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4-04-12 12:55:2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预算管理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超越预算管理
一、传统预算管理模式面临的挑战
传统预算管理缺乏适应性、费时耗力、各职能之间相互冲突等诸多缺陷日益突出。詹深教授认为,传统预算以预算为基础进行评价并实施奖惩,实际上是“付钱让员工说谎”,会使报酬计划的激励作用失效。同时,很多人认为,以固定的预算目标为依据进行业绩评价,会给组织行为带来很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产生预算余宽,预算的协调功能被破坏。由于受利益驱使,经理人员总是尽力影响预算的编制以获得松弛的预算。预算松弛是预算管理中的逆向选择,它虽然发生在预算的编制过程,但却影响到预算的执行,下级权利将预算确定在比实际可以达到的水平更低的层面上,从而使得下级的潜力不能充分发挥。
(二)操纵预算执行结果,企业诚信文化被破坏。以预算评价为依据进行奖惩引发的另一个问题就是事后操纵预算执行结果。(1)管理者为了使自己的奖金最大化,常采用盈余操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如果净收益低于奖金方案的下限,管理者就会有进一步降低净收益的动机,这样,下一年度得到奖金的可能性就会增加。(2)操纵预算结果的另一种方式就是做假账,使会计信息失真,以达到或超过预算目标。
(三)编制费时耗力。传统预算注重全面预算。全面预算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它涉及业务、资金、财务、信息、人力资源、管理等众多方面。预算工作一般在每个会计年度的前4个月就开始了,浪费了很多时间和人力资源。
(四)阻碍企业持续改进,增加责任单位更多的短期行为。传统预算控制制度约束着企业对环境的适当反应和灵活性,限制了企业的长远发展。传统控制制度使人们仅仅关注如何完成预算目标而不是如何最大限度地挖掘企业潜力,或怎样更好地去适应环境的变化。
商行预算管理思索
全面预算管理是以预算为标准的管理控制系统,利用预算方式细化和实现战略规划、经营目标的企业内部管理活动,是一项涉及企业全面经营管理的,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的,系统的管理活动,纵向上从员工到企业高层、横向上从分支机构到职能部门之间的系统整合平台。
1我国商业银行全面预算管理现状
我国商业银行制订年度全行的总体目标,并量化为计划指标,支行针对各项指标加以分解和细化,再下达到各分支机构,作为各分支机构具体的任务目标。对目标控制过于强调,就忽略了对过程的管理,我国商业银行财务计划管理失败的风险便随之增加;此外,计划目标的多重性,在一定程度上混淆了我国商业银行定位其业务的发展,致使各分支机构经营发展方向不明确,不能统一有机的管理。
2我国商业银行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必要性
提高内部的经营管理水平是我国商业银行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人的行为能够被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有效地控制,对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标准科学的控制,形成优胜劣汰的奖惩机制,令我国商业银行更具效率与活力。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实行的体制是法人统一领导的分层经营、分层管理、分层核算体制。在这样的体制下,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必然的选择。目前,我国各商业银行虽然已经逐步引入全面预算管理的理念和方法,但仍拘泥于传统,因此总体上依然处于较低级的阶段。
3我国商业银行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预算管理深化思考
最近,省政府召开了全省公共财政支出改革会议,在总结县级公共支出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明确要求进一步加快市级的公共财政支出改革步伐。市财政局决定从9月份起逐步推行以编制部门预算为基础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并以此为突破口,推进全市公共财政支出改革。本文就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必要性以及其它相关问题做一探讨。
一、建立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必要性
