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教学范文10篇

时间:2024-04-10 17:24:3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油画教学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油画教学

油画教学改革展望

20世纪50年代,我国引入了苏联契斯恰科夫体制的绘画教学模式。毋庸置疑,这种教学模式的引进在当时对我国的油画艺术教育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然而,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之后,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弊端也逐渐显露出来,比如,过分着眼于学生的技能训练,偏重于科学、理性地观察和描绘对象。这种日趋于保守化和程式化的教学模式,似乎使艺术日渐演变成为一门追求技术和理性的学科,从而变成了一种机械化的劳作。当然,对于油画艺术来说,科学、理性的观察表现能力和精湛的造型能力固然重要,但是艺术毕竟是一门强调形象思维的学科。而从艺术匠人到知识分子的蜕变必然要有几个因素的保证。也就是说,当代油画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训练学生的造型能力之外,更加要注重对学生的理论素养,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个性化的艺术语言的培养。15世纪,意大利雕塑家季培尔底曾提到,希腊人是绘画、雕刻的研究家,这表现在他们的素描理论上,没有这种理论,就不可能是个优秀的雕刻家或画家。可见,一个艺术家之所以优秀,并不仅仅是因为他所拥有的精湛的技能。因为,精细的模仿能力只是艺术活动的基础,但却不是决定艺术成就的最主要的因素。个性化的艺术语言,以及作品中所呈现出来的艺术家的学识修养和深刻的思维建构才是决定性的因素。这也就对当代油画艺术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挑战。在教学过程中,当代油画艺术教育工作者在强调学生的技能训练的同时,也要重视对他们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对学生的大胆创造给予鼓励,在培养学生兴趣的同时,发掘学生的创造性热情,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另一个层面上说,这也对当代油画艺术教育工作者自身的素质提出了很大的要求。在过去几十年的油画教学理论中,曾出现过油画教师应该首先作为一个艺术家还是一个教育家的争论,但我国现阶段的教学来看,时代对油画教师又有了新的要求。就笔者看来,一个好的艺术家未必能成为一个好的教师,好的油画教师不仅应该是一位优秀的艺术家,更应该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但是,针对中国当代艺术的教育现状,油画教学要想适应当代艺术的发展,油画教师不仅应该是一位成功的艺术家、教育家,更应该是一位了解当代艺术发展现状的“半个理论家”。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当代油画艺术教育工作者对当代艺术的目前成果的接受、梳理和转化。当代艺术的前卫性、实验性和批判性都是值得年轻学生学习和借鉴的。甚至,美术院校可以开设融会当代艺术成果和经验的新课程,通过对学生传授当代艺术成果,使学生能够得益于多元的当代油画艺术教学资源。

相比而言,传统的学院派写实教学体系的课程设置较为单调,教学内容也相对过时、守旧。在以往的油画教育中,各大美术院校多贯彻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能力的方针,而忽视了对学生的个性发展的培养。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年轻学生没有过多的自我判断和辨别意识,在创作过程中普遍缺乏自信,过分的依赖于教师的判断。因为现有的艺术教育体制多引进苏联契斯恰科夫体制的教育模式,在强调技能训练的同时,并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和批判意识。当然,现在中国目前的学院体系里面,除了传统学科之外,另外还增加了许多新的课程设置,比如中国美术学院成立的新媒体艺术系、四川美术学院的油画第三工作室以及天津美术学院的现代艺术学院等,都开始注重实验教学。中国美术学院新媒体艺术系拥有很长的办学历史,虽然被称为新媒体艺术系,但是他们的学科带头人张培力却是油画专业出身,由于对油画专业本身的了解,在指定教学方针政策时便更为自由灵活,可以吸收油画的一些技能用在多媒体创作中,所以,中国美院的影像艺术在中国当代艺术领域一直出于遥遥领先的地位。四川美术学院第三工作室也是油画艺术的延伸。就体制上来说,第三工作室就是油画系的一部分。在这种体制之下,第三工作室的教学对扩宽油画系的视野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从总体上来说,当代油画艺术教育的改革要把握住一个要点,即要与当代艺术产生良好的互动。油画教育要与当代艺术产生良好的互动,就是要让油画与油画教育真正的具有当代性。但如果依照陈默先生对艺术教育当代性的四点定义,我们油画教育并没有真正体现出其当代性。其中第一个标准即对当代艺术教育的反思必须落实到第二条当代艺术教育转型的实践过程之中,不然,当代艺术教育反思就没有任何说服力。同样,无论艺术教育与当代艺术融合到何种程度,以及当代艺术教育具有何等的前瞻性,它们的最终决定性因素还是要归为艺术教育的转型。当代艺术专业杂志上也不乏对当代艺术教育进行反思的文章,网络上也时常看到呼吁艺术教育改革的口号,但是我们却没有看到当代艺术教育转型的实际行动。中国当代的主流艺术教育体制一直延续了50年代中期以来的以画种为界线的分科方法。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中国当代的主流艺术教育也没有从本质上超越50年代苏联的教学模式。其实本文反复强调的是第三点,即当代艺术教育与当代的融合,也即当代油画教育与当代艺术的融合。既然我们还称之为油画,我们就要保持油画的基本属性。我们必须认识到,当代艺术发展今天,已经没有语言上的差别,油画和雕塑、装置等语言已经不再有前卫和后卫之分.基于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油画应该吸收其他艺术语言,而又不放弃自己的语言模式,这才可能称之为油画教育转型。

