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杂志范文10篇
时间:2024-04-10 03:37:0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医药杂志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中医药科技期刊数字化转型研究
一、新媒体时代中医药期刊数字化转型的现状
5G时代的到来,让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发展突飞猛进,期刊出版业应当抓住时机、整合资源,推进期刊数字化转型升级,探寻“内容+传播”融合发展的新业态。1.守正有余,创新不足。中医药科技期刊作为传播推广中医药科技成果、繁荣学术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弘扬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窗口,理应在数字化转型中抢占先机,积极迎接数字化出版对传统出版的挑战。中医药科技期刊主要服务于从事科研、临床、教学的医学工作者。一方面,中医药科技期刊的数字化出版能满足其把握碎片时间、便捷阅读的需求;另一方面,对作者研究成果首发权的确认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传统中医药科技期刊向数字化转型是适应作者、读者需求的必经之路。2.行业领军期刊数量不多。目前,从中国知网能够查找到我国出版的中英文中医药科技期刊共153种,《2019年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引证报告》收录中医药科技期刊66本,其中19本入选2017年版《中文核心期刊目录》。在“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2019-2023)”中,领军期刊、重点期刊均未见中医药科技期刊的身影,《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国中药杂志》《中国天然药物》《中华中医药杂志》《中医杂志》《中草药(英文版)》入选梯队期刊类项目,《针灸与草药》《中医药文化》为高起点新刊。在2019年中医药科技期刊分级目录中,已经接近或具备本学科领域国际顶级水平的T1级期刊11本,称得上中医药科技期刊的领军者。而这11本期刊均通过采编平台进行数字化收稿,同时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期刊内容全文,这也是期刊出版者对数字化转型的共性认识。3.规模化的数字化出版建设急需加强。在网站建设上,少数期刊有双语网页,如《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国中药杂志》,读者通过浏览两本期刊的网站,可以查阅到期刊的中文全文及英文摘要。《中国针灸》杂志的网站具有一定特色,在可供阅读下载文章上方配有相应的针法视频。以上数字化的出版亮点,多集中在经济文化发展较好的城市,还未形成大规模的数字化出版产业和集团化的发展趋势。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数字化转型需要一支信息化、智能化的队伍。中医药科技期刊在编辑人员配备上,多是编校一体的中医药研究人员,对数字化技术的掌握程度只停留在简单的技术层面,尚不能进行数字化出版的整体设计,即使期刊编辑部能够招聘到从事数字化技术开发的专业人员,也是孤军奋战,对中医药科技期刊数字化转型来说,仍是杯水车薪。二是中医药科技期刊多表现为散兵作战,单打独斗较多。即使期刊社出版2~3本期刊,也只是一支队伍一条枪,各期刊社之间联系较少,资源不能共享,缺少专业的数字化机构和人员为期刊数字化转型提供平台和技术支持,导致期刊数字化转型仅停留在通过学术平台、微信公众号传播文章内容的形式上,没有建立真正的数字化出版体系。在中医药科技期刊领域,能够做到全面数字化转型的期刊不多,中医药科技期刊的数字化转型之路仍是任重道远。
二、新媒体时代中医药科技期刊数字化转型的尝试
国外知名医学期刊出版集团对于数字化出版的改革起步时间较早,已形成较为成熟的数字化出版体系,对提高期刊显示度和影响因子都起到了显著作用,这些成功经验被我国期刊借鉴,并在不断实践中创新与发展。1.从铅字排版到数字采编的不断创新。从期刊的传统出版到期刊电子出版、网络出版、融媒体出版、优先数字出版,期刊数字出版技术不断变迁,回顾这一发展进程,最先改变的是期刊的排版印刷方式,从铅字排版到数字化印刷;然后是阅读方式的转变,从传统纸媒到电子出版、网络出版;与之同时改变的是期刊内容的存储方式,从有形的纸质版本到无形的二进制编码;组稿方式则是从早期的纸稿通过邮递的方式快递到编辑部,逐步发展通过邮箱将电子版的邮件发至编辑部,再到今天通过采编平台进行集中收稿;校改的演变则是从人工校对到现在的人机校对模式,如黑马软件、参考文献编辑系统等的开发运用;付费方式也从有形的货币支付到无形的数字支付。现在数字出版已渗透到期刊出版发行的各个环节,并且数字化转型的尝试仍在不断的进行中。2.内容建设的数字化转型。近年来,期刊出版数字化逐渐向内容、传播上纵深发展。在内容数字化建设上,一方面,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改变了期刊的出版流程和出版方式,动画、视频、音频、图片、Web控件、3D技术和超级链接等多媒体技术,提升了期刊信息的表现形式,内容呈现更加丰富生动。开放科学计划(OpenScienceIdentity,简称OSID)可以说是先试先行者,该计划是将文章内容通过视频、音频等数字化的形式展现出来,供读者体验。目前,众多中医药科技期刊都开展了OSID服务,但也有一些期刊虽然为文章提供了OSID开放科学计划二维码,可里面却没有收录有价值的实验过程记录,多是以实验结果为主。上述期刊内容数字化展现的形式,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数字化出版思路。但很多数字化出版方式的设想和提供知识服务的初衷,因没有技术人员和专业的机构组织实施而停滞。3.发行服务的数字化转型。在注重期刊内容建设的同时,发行服务的数字化转型也是不能忽视的重要环节。我国传统期刊已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资讯、龙源期刊网实现了网络版与印刷版同步发行,实现了制作、传播等部分过程的数字化。在期刊数字化进程中,已经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期刊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如何用数字化的手段传播数字化的期刊内容,这才是期刊数字化出版的真正内涵。在新媒体时代,期刊内容仍是期刊品牌形象及影响力的关键,如何在满足受众多元化的阅读需求的同时,做好数字出版发行,是期刊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关键一环,也是数字化出版链条中的决胜一环。4.平台传播的数字化转型。近年来,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四大数据出版“经销商+运营商”已经成功将部分中国期刊推销给世界上的一些著名的大学和图书馆,他们通过互联网使用数字化的中文期刊。