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艺术范文10篇
时间:2024-04-10 18:07:2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油画艺术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油画艺术创肌理表现探讨
摘要:当代油画艺术创作中运用肌理表现来呈现出更为丰富多样的视觉感受,甚至可以触发人们的触觉感官能力,让艺术作品本身的风格特色有更强的感染力。具体的处理方法上,可以通过多种表现手法操作,让平面与立体的肌理表现辅助画作展现不同的特色。本文从当代油画艺术创作中的肌理表现出发,让大家更为清晰地掌握油画艺术创作本身的肌理表现特色与技法,为创作提供更多的空间与参考。
关键词:当代油画;艺术创作;肌理表现
油画有着长久的发展历史与沉淀,其技术层面已经发展出了较为多样化的表现技法。当代油画艺术创作中会通过肌理表现来提升作品的质感与风格特点,同时也与时代审美特点相匹配,反映了时代潮流下的油画创作风格特点。具体的操作中,需要了解油画艺术创作的多方面肌理表现特点,由此在前人的基础上更好地创新发展。
1油画肌理的基本概念
油画肌理主要指代油画本身的纹理、质地与结构状况,这主要与油画使用材料以及表现技法有较大的关系。油画的颜料本身在干燥之后会产生一定厚度的色层,从而有一定起伏波动感,由此产生肌理感受。具体的肌理影响因素主要集中在底材、笔法、调和剂上面。底材主要是通过亚麻布的专业处理形成一定纹理的底子状况,有细腻与粗糙,甚至打磨平整后的布料面肌理状况。笔法上主要与创作者本身使用的笔法工具与画法特点有关。在笔上面,一般运用鬃毛配合一定画法来表现,可以表现出色层多样的厚度、起伏情况等。其三,调和剂本身可以分为乳液状与油状等。油状本身有较为好的光泽度,而乳液更多的属于亚光质感,表现的光泽度也更为含蓄。一般现代画家非常关注肌理的呈现效果,通过肌理来表现一种风格与感受,让优化本身有更强的视觉冲击效果,甚至让油画本身有更强的触感,更为立体等。甚至通过具体笔触的表现,刀法的运用,画布纹理的配合等来展现一种艺术创作的想法与语言,由此达到肌理艺术表现的价值。
2当代油画艺术创作中的肌理表现形式
深究赵无极油画艺术
中国古代哲学向往天人合一,生命领悟的境界成就了东西方艺术境界的相融合,也冲撞出灿烂的超自然的艺术图腾。1948—1955年的巴黎,在具象和抽象的论战达到高峰之时,赵无极和群曾先后来到这个艺术之都,投身于抽象表现主义的探索,这两位东方之子先后创造出绝世的西方图腾,进入了语言甚至诗歌所不能达到的意境,从而奠定他们在西方艺术领域的大师地位。
位于巴黎塞纳河畔的法兰西学院艺术院,2003年11月26日下午举行隆重仪式,正式接纳旅法著名华人画家赵无极为艺术院终生院士。他是继群之后成为艺术院院士的第二位华人画家。正如前法国总统希拉克和法国驻中国大使毛磊所指出的:“赵无极的创作如何动人心弦,它还是促使法中两国进一步加强连结彼此的纽带,加深早就有醉心于东方的西方人和着迷于西方的东方人所开创的对话;这种最新的当代中国艺术,受渊源流长的文明催发,竟然已经知道,如何将我们带入无形的生命之河乃至宇宙生命之河的激流当中”。根据雅昌网拍卖纪录表显示,目前赵无极作品过千万的共有13件,赵无极的《14.12.59》也拍出了2900多万(人民币)的佳绩。
这样的艺术佳绩确实匪夷所思,使我们不由得对他的艺术产生探究的好奇心理。那么,我们就从他的作品创作的历程来研究一下这位中国籍的世界大师吧。《黎明》和《无题》均属50年代初的静物风景系列。这时期的作品,艺术家仍从静物、生活风景汲取灵感,但摹写的过程中,已不把表现局限于“形似“或是“模拟自然”,更有意略去对细节、实体的刻画,而以线条、色彩等纯艺术元素来营建画面。《黎明》先以棕红色彩来铺陈面,油画颜料里掺入较多的松节油,显得柔润、轻薄,所以可以看到色彩的微妙层次的转换,从婉柔轻灵至到浓厚绵密。棕红色彩之中,透现、晕染了橙、黑、蓝、绿等或明亮或深沉的色彩,起落明灭,展现引人观赏的色彩层次。艺术家以色彩来经营画面,然后用画笔的木柄端刮掉颜料,形成细线,仿白描的方式勾勒了巍巍建筑的伦廓。透明、虚白似的建筑伦廓,仿如浮现於色彩的苍茫虚空之中,富有超现实主义的梦幻情境,也散发出中国石刻拓印的韵味。作品独特之处是,画面尺幅虽小,但白描、虚实、色彩的层次转换,却让人生起建筑物高耸巍巍、空间感宏阔的印象,这是仿中国传统绘画以虚白来启引空间伸展、联想无穷的美学精神,画面洋溢著轻盈灵动的诗意。
《无题》则表现了赵无极进一步发展的抽象趣味。画面仍以单一色彩的丰富变换来表现情绪、意境。棕绿色彩及底层隐约透现的红色,让人联想到青铜器物的色彩和质感,使作品充满了中国远古文化意蕴,一种深邃厚重的历史感和悠悠千古的时间意识。画面以线条来表现人物、物象。左上方的人物手执耕具,精神抖擞,似乎正向着前方的阡陌、农舍进发,作品充满了故事趣味和叙事气氛。但另一方面,对物象的刻画,已有更进一步的概括和抽象化的倾向,由图象符号简化为更纯净的线条律动,主要呈现的是线条曲直律动和空间构造,探索线条蕴藏的形体姿态、情感意韵和气势力量。使观看者依循著线条的律动,联想到笔的动态和走势、遐思的脉动。作品深具表现性、抽象性,衔接到后来抽象自然的创作。50年代中期,赵无极开始以宇宙自然、生命大气为他的主题,创作了一系列以木、火、土、金、水等五种基本物质为题材的作品,以抽象艺术的方式来表现自然的运行和变化。
