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审批制度范文10篇
时间:2024-04-12 13:13:1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预算审批制度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我国预算审批制度改革论文
我国宪法规定了人民代表大会的预算审批权。预算草案编制完成后,应当提交国家权利机关审批通过,方可生效。预算草案经审批生效,就成为正式的国家预算并具有法律约束力,非经法定程序,不得改变。[1]《预算法》规定,中央预算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地方各级政府预算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地方人大尤其是市县人大,许多没有设立预算委员会。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预算工作委员会只有20个人,很难审查上万亿的中央预算资金。预算审批权的行使状况并不能让人们满意,预算审批制度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预算制度的建立,是民主政治的体现。政府对于公共资金的每一分支出,都应该事先制定详尽的预算,待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和批准后方可支出。审批权作为高度政治性的议题,预算审批权的授予在不同的政府体制与政治文化传统下会有不同,但是,不论是怎样的国家制度,预算审批权总是包含着三个方面。这些内容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首先是立法机关的收入保障权,指由立法机关通过制定及调整有关税法、国债法及金融货币法等法律文件,行使在税收、国债和金融领域中的财政权,起到控制政府收入、稳定国家财政金融活动的作用。其次是立法机关的支出控制权,指由议会通过授权法、拨款法、委员会决议及各种非正式立法的方式,对政府的开支项目及其支出预算进行控制,为政府的活动提供相应的物质保证。再次是立法机关的账目审核权,指由立法机关通过其内部设立的有关组织及相对独立的监督部门,对政府的财务项目进行审计,从而监督行政部门的活动是否按授权与拨款法案的要求进行[2]。审批权的内容分为实质和程序两方面的内容。我们通常意义上理解的审批权似乎仅只包含了程序方面的审议和批准,而就审议和批准程序本身也已经简化到走形式的程度。
中国预算法只规定了预算草案由行政部门编制,由人大审批,但对人大是否享有预算草案的修正权,以及政府是否享有对预算审批的制衡权则未明确。这其实正是对审批权内容不明确的表现。显然,审批不同于备案,也不能只是批或不批,审批的重点在于审议然后决定是否批准,而审议则不能止于程序的审查,而应该更多地关注草案的内容。审批权应该包括预算草案调整权。由干预算草案编制的粗糙,以及人大会期制度本身方面的原因,目前人大事实上很难判断预算支出的合理与否。人大拥有调整修正权,一方面可以加大权力机关的预算职责,另一方面对明显不合理的预算开支也多了一条制约途径。[3]
各级人大在审批政府预算时一般都会确认政府预算具有法律约束力,但预算审批权的性质是什么呢?从现有著述的观点来看,主要有立法权说、监督权说、决定权说和独立权说。[4]预算的审批是对开支机构的事前赋权,事后确认的过程,而监督权是保障性和控制性的权力。审查批准预算案并不具有监督权这种事后性、保障性的特点。决定权具有自创性和实体规定性,而审批权一般不具有创建性,只是对既有事项的表态、宣告与确认。决定权和审批权在实体内容和运用程序上都存在着差别。预算虽然不具有实质性法律的抽象性要求,但不论是大陆法系的国家还是英美法系的国家,年度预算都具有款、项、目、节的法条架构,都经由一般立法程序成立,并以条例或者法案的形式公之于众。预算既然是法,立法机关是以法律的形态来通过国家预算审批的。那么应该可以得出预算审批权即立法权的结论,确立这一点对于预算审批制度的改革是非常重要的。很多法治发达的国家都赋予预算审批非常重要的地位,英美等不少国家甚至直接将立法程序适用于预算审批的过程,通过的预算即成为法案,与议会通过的其他法律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5]既然审批权是立法权,那么上文所提到的调整权则是应有之意。而我们面临的下一个问题是,人大是否有能力对预算草案做出调整。