但对中医药科技期刊而言,还只是部分期刊中的一小部分,由于各方面条件的制约,目前在中国知网可查的仅有9家中医药科技期刊,这类期刊依托中国知网的双语出版平台与知网合作出版双语文章,也有少量中医药科技期刊自己独立出版英文刊,如《中医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医药文化》等。依托平台的传播模式,未尝不是一种有益探索,但若想形成规模和产业,仍需与头部的数字出版经销商合作,如《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和中华中医药学会联合出版了《中医药抗击肺炎精选双语论文集》,为从事中医药工作的各国人士提供科学性、实用性的最新文献资料。在优先出版方面,大多数中医药科技期刊与中国知网(CNKI)建立数字优先出版合作。其中在资源获取上,个别中医药科技期刊通过独立运营的网络平台,开通了期刊免费下载等服务。又如,有些中医药科技期刊与重庆维普合作,开展了OA开放获取计划,这也是中医药科技期刊数字化转型的有益尝试。
三、新媒体时代中医药期刊数字化转型的启示
中医药科技期刊传统出版为应对数字出版的冲击与影响,寻求融合发展之路,在融合与坚守中持续发挥中医药科技期刊的社会价值显得至关重要。1.坚持办刊特色不动摇。作为中医药发展的“名片”,中医药期刊的办刊特色体现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在新媒体时代,虽然办刊模式发生改变,但是坚持“内容为王”的本质不会改变,中医药科技期刊办刊特色也不会变。中医药科技期刊的特色打造与品牌建设相辅相成,特色栏目是体现期刊特色的标志。据此次中医药科技期刊分级目录工作统计,目前我国出版的中英文中医药科技期刊共148种,如《吉林中医药》于1979年创刊,始终凸显“继承、发展、创新,弘扬中医药特色”这一主题,秉承“学术至上,质量第一”的办刊宗旨,期刊特色栏目如吉林名医、当代名医临证精华、名家效方等,成为推介《吉林中医药》的重要品牌。期刊办刊特色的确立,不仅容易组织稿件、形成期刊风格,在发挥主编及编辑的主体性、发挥期刊的引导、评价功能等方面也意义重大。因此,只有坚持中医药科技期刊办刊特色不动摇,积极探索数字化转型,才能结合期刊特色打造“传统出版+数字出版”的新模式。2.转型“内外兼修”不畏难。中医药科技期刊的转型之路,不仅是出版形式的数字化,内容呈现形式的转变,更应探索出版内部机制体制的创新。如内部管理机制、考核方式等,让期刊出版从内到外焕发生机。在传播方式上,可依托网络客户端、微博、微信等;在期刊内容上,可依托融媒体技术,如由中国编辑学会出版融合编辑专业委员会、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融合发展(武汉)重点实验室发起的开放科学计划(OSID),通过声音、图像、视频等多种形式呈现文章内容,带给读者全新、真实的阅读体验。3.紧跟时代步伐不滞后。紧跟时代步伐才能有效完成科技期刊的使命,发挥好科技期刊的价值。中医药科技期刊的数字化转型正是紧跟时代步伐的直接体现。期刊的数字化转型升级,不仅关系到期刊现在的生存,更关系到期刊未来的发展。目前,大部分中医药科技期刊都已经形成“一刊、一网、一微信”的基础发展格局,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中医药是人类文明和智慧的精华,发展中医药、挖掘中医药的核心功能,利国利民。中医药科技期刊作为宣传中医中药的重要媒介,要坚持中医药特色不动摇,坚持办刊特色不动摇,积极应对新媒体的冲击和挑战,尝试传统办刊与数字办刊的融合发展,要深刻认识到内容生产依然是期刊出版的核心。中医药期刊人更应紧跟时代步伐,致力于提高我国中医药的影响力,为行业进步与发展贡献力量。
胃癌的中医研究论文
【摘要】通过翻阅近十年来的胃癌中医药治疗方面的有关报道,对从痰论治、从瘀论治、从毒论治、从虚论治、分期与分型论治以及内伤发病等不同学术角度进行归纳与展望,得出中医药治疗胃癌取得可喜进展。
【关键词】胃癌;中医药研究;综述
胃癌属于中医“胃脘痛”、“噎膈”、“痞满”、“呃逆”、“积聚”、“反胃”等范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2]。近年来众多专家学者在继承传统中医理论的基础上,通过自身的摸索与实践,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中医对胃癌的病因病机以及治疗方面的许多新学说、新观点,极大地丰富了中医药在胃癌临床治疗上的理论依据。
1各家学说
1.1从痰论治
在中医经典理论中,痰是疾病发病的重要病因之一,又是疾病过程中形成的重要病理产物。外感六淫、内伤情志、饮食劳逸均可导致痰的产生。痰滞成积既是胃癌的表现又是胃癌形成和进一步发展的病因。朱丹溪所描述的“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正与胃癌易于浸润转移的特点相类似。手术以后,正气受戕,脾失健运,水湿运化失司,容易促进痰浊的再次生成,恰好又为胃癌的复发及转移创造了物质条件。由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从痰论治”是中医辨治胃癌的一个重要法则。有众多专家学者对此持有相同观点。魏品康[1、2]认为“痰”是胃癌产生的重要病理基础,并以此提出“痰-污染学说”。强调“痰”对于局部细胞的浸淫,导致细胞突变,是胃癌产生与发展的关键。对于“痰”形成的有形包块,提倡以“消痰散结法”为治疗大法。自拟消痰散结方治疗胃癌及抗转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钱彦芳[3]认为胃癌因痰浊瘀噎胃络而成,治疗当以导痰和胃,开瘀散结。以丹参饮加旋复代赭汤加减治疗。黄萍等[4]认为,痰滞胃腑,痰瘀互结,肿块内生,阻隔胃气,发生胃积。强调治痰重在调和气血、重在调补脾肾、疏肝散积、治痰即为解毒。
医药科技期刊特点综述
作者:梁天天唐云单位: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社
随着医药科技的不断发展,不断有面向新研究领域的期刊创刊,也有一些针对过时技术的期刊停刊,但归纳起来,医药类科技期刊的特点是规模大、分类杂,竞争激烈。网络化和数字化的发展趋势早在20世纪90年代,万方、维普、知网等数据库陆续建立,这标志着国内科技期刊网络化的开端。最开始的阶段,只能称为科技期刊数字化而不是网络化,因为当时大量的期刊内容通过扫描、数码排版等数字化技术变成了电子文本,但是限于网络的普及度较低,大多通过刻录成光盘的形式出版发行到读者的手里。而光盘也是和纸质杂志一样通过邮局寄送,只是相对减少了印刷环节,在信息传播的便捷性和高效率方面并没有太大的优势。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进入21世纪后,网络在我国得到了大规模的普及,从拨号上网到高速宽带网,从有线到无线,通过网络传播信息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也越来越方便和快捷。此时,国内大多数的科技期刊在纸质杂志发行方面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凡事都有两面性,各数据库的科技期刊所载文献的Web下载量有了爆炸式的增长,但是,相关下载的经济收入大部分被几大数据库所获取,作为内容提供者的科技期刊本身并未能通过网络发行的增长来弥补纸质发行的损失。随着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在2008年与万方数据达成独家授权后,国内科技期刊掀起了一场科技文献内容争夺战,同属医药类的中国药学会主办期刊,与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不同,选择与中国知网数据库合作。由于这样的竞争,医药文献数据不得不分属不同的数据库,这对于读者完整了解相关疾病治疗方法增加了难度,间接使患者的治病用药成本提高、风险增加。所以,各医药类期刊主办单位都致力于提高自身网络化水平,发展独立期刊网站以及文献检索下载平台,这样既能保证科技期刊的健康平衡发展,同时又能为读者提供完整的文献记录。
