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系范文10篇
时间:2024-04-10 01:14:2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医学院系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医学院系主任全年工作总结
2010年即将过去,在过去的一年里,作为一名管理人员,我们深知自己的责任,恪尽职守,作好本职工作,是组织,是同志们对我们的基本要求。现在我就一年来承担的医学一系临床教学管理以及附院科研、教学管理工作向领导和同志们作一汇报。
一、医学一系工作
2010年医学一系承担了学校10个专业,14门临床课程的教学任务。共完成教学8197学时,其中理论课4768学时,实验课3429学时。加强教学管理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我们进一步完善了学生信息员制度和教学督导制度,并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按质按量地完成了两个学期的期初、期中、期末教学检查工作,定期编写教学简报,将正反两方面信息及时反馈给各教研室和教师本人,并督促教研室提出整改措施,形成了封闭的教学监控环路。良好的教学管理,有效地保证了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我系2010届毕业生709人,报考硕士研究生并达到国家录取分数线有178人,占25.11%,实际录取122人,占17.21%,创我系历史上最好成绩。这充分反映出通过教学评估,我系的教学质量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医学教育是一门强调实践性的教学,由于学生人数的增加,我系的实践教学面临较大困难。为增加实践,强化学生的能力培养。2010年我系克服困难,合理安排,充分挖掘潜力,增添了主干课程的课间见习,并增加集中见习和实习前技能培训的课时数,从教学安排上保证了学生有一定的实践机会。为保证实习教学质量,我系在教务处的指导下坚持开展实习中期检查,并逐步增加检查范围,加大检查力度。2010年我系组成了内、外、妇、儿教研室的资深专家检查组,先后对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一一医院、上海市闸北区北站医院、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等5所教学医院进行了实习中期检查。本次教学检查工作受到了学校的高度重视,校领导和教务处领导亲临教学检查现场指导工作。通过此次教学检查,有力地促进了各教学医院领导和教学管理部门对实习带教工作的重视,进一步提高了各教学医院临床教师的教学意识和教学水平,也增强了医学院在各教学医院的影响力。作为临床医学专业,适应临床医疗形势发展的需要,不断改革教学模式是我系追求的目标。为使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毕业后顺利通过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2010年我系改革了毕业考试形式,由原来的单一笔试模式改为笔试和客观结构化临床多站式技能考核相结合的模式。组织附院、二院及地区医院三十余名高职称临床教师,历时7天时间,逐一对709名毕业生,从病史采集与病例分析、体格检查与技能操作、辅助检查结果判读三个方面,全面考察了学生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考试前对学生进行了广泛动员,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毕业考试改革的必要性,并对学生进行细致的考前辅导,引导学生认真复习。结果709名毕业学生仅有8名学生不及格,经过补考全部通过。改革之所以取得成功,正如同学们所说的,毕业考试改革显示了极大的实用性,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达到了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是国家教育部为提高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而实施的一项重大计划,是提升高校教学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2010年我系在教务处的指导下,积极参加学校的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在作好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工作的同时,作为主要单位参加了学校申报国家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的工作。2010年我系内科学、诊断学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外科学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显示我系的课程建设走上了一个新台阶。
二、附院工作
1.教学工作2010年附院共接收各专业实习学生623人,1月6日临床专业实习生正式进入我院实习,为使同学们很快实现从医学生向临床实习生转变,在吸取去年评建期间的经验基础上,我们精心组织了十三个理论讲座,包括医院介绍、医疗流程、实习管理规范、院感知识、医疗文书的书写、临床技能操作、无菌技术、影像诊断原则等内容,由医院的临床专家和管理人员主讲,对实习生进行上岗前的系统培训,岗前培训历时十天,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培训结束进行了结业考试。为完善各临床科室实习带教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激活管理机制,我们一直紧抓各科室实习带教工作,并要求各科室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本科室实习带教计划和出科考核方案。今年组织专家组对各临床医技科室进行了4次实习带教检查,专家们均严格按照教学管理考核评分表逐项检查,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给予纠正和指导,并根据各科室的工作情况给予了切实公正的评价。通过检查,大多数科室按照实习带教管理制度建立了带教工作档案、完成了科室教学活动计划、学生出科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
今年6月起,组织内、外、妇、儿教研室的专家对临床专业的实习医生进行了三轮大出科技能考核,考核的内容包括外科无菌技术、腹腔穿刺、胸腔穿刺、外科换药、影像读片等十几个单项的考核,基本上涵概了临床医疗常规操作的内容,通过考核极大提高了实习医生的临床综合技能和适应能力,加强了我院实习医生出科考核管理,全面提升了实习质量。为提高我院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增强临床教师教学意识,于2010年8月组织举办了“医院2010年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本次竞赛共49名青年教师参加。本届教学竞赛分为临床医技组和护理组两组同时进行,采取集中竞赛,现场评分,专家组与学生组评分相结合的方式。每位参赛者均积极准备,经过现场专家及评委认真评分和评议,共评选出一等奖4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0名。教学查房是临床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我院副主任医师的教学查房水平,进一步规范教学活动,提高临床教学质量,《关于举办“副主任医师临床教学查房竞赛”的通知》要求,将医院所有副主任医师分为3个年度进行教学查房竞赛。