预算审批是一项政策性、法律性、技术性都非常强的工作。人大不仅没有充分的时间也不具备相应的能力。如果没有专门机构的辅助,人大的各项活动很可能陷入表面化。而无论是在实行一院制议会国家,还是实行两院制议会的国家,预算的具体审核都是由议院的各种常设委员会与其属下的各种小组委员会负责进行,最后才由议会大会审议表决。如美国国会设有预算局,参、众两院都设有预算委员会。国会预算局负责在经济形势预测和财政收入估计方面给两院的预算委员会提供技术上的帮助,预算委员会则具体组织对预算草案的审核。除此之外,参、众两院的拨款委员会及其小组委员会实际上也在很大程度上行使着预算审核权。[6]这给我们以很大的启发。预算委员会可以充分利用预算信息管理系统,审查各预算部门收入支出的合法性、科学性、合理性。还可以建立专门小组,与预算支出的各个部门相对应,负责对该部门收支预算的专门审查。预算委员会一方面对预算编制部门报送的预算草案中不合法或不合理的内容在说明理由的前提下建议予以修改,另一方面建议审批机关对预算草案中不合法或不合理、但预算编制部门拒绝修改的内容予以否决。这就避免了因为缺乏信息和专业知识技能而做出不科学的调整。这样,不仅对部门也对审批机关有着双重的制约。
另外,目前预算草案粗略的风格,对人大代表而言都只能是“外行看不懂,内行看不清”。人大审查中不可能对预算方案提出一些实质性的意见,客观上形成流于形式的程序性监督。提交人大的政府预算编制应从粗略到细致,这样人大才有可能真正行使审批权。这样人大在预算委员会的协助下,在各部门的配合下,审批权才具有实际意义。
预算审批制度改革论文
摘要:审查和批准财政预算,监督预算的执行,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权。强化对预算的审批监督,保障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努力探索加强预算审批监督的有效方式和途径,保证财政预算的准确与透明。本文从审批权的内容和性质入手,从确保审批权的实现的角度,浅谈预算审批制度的改革。
关键词:审批权;内容;性质;改革
Abstract:Theexaminationandtheauthorizationfiscalbudget,thesurveillancebudgetstheexecution,istheconstitutionandthelawentrustswithalllevelsofNationalPeople''''sCongressandstandingcommittee''''simportantauthority.Thestrengtheningtothebudgetexaminationsurveillance,thesafeguardeconomyandthesocialeachenterprise''''shealthydevelopment,needstoexplorediligentlystrengthensthebudgetexaminationsurveillance''''seffectivewayandtheway,guaranteefiscalbudgetaccurateandtransparent.Thisarticleobtainsfromtheexaminationandapprovalauthoritycontentandthenature,fromguaranteedtheexaminationandapprovalauthorityrealizestheangle,discussesthebudgetexaminationsystem''''sreformshallowly.
