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4-04-11 00:50:2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有效教育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美术教育有效评论
“对美术教师而言,同样要求他们担负起评价学生的学习和成绩的全部责任”。一直以来,美术都是中小学所有学生学习的科目,学生可以学习、实践、认识、理解艺术,把美术当做他们总体教育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在整个基础教育教学阶段的美术教师应该逐步地培养评价的专业技能,把这种技能作为他们职业预备的一部分。美术在教育评价领域中对教师形成独特的评价视角能够起到应有的作用。即通过艺术最本质的东西,可以看到,甚至听到并以特别的形式观察到学生艺术创作的成果。在美术教学中,教师不仅可以接触到学生未完成的作品,还可以接触记录到学生使用各种媒介创作的各个步骤。评价应尽可能把平时实际表现包括进来,可以用创作美术作品的形式,短文和批评鉴赏的形式,对美术作品解释和评估的形式,以及其他合适的教育任务。要把评价尽可能经常性地和课程标准及教学策略完全结合起来,保持一致。课程评价的目的主要有这样几种:一是检验新课程对于特定的学校、学段和特定的学生是否适用;二是对正在实施的课程进行改进;三是在几种可供选择的课程方案中选择最优的一种。
一、评价及相关概念
“评价”经常和“评估”交替使用,然而这两个词却有很重要的细微差别。评价是一种“温度测量”,是“收集信息的方法或过程。为了评估的目的,它收集有关人、方案、物体的信息。有效的评价技巧可以改善课堂教学,可以授权给学生,增强学生的兴趣和动机,给教师不断提供有关学生进步的反馈”。而评估涉及总结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会产生一个判断任务,它是对正在评估事物的总价值、质量和优点的判断。评估包括认真审视一系列对作品创作起了一定作用的因素,包括把这些因素综合成最后的判断。评价通常汇集成三种类型:标准型、真实型和非传统型。标准评价涉及内容的标准、管理的方法和标准的创建。真实评价是以实际表现为主的评价,包括实际的决策和行为,真实评价和艺术家、艺术批评家或美学家日常从事的工作很像,它聚焦在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的能力上以及在做有意义的工作期间,解决开放性问题的过程上。相比之下,非传统评价通常是不符合传统的,它是由教师把握的。一般来说,非传统评价不包括传统的纸笔条目的格式,也不会有模仿的知识、技能。虽然非传统评价在结构、设计上均不同于真实评价,但它却能让学生以一种既有挑战性又有意义的方式表达他们的知识。非传统评价可以包括游戏、猜谜、作业单和核对清单等这样一些措施。无论是标准型、真实型,还是非传统型,评价可以在各个时期进行。同时需要注意另外几个概念:成长评价是在艺术作品创作开始时期产生的,成长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诊断、矫正、描述和比较。教师可以获得识别问题的感觉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些方法是学生在艺术作品创作的各个阶段使用的。成长评价使教师能够对学生艺术作品的演变过程建立记录,了解影响学生创作的那些因素。累积评价是在创作过程或创作活动完成后进行的,它允许教师判断活动的最后结果。可以进行累计评价以证实、预测和确认学生的作品或活动。累积评价使教师能够理解学生在最后作品的高潮中展示出的成绩或学习水平。累积评价也有其局限性,因为它们很少展示有关思维的过程或涉及最后作品创作和演变的创造性尝试。有效性和可靠性的概念对评价的理论和实践也至关重要。有效性是用来衡量测试或评价是否能够很好地与功能匹配,测试或评价是为功能服务的。如果评价缺乏有效性,那么它提供的信息是无用的。有效评价必须包括教学内容中的代表性例子,还必定涉及一定程度复杂的智力因素,这些复杂的智力因素将反映学生中不同成绩的各个方面。可靠性是稳定评价想测量的内容的程度。然而测量无需有效就可以是可靠的,而评价则必须是可靠的方可以有效。
二、评价的途径及功用
1.非正式评价课程标准中美术课程评价的基本理念是“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现代教育比任何形态的传统教育都尊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和规律,并把它视为教育成功的决定性因素,美术教育也不例外。我们经常对学校教育的许多方面作价值判断,从课本的质量到学校设施是否完备,再到个体学生的行为等方面。大多数评价是以非正式的形式完成的,例如,当学生来到教室上课期间,教师对学生作许多快速的评价,注意哪些学生在专心从事活动,哪些学生没有,并随时调整教学策略。教师和学生平和地讲话,教师快速来到不安分的小组,并演示技巧,讲一些鼓励性的话,对学生进行温和的责备等。无论如何,要随时注意学生在他们的创作中是怎样遇到困难的,并且构思下一步活动方案的变化。
