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储银行范文10篇

时间:2024-04-10 13:54:1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邮储银行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邮储银行

邮储银行改革问题分析

一、基层邮储银行经营管理体制概况

按照“自营+”的管理模式,基层邮储银行的网点分为自营网点和网点两类。一类支行全部是邮储银行的自营网点,由邮储银行直接管理,网点只办理金融业务。二类支行和营业所均属于网点,由邮银双方共管,根据委托协议,邮储银行负责业务指导,邮政企业负责具体业务经营并拥有人财物控制权,网点除可以开办储蓄汇兑等基础银行业务,还可以办理邮政业务。以某邮储银行一级分行为例,截至2012年末,该行共有1709个网点,其中一类支行(自营网点)223个,二类支行和营业所(网点)共计1486个,占比达87%。这一管理模式在保持原有邮政储蓄服务网络的完整性上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在基层邮储银行的实际运行过程中,暴露出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

(一)责任权力不相匹配,内部控制薄弱

按照邮、银双方的协议,邮政企业负责具体业务经营,邮储银行负责业务监督、检查和稽核工作,承担金融内控和案防管理的主要职责。由于基层邮政企业和邮储银行属于平级,无上下级管辖关系,而网点的实际控制权又属于邮政企业,邮储银行对网点的人员和业务实际上无法有效管控。邮储银行履行监督稽核职责时,网点不配合现象时有发生,检查出问题不能独立做出强制性处理意见,只能就发现问题向邮政企业提出处理建议,邮政企业也没有明确的部门负责整改措施的落实。这种交叉管理的方式导致银行在经营决策、内部控制、现场检查等方面都无法发挥其应有的管理职能,监督、检查和整改脱节,造成问题整改不彻底,屡查屡犯,内部控制薄弱,极易出现管理真空,形成案件隐患。

(二)邮、银协调不顺,风险信息不对称

查看全文

邮储银行申报材料

一、认真学习,提高员工队伍素质

我行深刻认识到,在当前金融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要促进业务发展,为金融作贡献,必须提高员工队伍素质。我行全体员工认真学习党的理论,提高政治思想觉悟;认真学习银行工作制度和业务操作流程,苦练基本功,以扎实的业务技术和熟练的操作技能,为扩大业务经营范围与创造良好经济效益奠定基础。

二、勤奋工作,全面完成工作任务

我行全体员工刻苦勤奋工作,全面完成工作任务,获得了上级行领导的充分肯定与客户的一致满意,这里面出色地完成了社保养老金、低保和工资三项工作。

1、加强沟通合作,切实做好社保养老金工作。我行加强与社会保险管理机构的沟通和合作,开设“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户”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账户”,各营业网点认真做好准备工作,方便企业和职工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让离退休人员凭存折(卡)直接领取。

2、充满真情爱心,及时发放低保。我行加强与民政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切实做好低保发放工作,每月及时把低保发放到每一户低保家庭,让低保家庭感受党和政府的关怀,感受社会的温暖。

查看全文

增强基础邮储银行监管问题

为了解邮政储蓄银行市县分支机构成立后的风险管理情况,规范邮政储蓄银行业务有序发展,近日,笔者对邮政储蓄银行丹东分行分设后相关运行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调查发现,由于体制不顺、职能交叉、职责不清,邮储银行市县级分支机构成立后风险管理工作出现责权约束失衡,操作风险难以防控等六大苗头性隐患,应引起关注。

1.邮政储蓄银行丹东市分行分设情况及运行特点。

据调查,经过数月的筹备,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丹东市分行于2008年2月29日挂牌成立,所辖县(市)分支机构也陆续开业。同时,按照规模、业务发展情况不同,将原丹东邮政局所辖99个邮政储蓄网点划分为邮储银行自营网点和邮政网点两部分。其中邮储银行自营网点52个(分为一类支行和二类支行两种形式)将逐步完善为全功能邮储银行支行,办理全部银行业务。邮政网点47个,在金融监管部门规定和合同约束范围内,继续办理储蓄、汇兑等基础性金融业务。目前,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丹东市分行已有11家支行开业,41家支行正在开业的审批中,另外47家为“邮政储蓄银行代办点”,在丹东市邮政局管辖下继续从事邮政储蓄业务。据了解,邮储银行市县分支机构分设后,在职能、业务和运行上呈现如下五个特点。

