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范文10篇
时间:2024-04-11 11:14:3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原发性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原发性肝癌治疗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1)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disc),计算机检索1980年1月~2004年8月的文献题录。(2)《医学论文累积索引・肿瘤分册(19491979)》和《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手工检索1949年1月~1980年12月的文献题录。(3)重庆维普咨询有限公司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4)清华同方中国期刊网。(5)第二军医大学图书馆、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和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图书馆馆藏过刊合订本。
1.2检索式肝肿瘤[展开全部树]/中西医结合,中医药疗法,中药疗法,中医疗法。
1.3检索结果共检出题录1110条,除去个案报道、单方验方等文章,共检出文献978篇。
1.4分类汇总记录978篇文献中所记录的原发性肝癌中医分型、治法、方剂和中药;将各项目输入MicrosoftExcel2000电子表格;按照我们以往的研究结果[1],将原发性肝癌中医辨证分为血瘀证、气滞证、湿证、热证、气虚证、血虚证、阴虚证、阳虚证等8个类型,将中医治法、方剂和中药按照活血、理气、祛湿、清热、补气、养血、滋阴、温阳等8个类别进行分类汇总。
2结果
原发性男性乳腺癌超声表现探讨
摘要: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21年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病理确诊为原发性乳腺癌的32例男性患者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声像图上病灶多为乳晕后方的不规则低回声,边缘不光整,呈非平行位,血流多丰富。
关键词:男性乳腺癌;超声检查;原发性
男性乳腺癌(malebreastcancer,MBC)相对罕见,占比不到乳腺癌患者的1%[1]。虽然其发病率较低,但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2]。MBC通常诊断在比女性乳腺癌更晚期的阶段,表现出更晚期的疾病特征[3]。了解MBC的超声影像学特征对于准确诊断非常重要。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32例原发性MBC患者的超声图像,以提高超声医师的诊断水平。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1年10月至2021年2月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确诊为原发性乳腺癌的男性患者共32例,年龄35~86岁,平均年龄为(63.9±13.8)岁。纳入标准:(1)男性患者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确诊为原发性乳腺癌;(2)术前或穿刺活检前均实施双侧乳腺及双侧腋窝超声检查;(3)临床病历、病理及超声影像学资料完整;(4)超声检查前未接受放疗、化疗、内分泌、中药等相关抗癌治疗。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恶性肿瘤;(2)超声检查图像质量较差,无法准确判断其检查结果。1.2仪器与方法1.2.1超声诊断仪:法国声科SupersonicAixPlorer超声诊断仪,线阵探头4~15MHz;日本日立HITACHIPreirus超声诊断仪,线阵探头5~12MHz。1.2.2图像评估方法:乳房超声检查由专业乳腺超声检查医师完成,导出本研究32例患者的超声声像图,由2名超声诊断主治医师进行双盲阅片,意见不一致时,通过协商解决。