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4-04-12 15:00:1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语文教育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语文教育

人文教育与语文教育探析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教育也随之进步,因此教育要更能体现人性化的需求,应该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这不仅是我国所推崇的,同样是全世界都在进行的课题,甚至可以说各国之间的竞争其实就是教育的竞争。然而,应试教育对我国的教育影响深刻,它的弊端仍然存在,大多数中国学生都深受其害。因此要改变当前的情况,就必须在教育中渗入人文的思想,使人文教育与基础语文教育相结合[1]。只有进行教育的改革,教育孩子的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和有效的发挥,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关键词:人文教育;基础语文教育;探析

一、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所谓的人文教育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人类文明的成果,在特定的环境中,以各种方式将其传授给学生,并使这些成果转化为学生的内在知识。通过教师的教学行为,使得文化得以传承,使得学生能够通过这些文化知识来增长自己的见识,提高自己的素养,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人文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使被教育者树立正确的心理意识。人文教育能够使个体的主体性作用充分发挥,或者说人文教育体现了个体的主体性。人文教育使得被教育者能够将学习到的文化知识进行内化,从而提高自身的素养和技能以及优良的心理素质。而这就更能将个体的作用发挥出来,让被教育者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去适应社会,如果有需要还可以自觉去改变社会。而这正是个体主体性的表现。所以人文教育对于个体主体性的发挥有重要意义。

二、在语文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的作用

语文教育对于我国的学生而言可以说是排在首位的,学习语文能够让学生了解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还能提高自身修养。而如果将语文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那么将产生更好地教育效果。1.顺应了时代潮流。现代教育不仅要求培养出拥有深厚文化功底的学生,而更要培养出拥有健全人格的学生。各国也在为这一目标而不断努力和实验中。比如日本,俄国等。我国也不例外。在上个世纪,科教兴国的目标在我国提出,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育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现阶段新的教育目标也被提了出来[2]。现阶段,要求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也就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学生为本,要注重学生的整体发展,也就是全面发展,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不能只停留在某个阶段的发展,并且要注重因材施教,给予不同的学生以不同的教育方法。2.教育需要。现阶段的语文教育中存在着很多不利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现象:(1)大部分语文教育中,教师和学生只看重学生知识的积累,而忽略了对学生能力和技能的培养,或者说教师和学校认为自己传授的知识足够让学生参加考试即可,这是典型的应试教育思想。而这却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发展。(2)教师的教学方法存在明显弊端。大部分教师还没有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仍然以自己为主体,认为在教育过程中自己起着最重要的作用,所以只注重自己的讲解,机械地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在课堂上学生没有任何主动权,一切需要听从教师的安排,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破坏,教学效果不明显。即使部分教师要给予学生适当的民主,但是学生的民主仍然控制在教师手中,民不民主由教师说了算,学生回答问题的模式必须由教师来定[3]。因此在语文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十分必要。

查看全文

语文教育特点的思考

我在从事语文教学中,深刻地感受到语文教育确实是素质教育的“基础的基础”。如今,语文教育改革已进入“森林之旅”的腹地,愈发彰显其蓬勃的生命力。

一、语文教育具有追求教育本真的高尚性

语文教育作为母语教育,从诞生之时起就承担了教书育人的高尚使命。从语文教育的特性来看,人文性凸显了对生命的关怀,工具性体现了对生活的关注。可见,语文教育的底色是为人的教育,从古至今具有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的济世情怀,体现了教育对人的终始关怀。只有站在人这个角度,才能把语文教育做成有生命的教育事业。语文教育是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生命为起点,又是把其生命作为终点的具有终始思想的生命教育观,从对师生双方生命体的呵护上看,语文教育不是一个单向的传递过程,而是一个完整的互惠过程,展现出教育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重生命价值的关怀。所以,语文教育是一种关怀人的生命教育,体现教育本真的高尚性。