医学院系主任个人工作小结
2010年即将过去,在过去的一年里,作为一名管理人员,我们深知自己的责任,恪尽职守,作好本职工作,是组织,是同志们对我们的基本要求。现在我就一年来承担的医学一系临床教学管理以及附院科研、教学管理工作向领导和同志们作一汇报。
一、医学一系工作
2010年医学一系承担了学校10个专业,14门临床课程的教学任务。共完成教学8197学时,其中理论课4768学时,实验课3429学时。加强教学管理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我们进一步完善了学生信息员制度和教学督导制度,并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按质按量地完成了两个学期的期初、期中、期末教学检查工作,定期编写教学简报,将正反两方面信息及时反馈给各教研室和教师本人,并督促教研室提出整改措施,形成了封闭的教学监控环路。良好的教学管理,有效地保证了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我系2010届毕业生709人,报考硕士研究生并达到国家录取分数线有178人,占25.11%,实际录取122人,占17.21%,创我系历史上最好成绩。这充分反映出通过教学评估,我系的教学质量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医学教育是一门强调实践性的教学,由于学生人数的增加,我系的实践教学面临较大困难。为增加实践,强化学生的能力培养。2010年我系克服困难,合理安排,充分挖掘潜力,增添了主干课程的课间见习,并增加集中见习和实习前技能培训的课时数,从教学安排上保证了学生有一定的实践机会。为保证实习教学质量,我系在教务处的指导下坚持开展实习中期检查,并逐步增加检查范围,加大检查力度。2010年我系组成了内、外、妇、儿教研室的资深专家检查组,先后对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一一医院、上海市闸北区北站医院、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等5所教学医院进行了实习中期检查。本次教学检查工作受到了学校的高度重视,校领导和教务处领导亲临教学检查现场指导工作。通过此次教学检查,有力地促进了各教学医院领导和教学管理部门对实习带教工作的重视,进一步提高了各教学医院临床教师的教学意识和教学水平,也增强了医学院在各教学医院的影响力。作为临床医学专业,适应临床医疗形势发展的需要,不断改革教学模式是我系追求的目标。为使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毕业后顺利通过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2010年我系改革了毕业考试形式,由原来的单一笔试模式改为笔试和客观结构化临床多站式技能考核相结合的模式。组织附院、二院及地区医院三十余名高职称临床教师,历时7天时间,逐一对709名毕业生,从病史采集与病例分析、体格检查与技能操作、辅助检查结果判读三个方面,全面考察了学生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考试前对学生进行了广泛动员,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毕业考试改革的必要性,并对学生进行细致的考前辅导,引导学生认真复习。结果709名毕业学生仅有8名学生不及格,经过补考全部通过。改革之所以取得成功,正如同学们所说的,毕业考试改革显示了极大的实用性,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达到了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是国家教育部为提高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而实施的一项重大计划,是提升高校教学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2010年我系在教务处的指导下,积极参加学校的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在作好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工作的同时,作为主要单位参加了学校申报国家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的工作。2010年我系内科学、诊断学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外科学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显示我系的课程建设走上了一个新台阶。
二、附院工作
1.教学工作2010年附院共接收各专业实习学生623人,1月6日临床专业实习生正式进入我院实习,为使同学们很快实现从医学生向临床实习生转变,在吸取去年评建期间的经验基础上,我们精心组织了十三个理论讲座,包括医院介绍、医疗流程、实习管理规范、院感知识、医疗文书的书写、临床技能操作、无菌技术、影像诊断原则等内容,由医院的临床专家和管理人员主讲,对实习生进行上岗前的系统培训,岗前培训历时十天,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培训结束进行了结业考试。为完善各临床科室实习带教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激活管理机制,我们一直紧抓各科室实习带教工作,并要求各科室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本科室实习带教计划和出科考核方案。今年组织专家组对各临床医技科室进行了4次实习带教检查,专家们均严格按照教学管理考核评分表逐项检查,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给予纠正和指导,并根据各科室的工作情况给予了切实公正的评价。通过检查,大多数科室按照实习带教管理制度建立了带教工作档案、完成了科室教学活动计划、学生出科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