(一)传统体制下预算资金分散支付的弊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税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重点是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基本未对预算管理和国库管理制度进行大的调整。现行财政性资金拨付主要是通过预算单位设立多重帐户分散进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财政的建立和发展,这种在传统体制下形成的运作方式显露的弊端越来越突出。一是重复和分散设立帐户,导致财政支出活动透明度不高,大量预算外资金游离于预算管理之外,不利于实施有效的管理和全面监督。二是财政支出信息反馈迟缓,难以及时为预算编制、执行分析和宏观调控提供可靠依据。三是支出执行中资金分散拨付,相当规模的财政资金滞留在预算单位,难免出现截留、挤占、挪用等问题,既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率,又容易诱发腐败现象。因此,现行的以多头设置帐户为基础,分散进行的资金拨付方式,已经不适应新形势下加强预算管理的需要,也不适应国库管理制度的发展要求,必须从根本上进行改革。
(二)、建立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意义
改革现行财政国库管理方式,建立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财政的内在要求,它有利于加强财政监督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增强财政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也有利于从源头上预防腐败。
刍议国外社保预算管理
一、英国社会保障预算管理及其特点
英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当时主要表现为各种济贫自助机构和教会组织的救济贫民活动,工人自愿缴纳互助基金。1906年以后,政府连续出台一系列社会保障法案,向英国国民提供广泛的社会福利。1906年,英国首次将社会保障引入立法体系,引入非缴费型养老金试点计划。随后,政府于1911年通过《国家健康保险法案》,提出对国民提供病假工资和有限的失业保险覆盖。二战后,英国以1942年经济学家威廉·贝弗里奇发表的《社会保险及有关服务》报告为基础,建立了“从摇篮到坟墓”的全新社会保障体系,由此奠定了英国“福利国家”的地位。新的社保体系改革引入了强制性的国民保险金体系,福利内容包括失业金、疾病津贴、产妇津贴、寡妇补助,养老金和丧葬补助金。另外,政府还颁布了《国民健康保健法》,该法案提供了向患病个人提供免费医疗健康服务的做法。目前,英国基本形成了以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制度两个大内容为主导的基本的社会福利保障框架,这里面主要又包括四个部分的内容:国民保险(NI)、国民医疗保障(NHS)、社会救助(SA)、社会福利(SW)等,这些社会保障项目都来源于社会保障缴款,这部分缴款及其相应项目的支出完全纳入政府预算内管理。英国是实行复式预算的国家,社会保障预算收支全部体现在政府经常性收支当中。社会保障收入主要是通过国民保险费和普通税收融资,并由全国社会保险基金(NationalInsuranceFundNIF)代管,国民保险费目前对雇员和雇主都征收,费率分别为12%和13.8%,但是国民保险费的征缴存在一定的缴费门槛,这个门槛与雇员和雇主的工薪有关联。2011-2012财年度,周薪的较低收入线是102英镑,较高收入线是817英镑,雇主缴费门槛是136英镑,雇员是139英镑。社会保障支出则直接通过“社会保障费”列示在经常预算支出中,并且在经常预算支出中所占的比重逐年上升。国民保险费用收缴上来以后,分别转入了三个主要的基金进行单独使用,它们是国民保险基金(NIF)、国民卫生保健基金和英国皇家财务署(统一基金)。其中,国民保险基金所占有的国民保险费最多,大约占总收入的95%左右,流入国民保险基金的还包括:由于法定患病工资、法定父亲陪产假津贴、法定产假津贴、法定收养婴儿产假津贴的领取者在领取上述津贴期间不需要缴纳国民保险费,但仍被视同缴纳了国民保险费。由此造成了国民保险费减收,这部分统一由政府一般预算账户拨付;国民保险金结余的投资所得。英国政府财政部在英格兰银行设立了同一基金。同一基金是指在指定账户中的存款余额。其中大部分的收入来自税收,所有应汇入财政部的款项必须存入统一基金。统一基金由议会表决通过后,通过英国财政部主计长办公室转入相关的政府部门。所有的中央政府部门账户中的现金余额均由主计长办公室控制。主计长办公室代表政府部门处理上述账户由于交易而产生的资金流动。当国民保险基金出现收大于支的时候,盈余部分被转移到了投资账户,由英国减债委员会(CRND)进行管理。CRND一般将这些基金用于购买国债。国民保险基金的存在,能够保证在国民保险预算出现入不敷出的时候,确保养老金及津贴的按时发放。