二、语文教育具有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性

首先,以课堂为切入口进行语文课改的升级与转型,借助信息技术在语文教育教学发展中实现课程改革的“空中加油”。语文云课堂应运而生,它是以人机的深度融合的方式来开启语文教育的智慧之门,是以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的联动课堂,在教学中追求理想状态。叶澜曾经说,智慧不是简单的、一般的逻辑思维能力。语文教育是一项需要智慧的事业,这种智慧包括教室的智能与师生的智慧,其中,无论教育信息化发展到怎样的程度,它始终脱离不了“人”。语文智慧课堂的智慧本体是人的智慧,主体是师生的思想借助云平台交融的智慧。语文教育的智慧不是只体现在云课堂上,云课堂只是语文教育链条的一条显性环节,是展现教育教学智慧的一个窗口,从整个语文教育的链条上看,这种智慧从纵向上分课前、课上与课后,横向上又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区教育,也就是说,语文教育的智慧阶段,不是一个孤立的思想在一个孤立的学习场所运行,而是一个比以往更紧密的纵横交错的网状教育结构。语文云课堂只是这个网状结构上的一个节点——目前看是中心节点,但将来是一个去中心的过程节点。因为,语文学习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这种终身学习的思想就是语文教育所追求的方向。其次,语文教育与信息化的融合,不是止于语文教育的研究探索,而是从理论和实践方面加以解决语文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育体制改革研究室主任王烽所说:“互联网对主流教育的改变,既是现实的,也是长远的。”面对“数字一代”学生的诉求,语文教育把信息技术置于云课堂的框架内,激发了语文教育的旺盛生命力,随着教育信息技术的全面普及,云课堂将成为新常态,语文教育将进一步迈向信息化。

三、语文教育具有立足于求实的创造性

查看全文

生态式语文教育探讨

生态教育学的诞生,是教育学与生态学相互借鉴而形成的学科。它的提出与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是一致的,更多地体现出中小学语文教育的教学现状,为不少教育专家和教学一线的老师所称道。在探讨语文教育的同时,把生态式教育与语文教育结合在一起,不断修复课堂教学对生命意义的缺陷的同时,使语文教育更多的体现出对人文素养和知识能力的提高和人格塑造的过程。

一、生态式语文教育的背景、意义和基本内容

(一)背景

生态式语文教育是在生态教育学的基础之上研究语文教育的一种学科,它把教育生态系统中有机的机构和功能应用到语文教育当中,探讨生态与语文教育之间的关系,并指导语文教育教学的实践。而这一概念是美国教育家克雷明在《公共教育》一书中提出来的。语文新课标要求语文教育要强调人的内在性、全面性的发展,要求培养的人是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人。因此,基于这一前提,生态式语文教育适应了这样的发展要求,更好培养了学生的内在精神,更多的促进学生全方面的发展。一方面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粗放型”经济发展虽然给我国的经济社会的提高带来了巨大的福利,但基本上消耗的是我国的不可再生资源,对生态造成了严重地破坏;为此,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目标。把语文教育的研究建立在生态学的基础之上,可以把生态文明的宣传“带进”语文教学的课堂上,使语文教育和建设生态文明社会达到共赢。而生态文明的研究可以为语文教育教学提供一种教学方向。这种方向对我们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内在精神、情操方面有很大的作用,学生从生态教育中发现自然,了解自然,保护自然,热爱自然,使学生在学习保护环境的同时,达到“小手拉大手”的教育意义,更好地促进社会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另一方面,当下的应试教育扭曲了原来语文教育的生态化,出现了很多的不符合生态化的教学现象,不仅学生饱受应试教育之苦,而且老师也遭受升学率的压力,导致教学严重偏离了生态式教学的要求,使语文教学成为了应试教育的一个工具,没考虑到学生的内心的需求和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当然在新课改和基础教育改革如火如荼进行中,虽然我们可以“窥见”生态式语文教育是与课改与时俱进的。但语文教育仍存在着闭门造车、墨守成规之嫌,出现了很多的严重问题。如只注重工具性,而忽视了人文性的育人培养;语文教育中的教材结构不合理,不能适应学生的发展需要;教师“始终如一”的教学风格、方法很难跟上课改的要求;教师的教学实践没有生成的空间,使语文教学容易变成机械的、无对话式的唱独角戏教学;语文教师“以不变应万变”教学策略一用就是好多年,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经验很好地组织课堂教学;面对这些问题,我们适时提出适应语文教育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语文教育当中体会生活、体验生命价值,养成具有人文性、终身化的学习品质。正因如此,生态式语文教育适应现代教育和课程改革的时代呼唤,它不仅可以更好地适应这些价值的追求,也可以更好满足于自我生命的审美价值。