今年6月起,组织内、外、妇、儿教研室的专家对临床专业的实习医生进行了三轮大出科技能考核,考核的内容包括外科无菌技术、腹腔穿刺、胸腔穿刺、外科换药、影像读片等十几个单项的考核,基本上涵概了临床医疗常规操作的内容,通过考核极大提高了实习医生的临床综合技能和适应能力,加强了我院实习医生出科考核管理,全面提升了实习质量。为提高我院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增强临床教师教学意识,于2010年8月组织举办了“医院2010年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本次竞赛共49名青年教师参加。本届教学竞赛分为临床医技组和护理组两组同时进行,采取集中竞赛,现场评分,专家组与学生组评分相结合的方式。每位参赛者均积极准备,经过现场专家及评委认真评分和评议,共评选出一等奖4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0名。教学查房是临床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我院副主任医师的教学查房水平,进一步规范教学活动,提高临床教学质量,《关于举办“副主任医师临床教学查房竞赛”的通知》要求,将医院所有副主任医师分为3个年度进行教学查房竞赛。
医学院系主任个人年终工作汇报小结
2010年即将过去,在过去的一年里,作为一名管理人员,我们深知自己的责任,恪尽职守,作好本职工作,是组织,是同志们对我们的基本要求。现在我就一年来承担的医学一系临床教学管理以及附院科研、教学管理工作向领导和同志们作一汇报。
一、医学一系工作
2010年医学一系承担了学校10个专业,14门临床课程的教学任务。共完成教学8197学时,其中理论课4768学时,实验课3429学时。加强教学管理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我们进一步完善了学生信息员制度和教学督导制度,并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按质按量地完成了两个学期的期初、期中、期末教学检查工作,定期编写教学简报,将正反两方面信息及时反馈给各教研室和教师本人,并督促教研室提出整改措施,形成了封闭的教学监控环路。良好的教学管理,有效地保证了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我系2010届毕业生709人,报考硕士研究生并达到国家录取分数线有178人,占25.11%,实际录取122人,占17.21%,创我系历史上最好成绩。这充分反映出通过教学评估,我系的教学质量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医学教育是一门强调实践性的教学,由于学生人数的增加,我系的实践教学面临较大困难。为增加实践,强化学生的能力培养。2010年我系克服困难,合理安排,充分挖掘潜力,增添了主干课程的课间见习,并增加集中见习和实习前技能培训的课时数,从教学安排上保证了学生有一定的实践机会。为保证实习教学质量,我系在教务处的指导下坚持开展实习中期检查,并逐步增加检查范围,加大检查力度。2010年我系组成了内、外、妇、儿教研室的资深专家检查组,先后对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一一医院、上海市闸北区北站医院、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等5所教学医院进行了实习中期检查。本次教学检查工作受到了学校的高度重视,校领导和教务处领导亲临教学检查现场指导工作。通过此次教学检查,有力地促进了各教学医院领导和教学管理部门对实习带教工作的重视,进一步提高了各教学医院临床教师的教学意识和教学水平,也增强了**医学院在各教学医院的影响力。作为临床医学专业,适应临床医疗形势发展的需要,不断改革教学模式是我系追求的目标。为使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毕业后顺利通过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2010年我系改革了毕业考试形式,由原来的单一笔试模式改为笔试和客观结构化临床多站式技能考核相结合的模式。组织附院、**二院及地区医院三十余名高职称临床教师,历时7天时间,逐一对709名毕业生,从病史采集与病例分析、体格检查与技能操作、辅助检查结果判读三个方面,全面考察了学生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考试前对学生进行了广泛动员,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毕业考试改革的必要性,并对学生进行细致的考前辅导,引导学生认真复习。结果709名毕业学生仅有8名学生不及格,经过补考全部通过。改革之所以取得成功,正如同学们所说的,毕业考试改革显示了极大的实用性,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达到了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是国家教育部为提高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而实施的一项重大计划,是提升高校教学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2010年我系在教务处的指导下,积极参加学校的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在作好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工作的同时,作为主要单位参加了学校申报国家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的工作。2010年我系内科学、诊断学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外科学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显示我系的课程建设走上了一个新台阶。
二、附院工作
1.教学工作2010年附院共接收各专业实习学生623人,1月6日临床专业实习生正式进入我院实习,为使同学们很快实现从医学生向临床实习生转变,在吸取去年评建期间的经验基础上,我们精心组织了十三个理论讲座,包括医院介绍、医疗流程、实习管理规范、院感知识、医疗文书的书写、临床技能操作、无菌技术、影像诊断原则等内容,由医院的临床专家和管理人员主讲,对实习生进行上岗前的系统培训,岗前培训历时十天,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培训结束进行了结业考试。为完善各临床科室实习带教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激活管理机制,我们一直紧抓各科室实习带教工作,并要求各科室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本科室实习带教计划和出科考核方案。今年组织专家组对各临床医技科室进行了4次实习带教检查,专家们均严格按照教学管理考核评分表逐项检查,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给予纠正和指导,并根据各科室的工作情况给予了切实公正的评价。通过检查,大多数科室按照实习带教管理制度建立了带教工作档案、完成了科室教学活动计划、学生出科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
