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监管范文10篇
时间:2024-04-12 13:06:0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预算监管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预算统计下企业能耗监管模式研究
摘要:本文以能源类企业为例,在用水、用电领域将这些能耗以市场价格计价,又构成了企业生产经营的可变成本,这样便能在价值层面弥补利用传统数据指标所带来的不足。预算统计下的能耗监管模式可从结合具体事由分模块来展开预算统计、将能耗进行货币计价转换为可变成本、预算约束下对可变成本实施动态管控、多元目标下对能耗监管实施绩效考核等四个方面展开构建。
关键词:预算统计;能耗;监管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作为经济组织的企业需要强化自身的能耗监管模式。本文以能源企业为例,其发生能耗的重要方面发生在用水、用电领域,将这些能耗以市场价格计价又构成了企业生产经营的可变成本。因此,对企业能耗监管转换为对这些可变成本实施动态管控,便能在价值层面弥补利用传统数据指标所带来的不足。再者,企业成本控制的目的仍在于减能增效,而单纯依靠能耗指标所开展的监管模式则忽略了“增效”的需要。从而,这就可能导致能耗监管与产能结构优化之间产生矛盾。随着问题视角的转变,便需要思考以怎样的手段来管控上述可变成本。本文认为,引入预算统计所形成的约束机制则能够对可变成本管控提供帮助,最终对企业能耗监管产生积极影响。
一、目前企业能耗监管模式所面临的挑战
结合本文调研,可将目前所面临的挑战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一)能耗监管指标与企业整体运营相脱节。需要在整体观视角下来理解企业的运营形态,这就要求需要在可变成本管控中遵循整体最优的原则。然而,在传统的能耗监管视域下往往以某一模块作为指标监管对象,但该模块则构成了企业整体运行的一个部分,且该部分的功能地位或低或高,所以单纯依据能耗监管指标来作为检视手段的话,则将对企业的整体运营产生抑制作用。(二)能耗监管模式与企业发展战略相脱离。本文立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之下,此时的能源类企业普遍面临除去过剩产能和优化产能结构的历史任务。对于后者而言,其主线反应为通过技术改进和升级生产设施设备来提高企业的资本有机构成。毫无疑问,随着企业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单位劳动力所能推动的资本数量显著增大,进而也必然增大对水能和电能的消耗。可见,若是拘泥于传统的能耗监管模式,则将无视企业发展战略的需要。(三)能耗监管体系与企业生产现状相脱轨。订制化生产已构成企业的生产现状,订制化生产在取代规模化生产的进程中,必然也就取消了规模经济效益。这就意味着,当前能耗监管体系应以弹性化和柔性化的特点,来适应企业的生产现状。然而,现行的能耗监管体系则与之相脱轨。
二、预算统计在应对挑战时的作用
保险企业财务预算监管
在企业的管理会计工作中,财务预算工作是重要的内容,本文从财务预算的定义、财务预算的重要性、财务预算的约束、财务预算执行的监控、财务预算与绩效考核等几个方面详述财务预算,进一步论证财务预算的重要性。
一、财务预算的定义
财务预算是反映某一方面财务活动的预算,如反映现金收支活动的现金预算;反映销售收入的销售预算;反映成本、费用支出的生产费用预算(又包括直接材料预算、直接人工预算、制造费用预算)、期间费用预算;反映资本支出活动的资本预算等。综合预算是反映财务活动总体情况的预算,如反映财务状况的预计资产负债表、预计财务状况变动表,反映财务成果的预计损益表。上述各种预算间存在下列关系:销售预算是各种预算的编制起点,它构成生产费用预算、期间费用预算、现金预算和资本预算的编制基础;现金预算是销售预算、生产费用预算、期间费用预算和资本预算中有关现金收支的汇总;预算损益表要根据销售预算、生产费用预算、期间费用预算、现金预算编制,预计资产负债表要根据期初资产负债表和销售、生产费用、资本等预算编制,预计财务状况表则主要根据预计资产负债表和预计损益表编制。