医药类科技期刊网络化的内容
建立在线稿件处理系统科技期刊的稿件除了部分约稿外,大部分由相关专业的科研人员投稿,越是全国性的核心期刊,其稿件来源的地域范围越是广泛。之前,由于纸质稿件需要进行邮寄,修改意见和修改稿浪费了大量的时间,拖慢了最新医药科研成果的发表。此后,随着网络的普及,很多编辑部通过电子邮箱来收发稿件,但是医药类文献为了客观地表述研究结果,需要提供大量的谱图,如薄层色谱的照片、高效液相色谱的图谱等;以及为了直观地展现实验结果,需要提供电镜照片、组织切片照片等数据。但这类文件存储量较大,电子邮箱往往受到附件大小的制约,不能完整地将这些文件上传成附件;而且电子邮箱不能将同一篇文献的整个审稿、修改、编辑流程归档,这使编辑处理稿件增加了很多工作量,客观上拖慢了审稿的进程。滞后的出版模式,导致科研成果的滞后和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低效性,也影响科技工作人员的创新竞争能力和积极性[3]。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编辑部建立了自己杂志的在线稿件处理系统,充分考虑科技期刊的稿件处理流程,为编辑节约了大量事务性的工作,同时也为作者的投稿、修改提供了便利。期刊全文数字化上网期刊的最大资源就是出版的文献,而数字化的文献资源无论在信息传播还是文献保存上,相对于纸质期刊都具有很大的优势。因此,尽快开展期刊全文的数字化工作是各杂志社重要的一项工作。期刊全文数字化其实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过刊的全文数字化;二是当期刊物的全文数字化。国内的医药类科技期刊大多都有较长的办刊历史,短则十几年,多则几十年,之前的过刊文献不仅对现在的医药工作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也是记录我国医药科技发展的宝贵历史素材。而纸质期刊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可能造成某一期的缺失,同时也不利于查找,所以尽快利用数字扫描技术将过刊全文数字化,不仅可以永久保存,同时方便对文献进行检索、统计和整理。目前,所有期刊都已采用了数字化排版,但是只有将方正等排版格式的文件转换成PDF等方便读者阅读的格式,并及时上传到网络供读者下载,才能真正体现数字化、网络化优势,做到网络优先出版。
医药类科技期刊网络化的手段
编辑部人员熟悉网络知识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不断普及,作为科技期刊的编辑人员,掌握一定的网络知识是一项必备的条件。前文所涉及的稿件在线处理系统,如果没有编辑部人员对网络知识熟悉的基础,即使通过专业网络科技公司建立了系统,也只是一个不能很好运转起来的摆设。在科技期刊网络化的过程中,编辑部网络基础较好的年轻编辑应该起到勇于实践的带头作用,而较资深的编辑需要本着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精神,将网络系统的使用与自己丰富的科技期刊编辑经验结合,充分享受新技术为自己工作所带来的便利。充分利用网络科技公司的服务据统计,国内医药类科技期刊大部分仍以单刊的形式存在,还未形成大规模的期刊群,类似中华医学会杂志社过百期刊的单位还是少数。所以,作为单独一家的科技期刊,要独自办到建立在线稿件处理系统、将所有期刊文献数字化上网这些工作是非常困难的,也是没有必要的。所以大部分期刊选择和专业的网络科技公司合作,使用他们开发的现有系统,同时享受性价比较高的系统升级和维护的服务。目前,市场上已有多家较为成熟的公司在经营相关的产品和服务,期刊能够根据自己的要求和特点从中选择较为适合自己的产品。在这样自主选择的前提下,在完善稿件在线处理系统时,期刊也可以从不同的公司选择自己需要的软件模块进行整合,如非常重要的在线缴费功能,目前同一个在线稿件处理系统就可以兼容多个不同公司开发的在线支付功能,提高了应用的覆盖广度。
中医药期刊药学文献价值研究
辛亥革命以后,西方文化及西方医药学在中国进一步传播,这对中国社会及医药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随之出现了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思潮,中医药学的发展受到阻碍。为了宣传、发展和改进中医药学、传播与普及中医药理论,中医药界仁人志士创办了民国中医药期刊。作为中医药学术传承不可或缺的资料,期刊保存了大量史料和学术文献,具有很高的价值。本文以江苏地区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收藏的民国时期江浙沪出版的50种中医药期刊为研究对象,以药学栏目和专号为切入点,对民国中医药期刊中的药学文献进行整理和价值研究,以期从学术传承的角度了解民国中药学发展的样貌。
1民国中医药期刊药学栏目整理与内容分析
1.1民国中医药期刊药学栏目整理。民国中医药期刊处于从无到有的探索发展期,医药界处于西学东进、废中存西、战乱频繁的社会背景下,栏目设置呈现随意性、无标准性等特点,栏目名称呈现各自为政、百花齐放的局面。研究的50种中医药期刊,46种创办时没有明确的编辑体例、收录范围和读者定位,也没有定义栏目名称和栏目内容。通过对栏目的统计和栏目内容的分析,笔者整理出民国时期只收录药学论文的栏目有“药物”、“药物研究”、“药学研究”、“药物学”、“方药”、“验方与治验”、“新药介绍”,期刊与栏目的对照情况见表1。另有些期刊中“学说”、“医药学说”、“医药杂识”、“民众医药”、“专著”、“论文”、“研究”栏目下也刊发中药学研究的文章。《神州医药学报》《绍兴医药学报》创办时就明确了药学栏目的名称和内容。《神州医药学报》“学说”栏目药学部分包括药物学、药剂学、化制学和格致学四类,规定“凡单味之天然品、人造品如草、木、金、石、昆虫、鸟兽及各种精粉、油脂、酒水等”属药物学,“凡合味方剂配合丹、膏、丸、散、酒水各方”属药剂学,“凡药品之炮制成分、之分化”属化制学,“凡植物、动物、矿物之解剖、生理”属格致学[1]。《绍兴医药学报》“学说”栏目分医学部和药学部两门,药学部分生药学和医药化学两类,要求“各科学说,择其最精要者编述之,其间中者编撰,西者译述或征求”[2]。1.2民国中医药期刊药学栏目内容研究。药学类栏目是民国中药学研究成果和学术思想的体现,是杂志的重点栏目之一,栏目主要收录研究中药的采制、性能、功效及应用的论文,以及探讨验方临床功效、药物制剂和药物整理方面的文章。期刊由于办刊目的、编辑出版者和读者定位的不同,药学栏目的研究内容又各有侧重。