今年6月起,组织内、外、妇、儿教研室的专家对临床专业的实习医生进行了三轮大出科技能考核,考核的内容包括外科无菌技术、腹腔穿刺、胸腔穿刺、外科换药、影像读片等十几个单项的考核,基本上涵概了临床医疗常规操作的内容,通过考核极大提高了实习医生的临床综合技能和适应能力,加强了我院实习医生出科考核管理,全面提升了实习质量。为提高我院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增强临床教师教学意识,于2010年8月组织举办了“**医院2010年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本次竞赛共49名青年教师参加。本届教学竞赛分为临床医技组和护理组两组同时进行,采取集中竞赛,现场评分,专家组与学生组评分相结合的方式。每位参赛者均积极准备,经过现场专家及评委认真评分和评议,共评选出一等奖4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0名。教学查房是临床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我院副主任医师的教学查房水平,进一步规范教学活动,提高临床教学质量,《关于举办“副主任医师临床教学查房竞赛”的通知》要求,将医院所有副主任医师分为3个年度进行教学查房竞赛。
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探索与实践
[摘要]地方医学院校始终坚持“服务地方发展”这一办学思路,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侧重于应用型以及满足区域需求。为进一步增强办学竞争力,在突出应用性的同时,教师教学能力成为地方医学院校发展的核心力量。本文从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基本内涵,举办教学竞赛的重要意义,学科、院系、学校“三级”教学竞赛模式的构建以及教学竞赛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四个方面,阐明了“以赛促教”激励下地方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途径和手段。
[关键词]地方医学院校;教学能力;以赛促教
地方医学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坚持“服务地方发展”这一办学思路,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侧重于应用型以及满足区域需求。地方医学院校教学质量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教师的整体素质决定的,特别是青年教师的素质。当前,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师资的新老更替,全国各高校新进了大量中青年教师。据统计,我国40岁以下的高校教师人数已逾89万,占全国高校专任教师总数的55%[1]。这表明中青年教师已经成为高校教学的主力军,其教学能力和水平将直接决定高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质量和水平。开展教学竞赛是提升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也是青年教师进行教学交流、提升教学能力的重要平台。
一地方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基本内涵
根据地方医学院校教师教学活动的课前准备、课堂讲授和课后反思等三个阶段,教师教学能力主要体现在教学认知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和教学监控能力四个方面[2]:1教学认知能力:主要包括掌握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能力;学情分析能力、教学研究和创新能力。2教学设计能力:主要包括设计教学目标的能力;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的能力。3教学实施能力:主要包括多媒体应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科研促教学的能力;师生交流互动的能力。4教学监控能力:主要包括教学反思以及课堂掌控能力。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青年教师需要通过课堂实战锻炼提高教学能力,因此教学竞赛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即引导和激励青年教师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工作,认真研究教学方法,探讨教学规律,深化教学改革,展现教师风采,提高教学能力,保障教学质量。
二地方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的重要意义
医学院文化素质教育分析
1对文化素质教育内涵的再认识
定义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目前一些医学院校对文化素质教育内涵的认知不同,导致在国家所倡导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中出现很多误区。笔者认为,探讨医学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发展的新途径,必须从对其内涵的理解入手,而要正确认识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就必须分析其与相关素质教育的关系,对文化素质教育概念做出科学界定。现代教育学理论认为,素质以人的生理和心理为基础,内在地、综合地体现了人的身心特点。素质是“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与社会实践,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1]国内学者认为:“素质可分为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其中文化素质是其他各种素质的基础。”[2]文化素质是指人所掌握的人类文化、文明成果的程度,并将这些成果内化到个人身上,表现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成为个人发展的动力。正确把握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应厘清其与以下概念的关系。第一,文化素质与思想品德素质的关系。文化素质是人所具有的人格特征、做人方式等品质;而思想品德素质是人所具有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政治倾向等品质。因此,两者不是并列关系,文化素质包括思想品德素质,思想品德素质是文化素质教育中的一部分。第二,文化素质与人文素质的关系。人文素质是指人所具有的人文知识及其反映在人身上的气质和修养。“人文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3]而文化素质教育既包括人文教育,又包括科学教育,是二者的统一。第三,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素质教育的关系。首先,两者相互补充。大学生除了要掌握好专业知识外,还要注重学习非专业的文化知识,提升综合能力。其次,两者互相促进。这是高校把握办学方向的根本要求。“文化素质教育是人才素质的基础,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经之路。”