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范文10篇

时间:2024-04-10 22:17:0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友善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友善

友善待人讲演

都希望自己的周围充满善良、宽容和温馨…这就需要我每一个同学以友善的态度与同学相处、与老师相处、与家人相处,每个人都希望生活在友好、愉快的氛围中。

共同营造一个心情舒畅,处处温暖和谐的生活环境。同学们让我学会友善待人,使我集体变得更加美好。

如果人们都能以“与人为善“态度去处理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友善”人际交往中必须具备的道德规范。生活都会充满阳光。

让自己的身边都充满欢乐,如果你想做一个愉快的孩子。就用你一颗友善的心去对待他人。那么,和别人打交道时,如何做到与人为善”呢?首先,要学会宽容。宽容就是人与人之间相处时能充分的理解他人、体谅他人,拥有宽阔的胸怀。同学们生活在一起,产生一点摩擦是正常的俗话说牙齿和舌头也会“打架”但是矛盾发生后,应该学会忍耐、包容、体谅他人,不能斤斤计较,应该让矛盾迅速化解,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退一步海阔天空”所以,应该学会宽容,自己的周围充满欢乐。其次,平时生活中,应该学会说:对不起”可别小看这三个字,作用可大了处理同学关系时有着出奇的效果。

生活在一个集体里,难免会发生一些磕磕碰碰的小事,每当出现这种情况,有的同学会“怒发冲冠“甚至大打出手;而有的同学则会友善待人,一声“对不起”表达自己的歉意,请求对方原谅,于是双方握手言和,重新成为好朋友。

有了过失和误会,衷心的向对方说“对不起”实现了一个人开阔的胸怀和彬彬有礼的风度,用自己“友善”心感染他人,远比唇枪舌战更有效。此外,应该善于“化敌为友”让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都随风而去,这样,朋友就会越来越多。

查看全文

中学生友善待人主题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晨好

今天早晨,我在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友善待人》。

“友善”是人际交往中必须具备的道德规范,如果人们都能以“与人为善“的态度去处理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我们的生活都会充满阳光。

如果你想做一个愉快的孩子,让自己的身边都充满欢乐,就用你一颗友善的心去对待他人。那么,在和别人打交道时,如何做到“与人为善”呢?首先,要学会宽容。宽容就是人与人之间相处时能充分的理解他人、体谅他人,拥有宽阔的胸怀。同学们生活在一起,产生一点摩擦是正常的。俗话说牙齿和舌头也会“打架”,但是矛盾发生后,应该学会忍耐、包容、体谅他人,不能斤斤计较,应该让矛盾迅速化解,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退一步海阔天空”。所以,我们应该学会宽容,使自己的周围充满欢乐。其次,在平时生活中,应该学会说:“对不起”。你可别小看这三个字,它的作用可大了,在处理同学关系时有着出奇的效果。公务员之家: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生活在友好、愉快的氛围中,都希望自己的周围充满善良、宽容和温馨……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个同学以友善的态度与同学相处、与老师相处、与家人相处,共同营造一个心情舒畅,处处温暖和谐的生活环境。同学们,让我们学会友善待人,使我们的集体变得更加美好。

查看全文

中学生友善和人相处主题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晨好

今天早晨,我在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友善待人》。

“友善”是人际交往中必须具备的道德规范,如果人们都能以“与人为善“的态度去处理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我们的生活都会充满阳光。公务员之家:

如果你想做一个愉快的孩子,让自己的身边都充满欢乐,就用你一颗友善的心去对待他人。那么,在和别人打交道时,如何做到“与人为善”呢?首先,要学会宽容。宽容就是人与人之间相处时能充分的理解他人、体谅他人,拥有宽阔的胸怀。同学们生活在一起,产生一点摩擦是正常的。俗话说牙齿和舌头也会“打架”,但是矛盾发生后,应该学会忍耐、包容、体谅他人,不能斤斤计较,应该让矛盾迅速化解,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退一步海阔天空”。所以,我们应该学会宽容,使自己的周围充满欢乐。其次,在平时生活中,应该学会说:“对不起”。你可别小看这三个字,它的作用可大了,在处理同学关系时有着出奇的效果。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生活在友好、愉快的氛围中,都希望自己的周围充满善良、宽容和温馨……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个同学以友善的态度与同学相处、与老师相处、与家人相处,共同营造一个心情舒畅,处处温暖和谐的生活环境。同学们,让我们学会友善待人,使我们的集体变得更加美好。

