生,做他们学习和生活中的良师益友,时时处处为人师表。在班主任工作方面,我非常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通过班会、晨会、思想品德课及结合各科教材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学习等的思想教育。通过在思想上关心学生,感情上亲近学生,生活上关怀学生,师生关系特别融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所带班级班风正、学风浓,班级在各项评比中成绩优秀,还被评为文明班级。在今年的毕业考试中,本班的语文科成绩平均分85.94分,合格率达100%,优秀率57.1%,名列同级第一,全镇前茅。
作为一名教师,我不断地刻苦钻研业务,认真研究教材教法,研究新课程标准,注重多方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学习习惯,工作讲求实效,对学生实施因材施教。为了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我坚持经常翻阅《小学语文教师》、《优秀论文集》等书籍,备好课,结***合课堂实际运用课件配合教学,向40分钟课堂要质量。做好培优扶差的工作,对于后进生,我总是给予特殊的照顾,在课堂上多提问,多巡视,多辅导。在课堂上对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大力的表扬,课后多找他们谈心、交朋友,树立起他们的信心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抓好四人小组的学习,选拔优秀的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一起进步。我坚持让学生写周记,写身边事,写心里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从中我得到了许多……在日记中,我得到学生的信任,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及时对学生给予指导和帮助,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使他们健康成长。
我积极观看各种教学观摩课和报告会,如Xx市青年教师比武课、五邑大学举办的教学观摩课、广州进行的现代与经典教学观摩课等,不断充实自己,借鉴优秀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06年获得Xx市优秀教学论文二等奖;优秀教育录像课例三等奖;优秀教育教学设计二等奖;Xx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例评比三等奖;我积极参加各个公开研讨课,教学技能不断提高,获得好评。08年9月,我开始担任语文科组长的工作,肩头的责任***是重大的,而这项工作对我来说是全新的,所以工作中经常虚心请教。认真开展集体备课、公开课及课后评课的工作,促进语文教师教学能力的不断提高。我把各种教学观摩课和报告会的先进观念在科组中交流学习,认真组织语文教师参加各项比赛活动,在领导的支持和各位同事的努力下,大家齐心协力抓教学的好势头,无论是教学工作还是其他事务,均取得较好的成绩。
经过不断的努力,我的档案展现出一串串闪光的数字:2005年、2006年评为Xx街道优秀教师;
2006年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语文科组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校语文科组在学校教导处的直接领导下,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更新教师教育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深入开展教学研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切实提高教学研究的效果,促进教与学的创新。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工作,我校语文科组教学和教改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本学期所做的工作
一、认真做好常规教学工作
1、认真指导并督促全体语文教师做好备课,上课,作业设计,作业批改、课后辅导、测试和试卷讲评等各项常规教学工作。
2、教研组活动经常化、规范化。以年级组为单位进行集体备课,并开展科组教研活动。
3、要求全体语文老师重视朗读,加强指导,做到人人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且表情大方、入情入境。
语文科听说教学论文
[内容]
语文科应着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然而,目前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是读写教学受重视,而听说教学显得很不够。其实,听说教学的重要性早有定论。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早就提出过“听说读写并重”的观点。黎锦熙、张志公等语文教育家也都很重视语文教学中的口语训练,并提出过具体要求。