结合2013年版乳腺影像学报告与数据系统(breastimagingreportinganddatasystemfromultrosonography,BI-RADS-US)[4]提出的乳腺超声影像词典来记录超声结果。包括数目,位置,大小,形态(圆形、椭圆形、不规则形),方位(平行、非平行),边缘(光整、不光整),回声模式(无回声、高回声、囊实混合回声、低回声,等回声),后方回声特征(无改变、增强、衰减),微钙化(有、无)。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dopplerflowimaging,CDFI)观察肿块血流情况,血流评定采用Adler半定量法[5](0~3级)。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waveelastography,SWE)直接记录杨氏模量值,实时组织弹性成像(real-timetissueelastography,RTE)使用ITOH等[6]推荐的评分法进行评估。
2结果
奥深软膏治疗原发性皮肤论文
【关键词】奥深软膏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primarycutaneousamyloidosis,PCA)是一种常见的代谢障碍性皮肤病,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与遗传、代谢紊乱和免疫反应均有一定关系[1]。本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我科近期用奥深软膏治疗PCA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自2007年1月-2008年2月到我科门诊就诊的PCA患者67例,男39例,女28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35岁,平均52±7.1岁;病程最长28年,最短半年,平均10±3.3年。均具典型皮疹,斑疹型29例,主要表现为肩胛间区的棕色波纹状斑点,苔藓型38例,主要表现为单侧或双下肢胫前部的苔藓样丘疹,部分泛发于腰背部、大腿,混合型11例,包括以上两种表现;将6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对照组31例,两组年龄、病程、皮疹类型差异均无显著性,具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1个月未用外用药治疗,治疗前3个月未进行系统性治疗。
1.2治疗方法治疗组每日早晚外用奥深软膏(复方氟米松软膏,香港澳美制药厂生产15g/支)2次,轻轻揉搓3min,疗程4周;对照组每日早晚外用恩肤霜(0.05%丙酸氯倍他索霜,广东顺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10g/支)2次,轻轻揉搓3min,对四肢皮损肥厚者晚上涂药后用保鲜膜封包,晨起取掉,疗程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进行临床评分,计算疗效指数,并记录发生的不良反应。治疗期间不合用其他药物。
1.3疗效判断标准根据患者皮损部位的角化程度、皮疹形态、颜色及瘙痒程度评分,每项按无、轻、中、重评为0、1、2、3分,将4项得分相加,即患者的临床评分。根据患者临床评分的下降指数判定疗效,疗效指数(%)=(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痊愈:疗效指数≥95%;显效:疗效指数为61%~94%;有效:疗效指数为21%~60%;无效:疗效指数≤20%。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总病例数×100%。
中晚期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的前瞻性研究
生癌宁透皮治疗贴治疗122例
中晚期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的前瞻性研究
治疗后生存率生存期从患者在住院治疗之日起至死亡或末次随诊时间(观察至1998年8月20日止),统计治疗后6个月,1年,2年,3年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期,用LongRank检测法进行统计分析,两组有显著差别,博生癌宁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详见表1,2,3)。
表1博生癌宁治疗中晚期肺癌的生存率(%)