《苏州国医杂志》“药物”栏目主要研究药物的临床应用和药效,从第7期开始,栏目名称改为“药学研究”,着重从名称、形态、产地等九个方面介绍药物的功效。如陶克文的《大黄之功用及其补性之研究》。《国医导报》第1卷“药物研究”主要是民间单方的功效研究,如叶橘泉的《景开草为炎症吐血特效药》。第2卷开始,栏目名称调整为“药物”,收录以科学方式整理药物的论文,以及药物制剂、方药研究等方面的文章,如黄劳逸的《国医药物学》,沈仲圭的《方药碎语》、周慧心的《验方集解》等。《医药卫生月刊》的“方药”栏目包括药物和验方两部分,药物主要介绍单味草药,包括一些民间秘药,验方主要介绍中成药,如朱寿朋的《肝胃病方两则》。《中医杂志》“药物学”栏目对中药作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刊发的论文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单味药物的研究,如许有恒的《浙贝母之形状与培植及制干法》。二是药物的整理与研究,形成方便实用的资料汇编,便于医药界人士使用与学习。如徐子石编的《药性类编》,按药性将492味中药分成宣肺祛风之品、升阳散热之品、回阳温寒之品等23品。三是有关中药理论问题的探讨。如王苇生的《辨中药之真伪》、叶劲秋抄录前人的《药品道地录》等。《中医世界》“药学研究”栏目涉及药物研究、中药学发展、理论探讨等方面的内容。药物研究方面,主要从本原、形态、产地、性味、成分、效能等方面研究中药。中药学发展方面,则呼吁重视国产药物、地道药材的整理与发展。理论探讨主要是临床应用和药效研究等,如曹颖甫的《经方实验录》。《卫生杂志》“验方与治验”栏目记录了民间就地取材的植物药方和功效。《国药新声》“新药介绍”主要从成分、制法、功用、主治、用法、包装等方面介绍当时生产的中成药。“专著”栏目着重从名称、释名、科属、产地、辨真、形态、药用之部、性味、修治、成分、药理作用、医治效用、用法、用量、处方名称、禁忌、制剂等方面对国药进行整理与研究。《绍兴医药学报》有关中药学的文章收录于“学说”栏目的药学部,如严绍岐的《用药要决》、何振华的《本草必用》等。《神州医药学报》中药学研究论文收录于“学说”栏目下的药学类,药学类包括药物学、药剂学、化制学和格致学四小类,如郑肖严的《中西药学汇参》入药物学类,包桃初的《桂枝汤即阳日汤议》入药剂学类,包识生的《香药制造法》入化制学类,徐长卿的《以形象形论》入格致学类。药学栏目的作品是民国中药学研究的重要学术成果,栏目重视中药材和临证用药研究,注重中药资源的推广和整理,谋求中医药改良与发展道路,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2民国中医药期刊药学专号整理与内容研究
期刊专号是指集中一整期的版面,专门报道、论述、研究某一主题或某种专业内容的专刊,其中的学术专号就某一学术问题进行讨论,具有重要的史料和学术价值。2.1民国中医药期刊药学专号整理。药学专号是指以整期期刊的篇幅集中刊登药物学研究成果的专刊,强化了期刊的学术理论倾向,拓展了药学专题讨论的浓度和广度,促进了中药学学术交流和学术成果的积累。民国中医药期刊药学专号共有7期,具体情况见表2。2.2民国中医药期刊药学专号内容研究。《医界春秋》“药物学特刊”刊发了15篇有关药物学的文章。这些文章有的探讨发展中草药栽培与国计民生的关系,如张汝伟[3]在《吾国地大物博荒野甚多宜设法垦种草药以应世用而挽利权刍议》一文中提出中草药人工栽培的思路,呼吁“留心国药、留心垦荒、留心弭乱、留心经济侵略”;有的探讨中药制法改良方法,如叶橘泉的《国药改良炮制谈》;有的探讨中药科学化研究的思路,如宋大仁的《中药之科学的研究》;有的是医家对中药的考证研究性论文,如杨华亭的《甘草考证》;还有的是对单味药的研究文章,如岳秀钟的《芦荟之研究》从产地及形态、释名、性质、功用、主治、用量及配合、禁忌等方面作了阐述。《现代国医》“药物专号”陈存仁对人参作了全面的考证和研究。首先介绍了处方用名、古籍别名、外国名词、花名及士名、参商隐名、异类参名,接着从基本、产地、形态、种类、种植、栽培之要点、采取、炮制、性质、近世应用、效能、医治、作用、主治等方面作了研究,然后是张仲景对人参这味药的实验和历代记述考证,以及日本学者对人参的研究成果。专号最后还收录了陈存仁的《古今药学书目考》和《近代各杂志药学稿件索引》。《中医世界》“药物讨论号”刊登了陈存仁对甘草和黄耆两味药的考证研究性论文。从处方用名、古籍用名、外国名词、药商花名、基本、产地、性质、形态、近世应用、用法、医治、作用、用量、主治、张仲景之发明、历代记述考证、成分、辨伪、著名方剂、禁忌、近人学说、参考资料等方面进行研究阐述。还刊载了中本汉医名著牛山香月启益著的《药笼本草》。《大众医学月刊》“中药专号”收录了当世名家和前人研究单味中药的文章,并按强壮剂、健胃剂、解热剂、制表剂、攻里剂、利尿祛湿剂、镇痛镇静镇痉剂、镇咳祛痰剂、理血剂、收濇剂、滋补剂、杀虫剂十二章进行归类。如时逸人的《党参效用之考证》、沈仲圭的《附子之研究》等归入强壮剂;章次公的《山药之研究》、叶橘泉的《石菖蒲》归入分健胃剂;贾燮卿的《石膏功用之研究》、金澄甫的《陈金汁治大肠实热之特效》归入解热剂,等等。《中华医学杂志》“国药专号”编辑目的是为“吾人研究国药,自应采取现代科学方法,且不妨利用以前中外学者研究所得之结果,以作更进一步之贡献。本志为提倡是项精神”[4]。伊博恩《中国药物近十年中曾用科学方法试验者》一文,对当时十年来所有研究国药的文献汇集作了评述。朱恒璧的《几种国药之成分及药理》对延胡索、麻黄素、莽草等15种中经进行了分析。余云岫的《三子养亲汤小治验》介绍了紫苏子、白芥子、萝蔔子三味药构成的三子养亲汤临床上治疗43个病例的效验。《新中医刊》“国药专号”收录了15篇关于中药学方面的论文。这些文章有的是对国药发展问题的探讨,如朱小南的《国药前途之展望》;有的是对药物文献的研究,如钱公玄的《香药考》;有的是对药物功效的研究,如蒋文芳的《中药兴奋剂之范围》,章次公的《论止血剂》;有的是临床药物治疗疾病的案例记录,如程绍典的《中国治疟剂之发掘》,汉河的《蔓陀罗华治气喘失眠》;有的是药物史料分析,如朱中德的《本草史话》;还有药物新研究成果介绍,如《国药参三七成分之新研究》、《蒜之新药理》等。
3民国中医药期刊药学文献的价值研究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药研究论文
【摘要】通过对近10年核心期刊发表的中医药防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相关文献整理及分析,从动物实验研究、临床实验研究与临床观察、个人经验心得及其他类四个方面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进行综述;且将近5年与近10年相关文献进行对比,认为中医药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研究方面虽暂未能完全揭示其机理,但实验研究广泛且深入;在对该病的治疗方面虽缺乏统一的分型诊治标准,但疗效可靠、显著。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药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指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和肠上皮化生的疾病。祖国医学无此病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仍可归属于“胃痞”“胃脘痛”等范畴,是临床上常见的难治病。