(二)意义

1.生态教育的意义

查看全文

语文教育研究论文

只剩5年的时间,人类就将进入他的公元后的第三个千年。走过了动荡、纷争、分化、解体的二十世纪,我们已经看得见二十一世纪的曙光。站在新旧世纪交替的结合部上,我们有责任和义务面对新的社会变迁及挑战,来寻思未来世纪的教育,培养顺应世纪之交新潮流的一代优秀建设人才。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指出:“当今世界政治风云变幻,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际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掌握了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二十一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这是一个伟大时代在召唤顺应它的宏大的事业——掌握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而与此同时,世界各国也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美国,1991年提出“二十一世纪的美国教育策略”,日本,1989年“临时教育审议会”通过的报告书中,就提出了“培养二十一世纪的日本新国民”的观点;……关注未来世纪的教育,已成为当今世界的热点。那么,正在走向二十一世纪的、作为普通教育基础的中学语文教育,应该怎样呢?

一、中学语文教育现状检讨

二十世纪的中国语文教育,以废科举兴学校为起点,作为“新式教育”的主要特征,是以“白话”替代“文言”。新中国建国以后,迭经变革,历经旷日持久的论争。一个世纪的风风雨雨过去,我国中学语文教育的现状令人堪忧。社会各方面对语文教育的总体评价依然是:费时多、效益低、脱离实际,学生负担重、能力差,造成这种现状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也突出地反映了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材建设及教学方法乃至教师素质等诸多问题。

略言之,主要有以下几点:

1.大一统的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及统编教材,与我国幅员广大、人口众多,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国情,不相适应。

查看全文

语文教育思想及启示

内容摘要: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他是我国晚清时期著名的教育家。他的语文教育思想是在其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选择性地吸收融合西方先进的教育思想的基础上产生的,对中国近代语文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力求通过对梁启超的审美教育观、阅读教学、作文教学等语文教育思想的研究,推动语文教学的长足发展。

关键词:梁启超;语文审美教育;阅读教学;作文教学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纵观其一生,他的教育活动是他实践活动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在他长达1400多万字的论著中,他十分注重对教育问题的论述。对于语文教育,他也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从语文审美教育观念到阅读教学构想、作文教学构想,他都对其进行系统论述并运用于实际教学中。他的语文教育思想,对现代语文教育的改革,仍有许多借鉴意义。

