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储范文10篇

时间:2024-04-10 13:50:3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邮储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邮储资金农村新渠道论文

内容摘要:存单质押贷款开辟了邮储资金回流农村的新渠道,增强了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提高了邮政储蓄机构的盈利能力、综合竞争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制约邮储存单质押贷款业务的主要问题是:业务开办范围狭窄;质押方式单一;信贷业务品种单一。改进建议是:扩大业务覆盖范围;扩大基层网点信贷员的质押贷款审批权;开发部分抵押和无抵押信贷产品等。

关键词:存单质押贷款,邮政储蓄,山东省

随着电子信息、通信等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广泛使用,世界各国邮政储蓄进行了适应性调整,中国也不例外。2005年12月,银监会批准邮政储蓄在福建、湖北、陕西等三省首批开办定期存单小额质押贷款业务试点(即邮政储蓄机构向借款人发放以未到期整存整取定期人民币储蓄存单为质押担保且到期一次性收回本息的贷款。)(简称存单质押贷款),福建省于2006年3月18日开办了存单质押贷款,湖北和陕西于同年3月29日也开办了此项业务,邮政储蓄从此告别了“只存不贷”的历史。2006年8月25日,银监会批准邮政储蓄在北京、天津、山东等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办存单质押贷款。2007年2月2日,银监会批准邮政储蓄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开办存单质押贷款。邮政储蓄机构进行存单质押贷款试点,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一年来,邮政储蓄存单质押贷款开展的情况到底怎么样?取得了哪些成效?还有哪些不足?如何改进?带着这些问题,笔者于2007年3月14~16日先后到山东省的济南市、章丘市、临沂市、河东区和沂水县进行了调研。

一、山东省邮政储汇局存单质押贷款业务开展情况

2006年9月13日,经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邮政储汇局授权,山东省邮政储汇局在淄博、烟台、德州、临沂四个市局共48个网点正式试点开办存单质押贷款。2006年12月29日,山东省邮政储汇局扩大试点范围,在全部17个地市的100个网点开办了存单质押贷款。截至2007年3月20日,山东省邮储累计发放贷款4217笔,累计放款11359.40万元,平均每笔贷款金额为2.69万元;节余2496笔,贷款余额6088.82万元,每个网点平均贷款余额为60.89万元。

(一)组织体系及人员配备

查看全文

邮储银践诺工作报告

2011年,根据上级行和市委政府行风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结合邮储银行行风建设的工作实际,市邮政储蓄银行在经营管理上努力规范员工行为、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工作质量,以“优化发展环境,激活市场主体”为行风建设的重点,认真践行对广大客户的承诺,现简结如下:

一、明确工作职责,致力于支持经济发展。

市邮政储蓄银行立足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并把当地经济的发展作为邮政储蓄银行自身发展的基础。发挥邮储银行的方便、快捷优势,积极为地方中小型企业、广大商户、广大农户办理小额信用贷款;适当向中小企业倾斜,增加对个体私营经济的投放份额;在授信范围的专项额度贷款范围内“马上办”、“主动办”、“上门办”、“公开透明办”。

同时确定了县域规模以上企业中的骨干企业、优势行业和成长型中小企业作为优先合作的重点,选择优先扶植的目标客户。

二、切实做好金融服务,服务大众生活。

落实上级行和银监办关于做好金融服务的工作要求,市邮政储蓄银行认真梳理了在营业环境、服务设施、安全保障方面存在的不足,对营业环境进行全面治理,全部网点增加大堂经理和大堂保安,全面提升服务质量。认真研究客户的金融需求,根据需求的不同,合理推介适合的金融产品,加强柜台营销和后续服务,努力通过金融产品的差异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满足了社会上公众的金融服务需求。临柜人员保证做到“五个一样”:存款取款一样热情,金额大小一样欢迎,主币辅币一样受理,忙时闲时一样认真,生人熟人一样亲切;统一着装、戴牌上岗,做到微笑服务、使用文明用语。围绕客户需求,不断创新金融产品,为客户和市民提供金融快速结算服务。

