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化范文10篇
时间:2024-04-11 14:09:2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园林化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副市长在城乡园林化启动式上讲话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城乡园林化建设工程启动仪式,这是我市林业生态建设领域的一件大事,标志着我市城乡园林化建设工程的全面拉开。
刚才,彬县做了很好地经验介绍,可以看到,彬县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视,部署早、启动早,投入大,推进有力,成效明显,许多经验和做法都值得学习和借鉴。后边,省林业厅王建阳副厅长还要做重要讲话,请大家按照要求抓好落实。下面,我就城乡园林化再讲几点意见。
一、高度重视,快速启动
近年来,我市致力于打造“绿色、生态”,全市林业生态建设成效明显。但是,由于造林绿化的重点在高山远山,致使道路、河流、城镇、村庄、出入境口、工矿区、旅游景区等绿化相对薄弱,影响了我市的对外形象。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结合省上实施关中大地园林化工程,经过调查研究,做出了实施全市城乡园林化工程建设的重大部署。开展城乡园林化建设工程,既是我市贯彻省上实施关中大地园林化工程的具体行动,又是我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的有力抓手,必将对提升造林绿化档次,改善城乡人居环境,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产生积极作用。各县市区、各有关部门一定要从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保障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统一思想,创新措施,扎实做好项目争取、衔接、整合等前期工作,迅速掀起园林化建设的高潮。
二、明确目标,细化任务
我市城乡园林化建设工程的总体目标是:从2012年开始,到2015年,全市新增绿地100万亩,到2020年,全市新增绿地面积达到150万亩,基本实现城市森林化、城镇园林化、村庄林荫化、庭院园林化、渠路林带化、农田林网化、河流湿地生态景观化、出入境口优美化、荒山荒坡全面绿化的目标。各县市区、各有关部门要紧盯目标,量化任务,拿出分年度实施进度表,逐村镇、逐单位分解细化,确保城乡园林化建设工程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城乡园林化建设工作方案
为了改善县城乡人居环境,建设生态宜居新县,实现县城乡园林化,为建设次区域中心城市奠定基础,根据《县城乡园林化建设总体实施方案》,结合当前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实现县大地园林化为目标,紧紧抓住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和西咸国际化大都市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县自然条件优越、人文历史深厚、经济基础较好的区位优势,坚持县城、乡镇、村庄、道路、河流、荒山荒坡“六位一体”,统筹实施六大创建工程,全面提升县大地森林生态系统,实现城市森林化、城镇园林化、村庄林荫化、庭院花园化、道路林带化、河流湿地生态化、荒山荒坡全绿化,使县大地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地更美。
二、基本原则
统筹规划,城乡一体;突出重点,逐步推进;生态优先,产业促进;政府主导,全民参与;项目整合,共建共享。
三、工作任务
市委园林化建设指导意见
为了加快西咸国际化大都市建设进程,改善城乡人居环境,积极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实现城乡园林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根据省政府《关于关中大地园林化建设的实施意见》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城乡园林化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城乡园林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近年来,全市以建设“绿色、生态”为目标,依托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等林业重点工程,大力开展造林绿化,生态状况明显改善。“十一五”期间,全市完成林业重点工程营造林16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了26%,较“十五”末提高了8.5个百分点,每年提高1.7个百分点。完成绿色家园生态示范村建设1238个,绿化学校500多所,绿化城镇60多个,绿化道路1200多公里。全市生态环境实现了由“整体恶化、局部好转”向“总体好转、局部良性发展”的根本性转变。但是,近年来全市造林绿化主要在高山远山,城市郊区、主干道路、河流水系、城镇、村庄、旅游景区等人口聚集区绿化相对薄弱,城乡差距较大。目前,全市主要河流绿化长度仅占可绿化长度的19%,高速公路、国省道两侧宽幅景观防护林带尚未形成,规模小、标准低、景观效果差、生态功能薄弱;城市建成区公共绿地面积不足,绿化起点较低;以绿色家园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村庄绿化才刚刚起步;出入境口、工矿区、重点旅游景区绿化落后的现状依然存在,影响了我市对外形象。