由国家教委审订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走了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目的,其中明确规走:使学生“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可见,听说教学同读写教学同样重要。
听说读写是四种相对独立而又密切相关的语文能力,是相辅相成的。听和读以理解意义为中心,说和写以表达意义为中心。听和读同说和写之间是相通的,是互相促进的关系。听和读是说和写的基础和前提,说和写对听和读起着消化和促进的作用。听和说是运用口语接收和传递信息,读和写是运用书面语接收和传递信息。而书面语只不过是文字符号写出来的语言。一般地说,说得出就写得出。
听和说同读和写,是相互补充和相互促进的关系。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听和说越来越显得重要了。现在,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某些文字表达被“说”所取代,听和说的使用频率和范围远大于读和写。语文教学只重视读和写、轻视听和说的观念和做法己落后于时代的需要。因此,语文课不仅应重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而且也应该加强听话教学和说话教学。
所谓听话教学,就是引导学生学习有关听话的基础知识,结合大量的语言材料和说话实践活动进行训练,培养学生听话能力的教学活动。听的能力非常重要,正如读是写的基础一样,听是说的基矗不错,人自幼就会听话,但是听的能力有高低,效果有好坏。听话的过程是对语言感知的生理及心理活动过程,是一个边接收、边理解、边储存语言信息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人在接收声音语言的瞬间,要进行分析、综合、联想、想象、判断、推理等一系列复杂的思维活动。这就需要有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敏锐的语音感受力,准确理解语义的能力,以及对话语的品评能力等。要培养学生具备这些能力,就必须教给学生听话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组织和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进行大量的听知训练。
语文科组实施要点
科组将深入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今年是全省教学质量年。积极开展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抓好常规教学,加强教学研究工作,向教研要质量。主要工作和措施如下:
一.教学常规工作
提高常规课堂教学实效性,要求本科组教师制定教学工作计划。课堂教学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讲究课堂效率。按照学校要求,每5个周进行一次教学常规检查,检查任务包括教案、作业批改、作文批改、听课、教研活动、网络教研等等。组织教师做好月考评卷工作,毕业班教师做好备考复习工作。
二、推广语文教学中好的做法
让学生说一些名句名篇,课前。教师做点评;早读或检查学生背诵课文情况;课后,要求学生写周记,教师做检查。
三、教研活动
深究语文科应重视听说教学
语文科应着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然而,目前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是读写教学受重视,而听说教学显得很不够。其实,听说教学的重要性早有定论。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早就提出过“听说读写并重”的观点。黎锦熙、张志公等语文教育家也都很重视语文教学中的口语训练,并提出过具体要求。
由国家教委审订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走了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目的,其中明确规走:使学生“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可见,听说教学同读写教学同样重要。
听说读写是四种相对独立而又密切相关的语文能力,是相辅相成的。听和读以理解意义为中心,说和写以表达意义为中心。听和读同说和写之间是相通的,是互相促进的关系。听和读是说和写的基础和前提,说和写对听和读起着消化和促进的作用。听和说是运用口语接收和传递信息,读和写是运用书面语接收和传递信息。而书面语只不过是文字符号写出来的语言。一般地说,说得出就写得出。
听和说同读和写,是相互补充和相互促进的关系。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听和说越来越显得重要了。现在,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某些文字表达被“说”所取代,听和说的使用频率和范围远大于读和写。语文教学只重视读和写、轻视听和说的观念和做法己落后于时代的需要。因此,语文课不仅应重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而且也应该加强听话教学和说话教学。