1.1人员交叉。

根据“人随业务走、人随岗位走、人随网点走”的原则,邮储一类支行全体人员和二类支行行长划归到邮政储蓄银行。

二类支行除行长以外人员和网点工作人员仍留在邮政企业,邮储业务从业人员由邮政储蓄银行和邮政公司两部分人员组成。

查看全文

邮储银行零售信贷合同面签工作探讨

摘要:阐述了目前邮储银行浙江省分行零售信贷合同面签操作中存在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从面签模式、人员配置、面签流程和内控与培训等方面提出了零售信贷合同面签工作的优化策略,以期推动邮储银行授信业务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零售;信贷合同;面签;风险

合同文本是体现银行和客户债权债务关系的唯一凭证,合同面签是信贷业务关键风险控制环节,也是最容易发生案件和风险事件的环节。自2014年开始,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以下简称“邮储银行”)浙江省分行创新性地实施双人面签并持续完善面签流程,对信贷案件防控起到了积极作用,更有效地控制了风险,但从实际操作看,现有模式在效率和客户体验上存在一定不足。本文基于现有面签模式分析邮储银行浙江省分行零售信贷合同面签的主要问题所在,力求在巩固现有管理成果的基础上,找到管理和发展新的平衡点,在风险可控前提下提出符合基层业务需求的高效面签模式,助推授信业务高质量发展。

1邮储银行浙江省分行零售信贷合同面签现状及存在问题

邮储银行浙江省分行零售信贷合同面签遵循“三规定”原则。一是规定地点:集中面签点(集中面签是指银行设置合同面签专门的集中场地,一般设在一级支行及以上层级,指定合同面签岗负责辖内多个二级支行的合同面签见证工作)、监控面签点(监控面签是指距离集中面签点较远的二级支行,在符合一定条件情况下,也可以设立相对独立的具备监控设备的面签室,开展本二级支行所经办业务的合同面签,而无需前往集中面签点进行集中面签)、现场上门面签(现场上门面签是指对于一些特定客户不方便到银行签约的,可在履行一定审批手续后在银行面签场所之外的地点执行合同面签工作)三种场景。二是规定人员:合同面签岗(包括集中面签点专职人员及其B角和监控面签点兼职人员)、管户客户经理等双人面签。三是规定流程:有权审批机构审批通过贷款→客户经理准备纸质合同并填写合同→合同面签岗审核合同规范性→经办人员双人见证客户签约→客户签署好的合同移交业务部门→业务部门相关人员开展合同审核/复核→银行方合同有权签署人签字盖章。这些规定对风险控制是有利的,但与实际需求还存在一些矛盾,具体问题体现在以下方面。

1.1规定地点

查看全文

邮储银行绩效考核论文

摘要:建立科学的、规范的、以价值为导向绩效考核体系,是促进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提高,推动邮储银行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文章对邮储银行经营机构绩效考核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旨在完善邮储银行的绩效评价体系,提高企业竞争力。