城乡园林化建设是针对我市城乡绿化现状,以主要交通干线、主要河流沿线绿化为骨架,以城市中心区、城市郊区、重点城镇、出入境口、旅游景区、工矿区、村庄、单位、社区绿化为重点,多层次、立体化、远近呼应、点面结合、城乡一体、田林交错、山川平原衔接的大型系统工程。实施城乡园林化建设,对进一步提升全市造林绿化档次,促进“身边增绿”,改善我市人居环境,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实现城乡园林化为目标,紧紧抓住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和西咸国际化大都市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自然条件优越、人文历史深厚、经济基础较好的区位优势,坚持城市、城郊、道路、水系、村镇、单位、厂矿区、旅游景点“八位一体”,统筹实施八大创建工程,全面提升城乡森林生态系统,实现城市森林化、城镇园林化、村庄林荫化、庭院花园化、渠路林带化、农田林网化、河流湿地生态景观化、出入境口优美化、荒山荒坡全面绿化,使城乡大地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城更美。
园林公路景观设计管理论文
1大地园林化和城市园林化的宏伟设想
1.1大地园林化的提出
1958年8月,在北戴河提出:“要使我们祖国的山河全部绿化起来,要达到园林化,到处都很美丽,自然面貌要改变过来”[1~3]。同年11~12月,中国共产党八届六中全会指出“应当争取在若干年内,根据地方条件,把现有种农作物的耕地面积逐步缩减到三分之一左右,而以其余的一部分土地实行轮休,种牧草、肥田草,另一部分土地植树造林,挖湖蓄水,在平地、山上和水面,都可以大种其万紫千红的观赏植物,实行大地园林化”[1]。1959年3月,人民日报发表了社论和短评,指出“大地园林化是一个长远的奋斗目标”[1]。随后,中国林业出版社汇集有关文章,出版了《大地园林化文集》第一辑和第二辑[1、2],总的看法认为大地园林化是一个可以实现的伟大理想。
大地园林化是要在全国范围内根据全面规划,在一切必要和可能的城乡土地上,因地制宜地植树造林、栽花种草,并结合其他措施如修建文化娱乐设施,经营风景旅游事业,结合山川名胜增辟景点,修筑亭、台、楼、阁及其他游憩建筑等,大力而有步骤地改造荒山、荒地,治理沙漠、戈壁,从而减免天灾、调节气候、美化环境、提高居住质量、维持生态平衡。实行大地园林化,既要保护自然、美化大地,又要大兴山川草木之利、发展生产、提高人居环境和生活水平。绿化是大地园林化的基础,大地园林化是其进一步的发展与提高。大地园林化较之绿化,内容更为丰富多彩。它是绿化祖国的高级阶段,其规模和形式是因地制宜、多种多样的。但总的内容还是以树木为主体,组成有色、有香、有花、有果、有山、有水,有丰富生产内容和诸多美景的国家大花园[1、2]。
大地园林化反映出广大人民群众对祖国锦绣河山生态环境建设和全面绿化、美化以及文态建设宏伟目标的向往。今天在全国人民基本实现小康的情况下再提大地园林化,实有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1、3]。
1.2城市园林化是大地园林化的重点
人居环境景观设计论文3篇
第一篇:人居环境景观设计中园林化分析
对于现代住宅区域的设计,应当更多的从人的角度出发,所谓人居环境,意味着应当注重人与环境的和谐和统一。随着社会的更替发展,城市空间,尤其是城市的居住区域已经成为景观设计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最佳的人居环境便是园林。因此,应当重视人居环境中的园林化设计,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尊重可持续发展思想并结合当地地理人文特色,创造设出天、地、人合一的园林化人居环境。
1以人为本,创造合理的环境空间
1.1保持安全感的空间设计
对于现代都市人来说,安全感是一项很重要的主观感受,人居环境的园林化景观设计,若能从人的心理出发,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设计规划时,应当注重朝向和视野的便利和开阔,使人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隐藏自己,保护隐私,视线上又不受到过分干扰,与外界形成良好互动。设计出能够保证安全感的人居环境,才能让人们感受到放松自由,达到“可望”、“可居”的理想状态。
1.2合理利用边界区域
独家原创:城乡一体化建设研究论文