所谓听话教学,就是引导学生学习有关听话的基础知识,结合大量的语言材料和说话实践活动进行训练,培养学生听话能力的教学活动。听的能力非常重要,正如读是写的基础一样,听是说的基矗不错,人自幼就会听话,但是听的能力有高低,效果有好坏。听话的过程是对语言感知的生理及心理活动过程,是一个边接收、边理解、边储存语言信息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人在接收声音语言的瞬间,要进行分析、综合、联想、想象、判断、推理等一系列复杂的思维活动。这就需要有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敏锐的语音感受力,准确理解语义的能力,以及对话语的品评能力等。要培养学生具备这些能力,就必须教给学生听话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组织和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进行大量的听知训练。
所谓说话教学,就是引导学生掌握说话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培养学生在现想现说的情况下,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准确、简明、流畅、动听地表情达意的教学活动。说话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其中包括:组织内部语言(即思维)的能力,快速语言编码(即组织语言)的能力,运用语音、语速、语调和态势语准确表情达意的能力等。人的这些能力,并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习得的。要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就必须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专门的说话训练和结合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听话教学的说话训练。由低年级到高年级,通过朗读、复述、转述、看图说话、讲故事、口头作文、口头回答、对话交谈、会议发言、讨论、演讲、即兴演说、辩论等方式,有序有方地进行训练。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五年级语文科组工作打算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们五年级语文科组将在思想上紧跟学校语文教学课程改革的理念,贯彻学校“进一步抓好教学质量,创一流学校”的工作思想,继续在学校主管行政的领导下,努力探索活力教育体系下的活力课堂,在课堂上扎扎实实地开展教育教学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情操。调动启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全面促进学生发展的新时代要求。
二、工作目标
1、通过各种形式,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此交流不仅仅是指教师听课后的评价交流,同时也包括上课前的备课交流、教学思想交流等。学习领会新课程标准,能使教师把握新课程的教育理念,特别是对新课程有自己的独特见解,能完善自己的教育观。
2、全面提高本组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汲取课改的新精神,新理念,并将其内化真正用来指导自己的教学。
3、努力开发本组教师的教学特色,各取所长,尽可能地发挥每位教师的特长,使本组教师在整体上有大的进步。
语文文科教研教材改革论文
教材是教学之本,倾力研究应是理所当然的。解放四十多年来,经过多次修订,教材建设虽然取得一定经验和成绩,然而毋庸讳言,投入的研究力量是不足的,至少没有发动全国性的研讨。造成这种局面有复杂的原因,而思想认识问题恐怕是主要因素。似乎教材的取舍是政府主管部门的事,无需民众考虑,于是只好在教法上做文章,这是否有本末倒置,舍本逐末之弊呢?就中学语文教材而言,多年一贯制,一种倾向,一种格局,一种风格,这对国家、对民族无疑是损失。过去的已无法挽回,未来的要把握,这就是考虑问题的基本点。现就中学语文教材谈一些个人管见。
建国前因袭英美制,采用国外原版教材外加“国粹”(主要是儒家经文)。建国初期又全盘“苏化”外加“革命文艺”作品。五十年代初曾有过一阵“自力更生”的劲头,于是出现了文学与汉语分课制,重视了基础知识和传统文选,但又排除了一切现代文,后来一到“反右”,便“全军覆没”。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里,教材中只存“刀光剑影”,外国人只留马列和高尔基。改革开放后,教材有了明显变化,充实了古今中外的一些名著,又比较重视语文学习的自身规律,开始走向正规化。这是应该称道的,然而却十分不够。还有许多深层的问题,需要花大力气去解决。
