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行信用范文10篇

时间:2024-04-12 09:53:2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运行信用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运行信用

浅析电子政务体系运行信用详细举措

21世纪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核心的,以网络为标志的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飞速发展拉开了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的序幕。目前,电子政务运行已经成为各国政府迎接信息时代潮流的现实选择,并且日益彰显出勃勃生机。面对各国日趋高涨的电子政务建设浪潮,面对大量社会资源的投入,公民、企业、各级政府及部门都不约而同地对本国政府提出了信用要求,各国政府也都主动地将电子政务运行作为改善政府与公众之间信用关系的有效途径。虽然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但我国公民、企业、各级政府及部门也纷纷提出了适合于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信用要求,即要求电子政务提供优质的服务,又要求其实现政府的在线信用管理,从而带动整个政府信用管理体系的建设。为此,我国电子政务运行务必积极回应公民、企业、各级政府及部门所提出的要求,切实做好我国政府的在线信用管理,从而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竭尽全力。

在近20个发达国家所进行的民意测验表明,有相当一部分、甚至是大部分的公民,对党派、政府、议会、高层行政机构、院军队、警察、工会等政府主要职能部门和组织机构“完全不信任”或“不太信任”。这一点也被其他民意测验所证实。由此可见,满足公民、企业、各级政府及部门所提出的要求,是电子政务提供优质服务的必要条件。在借鉴发达国家的宝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电子政务运行的实际状况,利用我国电子政务运行的后发优势,吸收保证电子商务运行信用的成功经验,应从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制定应对策略,以保证我国电子政务运行信用。

㈠技术方面

⒈建设各级政府网站,塑造电子政务的信用形象

要把各级政府网站建设放在首要位置。目前不同政府在电子政务运行重点上也有明显的差异——有的建内部网,有的搞办公自动化,有的搞互联互通,还有的建信息中心。因为网站既是政府网上的形象,也是对外服务的平台,如果各级政府忽视对网站建设,将会影响电子政务的总体运行。

要把政府网站建设作为推进电子政务的重中之重,以加强政府网站建设为切入点,整合政府服务,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改善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关系。建立不应该是政府网站的目标,而使用才是政府网站建设的价值所在。那些只注重网站建设,而忽视网站使用的错误倾向,必然会影响电子政务运行在公众心目中的地位。这就要求各级政府的领导干部要亲自带头、身体力行,在技术与业务指导方面为政府网站提供发展机遇,并给予经费上的大力支持。当面对网站建设“意识不够、重视不够、知识不够”等问题时,各级政府应积极加强对政府网站的宣传和培训,如关于政府网站知识的普及讲座,使公民、企业和公务员清楚认识到历届政府网站的结构、功能,以及对自身的好处;当面对网站“管理和机制不顺,服务意识不强,效果不彰”等问题时,电子政务运行应着重加强政府网站的评估和检查指导,如建立政府网站的信息采集、编辑和机制,保证各部门的政务信息能够及时、通畅地;面对“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用户不够影响力差”等诸多问题时,各级政府应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如改善政府网站的存储空间、带宽和安全设施等,做好对公民、企业及公务员的宣传也是发挥网络效应,提高网站价值的重要措施,如可以通过当地媒体和政府的宣传材料、文件等多种宣传方式宣传网站,甚至可以开展一些活动,吸引公众访问政府网站。

查看全文

电子政务运行信用分析论文

摘要:本文在阐述电子政务系统运行信用重要性的基础上,分别从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出发,制定了相应的应对策略,为电子政务系统运行信用提供了一定的建议和看法。

关键词:电子政务运行信用具体策略

Abstract:Basedonthee-governmentsystemisrunningontheimportanceofcreditonthebasisof,respectively,fromatechnicalandmanagementaspectsofstartingtodevelopthecorrespondingcountermeasuresfore-governmentsystemisrunningtoprovideacertainamountofcreditproposalsandviews.

