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位分娩范文10篇

时间:2024-04-09 20:47:0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异位分娩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异位分娩

浅析异位分娩的B超临床诊断表现

摘要:目的:探讨及研究B超在诊断异位妊娠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异位妊娠患者45例。结果:5例宫外孕,经手术证实输卵管妊娠38例,宫颈妊娠2例,卵巢妊娠2例,均与B超诊断相符。2例B超诊断为腹腔妊娠,手术证实为卵巢妊娠,1例B超诊断为残角子宫妊娠,手术证实为输卵管间质部妊娠,B超诊断符合率93.3%。结论:B超在诊断异位妊娠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B超;异位妊娠;输卵管妊娠;宫颈妊娠;卵巢妊娠

异位妊娠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发生率占妊娠的0.5%~1%,且近年有增加的趋势。由于二维超声图像直观、方便、安全,可以多次复查,现已成为诊断本病不可缺少的手段。笔者回顾性分析45例异位妊娠的B超声像图改变,旨在探讨B超对异位妊娠诊断的临床价值,报道如下:

一、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为2002年1月~2007年1月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异位妊娠患者45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42岁,平均28.5岁,初孕18例,二次妊娠27例,其中有人流史者8例,第二次宫外孕2例。尿HCG阳性32例,阴性13例,后穹隆穿刺初次不明显6例。

查看全文

异位分娩药疗护理分析研究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甲氨蝶呤(MTX)治疗异位妊娠的护理方法。方法:对异位妊娠31例给予MTX0.4mg·kg-1·d-1溶于生理盐水500ml中静脉注射,5d为1个疗程。结果:30例患者痊愈,1例剖腹探查。31例患者中治疗期间有腹痛者16例,轻度恶心及胃部不适10例,停药后症状均消失。结论:正确的用药护理和加强心理护理,及时处理用药后不良反应,严密观察异位妊娠症状缓解情况,是取得治疗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异位妊娠;甲氨蝶呤;护理

目前对无内出血或仅有少量内出血、无休克、病情较轻的非破裂性输卵管妊娠患者,尤其是需要保留生育功能者可采取药物保守治疗。目前首选甲氨蝶呤(MTX)。MTX杀胚迅速,简单易行,疗效确切,副作用小,亦不增加以后妊娠的流产率和畸胎率。由于治疗方案的特殊性,对相应的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择本科2005年7月~2006年3月异位妊娠住院患者共31例,年龄22~38岁,孕1~4次,其中1次6例,2次12例,≥3次13例。均有停经史和盆腔包块且包块<4cm,有阴道流血并伴有一侧下腹隐痛,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156~2000mmol/ml。入选标准:(1)无药物治疗的禁忌证;(2)生命体征稳定,无活动性腹腔内出血;(3)盆腔包块<4cm;(4)无胎血管搏动;(5)血β-HCG<2000mmol/ml;(6)输卵管妊娠未发生破裂或流产;(7)肝肾功能及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计数正常;(8)要求并同意保守治疗或保留生育功能并签字者。

1.2治疗方法将MTX0.4mg·kg-1·d-1溶于生理盐水500ml中静脉滴注,5d为1个疗程,给药期间应检测β-HCG及B型超声严密监护。如用药后14dβ-HCG呈下降趋势并连续检测3次均为阴性,症状缓解或消失,包块缩小为有效;若β-HCG不降或反而升高,症状不缓解或反而加重为无效,若有内出血应考虑急诊手术治疗。如血HCG下降慢,盆腔包块缩小不理想,可间隔14d后行第2疗程。

查看全文

计划生育手术和异位妊娠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究计划生育手术和异位妊娠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和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接收的未接受过计划生育手术的患者52例(对照组)及接受过计划生育手术的患者60例(研究组)作为研究对象,对比两组临床指标及异位妊娠的术中病理结果、探查结果。结果研究组的异位妊娠率70.00%、宫内炎症率81.66%、输卵管炎症率65.00%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7例异位妊娠中输卵管妊娠率最高92.98%,与宫角妊娠率、卵巢妊娠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7例异位妊娠中输卵管通但不畅率最高47.36%,输卵管通畅率最低17.54%差异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计划生育手术容易诱发异位妊娠,引起宫内炎症。