关键词:邮储银行;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竞争力

一、邮储银行经营机构绩效考核概述

(一)绩效考核的概念和重要性。绩效管理体系是以绩效管理指标为载体,通过绩效管理的各个环节对全行各级机构、部门、员工绩效的客观衡量、及时监督、有效指导、科学奖惩,从而调动积极性、提高绩效、提升能力、实现邮储银行战略目标的综合体系。绩效考核是企业绩效管理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是指考核主体对照工作目标和绩效标准,采用科学的考核方式,评定员工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员工工作职责履行程度和员工发展情况,并且将评定结果反馈给员工的过程。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的一种手段,适用于邮储银行的各级分支机构、各层级所有内设部门及全体员工。邮储银行绩效考核隶属于企业管理的一个环节,考核结果可应用于资源配置、领导薪酬、效益工资分配和高级管理人员评价等方面,通过制定阶段性指标,督促分支行实现阶段性任务,从而达到企业完成整体战略规划的目的。另外,绩效考核也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并且改进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二)绩效考核遵循的原则。绩效考核是邮储银行各级管理者和员工为了达到组织目标的共识过程,是激励全体员工持续提升个人、部门和组织绩效,持续提升工作质效的管理手段。在邮储银行绩效考核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六条原则:一是战略导向原则,绩效考核应以邮储银行战略目标的实现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二是岗位基础原则,绩效考核应以岗位管理为基础,基于岗位职责开展考核;三是科学合理原则,绩效考核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都应做到科学合理;四是公平公正原则,考核过程公开,考核结果公平、公正,在绩效激励上注重兼顾效率和内部公平性,做到适度激励,避免激励过度、激励不足、重复激励;五是简明高效原则,通过构建简明易懂的考核体系、导向明确的考核指标、分工明确的考核流程,提升绩效考核的效率和效果;六是激励约束并重原则,结果考核与过程评价相统一、考核结果和奖惩相挂钩,实现激励与约束并重、责权利统一。(三)绩效考核指标的设置。绩效考核采用全国统一的指标体系进行评价,指标体系由五大类指标和附加指标构成。其中,五大类指标包括经营效益指标、发展转型指标、风险管理指标、合规管理指标、社会责任指标。附加指标包括精神文明建设、评优表彰、品牌与产品创新等。

二、邮储银行经营机构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

(一)绩效考核体系缺乏系统支撑。目前,邮储银行经营绩效考核评分涉及的各类数据通过人工统计或提取自多个系统,在数据的提取、整合、校验等方面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考核数据统计的较多环节依赖手工统计。如,一级分行在对下级机构进行绩效评分时,由一级分行计划财务部牵头组织,各相关部门报送相应的考核数据,绝大部分考核数据为手工统计,计划财务部难以核实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只能根据报送的数据进行汇总。二是考核数据获得滞后,对业务的现时指导意义不强。如,邮储银行的批发类贷款业务一般在一级分行操作,但由二级分行营销和维护,相关收入由一级分行年终统一核算分配,二级分行在核算收入利润相关指标时,无法及时了解分配后的经营成果。三是取数来源局限,导致不能充分体现综合营销能力。如,在对公司优质客户指标评分时,仅统计“使用我行公司业务产品数超过三种”的客户,无法统计对公司客户联动营销产生的个人金融业务贡献情况,公司客户营销系统中也无法实现联动功能。(二)总行对下级银行经营战略目标导向引导不足。自2012年原银监会《商业银行内控指引》以来,邮储银行总行逐年对考核办法进行修改完善。根据《指引》要求,分支行在细化绩效考核指标时,应当与总行的绩效考核要求总体保持一致,全面执行总行的战略目标、经营理念和风险政策。但邮储银行总行的绩效考核办法面对全国36个一级分行,不同地区实际情况差异较大,统一化的绩效考核标准存在不合理现象。总行要求各一级分行以总行考核办法为依据,制定对辖内各二级分行的绩效考核办法。然而,二级分行在制定辖内绩效考核办法时,往往对考核内容的限定较为宽松,全行经营发展指导思想和重点业务发展方向在考核内容中的体现也较为模糊,很难突出总行整体经营战略思路。甚至个别分行只考虑区域发展情况,对总行绩效考核的思路和意图理解不到位,擅自调整多项指标,如,降低利润考核比重、提升业务收入考核比重等,不利于反映全行经营发展指导思想;又如,取消个人优质客户、手机银行客户渗透率及激活率等部分发展转型指标,对总行提出的电子银行优先、零售升级等重点战略目标有所弱化;再如,取消贷款收益率指标,对总行在当前经济形势下行、不良贷款呈现上升趋势的环境下,引导下级机构合理运用价格杠杆调整产品结构和客户结构的作用有所弱化。(三)过于看重企业利润的考核,忽略经营过程的考核。绩效考核是以银行提供的财务信息为主要基础资料进行考评的,而财务指标面向过去、不反映未来,不利于评价企业在创造未来价值能力上的业绩,也造成了企业管理者追逐考核指标的短期行为,更有甚者想尽一切办法来操纵当期利润。因此,利用被操作过的财务数据来开展评价,会直接影响绩效考核结果的准确性和公平性。另外,绩效考核应包括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两个方面。在实际考核过程中,财务数据容易取得,而定性分析更多的掺杂了评价人员的主观判断。同时,财务指标来自各类报表,不能反映或不能真实反映经营过程中的产品创新、员工技能、客户满意度等具有长期竞争优势的因素,因此,绩效考核中忽略了这部分的考核,造成银行内部忽视了人才培养和无形资产的投资管理。(四)考核缺少过程监督,考核结果偏离目标。一是在绩效考核评比结果出台后,往往会发现部分指标的考核未能充分体现指标设置的初衷,考核结果未能真实反映指标的实际效益。如,总行绩效考核结果显示,某一级分行201×年“贷后检查执行率”指标考核方法与总行一致,总行对该分行绩效考核时对该项指标评分为满分2分,但从该分行对辖内二级分行的考核结果来看,9家二级分行中5家得0分,其他4家最高分为0.9分,最低分为0.33分,总行考核结果与实际的贷后检查执行情况存在较大偏差。二是业务条线绩效考核办法针对某种业务、某段时间的发展制定,易造成员工利用制度漏洞骗取短期绩效薪酬。信贷业务是商业银行最重要的资产业务,各级机构为了大力发展信贷业务,提高信贷客户经理的工作积极性,往往会在年度绩效办法的基础上,根据季度特点,出台一系列附加办法,比如跨年度竞赛等。比如,某二级分行在全区范围开展了“个人信贷业务发展‘擂台赛’”活动,每季度评比一次,对客户经理季度放款金额进行排名并奖励优胜者。信贷客户经理为了能取得更多的绩效工资,采用“月末突击放款,次日结清”的方式骗取了大量的绩效薪酬。绩效考核结果很难在各条线各岗位公平的体现。久而久之员工积极性下降,认为付出与收获并不平衡,进而导致工作效率下降,影响企业发展。

