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高血压范文10篇

时间:2024-04-11 11:21:4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原发性高血压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原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病因分析论文

【摘要】原发性高血压病因至今仍不是十分明确,主要责之于遗传和环境两个方面,但也有其他相关因素影响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本文就相关文献加以分析,浅谈引起高血压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相关因素,对高血压病的预防及治疗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病因;相关因素

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20年非传染性疾病将占我国死亡原因的79%,其中心血管疾病占首位,而高血压为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增加,高血压的发病率迅速升高,全世界平均发病率10%,而我国平均发病率7.73%[1]。而认识高血压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是非常重要的。

1中医病因病机

1.1中医对高血压病因、病机的认识高血压病应属于中医学疾病中的眩晕、中风、肝阳上亢之类。但此三者并不完全等于高血压病,而是互相包括的。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应以内因为主,外因只是某些兼证的发生原因,高血压病的形成主要是肝肾两经的阴阳消长失去平衡所致,而除了七情、六欲、饮食、起居等因素直接作用于肝肾二经外,心经、冲任二脉失调亦能促使肝、肾二经阴阳失调,而使本病发生和加剧[2]。李氏[3]认为正气不足是高血压发病的根本内在因素,七情郁结、劳倦内伤、饮食失调是引发该病的直接诱因,“精血亏耗,机体失养”是高血压病形成和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体质因素是高血压病发病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陈建鸿,杜建[4]等认为高血压的病因主要有4种:(1)体质偏盛偏衰;(2)七情内伤,心肝火盛;(3)劳逸失度,气血失调;(4)饮食失节,痰浊内蕴。钱氏[5]认为风、火、痰、瘀是其因,阴阳动态平衡失调是病机,病位主要在肝、心、肾,证候表现为本虚标实。龚一萍[6]认为高血压病总的病机是:肝失疏泄,气机郁滞,气血津液代谢失常,肝肾阴阳调节失衡。其病理机转有虚实两端:实证肝气郁结为始,而后肝郁化火,肝阳上亢;或肝郁气滞,肝气不疏,心气不展,气滞血瘀,气滞痰凝。虚证肝郁化火伤阴而致肝肾阴虚;或肝气虚,木不生火,子病及母,而致心气肾气也虚,气虚血瘀,气虚水停,病久心肾阳虚。眩晕病证,中医历代医家有很多论述,《素问·至真要大论》认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指出眩晕与肝脏关系密切;严用和第一次提出六淫、七情所伤致眩说;明代张景岳在《内经》“上虚致眩”的理论基础上,对下虚致眩作出了详尽论述;汉代张仲景认为痰饮是眩晕发病的原因之一,为后世“无痰不作眩”的论述提供了理论基础。元代朱丹溪倡导痰火致眩学说,提出“无痰不作眩”的理论[7]。

1.2中医辨证治疗眩晕的辨证要点主要在辨脏腑、虚实、标本,治疗原则主要是虚补实泻,调整阴阳。临床分型主要有肝阳上亢、肝火上炎、痰浊上蒙、气血亏虚、肝肾阴虚、瘀血阻窍等。但临床常见肝阳上亢及痰浊上蒙证型。《丹溪金匮钩玄·六郁》强调:“气血冲和,诸疾不生。一有怫郁,百病生也。”长期忧郁恼怒,气机郁滞,郁而化火,肝阴暗耗,风阳升动,上扰清空,多见眩晕,头痛,急躁易怒,甚至猝然昏倒。故张景岳说:“此等证候原非外感风邪,总由内伤血气也”。《内经》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的记载。有学者调查了1239例高血压患者,头部症状为1082例,占87.133%。症状的临床意义显示了以人体上部为主的规律,说明肝火上炎、肝阳上亢以上部病状为主,与高血压的常见临床表现一致[6]。龚氏[8]认为肝肾阴虚、阴不制阳,导致肝阳上亢是高血压病病理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阶段。临床有很多患者服降压药后,虽血压可降至正常范围,但头晕、头瘾等症状不减轻,使患者很苦恼,中医辨证施治可解决此问题[9]。临证之时应该综合地灵活地把握高血压辨证治疗的规律,实证以平肝熄风、清热泻火为法,拟方宜选用天麻、钩藤、石决明、虎杖、黄连、地骨皮等;虚实夹杂者治以补益肝肾、熄风清热、活血化痰,在上述方药的基础上加用桑寄生、淫羊藿、杜仲、黄芪、川芎、瓜蒌、前胡等[10]。