[4]因此,高校必须同时抓好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素质教育。第四,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关系。两者都注重培养人文精神,都以培养“完整的人”为追求目标。但两者有关键的不同之处。首先,文化素质教育比通识教育的内容丰富。通识教育的方式主要是开设一定相关的课程,而文化素质教育“不仅涉及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还涉及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5]。其次,通识教育要求整个教育过程体现人文素质教育的思想。“通识教育追求的不是知识的广博性,而是知识的文化意蕴及由此对人的心灵和智慧的陶冶作用。”[6]通识教育的目的明确,更注重对受教育者的文化熏陶。由此可见,文化素质教育是一种现代教育理念,其目标是使受教育者获得全面发展。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容包括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两个方面。因此,笔者认为,文化素质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相融合的教育,它以培养“完整的人”为宗旨。
2医学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一些医学院校在文化素质教育工作中,对这一概念存在着许多片面化的理解,从而导致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出现了些许偏差。
2.1对文化素质概念完整性的认识有误
近年来,由于专业分工细化,一些人将文化素质教育片面地理解和归类,存在着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替代文化素质教育的观念。“对文化素质基础性地位的认识不足,从而引起了几类素质本身之间的此消彼长乃至相互制约。”[7]一些医学院校将专业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发展的硬性指标,极力塑造其“特色教育”,而把文化素质教育视为专业教育的一种附加。这就极大地制约了文化素质教育的发展。
大学生学术科研资助金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在我校的实施,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的开展,调动我校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热情,激励大学生积极投身科学研究工作,强化科研意识,培育科学精神,增强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特设立皖南医学院学生学术科研资助金(以下简称“科研资助金”)。
第二条科研资助金的用途:科研资助金主要资助学习成绩优良、学有余力的在校本科学生,利用校系两级实验室的教学科研资源所开展的各项学术科研活动。
第三条学校的科研资助金暂设每年2万元人民币,由校科研处管理,严格按照其用途专款专用,资助学生科研项目经费幅度一般为500--2000元(具体标准由评审专家组另行制定)。
第四条科研资助金的管理:
1、学校成立皖南医学院学生学术科技活动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指导委员会”),主要负责全校学生学术科技活动的规划、学生科研项目的认定和学生科研资助金的审批。
医学院英语老师职后教育方式
笔者通过对我国近年来高校英语教师教育的文献检索阅读与研究分析发现:高等院校英语教师的职前教育研究颇多,而职后教育研究甚少,且大多为文献研究,实证研究少之又少。为此,陕西中医学院英语系从成立之初,就从多方面狠抓教师的职后教育,旨在为高等医学院校英语教师的职后教育探索出一条高效可行的教育模式。
1确立英语教师职后教育的目标
英语系在成立之初就通过问卷形式对全院非英语专业大二学生进行了一次调查,答卷学生是从各个院系中随机抽取的。问卷分析的结果表明,学生最喜爱的英语老师应该具备的能力排名前五位的分别是:①知识渊博、融贯中西;②口语发音标准,课堂有吸引力;③能在教学中渗透医学英语知识;④风趣幽默,有人格魅力;⑤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知识。随后系上又对全体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与座谈,得到的结论主要有三点:①多数教师毕业于非师范院校,没有系统的教育理论及教学法的学习经历,希望在此方面得到一些指导;②非医学英语专业毕业的教师居多,他们希望能够在课堂中渗透必要的专业知识,但是没有系统医学知识的学习经历,所以希望能有机会进行学习;③很多教师都是本科学历,科研能力较为欠缺,希望能够得到科研方面的指导或能够有继续学习深造的机会。通过对学生和教师双方面的需求分析,系上最终确立了如下的英语教师职后教育目标:①提升教师的整体学历及科研能力;②加强教师的教育教学知识;③加强教师的基础医学知识。
2根据目标选用多种策略对教师进行职后教育
根据确立的职后教育目标,英语系召开了多次党政联系会议及全系教师大会,最终确立了“以教师自身发展为主,系上政策鼓励及活动支持与督促为辅”的职后教育模式,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改进与完善,主要策略有以下几点。
2.1青年教师导师制根据每一位新进教师所学的不同专业和各自的专业喜好与副高以上职称教师的专业特长,采取自由组合与系上统筹安排相结合的方法,为每一位新进教师确定一位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为其导师。在新进教师工作的前两年里,每个学期初导师需与新进教师协商制定学习计划,听课计划,并在学期中与学期末进行督促检查。这样的要求主要是为了帮助新进教师尽快提升工作能力,同时督促他们学习一些医学基础知识。学期末新进教师需要向系办公室上交一学期来的听课记录,学习心得与总结报告。这些都将作为年终考核的支撑材料。
图书馆服务医学教育模式探讨
摘要:图书馆是高校文献信息服务中心,其主要职能是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目前国内各医学院校图书馆普遍重视资源建设和信息服务建设,尚缺乏对服务医学教育模式建设的探讨。文章着重对当前医学院校图书馆服务医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建立服务医学教育的新模式。
关键词:医学教育;服务模式;医学院校;图书馆
医学院校图书馆是的医学文献信息收藏和医学文化传播的中心,是提升医学院校教育水平的重要保证。2016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明确提出,高校图书馆的主要职能是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因此,高校要高度重视图书馆建设,促进教育职能发挥。医学院校是培养医疗专业人才的基地,医学图书馆收藏医学书籍、专业文献等,是培养高医学临床人才的必要条件。目前医学院校图书馆服务医学教育模式仍存在一些问题,其服务模式需要重新构建。
一、医学院校图书馆服务医学教育存在问题