【关键词】异位妊娠;计划生育;宫内炎症

异位妊娠是妇科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急腹症,主要指受精卵着床于子宫体腔外,多数早孕女性可通过计划生育手术终止妊娠,但是该术式负面影响较大,可致使异位妊娠率增加[1-2]。为明确异位妊娠与计划生育手术的相关性,针对性选取我院接收的52例未接受过计划生育的患者及60例接受过计划生育的患者资料加以分析,作相应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接收的未接受过计划生育手术的患者52例(对照组)及接受过计划生育手术的患者60例(研究组)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年龄22~40岁,平均年龄(29.38±5.12)岁,停经35~89天,平均(51.16±10.24)天,无生育史10例、有生育史42例;研究组年龄22~42岁,平均年龄(30.58±5.09)岁,停经37~90天,平均(53.48±9.63)天,无生育史15例、有生育史45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查看全文

妇产科中后医疗管理的作用

后医疗管理是指患者离开医院以后,进入医院之前,整个时段的管理。具体的业务包括:随访、诊疗的预约、医疗情报的服务、患者病情的监测以及患者病情资料的管理与分析。简言之,它是指患者离开医院以后的管理[1]。我科是县级二级甲等中医院的妇产科,开放床位30张。我科自2009年末开始对本科异位妊娠等病种患者实行电话随访、预约复诊、家庭访视等后医疗服务,通过1年的实施,社会效应很好。现就实施后医疗管理后的体会总结如下。

1后医疗管理的流程

1.1后医疗管理的对象选择科室常见病异位妊娠、先兆流产的出院患者和出院的产妇作为重点管理对象。

1.2具体实施的流程①建立后医疗登记本,格式见表1。②出院时由主班护士登记回访信息,并标示重点管理对象。③回访:分三阶段。第一阶段出院后5~7天,由负责护士进行第一次电话回访,内容包括:身体恢复情况、出院带药服用情况、饮食及特殊情况,产妇包括新生儿黄疸和脐部情况等,对患者提出的疑问现场解答并做好详细记录;第二阶段出院后15天~2个月,分别由主管医生和负责护士进行3~4次的电话回访,内容包括:恢复情况、复查提醒、饮食活动指导、产妇包括新生儿喂养和发育等,具体的时间见表2;第三阶段出院2个月以后,对于特殊情况特殊病例由主管医生电话跟踪。

2体会

2.1患者对健康认知度明显提高通过反复多次的电话随访,98%的患者均能在规定时间内复诊,95%的患者能遵从主管医生和负责护士提供的健康保健指导,从而减少了异常情况的发生,比如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新生儿喂养中的异常等等。

查看全文

护理模式创新影响剖宫产率论文

摘要: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基层医院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40例待分娩产妇,按住院顺序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实验组产妇在整个分娩过程中,采用护理新模式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产妇只按常规程序分娩。比较2组产妇的剖宫产率,进行r检验。结果实验组产妇剖官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对降低基层医院剖宫产率有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护理干预;产妇;剖宫产率

剖宫产是一种针对妊娠异常才需要实施的手术,是解决难产和某些产科并发症、挽救产妇和围生儿生命的有效手段。但由于受人为因素的严重干扰,使国内的剖宫产率在近20年迅速上升,目前报道的剖宫产率大多数在40%~60%,个别医院甚至高达70%~80%,而社会因素(包括产妇的主观意愿、家庭意愿等)对剖宫产率上升的影响是最大的121,如何有效地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是所有医务人员共同面临的问题。为此本研究采用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产妇进行护理干预,来探讨护理干预对基层医院剖宫产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收集2008年1-10月我院住院待分娩产妇240例,均为初产妇,年龄20—35岁,按待分娩产妇住院顺序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其中剔除经产妇及合并严重心肺疾病产妇)。2组产妇年龄、文化程度和职业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2.方法。实验组产妇在整个分娩过程中,采用护理新模式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产妇只按常规程序分娩,然后对2组产妇剖宫产率进行分析,同时统计2组产妇剖宫产指征构成比。本研究只分为社会因素(产妇及家属人为要求)和临床因素(如胎儿窘迫、头位难产、臀位等)2类。实验组干预方法具体如下:(1)给予全方位的服务和无微不至的关怀。包括生理、心理、体力、精神等方面的支持,鼓励孕产妇建立自然分娩的信心。(2)加强心理护理,让产妇及家属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和依赖感。(3)严密观察产程进展,监护母婴状况,允许产妇在待产过程中自由选择体位。(4)提供安全、必要的医疗处理,但要减少不必要的医疗干预。(5)尽心尽力为产妇提供分娩镇痛服务,最大限度地减少分娩疼痛。