Keywords:e-governmentruncreditspecificstrategies

前言21世纪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核心的,以网络为标志的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飞速发展拉开了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的序幕。目前,电子政务运行已经成为各国政府迎接信息时代潮流的现实选择,并且日益彰显出勃勃生机。面对各国日趋高涨的电子政务建设浪潮,面对大量社会资源的投入,公民、企业、各级政府及部门都不约而同地对本国政府提出了信用要求,各国政府也都主动地将电子政务运行作为改善政府与公众之间信用关系的有效途径。虽然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但我国公民、企业、各级政府及部门也纷纷提出了适合于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信用要求,即要求电子政务提供优质的服务,又要求其实现政府的在线信用管理,从而带动整个政府信用管理体系的建设[1]。为此,我国电子政务运行务必积极回应公民、企业、各级政府及部门所提出的要求,切实做好我国政府的在线信用管理,从而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竭尽全力。

在近20个发达国家所进行的民意测验表明,有相当一部分、甚至是大部分的公民,对党派、政府、议会、高层行政机构、院军队、警察、工会等政府主要职能部门和组织机构“完全不信任”或“不太信任”[2][3]。这一点也被其他民意测验所证实。由此可见,满足公民、企业、各级政府及部门所提出的要求,是电子政务提供优质服务的必要条件。在借鉴发达国家的宝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电子政务运行的实际状况,利用我国电子政务运行的后发优势,吸收保证电子商务运行信用的成功经验,应从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制定应对策略,以保证我国电子政务运行信用。

查看全文

电子政务运行信用分析论文

㈠技术方面

⒈建设各级政府网站,塑造电子政务的信用形象

要把各级政府网站建设放在首要位置。目前不同政府在电子政务运行重点上也有明显的差异——有的建内部网,有的搞办公自动化,有的搞互联互通,还有的建信息中心。因为网站既是政府网上的形象,也是对外服务的平台,如果各级政府忽视对网站建设,将会影响电子政务的总体运行。

要把政府网站建设作为推进电子政务的重中之重,以加强政府网站建设为切入点,整合政府服务,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改善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关系。建立不应该是政府网站的目标,而使用才是政府网站建设的价值所在。那些只注重网站建设,而忽视网站使用的错误倾向,必然会影响电子政务运行在公众心目中的地位。这就要求各级政府的领导干部要亲自带头、身体力行,在技术与业务指导方面为政府网站提供发展机遇,并给予经费上的大力支持。当面对网站建设“意识不够、重视不够、知识不够”等问题时,各级政府应积极加强对政府网站的宣传和培训,如关于政府网站知识的普及讲座,使公民、企业和公务员清楚认识到历届政府网站的结构、功能,以及对自身的好处;当面对网站“管理和机制不顺,服务意识不强,效果不彰”等问题时,电子政务运行应着重加强政府网站的评估和检查指导,如建立政府网站的信息采集、编辑和机制,保证各部门的政务信息能够及时、通畅地;面对“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用户不够影响力差”等诸多问题时,各级政府应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如改善政府网站的存储空间、带宽和安全设施等,做好对公民、企业及公务员的宣传也是发挥网络效应,提高网站价值的重要措施,如可以通过当地媒体和政府的宣传材料、文件等多种宣传方式宣传网站,甚至可以开展一些活动,吸引公众访问政府网站[4]。

⒉确立多重审核机制,构建安全合理的系统结构

电子政务作为未来信息化社会中政府工作的主要形态,其管理者、服务者以及服务对象都必须明确其自身定位和责任,并采用统一的信用服务机制,以便确保不同业务类别的政府部门之间也能够正常运行电子政务。由于电子政务信用服务系统中的用户角色是与用户的权限相关的[5],因此在用户角色的分配过程中,一般需要建立多重的审核程序。对应到电子政务信用服务系统,则要求其证书申请流程应提供对多重审核机制的支持。这种增强型的审核流程是电子政务信任服务系统所特有的,也是与电子政务服务系统自身所具备的较高保密级别或安全等级相对应的。具体而言,确立多重审核机制应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