查看全文

古典美学在油画教学的实践

[摘要]中国油画的本土化发展问题,本质上是中国油画的发展问题,同样也是油画教学中所关注的重要问题。在当代油画创作教学中,教师应当认识到中国古典美学作为中国美学的重要内容,对于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和创作意识的重要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中国古典美学与油画创作的结合仍存在诸多问题,还需进行更多的思考和实践探索。本文将围绕油画教学的相关问题,探讨中国古典美学在油画教学中的价值和实践措施,以期为提高油画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国古典美学;油画教学;教学实践

油画是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明代带入我国的,油画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和探索已有四百余年,油画的本土化问题也成为各个时代重要的艺术探索方向。经过了明清及民国的发展之后,油画艺术的本土化问题逐渐由对创作技法的关注转向对内在审美的关注,中国文化中的哲学观念、美学观点正逐渐融入中国油画艺术创作之中,与油画艺术原本的西方美学观念不断碰撞和融合,成为油画艺术在中国本土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其中极具代表性的是中国古典美学对油画艺术的渗透和融合,传统儒、释、道中的美学观点被加以运用,在当代油画艺术创作中呈现出众多脱离西方美学思路且极具中国文化特色的油画作品。因此,在当代油画创作教学中,教师应当认识到中国古典美学作为中国美学的重要内容,对于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和创作意识的重要作用。中国古典美学在油画教学中的融入,可为学生创新提供重要的观念支撑,同时对中国油画的本土化发展、特色化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中国古典美学与油画创作的结合仍存在诸多问题,还需进行更多的思考和探索,以进一步优化教学实践。

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追求

中国古典美学的概念大多是基于《道德经》所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中国古代哲学观,相较于油画艺术原本的文化土壤——西方哲学所主张的“二元论”,其在根本上形成了油画艺术与中国文化的隔阂,也是油画艺术在中国本土化发展所应面对的根本问题,即画家需要减弱或消除油画艺术形式与中国美学之间的疏离感。对此,应当首先认识到中国古典美学的主流意识和整体思路。中国古典美学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追求,以先秦老子为代表,主要围绕所谓的“道”“气”“象”,即宇宙万物的本体和生命而展开。以“道”为宇宙的原始混沌;以“气”为“道”的有序规律,划分阴阳,即万物的生命;以“象”为万物的形式和内容,是“道”和“气”的客观呈现。后世发展大都循此而释,在基于宇宙观的基础上探寻自然规律或追寻人生理想,强调共性的思考,构成了中国古典美学基本的审美意识,形成了对美的追求。在审美追求方面,可以《易传》为代表,其强调“立象以尽意”,从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中能够看到,自三国两晋始,从人物画到山水画,中国传统绘画的演进是由“形似”向“神似”。例如,唐代张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张彦远“笔不周而意周”的艺术创作理论,宋代梁楷的“减笔”技法,这些审美追求的演进和发展多源自于“立象以尽意”的影响。中国传统绘画的审美追求始终以“尽意”为目的,而“再现”则多是阶段性的过渡存在。这一观点在唐代至元代的绘画发展中均较为明显,成熟的绘画技法满足了“再现”的需求后,进而转向对“意”的抒发和表达。相较于西方,在哲学思想“二元论”的基础上,西方绘画以一种接近“钟摆理论”的状态发展,即围绕一个中心值在一定范围内作有规律的摆动,但这个“中心值”似乎更倾向于物象的“再现”。如果简单地将中西方美学观点进行对比,最直接的差异或许就是“尚意”与“尚形”的区别,以及“共性”与“个性”的差异。西方绘画在近现代之前,似乎更忠爱对“形”的追求,围绕造型、色彩展开探索和追寻,且极具个人风格和个人意识;而中国传统绘画在中国古典美学的影响下,则倾向于围绕宇宙观、人生观展开探索和追寻,物象的呈现多被作为精神的外化,具有共性的思考,更强调情感共鸣。但值得注意的是,自近现代以来,西方绘画所呈现的精神外化趋势与中国传统绘画具有相近的审美意识,且更为激烈和彻底。而回观中国传统绘画,始终在“形”和“意”之间处于一种平衡,这或与中国传统哲学中儒家的“中庸”有所联系,但也体现出了一种滞后感。当下绘画艺术发展已呈现出新局面,因此,对于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追求,一方面要加以明确,使其为油画教学的审美培养和创新提供思路;另一方面要认识到中国古典美学的时代滞后性,应以“借古开今”的教学思路对其进行创新,将其更好地融入油画教学之中。