查看全文

邮储银行改革问题分析

一、基层邮储银行经营管理体制概况

按照“自营+”的管理模式,基层邮储银行的网点分为自营网点和网点两类。一类支行全部是邮储银行的自营网点,由邮储银行直接管理,网点只办理金融业务。二类支行和营业所均属于网点,由邮银双方共管,根据委托协议,邮储银行负责业务指导,邮政企业负责具体业务经营并拥有人财物控制权,网点除可以开办储蓄汇兑等基础银行业务,还可以办理邮政业务。以某邮储银行一级分行为例,截至2012年末,该行共有1709个网点,其中一类支行(自营网点)223个,二类支行和营业所(网点)共计1486个,占比达87%。这一管理模式在保持原有邮政储蓄服务网络的完整性上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在基层邮储银行的实际运行过程中,暴露出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

(一)责任权力不相匹配,内部控制薄弱

按照邮、银双方的协议,邮政企业负责具体业务经营,邮储银行负责业务监督、检查和稽核工作,承担金融内控和案防管理的主要职责。由于基层邮政企业和邮储银行属于平级,无上下级管辖关系,而网点的实际控制权又属于邮政企业,邮储银行对网点的人员和业务实际上无法有效管控。邮储银行履行监督稽核职责时,网点不配合现象时有发生,检查出问题不能独立做出强制性处理意见,只能就发现问题向邮政企业提出处理建议,邮政企业也没有明确的部门负责整改措施的落实。这种交叉管理的方式导致银行在经营决策、内部控制、现场检查等方面都无法发挥其应有的管理职能,监督、检查和整改脱节,造成问题整改不彻底,屡查屡犯,内部控制薄弱,极易出现管理真空,形成案件隐患。

(二)邮、银协调不顺,风险信息不对称

查看全文

邮储银行申报材料

一、认真学习,提高员工队伍素质

我行深刻认识到,在当前金融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要促进业务发展,为金融作贡献,必须提高员工队伍素质。我行全体员工认真学习党的理论,提高政治思想觉悟;认真学习银行工作制度和业务操作流程,苦练基本功,以扎实的业务技术和熟练的操作技能,为扩大业务经营范围与创造良好经济效益奠定基础。

二、勤奋工作,全面完成工作任务

我行全体员工刻苦勤奋工作,全面完成工作任务,获得了上级行领导的充分肯定与客户的一致满意,这里面出色地完成了社保养老金、低保和工资三项工作。

1、加强沟通合作,切实做好社保养老金工作。我行加强与社会保险管理机构的沟通和合作,开设“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户”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账户”,各营业网点认真做好准备工作,方便企业和职工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让离退休人员凭存折(卡)直接领取。

2、充满真情爱心,及时发放低保。我行加强与民政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切实做好低保发放工作,每月及时把低保发放到每一户低保家庭,让低保家庭感受党和政府的关怀,感受社会的温暖。

查看全文

增强基础邮储银行监管问题

为了解邮政储蓄银行市县分支机构成立后的风险管理情况,规范邮政储蓄银行业务有序发展,近日,笔者对邮政储蓄银行丹东分行分设后相关运行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调查发现,由于体制不顺、职能交叉、职责不清,邮储银行市县级分支机构成立后风险管理工作出现责权约束失衡,操作风险难以防控等六大苗头性隐患,应引起关注。

1.邮政储蓄银行丹东市分行分设情况及运行特点。

据调查,经过数月的筹备,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丹东市分行于2008年2月29日挂牌成立,所辖县(市)分支机构也陆续开业。同时,按照规模、业务发展情况不同,将原丹东邮政局所辖99个邮政储蓄网点划分为邮储银行自营网点和邮政网点两部分。其中邮储银行自营网点52个(分为一类支行和二类支行两种形式)将逐步完善为全功能邮储银行支行,办理全部银行业务。邮政网点47个,在金融监管部门规定和合同约束范围内,继续办理储蓄、汇兑等基础性金融业务。目前,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丹东市分行已有11家支行开业,41家支行正在开业的审批中,另外47家为“邮政储蓄银行代办点”,在丹东市邮政局管辖下继续从事邮政储蓄业务。据了解,邮储银行市县分支机构分设后,在职能、业务和运行上呈现如下五个特点。