一.语文审美教育思想

古往今来对教育的论述中,美育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过渡时期,中国的美育理论在与西方的文化碰撞中应运而生。梁启超在早期美育理论尚不成熟的基础上不断地探索并发展,形成了独特的美学思想,以“美”为基础完成了他的育人思想。语文课是育人的首要途径,因此审美教育也成了梁启超语文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梁启超的审美教育思想包括情感教育与趣味教育两大内容。他大力提倡情感教育,主张通过情感与教育的高度结合来唤醒学生的审美意识,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早期,梁启超提倡的情感教育是基于救国救民的目的,强调情感教育的社会性。后期,这种情感教育逐渐侧重于个体的生命价值。但不管是前期还是后期,这种情感教育都强调通过审美者对艺术的欣赏来激发其积极向上的情感。他不仅对情感教育的重要性作了集中论述,对情感教育的实施也作了详细论述。梁启超认为:“情感教育最大的利器,就是艺术。艺术的权威即能将那霎时间便过去的情感,捉住它令它随时可以再现。”①鉴于此,梁启超提倡用文学,书法两门课程的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情感。他试图通过艺术情感教学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文学作品的审美的价值观。此后,他进一步挖掘文学艺术作评中蕴含的情感美。这也从侧面印证了情感教育在语文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可行性。梁启超审美教育思想的另外一个重要内容是趣味教育。他自称:“我信仰的是趣味主义。”对于趣味的定义,他说到趣味首先是快乐、高兴、有兴趣,而这种快乐高兴,不仅是欲望层面的,更是精神层面的。由此可见,梁启超主张的趣味教育是学生有昂扬向上的状态和乐观的态度。梁启超曾经说过:“在今日学校各项课程之中,最为重要者固属国文,而教授最感困难……学生除有生性特别的嗜好外,最感觉干燥而无生趣者,亦唯国文。”②梁启超指出,语文学科是所有课程中最重要的,但也是学生认为最枯燥的。因此,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兴趣应该成为国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对于如何增强语文课堂的趣味性,梁启超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一是教师要正视教育蕴含的趣味。他以种花为喻,认为自然界最有趣味的事是种花,种花只要你有一分心力,自然有一分效果还你。教育亦然,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生命是合二为一的,只要你用心教育学生,学生自然也会用成绩回报你。其次,因为教学相长的关系,教师对于自己所感兴趣的学问可以终身学习研究,这是最快乐的事。这充分说明了教育的趣味性之浓厚,因此,教师要培养自己的教育兴趣,有教育热情和激情,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在课堂中的热情,自然而然地唤起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二是教育要唤起学生趣味。他主张教师要趁儿童或青年趣味正浓而方向未决定时,给他们一种可以终身受用的趣味。鉴于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改变注射式教学,要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育,循序渐进引导,激发学生的语文兴趣。同时,当学生对某种知识有一定兴趣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这种兴趣加深加厚。三是要把趣味当作教学的目的而不是手段。梁启超指出,教师要想尽办法“唤起学生对于学问的趣味”,③使学生在趣味的驱使下学习知识。此外,教育家要教会学生为学问而学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只有这样,趣味才能终身不衰,学生才能学有所获。关于审美教育在语文教育中的作用,梁启超认为,审美教育是进行语文教学的“法宝”和“利器”,他将审美教育思想作为他语文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语文教学实际,以文载美,以美育人,将美育在语文教育中的价值充分体现出来。

二.阅读教学

查看全文

语文教育与德育的融合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德育教育越来越成为当前教学的重要内容,是提升全民素质的基础。而技工院校教学丰富多样,包含了许多德育内容,因此将语文教育与德育相融合是教学的主要方向。这不仅有利于语文教学的开展,而且可以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因此如何将语文教育与德育教育相融合成为技工院校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这一背景首先阐述语文教育与教育教育的关系和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的重要意义,然后分析了技工院校语文教育中开展德育教学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对语文教育与德育相融合的主要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语文教育;德育;融合;关系;重要意义;问题;策略

一语文教育与德育教育的关系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该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养。但是就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语文教学中缺乏人文精神,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也应该具备人文精神,这是语文教师的基本素养。但是当前语文教学中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而中国学校德育泛指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等,实际上也是社会意识教育,主要包括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政治观念、信念和政治信仰,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观。这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教师应该让学生认识到德育教育的内涵和对他们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让学生对语文教学有充分的认识,这是开展德育教学的根本。语文教学和德育教育是息息相关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全面的认识德育教育,将德育教育渗透在语文教学当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语文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二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的重要意义

(一)语文教学在渗透德育教育中有重要作用。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已经成为语文教学发展的主要趋势。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就是通过提升学生的语文技能、利用情感教学优化语文教学效果,这也是杜宇教学的重要内容,由此可见,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另外语文新课标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而且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因此语文教学和德育教育是相辅相成的。所以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资源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以学生为本贯彻落实德育教育,为提升语文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奠定基础。(二)语文教育内容有利于德育教育的实施。语文课本中设计多个方面的内容,比如爱国之情、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亲人之间的亲情等,这为开展德育教育奠定了基础,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教材中的内容,让学生学习与德育相关的知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同时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三)语文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是实现育人的主要途径。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已经不再是教学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的不是主导作用而是引导作用,教师是为学生解决困惑的,是为学生服务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语文教育和德育教学相结合是技工院校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在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内容都为德育教育提供资源,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学会做人,帮助学生更好的成长。因此将语文教育与德育教育相融合对教育学生、培养人才有重要作用。(四)语文教育与德育相融合有利于让学生学会“真善美”首先在语文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可以让学生学会诚实和真诚,随着西方文化的冲击和世界多样化发展,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真诚成为当前人们缺失的基本素质。。社会上虚假事例屡见不鲜,让学生学会真诚待人是当前提高社会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而语文教学为学生学习真诚品质提供了条件,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学会抵御诱惑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其次,语文教育与德育教育相融合可以让学生学会“善”,它是中国传统美德的根本。语文教学通过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升学生的道德渎职,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客观地生活态度,让学生能够对他人友善。同时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让学生受到历史人物的熏陶,从而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坚强不屈、勇敢、自信、积极地优秀品质,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成长奠定基础。此外,语文教育与德育教育相融合让学生学会“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也是语文教学目标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通过课文中涉及的各种形式的美让学生学会欣赏生活中的美,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德育教育可以让学生形成美的意识,注重发现生活中的美,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查看全文