分组0.5年1年2年2.5年中位生存期
博生癌宁组0.8670.6670.2670.033465天
原发性痛经的中西医治疗进展分析
摘要:原发性痛经是妇女常见疾病之一,是指盆腔和生殖器无明显病变的前提下在行经期间发生的腹部疼痛。对于原发性痛经的发病机制各方医家仍有争论,但痛经本身从中医学角度出发,是由气血不通和气血不荣所导致的冲任失调而致疼痛。目前临床上痛经患者多以实证为主,其证型主要为气滞血瘀、湿热瘀阻、寒凝血瘀,虚证者以气血虚弱为主。现代医学实验证明,原发性痛经与下列因素有关:血管加压素、雌激素、遗传因素、神经及神经递质、催产素、前列腺素、β-内啡肽、免疫、精神等。调查发现,越来越多的年轻女性患有原发性痛经,并且呈现递增趋势,严重干扰女性身心健康,因此对原发性痛经的治疗备受瞩目。目前现代医学对原发性痛经的治疗首选药物多为口服避孕药、非甾体类抗炎药、维生素、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等,因其见效快,被广泛使用,但通过对调查发现大量使用上述药物,不良反应是显而易见的,尤其以胃肠反应、水钠潴留最为常见,中医治疗原发性痛经开始受到重视。中医治疗优势如下:中医对痛经采用辨证治疗的方法,具有靶向治疗作用,而且其特点是可以联合推拿、艾灸、敷脐等疗法,是使效率大幅增高,且无不良反应。综上,中医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通过如下几种方法对原发性痛经的治疗进行论述:中药汤剂治疗、中成药治疗、中医外治法等方法,并探讨其在原发性痛经的治疗优势。
关键词:原发性痛经;中医;西医;治疗进展;中药汤剂;中成药;艾灸法;针灸;耳穴
痛经(dysmenorrhea)好发于青春期女性,于行经或经期前后呈痉挛性疼痛,疼痛部位于下腹部,或痛引腰骶,甚伴有恶心、呕吐、冷汗淋漓、手足厥冷等症状,甚至剧痛晕厥者,称为“痛经”,亦称为“经行腹痛”[1]。临床上将痛经分为两类:一类是原发性痛经(primarydysmenorrhea,PD),指盆腔和生殖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的痛经,且初潮或其后不久开始,也叫功能性痛经;另一类是继发性痛经(secondarydysmenor-rhea),由生殖器官的器质性病变引起,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等[2]。1978年即有调查分析,我国13万妇女,33.19%月经来潮伴有痛经,其中75%为原发性痛经[3],我国女大学生痛经比例更为显著,55.2%伴有不同程度痛经,15.9%为症状严重者[4]。可见原发性痛经为我国妇女常见病、多发病。原发性痛经的治疗,目前以口服避孕药和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居多,因其止痛迅速。但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存在药物抵抗及不良反应。因此,非药物干预疗法,受到研究者关注,以缓解疼痛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1传统医学对PD的认识
传统医学对痛经认识更加丰富,认为主要由寒和瘀导致冲任失调,胞宫经血阻滞,气血运行不畅,发为疼痛[5]。王道全[6]认为痛经主要由于妇女易受风寒湿邪侵袭,且本身气血虚弱,正气不足时,寒湿凝滞,血液瘀阻,气血失畅,胞宫经络血液循环滞涩,致使月经排出困难,不通则痛,发为痛经。杨家林[7]重视脏腑理论,认为肝与痛经的发病最为密切,女性本身易受情志所扰,肝主疏泄,肝郁气滞,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瘀,不通则痛是发病的主要原因,提出痛经可见虚实夹杂之证,实证居多,虚证少见。
2传统医学对PD的治疗
原发性胆囊癌治疗研究论文
【关键词】原发性胆囊癌
原发性胆囊癌是胆道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生率的第五位[1]。因其症状和体征不具有特异性,所以早期诊断率较低。虽然随着CT、MRI在临床上的应用不断广泛,胆囊癌的早期诊断率较前有所提高,但由于它具有恶性程度高、病情发展快、根治机会少的特点,预后仍然很差,越来越被外科临床所重视。现对本院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50例原发性胆囊癌临床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50例,男11例,女39例,年龄38~79岁(平均61岁),其中50~70岁年龄段发病率最高(73%)。