查看全文

准确掌握剖宫产的重要性论文

摘要:剖宫产是处理高危妊娠的一种重要方法,是妇科常见的手术之一。目前绝大多数医院采取新式剖宫产,该术式采取Joei-Cohen的开腹方法,该手术方法具有手术时间短、损伤小、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拆线时间短等优点,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产科病情急、变化快、须快速终止妊娠娩出胎儿的特点,得到医患双方的广泛认可。由于麻醉技术的提高及镇痛泵的应用,术后疼痛发生率降低,诸多因素使剖宫产率逐年上升。剖宫产率的升高,在一定范围内对降低孕产妇和新生儿的死亡率有一定的帮助,但剖宫产率升高到一定水平后,再盲目提高剖宫产率,并未使母婴病率降低,反而会带来母婴健康的负面影响;世界卫生组织在20世纪80年代初即提出剖宫产率不应超过15%的目标,目前发达国家的剖宫产率稳定于5%~20%,国内大部分城市医院剖宫产率为40%左右,目前尚未达到稳定水平,还在继续上升,因此严格掌握剖宫产的手术适应证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剖宫产

1胎儿因素是剖宫产率上升的最主要因素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巨大儿的分娩率较前明显增加,增大了阴道分娩的风险(如肩难产),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如超声波),可提前预示一些自然分娩的风险,臀位、羊水过少、脐带绕颈、胎盘因素均可在产前诊断,手术分娩避免了过去一些复杂的阴道助产给母儿带来的损伤,使剖宫产手术范围扩大,剖宫产率随之升高。胎心监护手段的应用,使胎儿窘迫的诊断率较前提高,使剖宫产率上升。有关资料表明,单纯根据听诊胎心率或观察羊水混浊情况诊断胎儿窘迫,其诊断符合率仅占20%,因此医生应对母儿情况深入了解,根据多项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力求做到既不盲目增加剖宫产率又不延误治疗,这样,以胎儿窘迫为指征的剖宫产将有所减少。

2母体因素是剖宫产率上升的次要原因中、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因分娩中孕妇承担的风险较大,几乎为剖宫产常规,而瘢痕子宫二次手术率的增加,则提示我们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的重要性。大量研究表明,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试产是一个可选择的措施,试产与再次剖宫产相比利多弊少,对于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产妇,排除阴道分娩的禁忌证后,要给予试产的机会,以提高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的成功率,降低剖宫产率。

3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对剖宫产率上升的影响逐年增加临床工作中发现,有些产妇由于对妊娠分娩的知识了解甚少,精神过度紧张,临近分娩期担心难产,对自己分娩有一定心理负担,对分娩感到紧张、恐惧、害怕分娩疼痛,不了解剖宫产术后并发症的危害或知之甚少,有自然分娩条件而自愿放弃试产的机会;医院在产妇分娩过程中不允许家属陪伴,加之过多的医疗干预,如静点缩宫素和胎心监护手段,使产妇活动受限,增加了产妇的紧张、焦虑程度,产妇的这些有害心理状态,会使机体产生一系列变化,对自然分娩非常不利,如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肺内气体交换不足,致使子宫缺氧、收缩乏力、宫口扩张缓慢、胎头下降受阻、产程延长,或因胎儿窘迫不得已实行剖宫产。围生期保健新模式的倡导将有利于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如开展爱婴医院、家庭化病房、导乐待产、分娩镇痛等,将社会心理模式与医学模式并举的围生期保健新模式,来达到母儿安全健康的目的。

4小结

查看全文

剖宫产术后观察及护理思索

剖宫产技术自开始运用以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为孕妇及其腹中胎儿的健康出生提供了重要保障[1]。特别是在我国,剖宫产在产科中的应用率越来越高。据调查,在我国产科中40%的孕妇选择剖宫产[2]。但是,剖宫产这种分娩方式对孕妇及胎儿来说并非不存在风险,术后并发症即是其中的一大难题。研究表明,剖宫产史已成为行剖宫产手术的重要指征,在所有手术指征中位居第二位。现在部分孕妇开始考虑自然分娩(经阴道),为探究剖宫产术后再妊娠的临床效果及其有效的观察及护理方法,我院对70例剖宫产术后再妊娠并行阴道分娩的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中所包含的70例孕妇均有经剖宫产分娩史。年龄24~36岁,平均年龄(32.4±1.6)岁。所有孕妇本次分娩与上次分娩的时间间隔均超过3年,子宫下段瘢痕厚度均大于3mm,可承受经阴道分娩时须承受的牵拉力。另外所有经阴道分娩的孕妇均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进行,对于分娩过程中出现意外状况的孕妇均立即转为剖宫产。