职校语文教育现状分析

摘要:职校语文教学有别于普通高校的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教学的培养。所以从职校语文教学的教学效果来看,课堂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本文从语文学科的现状、教学特色、教材分析等几个方面对职校语文教育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与研究,从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上总结经验,不断加强职校语文教学实施。

关键词:职校语文;现状;分析;研究

职校教育的教学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技术能力和实践能力,中职职业教学目的的实现离不开教学的发展。为了更好的适应企业的需求和人才的培养,需要不断的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职校语文教学中,文化课占有很大的比例,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让教师和学生都对课堂学习充满热情。在学生通过在职校的学习后可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目前,摆在职校语文教师面前迫切的问题就是学生的就业问题,只有适应目前社会需求的教学,才能让职校语文教学不断找到明路。

1职校语文教学的现状

职校语文教学的地位非常的尴尬,职业语文教学正处在爬坡阶段,需要不断的客服困难,才能在语文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语文教育中找到自己的道路,不断的前行和进取。高等教育中大学语文教育存在着很多的优越条件,职校语文教学不能与其相比,职校语文教育被社会的认同感比较差,带有一种非正式教育的感觉。所以如果想让职校教学受到关注,突出学校教学的作用就需要让有关部门重视职校教育,让高等教育和语文教育受到社会的关注。目前职校语文教学的处境尴尬,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才能让其走出现状。对于学生来说,学生学习状况不是很理想。首先是来到职校的学生入学成绩差,家庭教育差,没有能够给学生提供很好的教育环境。学生的教育基础差,让学生严重失去了对学习的信心。这些学生在入校以后大部分不能端正学习态度,除了老师课堂讲解的内容,不会去复习和预习课程内容。甚至有一些学生都不乐意去上课,也不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因为课堂作业的效果不是很好,很多职校基本都不给学生留作业,只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做笔记,教师检查学生的笔记。针对学生的表现,目前职校学生还处在依靠教师进行学习的阶段,并不能自主的学习和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对于职校语文教学来说,目前职校语文教学的特点还是不够突出,语文教学在职校和普通高校的教学内容没有很大的差别,没有体现出职校语文教学的特色,但是职校的学生和普通高校的学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如果忽略了学生之间的差异,就会违背教育的规律,不能够根据学生的情况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教学。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没有看到语文教学的鲜明特色,根据学生的基础不同,让语文教学真正的为学生服务,打破学生高考失败的枷锁,真正发挥开放式课堂的作用,让教学的目标更加明确,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另外,语文教材的编写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职校语文教学需要根据教学需求来把必学、选学以及自学的内容划分好。职校的语文教学中学科课程与实践活动应该是并行的,但是在目前的教学内容当中,学科课程与实践活动并行的却是寥寥无几。职校的教学内容还是偏理论,不能注重知识点的交叉。学生获取的基础知识基本上都是靠教材获得,如果想让语文教学符合教学要求,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仅仅靠教材上的教学知识是不够,也很难完成教学目标。

2针对职校语文教育现状进行改革

查看全文

语文教育“形式”探究

摘要:本文通过对«藤野先生»的分析实例比较了语文教育从“内容”探究与从“形式”探究的区别,进一步肯定了语文教育应侧重“形式”探究,“形式”探究在语文教学上有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有利于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