1.2临床表现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分析论文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男2例,女6例,年龄28~75岁,平均51.9岁。临床症状:8例中2例无自觉症状,体检经B型超声发现肿物。其余6例中,首发症状为腹部肿块有4例,有胃肠压迫症状及伴气促者2例。全组患者无1例有明显腹痛,病程15天~16年。
肿块位置、大小及活动度:8例腹部都可以触及肿块,肿块位于右上腹1例,左上腹1例,在中下腹1例,盆腔4例,全腹部1例。肿块长径8~10cm2例,11~20cm4例,21cm以上2例。肿瘤最大的1例大小为58cm×40cm×30cm,重21kg。肿块固定不动5例,活动度差3例。
影像检查:腹部平片6例,有2例在肿块相应部位见不规则密度影。胃肠钡餐、钡灌肠3例,胃肠道均未见器质性病变,2例显示胃肠道受压移位。静脉肾盂造影2例,有1例显示输尿管受压移位。B型超声检查7例,均探及肿块。CT扫描6例,均发现肿块,为低密度影及密度不均的肿块影。
治疗与结果
本组中1例因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部感染而采取非手术治疗,1例自动出院未行手术治疗。3例为妇科手术中发现后腹膜肿瘤而转普外科,共6例行手术治疗,完整切除5例,手术切除率为83.3%。探查取病理检查1例。
原发性肝癌治疗研究论文
【摘要】原发性肝癌发现时多为晚期,已失去手术切除的最佳时机,中医中药在肝癌的治疗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优势。经中医辨证论治,中医药在改善肝癌患者症状、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控制癌肿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中医药疗法;肝瘀脾虚;辨证论治
原发性肝癌是指自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发生的癌,为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较高,在我国居于第三位。手术切除是本病的首选治疗方法,但是大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失去手术的最佳时机。不能行根治性手术,若得不到有效治疗,平均生存期仅7.5周[1]。中医药作为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一定的疗效和独特的优势,报道如下。
1辨证论治
辨证的出发点在于揭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时刻的病理变化,它是一个动态的概念[2],是防治疾病的精髓之所在。
段平等[3]将肝癌辨证分3型:肝郁脾虚、瘀毒不化型:治以疏肝健脾、化瘀解毒抗癌之法,方取四逆散合白蛇六味汤加减;毒瘀互结型:治以健脾补肾、养气血、解毒化瘀抗癌之法,方取四君子汤加减;热毒蕴结型:治以清热解毒、泻肝利胆之法,方取龙胆泻肝汤加减。何秀兰等[4]报道王沛教授一般将肝癌分为4型论治:肝郁脾虚型,常以疏肝解郁、益气健脾宽中为治,方用逍遥散、异功散、参苓白术散等加减;气血瘀滞型,常以活血化瘀、理气散结为治,方用血府逐瘀汤、桂枝茯苓丸等加减;湿热蕴结型,常以清热解毒、利湿消肿为治,方用茵陈蒿汤、五苓散、五皮饮等加减;气阴两虚型,治以益气养阴补肾,方用一贯煎、大补阴丸、生脉散、六味地黄丸等加减。沈敏鹤[5]总结吴良村教授治疗肝癌经验,根据肝癌患者常见的脉、舌、主症、体征将肝癌辨证分为3型:肝郁脾虚型:治以健脾行气、疏肝解毒;湿热瘀毒型:治以清热利湿、化瘀解毒;肝肾阴虚型:治以养阴清热、消症散结。刘瑞林[6]等总结晚期肝癌48例,分为:气滞血瘀型,治则为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佐以健脾,以小柴胡汤合大黄虫丸加减;脾虚湿困型,治则为益气健脾化湿,佐以疏肝活血,以四君子汤合逍遥散加减;肝胆湿热型,治则为清利肝胆湿热,佐以活血化瘀,以茵陈蒿汤合鳖甲煎丸加减;肝肾阴虚型,治则为滋阴柔肝养血,佐以软坚,以滋水清肝饮合兰豆枫楮汤加减。高晓红[7]等总结晚期肝癌28例,分为3型:肝郁脾虚型,方以加味四君子汤合柴胡疏肝散加减;湿热瘀毒型,治宜清热利湿、散瘀解毒,方以茵陈蒿汤加减;肝肾阴亏型,治宜滋阴益肾、清热解毒,方以一贯煎加减。