1.1人员交叉。

根据“人随业务走、人随岗位走、人随网点走”的原则,邮储一类支行全体人员和二类支行行长划归到邮政储蓄银行。

二类支行除行长以外人员和网点工作人员仍留在邮政企业,邮储业务从业人员由邮政储蓄银行和邮政公司两部分人员组成。

查看全文

邮储银行零售信贷合同面签工作探讨

摘要:阐述了目前邮储银行浙江省分行零售信贷合同面签操作中存在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从面签模式、人员配置、面签流程和内控与培训等方面提出了零售信贷合同面签工作的优化策略,以期推动邮储银行授信业务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零售;信贷合同;面签;风险

合同文本是体现银行和客户债权债务关系的唯一凭证,合同面签是信贷业务关键风险控制环节,也是最容易发生案件和风险事件的环节。自2014年开始,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以下简称“邮储银行”)浙江省分行创新性地实施双人面签并持续完善面签流程,对信贷案件防控起到了积极作用,更有效地控制了风险,但从实际操作看,现有模式在效率和客户体验上存在一定不足。本文基于现有面签模式分析邮储银行浙江省分行零售信贷合同面签的主要问题所在,力求在巩固现有管理成果的基础上,找到管理和发展新的平衡点,在风险可控前提下提出符合基层业务需求的高效面签模式,助推授信业务高质量发展。

1邮储银行浙江省分行零售信贷合同面签现状及存在问题

邮储银行浙江省分行零售信贷合同面签遵循“三规定”原则。一是规定地点:集中面签点(集中面签是指银行设置合同面签专门的集中场地,一般设在一级支行及以上层级,指定合同面签岗负责辖内多个二级支行的合同面签见证工作)、监控面签点(监控面签是指距离集中面签点较远的二级支行,在符合一定条件情况下,也可以设立相对独立的具备监控设备的面签室,开展本二级支行所经办业务的合同面签,而无需前往集中面签点进行集中面签)、现场上门面签(现场上门面签是指对于一些特定客户不方便到银行签约的,可在履行一定审批手续后在银行面签场所之外的地点执行合同面签工作)三种场景。二是规定人员:合同面签岗(包括集中面签点专职人员及其B角和监控面签点兼职人员)、管户客户经理等双人面签。三是规定流程:有权审批机构审批通过贷款→客户经理准备纸质合同并填写合同→合同面签岗审核合同规范性→经办人员双人见证客户签约→客户签署好的合同移交业务部门→业务部门相关人员开展合同审核/复核→银行方合同有权签署人签字盖章。这些规定对风险控制是有利的,但与实际需求还存在一些矛盾,具体问题体现在以下方面。

1.1规定地点

查看全文

邮储银行绩效考核论文

摘要:建立科学的、规范的、以价值为导向绩效考核体系,是促进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提高,推动邮储银行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文章对邮储银行经营机构绩效考核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旨在完善邮储银行的绩效评价体系,提高企业竞争力。