在社会保障预算的支出方面,全国保险基金的主要支出是福利金的发放,大约占到发放金额的93%,由全国保险基金发放的福利金很多,主要是以国民保险缴费记录作为领取前提的一些福利项目,包括:国家养老金、病残津贴、丧偶补助以及求职者津贴等;全国保险基金的另外一项支出就是相关业务部门管理及运营的成本,其成本由全国保险基金补偿到各个部门,主要包括:工作与养老金部、英国皇家海关及税务总署、贸易和工业部(商业、企业及改革管理部)。类似英国社会保障预算这样的模式,即将社会保障预算收支全部内含于政府经常性预算当中,不编制单独的社会保障预算,有一定的特点:首先政府将社会保障收支放在政府经常性预算收支中安排,明确了政府的责任,确保社会保障的资金得到落实,能够主导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及社会保障预算收支规模、结构及结果,有利于政府统筹管理、宏观调控;其次,因为是政府提供,因此基于产品具有非排他和非竞争的性质,基本上每个民众都有索取和要求的权利,能够充分满足民众的基本保障需求。
二、美英社会保障预算管理给予我国的启示
美国和英国特有的社会保障制度财政支持模式形成了两大不同的预算管理模式,研究专项基金式预算管理和完全预算管理,能够为我们提供以下启示:(一)社会保障预算的地位问题美国比较注重社会保障预算的相对独立性,这点从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之初就已经有了。之所以要成立OASDI基金,就是要确保国家预算不能对社会保障缴款有所侵蚀。联邦信托基金理事会是社会保障预算独立的编制主体,负责对年度基金的收支节余进行预测,并将相关报告呈报给财政部,供财政部总预算报告参考。OASDI筹资来源是独立的,雇员和雇主缴纳的工薪税经税务局收取,就直接交理事会在财政部下开设的金融账户存管。OASDI的支出由社会保障署审核,发放则在财政部,投资运营管理由独立的基金理事会做出。《社会保障法》对基金理事会的地位和职责进行了规范,同时要求理事会每年都要国会作有关OASI和DI基金财政运用方面的报告,截止2012年,这个报告已经连续进行了72年。每年社保基金理事会都年度报告,对基金的收支及长期趋势进行说明。严格意义上说,英国并不存在独立意义的社会保障预算。从形式上说,英国虽然没有编制独立的社会保障预算,但是英国实行的是复式预算体系,政府财政总预算包括经常预算和资本预算两大部分,每部分有独立的收入来源确保支出,不会相互挤占资金。英国社会保障收支完全在经常性预算收支中列示,但是收入和支出之间的对应关系并不明显。名义上说,尽管雇员和雇主都缴纳国民保险费,这是全国社会保险基金的主要收入来源(占到95%),但是由国家税收融资的统一基金也为全国保险基金提供资助。同样,英国国民卫生保健基金(NHS)也是接受全国保险基金与一般税收的双重资助。2011/2012财年,国民保险费收入总额为1016亿英镑,其中802亿英镑进入到了国民保险基金,213亿英镑进入到了NHS。NI和NHS支付的依据都是缴纳国民保险费的记录,但类似于那些不以缴费为前提的社会福利项目,比如补助、补充养老金发放等,这些都由统一基金支付(由一般税收筹资)。(二)社会保障预算收支的预测规划美国联邦社保基金理事会会根据人口结构、经济增长等变量,对OASDI的财务收支状况进行预测,分别给出10年和75年的精算评估报告,提交美国财政部供制定相关财政政策参考。按照财政的最近预测,2016年,OASDI的现金流就为负,意思是当年的收就不抵支出了,但是依靠积累基金的投资收益累计,基金仍然可以支持到2037年,此时如果不改变影响基金收支的变量,那么基金就将彻底枯竭。英国财政部为了确保政府财政预算收支长期的稳健和可持续,每两年一次地编制综合开支审查报告,对政府收支进行预测和规划。综合开支审查报告的内容包括对经济和财政的评估与预测,对政府的改革政策进行解释说明,同时确定在未来三年内的财政优先项目和开支计划,在报告中特别要包括即将支付的社会保障福利的估计数额。2010年财政部的开支审查报告中,按部门列示的社会保障开支包括:NHS(health)2012-2013财年为1040亿英镑,2013-2014财年为1069亿英镑,2014-2015财年为1098亿,增长率为1.3%;WorkPension部门2012-2013财年为74亿英镑,2013-2014财年为74亿英镑,2014-2015财年为76亿,平均增长率为2.3%。所有的强制性支出都呈增长趋势,2012-2013财年预算为7130亿英镑,2013-2014财年为7242亿英镑,2014-2015财年为英镑为7398英镑,而同期议定支出2012-2013年削减400亿英镑,2013-2014年削减610亿英镑,2014-2015年削减810亿英镑,(三)预算核算的会计基础美国的财政预算会计准则由国会下属的总会计办公室制定,实行的是一种收付实现和权责发生相结合的混合会计核算制度,但对于所有的政府基金来说,美国财政部统一使用权责发生制,这当然包括联邦社保基金。在每年衡量财政报告的关键指标:统一预算赤字和净成本/收入中度量中,财政部就分别使用不同会计核算基础。联邦财政预算赤字的核算基础为收付实现制,并不考虑长期影响收支的变量及其作用结果,这使赤字收支表更直观易懂。而净的运营成本/收入则依靠权责发生制来计量以此确认联邦或者地方政府的赢余或者赤字。