查看全文

伤寒方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研究论文

【摘要】《伤寒论》为一部以治疗外感疾病为主的专著,但其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其中许多方药同样可用于内伤疾病。高血压病为现代西医病名,可归入中医内伤杂病的范畴。目前,中医界不少人一见高血压病不辨证即对号入座认为“肝阳上亢”,套用清肝、平肝法,已落入“中药西用”的窠臼,疗效有限。笔者采用辨病和辨证结合的方法,用伤寒方五苓散、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承气汤、麻黄附子细辛汤、吴茱萸汤等配合降压药治疗高血压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五苓散;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大承气汤;麻黄附子细辛汤;吴茱萸汤;原发性高血压

发性高原血压是指目前尚未阐明其原因的高血压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中医学无高血压病病名,而早在《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中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灵枢·海论》“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的记载。“眩晕”、“头痛”等病症的描述与高血压病的一般临床症状相近。对高血压病患者发生心、脑、肾并发症进行中医诊断时,则可分别归于“心悸”、“胸痹”、“中风”、“水肿”等病证中进行辨病辨证治疗。笔者在临床中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掌握伤寒方所治病证的病机,运用伤寒方结合西药治疗高血压病,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1五苓散

五苓散首见于《伤寒论·太阳病篇》,由猪苓、茯苓、泽泻、桂枝及白术组成。五苓散作为“太阳膀胱蓄水证”的主方具有利水渗湿、温阳化气之功能。

水饮、湿邪蕴结于下焦,本可就近从小便而去,但膀胱气化不行,水无去路,反逆而上行,则吐涎沫而头眩,腹胀满或水肿身重,小便不利,水动于下,则脐下悸动冲逆。饮在下焦,当从小便去之,治用五苓散化气行水,使水气下行。方中重用泽泻为君,取其甘淡性寒,直达膀胱,利水渗湿;茯苓、猪苓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增强利水蠲饮之功;加白术健脾气而运化水湿,桂枝宣通阳气,蒸化三焦以行水,助膀胱气化。泽泻、白术有降压作用,泽泻、茯苓有降脂作用,整方有利尿、降压等作用。笔者临床用本方加减治疗具有头眩、心悸、小便不利及舌质淡胖有齿痕等特点的高血压。

查看全文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护理论文

【关键词】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特点;护理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病理特点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的临床候群。原发性高血压病病程长,发展也不平衡,对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可造成严重损伤,对脑的影响主要为脑血管意外,长期血压增高可造成脑出血的发生。同时,由于高血压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而使患者出现一过性脑缺血,甚至脑血栓形成。对于心脏因持续血压增高,使左心室负荷增加,最终发生左心衰竭。原发性高血压病基本护理常规很容易掌握,但是不少老年人血压增高是随年龄增长的生理变化,不引起人们的重视,忽视护理。现将笔者多年来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护理应注意的问题,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126例,男74例,女52例。年龄60~85岁,平均74岁。病例符合1999年WHO确定的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一期高血压54例,二期高血压42例,三期高血压30例。

2药物治疗及疗效观察

2.1药物治疗:60岁以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常选择6大类药物控制血压,即利尿剂、α-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由于降压治疗常需终生用药,因此还应考虑到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联合用药原则:第一线降压药利尿剂,应根据病情联合CCB或ACEI;有缺血性脑血管病且心率慢的60岁以上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不用β受体阻滞剂而首选CCB或ACEI;心肌肥厚、糖尿病肾病患者应首选ACEI,但血肌酐高者慎用。需要ACEI而不能耐受ACEI副作用者,选用ARB。

查看全文

腹型肥胖与原发性高血压分析论文

【关键词】腹型肥胖原发性高血压

近年来,随着腹型肥胖与高血压患病率的不断增加,腹型肥胖与高血压的关系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作者就腹型肥胖与高血压的关系及其发病机制做一综述,以便更好的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病。