(一)基础条件尚需提升。图书馆合格指标体系对馆舍面积、馆藏结构、馆藏数量、书籍质量等做了具体要求,目前国内部分医学院校图书馆比照指标体系或多或少存在差距,而经费投入不足是主要原因。经费投入少会造成部分医学院校图书馆馆舍面积不够,阅览场地狭小,设备安装局促、图书信息资源存放密集;经费投入少还会造成馆藏结构不合理,医学院校图书馆对医学书籍馆藏比例有要求,国内的医学专业书籍出版量较小,国外的医学专业书籍价格昂贵,医学类图书比例不达标;经费投入少更造成馆藏数量不够、质量不高,目前纸质图书期刊价格逐年上涨,国家本科教学评估指标要求生均图书3册,由于医学类图书出版较少,又要求满足生均3册指标,部分图书馆出现满足了医学类图书采购就满足不了数量,满足了数量就无法保障馆藏结构比例的矛盾,最终书籍数量、质量无法保证。而经费投入也决定了数字化资源建设的优劣,如今各高校虽然加大对图书馆的经费投入,却依然赶不上价格上涨的速度,从而无法采购更多的知识平台。(二)服务医学继续教育缺失。医学院校图书馆在医学教育中普遍承担图书馆利用入门和文献检索教学两门课的教学任务。主要介绍怎样利用图书馆的资源和怎样查找自己需要的资料,偏重于检索技能的培养,缺乏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等各教学院系联系,医学继续教育是医务人员提升自我医疗水平的重要途径。附属医院是医学院校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院校的临床教育基地,是医学实践的重要场所。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迅猛发展,医疗从业人员的医学知识需要不断更新,图书馆在保障基本医学教育(本科、研究生)外,还应承担服务毕业后的临床医师的医学继续教育职能。然而,当前各医学院校图书馆服务医学继续教育水平并不高。由于图书馆与临床附属医院业务联系较少,一方面临床医师医疗任务繁重,工作时间长,很难抽出时间到图书馆学习,一方面图书馆没有深入临床医疗一线收集临床医疗工作者们的信息资源需求,造成图书馆在采购书籍时缺乏针对性,花大量资金所购书籍不能够发挥实际作用。其次国家对高校图书馆有社会化服务要求,高校图书馆应向全社会开放,中国图书馆学会倡导图书馆要以人为本、普惠均等,社会上个体医疗工作者、对医学知识有需求的大众以及疾病患者对医学院校图书馆知识资源渴求。然而,除了部分图书馆部分空间选择性向大众开放外,大对数图书馆对社会化服务持排斥态度,造成图书馆部分资源闲置和浪费。服务医学继续教育职能发挥不够。(三)馆员素质参差不齐。馆员素质是医学院校图书馆服务医学院教育质量重要保证。目前,国内部分医学院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结构复杂,部分学校将图书馆作为解决高端人次引进家属的安置地,实际工作水平与现实需要还有较大的差距,服务能力有待提高。第一、部分工作人员学历偏低,没有足够的学习能力,没有及时掌握新知识新技术,造成现代化信息资源设备的浪费;第二、各种专业人员偏少,缺少兼具图书情报、外语和计算机网络知识结构的复合型人才,造成各种外文资源记录错误、存储和提取缓慢,外文资源平台利用率偏低;第三、缺少有医学教育背景的工作人员,造成医学信息收集处理混乱、解答和服务无法满足师生的基本要求;第四、图书馆对医学教学内容的动态跟踪能力较差,导致师生无法在检索导航时获取相应的信息,学科服务和嵌入式教学无法开展。
二、医学院校图书馆服务医学教育模式构建措施
体育课创新策略探析
一、引言
随着现代医学不断发展和医学教育理念的转变,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对医学人才培养也逐渐转变为以创新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导向,通过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和建设精准化学科以适应现代医疗服务需要[1].体育教学是现代高等医学院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的人文教育理念与现代医学的人文精神不谋而合.同时,高等医学院校因其专业性质、培养目标、校园文化环境、体育教学资源等方面的特殊性,使得其体育教学更应结合自身实际,选好切入点,走医体融合特色发展之路.本文从“医体融合”的角度剖析当代高等医学院校的体育教学现状,以安徽医科大学为例进行细致分析,并提出相应改革策略,为其他高等医学院校的体育课程改革提供有益脉路.
二、高等医学院校体育教学现状
(一)教学模式陈旧、内容单一,缺乏创新目前我省高等医学院校体育教学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即学生在教学中以学习体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不能充分发挥学生个性、特长,忽视兴趣的培养;体育教师在学生锻炼方法和习惯的养成方面所起的作用有限.而现代体育教学模式如健身运动处方模式、体育锻炼与医疗体育相结合等模式,在体育教学中有效契合度不多[2].在教学内容设置上,主要以普通体育课和专项体育课为主,教学内容单一.而体现医学院校特色内容,如运动医学、运动养生、运动生理、医疗保健等则少有涉及.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等医学院校的体育教育也应逐步融合到预防医学教育中,体现医学院校办学特色,建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终身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医学院校学生具备储备体育保健知识和终身体育锻炼能力,走体育锻炼与医疗保健相结合的体育教学道路,将成为高等医学院校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取向.(二)体育教学资源整合策略不合理高等医学院校拥有完善的医学教育师资力量,在开设体育保健、医疗体育、运动医学、康复医学等课程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能够充分发挥医学专业教师和体育教师的资源优势.可是纵观国内诸多医学院校,基本都在走传统体育教育的老路.由于管理体制和机构设置等人为因素,体育教学总是同外语、计算机一起被安排在公共课程教学行列,与体育关联的医学内容都被分散在学生的医学专业教学环节之中,而医学专业教师由于不懂体育专业知识,往往在教学中对相关知识不能详细的予以解释,体育教学资源和医学教学资源没能够有效整合,从而导致高等医学院校体育教学并没有反映出其“医体融合”的办学特色.(三)体育教学方式与医学专业契合度不高当前高等医学院校的体育教学方式主要局限于体育教师对运动专项技能的传授,学生则以掌握这些技能为目的,而教师和学生针对动作给人体生理机能所带来的影响、变化分析甚少,这显然不符合医学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也不利于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毕业后,多数学生要从事医疗、预防、保健工作.而医学院校体育教学的发展方向应向健身化、保健化、兴趣化转化.所以,教学方式、课程内容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到医学生的知识能力构成、专业特点、职业需要和适应社会需求.建设医学体育教学内容体系,对原来教材内容体系进行精简、重组、整合,体现出医学体育的职业性,同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紧密结合.