查看全文

邮储银行合规风险管理调研报告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对我们刚刚成立的邮储银行来说,显得尤为重要。一个企业,如果没有规章制度来约束和指导企业的生产与发展,单单依靠家族式管理和领导独裁式管理,那么这样的企业是走不远的,迟早会淹没在市场经济的大潮里。银行不经营商品,却是经营着可以购买任何商品的货币,银行是国家的经济命脉,因此它的合规经营与发展关系重大,从小的方面来说:它可以规范银行的操作流程,引导银行正确的发展方向,增加银行收益:从大的方面讲:它可以支持其它企业发展,稳定国家经济,使人民安居乐业。合规有很多解释,但在银行来讲,我认为应是这样的:合法,合理,合情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有人说,银行经营的风险,但我认为,银行更应经营的是技术。任何行业都有风险,只不过有人认为银行的风险尤为大些。但在中国,你看其它企业,不管从事何行业的,每年都有很多倒闭的,而鲜有听说任何国有股份制银行,私有银行倒闭的,这说明了一个什么情况呢,说明其它企业的风险不比银行小,只不过银行的风险显得非常之重,一旦如果是一家国有大型银行倒闭的话,那将对国民信心是一个非常大的打击,也是对国家经济的一个重大损害。所以说现在的银行经营有点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原则。既然银行的经营好坏如此至关重要,那么这些银行的经营者们更是肩负重担,如履薄冰,不敢丝毫大意。但是一个银行的经营不能依靠少数的聪明才智,而要依靠全体银行从业人员的不懈努力,而这个努力不能毫无方向的努力,也不能看领导眼色的努力,而是要依靠合规来引导大家努力的方向,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那么银行这条大船才能行的更远。