目前现代医学对该病的一般治疗效果欠佳,运用中医药治疗本病,不仅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经胃镜及病理检测证明可阻断和逆转其癌变。因此,如何发挥中医学在该病中的治疗优势,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笔者于CNKI中检索关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文献(检索限定如下:检索项:篇名;检索词:慢性萎缩性胃炎;匹配:精确;范围:核心期刊;更新:全部数据;时间:1998~2007年),共检索出文献270篇,与中医药相关的文献为234篇。其中近5年的相关文献共142篇,与中医药相关的文献为124篇。现将资料进行了分类整理后,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药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1中医药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动物实验研究
1.1数据统计在检索到的234篇与中医相关的文献中与动物实验研究相关的文献为32篇,占文献总数的13.68%;其中近5年的动物实验研究相关文献为23篇,占近5年文献总数的18.55%,占近10年与动物实验类相关文献总数的71.88%。从数据中看中医药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动物实验研究在总体研究的比例上有所增加,在动物实验研究中近5年的研究数占很大的比例。这说明与中医药相关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动物实验研究在逐渐重视,呈现明显的增加趋势。
1.2治法方药在此分类的32篇相关文献中,对单味药的实验研究文献有6篇,其中近5年的文献占5篇,如有关蒙脱石[1]、云母[2]、三七[3]等;对经方及成方等组方的实验研究文献有19篇,其中近5年的文献占13篇,如黄芪建中汤[4]、丹白麦门冬汤[5]、三参滋胃饮[6]等;对经络俞穴的实验研究文献有4篇,如孙玉霞等[7]的研究,其中近5年的文献占2篇;对治法、机理、其它方法的实验研究各有1篇,均为近5年文献。从以上对动物实验的分类可以看出近5年的研究在数量上明显占优并在研究方法上呈多样性。
慢性胃炎实因求治分析论文
【摘要】慢性胃炎作为一种临床常见病、多见病而受到重视,现代医学对其发病原因不十分明确,治疗方案亦不成熟,经过多年的探讨与实践,目前临床采用传统的中医药方法进行辨证、治疗,在治疗慢性胃炎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慢性胃炎;病因;辨证;中医药疗法
慢性胃炎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性改变,是一种常见病,其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于首位;其起病缓慢,时轻时重,病程较长,临床可见有上腹疼痛、饱胀、嗳气、反酸、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乏力等,严重者可有消瘦、贫血等症状,而胃窦部是最易发生胃炎的部位。目前在临床较常见的有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和糜烂性胃炎。而现代医学对慢性胃炎发病的原因尚不明确,而治疗方案亦不成熟,而中医药治疗慢性胃炎成为一种趋势和研究方向。
中医无慢性胃炎之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慢性胃炎可分属于中医学中“胃脘痛”、“嘈杂”、“吞酸”、“呕吐”、“痞满”、“呃逆”、“嗳气”等范畴[1]。
慢性胃炎的病因较为复杂,从中医学角度看主要可分为外感六淫、饮食所伤、脾胃虚弱、肝气犯胃等。
1外感六淫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研究论文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中医药疗法气阴两虚肝虚不足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引起的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在糖尿病中的发病率达47.66%[1],是引起慢性肾功能衰竭和死亡的常见原因,占糖尿病患者死亡率的60%[2]。笔者就中医药对DN研究进行归纳,报道如下。
1病因病机
耿嘉等[3]明确地将DN的病因病机概括为“奇恒柔弱,内热熏蒸,伤津耗气,血稠液浓,蓄浊失精”,并强调气阴两虚是DM及DN的基本病机,瘀浊阻滞贯穿DN始终,是导致DN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南征[4]认为,DN的发生是疾病迁延,气阴两伤,阴损及阳,渐致血脉瘀阻,邪毒内生,损伤肾络而成,毒损肾络为病机核心。陈翠兰等[5]认为DN是在气阴两虚,阴虚燥热的基础上发展而来。陈以平等[6]认为虚、瘀、湿、浊是DN之基本病机,四者中虚是导致DN的始动因素,瘀是构成DN的病理基础,而湿、浊是加重DN不可忽视的方面。吕仁和等[7]认为DN是消渴病久治不愈,伤阴耗气,痰热郁瘀互结,阻于络脉,形成微形瘕,由瘕聚渐成积的过程。瘕的形成与发展是DN的成因和病变发展的关键。朴春丽等[8]认为,毒损肾络是主要病机,邪阻肾络,深滞于浮络、孙络是其病情缠绵久治不愈的根本原因。
2临床研究
2.1辨证论治杨永铭[9]将DN分为燥热阴虚、气阴两虚、脾肾气(阳)虚、阳虚湿浊瘀阻4型与DN的改变的各期相对应,共观察248例,早期以气阴两虚为主,临床期以阴阳两虚为主,终末期以阳衰湿浊瘀阻为主,各期中医辨证均有侧重,治疗结果显示西医分期、中医辨证相结合的诊治模式是可取的。张耿良[10]把DN分为气阴两虚;脾肾阳虚;心肾阳虚;阴阳两虚;浊毒内阻5型。分别治以益气养阴活血;温肾健脾,利水活血;益气养心,泻肺利水;调补阴阳,益气固肾;清热解毒,降浊和胃。盖灵芝[11]辨证分为:气阴两虚,肝肾不足型,治当益气养阴,予参芪地黄汤合生脉饮加减;脾肾两虚,瘀血阻络型,治当健脾补肾,活血通络,予四君子汤合六味地黄汤加减;阳虚血瘀,水气凌心型,治当温阳利水,化浊祛瘀,逐毒降逆,予大黄附子汤加减。叶任高教授[12]提出4型:肝肾阴虚型,方用六味地黄汤加减;气阴两虚型,方用生脉散加味;阴阳两虚型,方用金匮肾气汤加减;阳虚水泛型,方用真武汤加味。时振声教授[13]将本病分为4型:气阴两虚型,方选参芪地黄汤,偏气虚用五子衍宗丸加减,偏阴虚用大补元煎加减;脾肾气虚型,方用水陆二仙丹合芡实合剂加减,亦可用补中益气汤加减;阴虚型,方选归芍地黄汤、六味地黄汤合二至丸加减;阴阳两虚型,方选桂附地黄汤、济生肾气丸、大补元煎加减。
新中医杂志投稿论文格式要求