摘要:长期以来,尽管我国城乡面貌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实际上城市和农村发展极不平衡,首要原因是城乡二元结构的客观存在。为了要从传统的乡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就必须要打破传统的二元结构束缚。随着二元结构的转换,城乡间的要素流动和商品交换就构成了城乡间最重要的联系机制。城市离不开乡村,乡村也离不开城市。城市和乡村本为“一家”,只是随着社会分工及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才逐渐从空间上分离,并由此产生了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一系列的差别。历史上的城乡关系经历了混沌—对立—隔离的过程,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经济的重心将逐渐由城市转向了城市—乡村地域,城乡系统也将趋向统一融合。
关键词:城乡乡村二元结构经济
生态学家马世骏曾强调,对城乡这样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不应将各亚系统分别对待,必须重视整体综合。在城乡系统中,各子系统的发展是相互依赖的,都要求其他系统的配合与支持。人口与就业问题,特别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安置问题,是我国城市化和农村发展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所在。剩余劳动力不可能全部涌入城市,也不可能全部滞留农村。目前,城乡一体化建设在紧锣密鼓的展开,遇到了不少顽疾,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点着手:
1、农村庄园化
庄园立足于自然村落,没有人口聚居就难以成为庄园。而在一个村庄中,房屋、土地、人口是主要的构成因素。庄园结构的最基本的要素是土地和人口的结合。没有土地,人民无以为生;没有人民,土地不得耕种。土地又分为领主自营地和农民份地。
要增加农民的收入就要在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稳步推进城市化,减少农民数量,增加农民人均占有资源量,这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出路。同时,庄园经济有助于保护区域农产品的经济优势,能够统筹人力、科技、政策等资源,让农民们树立“依山靠山富于山,依水靠水富于水”的意识。切实的保护好环境,避免农村盲目发展其他产业带来的巨大污染的问题。自营地中的果园、菜圃之类可能为篱笆或栅栏所圈围,但耕地多以条田的形式散布于村庄的几块大田之中,而很少连成一片。虽然,自营地所占耕地多数是较为肥沃的土地,但集体共耕的原则使之与农民的份地交错分布。
创建省级园林县城工作总结
围绕创建省级园林城市这一总体目标,依托本地自然资源优势及丰富的历史、社会文化资源,大力发展城市整体绿化,抓好了公园、道路绿化建设(改造)、绿地管养工作,重点抓好城区主干道升级改造、公厕、垃圾填埋场、垃圾中转站建设,抓好单位庭院、居住区绿化。坚持因地制宜,讲求实效、整体推进的原则,把“创建园林县城”与创建省级卫生城市、文明城市等工作结合,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相结合,促进创建活动健康有序开展。
1、做好了城区绿化的日常管养工作。做好了城区道路、公园、广场等绿化的日常管养工作,保护了现有的绿化成果。
2、搞好布衣公园景观建设。实施了布衣公园景观建设,做好龙神湖栏杆整修工作。
3、搞好城北防洪工程建设。及时组织实施城北防洪工程建设,做好天晟市场至华旗酒店段河道右岸挡墙浇筑及滨河路西侧改造工程。
4、搞好垃圾中转站、公厕建设。完成了广州大道垃圾中转站及公厕建设并投入使用。
5、搞好垃圾填埋场建设。及时组织实施垃圾填埋场建设。
县长生态环境建设汇报讲话
|全部文章|控制面板|本站帮助|首页登陆|会员注册|会员留言|站内搜索|会员增值
科学发展观专题:方案讲话讲稿调研演讲生活会汇报体会剖析整改制度经验总结升学专题2009年半年工作总结
您现在的位置:文章首页>>文章浏览〖原字体中字体大字体〗2009年7月18日星期六
县长关于抓生态环境建设促县域经济发展的汇报讲话(2008-5-10)
县长关于抓生态环境建设促县域经济发展的汇报讲话
xx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太行山东南端,是一个干石山区、革命老区和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也是一方历史悠久、民风淳朴、山川壮美、气候宜人、区位优越的宝地。改革开放以来,xx县委、县政府坚持把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作为改变全县贫困落后面貌的一项基础工程、治本工程、造福工程来抓,20年如一日坚持不懈,29万人民群众齐心协力,取得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提高、协调发展的突出成效。站在新世纪新阶段,回顾我县生态环境建设的历程,展望我县生态经济建设的前景,我们倍感自豪,也更加充满信心。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生态环境建设迈出大步伐
县长关于抓生态环境建设 促县域经济发展的汇报讲话