2.正式评价设计正式评价是为了获得重要信息,作出教育决定,本文将着重讨论对学生进步进行正式评价的多种手段,包括传统的测试和一些更加真实可靠的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检验是学校大多数正式评价的原因,这种形式的评估具有很大的优先权。对任何一个学生进步的评价都要涉及对学校总体教育制度功效的评价,尤其是对教师成果的评价。评价和教学都应由教育总目标和教育工作者的目标所指导。作出的评价必须和目标协调一致,评价结果应该以对接受者有意义的方式反馈给他们。关于评估体系可以问五个基本的问题:一是谁来评估?教师、学生还是校外的某个机构?二是评估什么?态度还是像技巧、知识或过程等这样的课程内容?三是对谁进行评估?学生、教师还是特殊学生?四是评估的范围是什么?学生、班级、课程、整个学校,还是美术教育教学方案?最后,或许最难的是:评价的目的或作用是什么?通过学习,美术教师认识了评价的用途,经常会因以下这些原因进行评价:给学生成绩评分;提供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给学生提供教学反馈;评估课程;建立目标和标准;判断学生的需求;评估教学;鉴别美术教育方案的优劣。
教育当前有效措施
如何创新性地转化问题学生?本文的回答是:实施“教育会诊制”。教育会诊制是借鉴医院的会诊制度,对学校的“病人”——问题生进行多主体、多方位合作诊断的制度。具体来讲,它是关于问题生教育的一套规则和行为准则,对个人力量不能转化或经常反复性出现问题的学生,以教师、家长、专家、社会人员等多元主体的合作为基础,通过整合教育力量、集体诊断,形成适合问题生转化的方案并予以实施。
一、教育会诊制:问题生教育的内在需要
目前,学校在问题生的教育上积累了不少经验,但是在对问题生成因的探索、教育主体间的配合、教育方法的整合等方面的研究不够深入。问题生的教育迫切需要以一种制度的形式整合各种教育力量,规范教育方式,寻找适合问题生的路径,教育会诊制因此产生。它是一种新理念的渗透,是问题生教育的内在需求。
从问题生本身来看,问题生成因多样化、复杂化,需要实施教育会诊。问题生的形成不是单一因素的作用,学者钟启泉认为问题生的成因包括四个要素:素质因素、人格因素、环境因素、身体因素。这些因素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复杂地交织在一起,构成导致问题生的总体因素。问题生经常发生的问题有多种,每一种问题产生的原因也有多种。因此,引导问题生不能单一方面入手,必须把握问题生成因的诸多因素。教育会诊制的提出强调问题生成因的复杂性,通过教师、家长、专家的多方面教育力量的诊断找出病源。
从教育主体来看,主体间配合松散,需要实施教育会诊。当一个学生出现问题,班主任、任课教师、家长都有责任进行引导教育,但是他们之间存在配合松散、缺乏协调的问题。科任老师管不好往班主任那儿推,班主任管不了就往政教处推,政教处管不了往家长那里推。这导致他们在转化问题生时出力不一致,甚至存在相互矛盾、相互抵触的教育行为。教育会诊制的提出强调教师之间的合作、学校与家庭的合作、学校与社会的合作。通过教师之间的合作,学生能够实现校内更优化的发展;通过家校之间的联系,教师把学生在校的行为表现和发展情况及时以家访、家长会等形式告知家长,并及时得到学生校外表现的信息,实现学校、家长的互动;通过社会主体的参与,使得学生所受教育更加趋于一致化。
从教育方法来看,各种教育方法的应用缺少系统规划,需要实施教育会诊。“问题学生的转化方法是实现问题生转化所需要的活动方式、动作体系、手段及技术的总称。”可以粗略地将问题生的教育方法分为显性教育方法与隐性教育方法。显性教育方法是直接告知学生你应该如何改正,让学生明白这是在引导他。比如班主任找学生谈话,对其行为或思想做出正面的或侧面的引导。隐性教育方法以学生觉察不到的方式去教育,这种方式渗透于课堂教学或者是教师平时与学生的交往中。比如,激发问题生的兴趣、用爱心转化学生等方式。但是,这些方法之间缺乏恰当的规划,并没有有效地服务于问题生教育。教育会诊制强调教师、家长、社会、专家的碰面“会诊”,产生系统的解决方案,使得不同的教育方法共同作用于一个目标。
美术教育有效评论
“对美术教师而言,同样要求他们担负起评价学生的学习和成绩的全部责任”。一直以来,美术都是中小学所有学生学习的科目,学生可以学习、实践、认识、理解艺术,把美术当做他们总体教育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在整个基础教育教学阶段的美术教师应该逐步地培养评价的专业技能,把这种技能作为他们职业预备的一部分。美术在教育评价领域中对教师形成独特的评价视角能够起到应有的作用。即通过艺术最本质的东西,可以看到,甚至听到并以特别的形式观察到学生艺术创作的成果。在美术教学中,教师不仅可以接触到学生未完成的作品,还可以接触记录到学生使用各种媒介创作的各个步骤。评价应尽可能把平时实际表现包括进来,可以用创作美术作品的形式,短文和批评鉴赏的形式,对美术作品解释和评估的形式,以及其他合适的教育任务。要把评价尽可能经常性地和课程标准及教学策略完全结合起来,保持一致。课程评价的目的主要有这样几种:一是检验新课程对于特定的学校、学段和特定的学生是否适用;二是对正在实施的课程进行改进;三是在几种可供选择的课程方案中选择最优的一种。