中国古典美学在油画教学实践中的价值

查看全文

高校当代油画教学的课堂实践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时代的变迁,人们对艺术的要求越来越高。绘画教学在我国高校教育体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当代油画是高校绘画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教学内容,很多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创新油画教学的方法,以此来增强油画教学的实践性。因此,对高校开展油画教学的意义及油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激发学生创造力、培养学生多样化的绘画风格、促进教学融通、尊重学生差异性的策略,以更好地促进油画教学的开展。

关键词:高校;油画教学;课堂实践

油画教学对高校提高绘画专业课程教学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中国传统的绘画课堂教学而言,油画教学能够使高校创作专业课程的教学形式更加丰富,内容更加全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高校油画教学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教学模式缺乏创新、教学内容过于单一、缺乏科学评价体系等。因此,各大高校与教师要根据高校教学改革目标,积极创新油画教学方式,加强油画教学的课堂实践探索。

一、高校全面开展油画教学的积极意义

(一)丰富课堂教学

相关调查研究表明,目前各大综合性高校中都有开设绘画课程,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艺术能力的提升,传承中国绘画艺术。而在高校开展油画教学,有利于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虽然油画由国外传入中国,但是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与艺术的沉淀,中国绘画艺术家已对西方油画的绘画技巧进行吸收与融合,并将油画的绘画精髓融入原有的绘画,实现了中西方绘画艺术的完美融合。与中国传统白描、素描、轮廓勾勒、留白等典型的绘画方式不同,油画更强调对不同绘画色彩的运用,并且油画家会将勾勒好的素描图画填充成丰富多彩且具有立体感的作品。在高校油画教学中,教师会引导学生运用多种色彩的原料及多种绘画工具,比如颜料膏、刮刀、调色板、羽毛等,来增强油画作品的立体感与真实感。因此,在高校绘画专业课程中融入油画教学,能够填补高校绘画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空缺,为中国绘画艺术增添西方油画的色彩魅力,使高校绘画专业课程内容变得更加丰富,提高学生的学习乐趣,增强高校艺术类课程的综合性,为学生的艺术学习增添更加丰富的教学内容。

查看全文

美术文化发展下高校油画教学探究

摘要:在高校艺术类专业中,油画专业是其重要的课程之一。提高油画教学质量和水平不仅关系着学生绘画素质和技能的提升,更是对学生艺术思维的创新能力的提高和锻炼。对于高校的油画课程教学而言,首先要做到与时俱进,在美术多元化的背景下,秉持多元化的教学理念,从而真正实现油画教学的创新性变革。

关键词:多元美术文化;高校油画教学

一、多元美术文化背景下对中国油画产生的影响

自油画进入中国市场以来,无数中国油画创作者在油画艺术的创作和改良中进行了大量的尝试和探索,并获得了一定的成绩,留下了大量优秀的油画作品,这些作品为后来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虽然,就今天中国油画市场的创作水平来看,中国与许多国外的油画作品仍然存在着较大差距,特别是中国油画创作者过于拘泥于规则和传统之中,导致绘画的封闭性以及落后性的倾向。尤其是在这样的状况之下,促使中国部分油画创作者更要以全新的审美形态去审视;以全新的题材去表现;以多样化的绘画方法去表达,从而使我国的油画业能够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而多元美术文化背景下的高校油画教学,应该正视当前美术多元化发展的趋势,积极顺应多元化发展,实现油画教学的变革。

二、多元化美术文化背景下高校油画教学的变革方法

1、树立油画多元化发展教育教学理念

查看全文

综合材料在油画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美术教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绘画技巧开始应用到美术教学中,并且推动着美术教学的发展。那么,对于综合材料在油画教学中的发展来说,综合材料是进行油画创作的一个最主要的部分,并且也是画家进行情感宣泄的一个重要的载体,因此本文将对综合材料在油画教学中的应用展开研究,并对促进综合材料在油画教学中的应用的基本策略展开深入分析。

关键词:综合材料;油画教学;分析研究

综合材料,在早期使用的时候,会存在各种各样的认识差异,这种认识差异的出现,就使得综合材料在美术教学中的使用存在着各种限制。但是随着油画教学的发展与进步,综合材料的使用也越来越广,并且以不同的形式来表现油画的特质,从而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因此在接下来的文章中将主要从进行综合材料在油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的必要性、综合材料在油画教学中的应用的注意事项以及促进综合材料在油画教学中的应用的基本策略等三个方面展开分析,来进一步促进综合材料在油画教学中的应用与发展。

一、进行综合材料在油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的必要性

首先,教师通过使用综合材料来开展油画教学,可以使学生对油画的一个基本的功底进一步扎实和锻炼,并且可以对综合材料有一个十分清晰的认知和把握,这样一来,就可以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油画的技和方式,提高学生的油画基础;其次,通过开展综合材料在油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还可以通过日常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为综合材料就是需要学生去发挥创造力,然后根据自己的思维模式和锻炼去想象出一个全新的构思和绘画方式,这样就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创新发展;最后,进行综合材料在油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学生就可以对每一种材料的性质和属性进行分析,这样就可以更加广泛地应用这些材料来为自己的作品服务,这样就可以进一步扩大综合材料在油画教学中的应用,并且推动学生思维创造力的提高。所以说,进行综合材料在油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并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综合材料在油画教学中的应用的注意事项