关键词:邮储银行;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竞争力

一、邮储银行经营机构绩效考核概述

(一)绩效考核的概念和重要性。绩效管理体系是以绩效管理指标为载体,通过绩效管理的各个环节对全行各级机构、部门、员工绩效的客观衡量、及时监督、有效指导、科学奖惩,从而调动积极性、提高绩效、提升能力、实现邮储银行战略目标的综合体系。绩效考核是企业绩效管理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是指考核主体对照工作目标和绩效标准,采用科学的考核方式,评定员工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员工工作职责履行程度和员工发展情况,并且将评定结果反馈给员工的过程。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的一种手段,适用于邮储银行的各级分支机构、各层级所有内设部门及全体员工。邮储银行绩效考核隶属于企业管理的一个环节,考核结果可应用于资源配置、领导薪酬、效益工资分配和高级管理人员评价等方面,通过制定阶段性指标,督促分支行实现阶段性任务,从而达到企业完成整体战略规划的目的。另外,绩效考核也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并且改进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二)绩效考核遵循的原则。绩效考核是邮储银行各级管理者和员工为了达到组织目标的共识过程,是激励全体员工持续提升个人、部门和组织绩效,持续提升工作质效的管理手段。在邮储银行绩效考核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六条原则:一是战略导向原则,绩效考核应以邮储银行战略目标的实现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二是岗位基础原则,绩效考核应以岗位管理为基础,基于岗位职责开展考核;三是科学合理原则,绩效考核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都应做到科学合理;四是公平公正原则,考核过程公开,考核结果公平、公正,在绩效激励上注重兼顾效率和内部公平性,做到适度激励,避免激励过度、激励不足、重复激励;五是简明高效原则,通过构建简明易懂的考核体系、导向明确的考核指标、分工明确的考核流程,提升绩效考核的效率和效果;六是激励约束并重原则,结果考核与过程评价相统一、考核结果和奖惩相挂钩,实现激励与约束并重、责权利统一。(三)绩效考核指标的设置。绩效考核采用全国统一的指标体系进行评价,指标体系由五大类指标和附加指标构成。其中,五大类指标包括经营效益指标、发展转型指标、风险管理指标、合规管理指标、社会责任指标。附加指标包括精神文明建设、评优表彰、品牌与产品创新等。

二、邮储银行经营机构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

(一)绩效考核体系缺乏系统支撑。目前,邮储银行经营绩效考核评分涉及的各类数据通过人工统计或提取自多个系统,在数据的提取、整合、校验等方面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考核数据统计的较多环节依赖手工统计。如,一级分行在对下级机构进行绩效评分时,由一级分行计划财务部牵头组织,各相关部门报送相应的考核数据,绝大部分考核数据为手工统计,计划财务部难以核实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只能根据报送的数据进行汇总。二是考核数据获得滞后,对业务的现时指导意义不强。如,邮储银行的批发类贷款业务一般在一级分行操作,但由二级分行营销和维护,相关收入由一级分行年终统一核算分配,二级分行在核算收入利润相关指标时,无法及时了解分配后的经营成果。三是取数来源局限,导致不能充分体现综合营销能力。如,在对公司优质客户指标评分时,仅统计“使用我行公司业务产品数超过三种”的客户,无法统计对公司客户联动营销产生的个人金融业务贡献情况,公司客户营销系统中也无法实现联动功能。(二)总行对下级银行经营战略目标导向引导不足。自2012年原银监会《商业银行内控指引》以来,邮储银行总行逐年对考核办法进行修改完善。根据《指引》要求,分支行在细化绩效考核指标时,应当与总行的绩效考核要求总体保持一致,全面执行总行的战略目标、经营理念和风险政策。但邮储银行总行的绩效考核办法面对全国36个一级分行,不同地区实际情况差异较大,统一化的绩效考核标准存在不合理现象。总行要求各一级分行以总行考核办法为依据,制定对辖内各二级分行的绩效考核办法。然而,二级分行在制定辖内绩效考核办法时,往往对考核内容的限定较为宽松,全行经营发展指导思想和重点业务发展方向在考核内容中的体现也较为模糊,很难突出总行整体经营战略思路。甚至个别分行只考虑区域发展情况,对总行绩效考核的思路和意图理解不到位,擅自调整多项指标,如,降低利润考核比重、提升业务收入考核比重等,不利于反映全行经营发展指导思想;又如,取消个人优质客户、手机银行客户渗透率及激活率等部分发展转型指标,对总行提出的电子银行优先、零售升级等重点战略目标有所弱化;再如,取消贷款收益率指标,对总行在当前经济形势下行、不良贷款呈现上升趋势的环境下,引导下级机构合理运用价格杠杆调整产品结构和客户结构的作用有所弱化。(三)过于看重企业利润的考核,忽略经营过程的考核。绩效考核是以银行提供的财务信息为主要基础资料进行考评的,而财务指标面向过去、不反映未来,不利于评价企业在创造未来价值能力上的业绩,也造成了企业管理者追逐考核指标的短期行为,更有甚者想尽一切办法来操纵当期利润。因此,利用被操作过的财务数据来开展评价,会直接影响绩效考核结果的准确性和公平性。另外,绩效考核应包括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两个方面。在实际考核过程中,财务数据容易取得,而定性分析更多的掺杂了评价人员的主观判断。同时,财务指标来自各类报表,不能反映或不能真实反映经营过程中的产品创新、员工技能、客户满意度等具有长期竞争优势的因素,因此,绩效考核中忽略了这部分的考核,造成银行内部忽视了人才培养和无形资产的投资管理。(四)考核缺少过程监督,考核结果偏离目标。一是在绩效考核评比结果出台后,往往会发现部分指标的考核未能充分体现指标设置的初衷,考核结果未能真实反映指标的实际效益。如,总行绩效考核结果显示,某一级分行201×年“贷后检查执行率”指标考核方法与总行一致,总行对该分行绩效考核时对该项指标评分为满分2分,但从该分行对辖内二级分行的考核结果来看,9家二级分行中5家得0分,其他4家最高分为0.9分,最低分为0.33分,总行考核结果与实际的贷后检查执行情况存在较大偏差。二是业务条线绩效考核办法针对某种业务、某段时间的发展制定,易造成员工利用制度漏洞骗取短期绩效薪酬。信贷业务是商业银行最重要的资产业务,各级机构为了大力发展信贷业务,提高信贷客户经理的工作积极性,往往会在年度绩效办法的基础上,根据季度特点,出台一系列附加办法,比如跨年度竞赛等。比如,某二级分行在全区范围开展了“个人信贷业务发展‘擂台赛’”活动,每季度评比一次,对客户经理季度放款金额进行排名并奖励优胜者。信贷客户经理为了能取得更多的绩效工资,采用“月末突击放款,次日结清”的方式骗取了大量的绩效薪酬。绩效考核结果很难在各条线各岗位公平的体现。久而久之员工积极性下降,认为付出与收获并不平衡,进而导致工作效率下降,影响企业发展。