一、评价及相关概念
“评价”经常和“评估”交替使用,然而这两个词却有很重要的细微差别。评价是一种“温度测量”,是“收集信息的方法或过程。为了评估的目的,它收集有关人、方案、物体的信息。有效的评价技巧可以改善课堂教学,可以授权给学生,增强学生的兴趣和动机,给教师不断提供有关学生进步的反馈”。而评估涉及总结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会产生一个判断任务,它是对正在评估事物的总价值、质量和优点的判断。评估包括认真审视一系列对作品创作起了一定作用的因素,包括把这些因素综合成最后的判断。评价通常汇集成三种类型:标准型、真实型和非传统型。标准评价涉及内容的标准、管理的方法和标准的创建。真实评价是以实际表现为主的评价,包括实际的决策和行为,真实评价和艺术家、艺术批评家或美学家日常从事的工作很像,它聚焦在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的能力上以及在做有意义的工作期间,解决开放性问题的过程上。相比之下,非传统评价通常是不符合传统的,它是由教师把握的。一般来说,非传统评价不包括传统的纸笔条目的格式,也不会有模仿的知识、技能。虽然非传统评价在结构、设计上均不同于真实评价,但它却能让学生以一种既有挑战性又有意义的方式表达他们的知识。非传统评价可以包括游戏、猜谜、作业单和核对清单等这样一些措施。无论是标准型、真实型,还是非传统型,评价可以在各个时期进行。同时需要注意另外几个概念:成长评价是在艺术作品创作开始时期产生的,成长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诊断、矫正、描述和比较。教师可以获得识别问题的感觉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些方法是学生在艺术作品创作的各个阶段使用的。成长评价使教师能够对学生艺术作品的演变过程建立记录,了解影响学生创作的那些因素。累积评价是在创作过程或创作活动完成后进行的,它允许教师判断活动的最后结果。可以进行累计评价以证实、预测和确认学生的作品或活动。累积评价使教师能够理解学生在最后作品的高潮中展示出的成绩或学习水平。累积评价也有其局限性,因为它们很少展示有关思维的过程或涉及最后作品创作和演变的创造性尝试。有效性和可靠性的概念对评价的理论和实践也至关重要。有效性是用来衡量测试或评价是否能够很好地与功能匹配,测试或评价是为功能服务的。如果评价缺乏有效性,那么它提供的信息是无用的。有效评价必须包括教学内容中的代表性例子,还必定涉及一定程度复杂的智力因素,这些复杂的智力因素将反映学生中不同成绩的各个方面。可靠性是稳定评价想测量的内容的程度。然而测量无需有效就可以是可靠的,而评价则必须是可靠的方可以有效。
二、评价的途径及功用
1.非正式评价课程标准中美术课程评价的基本理念是“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现代教育比任何形态的传统教育都尊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和规律,并把它视为教育成功的决定性因素,美术教育也不例外。我们经常对学校教育的许多方面作价值判断,从课本的质量到学校设施是否完备,再到个体学生的行为等方面。大多数评价是以非正式的形式完成的,例如,当学生来到教室上课期间,教师对学生作许多快速的评价,注意哪些学生在专心从事活动,哪些学生没有,并随时调整教学策略。教师和学生平和地讲话,教师快速来到不安分的小组,并演示技巧,讲一些鼓励性的话,对学生进行温和的责备等。无论如何,要随时注意学生在他们的创作中是怎样遇到困难的,并且构思下一步活动方案的变化。
2.正式评价设计正式评价是为了获得重要信息,作出教育决定,本文将着重讨论对学生进步进行正式评价的多种手段,包括传统的测试和一些更加真实可靠的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检验是学校大多数正式评价的原因,这种形式的评估具有很大的优先权。对任何一个学生进步的评价都要涉及对学校总体教育制度功效的评价,尤其是对教师成果的评价。评价和教学都应由教育总目标和教育工作者的目标所指导。作出的评价必须和目标协调一致,评价结果应该以对接受者有意义的方式反馈给他们。关于评估体系可以问五个基本的问题:一是谁来评估?教师、学生还是校外的某个机构?二是评估什么?态度还是像技巧、知识或过程等这样的课程内容?三是对谁进行评估?学生、教师还是特殊学生?四是评估的范围是什么?学生、班级、课程、整个学校,还是美术教育教学方案?最后,或许最难的是:评价的目的或作用是什么?通过学习,美术教师认识了评价的用途,经常会因以下这些原因进行评价:给学生成绩评分;提供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给学生提供教学反馈;评估课程;建立目标和标准;判断学生的需求;评估教学;鉴别美术教育方案的优劣。
