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建设范文10篇
时间:2024-04-11 16:35:3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园区建设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农业园区建设工作建议
为了进一步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提高现代化水平,经省政府同意,现就开展现代农业(林业、渔业,下同)园区建设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转型升级,立足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资源区位条件和产业发展基础,在农业主导产业相对集中连片的区域,通过强化农业基础和装备设施建设、优化产业结构布局、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创新经营管理机制等途径,集中力量建设一批规划布局合理、生产要素集聚、科技和设施装备先进、经营机制完善、经济效益和示范带动效应明显的省级现代农业园区(以下简称园区),使之成为全省农业主导产业集聚的功能区、先进科技转化的核心区、生态循环农业的样板区、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区,推动我省现代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目标任务。从2010年起,争取用5年左右时间,建成100个左右、每个相对集中连片面积2万亩以上、产业布局合理、要素高度集聚、多功能有机融合、循环清洁生产、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的现代农业综合区;建成200个以上突出某一主导产业、布局集中连片、生产设施先进、产品优质安全的主导产业示范区;建成500个以上产品特色鲜明、竞争优势明显、品牌效应突出、经济效益领先的特色农业精品园。通过建设现代农业园区,使区内实现良田(地)、良种、良机、良制、良法配套,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单位面积产出比周边同类产区高20%以上,示范带动效应明显,农民普遍增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协调发展。主要目标是:设施装备优良。园区内基础设施完善,道路畅通、排灌方便、用电便捷,农田(地)有效灌溉率基本达到100%、旱涝保收率90%以上。先进农业设施和机械装备应用广泛,主要生产环节的机械化率80%以上。
技术模式先进。园区内农作制度合理,种养模式先进,土壤基本无障碍因子,生态环境优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技术广泛应用,生产过程基本无污染,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高,主导品种、主推技术普及率高,良种覆盖率达100%,农业科技贡献率70%以上。
产品优质安全。园区内全面实行标准化生产,农业投入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手段完善,农产品产地准出制度、质量可追溯制度全面推行。农产品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率达到100%,每个园区至少形成1个省级以上名牌农产品称号。
教育园区建设指导方案
我根据省政府《关于推进全省城镇新区教育园区建设的意见(试行)》文件精神,结合全省推进城镇新区教育园区建设工作会议精神,为加快我县城镇新区教育园区建设步伐,确保城镇新区教育园区建设试点工作顺利推进,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为指导,全面贯彻全国第四次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积极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全力推进城镇新区教育园区建设,努力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大力推进教育改革,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推动教育事业健康稳步发展,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目标任务
用三年时间(2010—2012年)基本完成新区教育园区建设。校舍建筑投入资金15115万元,新建3所学校(含幼儿园),扩建2所学校,具体项目建设内容为:
1、新建长征中学:规划用地371.772亩,校舍建设面积约81700平方米,计划投资2.3亿元,建设规模为容纳学生5000名,设100个教学班。长征中学建设目标定位为省级优质高中标准,总体规划围绕“五个一流”来展示:一流的规划、一流的设计、一流的功能、一流的质量、一流的办学理念,打造成为全省条件最优良、功能最齐全的山水园林式公立中学。
市级农村园区建设办法
为加强我市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管理工作,明确园区申报条件,规范园区建设标准,根据《农业部关于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意见》和《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制订本办法。
第一章机构管理
第一条市政府成立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农业副市长担任组长,市农业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建规局、市国土局、市交通局、市水利局、市林业局、市扶贫办、市旅游局、中国人民银行分行、市国税局、市地税局等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负责全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组织领导。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园区办),设在市农业局,由市农业局局长担任办公室主任,市农业局、市财政局各确定一名副县级领导任副主任,负责现代农业园区日常管理工作。园区办工作人员从农业系统抽调。
第二条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一)贯彻落实中、省、市关于园区建设管理的有关政策和意见,统筹领导全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管理工作;
