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态范文10篇
时间:2024-04-12 13:31:0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语态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英语时态语态题考点
英语时态、语态题中常见特殊考点重点动词的时态和语态是高考英语考查的重点,也是难点。一般而言,在解题中,我们运用三招,即把握时间信息、遵循时态呼应、分析具体语境,就能迎刃而解此类试题。但随着高考逐渐向综合应用和分析能力的发展,对时态、语态的考查已经向特殊规则延伸。下面借助一些具体的题目,就时态、语态中常见的“特殊规则”考点进行分析。
一、一般现在时1.Theplaneat7:00p.m.,soIhavetobeattheairportby6:40atthelatest.A.hasleftB.wouldleaveC.willhaveleftD.leaves解析:既定的时间,如生日、日历、课时安排、交通时刻表等,通常用一般现在时表示将来时。该题答案为D。
二、一般过去时2.Edward,youplaysowell.ButIyouplayedthepiano.A.didn’tknowB.hadn’tknownC.don’tknowD.haven’tknown解析:在语境题中,往往用一般过去时来表达说话人没有料到的结果。该题答案为A。
三、进行时3.Youexercisesatyourdesk!Whynottakesomeexercise?A.alwaysdoB.arealwaysdoingC.havealwaysdoneD.havealwaysdoing解析:进行时常与always,often,allthetime,for-ever,constantly等词或短语连用,表示说话人赞赏、厌恶等感情。该题答案为B。4.IalongtheriverIheardadrowningboycryforhelp.A.walk;beforeB.amwalking;whileC.waswalking;whenD.walked;when解析:“bedoing(beabouttodo)+when”构成了一个固定句型,强调一个动作的突然发生。该题答案为C。
四、现在完成时5.Thisisthefirsttimeweafilminthecinematogetherasafamily.A.seeB.hadseenC.sawD.haveseen解析:在“This(It)isthefirst(second)time+that从句”的句型中,从句要求必须是现在完成时。如果前面的is改为was,则从句为过去完成时。该题答案为D。
五、过去完成时6.Shestaredatthepainting,wonderingwheresheit.A.sawB.hasseenC.seesD.hadseen解析:过去完成时表示过去的过去发生的动作。该题答案为D。
透析中国装饰绘画语态认识观
论文关键词:装饰绘画绘画语态艺术传统艺术风格
论文摘要:装饰绘画汲取了优秀的中国及世界传统文化营养,使得其具有特殊的艺术价值和生命力。"下文化艺术处于多元化格局的大文化语境之下,把握时代的脉搏,以现代的全球化、多元化文化观念,以及后现代主义、和合的审美视角来审视装饰绘画的认识观,具有现实的社会价值。
一、装饰绘画本体语言的内涵
沈柔坚先生说得好:“任何一个画种都有自己的特点,我们强调特点为的是能更好地认识和掌握它的规律性,求得更充分地发挥它的特殊效果。”的确,任何一个画种都有自己的特点,装饰绘画是一种既现代又传统的艺术形式。我国装饰绘画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历代的新陈代谢,新旧交替,从远古时代的彩陶,商周的青铜器,春秋战国的漆器,到汉代的像砖,魏晋至唐宋的敦煌壁画,明清的民间木版年画……上下几千年,形成了我国装饰画独具风格的艺术传统。装饰绘画脱胎于装饰艺术,它之所以能越来越受到关注,在于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和审美意趣,即装饰画的本体语言。装饰画的语言包括“求变”的语汇,即寻求“变化”的构成元素;求美的“语法”,即追求形式美的法则;求合的“句式”,即综合多变的表现方法,三者的有机结合,焕发了装饰绘画的独特魅力。
二、装饰绘画的语态认识观
装饰绘画灵魂是求美,形式美感高于一切,即形式高于内容。这正是装饰绘画区别于其他画种的重要特征,同时也是“装饰绘画艺术功能在各种绘画中比较起来更长于歌颂、象征、启发、诱导”…的原因。正因如此,装饰绘画被有些人认为是肤浅的,缺乏崇高的审美理想,而难登大雅之堂。艺术就像一个大舞台,各种艺术形式就像不同的演员,它们在艺术的舞台上极尽能事表现自己,目的是在愉悦中教育观者。在这里,只有小演员,没有小角色。任何一种客观存在的艺术形式,都有他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和条件,当然这是以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前提。