目前我邮储银行在合规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

1,银行的治理环境及内部体制建设不到位

2002年,我国中央银行颁发了《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引》等文件,敦促商业银行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目前,国内股份制商业银行大多根据监管部门的规定建立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机构并制定了相应的议事规则,但其内涵和经营机制距离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要求还有较大距离,而我邮储银行刚成立不久,还未上市,其实力与治理经验比起其它上市国有银行又有很大差距。首先是总行与分支行间垂直的监管和报告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我邮储银行采用的是行长负责制,各级行的职能部门只对本级行长负责,内部机构流程再造后,垂直的监管和报告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其次是内部机构协调尚不到位。邮储银行的内设机构长期以来所形成的行政管理色彩仍影响着日常管理,部门间畅通的沟通渠道还没有建立;合规部门的具体职能定位还不清晰,合规部门与审计部门、法律事务部门在职能上还存在着许多重叠和交叉,没有明确的界限,这种内部体制在我邮储银行中还大量存在,进而无法有效地推进合规风险机制的完善。

2、“流程银行”尚未建立,制度的建立没有体现流程控制,可执行性差

(1)流程银行未建立体现在“部门银行”、“部门制度”现象突出。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自建立以来,均已建立了一整套比较全面的规章制度,但是各项制度的建立大多是以银行内部各职能部门为依托“分权设置”的,导致了内控制度的部门性特征十分突出,且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部门职责更新完善的手段和方法都较滞后,职责的重叠和脱节并存,部门间沟通协调不到位。随着新兴业务的不断推出,在需要多个部门共同管理的情况下,制度边缘化问题显得尤为突出。一些操作环节因涉及多个部门,出现诸多管理不到位问题及风险隐患。

查看全文

邮储银行信贷创新论文

一、支农信贷创新方向

为了更好支持三农经济发展,结合邮储银行发展定位和实际情况,可从担保方式创新、服务创新两个方面进行创新,从而更好加大信贷资金支持农业经济发展。

1.担保方式创新:

1.1农民房产宅基地、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随着农村集体方案的陆续出台实施,农民房产宅基地等不动产将逐步可以上市转让交易,这将很好能够解决农民贷款缺少传统抵押物的问题;另外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也是一个创新方向。

1.2林权抵押:目前林权改革已完成,全国许多地方林权已分户到个人,这就为林权抵押贷款的办理创造了有力条件。

1.3动产及权益质押:粮食预期收益权抵押、农机具抵押、畜禽产品抵押等担保方式也可逐步进行尝试。

查看全文

邮储银行供应链问题研究

摘要:本文分析了安徽某市邮储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现状,结合中国邮储银行安徽某市分行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构建要求,分析了中国邮储银行安徽某市分行供应链金融业务存在的风险,本文指出中国邮储银行安徽某市分行供应链金融业务的风险控制措施:包括参与者风险控制措施、产品风险控制措施、信息风险控制措施、业务的风险控制措施等。

关键词:安徽某市;邮储银行;供应链问题

近年来,随着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推进,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已成为我国经济转型的重要突破口和重点。对商业银行而言,改革的目的是通过金融创新,创造出更高质量、更高效率的金融产品,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从而提高商业银行的水平,促进企业的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可以帮助银行发展大量的中小企业客户,帮助银行提高中间业务的收入。本文将对安徽省某邮政储蓄银行的供应链进行研究。