粮食产业园区建设调查思考
一、**粮食产业园区建设基本情况
**粮食产业基础薄弱,城区粮食企业发展空间有限,仓储设施和加工设备比较落后,亟待改善。因此,抢抓机遇,对接政策,拓宽思路,开拓创新,统筹规划粮食产业经济发展,加快粮食产业园区建设,不仅是粮食市场放开和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后发展粮食产业的必然要求,也是新形势下重塑粮食行业形象,振兴粮食产业经济的必然选择。遵照省政府关于加快粮食产业园区建设的部署,经充分调研论证,我局提出了适合淮北实际的园区建设思路:统筹规划、分类指导、重点推进。一是以粮食行政主管部门为主导新建园区,二是以民营龙头企业为依托扩建园区,三是发展县域民营粮食加工基地过渡为园区。经过不懈努力,目前园区建设势头较好,成效较为显著。
(一)以市粮食局为主体的新建园区进展顺利。
1、**粮食物流中心项目。定位在粮食购销仓储、加工、商务、物流于一体,占地150亩,总投资7500万元,分三期三年完工。一期工程(20**年8月-20**年6月),建设三栋仓库,容量0.5亿斤,加上工艺设备、辅助工程等,概算3000万元(含土地征用费)。二期工程(20**年7月-20**年3月),建造交易场所198套、电子商务楼、散装散运配套及附属设施,概算2000万元。三期工程(20**年3月-20**年12月)建造0.3亿斤容量仓库、0.7亿斤浅圆仓以及收发系统、面粉精细加工厂和配套设施等,造价为2500万元。目前一期工程正在建设中。
2、百善农产品加工园项目。为**三堤口粮食收储中心退城进郊项目,选址在濉溪县百善镇,总规划面积75亩,总投资2000万元,一期工程征地50亩,新建1.5万吨仓容和日产300吨面粉加工企业及办公楼附属工程;并预留二期发展用地25亩。三堤口粮食收储中心原有25亩土地的土地出让金按有关政策全部返给企业,用于企业改革和粮食产业发展。利用外商看中三堤口粮食收储中心的契机,对该粮站进行易地重建,按经济、适用、便于管理的原则,变旧为新、变落后的仓储设施为先进的仓储设施。目前,百善农产品加工园已已完成了土地平整、规划设计等基础工作,按照一边抓工程建设,一边抓项目对接的思路,三堤口粮食收储中心和园区一墙之隔的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鲁南集团谷王食品公司及民资外商达成了三方合作协议,即将入驻园区共同开发建设百善农产品加工园。
3、**国家粮食储备库项目。正在调研论证从城区退出计划在濉溪县开发区征地200亩,建设仓库1亿斤,配套建设铁路专用线,并以储备库为依托,实现购销储、粮食精深加工的联合链接,预计总投资1亿元。
市畜牧产业园区建设现场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召开的全市畜牧产业园区建设现场会,是在全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之际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落实全省现代畜牧业试点提质扩面工作会议精神,推进畜牧产业园区建设,研究制定畜牧经济工作的发展措施。与会同志通过参观各县(区)畜牧产业园区的建设情况,大家都有了比较直观的感受。刚才,各县(区)作了经验交流,市畜牧局局长严德同志代表市畜牧食品局作了工作安排和部署,我完全赞同。稍后,市委常委、纪委书记晓春同志还要作重要讲话,希望大家认真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先讲几点意见:
一、准确把握当前畜牧产业发展的特点和形势
今年畜牧业生产面临来自国际金融危机、甲型H1N1流感、生猪及猪肉价格下跌等诸多挑战和困难。尽管如此,*畜牧产业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始终坚持科学规划与技术培训并举、机制创新与体制保障并重、基础设施建设与队伍素质提升并行的工作方针,全市畜牧产业正在呈现区域之间、产业结构之间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良好态势。相关数据,刚才严德同志已经通报了,我就不再一一重复。总体感觉,全市畜牧产业在发展模式、发展理念、发展方向上有以下几点值得充分肯定。
(一)规模化程度显著提高。以发展规模化为鲜明导向,畜牧产业“蛋糕”正在逐步做大。目前已发展年出栏50头以上的养猪大户11625户(其中年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705家,千头以上规模养殖场150家),生猪规模养殖面达到28%;发展年出栏肉牛20头以上的规模场46家;发展年出栏肉羊50只以上的规模养殖场108家。
(二)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以提升产业化水平为突出主题,采取“龙头企业+产业园区+产业基地”的模式,延伸产业链条、创新运行机制、注重利益分配、降低经营风险、巩固畜禽基础,使养殖农户得到了实惠。在今年生猪价格大幅度下降的情况下,规模化养猪仍保持头平盈利50~100元的良好局面;牛、羊、禽等畜产品效益良好,为实现全市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加快园区建设的调查汇报
环境是生产力,在当前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不断营造环境比较优势,才能抢得发展先机,赢得更多的关注和项目投资,进一步把园区做大、做强,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结合我区实际,课题组近期深入经济开发区和部分项目单位,就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推进园区建设进行了深入调研。
一、基本情况
1、园区建设情况。年,区委区政府决定在原经济开发区区的基础上,南延建立城南工业项目区,规划控制20km2,其中起步区(核心区)6km2,着力建设“以工业为主导的南部新城”。城南工业项目区在去年征地1平方公里的基础上,今年新征土地1650亩,建成区初步实现“七通一平”。另外,占地31亩、投资3000多万元的生活配套服务区正在加紧拆迁建设之中。
2、园区项目建设情况。目前,区共入驻项目46个,并全部建成投产;城南项目区已入驻项目31个,引资总额达6.2亿元,部分项目已建成投产,涉及机械、建材、纺织、农产品加工等多个领域。今年上半年两园区共实现工业总产值8404万元、工业增加值2698万元、商贸及工业销售收入73080万元、税收918.65万元、财政收入1569.5万元,成为我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3、为项目服务情况。在为入园项目服务过程中,实行重大项目落地联席会议制度、四大班子领导联系项目制度、“四个一、三个帮”和“一站式”、“保姆式”服务制度。同时,强化服务质量监督,实行入园企业封闭式管理、检查备案制度,开展“发展环境千人评”活动,成立经济环境保护委员会和“经保办”等,为入园项目快速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物流园区建设项目评价研究