县长关于抓生态环境建设促县域经济发展的汇报讲话
xx县人民政府县长xxx
xx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太行山东南端,是一个干石山区、革命老区和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也是一方历史悠久、民风淳朴、山川壮美、气候宜人、区位优越的宝地。改革开放以来,xx县委、县政府坚持把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作为改变全县贫困落后面貌的一项基础工程、治本工程、造福工程来抓,20年如一日坚持不懈,29万人民群众齐心协力,取得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提高、协调发展的突出成效。站在新世纪新阶段,回顾我县生态环境建设的历程,展望我县生态经济建设的前景,我们倍感自豪,也更加充满信心。
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生态环境建设迈出大步伐
一是持续大搞荒山绿化和退耕还林。改革开放20多年来,xx县八任书记、十任县长紧紧围绕“在万分之一的国土上搞绿化、做贡献”的战略决策,持续开展绿化接力赛,带领全县人民群众树绿化志、干绿化事、创绿化业,将原来只有7万亩次生林的荒山秃岭建设成为近90万亩的涛涛林海,使全县150多个山头无山不绿,3368条沟壑沟沟有林,森林覆盖率达到47.6%。为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从2000年起,我们发动群众肩扛手抬,用石头垒起了7000多华里的森林防护墙,被誉为“天下第一墙”,并夺得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纪录。
二是突出狠抓小流域治理和水土保持。我们坚持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小流域治理作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建设良好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沟坡岭河滩科学规划,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累计新修基本农田8万亩,完成小流域治理面积20万亩,打井建水窑7000孔(眼),建成各类饮水工程184处,解决了全县287个村庄、9.7万人的饮水困难问题。
县长关于抓生态环境建设 促县域经济发展的汇报讲话
县长关于抓生态环境建设促县域经济发展的汇报讲话
xx县人民政府县长xxx
xx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太行山东南端,是一个干石山区、革命老区和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也是一方历史悠久、民风淳朴、山川壮美、气候宜人、区位优越的宝地。改革开放以来,xx县委、县政府坚持把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作为改变全县贫困落后面貌的一项基础工程、治本工程、造福工程来抓,20年如一日坚持不懈,29万人民群众齐心协力,取得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提高、协调发展的突出成效。站在新世纪新阶段,回顾我县生态环境建设的历程,展望我县生态经济建设的前景,我们倍感自豪,也更加充满信心。
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生态环境建设迈出大步伐
一是持续大搞荒山绿化和退耕还林。改革开放20多年来,xx县八任书记、十任县长紧紧围绕“在万分之一的国土上搞绿化、做贡献”的战略决策,持续开展绿化接力赛,带领全县人民群众树绿化志、干绿化事、创绿化业,将原来只有7万亩次生林的荒山秃岭建设成为近90万亩的涛涛林海,使全县150多个山头无山不绿,3368条沟壑沟沟有林,森林覆盖率达到47.6%。为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从2000年起,我们发动群众肩扛手抬,用石头垒起了7000多华里的森林防护墙,被誉为“天下第一墙”,并夺得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纪录。
二是突出狠抓小流域治理和水土保持。我们坚持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小流域治理作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建设良好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沟坡岭河滩科学规划,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累计新修基本农田8万亩,完成小流域治理面积20万亩,打井建水窑7000孔(眼),建成各类饮水工程184处,解决了全县287个村庄、9.7万人的饮水困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