《新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主办的国家级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统计源期刊,综合影响因子:0.224。新中医一直以提高水平、高质量而成为我国最具影响力、并在世界上有一定知名度的中医药学术刊物。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办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华中医药学会国际刊号:0256-7415国内刊号:44-1231/R出版地方:广东邮发代号:46-38创刊时间:1969年发行周期:月刊期刊开本:A4
复合影响因子:0.578
综合影响因子:0.293
期刊全年定价:¥180.00
所属分类:期刊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医药卫生科技中医学
近代医学期刊研究
媒介作为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沟通社会信息、记录科技发展、促进社会进步、提供娱乐休闲的社会功能。人类科技发展的推动,以及各阶层、组织间信息交流的需要,以及市民娱乐休闲的需要,才促进了各种媒介类型的产生和不断发展。期刊在媒介史上是最后出现的纸媒,继承和结合了图书、报纸二者的优点,形成了独特的媒介特征。在整个期刊群体中,既有为科技类期刊承载最为高端、前沿的科技信息,也有大量的哲学、社会科学期刊为社会进步提供理论支持,各行业、各领域、各地域也均有各种期刊充分进行信息交流,更有大量综合类期刊为社会提供休闲娱乐,这些功能使得期刊成为相当受重视的各种媒介类型中重要的一种。文化发展与历史息息相关,而期刊正是文化传播的载体。期刊是在具体的历史时代中对人民大众需求的全面满足的体现。期刊的发展不仅与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有关,也与社会发展及政府的指导方针有关。我国医学期刊在时代的浪潮中随波逐流,其发展已历经百年。从医学期刊创立以来,医学发展史中的所有重大变化都与期刊紧密联系在一起。医学期刊可以反映出中国近代医学的实际状况以及其对社会文化、医学格局的影响。通过对医学期刊史的发掘和整理,不仅可以反映我国的医学传播过程,也有助于研究期刊在传播中的角色和作用。现有研究对期刊进行整体上的史料梳理研究较为匮乏,而该类研究最能体现作为媒介的期刊如何反映时代特色。故本文对近代医学期刊史进行梳理,纵观时代需求对期刊定位的影响。
一、医学期刊近展史
(一)晚清时期。晚清时期是医学期刊的萌芽期,在此期间共创办了医学期刊26种[1-3]。我国医学期刊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1792年。清代名医唐大烈受到当时的讲学之风的影响,创办了我国第一本医学期刊——《吴医汇讲》,自此开创了我国医学期刊史的先河。由于印刷技术的发展与兴盛,以及时代与社会的需求,医学期刊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此时期的中医期刊尚不多,以西医药学期刊为主,并且此时还未对医学科目进行细分,以综合类期刊为主。其中,中医期刊6种,西医期刊15种,中西医综合期刊5种。传教士在近代中西医文化交流活动中发挥了媒介和桥梁作用,这种活动对中国医学和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传教士来到中国的主要目的是传教,传教士试图通过输入现代科技知识和西方人文社科知识推动基督教的传播,即通过广义的西学来改造中国。19世纪初,罗伯特•马礼逊以传教士的身份进入国中,开启了基督教在华传教的历史。由于传教收效甚微,传教士转而利用教育、医学和办报等途径作为传教的辅助手段,把国外的科学文化和知识传入国内,其中比较有名的传教士有利玛窦、龙华民、艾儒略、汤望若等。在尝试过各种手段后,传教士们发现“医学传教(MedicalMissionary)”的效果较好。通过向当地居民治病施药,民族间的藩篱逐渐被消除,传教士得以接近中国各个阶层。特别是1805年葡萄牙商人将牛痘活苗带到澳门,开展了牛痘接种。英国医生皮尔逊编译了牛痘接种的相关书籍《牛痘奇法》,使牛痘法在华迅速传播,加速了西方医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1817年牛痘接种经验被总结为《引痘略》,在国内被相继翻刻刊行。1835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外科医生郭雷枢首次呼吁欧美教会雇佣传教士医生来华服务,自此大量的传教士医生进入国内,将西方医学大规模传入。鸦片战争导致中国战乱不断,人民饱受疫病伤痛折磨,而西医见效快、痛苦少,加之当时的传教士开办了西医院、翻译医书等,使中国民众对西医的逆反心理逐渐减弱,日益接受了西医在治疗疾病中所扮演的角色。1880年由广州博济医局发行《西医新报》(Western Healing Gazette)是我国第一份西医中文医学期刊,由嘉约翰(John Glasgow Kerr)担任主编。但《西医新报》因当时的文献匮乏以及具体执行中产生的问题,导致其仅维持了两年即告停刊。自17世纪下半叶起,西欧相继出现了柏林皇家医学会、巴黎外科学会、爱丁堡和伦敦医学会等医学团体,他们通过举办会议、编辑期刊,极大地推动了当时欧洲医学的进步[4]。1886年以美国医学传教士文恒理为代表的在华的医学传教士借鉴西方的医学社团制度,在上海成立了国内首个医学社团——“中国教会医学会”(TheChina Medical Missionary Association),即博医会。博医会于1887年出版发行《博医会报》(China Medical MissionaryJournal)。然而,《博医会报》是一份英文期刊,在办刊时曾预想每期“附列中文医论一则或二则,以备参考”,希望“中国有学西医之士,相与有成。无论内外各科,务抉精义著为宏文,以光简册”,但直至《博医会报》与《中华医学杂志》合并也未能实现转变为中文期刊的计划。其后这些传教士又在国内创办了西医报刊,如《海关医报》《西医新报》等[5],至此西医开始大规模传入我国。传教士拉开了“西医东渐”的帷幕,并且通过报刊这种现代性传播工具把西医带入国内。他们的目的无非是为传教,但也以此为契机为西医学打下了基础,并促进了西医学在中国的立足与发展。期刊的出现改变了中国传统的医学传承方式,颠覆了中国传统信息传播方式,将新型大众传播工具和传播模式引入国内,从而揭开了中国近代期刊史的序幕。与此同时,清政府也因办“洋务”的需要,开始成批派遣学生出国留学。经过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入侵后,清朝统治几乎倾覆。为维护垂危的统治,清政府开始向日本广派留学生,培养“新政”人材,而日本政府也企图通过留学生来增强其在中国的势力。一时间留学生如水赴壑,纷纷至日本留学。受到日本文化、政治的影响,在留日学生中出现了“科学救国”、“从医学开始改变中国的落后局面”的思潮。留日学生组织了名目繁多的学术团体,并创立了几十种介绍西方学术文化、宣传君主立宪或反清革命的期刊,其中医学期刊以《卫生世界》为代表。这些由国人创办的启蒙报刊打破了外国对西医传播权的控制局面,进一步加速了西医传播的本土化进程。在当时,这为启迪民族精神、谋求救国良策方面起到了不可低估的积极意义[6]。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时期出现的以“著述医”自称的陈垣。与多数爱国志士一样,陈垣以笔为枪,以报刊为阵地,先后创办了《医学卫生报》及《光华医事卫生杂志》,利用报刊的宣传教育功能开辟出一条切实可行的医学救国之路,即以“医人医国为其宗旨,医学新知为其内容,报刊传播为其形式[7]。”