查看全文

审美化油画实践教学体系

一、实践教学在油画专业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1.在学校转型发展的新形势下对油画实践教学的认识。一直以来对于实践教学,停留在技法训练的认识上,是理论教学的补充;对于其他实践课程,也都是理论课的碎片式补充,形不成体系。随着人才培养的转型发展,实践教学必然存在以下问题。(1)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尤其是社会实践部分,这是受以前的观念影响。常常把实验教学和课程设计作为理论教学的补充,上课形式脱离不开课堂或课堂模式,平时写生,到实验课块接着写生。对油画新材料和绘画表现技巧的实验不足;实习实训由于条件有限不能很有效的锻炼能力而流于形式,以培养师资为主的教育见习和实习实行自主实习,学生真正联系单位实习的很少,大多弄虚作假。(2)实践教学目标不够明确,实施效果不理想。(3)缺乏实践资源,校内实践教学设备短缺,需要开拓创新实践教学的空间。2.以审美化教学理念为主导的油画实践教学。我院油画理论教学实施审美化教学理念已经十多年,主要宗旨是提倡美术教学将所有的教学因素转化为审美对象,使整个教学过程转化为美的欣赏,美的表现和美的创造活动。使整个教学成为内在逻辑美与外在形式美高度和谐统一的整体。这种教育理念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不断激起学生的探索、发现、想象和表现的愿望,让学生的思维、心态处于开放状态。是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开放式教学情境。在实施过程中通过教学内容的调整、建立教学动态结构、课题式引导等方法的改革,已建立了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生态系统。油画实践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延伸,也相应的需要建立审美化的实践教学体系,目的让学生暂时脱离学校,置身于社会的大环境中,让学生学会观察社会,关注生活现象和社会形态,能够从艺术角度出发,了解什么是真正的“艺术来源于生活”,希望通过实际感悟有所成长。课堂教学与社会的有机联系,才能使“教”与“育”真正结合。随着学校转型发展,油画作为传统美学专业由学术型转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目标中,加大了实践教学的比例,(占总课时的34.2%),按照相应的能力培养要求设置课程内容,形成了较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由通识课(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实践课(理论课内实践部分)、专业实践课(独立实践部分)及集中实践环节四大部分构成,前面三大部分可称为课程实践教学,后一部分称为集中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油画理论教学培养学生的基本专业素养,实践教学锻炼学生综合能力,二者内外兼修,相辅相成,在审美化理念的指导下共同构建了完整的美术教学系统,

二、实施审美化油画实践教学的有效性

1.更新观念,建立应用型的实践教学美育观。一方面,我们正处在数字化多媒体高度发展的时代,和过去相比人们接受艺术的途径由单一走向多元,造型艺术也以各种技术为媒介走向日常生活,面对纷繁复杂的艺术形式全民审美教育变得尤为重要;另一方面,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培养学生美术应用技能由此产生了许多新鲜的不可预测的生存交换可能,就我们就业空间来说可以无限的延展,所以美术教育需要更新观念,跟上时代的步伐,建立开放式、多渠道、全方位的美术教学,为学生学美术、用美术开辟空间,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整合,学校与家庭、社会联合的教学之路。它的原则是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美是改造社会的动力。所以教学目标为具备扎实的科学文化与艺术理论知识,具备较强的造型、创作、设计及适应社会与市场的能力。能够在文化艺术机构、新闻出版、设计企业、学校等单位从事艺术活动组织、艺术展览策划、美术编辑、艺术创作、艺术产品设计与开发、美术教学等工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专多能复合型并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现代化社会就业的发展趋势无论显性还是隐形都应该一个人同时可以有一到几种职业,而有了教学思想的引导,学生才能重视实践教学,并主动去体验学习。建立了正确的审美观,才能不拘泥一种职业方向,为多种职业的选择做准备。2.明确油画实践教学体系课程的实施环节。美术学油画专业实践环节包括集中实践(教育见习、实习)、独立实践(艺术实践、考察)和课内实践(1088学时)三部分,课内实践包括课堂教学实践、毕业论文和毕业创作等内容,油画专业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要做到统筹安排,让每一阶段理论课与实践课联系紧密,课内与课外联系紧密,形成交叉、融合、互补的关系。对于课内实践教学,成立油画材料工作室,创作工作室,对理论教学内容进行针对性的实践训练,目前开设的坦培拉、综合材料和创作;成立多媒体传播工作室,对艺术设计、装饰艺术等课程做实践训练;课外实习实训和艺术考察现设有完备的教学大纲、实习考察计划、实践教学质量标准和集中培训内容等,做到真正实施到位。同时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参加展览、竞赛、证书考试和论文、考研等,并设立自主教育学分,在学习实践过程中需要充分运用理论知识,广泛搜集资料、跨学科研究论证,互相协作交流进行有效的实践活动,使实践教学真正成为理论应用和能力培养的重要体系。3.结合地方经济建设,专业实践教学积极与社会实现互动融合。(1)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对于集中实践环节,要真正做到实处,需要加强基地建设,让学生有充分的条件进行课外实践活动,目前比较有效的方法是立足地方经济,结合当地特色,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如教育见习、实习近两年与当地中小学校和邻近城镇学校建立联系,签订了见习、实习协议,解决了学生的专业集中实践环节;独立实践课程,艺术实践、考察利用地缘优势,在学校周边的城镇、林区、牧区已经培养建立了十几个写生基地、技术合作基地,考察项目包括地方特色考察和专项考察,如国内有影响力的画展、名胜古迹等,都要有计划的制定考察方案,由带队教师指导考察。(2)深入社会实践,丰富实践内容我市属于民族地区又是旅游城市,有很好的资源优势,对于实践课程的开展有很大帮助,如装饰艺术研究、美术插图与编辑、美术馆管理与民族题材创作展示等课程利用项目驱动教学法进行社会考察和项目合作,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到周边的民族创业园、博物馆、工艺品展厅、美术馆以及设计工作室甚至深入乡镇牧区做田野调查,搜集资料,考察访问,协商合作。随着城市工程建设的展开,近几年油画专业学生在教师的带领和指导下完成十几项大型壁画制作项目,民族工艺品设计也得到了很好的评价。