联邦社保基金的会计基础虽然是权责发生制,但是经过修正的权责发生制,当收入被确认就可以计量而不是等到这笔资金入账;支出则优先于费用的确认时间,一旦发生则被确认。如果信托基金发生了市场化运营操作,比如购买了联邦特别国债等商业行为发生,那么权责制能够很好地反映基金的收益状况;权责发生制同时能够衡量其投资利率、股息分红,以及对所支持项目的支付等。英国政府所有的开支与收入采用的都是权责制基础,而不是以现金流为基础的收付实现制。采取权责制基础的会计系统意味着政府支出和税收以开支与收入计算,而不是以现金流计算。对于社会保障支出而言,这意味着福利支出反映的是已经通过申请,但是还未支付的金额,而对国家税收而言,这一数值则是指在相应的财政年度内,英国皇家海关及税务总署应收缴的金额。从美国的经验来看,采用权责发生制概念可以帮助国会对事项做出选择,可以带来更及时的信息以及更及时地确认成本,在做出承诺时较早地确认成本,有利于对一些涉及到多年现金流量的项目:比如养老金等加强控制。(四)社会保障预算的收支项目问题美国OASDI基金依靠工薪税融资,主要支付为退休、死亡及残疾工人及其家庭、遗属等按月提供相应的待遇给付。OASI主要是向退休工人及其家属以及死亡工人的遗属支付福利,而DI则主要是向残疾工人及其家属支付福利。相对英国的保险基金支出,美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支出专用性更加突出,除了按规定必须支付的福利待遇,几乎不能用于其他。OASDI基金的管理成本则由一般财政单独支出。英国的全国保险基金的主要支出是福利金的发放,包括国家养老金、病残津贴、丧偶补助以及求职者津贴等;另一支出是全国保险金相关部门的管理及运营成本,包括工作与养老金部、英国皇家海关及税务总署、贸易和工业部等。(五)社会保障预算资金与一般预算的关系美国联邦社保信托基金(OASDI)由工薪税和医院保险保费收入融资,这些资金为老人、残疾人及遗属等提供必要的养老、医疗保障。OASDI一般都存在基金积累,多余的都通过政府的一般账户借支给政府,对辅助医疗保险(SMI)进行补贴。政府按照相应的利率记息。从联邦整体预算的角度来说,这个利率实质可能不会立即兑现,但是到基金需要的时候,必须要连本带利全部支付;另外一种方式,就是多余的资金也购买财政部特别针对社保基金发行的国债,并且要保证这个国债在基金需要的时候能够及时兑付。因此,社会保险基金与一般预算之间关系紧密,资金从政府的社会保障部门要么流入一般账户,要么回到财政部,部分避免了政府向公众借债,改变了公债的分布状态及持有方式,有利于政府财务稳健。从支出管理上看,美国的预算支出分为自主支出和法定支出两类,以社会保障、医疗照顾和医疗救济为主要内容的法定支出不由年度拨款法控制。但是1990年通过的《预算执行法案》,年度自主性支出的授权设置限额(Cap),法定支出遵守“以收定支”原则原则,即增加法定支出的前提是收入也必须增加或者另一项支出削减。而英国的社会保障资金和一般预算关系就更加紧密。当国民保险基金出现收大于支,赢余就被转移到投资账户,由英国国家减债委员会进行统一投资运营管理,国民卫生保健基金同样如此。英国的支出同样实施限额支出和年度管理支出,DEL涉及到政府部门稳定的跨度为3年的支出限制,而对那些需要根据年度经济、社会发展变动进行调整的类似养老金、社会保障、补贴等支出以及不适宜进行硬性限制和管理的各种其他支出,主要通过AME来限制支出额度。
作者:谢和均杨绍辉单位: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研究
我国改革开放40余年来,行政事业单位经过一系列改革,使行政事业单位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步入新常态,伴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化,行政事业单位改革仍然在路上,如何完善内部管理机制、提升管理水平就显得十分重要。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总额已经超过8万亿元,如果不加强管理工作,势必会造成一定的浪费和流失,保值增值也将受到极大的挑战。将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进行有效结合,有利于提升整体管理水平。但当前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在“两个结合”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应采取有效措施,推动“两个结合”朝更科学的方向发展。
一、行政事业单位“两个结合”的必要性