装饰绘画语态艺术论文
论文关键词:装饰绘画绘画语态艺术传统艺术风格
论文摘要:装饰绘画汲取了优秀的中国及世界传统文化营养,使得其具有特殊的艺术价值和生命力。"下文化艺术处于多元化格局的大文化语境之下,把握时代的脉搏,以现代的全球化、多元化文化观念,以及后现代主义、和合的审美视角来审视装饰绘画的认识观,具有现实的社会价值。
一、装饰绘画本体语言的内涵
沈柔坚先生说得好:“任何一个画种都有自己的特点,我们强调特点为的是能更好地认识和掌握它的规律性,求得更充分地发挥它的特殊效果。”的确,任何一个画种都有自己的特点,装饰绘画是一种既现代又传统的艺术形式。我国装饰绘画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历代的新陈代谢,新旧交替,从远古时代的彩陶,商周的青铜器,春秋战国的漆器,到汉代的像砖,魏晋至唐宋的敦煌壁画,明清的民间木版年画……上下几千年,形成了我国装饰画独具风格的艺术传统。装饰绘画脱胎于装饰艺术,它之所以能越来越受到关注,在于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和审美意趣,即装饰画的本体语言。装饰画的语言包括“求变”的语汇,即寻求“变化”的构成元素;求美的“语法”,即追求形式美的法则;求合的“句式”,即综合多变的表现方法,三者的有机结合,焕发了装饰绘画的独特魅力。
二、装饰绘画的语态认识观
装饰绘画灵魂是求美,形式美感高于一切,即形式高于内容。这正是装饰绘画区别于其他画种的重要特征,同时也是“装饰绘画艺术功能在各种绘画中比较起来更长于歌颂、象征、启发、诱导”…的原因。正因如此,装饰绘画被有些人认为是肤浅的,缺乏崇高的审美理想,而难登大雅之堂。艺术就像一个大舞台,各种艺术形式就像不同的演员,它们在艺术的舞台上极尽能事表现自己,目的是在愉悦中教育观者。在这里,只有小演员,没有小角色。任何一种客观存在的艺术形式,都有他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和条件,当然这是以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前提。
电视语态研究论文
关键词:电视语态使用满足消费社会
[摘要]:
中国电视走过了50年的历程,其语态也经过了数次改变,尤其处在社会转型期的当下,电视语态的变化速度更快。笔者根据传播者对受众说话态度与叙述方式的不同,大致把电视语态归纳为四种,即新华语态、平民语态、悬疑语态、叫卖语态。这四种电视语态集中反映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民主意识、开放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不断增强。展望中国电视语态的未来趋势,笔者认为至少有两种语态会在不远的将来出现:其一是“私密语态”,其二是“开放语态”。
语态,即说话的态度,叙述的方式。从1958年开始,中国电视走过了50年的历程,其语态也经过了数次改变,尤其处在社会转型期的当下,电视语态的变化速度更快,变化的程度令人瞠目。本文试图从电视语态变迁这一现象入手,分析这些变化背后的理论根源及其折射出来的思想意识,探析梳理中国电视半个世纪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电视语态在社会转型期下急速变化的深层原因。
一、中国电视的四种语态
孙玉胜在其著作《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中直言:中国电视新闻改革在理念上是从实验与电视观众新的“说话方式”开始的。比如,叙述的态度应该是真诚和平和的;叙述的内容应该是观众关心和真实的;叙述的技巧应该是有过程和有悬念的,叙述的效果应该是具有真实感和吸引力的……[1]纵观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电视语态发生的变化,根据传播者对受众说话的态度与叙述的方式,笔者大致把电视语态归纳为四种,即新华语态、平民语态、悬疑语态、叫卖语态。
英文摘要中语态和时态用法
医学论文中,一般少用第一人称和主动语态,多用第三人称和被动语态,用以体现叙述客观事实。所用时态需与事情发生时间一致,叙述基本规律时可用现在时,叙述研究对象、方法和结果时,用过去时。举例如下。
Objective:ThepurposeofthisstudywastodeterminewhetheraninhospitaltransportableCTscannercanprovidediagnosticbrainimagesandtocomparethequalityoftheseimageswiththosefromaconvertionalfixed?platformCTscanner.