《火》即属此时期的创作之一,清晰地反映了中国人的五行观念、看待宇宙万物、认知自然变化的观点。在风格和表现上来看,《火》属于十九世纪50年代中期的甲骨文抽象系列。艺术家进一步探索线条的韵律和表现性,把甲骨雕刻文辞转化为视觉性、图象化的创作符号。字形时而聚集、时而扩散、省略、归并、黏粘、挪移,犹如舞台上飞跃灵动的舞者,在时间和虚空中划出一道道的韵律。以线条、笔势的转折按捺而带动空间的伸展、扭动。即使没有刻画物象或是透视法的构图,但整个视觉空间却充满动势,立体感、层次感强烈。色彩方面,选用了红色这种代表中国民族传统和生活节庆中最根本的颜色,使作品散发的独特东方美感和民族色彩。画面鲜活、狂热的色彩,具有马蒂斯、野兽派的色彩特点,表达一种新鲜、轻盈、震颤的情感体悟,表示了这时期赵无极创作上的发展和突破。
自50年代中期开始,赵无极进入创作的高峰和成熟期,按画家的自述,是“绘画一个阶段的结束,或更正确的说,是一个不可逆转的新阶段的开始”。他回归传统,尝试用一种植根于中国文化的自然宇宙观和艺术理念来重塑他的创作。主题上,有如开天辟地般,画家超脱了过去对风景、器物的叙述意趣,以不同的眼光去观察世界万物,开始描绘生命之气、风、动力、形体的生命、色彩的拓展与融合,展现了一个气象万千的新境界。《27-05-59》属于这一时期的作品之一。色彩的运用纯粹而简约,选用沉静内敛的灰、黑、白色调来营造画面,呼应中国画中“墨分五彩”的艺术趣味,追求一种色彩的纯粹性及潜藏表现效能。迷朦苍茫的灰白暗喻中国水墨画云雾翻腾、烟岚缭绕的山水景观。画面中段,油彩较为浓稠,交叠著一道道如同书法、雕刻、甲骨文字的线条符号,油彩和线条交错,彷佛让人联想到微风拂过水面所掀起的一波波涟漪。笔势显得轻灵流动,表现一种行云流水、舒展从容的运笔方式。整幅作品以冷白色调为主,以最少限度的色调表现水波的潋滟、光的灵动,既有圆熟的艺术技巧,也有一种艺术上的纯净、空灵和冥思的道家境界。
油画艺术超越性重塑期
从文艺复兴到20世纪末,油画艺术的发展经历了500年漫长积累的“发展性创建期”,100年风云变幻的“突破性革命期”。如果说油画艺术的“发展性创建期”在对人与人性的亲切肯定中,成就了审美的再现性形象语言;那么“突破性革命期”则在个体与个性的激越张扬中,成就了审美的表现性符号语言。2l世纪,全面完成了语言建设的油画艺术,进入了对传统语言兼融并蓄、融会贯通、为我所用的“超越性重建期”。诚如某位哲人所言:“你说话的时候,话也在说你。”艺术语言的成熟性和普世性,决定着审美的思想情感表达的准确性,而对审美的思想情感准确、精炼表达的不懈追求,反过来又不断地给艺术语言注入蓬勃再发展的生命活力。
世纪之交以来,在后革命时代追求和谐的历史大背景下,高科技的飞速发展,不仅没有宣判油画艺术的死亡,反而给油画艺术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的可能性。“超越性重建期”油画艺术的本体论超越,在于人与人性自觉地向个体与个性的落实,个体与个性自觉地向人与人性的复归。这意味着每一油画艺术创作主体的自然与社会文化角色的进一步自觉。油画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绘画造型审美活动,再现性形象语言与表现性符号语言都只是这一特殊审美活动不同的实现手段,而绝不是目的,离开审美活动而把实现手段作为目的,把油画艺术的本质仅仅归结于实现手段的所谓形式变幻与创新,事实上撕裂了油画艺术灵与肉浑然一体的生命之躯,斩断了自然人同时也是社会人的人性的(即具体、鲜活、个性的人的)审美活动与实现手段不可或分的血脉联系,最终总是要走进死胡同的,这就是历史的教训。在方法论上,“超越性重建期”的油画艺术自觉地克服着僵化割裂、片面极端的门户之见,扬弃了历来以否定别人肯定自己的策略,越来越自觉地选择了审慎的态度,兼容并蓄、融会贯通、为我所用地在认识、肯定并且尊重各种不同的历史存在合理性的基础上,认清、肯定并且创造自己存在的合理性。在追求油画艺术审美实现的过程中,继承与创造永远不可分割地统一在一起。20世纪,在“与传统决裂”的风潮席卷全球的年代,真正的油画艺术家顶住潮流的裹挟,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在学习继承伟大传统的基础上,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自觉求索与创造。塞尚、高更、梵高、博纳、维亚、谢洛夫、弗鲁贝尔、毕加索、玛提斯、德兰、涅斯杰罗夫、巴尔丢斯、赵无极、捷涅卡、莫伊申克、谢列布良柯娃、梅里尼科夫、巴巴、弗洛伊德、基弗……伟大的名字不胜枚举。在离我们最近的地方,还可以看到中国油画艺术的先行者群体——我们的几代师长们的身影。正是由于20世纪中外油画艺术先贤的共同努力,率先奏响了油画艺术“超越性重建期”的先声。从中能够感应到人类圣哲的伟大智慧:“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日静,静曰复命,复命日常,知常日明,不知常妄作凶。”
老子《道德经》第16章“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人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而且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鲁迅《且介亭杂文》卷6古往今来的油画艺术,从来就属于那些真正热爱、了解油画艺术并且牢牢地把握着其真谛的人们。他们敏锐地感应着时代的呼吸,顽强地运用油画艺术语言发出自己独特的声音,不为时尚所动,不随波逐流,不制造泡沫,不弄虚作假,不忽悠视听,在权力和名利场上基本见不到他们的身影。油画艺术发展的历史,一次又一次地揭去重重的遮蔽,显现着油画艺术作为一种审美活动的存在本质。创造性地运用油画艺术语言的传统规律,准确地实现时代的、民族的、个性的审美情怀,乃是通向油画艺术康庄正道的不二法门,是油画艺术得以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充满生机之路。这是油画艺术发展的全部历史为我们留下的最宝贵的经验教训。