英语写作有效教育思考
众所周知,英语写作能力是英语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能力之一,英语写作能有效地促进语言知识的内化和提高英语语言的正确运用。而七年级是打好基础的关键一年,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句子就是很难表达的,更何况写作文。但这一年的基础必须要打好。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重视七年级英语写作训练,是继续学好英语、提高英语成绩的有效途径。为了搞好英语写作,反思这几年的英语教学,笔者认为可以从几方面着手,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一、学生写作现状分析
1.认知问题
(1)教师本身在平时对写作的不重视
受应试教育影响,许多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往往不自然地就会不重视写作,很少会有计划、有规律地进行写作训练,即便是写了也很少会认真地批改和讲解,在平时的上课和试卷的讲评中也不会事先认真备好课,讲评后更不会让学生重写,更不要说进行复批了。重知识点讲解而忽略了写作训练.总想着在考试前再进行系统的训练,这也让学生在思想上产生了轻视英语写作的想法。
(2)学生对写作的不重视
浅析幼儿教育有效渗透品德教育策略
摘要:任何一位幼教工作者都知道,幼儿教育是我们人生最初期的教育,对一个人的后期发展甚至是终身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一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性格、品质都是从幼儿教育开始培养而逐步形成的。在幼儿教育中,品德教育贯穿于各个环节之中,包括在幼儿园的学习、游戏及生活之中,需要教师和家长共同努力,为幼儿品德教育提供和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文章主要从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两个方面,对在幼儿教育中有效渗透品德教育的策略进行探析。
关键词:幼儿教育;有效渗透;品德教育
伴随社会发展的步伐,跟随社会经济发展的脚步,人们对教育的关注度越来越大,尤其是幼儿教育,已经得到社会及广大家庭的极大关注。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深知幼儿教育在我们人生当中的重要作用,所以必须高度重视其教学成效。幼儿教育之中的品德教育乃是幼儿教育中极为关键的教育内容,深刻影响着孩子将来的健康发展。而幼儿品德教育又主要包含幼儿园教育及家庭教育两个方面,所以,幼教工作者要通过这两个方面的教育,为孩子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通过幼儿的学习活动有效进行品德教育
在幼儿园学习活动中,幼儿教师可以结合幼儿的认知特点,组织他们开展学习活动。在组织学习活动时,要将培养目标放在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适应社会生活能力这两个方面上。另外一个重点是幼儿的语言学习活动,因为在语言学习活动中可以挖掘出极为充实的幼儿品德教育内容。比如,“爱护环境的好孩子”“学会做家务”“宝宝懂礼貌”等语言教学内容,可以让幼儿感悟什么是真善美,为他们的精神仓库加注新鲜食粮,填充他们智慧的头脑。通过团队合作提升孩子群体生活的能力,这是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所必须遵循的道德及品德原则。所以,幼儿教师必须要利用手中及身边的幼儿品德教育材料,使幼儿能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通过手脑并用完成品德教育的有效渗透。
二、通过幼儿的游戏活动有效进行品德教育
教师继续教育有效性研究