查看全文

大学生友善观教育困境与创新路径

【摘要】当代大学生友善观教育面临高校友善观教育实效性不够、家庭友善观教育缺位、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以及互联网因素的不良影响等现实困境。高校应进一步明确大学生友善观教育目标,及时更新友善观教育理念,丰富友善观教育内容,拓宽友善观教育方法,增强大学生友善观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大学生;友善观教育;教学实效;和谐社会

大学生友善观教育是以当代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为教育对象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以大学生为主体,以教育德才兼备的大学生为目的,以如何对人、如何对事为要点,以正确处理自身以及自我与自然、与他人、与社会关系为主要内容,调动大学生的聪明才智,实现全面发展为追求的价值观念体系。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中流砥柱,他们的价值观念是未来社会的主流观念,大学阶段是他们正确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价值观念、思想意识的可塑性极强。高校教育者应抓住这个关键时期,根据社会现实和发展需要,遵循当代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全程化、系统化、科学化地友善观教育,引导他们深刻领悟友善观的内涵、获取友善观的知识、陶冶友善品性、养成友善观念、发展友善行为,使当代大学生在迷茫中找到价值构建的目标和方向。

一、当代大学生友善观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

总体来看,大学生友善观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高度认同友善观的重要性,但还有部分大学生友善观念不强,友善行为有待加强。这主要归咎于高校友善观教育实效性不够、家庭友善观教育缺位、社会多元文化冲击、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以及互联网因素的不良影响。(一)高校友善观教育实效性有待提高。高校肩负着育人的重要功能,在大学生成人、成才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生友善观意识的培养和友善观念的形成与高校的教育工作密不可分。目前高校确实已经在开展友善观教育工作,但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包括教育功利化、教育实用主义色彩越来越浓厚,教育理念相对比较传统、滞后,偏重知识技能的传授和培养,向考试成绩、专业资格证书、技能大赛、学术科研方向倾斜,在培养人才方面表现出急功近利的倾向,忽视了对大学生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的培养,忽视了对大学生心灵的润泽和启迪,忽视了大学生的长远发展;大学生友善观教育的内容一般局限于思政课教学,内容有限,而且不能及时更新,缺乏创新性和时代性,跟不上学生的需求,不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大学生友善观教育途径与形式过于单一,理论和实践脱节,过于注重理论传授,而忽视实践的显著作用,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教学实效大打折扣。(二)家庭友善观教育缺位。家庭是每一个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友善意识的培养和友善行为的养成具有巨大的作用。当代大学生一般是独生子女,是一个家庭的中心,父母、祖辈溺爱、包办,娇宠纵容。他们的需求基本能得到满足,他们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太会为他人着想,不懂得感恩,社会责任感缺失,从而导致与人交往时往往只重视自己的需求、自己的感受、自己的利益,不太会关心他人、体贴他人、帮助他人。美国教育学家斯宾格勒说过:“一定社会特有的文化传递渗透于社会的各个方面,强烈地制约着教育的进行和人们养育子女的方式。”[1]在“以分数论英雄”的大环境下,人们急功近利、盲目竞争,家长们更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升学问题,较少关注孩子思想意识、精神层面的教育,传统的道德和价值观教育常常被忽视,一些不友善的态度和行为现象未能引起家长们的重视与反思。(三)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受多元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影响,极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等价值观念在强烈地冲击着中国传统价值观念。有的人以追求利益至上为原则,对于其他方面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情感冷漠、爱心缺失。虽然也涌现出了许多助人、行善的楷模,但近年来社会上不友善的现象时有发生,折射出社会人与人互不信任、人情冷漠、麻木等不良社会风气。围观、看客、自保的心态有所蔓延。大学生们分析鉴别的能力较弱,思想还不成熟,又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关键时期,这种不良的社会风气使大学生的友善观受到侵染。(四)互联网新媒体的不良影响。大学生是接触使用互联网新媒体最早、最直接、最多的群体,互联网的普及很大程度改变了他们的认知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一方面,网络以前所未有的开放性和交互性呈现在大众面前。在这样一个巨大的自由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而大学生思想道德等方面尚不成熟,辨别能力、是非观念、自控能力较弱,容易受到不良信息、错误思想的影响和侵蚀,导致道德行为主体意识淡化,价值观念模糊、异化,甚至扭曲;另一方面,网络生活已经是大学生主要的生活方式,传统的社会交往的秩序和规则正在被改变,大学生更乐于在网络的世界里畅游,在网络交往中可以不必顾虑人情世故,可以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进行网上交往。这样的交往方式必然会侵占正常的人际交往,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被逐渐冲淡,由此导致现实中人际关系日渐疏远、紧张,人情冷漠,互不关心,交往能力下降。长此以往,大学生会对网络产生依赖,陷入虚幻的网络世界,从而导致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造成人际交往异化,对他人和社会漠不关心,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当代大学生友善观教育目标