油画人物艺术表达
艺术不等同于生活,而又在深刻地反映着现实生活。长期以来,艺术被人们分为很多门类,如戏曲、电影、书法、绘画等,而各类艺术又被人们以各种形式再次进行细分。如,绘画艺术被分为国画、油画、漆画等。各类艺术形式又因为材料、特征的不同,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的语言系统。如,油画的表现语言可被概括为构图、色彩、造型等诸多要素。油画艺术的目的在于表现世界、表达自我。画家要想自如地进行表达,首先就得熟练掌握油画的语言表现体系,也就是在知道要说什么话的前提下,我们得研究一下怎么说的问题。
油画人物是常见的一种绘画题材,油画人物不是将现实中的对象复制下来,而是作画者通过油画语言将对于现实的感受表现出来,或者将自己对现实世界的感受强加给描绘对象,即我们常说的借物抒情。齐白石说: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不似”是指画面与现实的造型、色彩、构成等要素不符;“似”是将现实人物的精神或作者自身的感受尽可能深刻地表现出来。“不似”是因为油画作为一种艺术类型有着自身的一套艺术语言,画家要用油画语言将现实转化为一幅有表现力的画作。
绘画里的人物形象是画家感受到的,而不是看到的现实中的形与色。所以我们说画家是靠感受来作画,而不是靠眼睛来作画的。就如同音乐一样,音乐的目的不是模仿现实世界的声音,而是通过各种乐器发出来的声音来表达演奏者对外在世界的感受。所以在我们听到的音乐里有很多声音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油画里完美的人物造型也是如此,油画作品里的人物形象在现实世界中也是不存在的。我们可以根据油画语言对油画人物创作进行分析。首先是色彩,色彩就似音乐中的乐器,每一种乐器都有自身的情感表现范围,色彩也一样。色彩自身的特点和画家想要表达的情感相结合,因此要想表达相应的情感,就要选取相应的色彩。这时候人物的肤色、衣着的固有色已不再重要了,变调、变色的艺术手法因此产生。变色是将物体的固有色、光源色变换成其他颜色或主观颜色;变调是画家面对真实物象色彩进行不断观察、概括、提炼而实现美的表现过程,是研究在画面中对客观对象形、色的主观处理,以形成新的色彩组合的方法。如,蒙克在《呐喊》中将人物的肤色变为红色和黑色,令观者产生一种不安、惊恐的感觉;贾科梅蒂常运用黑、白、土红和灰等色彩描绘人物形象,使人产生一种虚无、疏离、孤独的感觉。其次是造型,所谓造型是指画家根据主观意图进行造型设计,即创造形体。如果作品中的艺术形不同于客观世界中的自然形,我们称之为“变形”。每一个形体状态都会使人产生特定的感受,反过来说,要想使观者产生某种特定的感受,画家就得创造出符合这种感受的符号形体。这时候,人物的变形就产生了。
艺术形从模仿自然开始,但有别于自然,真正的艺术不是现实,而是真实,不是模仿,而是表现。绘画中的“变形”是绘画语言的间接表现形式,它是展现画家视觉感受的一种形态。这种形态是一种与参照物等效的感性印象,但绝对不是等同于参照物的形象。这种印象能够将画家的情感本质清晰地反映出来,由此“变形”的运用直接影响到画面效果。如,达•芬奇作品的人物造型显得丰满、富贵、圣洁、高尚、超脱。蒙克在《呐喊》中所用“变形”的形式似乎都传达着刺耳尖叫的声音。画家在这里可以说是以不同的“变形”来传达视觉和听觉的感受,把扭曲的脸转换成凄惨的尖叫,之后变成了可见的振荡,转化为一种令人信服的抽象意象。这些艺术人物形象在现实生活中是无论如何都不能被找到的,然而这些人物形象给人的感受却是在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着的。因此,我们说艺术不等同于现实,却又深刻地反映着现实生活。在油画人物创作中,人物形象的造型也要考虑到构图的需要。一般来说,人物造型与构图、肌理、笔触也是密不可分的。艺术是画家运用艺术语言将人们对现实世界的感受转换为实体艺术形式。油画人物就是将作者对对象的感受通过油画语言转化成一幅具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油画人物创作过程中的“变形”“变色”是十分必要的。然而我们所描绘的毕竟是人,无论怎样变,也要符合人自身的结构特点,不然我们就不能称其为人物画,“变形”“变色”也就无法谈起。因此,在平时的基础训练中,我们不仅要锻炼对事物的感受力,而且须对人的生理特点作深入细致的研究,这是人物绘画创作的前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游刃有余、收放自如.
民间艺术对当代油画的影响
一、民间艺术是当代油画创新的基础