摘要: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为社会输送大量的高技能人才成为了中等职业学校的首要教学任务,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作为中职生思想进步和增长知识的导师,面临着知识更新的严峻考验。目前国内仍然缺乏一套相对完善的中职教师培训体系,造成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继续教育质量上没有得到保障。本文通过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继续教育有效性的现状进行分析,从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和培训方等三个方面提出了应对策略,为保证和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继续教育有效性提供了反思参考。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继续教育;有效性
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迅猛,知识更新日新月异,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中等职业教育备受重视,因此,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面临严峻的职业考验。中等职业教育所授知识和技能要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这就要求中等职业教育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调整知识结构、扩大视野、有熟练的操作技能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做到与时俱进才能够满足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需要,从而满足社会对技工人才的需要,继续教育是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教育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目前国内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继续教育较为薄弱,急需提高其有效性方面的研究。
一、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继续教育在教师自身、学校和培训方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自身存在的问题。1.不重视继续教育。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管理中职生管理方面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另外为了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教师们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耗在教学和学生管理上,忽略了继续教育,教师们参加培训回校后,由于工作任务中,常出现“培训时激动,培训后不动”的情况。2.继续教育动机不纯。一些中等职业学校或相关部门对教师的继续教育学分有要求,大部分教师参加继续教育都出于获取学分完成年度继续教育的任务和评职称的需要,并不在意培训的内容和效果,参加培训也是走形式。3.不思进取。部分教师工作了一段时间后会进入职业倦怠期,熟悉了常规教学工作和学生管理,掌握了一定的教学技能,便认为教学工作不过如此,从而产生自满情绪,不求进取,缺乏继续教育的内在驱动力。4.自私不分享。大部分的教师接受了继续教育回校后,出于竞争和私心,没有很好地把学到的知识和理念与本校其他教师进行分享交流。(二)中等职业学校在教师继续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1.学校因为教学任务繁重,师资紧缺,经费不足等多方面的原因,减少了教师的继续教育活动,很多的继续教育都只有计划而没有付诸实践,或者为了完成计划内容而进行简单的集中培训,使培训流于形式,教师也无法从培训中获得升华。2.受培训经费和教学任务的制约,能参加继续教育并从中受益的教师人数有限,很多一线教师很少甚至没有外出参加培训和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大部分学校每年外派出去学习的一线教师占比在10%以下。3.学校缺乏专门的继续教育管理部门,在教师外出培训和接受继续教育回校后没有进行后续的跟踪和管理,未安排其将学到的知识分享给其他的未能外出学习的教师。4.学校在继续教育的时间安排上不合理,常利用周末或者寒暑假时间组织教师进行集中培训,使身心疲惫急需休息的教师们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不高,甚至内心是抗拒的,培训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三)负责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方存在的问题。