1安徽某市邮储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现状

1.1业务品种。根据相关指示和业务情况,总行一共提供以下几种贷款模式和结算方式。1.1.1三类贷款模式。第一,国内保理:是指国内的买卖双方将即将或者要交易的货物或服务的基础上,拿所获得的应收账款作为保障,让银行为它提供相关服务。第二,动产质押贷款:企业或个人将自己的动产作为质押品质押给银行,并且通过质押品获得的收入作为主要的还款途径,另外由第三方进行监管,保证质押品的安全有效,企业将获得的贷款用于临时周转。第三,票据质押贷款:企业或个人将自己所拥有的各种银行票据如汇票、本票、信用证等作为质押品从而获得银行的资金,作用和动产质押相似,银行以收到的票据作为保障。1.1.2两类贸易结算模式。第一,票据贴现:在银行开立对公账户的企业根据自己拥有的票据作为保障获得银行的贴现服务。第二,国内外结算:针对长期在银行进行结算的中小企业,向他们提供一定的额度用来贸易中的结算。1.2业务开展情况。在经过几年的业务探索以及总行的经验指导下,安徽某市分行的业务种类相比以前有了非常大的进步,种类更加丰富和繁多,贷款金额和交易次数也有所增加。其中到现在为止,供应链金融贷款交易有60多笔,放出贷款金额超过1.5亿,在所有贷款金额中比例达到近4%,有200多家企业受到银行的优惠政策帮助,并且这些企业为国家缴纳的税收额甚至达到了100亿元,同时为当地提供了就业岗位超过1000个;另外,和结算业务相关的存款金额有近6亿,在所有贷款额中占据的比例约为6.5,通过票据贴现获取的金额达到2.2亿,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违约、超期未还的情况发生,在整个省份排名中安徽某市分行占据了第六的位置,在政府的相关数据显示中占据第四,预测未来指标会翻倍上升。

2中国邮储银行安徽某市分行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构建

查看全文

邮储银行“三农”类不良贷款分析

摘要:以邮储银行临汾市分行为例,分析了邮储银行“三农”类不良贷款的结构、行业与成因,探讨了邮储银行“三农”类不良贷款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三农”;不良贷款;防范措施

邮储银行肩负着“普之城乡,惠之于民”的社会责任,依托自身网点优势,做大做强城乡市场,是邮储银行成为大型零售商业银行的重要途径。分析与研究“三农”类不良贷款,对邮储银行更好地服务城乡市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临汾市分行为例,通过对其所辖的5个具有代表性的县支行进行调研,分析了“三农”类不良贷款的结构、行业与成因,并提出了防范措施。

1“三农”类不良贷款结构分析

截至统计日,该5县支行“三农”类不良贷款合计1101.07万元,占临汾市“三农”类不良贷款比重1/3,其中次级贷款202.06万元、占比18.35%,可疑贷款386.02万元、占比35.06%,损失贷款512.99万元、占比46.59%,详见表1。

2“三农”类不良贷款行业分析

查看全文

邮储银行“三农”金融服务研究

【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经济发展水平高低,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整体的经济效益。面对新时期农业现代化发展要求,如何调动农民生长积极性,引进更多农机设备提升生产效率,一个关键点则是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而当前农业资金来源一方面是国家财政补贴,另一方面则是金融机构提供信贷服务,而邮政银行依托于政府平台,在“三农”问题方面给予了充足的资金支持,金融服务多样,极大的缓解了农村地区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在促进农业生产的同时,进一步扩大了邮政银行在农村地区的影响力,对于银行健康持续发展意义深远。本文就邮政银行“三农”金融服务进行分析,明确服务要点,提出合理有效的措施应用到实处。

【关键词】“三农”问题;金融服务;邮政银行;信贷服务

农业是我国立国之本,同时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面对农业现代化发展带来的挑战,积极推动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改革,解决“三农”问题显得尤为关键。结合国家出台的政策和要求,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坚持问题导向,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并突出“三农”工作的重要性。邮政银行作为我国嘴年轻的大型零售商业银行,应该正确看待“三农”工作重要性,推动金融服务改革,着力服务“三农”,推行普惠金融,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保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三农”金融市场的需求分析

其一,资金需求量急剧增长。随着农村建设和发展,农村经济水平大幅度提升,农业机械化和智能化发展取得了可观的成效,对于资金的需求度进一步增加。尤其是农户经济规模的逐步扩大,很多新兴农业经营主体的出现,推动农业现代化成为主要目标,迫切的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其二,金融需求多样化。新型经营主体规模逐步扩大,农民收入水平随之升高,农村金融需求不仅仅局限于以往的贷款、存款、汇款业务,开始朝着汇兑、结算和理财等多样化的金融服务方向发展。尤其是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农业贷款类型多样,包括农产品深加工、农业服务和种养殖贷款等等,为了满足农村的贷款需求,需要金融机构不断调整和改良贷款项目,助力农村经济良性发展。

二、邮政银行“三农”金融服务面临的任务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