万物皆在变化,艺术也需创新,其创新源泉取自于生活。先锋性和时代感是我国当代油画艺术的两大特征,若想中国当代油画永葆生机与活力,则必须依靠创新。我国民间艺术根植于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之中,有浓厚历史文化内涵,而油画的创新无法离开中华文化而独立存在,因此,当代油画创新的前提应是尊重和吸收民间艺术,若摒弃民族特性,一味追逐西方理念,不仅无法得到国际的认可,也无法创作出经典作品。油画艺术源自于欧洲,传入国内也不过百余年,但历经我国民族文化的熏陶、整体、融入、贯通后,时至今日已成为我们民族艺术之林的一分子。现代油画经过我国早期著名油画家艰苦卓绝的民族化之路的探索,促进了油画艺术在中国土壤的生根发芽。中国当代油画创新的必由之路即是归纳、吸收、借鉴民间艺术,特别是民间美术的精髓,从言语上、形态上、思想上表达民族文化的审美逻辑、创作架构、精神内涵,真正显示出民族化的艺术。因此,我们应借助于中国民间艺术的民族特征、民族形式、民族思路等手段,增强创新的实践性与操作性,为当代油画的创新奠定基础。
二、民间艺术的寓意性在当代油画的展现
当前,我国当代油画受到了传统民间艺术显著的影响,尤其是民间艺术的想象力和艺术性在油画的展现中格外抢眼。因民间艺术多与神话相关联,故其整个框架充满了想象力与寓意性。民间艺术的基本特征可用叙志抒情、以语绘象、象物寓意加以概括。比如说在古人服饰上的仙鹤与长龟,即寓意着延年益寿的祝福,又因龟鹤图的外型特征颇有特色,故在后期又被艺术家演绎出更多的内涵。理智的光芒处处闪耀在我国的传统民间艺术上,而民间艺术的寓意性又被当今的油画创作所借鉴与吸收。众多油画大家皆采纳以上创作方式,将民间艺术的寓意性自然地融入油画的创作中去,达到了二者优化融合的奇效。当前,许多艺术大师在创作时,大量充分吸收民间艺术中传统元素的艺术内涵,借用其浓厚的想象力与寓意性,展现出独特的艺术效果。我国当代油大师曹力的不少佳作借鉴了众多民间传统元素,以抒发内心的感情和思想。例如,《牧歌》中,画家以耕牛、孩童、白云、小鸟等象征性的生物展现客观形态,向观者传递着一种动静相宜的信息,寓意着对田园生活的憧憬,也表达出作者恬静淡然的心态。油画作品中所描绘的种种生物形态,纵使暗含寓意,但亦未与客观事物原态相分离,反而是在客观事物的基础上作了艺术性的变幻与升华。中国当代油画作品巧妙地将作者的创作性思维与客观形态结合在一起,让民间艺术蕴涵的想象力与寓意性不断自然闪现,凸显了艺术创作的智慧与灵感。
三、民间艺术的多元化造型在当代油画的应用
民间艺术之所以在造型方式上呈现多样化的特征,源自于民间艺术本身即为一种特殊的思维造型,内涵丰富且表现力强大,它能够给观者带来视觉上的冲击与美的感受,这种方式也被众多当代油画创作者采纳。人们对于民间艺术所形成的视觉的美感,主要是与艺术早期的原始性、想象性造型紧密相连。现今的油画艺术作品延续发扬了民间艺术自然、生态、开放的造型方式,作品里流淌着尊重传承悠久传统文化的血液。在造型构思上,运用比喻、象征、衬托等多种手法,把现实事物演绎成抽象型与整体型的线条造型。这种创作手法看似不符合正常创作思维与逻辑,但实际上却是我国民间艺术手法的正常展现,也具有独特的创作风格。此类风格是民间艺术的二次改变、虚拟及升级,是在充分掌握民间艺术与当代油画关系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民间艺术为标志的创新型艺术绘画风范。在艺术创作领域里,思维和视觉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从全面性的绘意造型上看,罗中立先生的作品颇具代表性。罗先生的创作多采用意象手法来整体把握事物的特征、形态与风格,大气磅礴,不刻意求精,更无精雕细琢,他以自身想象入手,粗绘拙涂,展现出粗犷、浓厚、深刻的创作风格,他的作品依托形态传神,辅以单纯的色彩,往往给人以眼前一亮的感觉,极具艺术感染力。例如,其经典油画作品《父亲》并没有纯粹地对人物进行刻画写实,而是较为意象地进行勾勒,画中近乎夸张的皱纹与眼神,已经达到了意态传神的宗旨。除此之外,在民间艺术造型领域,我国众多油画作家在艺术造型的多样性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刻的研究与探讨,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底蕴十足的民间艺术不仅为当代油画在造型领域带来了活力与风采,而且为其取材提供了新的源泉。例如,艺术家王怀庆的《木与青铜之间》,赋予了原本简约隽永的明式家具以古代青铜器具才有的敦朴厚重之气,正是因为传统家具兼具艺术性与民族性,并给人以雕琢、细腻的感觉,因而可以在油画中展示出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历史与古人高超的艺术技能。
油画艺术创作论文
艺术符号化方面,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希尔于1944年在《人伦》中提出:“艺术可以被定义为一种符号语言。”;美国符号论美学家苏珊•朗格认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美学家卢卡契•捷尔吉认为:“艺术是表象性符号系统的最高的、最适当的表现方式。”,“通过艺术实践以及这一实践所培养的感受性,使反射系统不断地普遍化、扩大化、精细化和深化。只有在这个基础上,人民平时不加注意地忽略了的事物才能被感知、被表现。”;安伯托•艾柯等等。“艺术符号作为认识论的隐喻的作品”等等。在这些论证中,他们都将艺术符号与概念性符号做了区分。明确了艺术符号在激发美感的形式媒介中的表现是相对独立的。