王晓光[8]总结原发性肝癌46例,依据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分为4型:肝郁脾虚挟瘀型,治以疏肝健脾、化瘀散结,予小柴胡汤加减;血瘀气滞挟痰浊型,治以理气化瘀软坚、培补脾气,兼化痰浊,予鳖甲煎丸加减;湿热蕴毒血瘀络阻型,治以清利湿热、解毒化瘀,扶正消积,予黄连解毒汤加茵陈蒿汤加减;气阴两虚血瘀互结型,治以益气养血、补脾益肾,化瘀消积,予一贯煎合六君子汤加减。杨通礼等[9]将肝癌分为5型,肝郁气滞型用柴胡疏肝散、逍遥散加减;肝郁血结型用隔下逐瘀汤或桃红四物汤加减;肝脾两虚型用四君子汤、黄芪建中汤或参苓白术散加减;湿热相搏型用龙胆泻肝汤、黄连解毒汤加减;痰瘀胶结、气滞血瘀型用犀黄丸、小金丹、甘草芍药汤加味。李雅玲等用健脾理气法治疗48例晚期肝癌,1年生存率为43.7%,5年生存率为17.6%,中位生存期为12月。
原发性青光眼护理论文
【关键词】原发性青光眼;治疗;观察;心理护理
【关键词】原发性青光眼;治疗;观察;心理护理
原发性青光眼是具有病理性高眼压或视乳头血流灌注不良合并视功能障碍的一种常见眼科急症[1]。
其主要体征为:高眼压、视乳头萎缩及凹陷、视野缺损及视力下降等,是一种常见的致盲眼病,发病率约占全民的1%,≥40a的发病率约为2.5%。我国目前青光眼的致盲人数占盲人的5.3~21%,个别地方达24.38%[2],故对原发性青光眼的早期治疗极为重要。现对我科收治的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的治疗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研究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总结近年来采用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相关文献,从内治与外治方面对其进行总结、阐述。结果详察病因,谨守病机,辨证论治,不论采用内治法还是外治法均能取得满意疗效。结论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肯定。
【关键词】原发性痛经/中医药疗法;辨证论治;内治法;外治法
原发性痛经(PrimaryDysmenorrhea)是指女性在月经前后或行经期出现腹痛、腰酸、下腹坠痛或其他不适,影响生活和工作,无盆腔器质性病变者[1]。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原发性痛经是目前妇科最常见疾病,其发病率在20%~90%[23],据国内抽样调查表明,我国妇女痛经发生率为33.1%[4],其中原发性者占36.06%[5],主要发生群体为青春期少女和未婚或未育的年轻妇女,是影响妇女正常工作和生活质量的常见原因。西药对本病主要给予镇痛、抑制排卵或抑制宫缩甚或手术治疗,副作用较大;中医药治疗本病有独特的优势,概述如下。
1内治法
1.1辨证论治
1.1.1古方化裁王萍等[6]认为痛经的基本病机为瘀结胞宫,经血流通阻碍,以致“不通则痛”,故治疗以通为主。经前5d开始用四物汤合失笑散加减治疗,每日1剂,水煎服持续7d,5个月为1个疗程。药用:当归15g,川芎15g,香附15g,延胡索10g,白芍10g,蒲黄10g,熟地黄12g,五灵脂10g;偏气滞血瘀加桃仁6g,红花6g,乌药6g,木香3g,泽兰10g;偏寒湿凝滞者加炮姜6g,肉桂6g,小茴香6g,没药6g,茯苓12g;偏阳虚内寒者加吴茱萸6g,党参6g,桂枝6g,附子6g,艾叶3g;偏气虚血弱加黄芪15g,党参15g,白芍10g,炙甘草10g,茯苓10g;肝肾虚损加杜仲10g,续断6g,巴戟天10g。结果:总有效率为98%。齐津丽[7]治疗60例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型予以温经汤加减(桂枝6g,吴茱萸6g,川芎6g,炮姜6g,甘草6g,当归10g,白芍10g,半夏10g,党参10g,香附10g,乌药10g),痛甚者加延胡索10g,小茴香10g;四肢不温、腹痛者去桂枝,加肉桂6g,艾叶10g;呕吐、腹泻严重者加藿香正气胶囊,每次2粒,每日2次。气滞血瘀型予以血府逐瘀汤加减(当归12g,生地黄15g,牛膝15g,桃仁10g,红花10g,枳壳10g,赤芍10g,柴胡10g,川芎10g,桔梗10g,香附10g,延胡索10g,甘草10g,益母草30g);小腹坠胀或痛连肛门者加川楝子15g,乌药10g;乳房胀痛加郁金15g,荔枝核15g,丹参15g。总有效率为9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