三、实践教学的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

1.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对教学师资有很高的要求,不但要精于理论教学,还要有开展实践教学的能力。我院油画实施审美化教学理念,是动态、模糊、趣味的教与学系统,要求教师专业上有能力对学生的学习因势利导;在思想上以美育精神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对于社会实践,教师还要担当起“领导者”的角色,对学生和社会进行组织、协调,内引外联;我院油画专业教学团队多年建设目前拥有很强的教学科研和创作实力,2010年被评为省级及优秀教学团队,《油画》课程为省级精品课。2.建立多元动态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为了保证实践教学的教学质量,必须完善实践教学的评价体系。以往对于实践教学的评价,多看重结果评价,学生能够拿出规定的作业,教师看科研成果,论文和科研项目等,过于机械对教学的实际效果没有发挥积极的作用。那么,为改变这种现状达到真正的审美化实践教学应在遵循学院教学质量标准的基础上还需要建立油画专业符合自己规律的评价体系,如设备上建立工作室、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管理制度;实施课程评估和实践教学各实习实训环节的质量监控;针对教师考核评价应重视教学基础工作,教研教改实施效果和作品;对学生的考核评价,应该注重实践过程,通过日常交流互动,客观公正的分析学生的学习态度、分析能力、操作能力、表达能力、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再结合作业给出确切评价。当然对于艺术课程的评价体系遵循其规律要避免规定过细,过于繁琐和过于理性,使之生硬、僵化和教条,要保持动态模糊的评价原则和对待教学求真务实的态度。

查看全文

院校油画基础教学论文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教育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等相关文件的出台,大力促进了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的发展。特别是在90年代末,国家教育改革大潮的掀起,美术院校扩大规模,各类综合院校也纷纷增设美术类专业,其中不乏油画教育方向。然而,在当今信息时代,知识与观念的不断更新,以及扩招带来的生源质量普遍下降,无疑给专门美术院校教学管理体制存在差别的综合院校的油画教育,特别是油画基础教学带来挑战。怎样在教育改革大潮中审时度势,迎接挑战,搞好综合院校油画基础教学改革与建设,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

一个学科的基础教学必然与其学科的发展紧密相联。油画学科教育的发展,决定着油画基础教学的方向。

我国的油画教育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中期的上海土山湾画馆,但真正在社会上产生影响,是从20世纪初的“两江师范学堂”设置油画课程开始,至今油画学科教育发展已有百年历史。我国的油画教育体系源于留学西方的画家接受的法国学院写实主义,以及前苏联现实主义油画教育模式。这个传统的教育体系及教学模式为我国油画事业培养了众多具有扎实造型能力的、杰出的油画家和油画教育家,为我国油画艺术的发展和油画学科建设发挥了积极的决定性作用。

然而,随着经济日益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发展,传统的油画教育体系已经愈来愈显现出其局限性,不适应现代社会文化发展的要求。综观当今世界美术学科教育发展趋势,“大美术”学科已成为必然。作为起源于欧洲的传统油画教育,在西方已日渐式微。绘画观念的改变,绘画媒材的拓展,“自由绘画”教育取代了传统的油画教育,油画仅作为众多绘画媒材中的一种形态而已。文艺复兴以来,几百年油画的辉煌早已不再。

在我国教育改革大潮中,本着拓宽专业口径、淡化专业意识的基本精神,国家教育部在1998年公布的新专业目录中,正式把原有的油画专业、中国画专业、版画专业合并为绘画专业。美术院校也随之逐步进行了调整和改革。各学院相继实行“工作室制”,倡导多元化教学理念,并在学院下设置造型学院,把油画系、版画系、雕塑系纳入其中。造型学院下设基础部,基础课在大学一年级实施统一教学。二年级上学期到各专业系进行专业基础学习,二年级下学期起直至毕业,再到专业工作室学习。近年来,各专业美术院校纷纷从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向当代教学模式转型。

