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生态型范文10篇

时间:2024-04-10 19:43:4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有机生态型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有机生态型

黄瓜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论文

摘要: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利用固态肥料代替传统无土栽培营养液,具有节水、节肥、省工、高产优质、不受地域限制和产品洁净卫生等特点。特介绍黄瓜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主要包括设施构造、无土育苗、定植、日常管理等内容,以期为黄瓜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的推广种植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黄瓜;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设施构造;栽培管理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是由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无土栽培研究组郑光华等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研究,到1993年北京海淀区农科所有关科技人员加入研究,经多次试验总结制定出完整的技术方案,于1996年正式定名为“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该技术利用农业副产品及废弃物,将其转化为植物所需营养源及栽培基质,是我国首创的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新技术。

1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特点

(1)栽培的植物营养源大部分或全部来自农业副产品及废弃有机物质,资源丰富,能再生,为传统无土栽培从无机化走向有机化开辟了道路,不仅可解决土壤障碍问题及非农耕地开发农业生产,更是生产绿色食品的市场需要。

(2)有机基质是重要营养源,需加添的营养元素,可施用固态肥料,可省去营养液的配制及供应系统,故设备大为简化,较无机营养液无土栽培投资节省70%以上,在经济上为大量推广应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查看全文

黄瓜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论文

摘要: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利用固态肥料代替传统无土栽培营养液,具有节水、节肥、省工、高产优质、不受地域限制和产品洁净卫生等特点。特介绍黄瓜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主要包括设施构造、无土育苗、定植、日常管理等内容,以期为黄瓜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的推广种植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黄瓜;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设施构造;栽培管理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是由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无土栽培研究组郑光华等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研究,到1993年北京海淀区农科所有关科技人员加入研究,经多次试验总结制定出完整的技术方案,于1996年正式定名为“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该技术利用农业副产品及废弃物,将其转化为植物所需营养源及栽培基质,是我国首创的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新技术。

1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特点

(1)栽培的植物营养源大部分或全部来自农业副产品及废弃有机物质,资源丰富,能再生,为传统无土栽培从无机化走向有机化开辟了道路,不仅可解决土壤障碍问题及非农耕地开发农业生产,更是生产绿色食品的市场需要。

(2)有机基质是重要营养源,需加添的营养元素,可施用固态肥料,可省去营养液的配制及供应系统,故设备大为简化,较无机营养液无土栽培投资节省70%以上,在经济上为大量推广应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查看全文

农业无土栽培发展管理论文

摘要:综述了中国无土栽培设施的由来和发展历史、设施系统构造、所使用的基质类型以及具有的特点等。提出今后农业设施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研究的基本方向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农业设施,有机生态,无土栽培,发展

Abstract:Thispaperweresummarizedtheoriginationanddevelopment,theconstructionoffacilitiesSystem,substrategenotypes,andcharactersofeco-organicsoilessculture,andputforwardthedirectionandprospectofEco-organicSoillessCultureSysteminthefuture.

目前世界上应用无土栽培技术的国家和地区已达100多个<1,2>。由于其栽培技术的逐渐成熟和发展,应用范围和栽培面积不断扩大,经营和技术管理水平得到很大提高,逐渐实现了集约化、工厂化生产,现已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基础,并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目前,用营养液灌溉的无土栽培不能生产出合格的AA级绿色食品,全国不少大中城市出现80%以上的蔬菜硝酸盐含量超标<3>。近年来.随着人们食品安全意识的增强.对蔬菜等食品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是近年来的一种新兴技术,能生产出符合人们需要的产品,也是实现设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之一。因此,了解和认识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方法、途径和方向对于设施园艺工作者有很重要的意义。

1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的定义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是指不用天然土壤,而使用基质,不用传统的营养液灌溉植物根系,而使用有机固态肥并直接用清水灌溉作物的一种无土栽培技术<4>。这种绿色环保型有机农业生产系统是建立在充分利用农业生态系统中有机物质资源的基础上,其物质的投入与产出,循环与积累均从属于农业生态系统的存在与发展。对推动我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实施,促进有机农业的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

查看全文

黄瓜无土栽培技术分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黄瓜;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设施构造;栽培管理

论文摘要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利用固态肥料代替传统无土栽培营养液,具有节水、节肥、省工、高产优质、不受地域限制和产品洁净卫生等特点。特介绍黄瓜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主要包括设施构造、无土育苗、定植、日常管理等内容,以期为黄瓜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的推广种植提供技术支撑。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是由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无土栽培研究组郑光华等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研究,到1993年北京海淀区农科所有关科技人员加入研究,经多次试验总结制定出完整的技术方案,于1996年正式定名为“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该技术利用农业副产品及废弃物,将其转化为植物所需营养源及栽培基质,是我国首创的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新技术。