SubjectsandMethods:Twentysevenpatientswithknownorsuspectedintracranialpathologyunderwentimagingonatransportablescannerandafixed?platformscannerwithin1hrofeachother.ImagesfromeachCTexaminationwereevaluatedindependentlybytwoneuroradiologistswhowereunawareofpatienthistory.Conspicuousnessofintracranialpathologyandnormalanatomywereratedona5?pointscale(1point''''optimal;5points''''poorornotvisualized).Statisticalcomparisonsweremadeusingnonparametrictests.
Results:SevenCTscanswereinterpretedasshowingnormalfindingsand20scansrevealedintracranialpathologyonbothCTscanners.Imagequalitywashigheronthefixedscanner(averagerating''''2.42points''''SE=0.12)thanonthetransportablescanner(averagerating''''3.10points''''SE=0.12(p=0.001).Depictionofthecerebellum''''midbrain''''andsupratentorialgray?whitematterwasbetteronthefixedscanner(p<0.05=.However''''wefoundnosignificantdifferencesindetectionofintracranialpathologybetweenscanners.Bothradiologistsfoundimagesfrombothscannerstobediagnosticinall27patients.
Conclusion:ImagesofthebrainonthetransportableCTscannerwerelessclearthanthoseonafixedscanner.However''''imagesfromthetransportableCTscannerwerediagnosticin27consecutivepatients.TheimplicationsofthisfindingareimportantfortheprovisionofCTservicesforcriticallyillpatientswhocannotbetransportedtotheradiologydepartment.
上面是AJR(美国放射学杂志)中一段完整的英文摘要,从中可以看出其特点:①用词简练、准确;②时态为过去时;③不用第一人称,多用被动语态;④方法和结果中强调统计方法及数据。对母语非英语的作者来说,撰写英文摘要的质量好坏直接与作者的英文水平有关,在这方面,只有多阅读英文文献,才能提高英文写作水平,从而写出高质量的英文摘要。
医学英语时态和语态翻译方法
医学英语属于科技英语,而科技英语的翻译首先必须要达到“信”这个基本标准,即概念准确,句式严整。其次,译文必须简洁明了,自然流畅,即“达”。除此之外,译者的中文文字功底一定要深厚,能够准确熟练的进行两种语言的转换,力争达到“雅”的高度。在医学英语翻译过程中,时态是大多数译者碰到的一大难题,英语中的时态有很多种,并且都附着有词形的变化。但是汉语就没有这些形态的变化。所以很多人在翻译的过程中,他们不知何时该用何种时态。有时全文从头到尾只用一种时态,或几种时态杂乱交错,给人不知所云的感觉。我们要知道汉语强调的是意义,不太强调句子结构,许多句子没有主语,还有的句子主语不明显,但意义是明确的;而英语句子非常强调句子结构,绝大多数句子需要主语和谓语。这就要求在英汉互译的过程中注重句意的转换,学会抓找中心词和使用各个关联词。
以下就医学英语中时态翻译的特点大致归类为:
1.动词过去时态的译法与现在时态相同,一般不要加“了”或“过”等字。例如:Preliminaryhormonestudiesdidnotrevealanystrikingchangesinthistissue.译为:初步的激素研究未显示这一组织有任何显著改变。Shakedownthemercuryafteryouhavereadandrecordedthetempera-ture.译为:你看完温度并记录后,将水银甩下来。
2.现在完成时或过去完成时在翻译时可以加“已经”、“曾经”、“了”等字。例如:Shehadbeensufferingfromdiarrheaandhaddevelopedsomeedema.译为:她一直患腹泻并且已经出现一些浮肿。但有时时态助动词或副词可不译出。例如:Shakedownthemercuryafteryouhavereadandrecordedthetempera-ture.译为:你看完温度并记录后,将水银甩下来。
3.将来时动词的翻译可以根据文意加“将要”、“要”、“会”等字。正式场合用“将”;表示愿望用“要”;表示可能性、结果等意义时用“能”、“会”等。例如:Somepatientswillcomeagaintomorrow.译为:有些病人明天会再来。Manwilldiewithoutair.译为:人没有空气就会死亡。Thediscussionwhichfollowswillbeconfinedtothenaturallyoccurringhormones.译为:下面的讨论将限于天然激素。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医学英语中常出现would+v.的句型,这是用来表示按照某种判断应当产生的果,这种句型可译为“应当会……”。例如:Thereforeitcouldbepredictedthatofthe152womenadmittedtothewatchpolicygroupwouldhavehistologicaldiseasedaxillarylymphnodes.译为:因此可以推测,在收住院观察的152名妇女中,有37人应会出现组织学上的腋窝淋巴结病变。