行政事业单位在开展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过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视将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有效结合,对于提高整体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深入分析“两个结合”的重要性,主要表现为:“两个结合”具有创新性。无论是资产管理还是预算管理,在当前行政事业单位改革加速推进的背景下,都应当将管理工作与其他工作进行有效结合,特别是由于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具有很强的紧密结合,通过“两个结合”,能够推动行政事业管理模式创新;“两个结合”具有系统性。现代管理理念更加重视系统性,任何一项管理工作都不可能孤立存在,特别是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内部管理工作一环扣一环。通过“两个结合”,可以使资产管理、预算管理更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而且各方面的管理工作可以进行渗透和转换,进而使整个管理工作更具有系统性。通过“两个结合”,能够进一步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整体水平,进而使整体管理工作更具有创新性和系统性。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更加注重“两个结合”。
二、行政事业单位“两个结合”存在的问题
“两个结合”在促进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科学性以及系统性等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从当前行政事业单位推动“两个结合”来看,尽管在“两个结合”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而且也形成了一些比较好的经验,但在推动“两个结合”方面还存在很多制度因素和突出问题,影响了“两个结合”的有效开展。因此,应找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运用科学的策略解决问题,促进“两个结合”取得更大成效。一是存在思想制约。当前,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在开展“两个结合”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思想问题,没有将“两个结合”作为推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水平的战略性举措。有的行政事业单位根本就没有运用这种方法,还有的事业单位“两个结合”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没有实实在在落实到位,导致“两个结合”成效甚微。由于受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行政事业单位在开展资产管理工作过程中,基本上都采取行政性、指令性的方式进行,与预算管理的结合不够到位。所以,缺乏有效的预算,导致资产重复购置、资产增值率低等问题,特别是存在“重购轻管”“重钱轻物”的问题。二是存在制度制约。从当前一些行政事业单位来看,“两个结合”制度还同有形成,尽管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在“两个结合”方面进行了实践,并且也形成了一些好的经验,但仍然没有建立相关的管理制度。资产管理主要由办公部门负责,而预算管理则都由财务部门负责,管理组织和机构“分立”,在实施“两个结合”过程中无法形成协同性。比如,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反映,虽然“两个结合”涉及两个部门,但相互之间缺乏协调配合,特别是资产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要想实现“两个结合”,需要预算部门的配合,但其配合意识不强。三是存在模式制约。由于预算管理涉及面广,要求资产管理不仅要重视资产本身的管理,而且还要重视收益管理,必须进一步加强预算编报工作,否则就会对“两个结合”十分不利。当前,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比如,一些事业单位由于其具有经营性和收益性,因而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资产收益管理,没有与预算管理进行结合,违规转让、低价出租以及暗箱操作的现象相对较多,不仅容易导致国有资产流失,而且也会滋生腐败。但通过“两个结合”,则可以做好预防与控制工作。
三、行政事业单位“两个结合”的优化策略
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策略探索
摘要:基于新医改背景下,为了使全面预算管理在医院得到有效的实施,使其效用得到最大的发挥,通过对当前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呈现的问题分析,立于发展的角度,提出了针对性的措施,其表现在提高全院全面预算管理意识,在此基础上构建相应的全面预算管理组织体系,同时健全预算绩效考核奖惩机制及信息化建设全面预算管理。