1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特点

(1)栽培的植物营养源大部分或全部来自农业副产品及废弃有机物质,资源丰富,能再生,为传统无土栽培从无机化走向有机化开辟了道路,不仅可解决土壤障碍问题及非农耕地开发农业生产,更是生产绿色食品的市场需要。

(2)有机基质是重要营养源,需加添的营养元素,可施用固态肥料,可省去营养液的配制及供应系统,故设备大为简化,较无机营养液无土栽培投资节省70%以上,在经济上为大量推广应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查看全文

黄瓜无土栽培分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黄瓜;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设施构造;栽培管理

论文摘要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利用固态肥料代替传统无土栽培营养液,具有节水、节肥、省工、高产优质、不受地域限制和产品洁净卫生等特点。特介绍黄瓜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主要包括设施构造、无土育苗、定植、日常管理等内容,以期为黄瓜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的推广种植提供技术支撑。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是由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无土栽培研究组郑光华等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研究,到1993年北京海淀区农科所有关科技人员加入研究,经多次试验总结制定出完整的技术方案,于1996年正式定名为“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该技术利用农业副产品及废弃物,将其转化为植物所需营养源及栽培基质,是我国首创的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新技术。

1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特点

(1)栽培的植物营养源大部分或全部来自农业副产品及废弃有机物质,资源丰富,能再生,为传统无土栽培从无机化走向有机化开辟了道路,不仅可解决土壤障碍问题及非农耕地开发农业生产,更是生产绿色食品的市场需要。

(2)有机基质是重要营养源,需加添的营养元素,可施用固态肥料,可省去营养液的配制及供应系统,故设备大为简化,较无机营养液无土栽培投资节省70%以上,在经济上为大量推广应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查看全文

黄瓜无土栽培技术管理论文

论文关键词黄瓜;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设施构造;栽培管理

论文摘要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利用固态肥料代替传统无土栽培营养液,具有节水、节肥、省工、高产优质、不受地域限制和产品洁净卫生等特点。特介绍黄瓜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主要包括设施构造、无土育苗、定植、日常管理等内容,以期为黄瓜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的推广种植提供技术支撑。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是由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无土栽培研究组郑光华等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研究,到1993年北京海淀区农科所有关科技人员加入研究,经多次试验总结制定出完整的技术方案,于1996年正式定名为“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该技术利用农业副产品及废弃物,将其转化为植物所需营养源及栽培基质,是我国首创的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新技术。

1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特点

(1)栽培的植物营养源大部分或全部来自农业副产品及废弃有机物质,资源丰富,能再生,为传统无土栽培从无机化走向有机化开辟了道路,不仅可解决土壤障碍问题及非农耕地开发农业生产,更是生产绿色食品的市场需要。

(2)有机基质是重要营养源,需加添的营养元素,可施用固态肥料,可省去营养液的配制及供应系统,故设备大为简化,较无机营养液无土栽培投资节省70%以上,在经济上为大量推广应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查看全文

现代生态型住宅小区规划设计论文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促进了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也使得我国居民小区住宅需求悄然发生转变。传统的小区住宅正在向着生态型住宅小区的方向转变,做好城市、小区的生态建设,提高居民的小区居住质量是现今乃至今后一段时间我国住宅小区发展的重点。本文将在分析现代生态型住宅小区特点的基础上对如何做好现代生态型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进行分析阐述。

关键词:现代生态型住宅小区;规划设计;可持续发展

做好现代生态型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与建设是国家发展和谐社会的重要方向,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建设好生态型小区最主要的是要做好小区住宅的节能,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据不完全统计,住宅能耗占国家能源总能耗的20%以上,同时这一数据还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做好小区住宅构造节能的规划与设计,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是促进我国的经济结构转型、建设高效社会的重要途径也是发展方向,是现今乃至今后一段时间小区住宅设计中的重点。

1现代生态型住宅小区的特点与功能分析

现代生态型住宅小区相较于传统的住宅小区在注重居民居住舒适性、健康性的基础上重点还应体现出其良好的生态效益,并呈现出一种新型的人类生活方式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新思路。现代生态型住宅小区具有的功能与特点如下:

(1)现代生态型住宅小区绿化覆盖率大幅提高,这种现代生态型住宅小区绿化率的提高不仅仅是简单的栽花种草,而是在结合生态学、建筑与美学、生物工程学、地理学、城市和小区环境规划、水资源等学科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分析与论证妥善处理好现代生态型住宅小区在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做好对于住宅小区的绿地建设的合理规划设计。