摘要:物流园区在我国物流行业发展和推动区域经济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国家及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来推进物流园区的开发和建设。文章以物流园区建设项目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现有园区评价进行综合述评,探讨园区评价的意义,对引导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重视物流园区建设评价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物流园区;建设项目;综合评价
物流园区是为了实现物流设施的集约化和物流运作的共同化,集中建设并由统一主体管理,为众多物流企业提供设施和场所的物流业集聚区域。物流园区对于推动和促进物流、交通运输、国际贸易等行业的发展,对于促进产业集聚和产业结构调整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科学地对物流园区进行项目建设可行性评价及后续评价是十分必要的。
1我国物流园区的建设现状
据中国物流采购联合会开展的第三次全国物流园区(基地)调查报告显示,截止到2012年9月,入选《2012年度中国物流园区(基地)名录》的各类物流园区共计754家,对比2006年的207家,增长264%;与2008年的475家相比,增长58.7%。而且长江中游经济区、北部沿海经济区从区域来看分布较多,园区的增值服务功能发展较快(如图1所示)。
2物流园区评价的必要性分析
有机农业园区建设经验材料
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们西刘堡村共有10个村民小组,2700多人,位于运西片南端,涉及有机农业园区一期工程5000多公尺,5846亩耕地。去年以来,我们围绕配合江苏省有机农业园区项目建设,把园区建设作为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农业增效,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次难得机遇来抓。在广大干群中深入开展“加快建设生态农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大讨论,要求大家以十足的工作干劲、饱满的工作热情,积极投入园区建设,扎实搞好各项工作。
一、竭力改善农田环境,夯实有机农业园区建设基础
按照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要求,确保有机农业园区开好头、起好步,去冬今春,我们对全村七横两纵灌河、排河、生产河均进行了疏竣,同时依照有关规定收回了机场路等有关村级道路两边的树木产权,并按照上级要求实施了砍伐,拓宽了绿化带路基,备足了积土。我们先后共投入5000多劳力,清淤10多万方,砍伐树木2万余株,新植2万多株。过去河床淤积、排水不畅、垃圾乱倒乱扔等现象,已基本得到清理和控制。我们在整治过程中,还狠抓了道路、河床、树木管护责任的落实,出台了保洁公约,落实了长效管理责任制,为促进有机农业园区建设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二、凝心聚力,拼搏进取,扎实推进有机农业园区建设
为使园区达到上级项目建设标准,达到有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要求,还需要我们加倍努力,奋力拼搏。今后一度时期,我们就我村有机农业园区建设主要着重抓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农业产业园区建设调查与思考
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省、市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园区特别是特色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我市在大交通即将形成之后,农业产业如何发展,怎样实现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全市上下正在积极探索和实践。
目前,全市农业产业园区建设起步良好,进展有序,在建园区初具雏形。一是领导比较重视。基本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部门和象征协调配合一起抓的工作格局。二是制定总归。各县(区)根据各地自然资源和传统产业优势,按照专业化、区域化、集约化的要求,制定了产业园区建设的总体规划初步方案,更加明确了建园的产业重点。三是创新机制。全市各地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创新和完善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新机制,为园区建设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
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是规划滞后。一些县区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的总体规划还未最终审定案,农业产业园区建设详规未制定,不少地方只能看到园区发展的重点打算,致使不少地方没有把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很好结合,农房、养殖圈舍乱修乱建,园区设施盲目建设,产业项目随意发展等问题存在。
二是融资困难。资金投入是园区建设的关键,但发展农村种养殖业的企业和业主普遍反映,目前搞农业产业园区建设融资十分困难,尤其是金融贷款更加困难,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
三是“三缺一低”的问题仍然突出。全市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普遍存在的缺乏科技含量、特色产业、龙头加工企业带动,规模化经营水平低的问题在发展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中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突破,进展和效果不明显,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产业园区发展速度和水平,没有很好发挥农业产业园区的辐射带动功能。