标准不一,是教材设置上的首要问题。究竟以什么标准选材?是以语言文字的学习要求为标准,还是以思想教育的要求为标准?现行教材虽然在编排上体现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在体例上按文章体裁组元。但是,在具体选篇上无不反映出以思想教育为中心的倾向。“文以载道”,“文道结合”是无可非议的,可是某个具体的“文”不应该也不可能是某个“道”的直接图解。我们的教材在两个标准的“结合”上煞费苦心,作了艰苦的努力,然而事实表明,二者往往难以统一,常常顾此失彼,结果适得其反,“文”没有学好,“道”也没有传好。“道”没有良好的载体,无以显示其威力,难免苍白无力或者变成空洞说教。一味地强调文章的思想性,难免削弱语言文字学习的系统性。文道关系的处理是一个长期以来使人深感困惑的敏感问题,在某个时期甚至是一条碰不得的“高压线”。我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是确立以语言文字的优劣作为主要的取舍标准,大胆选用文质并美的文章,以最完美的形式表现最健康的内容,真正做到文道统一。
比例失当是教材设置上的突出问题。正是由于在指导思想上存在困惑,因此,在教材具体安排上的比例失当就不可避免了。现行教材今古选文的比例大约为4:1,我建议调整为3:1,初高中应有区别,随年级增高,比例可作相应调整,如高中可调整为5:2或2:1。至于古代、近代和当代的比例失调情况就更为严重了,当代作品入选几乎为零。文体上的比例也失调,散文、诗歌、戏曲偏少,元曲是凤毛麟角,优秀的地方戏曲更是无人问津,尤其是堪称“国宝”的京剧在教材中似无反映。所选现代文中、鲁迅、郭沫若等人的作品唱主角,其他名人名篇偏少,更有一批优秀作家的作品,由于种种原因长期被排除在外,至今,人们对他们的生平及其作品一无所知。中外作品的入选比例也失当,需更多地吸收外国优秀作品入选课本,尤其是增选当代富有时代气息的外国优秀作品,让学生了解一个真实的世界。另外,在选文所涵概的内容上也有失偏颇,对各国的文化特质、民族风情、天文地貌、山川奇景、社会百态等反映不足,这不利于学生了解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
脱离实际是现行教材的要害问题。纵观中学的全部语文教材,几乎没有反映青少年(中学生)现实生活的作品。课文中只有古代的、过去的“人”和“事”,只有“老祖宗”,没有“现代人”,没有“自己”,没有自己感兴趣的生活,没有血肉饱满的当代英雄,更没有当今的社会图景和种种矛盾冲突,以及随之而来的新思想、新观念和新的生活方式。教材还没有体现建设现代精神文明的需求,基本上没能回答时代提出的一系列不容回避的问题。
总之,现行教材在发挥了它的不可磨灭的历史作用之后,再去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就显得无能为力了。这套比较陈旧、比较单调、缺乏时代气息、不适应青少年年龄特点和需求、缺少针对性、没有预见性的教材是到了非彻底改革不可的时候了。
语文文科教研管理论文
教材是教学之本,倾力研究应是理所当然的。解放四十多年来,经过多次修订,教材建设虽然取得一定经验和成绩,然而毋庸讳言,投入的研究力量是不足的,至少没有发动全国性的研讨。造成这种局面有复杂的原因,而思想认识问题恐怕是主要因素。似乎教材的取舍是政府主管部门的事,无需民众考虑,于是只好在教法上做文章,这是否有本末倒置,舍本逐末之弊呢?就中学语文教材而言,多年一贯制,一种倾向,一种格局,一种风格,这对国家、对民族无疑是损失。过去的已无法挽回,未来的要把握,这就是考虑问题的基本点。现就中学语文教材谈一些个人管见。
建国前因袭英美制,采用国外原版教材外加“国粹”(主要是儒家经文)。建国初期又全盘“苏化”外加“革命文艺”作品。五十年代初曾有过一阵“自力更生”的劲头,于是出现了文学与汉语分课制,重视了基础知识和传统文选,但又排除了一切现代文,后来一到“反右”,便“全军覆没”。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里,教材中只存“刀光剑影”,外国人只留马列和高尔基。改革开放后,教材有了明显变化,充实了古今中外的一些名著,又比较重视语文学习的自身规律,开始走向正规化。这是应该称道的,然而却十分不够。还有许多深层的问题,需要花大力气去解决。
标准不一,是教材设置上的首要问题。究竟以什么标准选材?是以语言文字的学习要求为标准,还是以思想教育的要求为标准?现行教材虽然在编排上体现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在体例上按文章体裁组元。但是,在具体选篇上无不反映出以思想教育为中心的倾向。“文以载道”,“文道结合”是无可非议的,可是某个具体的“文”不应该也不可能是某个“道”的直接图解。我们的教材在两个标准的“结合”上煞费苦心,作了艰苦的努力,然而事实表明,二者往往难以统一,常常顾此失彼,结果适得其反,“文”没有学好,“道”也没有传好。“道”没有良好的载体,无以显示其威力,难免苍白无力或者变成空洞说教。一味地强调文章的思想性,难免削弱语言文字学习的系统性。文道关系的处理是一个长期以来使人深感困惑的敏感问题,在某个时期甚至是一条碰不得的“高压线”。我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是确立以语言文字的优劣作为主要的取舍标准,大胆选用文质并美的文章,以最完美的形式表现最健康的内容,真正做到文道统一。