查看全文

大学化学教学探索

[摘要]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价值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大学化学教学中,结合课程内容精选教学素材及案例,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进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价值观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探索,也是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新探索。这种新探索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学校德育工作成效;这种新探索能够在课堂中积极营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氛围,激励学生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关键词]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价值观;大学化学教学

随着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断推进,大学生们对“三个倡导”已经熟记于心。“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1]其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盖了社会主义公民道德行为的各个环节,贯穿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家庭美德等各个方面,是公民个人的基本价值追求,是公民应遵循的最根本的道德规范。在大学化学类课程教学中,结合课程内容精选教学素材及案例,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进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教育,通过“润物细无声”式的教育,能够有效提高学校德育工作成效。

一、“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价值观教育融入化学教学中的必要性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办好我们的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还指出:“要利用各种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的讲话为教育工作者在新形势下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高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战场和核心区域,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能否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关系到自身的职业发展空间,更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命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民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价值观是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十分重要的内容。我国正处在社会改革发展的新时期,伴随着全球化浪潮以及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和交融,不断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容易引发自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用公民层面价值观来正确引导学生、教育学生,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指导大学生的日常行为,解决当前社会日益严峻的道德危机。因此,培养学生“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前进和时展的需要,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化学类课程是大学的化学、化工、食品、生物医药等专业开设的重要基础课程,一般在新生入学后的第一学年开设。这一阶段正是学生从中学到大学的人生角色重要转换期,也是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化学课程中蕴含丰富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价值观教育的素材及案例,教师如何有目的地将化学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机融合,在化学教学中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他们脱离现实的困境,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追求,从而带动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是大学化学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挑战。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势要求化学教师深入挖掘教育资源,拓展教育途径,创新教育方法,与时俱进地充分发挥化学教学的德育功能。

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价值观教育融入化学教学中的探索举例

查看全文

和谐之美演讲稿

和谐之美

有一种美,令人惊艳令人回味令人追求,这是一种可以吸引目光的美,它——光彩夺目。

有一种美,飘逸在浮云上深埋在古垒下,这是一种可以吸引灵魂的美,它——深藏不露。

有一种美,给生命带来激情给生活带来温馨,和谐之美——无时无刻与我们现在,只是没有人留意,而我却在无意中有所发现。

和谐之美在于宽容。和谐之美在于宽容。拥有宽容才会有和谐。因为宽容是人类情感的种子,她能在人类心灵这片静土上扎根发芽,在爱的呵护下茁壮成长。宽容之心是伟大的,她能浇熄怒火化解愁恨,她可以感化邪恶播散善良,她能无私奉献从不计较得失,她能化悲痛为力量解千愁为云烟,她可与快乐相伴毫无掩饰,她可与幸福同行畅游天地间,她可以让人间充满真情,让我们享受阳光般的温暖、雨露般的滋润——宽容之和谐,竟妙不可言。