查看全文

剖析薄皮甜瓜地下式槽无土培植技术论文

摘要:介绍了薄皮甜瓜地下式槽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育苗、栽培基质准备、整地挖槽、滴灌系统铺设、定植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内容,以供甜瓜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薄皮甜瓜;地下式槽;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

银川市兴庆区的薄皮甜瓜皮薄、味甜、浓香,作为馈赠亲友佳品非常畅销。2009年1月采用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薄皮甜瓜效益21.0万元/hm2左右,第2茬7月栽培秋番茄效益31.5万元/hm2左右,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已成为农民增收的新财源[1-4]。地下式槽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节约成本,可省肥30%~50%、省水50%以上;减轻劳动强度,一次建槽长期使用;减少病虫害发生和环境污染;提高农产品品质,减少环境污染,而且可以在不适于一般农作物生长的地方进行农作物栽培。现将薄皮甜瓜地下式槽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选用当地的望远三号(俗名一窝蜂)或其他薄皮甜瓜品种。种子用0.10%高锰酸钾溶液浸泡20min后捞出,用清水反复淘洗干净,放入25~30℃的温水中浸泡4~5h,将浸后的种子用干净湿纱布包裹,置于28~30℃条件下催芽,12h用温水淘1次,24h左右种子露白即可播种。

2育苗

查看全文

生态型材料包装设计研究

1中药饮片包装市场现状分析

目前,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中药市场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国内市场规模迅速扩张,同时也打开了国外贸易市场。然而,除国内大城市外,大多数地区都在使用塑料材料等包装中药饮片,既不美观,又不能完全保持饮片的功效,且不利于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塑料类材料不能够降解腐化,不可重复利用,从而对环境造成长期难以消除的破坏。1992年,国际上产生了生态型材料(Ecomaterials)的概念,并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材料研究课题。但是在我国中药饮片行业,绿色环保、美观便捷、有利保存饮片的生态型材料包装却被企业所忽视,没有得到广泛的利用。从设计营销角度来看,中药饮片厂商的包装设计缺少品牌视觉形象感,在提高产品认知度和提高包装档次以及地域文化特征等方面也很欠缺。我国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多为中小型企业,且企业众多,竞争日趋激烈,想要开拓中药饮片市场必然要从包装设计入手。发展和采用生态型材料包装设计不仅能够提升中药饮片市场竞争力,更能够推动建设可持续性发展的和谐型社会。

2中药饮片生态型材料包装的市场竞争力优势分析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国内消费者的社会责任感有了很大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在追求商品的实用性的同时,也会考虑低碳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低碳生活变成了现代人追求的时尚。生态型材料包装可以减少资源的消耗,并能够实现循环使用,自动降解腐化,也被称为“绿色材料”。其绿色环保低碳的理念迎合了现代消费者的需求。生态型材料具有多样性,可以结合地区特征,形成一条特色生态型包装商业链,充分发挥地域文化和自然特色。同时在原材料产地加工制造,降低了包装制造成本,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3中药饮片生态型材料包装设计的提升方法

(1)可视化设计可视化是利用计算机图形学和图形处理技术,把具体数据转换成图形或图像在屏幕上显示,并进行交互处理的概念。通过可视化设计,表现出产品形态、结构、功能的同时,生动的体现出产品的功能和材质。中药饮片包装可视化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图形化的方式进行清晰有效的信息传递,让消费者对产品的功效、材料等一目了然。但是可视化不可为了体现功效设计为无聊的图表,更不可追求美学而设计成花哨的画面。两者应相互结合,系统分析,表达出中药饮片的特性。地图、时间轴、树状图、气泡图、散点图、网络图和矩阵图等都是常见的可视化设计的表现形式。(2)生态材料的有机结合根据中药饮片的特性不同,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生态材料结合使用,形成更适合特定中药饮片的生态包装。在减少污染,提高循环利用率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适合饮片的特性。包装材料也应与流通条件相适应,对于恶劣气候条件下流通的饮片包装,生态型包装材料的结合就显得至关重要。例如,中药饮片需要防水防潮时,就不应该单纯使用生态纸包装,结合防水防潮材料或特殊工艺才会达到效果。(3)绿色印刷绿色印刷是指对生态环境影响小、污染少、节约资源和能源的印刷方式。使用环保材料和工艺,减少印刷过程中产生的污染,节约资源。印刷的成品包装废弃后易于再回收利用,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较小。现如今的大部分中药饮片企业仍在使用传统的制版、印刷和印后加工工艺,制版过程中的胶片、电镀液等物质,印刷使用的溶剂型油罨、洗车水以及印后加工使用的油性上光工艺等,都会对环境环境造成破坏。实施绿色印刷需要从原材料、设备、场地等多处改进,最大限度的降低能耗和污染。这对以中小型企业为主的中药饮片行业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绿色印刷需要从头到尾的改进,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持,尤其是原材料环节更是需要付出很大成本。然而近年来,政府正在大力推广绿色印刷,出台很多绿色印刷相关的政策,对食品和药品包装领域进行重点扶持。实施绿色印刷要先从油墨入手,传统使用的油墨中含有机溶剂,对人体有害,对环境造成污染。世界每年的油墨产量高达三百万吨,对环境的破坏是不容小觑的。绿色印刷应使用新型油墨,包括水性油墨、生物油墨等。其次要改进印刷工艺,采用CTP和数字打样技术,将传统胶片和有毒显影剂等在印刷工艺中淘汰。同时充分利用资源,提高废物利用率。