查看全文

油画色彩教学创造力培养

一、油画专业色彩课程教学中创造力培养相关背景

1.油画专业色彩课程教学中的创造力体现分析

油画专业色彩课程是颇具创造性的课程,它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创造就是要打破常规,进行探索和求新,并在不重复基础上进行新事物的建造活动。在油画专业色彩课程教学中,对于创造力的培养,没有固定、唯一的标准,教师要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学生在学习时,既要随时随地欣赏美,同时还要自觉或不自觉地创造美。

2.制约油画专业色彩课程教学中创造力培养的要素分析

首先,受到学生自身的生理特点影响。人类思维发展经历了具体和抽象这两个不同阶段,而油画专业色彩课程教学正是根据人类思维发展特点,结合学生思维发展不同阶段心理与生理的特点,让学生在学习中实现视觉与行动的配合,从而促进学生生理成长及创造力形成。学生在从儿童到成人的发展过程中,绝大多数创造性工作需要结合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而油画专业色彩课程是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形成的有效途径。因此,需要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开展美术教育工作。其次是环境影响因素。对于学生来说,环境是处在主体之外的,是和主体间相互作用的外界,是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总和。环境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也可以抑制学生的创造力。创造力的产生过程是一种心理现象,需要外部世界信号输入,因此良好的环境氛围可以极大促进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工作。①不同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学生的一切行为都于自觉和不自觉间被环境所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及创造力形成也受到社会文化、学校家庭及政治教育等的制约。

二、油画专业色彩课程教学中培养创造力的措施

查看全文

零基础老年学员油画教学方法

[摘要]为顺应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形势,内蒙古开放大学老年开放学院应运而生。在老年开放教育中,零基础学员学习油画是一个教学难题,内蒙古开放大学老年开放学院油画班在教学实践和教学改革中,逐渐总结出一些针对老年群体的教学方法。但在教学中,对零基础和老年学员这两个特征的分析和把握还不够准确,这些特征与开放教育融合的教学方法还需探索。

[关键词]老年;开放教育;油画;色彩;零基础

一、学习油画专业的老年学员学情分析

目前,老年群体对于油画专业的学习需求呈现上升趋势,学习油画的老年学员有以下特点:1.文化素养比较高。从实际报名学习油画专业的老年学员文化素养来看,大多数老年学员接受过高等教育,具有大学以上学历。多数老年学员退休前在各自的工作单位取得了专业技术高级职称,有一部分老年学员退休前从事过教师工作。2.学习热情非常高涨。学习油画专业的老年学员到课率非常高,很少有人迟到、早退、请假,而且在绘画过程中往往非常投入,总是感觉时间过得很快,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过了下课时间。3.对油画有着强烈的兴趣。学习油画的老年学员都有过接触绘画的经历或者出国参观教堂和美术馆的经历,之前就萌生了对油画的向往和学习油画的想法,有了这样的人生经历和愿望才使他们退休后决定投身到油画的学习中。4.零基础老年学员占比大。油画专业的老年学员绝大多数是零基础,有个别学员曾经参加国家开放大学举办的线上油画班学习或画过一点国画。5.学员年龄、性别的构成。油画专业的老年学员绝大多数年龄在55到70岁之间,女学员是男学员的四到五倍。6.学员工学矛盾分析。老年学员虽然已经退休,没有工作压力,但多数老年学员已经承担起照顾孙子、外孙的责任,相对中青年学员工学矛盾较轻,但依然存在其他事务与学习矛盾。