关键词:新医改;医院;全面预算管理
自2009年到2015年,国家卫生计委对医疗卫生体制的深入改革,医院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其对医院预算管理是一次重大革命,是贯彻落实新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精神的具体措施,也是医院在激烈竞争环境中占据优势地位。对于如何在医院发展中构建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同时显著提高医院全面预算管理质量,显著提升医院财务管理水平,已成为医疗体制变革重点,在当前医院发展中也是亟需处理的问题。
一、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现状
(一)全面预算管理意识比较淡薄。当前,很多医院各业务人员及管理人员缺乏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片面认为预算属于财务管理的事情,其作为医院发展战略及强化内部控制的手段,是内部控制管理的必要内容,并没有让全员参与到医院的全面预算管理中。同时在目前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一部分医院仅处于表面管理,不重视其实质内容,只是为了完成预算而预算,在编制过程中,并没有将以往的数据作为预算编制的基础,这不能实现全面预算管理的预期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预算编制的准确性。(二)全面预算管理组织体系缺乏。目前,很多医院在发展过程中,尚未建立独立的全面预算管理机构,也没有意识到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部分医院虽然已经设置预算管理组织机构,执行人员大部分为本医院的财务人员,并没有将相关领导人及负责人纳入其中,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全面预算管理缺乏权威性,只是陷入形式化做法中,导致执行效率也难以得到保证,更不能有效发挥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的功能。(三)全面预算编制目标不明确。基于新医改背景下,对于医院全面预算,其只处于短时间段的目标层次上,并未与医院长期目标发展相结合,这使医院预算编制的连续性受到严重的影响,不能使全面预算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得以有效发挥,进而造成远期发展目标受到影响。另外,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医院财务的成本预算偏低,而各个科室、层级尚未采取成本预算,在支出预算过程中,其只处于报销审核的层面,无法彰显成本预算的意义。此外,在业务预算编制中,医院的预算只停留在采购方面,未涉及库存预算的一些内容。
二、新医改环境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实施策略
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对策
一、医院推行全面预算管理面临的难点与问题
(一)预算管理不能与医院目标结合
医院实行全面预算,有利于未来医院活动的规划,对医院的正常运营有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而根据当前医院的全面预算过程来看,医院基本都不考虑医生的具体实际情况,甚至不考虑外部环境的变化,使预算最终与医院的总体目标相违背,不利于医院资源的合理配置,甚至还会对医院人才以及医院资源造成严重的浪费现象。此外,由于大部分医院过分依赖财政补贴部分,对其他项目的支出根本不重视,这给财务预算带来很大的麻烦,最终无法与医院的全年目标保持一致,出现严重的脱节现象。
(二)医院预算执行与监控力度不够
当前部分医院对财政预算不能有效执行,缺乏相关的监督机制,对财政预算成本不能发挥很好的控制作用。部分医院虽然加强了对各个科室的考核管理,但对这些科室的监控力度不够,导致医院的资金使用率不高。医院的财政预算管理监控大部分都只是走个过场,并没有任何实际意义,这给医院的预算管理部分留下了可操作的空间,甚至会趁此挪用公款,给医院带来不良影响。由于医院的预算审批各项制度都存在着诸多问题,导致医院预算管理环节出现失误。
二、建立全面预算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浅谈地质勘查预算管理