查看全文

邮储信贷风险控制问题与成因

邮政储蓄银行是在改革邮政储蓄管理体制基础上组建的商业银行,邮储银行的成立,改变了过去邮政储蓄业务单一的局面,将长期以来只存不贷、资金转存央行享受无风险利差的负债业务,进一步拓展为包括信贷业务在内的综合性金融服务。

一、邮储银行信贷基本情况

2007年6月22日,邮储银行第一个小额贷款营业部在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县魏庄镇揭牌成立,这标志着其小额信贷业务在全国的试点工作正式启动,也拉开了邮储银行正式进军信贷业务的序幕。2008年5月20日,邮储银行在北京试点开办个人二手房信贷,6月2日,邮储银行信用卡系统上线,邮储银行第一张信用卡成功发行,这一系列事件表明邮储银行信贷业务开始趋向多元化。目前,邮储银行正式开办的信贷业务分为两大类:个人信贷业务和公司信贷业务。个人信贷业务包括“好借好还”个人信贷和“佳信家美”住房贷款。“好借好还”个人信贷又分为小额贷款、个人商务贷款和个人质押贷款,“佳信家美”住房贷款专门针对个人二手房贷款;公司信贷业务包括银团贷款、项目融资和小企业贷款。截止到2010年底,邮储银行各项贷款余额为5443亿元,实现净利息收入429亿元,与2009年同比增加214亿元,增幅为100.06%。从整个资产质量方面看,小企业不良贷款率为1.62%,全行不良贷款率为0.33%。上述数据表明,邮储银行信贷业务的开局还是比较喜人的,但这和邮储银行原始资产优良以及基数低有着很大关系。随着新巴塞尔协议的实施、国内金融市场的全面开放以及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控制能力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邮储银行成立时间短,加之以前一直只存不贷,缺乏信贷经验,在信贷风险控制上尚处于摸索阶段。可以说,邮储银行信贷业务任重而道远。