二、零基础老年学员学习油画的教学方法

(一)绘画工具的选择

查看全文

油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研究论文

摘要:美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面对国际艺术多元化发展日益激烈竞争的今天,有关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课题,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作为从西方引进的艺术门类,油画艺术在中国的发展才只有近百年历史,不论是材料、技法,还是精神内涵都还不够成熟,而我们油画艺术的教学更是显得滞后。因此,在我们高校油画教学中如何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推动我国油画艺术的多元化发展是一个急需研究讨论的重要课题。本文对创新思维的具体启发、培养等做了深入的研究。关键词:油画教学创造性思维培养(一)全面培养油画专业生的发散思维培养油画专业生的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培养的要点所在,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组成成份,发散性思维所扩散的思维因子是全方位的、多因素的,创造性思维是由思维的发散性为特征的。发散性思维是横向的、逆向的,其特征是反常的,甚至是怪异的。在高校油画教学中应积极启发、培养油画专业生的发散性思维:1、鼓励、启发学生改变画中事物正常的逻辑关系。“现实事物由于自然规律的作用形成了一些我们都经验到的因果关系,其存在或改变都会导致人在心目中产生可能或不可能的判断”。因为自然规律的客观性,所以事物在人脑中往往形成思维定势。一件物体出现会在人的脑海中引起正常的逻辑关系,如果人为的阻止人们形成的思维定势关系,人们就会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陌生感和惊异感,取得创造性的效果。超现实主义者最惯用的方法就是改变事物正常的逻辑关系,例如:西班牙画家达利最著名的作品《时间的永恒》,他把现实中的钟表变成不同形状的可塑面饼状安置在画面不同位置,产生一种超现实的违反正常逻辑的关系。我们通过这类课程训练后,再引导学生在创作课中去积极改变作品中事物的正常逻辑关系,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联想与想象,启发学生的发散意识,取得全新的教学效果。2、鼓励学生在油画制作中改变画中形象的正常比例关系。我们头脑中对现实的事物的大小比例关系形成了思维定势,但是若夸大或缩小、压扁或拉长这种比例关系,我们就获得一种特殊的形象关系。阿尔贝托·贾科梅蒂是一个艺术的独行者,他始终沉溺于内心神秘而又恐怖的状态中,他在自己的人物雕塑作品中,大大改变了人像正常的比例关系,使作品细瘦枯干,渺小脆弱,没有肉体感,甚至没有重量和体积感,给人一种收缩和绝望的颤栗。因此,笔者认为,在油画人物写生阶段即可穿插设置改变形象比例训练课程,指导学生思维多方发散,将人物的比例大胆改变,做一系列练习,把以上练习结合到日后的油画创作中,尽可能的多设想、多实验,会使画面产生较有创新意味的效果。3、鼓励学生大胆改变事物的色彩进行油画创作。色彩是绘画用以表现生活的重要手段,对于油画而言,则尤为关键。中外凡有成就的油画艺术家无不沉醉于色彩的研究与探索。在高校油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色彩意识对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无疑是有意义的。笔者所接触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大多不懂光和环境对物体的影响,画出的色彩是固有色,常常限于看一眼画一笔的被动局面。因此,学习油画就应把注意力集中到研究色彩造型的规律上来,培养敏锐的色彩感觉,掌握正确的分析、表现色彩的科学方法。要求学生在掌握色彩的传统表现、观察方法基础上,大胆地表达自己对客观色彩的主观感受,大胆地打破色彩的自然规律,去探索、去创新(中国学术期刊物大拇指中心)。4、鼓励学生在油画创作中将具象的形象变为抽象的形象,把抽象的形象变为具象的形象来创作作品。将具象的形象抽象化,这是现代艺术中常见的手法,也就是将具体形象几何化,抽象模糊化组织到画面中去。抽象的形象具象化即将有哲理的观念或潜意识思维的观念用具体事物做依托表现组织在画面上。在油画教学中尝试设置“抽象具象转换训练”课程是很有意义的。首先将其穿插到油画专业课的初级阶段,如静物写生、风景写生等由易到难,再结合到高级阶段的人物写生、油画创作中去。先把具象转化为抽象形象,例如张京生教授的《餐桌上的红花蜕变系列组画》中“蜕变之一”是较常规的具象写生,通过一系列蜕变、局部放大到“蜕变之八”就是一副典型的红花局部抽象作品,很有意味,这是其中的一种训练方法,我们在教学中应多研究,多讨论,多方面指导、启发学生训练这一课题。其次,在把抽象观念意识转换成具象形象训练,如梦境中的事物往往醒后较抽象,我们可将这一潜意识思维的结果表现到画面中去,会获得创造性的效果。5、鼓励学生将描绘的不同事物,局部切断重新组合构成新的形象。这种思维方法创造的形象大多表现州门对某种完美理想境界的追求,如:古埃及的狮身人面像就是这种思维的反映。在油画艺术中,“局部重组”的方法能取得较有创造性的效果,毕加索的油画作品大都采用此法,正像苏州大学设计学博士生导师诸葛恺先生比喻毕加索的油画作品的创作方法是,将人物切断成多块,放在炒锅里炒乱后,按打乱的秩序制作在油画布上,而取得他的个性效果。笔者认为尝试设置“局部切断重构训练护课程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油画教学中,我们也应把绘画素材(形象)经多方发散、局部打乱重组,鼓励学生在这种思维方法的启发下“张冠李戴”,打破常规,将不同事物的局部相互嫁接组合在画面上,或将同一事物的不同局部打乱秩序,按照自己的审美感受组合在画面上,相信此法能很好的启发油画专业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很好的激发学生地发散性思维。6、鼓励学生寻找试验多种辅助工具改变事物的形象。我们看到的客观物象都是遵循自然规律留下的定势常规形象,如果让学生用哈哈镜、显微镜、放大镜、有色镜及各种透明半透明材料制成的工具去映射事物,将会获得一个个全新的怪异的形象,把它放入油画画面制成作品,会取得较有创造性的效果。