二、财务预算的重要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而财务风险是企业所面临的各种风险中产生影响最严重的一种,在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财务预算起着决定性的重要作用,在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过程中,它所发挥的作用更加重要,所以,现代企业中,对于企业的财务预算工作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财务预算占有着较为重要的地位,企业想要实现短期经营目标、实施战略目标管理,必须要严格按照财务预算才能够得以实现,对于企业明确经营目标,优化资源配置,合理使用资金,加强成本费用控制,完善管理机制,考核经营业绩,落实战略目标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在现代企业中,企业的发展是离不开财务预算工作的,在此基础上,要不断提高对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认识,使全员都能够参与其中,强化组织领导,只有这样,激励约束机制才能够得到最有效地发挥,财务预算管理才能真正被有效地应用,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开展经济活动和实施管理控制才能有更为坚实的基础。
三、保险企业财务预算控制的方式和现状
国土资源财税预算监管
实行对国土资源财政税收预算管理制度有助于进一步加强国土资源财政税收预算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优化支出结构,监督国土资源财政税收的收支行为。2008年中国国土资源部提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强化经济管理工作。经济管理工作是单位的重要管理工作,它包括一系列的管理活动,预算管理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中国国土资源部虽然要求各单位进行预算管理,但是目前各单位推行的程度不一,或点或面,或深或浅。
1国土资源财政税收预算管理的含义
预算是经过法定程序批准的政府机关、团体和事业单位在一定期间(年、季、月)的收支预计。预算包括营业预算、资本预算、财务预算、筹资预算,各项预算的有机组合构成企业总预算,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全面预算。预算管理可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全方位地调动企业各个层面员工的积极性,是会计将企业内部的管理灵活运用于预算管理的全过程,是促使企业效益最大化的坚实的基础。
预算是行为计划的量化,这种量化有助于管理者协调、贯彻计划,是一种重要的管理工具。预算具有以下优点:
(1)制定计划,预算有助于管理者通过计划具体的行为来确定可行的目标,同时能使管理者考虑各种可能的情形;
(2)促进合作与交流,总预算能协调组织的活动,使得管理者全盘考虑整个价值链之间的相互联系,预算是一个有效的沟通手段,能触及到企业的各个角落;
高校财务预算监管困境以及决策
一、我国高校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编制阶段存在的问题
1.预算编制程序不科学
长期以来预算工作一直被认为是财务部门的事情,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等部门缺乏参与预算编制的意识。由于财务人员对预算编制客体的了解有限,在编制预算时又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了解,致使预算指标的确立缺乏合理性,难以反映学校各预算客体的具体情况,学校事业发展规划与财务预算不相匹配,使得学校事业发展无法获得有利的财务支持。在多数情况下,学校预算的编制往往是为了向上级财政部门争取拨款,丧失了作为一种有效的财务管理手段应有的作用。
同时,由于预算编制过程缺乏相关部门的参与,除了在预算编制上缺乏合理性外,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各项预算措施也得不到有效的理解和执行。
2.预算编制方法不合理
企业预算监管融入EVA理念考究
2001年EVA(经济增加值)正式引入中国,国内的一些大型企业集团开始考察美国和欧洲的公司应用EVA情况,逐步理解并接受了EVA价值管理观念。随着国资委引入EVA理念,对央企经营业绩进行业绩评价,EVA越来越被央企管理者关注。目前,EVA更多用于对公司经营业绩的考核中,而对于如何将EVA理念在企业内部着陆提及甚少。结合笔者所在企业的特点,探讨企业内部管理如何引入EVA理念。
一、EVA核心理念
EVA(EconomicValueAdded)即经济增加值,也称经济利润,是1982年由Stern&StewartCo.公司提出的新型绩效评价指标。它的基本思想是公司应该通过赚取超过资本成本的报酬来创造股东价值,使得股东财富最大化。它站在股东和投资者角度衡量企业经营者真正创造的价值,是贯彻价值管理,引导经营者关注企业长期绩效和股东长期利益的经济指标。
企业目标为股东价值最大化。作为股东最关注的是企业是否创造价值,从EPS、ROE等财务指标可以分析企业的运营效率,但在这些指标中忽视了一个最为重要的问题,资本成本。资本成本由债务成本和权益成本两部分构成,债务成本很好理解,企业向银行借贷或发债,都有贷款利率或票面利率的契约,企业因此有债务成本率的概念。资本成本中我们往往忽略了权益成本。权益资本成本,是指股东权益的机会成本,权益成本率是股东预期能得到的最少回报率,也就是说,必须赚取至少等于资本市场上类似风险投资回报的收益率。