1.培训方未能根据培训的内容和培训对象合理安排培训教师。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继续教育常由一些高校承担,而高校教师是研究型重理论的教师,他们的教育方式方法不适合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学习和传达。2.培训内容枯燥,重理论轻实践。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都是为了适应社会各个工作岗位对工作技能的要求,更重视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而非理论研究。但目前的中等职业教师继续教育更多的是理论教育,缺乏技能培训方面的课程。3.授课形式单一。授课形式受经费、培训人数和培训方教学条件等的影响,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形式单一乏味,无法提高教师的学习兴趣。4.缺乏有效的考核机制。大部分的培训机构都是只要能够去参加培训的教师,都给予发放结业证和学分证,对培训过程中的考勤和学习效果不够重视,缺乏有效的考核机制,甚至一些机构没有经过考核就给参加培训的教师发放学分证和结业证,这也是造成教师不重视继续教育培训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继续教育有效性的途径和方法
教师有效素质教育论文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日趋进步,教育本身也发展着深刻的变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中共中央关于基础教育改革纲要的决定》《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发,对教育目标提出了新要求,特别是课程标准的出台,使教师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何将课程理念落实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如何用教学实践去验证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这些问题都是现代教师面临的严峻挑战。新的教育形势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在现代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教师重要的素质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课程开发意识。随着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建立,课程开发能力已成为教师最重要的专业能力之一。培养和增强自己的课程意识,实现从单纯的课程执行者到课程研制者的角色转变,提高其课程开发能力和相关技术,才能使教师不断获得专业成长。
科研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
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教育科研能力是基础教师教育所必备的能力。现
阅读有效教育教学论文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爱美的情趣,是语文教学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我们的教学对象正是一群天生爱美的儿童,我们的教材更是从不同侧面显示着、蕴含着自然之美、社会之美或艺术之美。因此教学理应充分地体现美、利用美。教学实践已表明,无数成功的教学,一切深受学生欢迎的课,无不体现了一个“美”字,“美”也无处不影响着学生的情感、智慧、身心的发展。幼小的心灵需要美的滋润,儿童的智慧活动需要美的激活,教学的高效益需要美的推动。一句话,孩子的发展不能没有美。
那么,如何在教学中体现美的有效性呢?以“美”为突破口,从“美”着手,也就是我们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语言三方面思考,具体地说:
一、充分显现“美”的教学内容。
翻开现代语文课本,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页页美丽的插图,细读内容:儿歌、韵文、古诗、寓言故事……语句优美,展现的是一个个美的意境、美的形象。我们应怎样来充分显现美的教学内容呢?