指出了艺术是用形象说话的,它所涉及的是与心理表象相关联的形式语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国外学术界对其的研究并未像国内一样深入和成系统,其突出特点是:政府主导与民间组织参与相结合;各国政党成为各国倡导和建设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发起者与统领者;宗教、法治、教育、舆论等是建设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强有力手段。艺术是一种独具魅力和影响力的具有广泛传播效应的大众媒介。一种思想观念的传播,如果能够借助艺术的手段与途径,便能获得更为广泛而实在的效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兴国之魂,如果凝练出融会中外、言简意赅、为人民普遍理解、高度认同的艺术符号,并最终形成国家的艺术形象,就更容易让大众掌握并自觉践行。而这种艺术符号化的过程,必然可以为体现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独特的影响和作用。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艺术符号化践行的研究,目前总体的研究成果中,研究对象或相对零散或关于集中,指向明确、针对性强的研究理论并不多见,在知网以“艺术符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没有相应的研究文章,只有少数的论文中部分章节有所体现,如童福磊硕士论文《多元文化语境下中国当代油画发展现状研究》等。基于对众多文献资料和作品的考量,我们发现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艺术符号化践行研究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深入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艺术符号化是指:将核心价值观念及其取向用艺术手段在作品中凝练与表现出来,并形成可以被广泛理解和接受的艺术符号。十八大报告用24个字,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提出了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习2月17日讲话指出,把核心价值建设和制度的现代化、和传统文化的弘扬紧密联系起来,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提了出来。他指出,核心价值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最深层次要素,是一个国家凝神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我体会,的讲话,指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艺术领域的践行方向,核心价值观在艺术领域的符号化体现与研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组成部分,是国家形象与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的途径之一。强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因而将核心价值观体现在艺术符号中,更为人民所喜闻乐见的践行研究也就显得格外重要。艺术符号化践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艺术中凝练与体现的基本原则,如果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进行凝练与体现,首先要对凝练的原则进行揭示,只有如此,凝练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首先在艺术符号的基本内涵上,要反映和表征社会主义的“内在价值”和“精神特质”。其次在表现形态上,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的深化,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表现形态上就应该包含理论、思想、道德、行为等在内的一系列既体现社会主义性质,又表达历史文化传承,还要表征时代精神的价值概括,而这都应该是艺术创作中需要注意的。
综上,本文作者认为(1)核心价值观是一定社会的性质、本质和发展趋向的集中体现。是指能够体现社会主体成员的根本利益、反映社会主体成员的价值诉求,对社会变革与进步起维系和推动作用的思想观念、道德标准和价值取向。(2)“艺术符号”是能指与所指的结合物,具有广泛传播的特性。人们在审美活动中,自然物并不是被看作含有多种认识或价值属性的实际存在物,而只是摄取其感性形式而赋予人的心灵旨趣,这里实际上暗含一个符号化的过程。艺术符号既以自然符号为前提或基础,又是对这类符号形式的提炼和改造,既具有形象性、非指称性和意旨无穷等特点,又具有超越性、中和性等内在的性质。(3)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艺术符号化践行的研究,反映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艺术的影响。社会主义价值取向体现和继承了中华文化对生命价值的尊重与对和谐理想的追求,从建国初期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艺术发展历程中,社会政治环境以及审美取向的变化始终是艺术客体转变的根本原因。