查看全文

关于农村信用社运行模式的定位与操作的思考

农村信用社

笔者认为,农村信用社无论采取何种模式进行改革,都要扎根于所在地区,融入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中,与所在地区经济共进退。正如“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之说,农村信用社必须在所在地区吸取资金后,将资金尽可能地运用到其所在地区,按照“坚持市场化运作、外延‘三农’内涵、实施区域联动、完善服务功能、防范道德风险”的定位运作,促进所在地区经济的发展,达到农村信用社与所在地区“鱼水相溶”双赢的局面。

(一)坚持市场化运作

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利用在农村金融市场的比较优势,调整支农重点,提升经营层次,发挥农村信用社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应结合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调整,重点支持高科技农业、优质高效农业和出口创汇农业,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突出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支持城乡一体化建设和小城镇建设,创造双赢的局面。

1、目标市场定位——“三农”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第一法则,既然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那么,农村信用社作为我国金融市场的一个行为主体,参与竞争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如何使其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则关键看农村信用社如何进行市场定位。前几年,农村信用社在市场竞争中有过不少教训,究其原因,都是因为市场定位不准或对市场定位不重视、不理解所导致的不良后果。有人认为农村信用社只讲竞争就行了,不需要研究定位,这种唯竞争论是肤浅而危险的。既要讲竞争,更要讲定位,定位是竞争的手段,竞争是定位的目标。如果没有准确的市场定位,没有固定的客户群体,没有稳固的根据地,就无法参与和赢得竞争。

查看全文

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运行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对xx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运行情况的调查与思考--xx县政府办秘书科

近年来,xxx县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形成了较大的棉纺织集群优势,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做

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国家有关政策的调整,特别是金融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中小企业贷

款难、融资难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也是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遇到的突出问

题。为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xxx县组织有关部门、法律专家和企业法人代表经过深入探讨

论证,充分借鉴外地的成功经验,结合xxx县情和企业发展实际,从建立完善中小企业信用

查看全文

信用效率双重性交流

无论是宏观信用效率,还是微观信用效率,信用效率都有着双重性,可以表现为正负两面。

信用正效率是指信用活动对经济发展有正面的影响力,具体表现为对经济运行有积极的影响,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

信用负效率是指信用活动对经济发展有负面的影响力,具体表现为对经济运行有消极影响,对经济增长有制约作用。

从整个社会信用活动来看,从宏观信用效率来看,社会各种信用活动有的直接作用于经济运行与增长,有的则间接发挥作用。因此,信用效率可以分为直接信用效率和间接信用效率。

直接信用效率是指各种经济主体的各种授信与受信活动对经济运行及其增长的影响力。

间接信用效率是指各种信用信息服务机构的各种与信用相关的社会性服务活动,对经济运行及其增长的影响力。

查看全文

剖析信用担保体制度量测定研究论文

摘要:作为一种制度形式,信用担保体系的建立和定位是基于对其经济功能、运行机制的认识。尽管在理论上信用担保体系被认为可以克服交易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并且可以起到完善金融结构,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但对于信用担保机构的运行效率及其度量问题一直是理论界争论的焦点。本文在明确了信用担保机构运行效率涵义的基础上.总结了其度量的三种方法,并指出了准确度量信用担保机构运行效率的难点。