关键词:语文教育;“形式”探究;科学化

语文科到底教什么?是教“形式”还是“内容”?这也是长期以来语文教育当中模糊而充满争议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叶圣陶先生早已经阐释得很透彻了.“不论国文、英文,凡是学习语言文字如不着眼于形式方面,只在内容上去寻求,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因此我们把学习国文的目标侧重在形式的探究,􀆺􀆺”“时下颇有好几种国文课本是以内容分类的.把内容相类似的古今现成文章几篇合成一组,题材关于家庭的合在一处,题材关于爱国的合在一处.这种办法,一方面侵犯了公民科的范围,一方面失却了国文科的立场,我们未敢赞同.”叶圣陶先生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语文教学着眼于内容的弊端.反观当下的中小学教材,仍然流于这样的弊病.以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全册为例,大部分以内容为主题的方式构建单元.八年级上册从第一单元到第六单元,分别以“战争”、“爱”、“建筑园林、名胜古迹”、“科学精神”、“文言文”、“自然山水”为主题构建单元;八年级下册从第一单元到第六单元分别以“人生历程”、“散文诗”、“关注自然、保护自然”、“民俗”、“古诗文”、“写景记游的古代散文”为主题构建单元.

我们可以看到八年级上册中除了第五单元文言文外,其他全部是根据内容组织单元的.八年级下册有三个单元是根据内容组织的,另三个单元是根据形式组织的.而以形式组织的单元,主要是为了把“文言文”单独列出来,如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文言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古诗文”和第六单元“写景记游的古代散文”.总体而言,以内容组织单元是当下语文教材的主要建构方式.这种方式的弊端叶圣陶先生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劳力多而收获少”,“一方面侵犯了公民科的范围,一方面失却了国文科的立场”.这样的结果是语文单元学习的目标不明确,单元与单元之间缺乏联系,学习的语文知识不系统,随意而混乱,不利于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这种构建单元的方式严重阻碍了语文教育科学化.当下的语文教材不仅在构建单元上以内容分类,在课后问题的设置上亦多囿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即使是看似拓展性的讨论题,也是从“内容”到“内容”的延伸.以«藤野先生»为例,我们仔细研读«藤野先生»的课后练习:第一题是关于课文,有下面几种不同的理解,讨论一下,究竟应该怎样理解.1.标题是«藤野先生»,赞扬藤野先生的高贵品格.2.课文大半内容写作者的经历和思想,主要表现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3.课文写作者人生道路上的一段往事,因此既写了藤野先生,又写了自己的思想历程.显而易见,该问题是着眼于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该题提供了三种理解.但是提供的三种理解的逻辑都是混乱的,仿佛在说“因为‘标题是«藤野先生»’,所以判断‘课文主要赞扬藤野先生的高贵品格’”毫不顾忌文章结构的内在章法,无视语文的科学性.况且此问题设置的目的也不明朗,不知道希望学生理解什么.第二题是让学生体味课文中的几句话,回答问题.其设置的问题有“这表明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怎样的情感与态度?”“为什么说他‘伟大’,请结合具体事例谈谈你的看法.”还是着眼于课文的思想感情,仍是内容层面的理解.第三题是引导学生了解鲁迅弃医从文的背景.第四题是选作题,其中第一小题是“给藤野先生写一封信”.可视为是一道小型的写作题,然而编者也并为此提供任何“形式”上的指导,只是让学生“把握课文主旨,展开合理想象,模仿作者口吻,􀆺􀆺表露作者当时的心迹”.这题的第二小题出得最好,是让学生将鲁迅写过的三位老师进行对比,但可惜的是教学目的也只是“看看鲁迅笔下的这三位老师各有什么特点”.却不能从鲁迅写三位老师的笔法不同上去比较以引导学生更深入的思考.«藤野先生»这篇课文课后一共设置四题,却未有一题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形式”角度理解课文.只着眼于课文内容的解读,其导致的结果将是:学生根本没有学会读文章的方法,当读到其他文章的时候仍然茫然无措.就像这样,学生学习了第一课鲁迅的“藤野先生”,但到了学习第二课胡适先生的“我的母亲”时,第一课所学的算是一点用处也没有了.而学习到的课文的主旨,鲁迅先生的思想,了解到的时代背景和鲁迅的个人经历,恐怕更多的是老师讲解给学生听的罢了,而不是学生真正思考的结果.但倘若善从“形式”角度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情况却会大有不同,会令理解逐层分明,每往前一步都会逼近文章的核心,最终会豁然开朗.从“形式”角度来阅读文章,我们首先是确认文体,再根据该文体的相关理解去观注文章的各个方面,就能逐渐了解作者的用意,明白文章的得失.我们仍以阅读«藤野先生»为例.在此要特别说明一下,以下分析所要使用的“形式”方面的知识系统来源于夏丏尊与叶圣陶先生合编的«国文百八课»中的“文话”,其“文话”讲的就是一般的文章理法.先从“文章的分类”上切入,我们可以把«藤野先生»这篇课文定性为记叙文.阅读记叙文之前我们要考虑的文章理解方法其实很多,如“叙述的顺序”、“材料的判别和取舍”、“观点的一致与移动”、“抒情的方式”、“记叙与描写”、“人物描写”等等,这里我们以“材料的判别和取舍”来说明,从这个角度去琢磨这篇课文,必然产生以下的思考:1.藤野先生一生应有很多事迹,而作者选取记叙的是哪些事情,为何在材料上做这样的取舍?2.文章写藤野先生,可是课文前五段只字未提藤野先生,只写了自己从东京到仙台读书的经历,“幻灯片”事件也与藤野先生无关,这样的材料于文章是累赘还是有深意?􀆺􀆺通过思考,我们就会发现作者记叙藤野先生的事情有“订正讲义”、“纠正解剖图”、“关心解剖实习”、“了解中国女人裹脚”以及“帮助申诉考试受辱事件”,进一步发现所记叙的这几件事情都是与“我”发生关联的事件,材料的选取是从“藤野先生对我的意义”角度来考虑的,是围绕藤野先生“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这个中心剪裁的.而藤野先生“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并非无端的,进一步思考,就能理解他“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的情怀.那么课文的前五段与幻灯片事件这些材料是否可以删掉呢?