keyword:Examinationandapprovalauthority;Content;Nature;Reform
引言
我国宪法规定了人民代表大会的预算审批权。预算草案编制完成后,应当提交国家权利机关审批通过,方可生效。预算草案经审批生效,就成为正式的国家预算并具有法律约束力,非经法定程序,不得改变。[1]《预算法》规定,中央预算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地方各级政府预算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地方人大尤其是市县人大,许多没有设立预算委员会。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预算工作委员会只有20个人,很难审查上万亿的中央预算资金。预算审批权的行使状况并不能让人们满意,预算审批制度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浅析全面预算在企业内部控制的运用
摘要: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企业资产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具有重要的影响。当前阶段我国企业普遍面临着全面预算管理控制制度缺乏、全面预算管理使用效率低下以及全面预算管理违规使用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对企业的经营发展产生了极大的阻碍作用。因此,全面预算管理的内部控制问题便成为了现阶段企业财务管理需重点关注的关键性问题。文章在分析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内部控制中的重要性基础上,深入探讨了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在内部控制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内部控制中全面运用的措施及建议,以期企业能够通过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在内部控制中的运用,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内部控制;成本控制
一、引言
全面预算管理是指在企业经济活动过程中,通过制定发展计划、战略目标和经营策略将企业内部的各个经营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现阶段,我国已经初步将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应用于各个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的运营下,各个企业能够优化资源配置,减少资源的浪费。并且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资源的使用效率,更加推动了企业的进步。伴随着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实践的发展,学术界普遍认为我国尚未真正建立起全面科学的管理体制。除此之外,在全面预算管理制度运用的过程中也凸显出来一些细节问题。诸如,全面预算管理职务分工不明晰、全面预算管理授权批准控制不到位、全面预算管理会计控制系统不完善等多方面问题。鉴于此,本人在研究中基于全面预算管理和内部控制的概念,采用文献分析方法和定性分析方法,阐述现阶段全面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且依据现阶段全面预算管理的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全面预算管理的内部控制具有紧迫性,这主要是由于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定位以及问题所决定的。现阶段,全面预算管理的内部控制存在全面预算管理职务分工不明晰、全面预算管理授权批准控制不到位、全面预算管理会计控制系统不完善等多方面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改善,势必会影响企业资源的使用效率。从长远来看,企业的经济效益会降低,利润空间将会不断萎缩,从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发展。综上所述,全面预算管理的内部控制问题解决具有紧迫性。从问题研究的重要性来看,全面预算管理能够优化资源配置,减少资源的浪费。这就能够为企业的经营发展节约成本。除此之外,预算管理体系作为一种较为成熟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方法,实现了对公司业务流、信息流的整合,对企业规划战略目标、控制日常活动、分散经营风险以及优化资源配置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其目的就是公司利益最大化。鉴于此,全面预算管理的内部控制的研究具有紧迫性与重要性。
二、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在内部控制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全面预算管理职责分工不明晰。全面预算管理方面的职务分工不明晰问题具体而言主要表现为如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出纳与会计岗位职责混乱。就其实质而言,出纳岗位与会计岗位之间的分工体现的是一种相互制衡和相互约束的内部控制关系。在出纳岗位和会计岗位之间的分工问题上存在一些缺陷。例如,出纳人员无需经过会计人员的审核就可以直接支付款项,出纳人员可以利用其与会计人员之间职务分工不清晰的职务设计漏洞私自设立小金库。换言之,会计人员在出纳人员支付相应的全面预算管理时缺乏严格的复审机制。另一方面是把支付款项时需要用到的所有印章交由同一个人保管的现象的存在。也就是说,在的内部财务管理过程中,会计人员为了减少出纳人员四处盖章给工作带来的不便,将支付款项时所需要的多个印章交由一个人进行管理。鉴于此,出纳人员可以任意办理任何出纳事务。