一、信用担保机构运行效率的涵义

1.效率的经济内涵

不同经济学者对于“效率”一词内涵的理解并不一致,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含义界定。经济学泰斗萨缪尔森在《经济学》一书中,是这样定义“效率”的:“效率意味着不存在浪费,即当经济在不减少一种物品生产的情况下,就不增加另一种物品的生产,它的运行便是有效率的”[1]。这时经济处于生产可能性边界之上。国内经济学者樊纲、张曙光等在《公有制宏观经济理论大纲》中给经济效率下的定义是“经济效率是指社会利用现有资源进行生产所提供的效用满足的程度,因此也可一般地称为资源的利用效率”[2]。它是需要的满足程度与所耗费资源(成本)的对比关系。需要明确的是,它不是生产多少产品的简单的物量概念,而是一个效用概念或社会福利概念。对于资源配置的效率问题,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提出了广为人知的帕累托效率标准,得到经济学界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最常见意义上的“效率”是指投入与产出或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指现有生产资源与它们为人类所提供的效用之间的对比关系。这里指的产出或收益,指的不是任意的物品,而是能够为人们提供满足的有用物品。从经济的角度看,最终的产出就是人们的满足即效用。而投入或成本.从一般意义上说,是在一定的科学技术条件下生产一定产品所需的生产资源,包括劳动力资源和物质资源。依据考察主体不同,效率分析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当效率概念应用于个别企业的时候,有其特定的含义,所要研究的问题主要是该企业是否利用一定的生产资源生产出了最大量的产出,或者是否在产出量一定时实现了成本最小。这种效率称为技术效率。就整个社会经济效率而言,它要揭示的就是全部生产资源与所有人的总经济福利之间的对比关系,而在给定各生产单位的技术效率的前提下研究经济效率问题时,主要的问题在于资源是否在不同生产目的之间得到了合理配置,使其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最大部分人们的各种需要。用于分析这一问题的概念就是“经济效率”,也称“配置效率”。

2.信用担保机构运行效率的涵义

查看全文

电子政务系统论文

摘要:本文在阐述电子政务系统运行信用重要性的基础上,分别从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出发,制定了相应的应对策略,为电子政务系统运行信用提供了一定的建议和看法。

关键词:电子政务运行信用具体策略

Abstract:Basedonthee-governmentsystemisrunningontheimportanceofcreditonthebasisof,respectively,fromatechnicalandmanagementaspectsofstartingtodevelopthecorrespondingcountermeasuresfore-governmentsystemisrunningtoprovideacertainamountofcreditproposalsandviews.

Keywords:e-governmentruncreditspecificstrategies

前言21世纪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核心的,以网络为标志的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飞速发展拉开了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的序幕。目前,电子政务运行已经成为各国政府迎接信息时代潮流的现实选择,并且日益彰显出勃勃生机。面对各国日趋高涨的电子政务建设浪潮,面对大量社会资源的投入,公民、企业、各级政府及部门都不约而同地对本国政府提出了信用要求,各国政府也都主动地将电子政务运行作为改善政府与公众之间信用关系的有效途径。虽然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但我国公民、企业、各级政府及部门也纷纷提出了适合于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信用要求,即要求电子政务提供优质的服务,又要求其实现政府的在线信用管理,从而带动整个政府信用管理体系的建设[1]。为此,我国电子政务运行务必积极回应公民、企业、各级政府及部门所提出的要求,切实做好我国政府的在线信用管理,从而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竭尽全力。

在近20个发达国家所进行的民意测验表明,有相当一部分、甚至是大部分的公民,对党派、政府、议会、高层行政机构、院军队、警察、工会等政府主要职能部门和组织机构“完全不信任”或“不太信任”[2][3]。这一点也被其他民意测验所证实。由此可见,满足公民、企业、各级政府及部门所提出的要求,是电子政务提供优质服务的必要条件。在借鉴发达国家的宝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电子政务运行的实际状况,利用我国电子政务运行的后发优势,吸收保证电子商务运行信用的成功经验,应从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制定应对策略,以保证我国电子政务运行信用。

查看全文

虚拟经济与信用制度研究论文

一、虚拟经济与信用制度的关系

1.信用制度是虚拟经济运行的基础

虚拟经济的发展要以信用制度的发展为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信用的发展创造了虚拟经济。从一定意义上说,虚拟经济的运行领域就是资本市场。其实,资本市场和产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的结构组成和运行机制原理相同。在资本市场中,市场的主体是资本持有者和资本需求者,交易的对象是资本,那么交易媒介是什么呢?在商品市场上,商品交易的媒介是货币,而在资本市场上,这个媒介应当是信用。只有有了信用这个媒介,它才能够真正运转起来。