4.进行时态的动词翻译可以加“正”“、在”等字。例如:Thesociologicimplicationsofcertaininfectionsdiseasearebeingin-creasinglyrecognized.译为:某些传染病的社会意义正在受到更大的注意。但有时为了使句子更好地表情达意,也可不添加任何表时态的字眼。例如:Althoughshehadbeenreceivinginjectionofpenicillinforseveraldays,shehadshownlittleimprovement.译为:她虽已注射了几天的青霉素,但没见好转。另外,在科技英语中被动语态使用较多。其原因在于科技文章主要论述客观存在的事实和科学论断,并且希望强调和突出所论述的事物,因此谓语动词常采用以客观事物为主体的被动语态。医学英语亦然。但在翻译时,也并非都要译成被动语态。
英语动词时态及语态问题
科学探究包括六个环节,即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分析与论证、评估、合作与交流。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科学探究活动都必须经过这六个环节,我们在开展探究式教学活动时,应根据学生的探究水平,注重对某几个环节的能力培养。
一、提出问题研究是从问题开始的,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学习的开端。在这一阶段中,老师应精心设计一个问题情境,如生活中的自然现象、演示实验、小故事、图片、电脑模拟画面等,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自发提出问题。这一环节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二、猜想与假设在提出问题的前提下,学生可运用已有的物理知识及生活经验,从不同角度对问题的答案进行猜测,尝试性地提出自己的看法。这是一个思维发散的过程,不但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发展。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不要怕说错。当然,猜想必须具备一定的猜测依据,而不是胡思乱想。由于有的学生猜想的方向不对,猜想抓不住关键点,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握猜想的度,这是很有必要的。不是所有的猜想都要进行探究,对于一些无意义的猜想,教师应先引导学生去伪存真,保留有意义的猜想开展研究。
三、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针对探究的目的和条件,教师可引导学生设计明确、具体的操作步骤,达到预期目标。学生自我设计实验方案肯定会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教师应根据探究问题的难易程度,在设计实验方案时给学生必要的方法指导,最好是分组制订计划,再由教师和学生讨论和完善。制订计划要依据正确的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转换法、类比法、图像法、模型法以及逆向思维法等。根据研究对象,结合教学实际选择恰当的研究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探究思路,增强实验设计能力。
四、分析与论证对实验过程中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归纳,得出结论,这是从动手实践上升到建立理论的思维过程,同时也是创新过程。分析时,可用到比例法、图像法、比值法等。如在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时,发现电压增大,电流也增大,电压增大几倍,电流也增大几倍;而电阻增大,电流减小,电阻增大几倍,电流减小为原来的几分之一,由此得出在电阻不变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不变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的结论。
五、评估评估是探究活动的必要组成部分,一般分成两步来完成,先是探究小组内自我反思和评价,再是小组之间的交流、共同反思和评价。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首先对探究的过程和收集信息的科学性、可靠性进行评估,然后再对假设与探究结果之间的差异进行评估,再对探究过程中的成败进行评估总结,最后共同做好总结归纳。
谈论英语动词时态及语态问题
科学探究包括六个环节,即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分析与论证、评估、合作与交流。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科学探究活动都必须经过这六个环节,我们在开展探究式教学活动时,应根据学生的探究水平,注重对某几个环节的能力培养。
一、提出问题研究是从问题开始的,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学习的开端。在这一阶段中,老师应精心设计一个问题情境,如生活中的自然现象、演示实验、小故事、图片、电脑模拟画面等,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自发提出问题。这一环节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二、猜想与假设在提出问题的前提下,学生可运用已有的物理知识及生活经验,从不同角度对问题的答案进行猜测,尝试性地提出自己的看法。这是一个思维发散的过程,不但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发展。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不要怕说错。当然,猜想必须具备一定的猜测依据,而不是胡思乱想。由于有的学生猜想的方向不对,猜想抓不住关键点,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握猜想的度,这是很有必要的。不是所有的猜想都要进行探究,对于一些无意义的猜想,教师应先引导学生去伪存真,保留有意义的猜想开展研究。