这一现象具有极大的风险性,给全面预算管理的安全性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这一问题也是全面预算管理的内部控制中存在的最明显的问题。(二)全面预算管理授权批准控制不到位。全面预算管理授权批准控制不到位主要表现在审批制度不健全和审批效率相对较低两个方面。1.审批制度不健全。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流动遵循的是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并且是由董事会最终表决执行。在涉及全面预算管理流动的经济业务中,往往只是由总经理做出最终决定。比如,在2014年度的一项经济业务中,动用350万元开辟新的经营项目。在这一重大经济业务的决策上,总经理做出最终决议,而未提交到董事会进行表决决策。这无疑增加了企业全面预算管理运用的风险。2.审批效率相对较低。目前,的最高审批权过度集中在总经理手中。总经理对的每一项事宜都必须亲自做出回应,亲自处理。尽管在这一经营过程中,总经理最终审批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潜在风险,但是由于事必躬亲的处理方式导致审批效率相对较低。(三)全面预算管理会计控制系统不完善。通过上文对全面预算管理会计控制系统现状进行的研究和分析,可以看出的全面预算管理会计控制系统是不完善的。1.现金收支控制缺乏严格性。一方面,全面预算管理业务很少通过银行转账的方式,直接进入银行存款,而是通过现金的方式流入公司。出纳人员集中一天统一送入银行。这就导致平均每一时期会有大约200万元资金滞留在公司。这就违反了银行日常结算的相关规定,给内部的偷税漏税提供了便利。2.银行存款的收支业务存在缺陷。部分会计人员在处理银行存款收支业务时存在截留公款、私自修改银行对账单、私自涂改支票等不良现象。部分会计人员往往利用自身职务的便利性,借助银行存款收支业务存在的漏洞来谋取私利。这些行为严重影响了集团全面预算管理的安全性。
企业货币资金控制监管之我见
货币资金是企业资产中流动性最强、风险最高的资产,以货币形式体现,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企业生产与发展的基础,为确保货币资金的安全保障以及生产经营活动的有效正常运行,企业应加强对货币资金的控制和管理,建立健全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重视其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一、企业货币资金控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很多企业资金集中管理与分散占用思想相矛盾,出现子公司多天开户的现象,资金使用效率低下且管理不集中造成管理失控。在货币资金管理中,大部分企业都有制定相应的资金使用和费用开支等计划,然而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计划与实际经常脱节,同时在投资管理中,盲目投资的现象较为严重,重点项目投资较分散,投资失误多损失也严重,企业资金周转也更加困难,造成企业资金管理存在很多问题,影响企业资金的正常周转。
(二)职责分工不明确,审批制度不严格
大部分企业并没有建立相应的货币资金授权审批制度,或是即使有相应的审批制度但并未严格执行,企业在购买、使用各种票据的过程中并未遵循严格的审批制度,财会人员随意支取货币资金,以及公司法人章的保管等,这些不健全的货币资金内部管理制度造成企业一些经办人员的贪污以及挪用资金等。
财务管理论文-浅议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的设计
财务管理论文
当前一些单位内部管理松弛、控制薄弱,从源头上给舞弊,腐败行为予可乘之机。同时造成了单位资产的流失,影响了利润水平,从而降低了其市场竞争力。为适应加入WTO的客观要求,在新形势下加强单位内部控制是现代管理制度建设的首要课题。2000年国家先后了《会计法》及《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试行)》,从法律的角度对内部控制作出规定。意在规范会计行为,强化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提升单位内部经营管理效果,杜绝经济违法行为于未燃。
内部控制是保证单位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证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纠正错误和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合法、完整的政策和程序。其贯穿于单位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只要存在经济行为,就需有相应的内部控制。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就是在单位内部的职责分工、责任制度、财务会计制度和财产物资管理制度等有关管理制度中,都应具体体现内部控制的要求。财务收支审批制度作为内部控制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得是否科学、完善,对单位的财务管理影响重大。
一、制定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的必要性
内部控制制度划分为内部管理控制制度与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两大类。内部管理控制制度是指那些对会计业务、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的可靠性没有直接影响的内部控制。如企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指那些对会计业务、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的可靠性有直接影响的内部控制。如由非出纳人员每月编制银行存款调节表。财务收支审批制度是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具体规定,其基本目的在于:通过这种控制,可提高现金交易的会计业务、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的可靠性。保证组织机构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转,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与有效运用,提高经济核算的正确性与可靠性,推动与考核单位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二、财务收支审批制度设计的原则