和谐之美在于诚信。诚信是奠基石,是和谐美的结晶。诚信好比一枝玫瑰,在花园中她最美,美得妍艳欲滴,美得热人心潮。百花丛中她最美,美的无瑕、美的高尚。有了诚信,和谐之美足以体现!愿你拥有诚信之花,送给身边和每人一朵,让人间多一缕馨香。

查看全文

旅游度假区游客爱好研究

摘要:掌握旅游市场信息对旅游企业经营决策越来越重要。本文选取柳叶湖旅游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使用描述性分析发现:柳叶湖旅游者在食、住、行、游、娱、购方面存在显著性偏好差异。比较一致的一面是对柳叶湖的自然景色评价均较高,而在其他方面皆因目的、个人的知识背景、职业等而表现出明显的偏好差异。最后,文章提出了几点启示,以供旅游景区借鉴。

关键词:旅游者偏好柳叶湖

一、研究综述与研究意义

旅游偏好是一个感性的概念,国外的早期研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特定旅游目的地的现实旅游者偏好的研究。如LEidaMercado(2002)分析了来自欧洲、北美和拉美的180名旅游者的旅游偏好,指出干净的海水、沙滩、服务质量和价格是影响管理的重要因素[1];AhmetAktas(2007)等对目的地645名旅游者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重要-满意”程度可以有效度量旅游者的旅游偏好[2];

AndreaBigano等(2006)分析了来自45个国家的旅游者对假日旅游的偏好,结果发现旅游者对气候表现出一致性偏好,而且来自热一些地区的旅游者表现出了更强的偏好[3]。二是对潜在旅游者的偏好进行探讨。如Wietzelise和RichardSJ.Tol(2002)通过回归分析发现不同旅游目的旅游者对气候的偏好与年龄、收入有关[4];Joseffink和AlfredKobsa(2002)基于旅游者的利益和偏好提出了具有个性的服务模式[5]。

国内以现实旅游者的旅游偏好研究为主,如黄秀娟(2002)等通过分析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的游客个性特征和需求特征,指出游客个性特征与产品选择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6];马耀锋等(2006)对在中国6个旅游热点城市的美国旅游者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美国游客的旅游偏好具有较强的规律性[7];孙根年(2001)利用回归模型提出了一个包括支付等级与旅游偏好双指标的国际旅游综合分类方案[8];焦彦(2006)认为旅游者偏好和知觉风险影响着旅游者购买行为决策[9];周慧玲(2008)研究了长沙市居民对旅游目的地的偏好,认为长沙市居民对旅游目的地的偏好仅随文化程度的变化出现了较明显的差异[10]。

查看全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道德研究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关系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方向。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和社会价值观念的高度凝练,既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同时又为“中国梦”的伟大实践奠定了坚实的精神基础,既体现了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基本要求和根本诉求,又统领其他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核心价值观要求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必须符合国家、社会和个人的理想追求,符合当前中国文化发展的需要,体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价值要求;要将国家、社会的愿望和人才培育的目标,内化为精神动力自觉的源泉,牢牢地把握服务“中国梦”的伟大实践,服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新时期高校改革发展需要和大学生成长目标的方向。此外,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始终关注大学生的成长,注重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为大学生能够更好地发展提供保障,这一要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谋而合。(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影响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内容。核心价值观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动力源泉,既体现了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自由解放、改革拼搏的创新精神,同时又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价值准则,是当下中国思想道德建设文明成果的高度凝练[1]。这一理论成果为我们进行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现实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必然目标。因此,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要在保持自身文化特殊性的基础上,积极吸收核心价值观所蕴含的精神内涵和道德建设要求,在形成自身文化特色的同时又能符合核心价值观精神文明的建设内容,这有助于新时期大学生提高自身伦理道德水平,推动自身全面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落到实处。(三)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凝练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总目标,描绘了美好的社会蓝图,阐释了社会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表达了“中国梦”的理想价值追求,符合了个人、社会、国家的根本利益和总要求。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植根于现代社会土壤,符合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念的传播,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目标,符合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其建设也必将会促进国家和社会发展,有助于核心价值观精神诉求的表达[2]。