三、安徽医科大学“医体结合”体育教学改革策略
(一)创新体育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医学高等院校体育教育改革的重点.高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对高校体育教学活动起指导作用,以教学目标为核心的基本观点和认识,从体育的角度反映了特定时期社会对高校体育教学人才培养的需求.医学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应使学生身体素质得到一定的提高和发展,在全面提高身体素质的基础上,根据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和自身的职业需要,加强体育专项技能的学习和提高.因此,如何贯彻高等医学院校体育教育理念,发挥其在医学教育的育人环境中应有的作用,体现出医学院校的特殊性,便成为改革高等医学院校体育教育的突破口.“医体结合”体育教学改革要结合高等医学院校医学专业的特点,以适应和服务社会需要为目标开展教学,让学生们明白,医学是治病救人,而体育是强身健体,是“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将医学与体育的结合能更好地服务于生活.现阶段改革出发点就是要使学生从多维度、多层面接受医学体育教育,如体育保健、运动医学、康复医学、中医养生、体育健康教育等多维观念,凝练高等医学院校的体育教学特色.(二)提高部门协同效率安徽医科大学的体育教学改革应从实际出发.施行“医体结合”体育教学改革主要有以下策略:首先,就“医体结合”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进行专题汇报,附属医院从人员、设备上给予大力支持;其次,学校教务处从体育教学大纲的修订、教材的选定、“医体结合”体育课程的安排、外聘教师课时计划、教学工作量计算等诸多方面都给予认可与支持;再次,学校科研处从科研项目立项、科研经费投入、学校与附属医院人员的科研交流合作等都做出计划与安排[3],并给予“医体结合”体育教学改革的专项经费支持.多部门的有效协调,使得“医体结合”体育教学改革的软硬件得到有效保障,也是安徽医科大学“医体结合”体育教学改革能够成功迈出第一步的重要保证.提高各系部院辅导员的体育意识,“医体结合”体育教学改革得到他们的认可与支持,是高等医学院校“医体结合”体育教学改革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利用好基础力量,“医体结合”体育教学改革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三)创新体育教学模式,加强医体知识互融教学模式是体现某种教学思想的教学程序,它包括相对稳定的教学过程和相应的教学方法体系.改革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让广大学生在“医体结合”体育教学改革中充分体会到知识性、新颖性、趣味性、实效性.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等新的举措.“请进来”即邀请学生时代的优秀运动员现在已是附属医院主任医师的专家和教授,定期来学校为本科生上“医体结合”的专题理论课,他们结合自身将医学与体育融会贯通的体会和经验,以及生动、翔实的教学让学生对自己的未来目标有了清晰的设定[4].“走出去”即让本科生以小班为单位,在体育老师的带领下,参观附属医院的相关科室,参观的过程中医生们会回答学生们的各种提问,使学生们了解体育对医学治疗、医学康复的帮助,同时,让学生们明白学好体育知识与技能,对自己走上工作岗位、服务社会一定会有较大的帮助[4].在硕士研究生教学中我们开设了体育选修课程,考虑到部分研究生是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再回到学校来读书的现状,他们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和开医学处方的能力,所以,我们选择了健身运动处方模式取代传统教学模式.体育教研室选派在“医体结合”方面最有教学经验的教师,负责该班级“医体结合”健身运动处方模式的教学,每学期约有三分之一的课程由任课教师聘请附属医院运动医学方面的专家来课堂教学,回答学生们的提问,指导学生们如何选择健身运动处方,实现学生既能开诊断处方,又能开健身处方.(四)研发新教材,医学体育贯穿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是教学模式的具体化,新型教学模式势必要求更具实效性的教学内容.为此,从改革体育教材入手.改革教材要从高等医学院校的实际出发,结合当前社会对实用型医学人才的培养要求,把医学体育的相关知识融入体育教材之中.教材要充分体现高等医学院校“医体结合”体育教育理念,从理论上阐述高等医学院校实行“医体结合”体育教学的必要性、紧迫性、重要性[5].安徽医科大学在学生体育必修课中设立体育保健课,把体育保健课程作为“医体结合”体育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实现体育教育与医学教育相结合[6].在体育保健课实践教学内容中,选择了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三十二式太极剑、八段锦、五禽戏、大舞等气功内容.在日常体育教学中医学体育的内容不少于10%,并在体育成绩评定中给予加分奖励.(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合理评价体育课成绩高等医学院校的体育教育特色就是要把体育教育与医学教育相结合,要实现和完成好这一目标与任务就必须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体育教师队伍.在“医体结合”体育教学改革中,体育教师发挥的是主导作用,是“医体结合”体育教学改革能否成功的重要环节[7].基于上述原因,我们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提高体育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扩大体育教师的知识面,特别是医学知识的进一步加强与提升,同时,为教师在职读研和进修积极创造条件,加大政策倾斜和经费支持力度,多方面鼓励教师提升“医体结合”体育教学水平.第二,加强体育教师和医学专业人才的交流.为体育教师创造条件,让他们尽可能多地学习到现代医学知识和现代医学治疗手段,努力把体育教师培养成“半个医生”,使医学和体育这两个不同的专业在“医体结合”体育教学这个平台上相互交融,让医学体育在高等医学院校发挥更大作用[8].第三,合理评价体育课成绩.体育课成绩的合理评价能够起到激励和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能充分调动广大学生投身医学体育的学习热情,是高等医学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此,统一规定医学体育知识占总成绩的10%,并且采用奖励加分的形式记入总分,任课教师可以采用出卷考试、讨论问题、课堂提问等多种形式给予评定.四、启示身体练习是体育课程的精髓,身体练习贯穿于体育教学的全过程,而身体练习正是医学体育知识运用最好的载体[9].“医体结合”的体育教学内容极大地丰富了体育课程的内涵,对于医学院校学生运用掌握的知识,提高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掌握科学锻炼的方法和手段,实现终身体育的目标,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目前,健身体育思想理念已被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界广泛接受,我们的“医体结合”体育教学改革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进行的,通过近年来不断地摸索与试验,我们得出以下启示:第一,争取学校政策的支持是我们进行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力量源泉.第二,因地制宜,因校制宜,科学合理地设计体育教学改革方案是改革取得成功的基础.每所高校所在的省情不一样,每所高校的人文环境不一样,每所高校的体育部或体育教研室师资力量、教学条件、场地设施状况也不一样,我们只有从学校的自身实际出发,量身定做体育教学改革方案,才有可能取得成功.第三,加强人际交流,争取院系部的支持[10].现代社会人脉关系也是一种资源,高等学校的体育部或体育教研室一般不承担学生的管理职能,而体育教学改革的最后载体是学生,所以,和院系部各级领导与辅导员建立良好的友情,并取得他们的配合与支持,是贯彻和落实体育教学改革措施的关键所在.