全面预算促进医院管理水平
一、全面预算管理在医院管理中实施的意义
(一)最大化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调动医院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是全面预算实施的一个重要作用,在医院整体经营战略目标的引导下,通过对预算进行编制执行和控制来对员工进行考评和激励,奖惩分明,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促使医院管理水平得到提升,实现医院利益的最大化。(二)实现医院资金的合理分配。全面预算管理是通过量化方式对整个医院运营状况进行反应的,而这种反应不只是单纯的收支预算金额的反应,更是一种资金的合理分配。因此在医院管理中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能够很好地实现资金的合理分配。(三)利于医院战略目标的制定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可以使医院的经营管理者、决策者全面的掌握整个医院的财务状况,并利于对财务状况进行有效控制,从而能够帮助医院领导层制定出正确的战略目标,促进医院的长久发展。
二、医院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树立全面预算管理理念。在医院管理中开展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会对医院未来的整体经营规划、战略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同时也会对医院当前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产生最为直接的影响。因此,在医院管理中全面、实施全面预算至关重要。而要想在医院管理中推广实施全面预算,首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树立起全面预算的管理理念,只有深入的理念才能够促进实践工作的有效开展。要想树立起全面预算的管理理念,首先需要医院管理层人员要坚定全面预算理念,通过不断地学习提高自身的全面预算管理理念认知度。在此基础上由领导层自上而下的将全面预算的管理理念传达到医院的各级部门、各个科室,从而使整个医院的全体工作人员均树立起深刻的全面预算管理理念[3]。其次是医院内部要积极做好全面预算管理理念的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层的传达与灌输是纵向的,而宣传教育则是横向的,全面的。因此,医院需加强全面预算管理理念的宣传教育工作,让宣传教育覆盖整个医院的每一位员工,在宣传教育过程中不断强化成本效益理念,促使每一位工作人员能够将全面预算管理渗透到日常工作中去,在点滴小事中得以落实,有效增强成本控制。(二)完善全面预算管理实施流程。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保护四个环节,即制定、实行、审核和完善。具体来说,这四个流程环节的主要内容分别是:①制定:该阶段主要是进行全面预算整体流程的设计和制定,主要的设计和制定的内容有全面预算制定程序及其形式与遵循原则的设计,全面预算内容与衡量标准的设计;②实行:该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分解医院发展的目标,并设计出与全面预算实行相关联的反馈监督机制,并呈报全面预算实行的具体内容;③审核: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在结合医院当前所实行的奖惩制度的基础上,设计出审核评定标准和规范业绩考核体系,对预算管理实行内容进行实时评价;④完善:该阶段的主要工作是结合审核结果构建全面预算协调机制,改善全面预算管理流程,以此来实现最大限度的资源优化配置。医院在开展全面预算的过程中,不仅仅要牢牢把握以上四个管理实施流程,对其进行科学的设计和合理的制定,同时还要注重预算思路的优化,可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医院工作人员业绩的考核、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的规范、各职能部门职能的明确、各工作岗位工作目标的明确、各部门和个科室沟通、往来的协调。只有做到以上这些管理实施流程的完善,才能够确保医院内部各项经营管理活动科学、有序的开展[4]。(三)建立预算管理预警机制。全面预算管理的开展和实施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防患于未然”,即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一些不正常经济活动,从而将医院经营过程中的一些不必要的损失降到最低,确保医院的利益。鉴于此,建立有效的预算管理预警机制也是医院有效开展全面预算管理的一项重要保障。预算管理预警机制的建立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预算内事项预警:这一预警机制指的是将预算时所假定的金额数与财务部门的实际输出金额进行对比,一旦出现偏差则预警机制自动发出警告,提醒工作人员要核对超出部分的预算资金数及其用途,并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有效措施进行消解。②隐患经济预算预警:该预警机制主要是控制员内的一些不正常经济活动,及时规避某些隐患事项,避免医院出现较大的经济损失。③超出预算额度经济预警:医院在实际的经营活动中会出现一些超额问题,此时预警制度发出警示,工作人员要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审核,确保资金合理使用。④预算之外预警:医院即使开展了全面预算管理,也无法确保将医院经济活动中的所有事项囊括其中,该预警机制就是为解决这一问题建立的。预算之外预警主要是促进医院资源更加合理配置,促使其有效实现经营目标[5]。(四)严格规范预算审批制度。预算审批是全面预算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一个重要的把关环节。因此,严格规范预算审批制度是医院开展全面预算管理一项不可或缺的工作。只有规范化的预算审批制度,才能够使得医院的全面预算具有约束性、规范性、严格性,这是确保全面预算管理有效开展的基础,也是促进医院管理水平提高的重要保障。因此,医院必须积极重视预算审批制定的建立和完善,形成一套具有严格的,规范化的审批制度,能够为医院的各项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执行提供支撑[6]。