三、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针对探究的目的和条件,教师可引导学生设计明确、具体的操作步骤,达到预期目标。学生自我设计实验方案肯定会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教师应根据探究问题的难易程度,在设计实验方案时给学生必要的方法指导,最好是分组制订计划,再由教师和学生讨论和完善。制订计划要依据正确的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转换法、类比法、图像法、模型法以及逆向思维法等。根据研究对象,结合教学实际选择恰当的研究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探究思路,增强实验设计能力。
四、分析与论证对实验过程中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归纳,得出结论,这是从动手实践上升到建立理论的思维过程,同时也是创新过程。分析时,可用到比例法、图像法、比值法等。如在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时,发现电压增大,电流也增大,电压增大几倍,电流也增大几倍;而电阻增大,电流减小,电阻增大几倍,电流减小为原来的几分之一,由此得出在电阻不变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不变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的结论。
五、评估评估是探究活动的必要组成部分,一般分成两步来完成,先是探究小组内自我反思和评价,再是小组之间的交流、共同反思和评价。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首先对探究的过程和收集信息的科学性、可靠性进行评估,然后再对假设与探究结果之间的差异进行评估,再对探究过程中的成败进行评估总结,最后共同做好总结归纳。
交际法与英语语态教学
语法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全部中学、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之中。传统语法教学仅仅把语法视为静态的形式或呈现,这种观念通常把语言解释成“语音—词汇—语法”的知识传授,过于偏重语言的形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中心,教师的注入式讲解,往往使学生被动地模仿、记忆并进行呆板、枯燥的句型操练及单句翻译。目前,在我们的英语语法教学中,仍然存在大多数学生能造出正确的句子来、却不能运用简单的句型进行日常生活中交际活动的现状。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对当前的英语语法教学提出新的要求。随着我国加入WTO,国际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培养发展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非常重要,它是学生自身发展适应社会的迫切需要。如何运用有效的方法组织语法教学,是英语教师值得关注探讨的课题之一。实践证明,传统语法教学不利于学生在真正的语言环境中交际,也就不能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而交际法却能够弥补这种不足,有效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提倡运用交际法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把语言形式的教学和语言功能的教学灵活、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主动、愉快地参与有意义的语言交际活动,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习得语法、学得英语,培养学生流利运用英语、得体进行交际的能力。1师生互动激发兴趣随着20世纪70年代交际法的兴起,传统英语语法教学受到很大冲击,交际法的理论和方法越来越引起英语教师的兴趣。Longman应用语言学词典中赋予语法新的内涵:“语法是语言结构及词和词组等语言单位组成语言句子的方法的描述,它通常包括这些句子在各个语言系统中的意义和功能”。这一定义表明:语法有语言静态形式的一面,同时也有语言的动态功能或言语行为的一面。在交际活动中,师生互动沟通畅通,学生们情绪处于积极主动状态,这对教与学起着重要的作用。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师生情绪饱满,学习有兴趣,利于知识的获取和感情上的交流,使语法规则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中学习,不会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教师要有意识地把学习语法的目的引导到实用方面来,让学生有机会在实践中去运用,通过实际运用进而掌握知识。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经常列举一些实例,通过启发,学生就可以理解语法的含义。