1腹型肥胖的定义及诊断标准

腹型肥胖是指脂肪在腹部的特别堆积,包括腹部皮下脂肪、网膜和系膜脂肪以及腹膜后脂肪,又称中心型肥胖或内脏型肥胖,表现为腰围(WC)和腰臀比(WHR)的增加。

腰围(WC)中国肥胖问题工作小组建议对中国成年人来说男性腰围≥85cm、女性腰围≥80cm为腹型肥胖[1]。2005年4月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在对代谢综合征的全球统一定义指出[2]腰围作为中心型肥胖的诊断标准,美国男>102cm,女>88cm,欧洲男>94cm,女>80cm,日本男>85cm,女>80cm,华人及东南亚男>90cm,女>80cm。

腰臀比(WHR)腰臀比也被作为测量腹部脂肪的方法,白种人男性腰臀比>1.0和女性腰臀比>0.85被定义为腹型肥胖。这一方法一定程度上反映局部体脂分布,但不适用于儿童、孕妇及腹水患者等。

查看全文

QRS波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

[摘要]碎裂QRS波(fragmentedQRScomplex,fQRS)是反映心室异常除极的指标。临床工作中发现,原发性高血压(primaryhypertension,PH)患者中存在fQRS,但目前关于二者的相关性研究较少,fQRS与PH的相关性及fQRS危害性尚不明确。探讨和揭示二者的关联有助于了解fQRS对PH预后的评估价值,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进而可引起临床医生对fQRS的重视。本文主要介绍fQRS与PH相关性的最新研究进展。

[关键词]碎裂QRS波;原发性高血压;心肌纤维化;心律失常

Das等[1]首先于2006年提出碎裂QRS波(frag-mentedQRScomplex,fQRS)的概念,即在冠状动脉供血区域对应的2个导联上存在或新出现的各种形态的QRS波(时限<120ms),其中最典型的是RSR'型,表现为R波、S波存在多个切迹或顿挫(排除完全性或不完全性束支阻滞)。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Das等[2]于2008年扩展了fQRS的定义,提出宽fQRS(f-wQRS,时限>120ms)的概念,即在冠状动脉供血区域相邻的2个及以上导联出现R波,或S波有2个及以上的切迹或顿挫;而对于室性早搏图形,如有2个切迹且2个切迹的距离>40ms,亦定义为f-wQRS。本文主要针对窄fQRS(时限<120ms)进行阐述。fQRS的确切产生机制尚不明确,目前多数研究表明,fQRS是心肌瘢痕或心肌纤维化引起心肌在除极时发生延迟和缓慢,使心室肌部分去极化和动作电位上升速度减慢,在体表心电图中形成了fQRS[3]。目前针对fQRS的相关研究多聚焦于急性心肌梗死,提示心肌梗死患者中出现的fQRS将使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增加,并指出fQRS可作为该类患者预后的重要预测指标[4-5]。原发性高血压(primaryhypertension,PH)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特征的慢性疾病,可导致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然而近年来全球PH的患病率都在上升,已成为一种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6]。本文主要对fQRS与PH的相关性进行概述。

1碎裂QRS波与昼夜血压模式

血压的变化有着昼夜节律,根据夜间血压下降程度对血压节律进行分型[7],①杓型血压:夜间血压下降幅度为白天的10%~20%。②非杓型血压:夜间血压下降≤10%。③反杓型血压:夜间血压较日间血压增高。其中,杓型血压即正常血压节律,非杓型及反杓型血压为异常血压节律,可引起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研究发现,非杓型高血压、反杓型高血压可引起患者心功能下降[8-9];对非杓型血压的前期判断,可以提高对高血压危险度评估及对靶器官损害程度预测的准确性。Eyuboglu等[10]研究昼夜血压模式对高血压患者存在fQRS的影响,结果提示,与杓型高血压患者相比,fQRS更易出现于反杓型高血压患者中,并指出夜间收缩压是fQRS的独立预测因子,而fQRS是反杓型高血压的独立预测因子。此研究结果提示,fQRS可作为高风险血压模式和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一个风险预测指标。Eyuboglu等[11]对高血压前期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将其分为正常血压(收缩压<120mmHg,舒张压<80mmHg)、非杓型高血压前期、杓型高血压前期3组;对所有入组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非杓型高血压前期患者较正常血压者更易出现fQRS,有着较高的心肌纤维化负担,提示fQRS是高血压前期非杓型血压模式的独立预测因子。因此,fQRS可作为识别高风险高血压前期的预测指标,有助于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及对靶器官的损害。