三、结语
综上所述,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能够调动医院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实现医院资金的合理分配,利于医院战略目标的制定,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因此,在当前形势下,医院必须树立全面预算管理理念,完善全面预算管理实施流程,建立预算管理预警机制,严格规范预算审批制度,以此来大力促进全面预算在医院管理中的推广应用,才能够促使医院真正实现全面预算管理,从而显著提升医院的经营管理水平,为医院实现长久战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财务收支审批制度必要性论文
当前一些单位内部管理松弛、控制薄弱,从源头上给舞弊,腐败行为予可乘之机。同时造成了单位资产的流失,了利润水平,从而降低了其市场竞争力。为适应加入WTO的客观要求,在新形势下加强单位内部控制是管理制度建设的首要课题。2000年国家先后了《法》及《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试行)》,从的角度对内部控制作出规定。意在规范会计行为,强化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提升单位内部经营管理效果,杜绝违法行为于未燃。
内部控制是保证单位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证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纠正错误和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合法、完整的政策和程序。其贯穿于单位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只要存在经济行为,就需有相应的内部控制。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就是在单位内部的职责分工、责任制度、财务会计制度和财产物资管理制度等有关管理制度中,都应具体体现内部控制的要求。财务收支审批制度作为内部控制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得是否、完善,对单位的财务管理影响重大。
一、制定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的必要性
内部控制制度划分为内部管理控制制度与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两大类。内部管理控制制度是指那些对会计业务、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的可靠性没有直接影响的内部控制。如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指那些对会计业务、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的可靠性有直接影响的内部控制。如由非出纳人员每月编制银行存款调节表。财务收支审批制度是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具体规定,其基本目的在于:通过这种控制,可提高现金交易的会计业务、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的可靠性。保证组织机构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转,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与有效运用,提高经济核算的正确性与可靠性,推动与考核单位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二、财务收支审批制度设计的原则
1、全面控制和重点控制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单位必须对所有的财务收支进行全面控制。所谓全面是指三个方面,一是全过程的控制,不仅包括经济活动各个环节中涉及支出类业务的审批,还包括如销售单、供货合同等收入类业务的审批;二是全员的控制,包括单位领导在内的所有职工;三是全要素的控制,包括办公费、投资、差旅费、业务招待费等所有费用项目。另一方面,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对诸如基建投资、兼并等重要的财务收支项目,应实施重点控制,严格审批。
地税局后勤近年来工作情况汇报
将近年来我局后勤管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财务管理工作