工业园区建设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月*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工业园区建设暨科技创新工作会议,各县(区)书记、县(区)长,仲恺高新区、TCL集团等单位负责人,各有关园区管委会负责人共20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上,市委书记黄业斌、市长李汝求分别作了重要讲话。
业斌书记在讲话中强调了五点意见:(一)充分认识推进科技创新、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对于推动我市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意义和作用。业斌书记指出,当前,惠州发展已经进入快车道,正处于黄金发展期,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我们提出要瞄准“一个目标”、围绕“两大主题”、办好“三件大事”、打造“四个区域中心”、实施“五个行动纲要”的目标任务。这些目标任务的实现,要靠推进科技创新来激活新的动力、创造新的优势,要靠加快工业园区发展来积蓄新的能量、寻求新的突破。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推进科技创新、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坚定不移地走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道路,加快园区经济提速、提质和提效,把园区建设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一是要充分认识科技创新是推进工业园区建设的“第一生产力”,是加快科学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二是要充分认识工业园区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主平台,是转化科技创新成果的主战场。三是要充分认识推进科技创新,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是市委、市政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作出的重大决策。(二)我市推进科技创新、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的目标任务。业斌书记说,今后一段时期我市科技创新和工业园区建设要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业园区发展全局,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人才为根本,以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主要方式,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推进发展方式转变,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通过实施科技“跨越计划”和园区经济“倍增计划”,实现“五个翻番”:即到2011年,科技进步创新研发投入、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数量、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专业技术人才总量、全市工业园区产值等5个指标都比20*年翻一番,建成一批产业特色明显、经济总量大、经济效益好、创新能力强、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园区,推动全市企业及其产品、产业、区域竞争力明显提高,初步建成创新型惠州。(三)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动力,提高工业园区的发展质量和水平。一是更加注重发展方式转变,建设先进产业的集中区。全市各工业园区要自觉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注重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注重提升主导产业集聚规模、注重提升园区项目结构层次。二是更加注重创新发展,建设改革开放的先导区。要推进管理创新、服务创新、政策创新,提高园区运行效能。三是更加注重引资质量,建设吸引投资的集聚区。当前,要抓住国外资本加速向中国转移、珠三角产业加速向周边转移“两个转移”的新机遇,进一步扩大引资总量,提高引资质量。要依托产业基础招商、发挥园区优势招商、推出合作项目招商,鼓励园区企业以商招商,达到引进一个、成功一个、带来一串的良好效果。四是更加注重集约利用,建设循环经济的示范区。业斌书记强调,要坚决杜绝无项目圈地、小项目大圈地、圈而不用等圈地炒地行为,要整合园区内的能源和原材料的配备关系,实现物质、能量在园区内的充分循环,要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要把好项目入口关,对不符合产业发展政策、不符合环境功能区规划、污染物不能达标排放的项目,一律不得批准建设。(四)以工业园区为主阵地,提升我市科技创新核心竞争力。一是要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增强创新能力。要在建立企业研发机构、提高企业研发水平上下功夫,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政府资源配置和公共服务要向创新型企业倾斜,引导规模型企业和成长型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建立研发中心,要千方百计激发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创新联合体,推动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