一、地质项目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项目预算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规范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地质勘查单位建立健全项目预算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目前,一些地质勘查单位的管理中面临着预算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目的不明确,管理体系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由于地质勘查单位管理模式较为传统,主体又具有多样性,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缺乏约束机制,预算管理、财务管理、施工管理、成本管理不能有机关联起来,项目整体性不强,往往会导致工作秩序混乱,会计核算不规范,虚报成本费用,项目预算支出被挤占、挪用,不按规定用途使用资金。
(二)项目预算编制不合理,受重视程度低
项目预算是地质勘查单位项目实施的重要依据,能确保项目工作的顺利进行。目前,在一些地质勘查单位中存在着一个共性问题,对项目预算管理不够重视,为了申请财政拨款,虚报单位工作量和编制,预算编制缺少科学性和合理性,流程不清晰,分析不到位,编制的质量不高,重点工作保障不突出,没能形成一套科学的预算管理体系,致使项目预算管理与预算编制。甚至,编制造假预算,巧设名目来套取财政拨款。此外,地质勘查工作较为复杂,而我国地质项目预算管理中严重缺乏懂地质与财务的双料人员,项目评审专家较为注重项目的技术层面,忽视了财务评审,预算人员缺乏地质专业技能,多为不了解项目工作内容和费用的支出情况,部门之间缺乏协调沟通,使预算编制很难做到精准,项目工作和经费支出难以对接。
(三)项目预算缺乏有效的监督考核机制
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策略
一、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的作用
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的形式主要是运用价值形式,对财务经营活动进行预算、决策、调节和目标控制,主要包括预算调整、编制、执行、分析和评价等方面。在实现高校办学目标的过程中,财务预算管理有着重要作用。
1.明确工作目标,协调各部门关系
高校财务预算管理是对办学方针的定量反映,通过财务预算管理的价值尺度编制相应的办学计划,能够规定高校在某一时期的总目标和各部门的具体财务目标。高校财务预算管理工作能够让各部门更为直观地了解本部门业务活动与高校总体目标之间的关系,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和发展方向,从而由各部门之间形成合力,推进高校总体目标的实现进程,而且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将高校的各方面工作统一纳入计划中,各部门能够根据各自的工作方向与其他部门协调,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系,使得各部门的工作达到最优化。
2.高校管理制度化
通过确立相应的指标,高校财务预算管理工作能够监督和考核各部门工作的完成情况,从而明确高校财务预算管理标准通过实施奖惩制度和业绩考核,能大幅度地调动各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并通过制度对高校员工进行激励和控制。对于各部门及员工的日常活动,高校财务预算管理也进行了相应规范,加强高校办学活动的制度保障,消除了随意更改指令、随意变换活动的现象,使高校内部逐渐形成制度管理的习惯。
企业预算管理问题探究
一、企业加强预算管理的意义
企业预算是企业根据企业战略目标,通过计划、协调、控制和评价过程对企业整体经营的安排。企业预算管理应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过程中,与时俱进,根据企业战略目标要求以及企业目前面临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形势,建立适合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预算管理体系,最终实现企业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明确企业的经营目标
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面临许多不确定性风险,极大影响企业的经营目标的最终实现。企业可以事先推行预算管理,发挥预算的计划性功能,规定在面临特定类型的风险所采取的操作性动作,使企业领导和一线员工在面临风险时能做到心里有数,明确企业的经营目标,最大限度降低不确定性风险所带来的损失。
(二)协调各部门的工作
预算管理的协调性功能。企业可以通过预算的编制和实施,实现企业各部门相互沟通和合作,实现经营活动协调、统一,最大限度减少不作为和互相之间的扯皮,实现企业整体利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