二、当前邮储银行信贷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

1.尚未形成正确的信贷风险控制理念由于处于信贷业务萌芽阶段,信贷业务的发展是目前邮储银行所重点关注的,但对信贷风险控制理念的培育和引导力度不大,导致其在全行未能得到渗透和普及。总体来说,邮储银行信贷风险控制意识滞后,缺乏正确定位,而树立风险控制正是商业银行管理的核心理念。目前,一些基层员工或信贷人员喜欢将风险控制与业务发展分开,认为二者是对立的。在这种错误认识下,很容易产生两种极端。第一种极端认为风险控制是阻碍业务发展的绊脚石,要想信贷业务迅速发展,就必须暂时把风险控制放在一边置之不理;另一种认为少发展业务就可以控制风险,通过否定业务来达到降低风险的目的,这样导致很多该发展的业务没有得到发展,反而削减了邮储银行的整体抗风险能力。此外,邮储银行对员工信贷风险的危害性以及信贷风险控制的必要性教育缺乏,尚未形成全行统一的风险管理文化,只在各省(市)分行的企业文化建设中才能看到口号式的类似于风险观的简单表述,在日常工作过程中较少辅以真实的风险事件进行警示,先进的风险控制经验推广不足。

2.信贷风险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体系尚待完善邮储银行依法成立后,由于部门、机构职能变更和业务范围扩大,该银行一方面对过去邮政储汇局制定的风险管理制度进行清理,选择可以沿用的部分,一方面又针对新业务(主要指信贷业务)的开展制订新的风险管理制度。邮储银行针对各项信贷业务的开展先后制定了多项管理办法和操作流程,如《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小额贷款业务管理办法》、《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个人二手房贷款操作流程》、《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小企业贷款业务操作规程》等制度文件。然而因为信贷业务零经验,对于新制定的规章制度的效用还需要在具体执行中跟踪考察。在信贷业务品种短时间内以较快速度增加的情况下,一些创新业务甚至还存在着制度空白。此外,风险管理制度未覆盖邮储银行全部业务流程,较为完整的风险合规体系尚未形成。邮储银行虽说在内部控制建设上取得了一定成效,初步建立了由信贷部、审计部、风险合规部以及其他业务部门组成的内部控制框架,但是,内部控制“盲区”依旧存在,如存在岗位职责缺失、不当或滞后现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跟不上信贷业务发展以及授权设置达不到规范化管理的要求等。邮储银行还需在内部控制操作流程科学化、执行制度纵深化以及岗位职责规范化等方面继续加强。

查看全文

邮储信贷风险控制缺陷与成因

一、邮储银行信贷基本情况

2007年6月22日,邮储银行第一个小额贷款营业部在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县魏庄镇揭牌成立,这标志着小额信贷业务在全国的试点工作正式启动,也拉开了邮储银行正式进军信贷业务的序幕。2008年5月20日,邮储银行在北京试点开办个人二手房信贷,2008年6月2日,邮储银行信用卡系统上线,邮储银行第一张信用卡成功发行,等等一系列事件表明邮储银行信贷业务开始趋向多元化。截止到2010年底,邮储银行各项贷款余额为5443亿元,实现净利息收入429亿元,与2009年同比增加214亿元,增幅为100.06%。从整个资产质量方面看,小企业不良贷款率为1.62%,全行不良贷款率为0.33%。上述数据表明,邮储银行信贷业务的开局还是较喜人的,但这和邮储银行原始资产优良以及基数低是有着很大关系的。但随着新巴塞尔协议的实施、国内金融市场的全面开放以及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控制能力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邮储银行成立时间短,加之以前一直只存不贷,缺乏信贷经验,在信贷风险控制上尚处于摸索阶段。