简单的理解,EVA就是税后利润扣减资本成本,它衡量了扣除资本占用费后企业经营产生的利润,因此它是经营效率和资本使用效率的综合指数。EVA告诉我们:业绩的衡量要与资源投入相结合;资源是有价的,要考虑机会成本。因此,EVA更能真实和客观地反应出企业的经营业绩。
二、企业内部管理引入EVA理念的思考
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预算监管
目前,财务管理仍然是以预算管理为中心的,预算管理在财务管理中始终处于极其重要的中心地位。因此,单位的预算在遵循政策性、统一性等一般编制原则的前提下,应重点把握其完整性、科学性及客观公正的严肃性。预算是指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它综合反映了单位的事业计划与工作任务的规模方向,是实现事业计划的重要保证,也是单位财务工作的基本依据。
笔者认为,加强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对于促进房地产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实施财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缺乏有效的考核和激励机制
在预算执行中,没有签定预算指标经济责任合同,没有建立预算奖惩制度。当没完成预算任务,对被考核单位和负责人进行奖惩时,被考核单位和负责人往往强调客观因素和外部环境对考核结果的影响,回避主观原因和自身原因。很多房地产开发企业存在考核和激励机制落实不到位的问题,成为影响企业预算管理目标无法实现的主要问题。考核方也常常在一定程度上带着个人感情去评价被考核方,使考核过程不能按原则进行,或考核结果缺乏激励机制,没有建立配套的预算考核制度,使考核工作流于形式。
.缺乏预算的执行和监控
企业全面预算监管对经营管理影响
1财务管理的特性决定了其在企业管理中的中心地位
1.1企业的综合管理是与财务管理相互结合的管理活动企业综合管理是通过整合企业物质条件、人力资源、经营特点等各项资源,通过价值形式管理来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企业财务管理是通过货币形式的表现,以价值形式为主的专业化管理,具有高度的系统性、联系性、和完整性的特点。财务管理运用预测、预算、控制、决策和分析及考核等方法,将企业物质条件、人力资源、经营特点等各项资源有效地协调起来,目的也是为了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由此可见,财务管理与企业综合管理相辅相承。
1.2财务管理与企业经营管理密不可分企业财务管理是相对独立的管理活动,财务管理涉及和覆盖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角落,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企业经营管理的结果最终以资产负债表的方式表现出来,以总括反映一个阶段企业的全部面貌,财务状况和财务指标就是企业经营、决策的量化结果。
1.3财务管理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进行跟踪管理和反映企业管理层制定的经营方针、政策是否合理,是否对企业的发展、壮大有作用,必须通过实践得以验证。营销政策的实施结果通过现金流量增减与否,应收账款周转率的升降和存货周转速度等指标来验证企业的营销方案是否适应企业当前状况。只有通过财务部门对盈利能力、净资产收益率、资产保值增值率的测算才可以综合反映出一段时间内企业财务指标的变化和发展情况,以便及时向管理层通报并相应提出建设性意见。
2现代财务管理理念确立了其在企业管理中的战略核心地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拥有一定数额的资金是企业从事经营活动的基本条件。通过有效的经营管理实现企业资金的筹集、应用、配置、耗费、回收和分配等一系列理财活动最终达到企业价值增值的目的,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企业的经营过程实际上是企业所占用资金在各种形态下不断转化,并最终达到增值目的过程,且这一过程通过一系列的财务运作来实现的。在现代企业管理体系中,以理财活动为核心的财务管理起着基石作用。
新形势国库监管现状对策
摘要:针对基层国库如何在改进金融服务水平,提高国库资金运用效率的同时,提高国库监管工作效率,本文联系目前国库监管工作所处的法律,政策等环境,提出了相应的见解和主张。
关键词:国库业务;监管职能;国库监管
一,新形势下国库监管工作内涵和外延均发生明显变化