2.虚拟经济在信用扩张中产生和演变,虚拟经济的产生是信用膨胀的结果

商品交易产生了信用关系,当以物易物的交易进化到以实物—货币—实物为主要运行方式的早期商品经济阶段,商品的赊销和货币的借贷行为便逐渐普遍化,信用关系就成了商品交换行为的常见伴生物。货币作为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那时货币只是起到一个中介作用,经济运行中的货币流通量的价值乘以流通速度于实物的价值是完全相等的。这便是“完全实体经济”。随着经济发展,货币在以货币—实物(服务)—货币为主要运行方式的发达的商品经济社会中经历了信用化、资本化的过程。货币的信用化表现为自身完全没有价值的货币符号(纸币或票据)取代了自身具有价值的金属货币,它具有与实物或实体经济相互联系、又相互分离的两重性。但在金本位制中,不足值金属币和有含金量的信用券以足够黄金储备为担保的,经济运行中的货币流量依旧受到实体经济的严格限制而与实物流量保持一致。在信用参与下,货币具备了支付手段的职能,开始了单方面的转移。信用产生后,无价值货币符号为脱离于实物流量的虚拟经济的扩张提供了可能。

3.信用滞后对虚拟经济发展产生制约

查看全文

股票市场做空机制初探论文

内容提要:股票市场的平稳运行取决于做多与做空机制的协调发展,中国股票市场风险日益积累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与做多机制相对应的做空机制不完善并处于明显的劣势。引入信用交易、股指期货交易以强化做空机制,既是市场发展的需要,又具备了基本条件。

股票市场的平稳运行取决于做多与做空机制的协调发展,中国股票市场风险日益积累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与做多机制相对应的做空机制不完善并处于明显的劣势。引入信用交易、股指期货交易以强化做空机制,既是市场发展的需要,又具备了基本条件。

一、中外股票市场做空机制比较

做空机制是与做空紧密相连的一种运作机制,是指投资者因对整体股票市场或者某些个股的未来走向(包括短期和中长期)看跌所采取的保护自身利益和借机获利的操作方法以及与此有关的制度总和。

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的股票市场一般都有比较完善的做空机制,通常包括主动性做空与被动性做空两种基本形式。主动性做空机制是指投资者预期股票市场价格将要下跌并积极利用这种下跌来获取相应利润的操作行为以及配套的相关制度,具体包括利用信用交易进行卖空和利用股指期货来进行做空。信用交易卖空的基本运作程序是,投资者(保证金空头交易者)以部分现金或有价证券作担保,委托卖出股票时由证券商贷给股票,到期按规定归还股票并向证券商支付利息。在这过程中,融券的数额取决于规定的保证金率,即投资者交付的保证金占融券折合资金额的比例。在利用股指期货卖空中,投资者先是在判断股指将要下跌时卖出股指期货合约,其后待股指下跌时买进以进行对冲。被动性做空机制是指投资者预见到大势或个股未来走向不好的情况下离场观望,即通常所说的卖出股票而持有货币。在主动性做空机制下,投资者进行操作的动机主要是利用财务杠杆,寻求高卖低买的机会以获利(保值也可以看作一种获利),在被动性做空机制下,投资者进行操作的目的之一是避免“套牢”,即股票的市场价格下跌到低于其买价而致使其帐面发生亏损(此时股票虽然没有卖出,但已经失去了进一步操作的灵活性)之二是回避或者减少实际可能发生的亏损。不论投资者的具体动机如何,做空机制实际上都起着降低市场风险的作用。

中国股票市场的做空机制是不完善的,因为它只有被动性做空,没有主被动性做空被动性做空的目的是避险,做空投资者的资金处于闲置状态,资金增值的要求暂时无法实现,因此,投资者一般只在较少情况下才愿意做空卖出股票。与之相对应的是,绝大多数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提高远远滞后于其股票价格的攀升,股票市场整体上仍然是一种典型的“零和”博奕形态,投资者要获利就要不断地低买高卖推升股指,形成强烈的做多愿望。这就使得被动做空的卖方力量经常小于积极做多的买方力量,做空与做多难以形成良性的平衡关系,致使股票市场的风险不断积聚。而且,股票市场上所存在的利益格局通常还会进一步加剧这种失衡: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