作者:杨x阳韩禹锋张天单位:绥化学院
油画艺术市场分析论文
摘要:中国油画艺术市场20多年来,平稳发展。中国经济持续、高速的增长,为中国油画市场健康有序蓬勃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艺术品投资正成为与房地产投资、证券投资并驾齐驱的三大投资方式之一。中国油画艺术市场目前有着强劲的扩展势头,并逐步向着规范化、制度化迈进。一个新兴的市场正在崛起。
关键词:中国油画拍卖艺术品市场
一、中国油画市场的历史演进
中国油画市场的起步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国内与海外的经济文化交流日渐频繁,一些常驻中国的外交家、外企工作人员,还有部分游客开始零星地购买中国艺术家的油画作品。所以,早期的交易行为经常发生于外企、外交人员的家里或领事馆举办的聚会或小展览中。当然,也有部分作品挂在酒店中同工艺品、旅游纪念品一起销售。那时的画价非常低,除了当时市场经济并不十分发达、生活消费水平较低以外,在很多人心目中甚至是艺术家本人也从没有想过作品是可以自由买卖的。在我们的传统理念里,艺术与商业毫无瓜葛,艺术是纯粹而高尚的。油画作品开始频繁交易大约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期,其主要原因是我国港、台地区及东南亚一些国家的经济历经七八十年代的迅猛发展,积累了一定量的财富,并且,中国的艺术品价位较之上述其他地区的价位要低廉得多,品质与功力又相当不错,所以一些经纪人、画廊与藏家纷纷将目光投到中国艺术家身上。中国当代艺术品或者说中国油画艺术品正式进入海外艺术市场的标志性事件是1992年香港佳士得拍卖公司推出的中国当代艺术专场拍卖和1994年、1995年香港苏富比拍卖公司推出的中国油画拍卖。正是世界顶级拍卖行的专场拍卖为中国油画艺术品的市场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从此开始,商业因素作为一个重要环节开始渗入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历程,艺术与商业再也难以分离。在90年代的前半期,我国港、台地区及东南亚国家的油画艺术市场逐渐由盛转衰,来自于我国内地的油画作品也渐趋饱和,质量更是良莠不齐。正是此时,欧美市场趣味开始取代东南亚市场,前卫画风开始抢滩欧美艺术市场,艺术品价格更是迅速飙升。从此中国艺术家的身影开始闪现于欧美国际艺术舞台,引起了欧美市场的关注与反应。这一进程的背景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无论从政治上、经济上,中国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世界越来越关注中国,希望参与中国的发展。中国内地艺术市场的真正启动,是以1993年中国嘉德国际拍卖公司的成立为标志的。它率先推出的中国油画雕塑专场拍卖第一次全面地将油画呈现在世人面前,置身于中国艺术市场中。也正是“专拍”的不断努力,迅速地扩大了油画的知名度,促进了中国藏家与投资人对油画或当代艺术的了解,嘉德拍卖公司亦成为中国油画拍卖市场中的领头羊,成为中国油画艺术市场的重要风向标。拍卖是中国艺术市场中的一件大事,它以其集中的、大规模的、完全市场化的运作机制以及强有力的宣传,对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加速度地促进了中国内地艺术市场的发展。90年代中后期,中国画廊业的兴起进一步夯实了油画艺术市场的基础,开始引导艺术市场向规范化、制度化方向迈进,并与拍卖业形成了互补的局面。画廊是整个艺术市场体系中最为重要的基石,在艺术家与收藏家、个体与社会间起着桥梁的作用。它们主要集中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这与经济发展速度密切相关。这些画廊都是市场初期与海外交易过程中形成的。到90年代中期,一些更具有主动性与多样性的画廊涌现出来。有相当部分的画廊是由外国人开办的,90年代后期,由于上海经济迅速发展,向国际化大都市迈进,出现了很多私人画廊,绝大多数都是中国人自己开办的。画廊从数量上超过了先行地北京。进入21世纪,一些海外画廊看好中国经济发展态势,开始纷纷涉足中国艺术品市场。①
二、中国油画市场兴起的原因