近年来,我们在财务管理方面,严格遵守《XX市地方税务局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及财务管理暂行办法》,并积极借鉴外地先进单位的做法,认真学市地税局及XX市地税局财务管理先进经验,积极探索适合我局的财务管理新模式,使我局的财务管理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一是进一步修改完善了我局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具体包括《XX市地税局财务管理暂行办法》、《XX市地税局财务预算审批管理规定》、《XX市地税局机关财务管理规定》、《XX市地税局固定资产管理办法》、《XX市地税局财务人员管理制度》、《XX市地税局内部财务审计管理办法》、《XX市地税局财务经费公开办法》等。通过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管理制度,使财务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财务管理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二是推行财务管理集约化、精细化、规范化。自2003年7月份开始,我局对所属15个基层税务所的经费财务全部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基层税务所全部实行“报账制”,由市局计划会计科代为记账。税务经费支出实行精细化、规范化管理,进一步细化财务预算,坚持1000元以上支出必须实行事前预算审批制度。结合事前预算审批制度,进一步规范各项支出的报销程序,凡是没有预算以及超预算的大额经费支出,财务部门一律不予报销。通过细化财务预算,使税务经费支出更加合理、规范,达到节约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功效。
三是使用财务管理软件,积极推进财务会计电算化、财务信息网络化。自2004年1月开始,在市局财务装备处的指导下,我局对局机关及所属15个基层税务所的经费财务全部实行微机记账,同时微机账与手工账并行运行。今年8月份,我局又新购置了扫描仪,将经费原始凭证扫进财务软件,解决了原始凭证不能进入财务软件的弊端。同时也为实现网上财务监控、网上内部审计提供了可能。
四是加强监控,强化内部审计工作。实行财务预算事前审批制度,规范报销程序,并结合实际制定了我局《内部财务审计管理办法》,加大内部审计工作力度。自2004年开始,我局每年对所属税务所的内部审计率达100%。
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建立透明的、以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为主线的行政管理体制,是增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一、以法规清理为契机,减少审批事项,加强行政审批的法制建设
首先是所有的行政审批都必须有法可依。现行的审批制度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属于审批经济,而市场经济是以法治为基础的经济,要从根本上解决审批经济问题,必须依法行政,避免审批事项设置的随意性。目前,尚无相关的法律对设置行政审批的范围、权限、程序进行界定,因而出现乡镇政府也能发文件设置行政审批项目的现象。这个问题不解决,难免会产生现在取消几百项,将来又增加几百项的问题。为此对加强行政审批的法制建设,创设良好的行政审批的法制环境,应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
其次是有关法律法规要配套。现行的审批制度重事前审批,大多是属路障型的。随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行政审批部门将不设路障设路标,实行告知承诺制,联合会审制,并逐步转向加强服务和事后监督。这就需要以建章立制为重点,把行政审批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二、加快行业协会、中介机构的改革和发展,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中介机构在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与纽带作用
按照市场取向原则,一些应由市场机制自行调节,可由中介机构行业协会提供服务和自我管理的事项,政府要退出审批,交由市场机制来运作。由于目前社会中介机构、行业协会的组织还不健全,行为还很不规范,以致有的审批转移到了中介机构和行业协会,而这些组织并未与政府真正脱钩,造成“二政府”现象,收费反而更多,管理却不到位。为此建议加快行业协会、中介机构的改革和发展,既积极又稳妥地推进行政审批事项的调整转移和衔接,针对行业协会的发展政策、管理体制、内部组织、引导方式等作一些有针对性的规定,增强各类中介机构及行业组织的自律性,逐步形成规范有序的服务市场。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论文
一、转变政府职能,让政府和社会各司其职
行政审批是带有浓郁的计划经济色彩的政府管理方式,也曾被认为是最有效的管理方式。事无巨细都要征得政府部门的许可和批准。这种“无限”型的政府过分突出市场和社会的缺陷,忽视政府自身的弱点。然而,殊不知政府和市场都是有其内在缺陷的,都不是全能的。随着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全能”政府的弱点也就不断地凸显出来。社会和市场主体的自主性完全被扼杀,政府包办了一切。现在中国又加入了世贸组织,将在很大程度上进入国际化市场,面临国际规则的挑战,中国政府惟有转变职能,变“无限”型政府为“有限”型政府,才能更好地发挥政府和社会应有的职能,轻装上阵,迎接新的挑战和机遇。
那么应如何转变政府职能呢?政府与社会以及市场的界限在哪儿呢?政府应把自己的工作重点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充分发挥市场主体和中介组织的积极性,按照市场和社会规律办事。
新出台的许可法规定,凡是公民、法人或者其它组织能够自主决定的,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的,行业组织或中介机构能够自律管理的事项都可以不设定行政审批。
二、培育社会中介组织,使其自食其力
转变政府职能,把政府管不了和管不好的职能交还给社会和市场,由社会和市场独立承担这些分离出来的职能,就必须大力培育中介组织,发挥它们在自我管理中的作用。但是,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过程中对社会团体的清理来看,情况却不容乐观。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预算资金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