通过思考,我们知道不可以,因为这些材料是交代当时弱国之下的“我”的生存与精神的处境,藤野先生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若在其他学生身上或是平常状态下,意义恐怕并非那么重大.但对于处于生存与精神困境之下的“我”意义却非凡.这样一步步思考,我们就能体悟出藤野先生超越狭隘的民族主义的高贵品质以及对学术的至诚之心;才能深刻理解作者在文中抒发的“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感情.这些思考都是从“形式”入手深发开来的.其中的问题是环环相扣的,其间有着有机的联系.“为何在材料上做这样的取舍”是以上问题设置的关键点,而“作者记叙的是哪些事情”是为这个关键点提供思考的材料基础.但是有些老师往往会这样设置问题:“课文写了藤野先生哪几件事?可以概括出藤野先生怎样的特征?”这就是从“内容”层面设置问题,其问题是封闭性的,回答了问题之后,思考就终结了.即使再设置其他问题理解课文的其他方面,问题与问题之间也是断裂的,相互之间不能建立起有机的联系,思考并不能逐步深入.另外,我们从“形式”切入理解课文,不仅能够深入把握文章内涵,其系统性、规律性的知识可以让学生很轻松地迁移到类似课文的理解当中去,比如从“材料的判别和取舍”上来分析理解胡适的«我的母亲»也同样适用,我们可以理解为何作者“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因为除了“言传”,“身教”的影响更深远,我们就能理解作者最后抒发的感情“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作者:朱亭曲 单位:安庆师范大学教务处

查看全文

语文教育研究论文

语文和其他学科比较有其鲜明的特色:内容丰富优美、结构精巧多姿、情理融会贯通,但在教学中有不少教师太注重理性分析和追求知识灌输,忽略了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因素,致使语文教学枯燥无味。语文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应是师生间情感交流的立体流程,只有这样,知识信息交流、思想交流、思维活动才能找到其载体,充分展现其生机活力。列宁曾说过:“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由此可见,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魏书生成功的教育实践,也在于他为我们构建了语文教育的情感世界。