中国艺术市场在经历20世纪90年代突进式的发展,目前进入一个相对平静的整合期,一些积累的问题也就凸现出来。比如作品的真伪、价格的炒作等等,尤其集中于近现代书画名家作品上,使艺术市场的风险性增大,也使进入书画领域的收藏与投资的资金需求量越来越大。这里除了有市场初期不可避免的机制不健全、投机分子作祟、中介机构的不规范操作之外,也与一些收藏者、投资者的急功近利、盲目投资有关。正是在此背景下,油画市场开始兴起。油画作为一个新兴领域,资金的需求量与书画市场相比较少,书画市场所面临的种种问题与尴尬在油画领域内几乎还没有到来,易于进入。因此,部分资金从书画市场投向油画市场,这是油画市场兴起的主要原因。第二个重要因素是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新兴的产业阶层与白领阶层日益崛起,社会审美风尚改换。由于这个阶层日益发展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无论在资金能力、文化水准、审美趣味上,都乐于接受充满新意、具有挑战性的当代艺术,他们的年龄与知识背景决定着他们与中国当代艺术的亲和力。所以体现时代气息、色彩丰富、充满节奏感的油画逐渐成为这一阶层的需求对象。由于目前视觉环境、视觉符号无论是立体的还是平面的,都在向着现代的、时尚的、国际化的方向快速发展,人们的审美口味已经发生了潜移默化的转变。这也促使中国人对油画、雕塑等原本来源于西方艺术体系的艺术品并不觉得陌生,从简单了解发展到欣赏的层面。第三个因素是中国油画艺术体系的自身发展。油画从海外传入到今天也只有短短的一百多年的历史,但却在中国生根开花,产生了像林风眠、赵无极、吴冠中等中国油画大家,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油画艺术空前发展,形成多元化的局面,经过数代人的努力,积累了丰厚的艺术资源,为我们进行收藏与投资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第四个因素是近年来拍卖业、画廊业等中介机构逐步走向规范化,大力推陈出新,培育了新兴市场。虽然从市场份额上与传统书画市场相比还相差不少,但其发展潜力决不可小觑。
表现性油画语言艺术特点
一、表现主义理论特点
自印象派以来,西方现代艺术开始进行表现主义绘画的创造,表现性油画语言也以各种不同形态被现代画家充分表现与展现。表现主义在艺术中强调主观感情和自我感受,对客观世界采用夸张、变形和抽象表现,用以发泄内心的苦闷,表现内心的感受,认为主观是唯一真实,否定现实世界的客观性,反对艺术的目的性。表现主义作品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动力,提倡直觉表现和创造精神,避免预先的构思,追求随心所欲的创作思想。由于表现派画家采用不同的绘画语言、个人情感和独特的艺术形式,表现形式从具象转变为抽象或意象,它不仅呈现出地域、国别的差异,在同一画派中也有不同的特点,而且与现代主义其他流派形成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表现性绘画不仅是油画表现形式,而且还是油画内容的体现、精神的传达。表现主义不以客观对象为目的,以被描绘对象为媒介,表现自己的情感、观念、思想等主观世界,脱离了客观物象的形体束缚,将客观对象按照主观意图进行变形、夸张或抽象化运用,从传统绘画的再现客观世界转为主观世界表现。表现性油画独特的艺术面貌不仅源于独具一格的艺术语言、特殊的工具材料、风格特征,还在于表现主义画家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不断探索和总结形成了丰富多样独具特色的表现技法,表现了现代社会的心理和情绪,反映了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文明的社会现实。
二、表现性油画的现实意义
通过内部主观世界间接或曲折地表达对外部客观世界反映的艺术理论,称为表现论及表现性艺术。表现性油画在本质上区别于传统艺术的再现方法。经过不同画家的发展演变,虽然它们的主张和实践各不相同,但都否定内容对形式的约束,以新的艺术法则与传统表现法则彻底决裂,探索和追求新的艺术形式,创造纯形式的现代艺术。在西方的传统艺术中早就存在着表现主义风格的元素,西方发展的历史实际是艺术的表现历史,早期古典艺术、中世纪艺术、文艺复兴艺术和西班牙艺术等作品中都可以看到个性的张扬,笔触奔放、变形夸张的形象,表露出强烈的表现主义倾向和表现性的特征,西班牙的格列柯,印象主义画家梵高、劳特累克等应是表现主义绘画的先驱,尔后蒙克的艺术作品更加诠释了表现性的精神内涵。油画的表现性,在油画艺术发展潮流中是一个长期的发展方向,对油画表现语言的研究,是对于油画本质的一种理解和认同,对油画语言的精神价值的研究,是对于油画核心思想的重视和提高。油画语言研究不仅要对欧洲古典油画艺术传统进行传承,还要注意对传统油画的创新与实验,也要关注欧洲油画艺术传统与中国本土文化内蕴的精神融会,建立完整的油画教学体系。
三、表现性油画的色彩特点
1.色彩的表现色彩的表现是表现主义的重要特征,表现派沉醉于色彩表现的研究与探索,创造独特的语言体系。色彩表现体现出表现派艺术家的思想观念、艺术追求、审美理想。形与色独特性是表现性艺术的基本要素,对色彩语言的研究是分析表现性绘画的途径。不同的色彩特性反映不同的心理感受,不同的色彩选择体现着对视觉与心理的不同表述,色彩语言的运用与画家自身修养和精神境界息息相关,色彩的表现不仅在视觉上,而且在心理上和象征上得到释放。色彩语言是传达艺术精神的重要媒介,它不仅是自然物质中看到的色彩,更是视觉艺术中的一种语言形式。表现性色彩是一种暗示,诱发观众对事物的反应,打动观众的心灵,充分展示其独有的魅力。表现派画家按照自己的油画语言去寻找色彩的表现形式,完美地体现出表现性油画的魅力。无论是克利的主观色彩、蒙德里的安三原色,还是波洛克的激情表现,都能体现到绘画艺术中的色彩强烈表现。
油画创作中的艺术特性探求论文
论文关键词:艺术风格多样性油画创作艺术个性艺术观念美学意义