1、创设情境品味意境美
“一片风景是一个心灵的结晶。”外在的自然风景与内在的心灵相互叠印,相融为一,这即是意境。创设情境可让学生很好地品味文中的意境美。
科学教学与科技教育有效融合
科技教育的重点是在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帮助学生形成善观察、勤思考、肯实践、愿创新的良好品质。小学科学课程正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它与科技创新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为我们把小学科学教学和科技教育有效融合,起到了较好效果。
一、夯实科技教育主渠道———科学课堂教学
小学科学的课程目标包括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科学知识三个方面。这三维目标在科学素养结构中是互相影响、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关系。科学探究过程是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形成科学知识的基础和途径,科学探究的着力点还是课堂,因而夯实科学课堂教学尤为重要。
1.确立科学的教学理念在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墙上写着这样的格言:“听到的,过眼烟云;看到的,铭记在心;做过的,沦肌浃髓。”如果把这句话用在科学教学中,也就是科学课标中强调的“科学探究”。从这个角度来看,科学学习不仅仅是“学科学”,而是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做科学”,在积极探究中“体验科学”,在创新发展中“应用科学”。
2.构建主动探究型课堂教学模式学校构建了“激趣生疑———猜想假设———探究经历———交流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首先以形象化的手段、实践性的活动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其次在师生共同面对要解决的问题时允许和鼓励学生敢于猜测,作出假设,制定研究计划;再次让学生大胆尝试实验,探究验证科学结论,使学生在经历中体验,在经历中获得,在经历中发展;最后让学生将科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开展科技创新。如教学《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和浮》,我以“小魔术”激趣引入,我拿起两个大小差不多的马铃薯轻轻放入两杯“清水”里,啊!学生发现“一个沉,一个浮”的现象,产生疑问“为什么同一物质沉浮情况不同呢?是不是两杯‘清水’不一样?”当学生猜想其中一杯“清水”可能是盐水时,我让学生讨论“怎样证明另一杯是盐水?”学生想出了“把这杯水放到太阳下去晒;再溶解一杯盐水,将马铃薯放入,看能否浮起来;用酒精灯给这杯水加热等”方法。这时我抓住契机让学生讨论哪些方法“不科学”?接着让学生根据我提供的材料用“加热法”验证。在教学“调制一杯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环节,我准备了多种材料:盐、碱、糖、味精和不等量的水,让学生调配出能让马铃薯浮起来的溶液。学生的做法是不同的,有的是一包一包地增加要溶解的物质,有的是改变水的多少。在交流汇报环节,几个组都得出了只有“一定浓度”的溶液才能使马铃薯浮起来,使学生对于本课实验所要揭示的科学概念真正做到了在实验中总结,在理解中记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加强科技教育辅助道———科技创新兴趣活动
幼儿教育中与幼儿进行有效互动
摘要:幼儿教育主要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年龄非常小的儿童,幼儿的理解能力非常有限,在实际的教学当中,很多幼儿无法理解教师的意思,也无法充分的理解相应的知识,影响到幼儿的学习水平。此外,很多幼儿性格内向,不愿意与同学交流,影响到幼儿的身心健康。因此,在幼儿教育中,教师需要与幼儿进行有效的互动,在互动中,帮助幼儿理解相应的知识,并且在互动中鼓励幼儿大胆交流,促进幼儿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幼儿教育;互动;发展
在幼儿教育中,教师与幼儿进行有效的互动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幼儿年龄小,在多方面都需要有效的引导,像,学习方面,性格方面,行为方面,道德品质方面等等,而在实际的幼儿教育中,教师通过与幼儿有效的互动,能够指导幼儿的学习、性格、行为、道德品质,使幼儿能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实现幼儿的健康成长。因此,教师应该采取有效的互动策略,加强与幼儿的互动和沟通,使幼儿在教师的科学引导下快速的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下面针对于幼儿教育中与幼儿进行有效互动的策略进行详细的分析:
1.幼儿教育中教师与幼儿互动现状分析
从目前幼儿教育中教师与幼儿互动的现状来看,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存在,势必会影响到教师与幼儿互动的效果,也会影响到幼儿的良好成长和长远发展,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1部分教师对互动重视程度不够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有效的激励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