一、热爱语文教育事业是情感产生的基点

教师难当,语文教师更辛苦更难当,但魏书生却在两千多日日夜夜里,写了150多次申请,才实现了从教的心愿,这份执着的情感是他进行教育改革的原动力。他在1980年初的日记中曾说过:“对中学教学,我是百分之百的外行,由于在教学经验上是零,为着对得起学生,我只有发挥自己的特长,即冷不下来的热情和用不完的力气。”也正是由于他的这种“热情”,才能点燃学生的热情之火,他分析班级中差生语文学习的现状,用时代的要求去激发学生情感,探索出一条发展中学生智力的规律,增强信心、掌握方法、定向活动、规则活动、惯性运动五步,这实质上是学生情感启动、维持和恒定的过程,它又必须建筑在教师积极的情感基础上。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学生(特别是高年级学生)能够从教师的话里分辨出真正的热情或者是故意做作的、虚假的、慷慨激昂的情调。他们不喜欢教师那种毫无热情的表现(不是指外表上的表现,而是指内心的流露),因为这里面隐藏着教师对学生的力量缺乏信心的因素。”[1]

一个教师单有激情还不够,他还要有一个支点,要能不断丰富充实自己。人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但这一桶水还必须是不断更新的。魏书生刚教书时仅初中毕业,但他不断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等新知识,不断研究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他正是付出了辛劳代价,才收获到了充实而又甘甜的幸福和欢乐。“学生在上课时,在课外活动时,几乎天天可以看到教师的模范作用和个性品质,这两条是教学教育影响的强有力的手段。”[2]魏书生甘于清贫、心胸开阔、积极探索,这种情感无时无刻不体现渗透在他的教育教学中,处于这种情感熏陶下的学生必定会感受其人格力量,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师生配合才能和谐一致,达到水乳交融的境界。

二、“商量商量”是情感交流的起点

魏书生也曾走过一段弯路。他刚教语文的时候,也曾海阔天空津津有味地满堂灌,但他不久就对那段可悲的教学生活加以总结,认识到:“教师与学生之间毫无民主气氛,思想没有理解,感情没有相互交流,双方都用宝贵的脑细胞去琢磨着压服对方或欺骗对方的策略,教学怎能搞得好呢?”有了这样的认识基础,魏书生就开始了新的教改历程。他深入到学生中去,具体感受体验他们的情感信息,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学生也向老师敞开了思想情感的大门。在此基础上,他开始将教学要求情感化,引导学生参与教学。作业是自己根据实际确定还是由老师统一留?作文是同学互批还是由老师批?日记是统一题目还是自选题目?教材分析是假期写还是开学写?这些较大问题他都和学生一起商量,根据多数学生的意见办。学生由此充分体验了做学习主人翁的情感,师生之间关系融洽,找到了情感的共鸣区域,人人想的是教学,是高效率,有了持久的牢固的学习愿望,学习效果怎能不突出?

查看全文

语文教育研究论文

摘要:“得意忘象”是文艺美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是魏晋时的王弼在阐释《周易》的意象理论时提出来的。它强调在审美的至高境界中忘掉传达艺术形象的物质媒介,忘掉艺术的形式与内容的界限,完全陶醉于艺术形象所描绘的整体意境当中。

这一美学理论认为,“言——象——意”是一个系列,前者均是后者的工具,后者又是前者的目的,目的是最重要的,工具为目的而存在。

就语文教学而言,正所谓“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叶圣陶先生语),“教”是工具、手段,“不教”才是目的。当我们的教学工作真正达到了“不教”之“意”时,“教”就成为可忘之“象”。笔者认为“忘”并不是彻底地丢弃,而是通过我们的思维活动,把“象”与“意”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二者水乳交融、和谐统一,只要我们能够会“意”,自然也就无须再去强调“象”了。

具体到语文基础知识教育、能力教育、思想教育中来看,“得意忘象”理论也给我们很大的启示。以往我们的语文教育过分强调字词教学,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对课文中深厚的文化底蕴没能深入挖掘,从而使语文课变得枯燥乏味,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也仅局限于读和写,忽视了听、说及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另外,思想教育方面也存在一定问题,我们一谈到这类话题,学生就表现出什么都知道的神情,甚至觉得反感。我们的学生真的不需要进行思想教育了吗?还是我们教师的方法不对头?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探讨。“得意忘象”理论在语文学科中的应用将有助于我们较好地贯彻语文教学原则,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言象意得意忘象语文教育教学

导言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