这两方面的原因使医学的发展较其他学科更早、更快。而期刊作为记载、传承、传播学术成果的载体正好反映了这一历史过程。(二)民国时期。民国时期(1912—1949)是“中国社会逐步实现由旧到新的转变时期”,也是我国医学发生重大变革的特殊时期。受近代西学东渐思潮的影响,西医和中医体系在这一时期产生了激烈地碰撞[8]。政府实行扶植西医、压制中医的政策,使两种医学体系的发展进程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样态——西医获得长足发展,中医却举步维艰[9],但无论是中医药期刊还是西医期刊在此期间都曾得到迅猛的发展,其数量、品种均达到了历史上的空前水平。据《中国医学通史•近代卷》记载,1980—1949年国内创办的中医药期刊约260种;1912—1937年出版西医药期刊共237种,但多数出版时间不长,影响不大;1938—1949年出版西医学期刊约有百种,但至1948年底仅存30余种[10]。民国时期的中医药期刊主要由中医社团、中医学校和中医药界知名人士承办,以“发扬国医国药”、“谋国学之复兴,作知识之交换”为主旨。1920年前创办的中医药期刊约20余种,以《和济医学卫生报》及《医药卫生通俗报》为代表。1920—1937年是中医药期刊出版的活跃期。由于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以及中医的兴废争议,中医学界各单位与知名人士联合发声,先后出版了中医药期刊逾200种,多集中于经济、文化较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如上海、江苏、浙江、广州等。出版数量以上海最多,其次为浙江、江苏、广东、福建、北京、天津等。其中以《中医杂志》、《医学杂志》、《医界春秋》《杏林医学月报》等为代表。1938—1949年,由于抗日战争爆发、政府对中医打压以及期刊的经费和人员不足等问题,导致多数期刊被迫停刊。此时,中医药学界为中医生存问题还在不断努力,仍创办约80余种刊物,但大多刊行年代不长,缺乏影响力。而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向西南转移,四川、广西等地也相继创办中医药刊物,其中以《中和医刊》、《国医月刊》、《复兴医药杂志》为代表。在抗日战争胜利后不久,由于内战全面爆发,社会经济萧条,导致期刊业也随之萧条,中医药期刊一度沉寂,仅少量期刊进行复刊,新刊物也很少,以《新中医》、《杏林报》、《华西医药杂志》为代表。在西医药期刊方面,其历史演变与民国时期政治斗争的变化轨迹本质上一致。由于当时列强入侵以及工业文明的兴起和发展,中国的旧式教育制度已不能适应当代社会的要求,政府曾多次颁布法令推行学制改革,包括以日本学制为圭臬的壬子癸丑学制和以美国学制为圭臬的六三三学制。在政府的支持下,自办医学院校迅速发展,逐渐取代教会医学校成为了当时主要的西医人才培养基地,为西医发展提供了大量后备人才,预示着西医传播已经实现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的本土化。医学学校、医学团体、政府、本土西医以及各大报刊纷纷开始创办医学期刊,使西医药学传播事业在多主体传播格局下的繁荣发展。西医期刊在此时期的传播进程呈现出阶段性和地域性差异,但是其数量飞速增长,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期,到1949年共创办期刊500余种。期刊发展总体趋势为逐步增加,几乎每年都有新刊创立,共经历了四个办刊高峰,分别为1920年、1930年、1940年和1947年,均处于民国社会政治经济政策发生重大转变的时期。有研究[6]对近代西医药学报刊进行整理发现,仅确知创刊时间的专门性西医报刊就多达501种,另有约330种医药卫生方面的副刊;期刊类型也十分丰富,如西医、西药、护理、口腔、公共卫生以及其他综合性报刊等。经过大规模宣传、办学、译书等传播手段,西医学被中国医学界和民众广泛接受,成为主流医学。这时的西医学本身已经历了重大的发展和变化,成为奠基在近代自然科学技术基础上的一门综合性科学[11]。西医传播中心也随着社会动荡经历过数次变迁,医药学期刊先是以沿海口岸和沿江流域、经济较为发达的上海为传播中心向周围扩散,其后在红色抗战时期随着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转移至西部地区和革命根据地,最终形成一个“多极-多向”的扩散网络[6]。这一过程可以大致上分为三个阶段:(1)民国前期(1912—1927):在此时期,受到革命运动的影响,特别是新文化运动,西方文化兴盛,在“科学救国”、“医学救国”等主张下,西医药期刊经历了期刊的初创阶段。但此时西医体系尚未建立完全,北洋政府内外交困,其传播主要依靠个人,主要话语权还在外国人创办的刊物手中。西医药期刊在内容上也以文献翻译为主,缺乏国人的自主研究内容,内容较为粗糙。此时,西医药期刊的范围较小,影响力也很弱,传播仅集中于几个通商口岸,民众对西医的重要性不甚了解,也不感兴趣。(2)民国中期(1928—1937年):此时期是整个西医药期刊发展的兴盛时期。国民政府建立后,对医药卫生方面十分重视,设立卫生司负责全国卫生行政。中央卫生系统的建立为西医传播事业奠定了基础,西医期刊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快速发展,传播效力也显著提高。在此时,期刊主要由政府、社团以及民间个人组成,总体特点是数量大、分布广、规模化和类型化趋势明显。在传播内容方面较民国初期也有进一步延伸,增加了口腔医学、护理学、精神病学、皮肤性病学、眼科、药理学、法医学、妇产科、生理学等专业刊物,并且创立了精神层次的期刊和制度层次的期刊。(3)民国后期(1937—1949年):在此时期由于战争爆发导致的社会动荡,西医传播事业举步维艰。但国内的西医期刊仍在努力维持与发展,创刊量大幅增加,仅1947年就有43种西医期刊创刊,尤其是西南和西北地区创刊的种类最多。部分期刊甚至在多次停刊后又恢复办刊,其中坚持办刊五年以上的期刊包括《战时医政》、《中国红十字会会务通讯》、《云南卫生》、《现代医学》、《西南医学杂志》、《贵阳医学院院刊》、《军医通讯》等;一些影响较大的期刊甚至二十多年长盛不衰,如《中华医学杂志》、《中华护士季报》、《同德医学》、《中国红十字会月刊》、《民国医学杂志》、《卫生月刊》等。抗战期间,东部地区沦陷,其经济、社会和医药卫生状况每况愈下,创办的西医期刊数量与中西部地区相比显著下降。抗日战争结束后,随着国内经济政治中心的转移,中西部地区的医药期刊规模迅速萎缩,东部地区医药期刊发展繁盛,新创办报刊100余种,复刊20余种。这一时期的西医期刊比以往任一时期都更接近现实,适应战时需要,贴近民生,并且一些医疗制度层次的期刊已经开始对国家医疗政策进行深入的讨论。西医期刊已经成为了国家卫生行政的宣传者、推广者和监督者,在政府与民间、传播主体与受众之间架起了一座重要桥梁。
二、近代医学期刊的传播意义