2碎裂QRS波与高血压患者左心室结构及功能的关系

查看全文

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福辛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对130例健康查体者行24h动态心电图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25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福辛普利前后做24h动态心电图,分析心率功率谱时域和频域指标。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低频和总频显著增加,低频与高频比值增大,高频减少。时域相邻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和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明显下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有显著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昼夜变化差异也较正常对照组显著下降。经福辛普利治疗后,除有效降压外,患者的SDNN、SDANN和高频增加,总频、低频、低频与高频比值减小,与对照组和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其昼夜变化规律亦显著部分恢复。结论福辛普利在降压的同时,可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心率变异性。

【关键词】福辛普利高血压心率变异性

Effectsoffosenoprilonheartratevariabilityofessentialhypertensivepatients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effectoffosenoprilonheartratevariabilityofessentialhypertensivepa-tients.MethodsTheheartratepowerspectraldensityandtime-domainwasanalyzedin130healthysubjectsandin256patientswithhypertensionbeforeandafterusingthefosenoprilwith24hourelectrocardiographicrecordings.Re-sultsThelowfrequencyandtotalfrequencyandratiobetweenlowfrequencyandhighfrequencyofhypertensivepa-tientswere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atofcontrol,thehighfrequencyandstandarddeviationofnormal-to-normalintervals(SDNN)andstandarddeviationofthemeanofRRintervalsforeach5minperiodofthe24hourelectrocar-diographicrecordings(SDANN)weresignificantlylowerthanthatofcontrol.Thedegreeofday-nightchangede-creasedsignificantly.Aftertreatmentoffosenopril,inadditiontolowingthebloodpressure,theSDNN,SDANNandhighfrequencyofhypertensivepatientsweresignificantlyincreased.Thelowfrequencyandtotalfrequencyandratiobetweenlowfrequencyandhighfrequencyofhypertensivepatientsweresignificantlydecreased.Thedegreeofday-nightchangewaspartlyrestored.ConclusionWhenfosenoprillowersbloodpressure,itcanimprovesignificantlytheheartratevariabilityofessentialhypertensivepatients.

【Keywords】fosenoprilhypertensionheartratevariability

心率变异性分析是评价人体植物神经功能的一项无创检测手段,是反映交感-副交感神经系统张力及其平衡的重要指标。交感神经活性增加在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用心率变异性对原发性高血压发病机制及其药物干预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研究福辛普利(Fosenopril)对原发性高血压植物神经功能状态的影响,为福辛普利降压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查看全文

健康管理在高血压社区防治的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分析原发性高血压社区防治中健康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100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缺血组和对照组各50例。缺血组采用健康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缺血组和对照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血压水平。结果经过健康管理干预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及脉压水平低于干预治疗前(P<0.05);缺血组干预后收缩压舒张压及脉压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缺血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健康管理干预后可有效改善血压水平,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治疗方式值得推广及普及。

【关键词】健康管理;原发性高血压;应用价值

原发性高血压是无法发现导致血压升高的确切病因,多由环境因素、遗传因素造成,是由多种病因共同引起的并处于不断发展状态的心血管综合征。原发性高血压会导致心脏、血管功能及结构发生改变,严重影响病患身体健康。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的目的是降低心血管死亡及病残的危险,避免血压升高带来的并发症。原发性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的慢性心血管疾病,高发人群为老年人。该病症有病程长、并发症多、治愈率低、病因难以确定等特征,严重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容易发生器官衰竭、冠心病、心肌梗死等疾病。很多慢性疾病可通过早期干预及有效治疗的方式让患者重归健康。本研究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健康管理的治疗方式,基于分析统计的方式得出结论,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选取本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将其分为缺血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缺血组男性32例,女性18例;对照组男性30例,女性20例。缺血组年龄区间为62.7±12.5岁;对照组年龄区间为60.0±11.7岁。合并冠心病患者数量7例;合并糖尿病为8例。其中缺血组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为45.1±4.0mm,左心室射血分数为66.0±6.8%;对照组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43.5±4.0mm,左心室射血分数为66.9±6.6%。两组比较差异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1.2纳入和排除标准