查看全文

基于海绵城市的生态型城市发展探究

1研究背景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动,生态型城市的构建已逐渐成为热点话题。积极推动生态型城市建设,也是在生产力高度发达,历史文化、经济社会、自然生态环境认识等方面均达到一定高度后所亟待实现的目标。而城市水系统是城市发展的命脉,在传统的城市开发建设模式下,下垫面的硬化和对生态空间的侵占改变了原有场地的水文特征[1]。水体的生态功能随着城市扩张性蔓延发展而严重受损,并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海绵城市是统筹、系统解决我国城市水问题的一种城市发展理念和方式,是城市开发建设落实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的必然要求[2]。因此,协调生态型城市开发建设与海绵城市理论的贯彻执行,探寻出可推动生态型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成为中国当前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所必须面对并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

2海绵城市理论与生态型城市的相互关系

2.1相近的产生背景。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环境自古以来就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从最早期依赖自然,慢慢发展到适应并改变、征服自然,再到如今意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转为与自然和谐发展,互惠共生。城市作为人与自然博弈的载体,是二者不断平衡的产物。全球范围内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使得生态环境遭到持续破坏,为人类活动带来致命隐患。生态型城市建设是当今时代背景下的热点主题之一。随着人们对优质生活环境的追求,生态型城市的建设已经成为实现绿色发展,满足人民生态环境需要的一个重要趋势[3]。同样,海绵城市理论的提出也是为解决城市生态问题而产生的结果。海绵城市理论和生态型城市建设都是在社会经济发展受到自然生态环境约束下的产物。2.2相似的目标和意义。生态型城市旨在融合经济、社会、资源等要素,合理配置资源,保证城市整体协调性发展,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全面和谐。所以为解决日益凸显的一系列生态问题,更需要加大力度落实生态型城市建设。海绵城市理论强调人与自然、水环境、水循环、土地利用的和谐共处,本质要解决城镇化与资源环境的协调,遵循顺应自然的低影响开发模式,以维持生态平衡和经济持续发展为发展目标。因此,海绵城市理论与生态型城市建设具有相近的目标和意义,探讨二者的关系对未来城市发展有着重要意义。2.3二者互为补充、依存关系。海绵城市理论可作为新形势下指导生态型城市建设的理论依据,生态型城市可视为海绵城市理论的实践,同时又可通过实践过程中的事实依据来指导海绵城市理论的完善,二者相互支撑,相互依存。海绵城市探索了有关生态型城市建设新的研究方向,研究城市从保护原有水生态系统、恢复被破坏的生态水系、推行低影响开发方法等方面来解决资源环境生态问题。同时,海绵城市理念下生态型城市发展规划也拓展并完善了生态领域的研究范围。二者涉及不同层面的途径和内涵,但基于相似的发展目标及要求仍存在相互依存,互为补充的紧密联系。

3宿迁市环洪泽湖区域现状概述

3.1区域位置。宿迁市位于江苏省北部,江苏省沿海地区向中西部辐射的重要门户城市。环洪泽湖区域位于宿迁市南部,涉及泗洪县全县域范围及泗阳县和宿城区滨湖乡镇,沿湖地区约246.9km区域,2981km2(见图1)。3.2现状特征。环湖区域属于农业主产区,生态本底条件良好,水系统格局独特、水网发达。其中,保护范围包括清水通道维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重要湿地水源涵养区、自然保护区、滞洪区等,生态敏感性高,且滞洪范围广,高程14.5以下区域的居民受滞洪影响威胁大且机会多,只能通过安全建设工程,保障一定范围的安全发展(见图2)。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