国库监管是指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在依法经理国库,执行预算收支任务的过程中,依据有关规章制度对国库资金核算和使用的全过程实施的监督和管理行为。包括对财政预算单位,征收机关,国库经收处等部门在执行预算收支任务中涉及国库工作以及与其紧密相关的其他业务进行的监督;对国库业务机构办理国库业务的合规性进行监督;对辖内国库业务办理的合规性进行管理,对国库资金风险进行防范控制等等。
国库监管大体可划分为内部监管和外部监管。内部监管主要指对国库内部执行制度情况的监督检查;外部监管主要是对财政机关,征收机关,国库经收处,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的商业银行等部门执行国家预算收支有关规定的监督管理。会计核算是国库管理工作的基础。因此,按照预算资金的时间流程,可以确定国库监管范围的上限和下限,国库监管工作范围是预算资金收支整个过程中与国库工作密切相关的包含于国库监管工作上下限在内的全部工作。
国库监管范围上限: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国家金库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库条例实施细则》规定,国库监管应该从经征收机关确认的预算收入资金从付款人账户划出之时开始,此为国库监管范围的上限。国库监管范围下限:按照《预算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三条,第五十七条和第六十二条之规定国库监管范围的下限,就是按地方预算,根据财政部门开据的库款支拨凭证将预算资金拨给指定的用款单位。用款单位若不按预算合理使用资金,则主要由财政,主管部门负责管理。
联动监管机制方案
为加大管理国家预算资金监管力度,防范资金风险,打造财政、税务、国库、商业银行等部门共同参与的多方联动监管合作机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税收征管法》、《国家金库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国库大监督的理念要求,积级探索建立国库资金全方位立体监控新思路,及时纠正和处理在办理预算收支、退库、更正、国债兑付、集中收付等国库业务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构筑交叉纵横、监管互补、互控的监管架构,形成财政、税务、人行、商业银行之间相互制衡的监管机制,切实保障国库资金安全。
二、工作目标
通过建立资源共享、监督联动的“一体化”国库监管新模式,努力营造良好的风险控制环境和浓厚的风险控制氛围,防范国库决策风险、管理风险、制度风险、操作风险及其它风险,建立国库监管长效机制,使国库监管做到规范化、制度化。
三、组织机构
谈如何完善预算会计制度
摘要:食品安全历来是公众和政府关注的重点,但食品市场的失灵需要政府通过财政预算等宏观调控手段来克服。进一步完善政府预算会计制度,能从制度上保障食品安全,提高预算的绩效水平及社会效益。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及会计学知识,就如何完善政府预算会计制度,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预算会计制度;食品安全
一、政府预算会计制度现况分析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后又合并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下称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是一个成立不久的部门。经过多次管理体制的重大变革,地方基层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在人事、资金、资产等方面的管理权限未必能及时、完整地进行交接。从而,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财务管理工作,尤其预算管理工作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如果不及时完善相关的预算管理制度,这些问题会影响到单位的预算会计工作,甚至可能削弱政府的行政效能。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及会计、审计经验,就镇(街道)一级政府而言,预算会计制度容易存在如下问题:(一)缺乏预算编制、执行、绩效评估、监督各环节的会计人员组织制度,人员分工、权责不够清晰;(二)重大预算的编制、审批等决策缺乏民主评议机制,预算的编制缺乏客观性;(三)现制度规定编制年度预算的时间往往早于上级下发年度工作目标的时间,故制定的预算目标容易脱离实际,预算的编制缺乏科学性、针对性;(四)缺乏预算执行效果的评估反馈机制,预算绩效难以量化,最终容易导致预算使用率低;(五)缺乏预算管理的监督机制;(六)缺乏对预算管理人员定期进行培训的机制,会计信息质量难以保证。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一)预算管理绩效未能真正实现与政府部门年度绩效挂钩,或所占绩效比例偏少,工作重点往往侧重于行政职能工作,对预算会计工作的重视不足;(二)完善预算会计制度本来是一个较为繁琐的过程,需耗费一定的人力、物力,从制度的完善到落实困难重重。(三)本单位预算会计制度的修改未必能得到上级财政主管部门的认同及支持,可操作性受到限制。