比例失当是教材设置上的突出问题。正是由于在指导思想上存在困惑,因此,在教材具体安排上的比例失当就不可避免了。现行教材今古选文的比例大约为4:1,我建议调整为3:1,初高中应有区别,随年级增高,比例可作相应调整,如高中可调整为5:2或2:1。至于古代、近代和当代的比例失调情况就更为严重了,当代作品入选几乎为零。文体上的比例也失调,散文、诗歌、戏曲偏少,元曲是凤毛麟角,优秀的地方戏曲更是无人问津,尤其是堪称“国宝”的京剧在教材中似无反映。所选现代文中、鲁迅、郭沫若等人的作品唱主角,其他名人名篇偏少,更有一批优秀作家的作品,由于种种原因长期被排除在外,至今,人们对他们的生平及其作品一无所知。中外作品的入选比例也失当,需更多地吸收外国优秀作品入选课本,尤其是增选当代富有时代气息的外国优秀作品,让学生了解一个真实的世界。另外,在选文所涵概的内容上也有失偏颇,对各国的文化特质、民族风情、天文地貌、山川奇景、社会百态等反映不足,这不利于学生了解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
脱离实际是现行教材的要害问题。纵观中学的全部语文教材,几乎没有反映青少年(中学生)现实生活的作品。课文中只有古代的、过去的“人”和“事”,只有“老祖宗”,没有“现代人”,没有“自己”,没有自己感兴趣的生活,没有血肉饱满的当代英雄,更没有当今的社会图景和种种矛盾冲突,以及随之而来的新思想、新观念和新的生活方式。教材还没有体现建设现代精神文明的需求,基本上没能回答时代提出的一系列不容回避的问题。
总之,现行教材在发挥了它的不可磨灭的历史作用之后,再去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就显得无能为力了。这套比较陈旧、比较单调、缺乏时代气息、不适应青少年年龄特点和需求、缺少针对性、没有预见性的教材是到了非彻底改革不可的时候了。
语文科学检测管理论文
高考制度恢复20年来,语文学科考试和其他学科考试一样,在考查、鉴别人才方面,曾经做出过重要贡献,为国家选拔了大批有用之才。但是长期以来,特别是实行标准化试题后,高考语文出现了严重偏差,很难检验出考生真实的语文能力。语文界的一位很有名望的人士说,现在的高考语文试题,好学生不一定能考好成绩,考分最高的往往不是最好的学生。回顾多年来高考语文试题的题型和结构,不难发现其中的偏差和弊端。
一、答案唯一,限制了语文思维的发散性
人类思维,依据解决问题所沿的方向,分为发散思维和辐合思维。前者是多方向的分析和寻找方法、途径,具有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的特点,后者是单一模式进行归一求取答案。作为最具人文性、情趣性的语文学科,它的思维当然属于前者。在语文教学中,应当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多思维活动,养成多面向、多角度的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但是,在语文标准化试题中,选择题和判断题占到半数以上。这类题答案明确划一,固然有利于电脑阅卷,但却违背了语文思维的发散性规律,限制了考生答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一些所谓主观性的“简答题”中,答案往往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绝对化,甚至限定“字数”、“要点”,迫使考生沿着出题人的思路和想法答题。如果不看“参考答案”,语文水平很高的人恐怕也得不了多少分。再说这类题的答案也未必都正确。如1995年全国高考试题第4题要求选出“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答案是D。这句是:“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极为丰富的想象力。”其中“想入非非”这个成语有胡思乱想之意,多含贬义,用在这里感情色彩不对。
此外,这一类选择题,只考查识别信息的能力,不考查获取信息、记忆信息的能力,而记忆能力在语文学习中占有重要位置。因此,这类题型使考查出现了严重失误。
二、零敲碎打,破坏了语文知识的系统性
自古以来,语文学科就是充满人性、最有趣味的学科。但是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受西方,特别是前苏联教育模式的影响,不是从整体上宏观上去把握,而是从局部和细节入手,对每篇课文,采用“庖丁解牛”式的方法,条分缕析,不厌其详,把生动活泼的有机完整的文章讲得支离破碎,味同嚼蜡。这种教法也反映到了考试上来。尤其是所谓“标准化”考试,据说这种考试出题,主要是从“题库”中检索拼题,只要请一二位专家审题就行了,不必兴师动众搞“大会战”。这种信物(电脑)不信人的做法实在不太高明。国外曾有人把语言输入电脑,让电脑“创作”文学作品,尽管事先有第一流的文学家或语言学家为它编排程序,但结果还是洋相百出,令人啼笑皆非。很难设想,这种从“题库”中拼凑出来的试题到底能不能用来考查语文知识的内在规律?到底有多大实用价值?以1995——1997年全国试题为例,这三份试题先后考查了古代人物称谓(95年)、“文房四宝”、“殿试”中榜者的叫法(96年)、剧中人物角色的名称(97年)等。试问这些知识在语文知识体系中究竟占多大份量?记住这些在现实生活中有什么作用?考不考这些又有多大关系?考查这类琐碎无用的知识,只能破坏语文知识的系统性,只能冲击对实际能力的检测。因此,高考语文试题的编制,应当从语文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出发,把考核实际能力放在首位,毫不留情地砍去一些琐碎无用的知识考题。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语文病句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