二、大学思想道德建设现状分析

(一)功利性倾向日益突出。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大众化,大学生人数逐年增多。相较于学生数量的快速增长而言,国家在教育领域投入的力度和速度相对缓慢,这使得高校的建设经费与自身发展建设的需要难以匹配,有的高校行政机构在这种现实的压力下很难开展行之有效的思想道德建设,不得不将有限的经费用在关系学校排名的领域,为了发展而教育、为了排名而教育,忽视了教育的本质,功利性倾向严重。随之,很多高校教师也存在功利性现象,比如高校的教师受迫于量化考核而过于看重评职称、和申报课题,降低了自身对于教书育人和提高科研质量的要求。(二)暴力化现象日趋增多。大学校园暴力事件是当下一个极其令人惊悚的现象。大学校园本是一个安静美好的象牙塔,但正是在这象牙塔中,却发生了诸多的令人匪夷所思的案件。例如北大弑母案、复旦投毒案、云大连环杀人案等,每一件都令人感到惊恐和叹息。人们不禁都会问:天之骄子怎会做出如此丧心病狂之举?中国的教育体制到底在培养怎样的人才?中国未来的教育又该何去何从?细看校园暴力事件,我们不难发现这些悲剧的出现与当前的大学生道德素质和校园文化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学生学习节奏、生活节奏加快,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这样很容易让人心情浮躁,而我们平时对学生的道德引领和道德教育又与快节奏的校园生活相脱节,相对来说社会道德对青年学生的约束力量就弱了。(三)学校文化建设混乱现象严重。当下高校文化建设存在重物质文化建设,轻精神文化建设的现象,这不利于高校文化的平衡发展,也不利于高校的长远建设。一些大学在物质文化建设上投入过多,如购买设施器材、建设校园景观,这样的发展方式虽然从短期来看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从长远来看不利于大学的长久发展,特别是不利于学生道德文化素养的提升。甚至一些高校将大学文化建设误认为是校园文化建设,又把校园文化建设等同于物质化建设,忽视了对于精神文化建设的投入,使得教育投入更多是停留在学生教育的表面,更多的停留在学校文化建设的表面。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路径