二、当前邮储银行信贷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尚未形成正确的信贷风险控制理念

由于处于信贷业务萌芽阶段,信贷业务的发展是目前邮储银行所重点关注的。对信贷风险控制理念的培育和引导则力度不大,导致其在全行未能得到渗透和普及。总体来说,邮储银行信贷风险控制意识滞后,缺乏正确的定位,未能树立风险控制是商业银行管理的核心理念。一些基层员工或信贷人员喜欢将风险控制与业务发展分开,认为二者是对立的。除此,邮储银行对员工信贷风险的危害性以及信贷风险控制的必要性教育缺乏,尚未形成全行统一的风险管理文化,只有在各省(市)分行的企业文化中才能看到口号式的类似于风险观的简单表述,在日常工作过程中也较少辅助以真实的风险事件警示和先进的风险控制经验推广。这使得信贷风险控制意识在银行经营管理的全流程中贯彻不充分,认为风险防控只是风险控制部门的职责的观点较为盛行。

(二)信贷风险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体系还不完善

查看全文

邮储银行合规风险管理调研报告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对我们刚刚成立的邮储银行来说,显得尤为重要。一个企业,如果没有规章制度来约束和指导企业的生产与发展,单单依靠家族式管理和领导独裁式管理,那么这样的企业是走不远的,迟早会淹没在市场经济的大潮里。银行不经营商品,却是经营着可以购买任何商品的货币,银行是国家的经济命脉,因此它的合规经营与发展关系重大,从小的方面来说:它可以规范银行的操作流程,引导银行正确的发展方向,增加银行收益:从大的方面讲:它可以支持其它企业发展,稳定国家经济,使人民安居乐业。合规有很多解释,但在银行来讲,我认为应是这样的:合法,合理,合情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有人说,银行经营的风险,但我认为,银行更应经营的是技术。任何行业都有风险,只不过有人认为银行的风险尤为大些。但在中国,你看其它企业,不管从事何行业的,每年都有很多倒闭的,而鲜有听说任何国有股份制银行,私有银行倒闭的,这说明了一个什么情况呢,说明其它企业的风险不比银行小,只不过银行的风险显得非常之重,一旦如果是一家国有大型银行倒闭的话,那将对国民信心是一个非常大的打击,也是对国家经济的一个重大损害。所以说现在的银行经营有点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原则。既然银行的经营好坏如此至关重要,那么这些银行的经营者们更是肩负重担,如履薄冰,不敢丝毫大意。但是一个银行的经营不能依靠少数的聪明才智,而要依靠全体银行从业人员的不懈努力,而这个努力不能毫无方向的努力,也不能看领导眼色的努力,而是要依靠合规来引导大家努力的方向,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那么银行这条大船才能行的更远。

目前我邮储银行在合规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

1,银行的治理环境及内部体制建设不到位

2002年,我国中央银行颁发了《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引》等文件,敦促商业银行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目前,国内股份制商业银行大多根据监管部门的规定建立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机构并制定了相应的议事规则,但其内涵和经营机制距离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要求还有较大距离,而我邮储银行刚成立不久,还未上市,其实力与治理经验比起其它上市国有银行又有很大差距。首先是总行与分支行间垂直的监管和报告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我邮储银行采用的是行长负责制,各级行的职能部门只对本级行长负责,内部机构流程再造后,垂直的监管和报告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其次是内部机构协调尚不到位。邮储银行的内设机构长期以来所形成的行政管理色彩仍影响着日常管理,部门间畅通的沟通渠道还没有建立;合规部门的具体职能定位还不清晰,合规部门与审计部门、法律事务部门在职能上还存在着许多重叠和交叉,没有明确的界限,这种内部体制在我邮储银行中还大量存在,进而无法有效地推进合规风险机制的完善。

2、“流程银行”尚未建立,制度的建立没有体现流程控制,可执行性差

(1)流程银行未建立体现在“部门银行”、“部门制度”现象突出。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自建立以来,均已建立了一整套比较全面的规章制度,但是各项制度的建立大多是以银行内部各职能部门为依托“分权设置”的,导致了内控制度的部门性特征十分突出,且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部门职责更新完善的手段和方法都较滞后,职责的重叠和脱节并存,部门间沟通协调不到位。随着新兴业务的不断推出,在需要多个部门共同管理的情况下,制度边缘化问题显得尤为突出。一些操作环节因涉及多个部门,出现诸多管理不到位问题及风险隐患。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