二、完善政府预算会计制度的相关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预算会计人员的组织制度,确保预算的编制、审批决策、执行、绩效评估、监督各个环节各有分工,将责任落实到个人。例如,对重点预算项目可成立预算编制、执行、绩效评估、监督的专项小组。(二)建立重大预算项目相关决策的民主评议机制,建议召集审批决策专项小组讨论后再制定相关草案,并广泛征集单位各相关业务线的意见。另外,在有条件且确有必要的情况下可继续咨询第三方专家意见。(三)请示上级主管部门,从制度上对编制年度预算和制定年度工作计划的时间作出调整,令预算目标的制定更符合实际情况。如镇街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既受区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领导,又受镇街政府(街道办事处)的领导,双重上级部门作用下的年度工作目标往往与原来预算计划相差较大,所下拨的财政资金又往往未能及时到位,令预算的执行存在困难。针对此类问题,笔者建议区级以上主管部门召开财务工作会议进行协调,统筹解决。(四)由上级主管部门牵头,单位逐步实现预算管理绩效与政府部门年度绩效相挂钩,以提高对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还可以制定专项经费绩效评价结果公示制度。专项经费绩效评价结果做到公开透明,才能让更多的人了解食品安全监管专项经费的使用绩效,这样才能真正起到监管约束作用。要建立科学有序的专项经费绩效评价结果公示制度,这也是很多发达国家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的通行做法。它是保证专项经费绩效评价工作公开透明的制度,也是满足广大纳税人和公众对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专项经费使用情况的知情权和监督权的需要。笔者建议可建立专门的专项经费绩效评价信息网站公布相关信息。同时,公示制度的建立还应该与《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结合起来,不断明确、细化公示的内容与范围;在时间上,应保证下一年度专项经费正式预算下达之前,向社会公示各分项目专项经费上年度绩效评价的结果。(五)完善预算项目支出管理制度及采购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比如,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可以结合部门职能、职责及工作任务,细化项目内容、明确实施计划,取消“无具体用途、无特殊职能、无特别效果”的“三无”项目,减少“专项不专”的现象。按照“有指标、能控制、能验证”的标准将项目支出确定到经济类款级科目。同时,加强项目支出管理、政府采购管理,严格预算执行,及时分析执行偏离目标的原因,防止基本支出与项目支出间的频繁调整。(六)完善预算执行效果的评估反馈机制,对年度预算绩效进行量化评估,以实现学习型改进。例如,政府采购的仪器设备(如用于食品安全知识宣传的电视机、用于农贸市场进行农药残留检测的试剂仪器等)是否能及时安装到位,能否达到预期的使用效益都可以由单位成立专门的预算执行评估小组进行量化评估,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加以改进。(七)完善预算管理的监督机制。例如,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该完善会计档案、财产物资增减核算、资产出入库登记的相关制度,让预算资金的使用有迹可查,并可以成立专门的监督小组对预算项目进行阶段性的监督检查。(八)完善预算管理人员的培训、进修机制,将会计信息质量作为对预算管理人员的晋升考量指标。单位可以通过内部培训、外部培训,安排专业的职业指导人员或聘请有经验的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授课等形式提升预算管理人员的素质。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预算资金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