例如,教师让学生们放松环视周围环境,把看到的正在发生的事情用英语表达出来,这时课堂气氛就会活跃起来,学生们都忍不住开口讲英语,在有趣的模拟交际中,习得语言。学生对这样的情景十分熟悉,而且有亲身的体验,会产生很高的模拟热情。2在语境中学习交际法教学中教师起指导作用,学生成为教学中心。有些语法知识不易汉语叙述,学生不易准确理解掌握。教师要想办法借助图片、简笔画、多媒体幻灯片等手段,使其直观形象,创设交际语境,让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中去理解、体会、运用,这种生动有趣的场景能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语法知识的语义,有助于学生较准确地运用所学新语法来表达自己。
课堂交际活动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这些活动往往和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或以学生所熟悉、感兴趣的事物为题材,并且是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相适应的交际活动,引导学生主动运用新学的语言和已经掌握的语言知识有效交流。如教师提前拟定题目让学生去发挥,或发动学生自编大家熟悉的故事,也可以一个学生为中心人物,其他学生主动向他(她)提出问题,让他(她)做出迅速反应。用这种口头表达的形式激发了他们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得到了充分的提高。最后,让学生总结、归纳句型,指出句型的特点。整个过程都是调动学生意识活动的过程,学生利用归纳法在真实的语境中了解和掌握了语法结构,使他们的交际能力达到了比较理想的境界。然后,教师运用一段时间把漏掉和用错的语法内容做必要的强调和讲解。这样,学生既练习了口语,也学习和巩固了所学的语法知识。
英文摘要中语态和时态的用法
英文摘要的字数大多数期刊规定不超过250个词,内容应与中文摘要对应。医学论文中,一般少用第一人称和主动语态,多用第三人称和被动语态,用以体现叙述客观事实。所用时态需与事情发生时间一致,叙述基本规律时可用现在时,叙述研究对象、方法和结果时,用过去时。举例如下。 Objective:ThepurposeofthisstudywastodeterminewhetheraninhospitaltransportableCTscannercanprovidediagnosticbrainimagesandtocomparethequalityoftheseimageswiththosefromaconvertionalfixed?platformCTscanner.
SubjectsandMethods:Twentysevenpatientswithknownorsuspectedintracranialpathologyunderwentimagingonatransportablescannerandafixed?platformscannerwithin1hrofeachother.ImagesfromeachCTexaminationwereevaluatedindependentlybytwoneuroradiologistswhowereunawareofpatienthistory.Conspicuousnessofintracranialpathologyandnormalanatomywereratedona5?pointscale(1point''''optimal;5points''''poorornotvisualized).Statisticalcomparisonsweremadeusingnonparametrictests.
Results:SevenCTscanswereinterpretedasshowingnormalfindingsand20scansrevealedintracranialpathologyonbothCTscanners.Imagequalitywashigheronthefixedscanner(averagerating''''2.42points''''SE=0.12)thanonthetransportablescanner(averagerating''''3.10points''''SE=0.12(p=0.001).Depictionofthecerebellum''''midbrain''''andsupratentorialgray?whitematterwasbetteronthefixedscanner(p<0.05=.However''''wefoundnosignificantdifferencesindetectionofintracranialpathologybetweenscanners.Bothradiologistsfoundimagesfrombothscannerstobediagnosticinall27patients.
Conclusion:ImagesofthebrainonthetransportableCTscannerwerelessclearthanthoseonafixedscanner.However''''imagesfromthetransportableCTscannerwerediagnosticin27consecutivepatients.TheimplicationsofthisfindingareimportantfortheprovisionofCTservicesforcriticallyillpatientswhocannotbetransportedtotheradiologydepartment.
上面是AJR(美国放射学杂志)中一段完整的英文摘要,从中可以看出其特点:①用词简练、准确;②时态为过去时;③不用第一人称,多用被动语态;④方法和结果中强调统计方法及数据。对母语非英语的作者来说,撰写英文摘要的质量好坏直接与作者的英文水平有关,在这方面,只有多阅读英文文献,才能提高英文写作水平,从而写出高质量的英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