二是发挥产业带动作用,构建高新产业带。要集中优势科技力量,加快构建以“两轴、四核、四组团”为框架的惠州高新技术产业带。三是发挥要素聚集作用,拓展创新平台。要构建企业创新平台、区域创新平台和创业孵化平台。四是发挥人才支撑作用,加大人才引进培训力度。实施创新人才集聚工程,积极构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人才高地,培养造就一支梯次合理、素质优良、新老衔接、数量充足,能够满足经济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队伍。(五)强化保障,努力推动工业园区建设和科技创新工作再上新台阶。一是强化组织保障。党政一把手要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亲自抓科技创新工作,对工业园区实行分级管理,县级、镇级分别由一名领导具体负责。二是强化投入保障。一方面,加大政府财政投入,确保地方财政在科技方面的投入增长速度高于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另一方面,逐步把工业园区的开发和管理纳入市场化运作,实行社会化投资、产业化经营、企业化管理。三是强化环境保障。要营造加快园区“三通一平”建设,注重配套生活服务和休闲娱乐设施,为投资者创造方便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要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在企业准入、全程代办、工商注册、税收返还、土地使用、报建收费等方面打造“洼地效应”,提高工业园区的凝聚力和吸引力。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在全社会倡导敢于创新的精神,以思想的大解放促进科技生产力的大发展,坚持用法制保障创新,切实保护知识产权,促进公平竞争。四是强化机制保障。进一步理顺园区各项管理制度,推进科学管理、规范管理。业斌书记最后强调,搞好工业园区建设“贵在认识、重在推动、实在投入、成在坚持”,要按照做好规划、预留土地、前期投入、招商引资、搞好配套“五步曲”的要求扎实推进工业园区建设。
汝求市长在讲话中强调了四点意见:(一)认清形势,充分认识推进园区建设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汝求市长指出,工业向园区集中,是当代工业化进程的主要趋势,是发达国家和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成功模式。近年来,我市工业园区建设发展迅速、成效显著,但与先进地区相比,在园区规模、产业配套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如果不加快推进,我们就会落后,甚至制约工业的发展。汝求市长指出,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速度、质量的重要因素,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要解决好当前经济发展的问题,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必须进行科技创新。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已经进入“黄金发展期”,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探索,我们的发展思路已经十分明晰,发展目标十分明确,就是要实施“一二三四”发展战略,即我们要用5年的时间实现跨进珠三角先进发达地区行列的发展目标,推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两大工程,完成经济总量上再造一个惠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办好第十三届省运会三件大事,打造石化数码产业、现代商贸物流、现代特色农业、文化休闲旅游四个区域中心。要实现上述目标,最重要的措施就是要发展工业园区和科技创新。所以,我们要充分认识工业园区和科技创新对经济建设的重大推动作用,充分认识到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工业园区和科技创新摆在当前经济工作最重要的位置,加紧推进,抓出实效。(二)全力以赴,力推工业园区建设一年见成效、三年大发展、五年成规模。到2011年,全市建成工业总产值超200亿元的工业园区达到5个以上(其中一个是惠东国际精细化工创新产业基地);建成工业总产值超*0亿元的工业园区12个以上,其中我县2个。汝求市长强调,要按照“高起点、高标准、创新型、生态型”的要求做好园区规划建设,要把有限的土地资源用来发展消耗土地少、投资密度大、科技含量高、创税能力强、经济效益好的项目,园区内不再上低档次的来料加工项目,严禁污染企业进入园区;要通过增加土地供应和盘整闲置土地解决好工业用地问题,要根据区位特点和环境容量确定园区的功能定位;要通过政府投入一定启动资金、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园区开发建设、园区土地挂牌出让、争取国家和省对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补助、争取向金融机构融资等“五个渠道”扩大园区基础设施投入;各级党政“一把手”要亲自出面去招商,亲自出去跑项目,尤其是洽谈和签约,主要领导要亲自出面,促成项目落户。汝求市长指出,最熟悉企业的是企业家,评价环境和条件最有发言权和说服力的是已经入园的企业老板,要发动现有企业帮我们招商,形成以商引商的“集群效应”;要继续保持我们的政府效率在外商眼中全国第一的优势,积极主动为投资者提供无障碍、全方位、人性化的优质高效服务,促使项目早动工、早投产、早生效。(三)开拓创新,力促科技进步、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取得新突破。第一,要着力扩大技术创新的投入。要通过基金支持、创业投资、贷款贴息、税收优惠等方式,扶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第二,要着力加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第三,要着力提高企业科技研发能力。下来,我们要进一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鼓励企业建设各类研发机构。第四,要着力建设好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公共科技创新平台和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第五,要着力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继续落实好各项人才政策,为科技人才创造一个能够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用事业、待遇、环境、感情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四)加强领导,确保工业园区建设和技术创新取得明显成效。市里已成立了工业园区建设领导小组,
政府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各县区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加强对园区建设的领导。各级各部门要紧密配合,通力合作,齐抓共管,形成共同推进园区建设和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