如通过物质技术手段反映一个蚂蚁看人物、自然景观的视点效果,或是一只鸟雀俯看人或物的视点效果,这些都是较有意义的尝试,我们在具体训练中尝试设置“辅助工具探究与实验”课,这一课程可以作为课下作业的形式存在,鼓励学生到生活中去留意、寻查不同的辅助工具、材料及实验效果,再回到课堂中集中讨论,积极运用于油画作业中去。当然,无论是指导、鼓励学生使用什么样的物质辅助性工具去获得巧妙惊奇的艺术效果,前提都应在提高学生的艺术观念意识,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多方发散,用观念指导行动,创造有品味有特色的作品。[1][2][][](二)鼓励学生联想与想象,进一步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客观事物总是相互联系的,联想是由某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联想是人的记忆和想象的纽带,可以通过联想不断获得新的发现,对记忆的许多片段通过形式进行衔接,进而转为新的想法。联想和想象都不是印象和记忆的如实复现”。联想是对现实生活的提炼、升华、扩展和再创造。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的重要环节就应进行联想能力的训练,联想能力的训练,就是让学生学会由生活的一小点想到一大片,由生活的一个形象联想到其他众多个性各异的形象,打开学生的创新思路,创作出富有想象力的画面。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发散思维,是思想和想象高度结合的产物,是解决前人所未能解决的问题的主要智力和潜力,是人脑中的宝贵资源。大学生正处在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高度发展和形成的阶段,故此,油画教学必须积极地去开掘学生头脑中的潜力,必须展开丰富的联想,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油画学习、创造能力。“图形创意”课结合到我们油画教学中,对激发油画专业生思维的联想与想象,是一个很有效的训练途径。现当代比较前卫的各艺术流派大多是由这些丰富怪异的联想方法创作出作品的。另外,我们也鼓励学生对大师作品的主题与情节进行转换联想训练,如库尔贝的《筛谷的妇女》,构成形式色调不变,而将主人公变为同样姿态的拿新衣女士,主题情节变为即将出嫁的场面,是非常有意味的。总之无论在形象造型技法、语言上还是主题情节上都要好好鼓励学生去联想想象,充分挖出学生的创造的潜能,推动油画艺术的多元化创造性发展。(三)鼓励多学科横向交叉学习,开发学生创新的潜能。在油画教学中,学生的知识素养越全面越能很好地启发创造性思维。而知识素养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掌握知识的全面性,不仅掌握艺术领域中的相关理论知识,同时掌握其它领域的相关理论知识。这样才能很好的激发我们每一位油画专业学生的潜能。创造出新颖独特有品位的油画作品。1、鼓励学生在艺术领域内进行各学科横向交叉的了解与学习。做为一名油画专业的学生,其作品要取得有创造性的成绩,不能只在油画本专业领域内闭门造车。如今,艺术的发展己经多元化。首先,我们要求鼓励学生对中国传统画种,中国画要有一定的了解。既要借鉴中国画的一些基本理论知识,也要掌握一定的中国画技能。大家知道,西方古典油画的透明罩染技法与中国画中的工笔染色技法是很相似的,这说明各画种虽应保留自己种类风格的独立性,但融合其它画种的技巧,注入一些新鲜的血液是很有好处的。其次,水彩画、水粉画等画种,对油画的学习深造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我们油画专业生不应忽视这些基础画种的技法及基本理论知识。大家知道,在西方水彩画与油画有很大的因缘关系,油画家在创作油画之前,常常是先做一幅水彩画稿,很多油画家,又是水彩画家,水彩画的发展推动了油画的发展,这也是我们油画专业生应该好好学习领会的。第三,设计艺术学科对油画的发展影响巨大。艺术设计领域的发展影响推动了油画、国画、雕塑等各艺术门类向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超现实艺术等方向多元发展。应当说上好艺术设计提高课,能更好地影响油画这个传统画种的发展。第四、对民间艺术专业的学习也不容忽视。民间艺术如年画、彩塑以及手工艺品等也都具有一定的可借鉴性,应该说民间手工艺品、年画等是民族性很强的艺术。我们应鼓励油画专业生去多读资料,多考察民风民俗,多实践民间艺术并从中汲取方方面面的有益元素,这能大大提高油画作品的文化内涵。2、鼓励学生对非艺术领域的边缘学科进行了解、学习。对于非艺术领域的相关边缘学科的了解、学习对启发油画专业生的创造性思维是非常必要的。科学家贝福里奇说:“具有相关学科甚至边缘学科的广博知识,那么独创性就会产生。”[l7]由美国学者对1300多名做出过重大特殊贡献的专家进行了为期五年的追踪调查,发现他们的知识结构都带有整体的相关特征,他们对本专业的相关边缘学科的了解、学习是相当广博的。因此,个体对知识的掌握越多,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就会越深,对知识的运用就会越灵活,从而创造思维能力也就产生了飞跃。因而,我们在油画教学中应积极引导学生了解、学习相关边缘学科的知识,会有效的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好油画这门艺术主课。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无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比如营造有利于创造性思维发展的环境也是非常必要的。广大教师在高校油画教学中加强使命感,担负起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任务,并认真研究,就一定能很好的完成油画专业生的创新思维培养的难题。参考文献1燕良轼.《创新素质教育论》,广东教育出版社[M],2002年。2张武升.《教育创新论》,上海教育出版社[M],2001年。3胡知凡.《艺术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M],杭州,2003年。4王明强.《从油画风景写生引发的思考》,文艺研究[J],2005,(7)。5白月桥.《素质教育课程构建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M],2001年。[][][1][2]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