医学院教师培养策略
分析了当前医学院校青年教师的特点,指出医学院校青年教师培养的基本内容、途径和方式。强调要加强教师教学基本功,师德,教育科研能力及医学相关知识和技能等方面培训。
1青年教师培养的基本内容
1.1教学基本功训练教学基本功的掌握是一个教师的必备素质,也是一个优秀教师的重要衡量指标。所谓“庖丁解牛”、“游刃有余”都是说技艺的重要性以及一个人技艺、技能发展的水平。对于教师来说,特别是青年教师如果能够掌握教学的基本技能,达到比较熟练的程度,一定会让自己的教学增色不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能够被调动,教学效果自然增强。具体来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训练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①教学语言的使用。包括口头语言(如语音、语调、语速的调节和控制)和肢体语言(如眼神、站立姿势、与学生的接触方式等)两种,教师教学语言的使用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对学习活动的积极体验。②教学内容的把握和处理。教师应该掌握处理教材重点、难点、基点的教学技能。有的医学院校属于多层次办学,既有高职、本科,还有本硕连读七年制和研究生的教育。所以,同一门《组织学与胚胎学》,因为层次不同,教材的重点、难点、基点的处理就不一样。当然,一个基本前提是教师必须了解学生、把握教材、读懂教参。
在教学内容的处理方面真正做到“精、准、新、深、熟”。③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必须学会教学方式的转变,根据学生的特点,如认知风格、个性特征、学习习惯,采用适宜的教学方式。目前来说,教师教学方式转变的重点是转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为学生多问、多思、多答,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进行教学及时反馈的新模式,提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探索、合作和研究,让学生感受体验学习的真正乐趣,摆脱过去那种枯燥无味的学习氛围,还大学课堂以生机、活力。④教学方法的改进。医学院校的教师应该掌握案例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的使用技巧,提高教学效益。国外,对于PBL的教学法就会配备专门的指导教师,其中一部分工作就是向有关授课教师进行教学方法技能的培训。另外,在教学方法基本技能的训练方面,我们还必须强调的一点是,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一定的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掌握学生学习动态,了解学生学习困难,并提供相应的学习方法指导。例如,讲授人体解剖学时,有的教师就可适当传授学生一些可行的记忆方法。⑤教学手段的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对于医学院校的基础和临床教学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虽然大家意识到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医学院校使用的重要性,并且尝试不断提高现代化教育技术和手段的应用,但是如何合理的利用、制作标准的电子教案为教学服务却仍然是一个需要长期努力才能得到改善。目前来说,大部分青年教师都能够使用多媒体等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但是适当的技术和标准却是一个仍然需要继续改进的问题。有的院校尝试对教师进行电子教案制作方面的讲座和技能培训,值得肯定和倡导。⑥教学组织和管理能力的发挥。
刚走上讲堂的青年教师在驾驭课堂以及调节课堂气氛、把握课堂教学节奏方面都有很大的欠缺。有的青年教师的课堂容易出现一盘散沙的局面,言者谆谆,听着藐藐。教师只顾埋头讲授自己的教学内容,忽视学生的学习体验,忽视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不能采用有效的方式来组织课堂教学。所以,培养青年教师还必须从教学组织、课堂管理的技巧等方面给予示范性、指导性培训。
1.2职业素质培训教师职业素质培训包括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道德培训两个部分。职业技能培训又分为专业技能和非专业技能培训。高等医学院校教师专业技能培训有外语能力培训、计算机能力培训、科研能力培训、教育心理学培训。非专业技能主要是指社会适应能力,包括适应环境的能力、处理紧急事务的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了解事业发展潜规则的能力等等。各种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必须与实际的工作经历相结合,才能够具有生命力,从而促进青年教师职业能力的发展和提高。职业道德培训,一方面必须进行教师职业道德训练。另一方面还要进行医学工作者应具备的职业道德教育,这是由医学院校的特殊性所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