论文摘要:艺术创作是一种带有强烈个人色彩的精神活动,艺术的无尽魅力就存在于其作品的独特风格之中。油画艺术的创作过程无疑就是在创作实践中将自己城立的艺术观念、创造性思维、审美意识以及个人的艺术追求进行最集中的体现和展示。凝聚着艺术家的艺术观念、创造性思维、审美意识以及个人的艺术追求的“艺术个性”,构成了绘画艺术的生命,无疑也是绘画艺术最为恒久的动力之所在。
翻看人类的艺术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出艺术发展的脉搏,在各个时期艺术发展的背后,有那么多热血沸腾,充满激情的画家,通过对艺术个性的张扬和执着追求,才使他们艺术作品大浪淘沙般地载人灿烂多彩的、充满文化气息的绘画艺术史册。当我们在为这些伟大的艺术家们而倾倒和敬仰之时,我们也许无法抑制自己的想象,会情不自禁地问:是什么使这些艺术家们在渴望着张扬自我个性的状态中,以饱满的热情创作出那么多感人的充满个性色彩的艺术作品。
一、艺术风格的多样性
在汉语中,风格一词最早见于南北朝,指人的风度品格,用以说明一个人的个性气质或行为方式。所谓艺术风格,则主要是指“艺术作品在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中体现出来的整体特征”,它是通过艺术品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更为内在和深刻、从而更为本质地反映出时代、民族或艺术家个人的思想观念、审美理想、精神气质等内在特性的外部印记。
1.艺术的多样性是由艺术的本质特性所决定的
油画艺术风格论文
1油画艺术作品的时代风格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出,中西方文化进行了一次深深的碰撞,一些知名艺术家将油画艺术从西方带入中国,并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发展,此后油画艺术有效的适应了国情的发展,相继经过了革命现实主义时期以及革命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时期。在此发展过程中,油画创作者创造了大量歌颂民族解放作品、歌颂伟大领袖的作品,这一时期的油画创作所突出的重点在于歌颂英雄,歌颂伟大的劳动者以及淳朴的民风民俗。国内油画艺术虽然在这一时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也烙下了强烈的时代政治因素这一烙印,即这一时期创作的题材受到政治因素的局限,成为为政治活动的工具之一。随即,油画艺术进入了伤痕美术发展时期,大量反应劳动群众辛苦劳动的作品出现,而这一时期的油画创作题材也存在局限性,即局限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且与政治因素也存在密切联系性。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思想得到了进一步解放,这一时期我国的油画艺术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大量歌颂时展、时代精神的油画作品不断出现,油画创作者对创作题材的选择更具主动性、广泛性,且创造作品更加接近与社会发展,更加接近与人民大众,人物形象刻画也逐步从英雄人物像平民转变。随着经济全球化经济社会的发展,中西方文化进一步得到融合,因此,在此发展背景下,发扬传统文化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之一,所以,现阶段油画创作艺术家在创造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生活,充分展现新时展下的名族文化生活。
2油画艺术的人文风格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国策实施的不断深化,与国际社会交流的日益频繁,人们的审美观点发生了巨大变化,而油画艺术是个性、自由、人性的综合结晶,在此深刻变革中对于人们审美心理的成熟、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即在这次深刻的文化变革中,油画创作者产生了道德观念与文化观念的矛盾,要想有效的缓解这一矛盾,必须以油画艺术的形式来构造自己的内心世界,在创造过程中要善于感悟、以真实的事物为题材,也只有这样才能在油画作品中充分展现自我、感受生命存在的奥秘、体现自然的灵性,让油画作为充满人文风格,使作品更具观赏价值。如刘海粟的绘画注重个性发挥,他钟情印象派,并能将其对油画艺术的理解融于自己的创作中。其代表作"威尼斯"展示了他豪放的性格,使作品充满了火热真挚的情感。
3油画艺术中具有强烈的生命张力
生命的本质在于不间断地体验,审美是心灵对生命地把握,是生命感悟的艺术。它力图从整体上把握生命的内涵,以富含生命感触的审美使艺术散发出魅力。如画家许江的作品就来源于主观的生命体验,他借助物象来批判现实。他的作品"弈棋"以棋的物象为媒介,表达自己对现实社会的思索。棋是中国社会规则道德的浓缩,画家通过棋子之间的搏杀来暗喻自然界及人类社会中存在的胜败关系,这些关系是能动世界的产物,是生命活力的展现。作品表现出深刻的意识形态寓意,是个人心理活动和内在体验的自传式展示。并以此来影响观者意识价值取向。生命审美包含体验和创造,体验是借助生命的形式把生活感受转化成人格,创造是把人格熔铸在艺术之中互渗互动形成新的思维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