(一)弘扬爱国精神弘扬爱国精神,克服文化建设功利化。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核心的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要求,并不仅仅是关键时有共赴国难的勇气,更得有平时对爱国坚定的忠诚,对爱国深刻的把握。爱国主义的内涵是具体的。从内容上看,爱国主义教育是以爱社会主义教育为核心,拥护党的领导,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看齐意识、核心意识。拥护马列主义、思想,不是单纯的口头叫嚣式的拥护,而是切实学习和研究相应的理论著作,补足思想精神之钙,正本固原,增强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大学生学习理论的过程,既是提高能力的过程,又是内化品质的过程。牢固树立爱国主义、爱社会主义的理念,才能在未来的人生工作学习中,成为是非的辨别者,改革的推动者,确保社会主义江山不变色。传播爱国主义的方式也是具体的。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方式必不可少,但时下热兴的互联网+,也为信息的传播拓宽了渠道。爱国精神的宣传同样可以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融合,在网上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更符合大学生的特点,通过贴吧、微博等手段,通过广泛地交流,引导大学生在集体讨论中学习,思考。让大学生能够更广泛地运用网络,利用网络与世界进行交流,因为只有在搏击风浪的时候才能成长,与西方文化真正接触才能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二)塑造敬业品格塑造敬业品格,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敬业精神是每个公民都应有的准则。每个人都要踏入社会,每个人人生价值的实现都应是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得以实现。因此,对敬业精神的培养能够为青年大学生进入社会奠定精神基础。当下很多大学生沉迷于游戏,热衷于玩乐,不以学业为重,每天沉浸在虚幻的网络空间而不能自拔,这对尚处于成长期的大学生而言是可怕且可悲的。因此,加强敬业精神的培育刻不容缓,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大学生成长动力的“再充电”。敬业精神不是空洞的,而是具体的有内涵的。劳动相对而言不仅是具体的劳动,更是一种思考的劳动。对大学生而言,现阶段不需要直接从事体力劳动,学习仍然是大学生最主要的任务。大学生应该有自觉劳动的意识,更应该有会思考的意识。因此爱学习爱劳动,就是当下大学生的敬业精神。为此,大学生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要有“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的思想觉悟,能够有“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恒心、“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的信心、“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决心。“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要勤于温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要善于思考;“学习必须与实干相结合”,学习要注意与实践的结合运用。作为教育者,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树立端正的学习态度,从而实现科学学习、高效学习、有效学习的目标。再者,我们要引导大学生在学习时学会选择学习内容,学会动脑思考,要主动学习科学的、有价值的知识,既要学习相应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也要掌握社会生活必需的技能,用科学文化知识武装头脑,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水平,使学生成为爱学习、会学习、学有成效的学习型创新型人才。(三)打造诚信品质打造诚信品质,构建和谐的校园人文关系。诚信是中华民族的历来所倡导的,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普遍遵循的道德规范之一,也是公民在公共生活和交往中最基本的行为准则。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强,言忠信,行笃敬。当代中国在国际舞台积极倡导诚信,培育诚信,增强各方政治互信,各国也积极回应中国的倡导,主动开展对华友好合作,“一带一路”的兴起便是最好的印证。当代大学生在诚实守信上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学生考试作弊、论文抄袭、评奖评优作假等不诚信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在当前大学中积极进行适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诚信教育,消除不诚信现象成为当下极其重要的任务。诚信理应是当代大学生健全人格、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是大学生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要求所必须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当前高校教育者要全面引导大学生重诚信、讲诚信,自觉形成诚信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以诚信修身,做诚信之人。为此,我们首先要教育青年学生如何把握诚信的底线,知道什么是可为和不可为之事。其次,我们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坚持以诚信自律,从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小到借东西要还、答应别人的事要做到,大到坚守职责、完成使命任务。(四)坚持友善做人坚持友善做人,克服校园暴力化。友善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它包含人与人之间的友善,同时也包含人与自然的友善,古人“以和为贵”、“天人合一”就是对友善思想的充分解读。在当今社会,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的信息交流越来越方便,人与人现实的距离虽然近了,但是心灵的距离却越来越远,科技的发展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障碍,比如说有些人在网络的虚拟空间上交流得很好,但是一旦来到现实生活上,就会变得冷漠,公交车上、火车上增多的是低头自顾玩手机的人,少的是以往那种相互之间开怀的交流。把友善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重要内容进行倡导和培育,既是社会自身的道德价值追求和对公民伦理道德的要求,也是为了解决国家和社会的现实问题,建设和谐社会的必要手段。友善是大学生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要求,是和谐校园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每一个大学生处理好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大学生要做到友善,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首先,要教育青年学生对同学友善,对同学友善是要做到能够换位思考,遇事多为他人考虑,替别人着想,不斤斤计较小利,多从集体利益出发,学会容忍宽厚待人。其次,要教育青年学生对教师友善,要了解教师的辛苦和不易,多学习教师严谨求学的态度,多学习教师为人处事的方法,让自己在学业和工作上都有提高和进步;第三,要教育青年学生学会待物友善,待物不仅是对待普通事物,要合理爱惜和使用他们,不破坏公物,更是对待事情要友善,多怀宽怀之心,认真处事办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进行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实践、长期探索、逐步完善。只有进一步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青年大学生心中的认可度和存在感,才能使我们的教育真正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培养出一批素养过硬、立场坚定的主力军。