(一)推动近代医学体系的建立。自传教士将西方医学思想带入了国内,我国的近代医学技术有了飞跃性的发展。而近代医学期刊的出现加速了西医学在国内传播,并促使西医本土化,对开启民智、推动近代医学体系的建立有着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这些医学期刊在普及西医知识的同时,也将西方的医学精神、卫生观念带入国内,将科学观念输入到国人思想之中。国内也由此将医学进行系统化概括,并细分出基础学科及临床学科,如解剖学、细胞生物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口腔医学、护理学、精神病学、皮肤性病学、眼科、药理学、法医学、妇产科等,奠定了我国近代医学体系的基础,在近代医学体系形成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理论支撑作用,初步建立了医学传播的系统模式。传统中医“有禁方之传授,重其道不轻以示人。后世沿其义而失其真,乃有秘方之名目。秘之又秘,遂终失传。”[12]中医的传统传承方式为师承,历来通过“口传秘授”,但随着报纸、期刊、书籍的普及,我国传统医学的传播和交流模式发生巨大改变。中医药期刊俨然成为了我国传统医学学术交流的媒介,也是中医与西医思想碰撞的平台。中医医师的交流传播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他们将自己的医学心得及思想述诸于文字。(二)促进了中国传统医学的学术交流和发展。交流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主要动力之一。传教士来华的主要目的是传播宗教,他们借用医学的力量在中国行医布道,通过创办期刊、翻译医术、开办西式医院和医学校等成为西方医学进入中国的主要渠道,让中医民众接触到西医知识和西医诊疗方法,促进了中国医学的多元化发展。与此同时,传教士在把西医学知识带到中国的同时,也逐渐加深了对中国传统医学的理解。部分传教士开始研究并向西方译介中医药学知识,为中国传统医学的传播打开了一扇窗口。一方面传教士希望通过向西方社会介绍中国传统医学,帮助其了解中国,进一步获得支持,推动传教事业;另一方面,他们希望通过研究中西医学的相似性,寻找东西方医学文化的相似点,以便在中国历史上寻找空间安置上帝[13]。医学传教士在编撰有关西医学著作、个人自传、刊物、社会调查报告的过程中,或多或少涉及到中国传统医学的内容。这些内容成为了西方人对中国传统医学的最初印象和轮廓。期刊等传播媒介作为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媒介,在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和沟通方面产生了较大影响,成为来华传教士行医传教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对东西方的社会、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14]。中医药学是一门实践性、经验性极强的学科,中医师承是我国传统医学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方式。传统师承教育一般以师授为主,师者言传身教,传道、授业、解惑。学者侍诊左右,耳濡目染,潜移默化,通过名师的点拨达到心领神会、掌握精髓的效果。这样的学习方式使得我国传统医学在学术交流和信息交换方面相对闭塞。中医药期刊的出现冲破了师承的樊篱,为中医界学者提供了新的学术交流的平台,各学派及各种学术思想得以交流和碰撞,使中西医汇通、中医科学化,进一步推动了中医的发展。通过中医药期刊,使得跨地域的临床经验交流得以实现,并进一步得到大规模的临床验证,使得中医科学化的思想广泛传播,为中医药学的未来指明了方向。(三)社会导向作用。期刊不单能够反映历史进程,它也能够对社会发展具有导向、凝聚、催化和控制作用[15]。洋务运动以后,国内出现了“科学救国”、“医学救国”的思潮。维新领袖梁启超呼吁“凡世界文明之极轨,惟有医学无有他学……医者,纯乎民事也,故言保民,必自医学始”。大批有志人士及学术团体通过创办的期刊宣传西方的科学文化,使国人开阔了眼界、更新了观念,为启迪民族精神、谋求救国良策起到了重要的意义。并且使人与人、团体与团体,特别是科学群体之间和科学社团、组织之间形成一种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强大聚合力,从而调整社会内部各种关系[15],维护社会的和谐统一,推动社会进步。(四)促进行业交流,提升社会服务功能。医学期刊在发展过程中不光承担学术交流的媒介功能,同时部分期刊也承担了行业交流的作用。如山西中医改进研究会创办的《医学杂志》在发挥期刊的学术传播作用同时,通过代销名家书籍、与其他中医团体组织交换期刊、在杂志刊登医药信息等的形式,与业界广泛交流。同时,借由这些医学期刊,研究会还开展了民间医方征集活动,出版《审查征集验方》。在通过期刊扩大影响力后,邀请著名医家从弘扬阐发传统中医和吸纳兼容西方医学等不同的立场进行思想交流,使得相关行业联系更加紧密。《医学杂志》还将太原市的执业中医的姓名、执业地址、门诊时间、诊费、擅长科目以及各大药店、销售的品牌中成药的介绍进行登载,建立了中医、药店的品牌形象,推动了中医药行业的发展。在方便民众对行业整体了解的同时,也强化了医生与中药的行业联系和合作,促进了中医药业界的沟通联络。
三、结语
中药注射剂研究论文
旅游地形象营销探究论文【摘要】目的求证中草药注射剂的应用价值。方法查阅文献与调查结合。结果中药注射剂在应用中虽然存在必须解决的内在的和使用方面的问题,但是在临床治疗中也取得有成效的、有价值的实例。结论振兴中医,为能实现中医药现代化,进行中药注射剂的研究、正确使用是有价值的,但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模式需改进,制剂质量和临床治疗中使用的一些问题也需解决。
【关键词】中药注射剂;中医药现代化
中药注射剂发展体现临床医疗的需要,也对振兴中医,实现中医药现代化,丰富医学宝库,有着积极而现实的意义。中药注射剂在儿童的使用,可减少化学药的缺陷,在医疗其他方面的应用,期望也是较高的。然而,中药注射剂在质量、应用上也留下许多疑问,本文就此作探讨性研究。
1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医疗应用是按中医药理论,还是用西医理论指导的探讨
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医疗以消炎、抗菌、抗病毒等作用应用,这应属于西医理论,血药浓度是否达到有效范围,现在还是个疑问,缺乏数据或依据的证实,而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医疗却效果明显[1],相当矛盾,值得研究。如果按中医药理论指导而分析,中医药理论体现治疗从整体、中药作用多方面的协同作用结果[2],有实用的意义和价值。
中药注射剂的制剂存在性味[3],这为中药注射剂应按中医药理论指导使用提供一些依据,比如,在有发热的病例中,中药中的清热药物作用主要不是针对病原体,因活性不足,而中医认为,发热可分别由外邪入里化热,内郁化火等体内或体外因素造成,而中药作用的特色发挥主要是多靶点效应对内源因素及疾病的形成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依靠机体本能改变或修复纠正机体的病变或缺陷,中药的清热药物就是依据这一疾病过程的不同阶段而辨证施治。因此,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医疗应用也会体现这个特色。摸索、分析、掌握这个特色,融会贯通不是易事,需要坚持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