查看全文

药学监护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药学监护;依从性;血压控制率

高血压是我国所有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如果治疗不及时,血压控制不达标易引起脑卒中、动脉硬化、心肌梗死、肾功能衰竭和失明等一系列并发症[1]。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先天性遗传基因与多种致病性增压因素和生理性减压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多因素疾病[1]。本文旨在寻求一套安全、可靠、有效的药学监护模式,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提高治疗有效率。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2年6月我院2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药学监护干预对象。20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100例,男63例,女37例,年龄35~68岁,平均(50.3±10.6)岁;病程1~20年,平均(8.6±3.4)年。药学监护组100例,男58例,女42例,年龄32~67岁,平均(48.7±11.2)岁;病程1~22年,平均(7.8±4.9)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所有病例诊断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诊断标准[2];年龄30~70岁;高血压确诊者,至少接受过3个月的药物治疗。排除标准:继发性高血压患者,肿瘤、免疫系统等严重疾病患者,有妊娠风险的患者。

1.2研究方法

查看全文

中医体病相关理论在健康管理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社区老年人中医体质分布情况,分析伴随疾病、相关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社区老年人体检相关信息,采用国医大师王琦教授的中医体质辨识与分类方法,对调查者体质进行判断分类,分析不同体质类型老年人伴随疾病情况及老年人体检指标中的相关性。结果:共收集2260例老年体检者信息,结果显示社区老年人痰湿质占比最高;不同体质老年人在血压、血脂水平有差异;痰湿体质在原发性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中占比,较其他体质高。结论:本调查显示,目前社区老年人中痰湿体质人群占比最高,而且痰湿体质老年人容易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代谢性问题。

关键词:老年人体检;中医体质;社区老年人管理

中医体质学说是以中医理论为主导,研究各种体质类型的生理、病理特点,并以此分析疾病的反应状态、病变的性质和发展趋向,指导预防和治疗的学说[1]。本研究通过调查2260例社区65岁以上老年体检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分析社区老年人体质分布情况,比较不同体质人群慢性病伴随情况及相关体检指标的差异性,更全面地分析体质与体检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指导社区老年人管理工作。

资料与方法

研究对象:收集2019年12月-2020年11月在南京市秦淮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加老年人体检的人群为调查对象,进行横断面调查。筛选保留2260例信息完整者作为调查对象,对调查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分析不同体质类型人群体检指标的差异性。调查内容:①一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既往病史等基本人口学信息,均为调查对象自我陈述,调查者记录。②体检指标:基本情况:身高、体重、腰围、收缩压、舒张压。③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血脂四项[(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肝功两项[(谷丙转氨酶(U/L)、谷草转氨酶(U/L)]、肾功三项[(肌酐、尿素、血清尿酸]。研究方法:①中医体质判定与分类方法:中医体质判定均由具有中医知识背景人员指导下,被调查对象自行填写《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老年版量表[2],终取最高得分判定体质类型。②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判定标准:以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为标准[3]。

2型糖尿病

查看全文

镇政办高血压糖尿病综合防治通知

各村、各相关单位:

高血压、糖尿病综合防治工作是通过筛查高血压、糖尿病高危人群和高血压、糖尿病病人,并针对高危人群和病人,实施健康教育、生活干预和特种药物治疗的综合防治措施,是国务院、卫生部确立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之一,也是我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为做好此项工作,按照市卫生局《高血压、糖尿病综合防治项目实施方案》文件要求,结合我镇实际,特提出如下安排:

一、工作目标

(一)通过对高血压、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适时恰当的生活方式干预,降低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病率。

(二)通过早诊早治、病情随访、特定药物治疗等综合防治措施,实现对高血压、糖尿病的早期诊断和早期病情控制,预防并发症发生,降低致残率、致死率,切实减轻高血压、糖尿病给农民群众造成的经济负担。

二、工作措施及要求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