查看全文

建立互补型团队

一提到团队,你脑海里可能立刻勾画出"完美"团队的形象:团队队员独立自主、聪明伶俐、宽宏大量、可以迅速填补其他人留下的空缺。你需要完全抛弃这个念头。你有可能活到100岁,但你绝不能相信完美团队那样遥不可及的事情。

完美团队需要有完美的人,他们的自我和个性已融入到团队的更大目标中。现实中的团队--你的团队--是由有血有肉的、存在很多缺点的人组成。即使他们是你亲自一个一个挑选出来,仍然可能有你(或者其他队员)难以相处的人。

事实上,你团队的人同其他地方的人一样,他们可能在某一两个领域非常聪明,但在其他方面--甚至关系到你团队成功的方面--表现中庸,乃至低下。每个团队都有它自己的强项弱项。在你的团队里,可能有严重病态人格的成员,有你不能忍受的成员、有曾经业绩辉煌但现在大脑生锈的成员,有反复无常、没有主见的成员。只有当你认识到这种差异,努力去了解差异并把差异当作一件好事时,团队才能取得成功。

了解人类个性全的一种方法是"行为区"。行为区让你用团队成员的眼光看待事情,了解他们的需要和喜好;行为区也鼓励你去对其他人的本性和喜好充满好奇,并尽可能接纳它们。一旦你做到了这点,你会发现他们会反过来接纳你。

认知行为类型

行为区通常分为四种:分析型、友善型、司机型和表现型。分析型的人是典型的完美主义者,他们绝大多数时候都是正确的,因为他们在事情上投入时间、思考和理性推理。他们追求事实,他们主要的优点是耐心,而这也是他们的缺点--他们小心谨慎,迟缓不前,不是出于恐惧,而是要完全搞懂问题之后再采取行动。当身处险境,分析型的人的反应通常是先躲进掩体,直到射击停止。

查看全文

浅谈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

医学是维护人类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高尚事业,而医学生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主力军和后备人才。高等医学教育不仅要培养技术精湛的医务人员,更要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医学人才,从而进一步提高医疗卫生队伍的素质与水平,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1]。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效果,我校发动各级教学管理部门,在学生入学开始直到毕业的全程教学环节中,采用多形式,全方位的教育模式,重点培养具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价值观的医学人才。

1入学教育环节

入学教育是刚刚步入大学生活的学生了解学校和本专业情况的窗口,是建立专业认同感和培养职业精神的关键一步。我校近年来在每届新生入学教育会上组织医学生宣誓仪式,使全体新生宣读“医学生誓言”,明确职业道德规范:“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使学生明白医生要始终将病人利益放在第一位,爱护病人的生命,尊重病人的人格,保护病人的权利。医生要对病人一视同仁,不分身份高低贵贱,甚至更应该特别照顾贫困的病人。正如清代费伯雄所说:“欲救人而学医则可,欲谋利而学医则不可”[2]。告诉学生们要认识到医学学科中蕴涵着的丰富人文价值,医学与人文是融为一体的,要认识到医学道德中体现出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敬业”和“友善”。认识到“医生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别人,这是职业的性质所决定的”[3]。在国防教育中,让学生明白只有国富才能民强,增强国防意识,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通过入学教育将”大医精诚”的理念植入学生心底,使学生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初步树立科学正确的医学价值取向[4]。

2思想政治课教学环节

大力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根据学生的要求和特点,结合教材,设计多样性的课程,以案例讨论、专题演讲、情境对话、小品等新型教学方式,代替传统说教、单向灌输的教学方式,以此增强政治理论课的生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全面系统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学习。例如通过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阐述“爱国的表现形式是什么”;通过医德教育和就业指导,阐述“敬业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寻找身边的诚信”;教育学生认识到“友善是良好医患关系的基础”[5]。要让医学生明白坚守医德底线,维护公平医疗消费,尊重患者人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法治、公正、友善、文明息息相关。要不断引导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铺垫基础[3]。

3专业课教学环节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