2结果

本组70例剖宫产术再妊娠经阴道分娩产妇中64例患者分娩成功,分娩成功率为91.3%。其中60例孕妇经自然分娩成功,成功率为85.6%。4例患者通过阴道助产成功。另外6例中,4例因胎儿窘迫的发生被迫性剖宫,2例因活跃期停滞。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产后大出血、新生儿窒息及子宫破裂等并发症。本组经阴道分娩的胎儿体重在2000~3800g之间,未见巨大胎儿。经统计学分析发现剖宫产术后再妊娠经阴道分娩具有可行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临床观察及护理

查看全文

剖腹产率过高现状以及应对举措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改善,人民健康意识的增强,和产科医学的进步,剖腹产被越来越多的育龄妇女所接受,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剖腹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为控制剖腹产,降低剖腹产率,减少产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保障母婴健康。现对我所对我区2008年10月~2010年09月的剖腹产原因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选择我区产科2008年10月~2010年09月住院分娩产妇18857例,其中剖腹产12564例,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方法,列出剖腹产指征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

2结果

2008年10月~2010年09月我区产科住院分娩产妇总数为18857例,剖腹产12564例,剖腹产率为66.63%,其中2009年6010例(6010/9216、65.25%),乡镇卫生院2187例(2187/6618.65.69%),市区直医院3823例(3823/5887、64.94%),2010年6554例6554/9641、67.98%),乡镇卫生院2298例(2298/3289、69.9%),县区市直医院4255(4255/6352、66.98)。剖腹产原因:乡镇卫生院①社会因素:无确切指征,共1795例,占40.02%;②胎儿因素,共1577,占35.16%:宫内窘迫655例(14.60%)、脐带绕颈387例(8.63%)、胎膜早破314例(7.00%)、双胎及巨大儿221例(4.93%);③母亲因素,共1113例,占24.82%:头盆不称445例(9.92%)、高84例(1.87%)、过期产138例(3.07%)、产程延长116例(2.59%)、疤痕子宫330例(7.35%);市区直医院①社会因素:无确切指征,共874例,占10.85%;②胎儿因素,共3550,占44.11%;宫内窘迫1059例(13.16%、脐带绕颈957例(11.89%)、臀位及横位795例,(9.83%)、胎膜早破121例(1.5%)、双胎及巨大儿597例(7.38%);异常儿21例(0.26%);③母亲因素,共3624例,占45.03%;过期产405例(5.38%)、妊娠合并症792例(9.79%)、高龄353例(4.84%)、头盆不称1536例(19.06%)产程延长312例(3.86%)、疤痕子宫或子宫畸形226例(2.79%)。

3讨论

查看全文

妇产科护理风险管理论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270例妇产科患者,分为观察组180例和对照组180例。观察组180例患者,年龄21~43岁,平均年龄(27.1±4.7)岁;其中妊娠综合征75例,生殖系统感染87例,子宫内膜异位症18例。对照组180例患者,年龄20~41岁,平均年龄(26.8±4.5)岁;其中妊娠综合征72例,生殖系统感染9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18例。两组患者在年龄和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未实施风险管理。观察组患者再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风险管理:①成立风险管理小组:妇科和产科分别成立风险管理小组,根据不同的工作重心和风险制定详细的管理计划;妇科患者着重患者的就诊情况,特别是叮嘱患者定期复诊的重要性,并提前一天与患者确认,避免因治疗中断而影响治疗效果;产科应根据产妇的不同身体情况分析和评估可能影响分娩的相关因素,并于产前消除危险因素。②建立健全风险管理制度:根据妇科和产科常见风险因素及护理内容等制定合理系统的风险管理制度,同时加强护理人员对相关制度的学习,提高护理操作的规范水平,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妇科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用药情况及治疗效果,并对病情反复的患者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产科护理人员应注意保持病房地面干燥,确保产妇安全。③加强培训:以讲座、视频学习和交流会等形式加强护理人员对《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护理工作重点的学习,避免因护理经验不足引发风险事件。④加强护理记录管理:不断规范护理人员护理工作记录的文书格式,护理记录再护患纠纷中对维护护理人员权益起重要作用。

1.3观察标准

查看全文

妇产科护理教学方法探讨

[摘要]妇产科护理学是一门临床学科,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国家和社会对妇产科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探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的问题,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培养一批优秀的妇产科护理人才尤为重要。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教学方法

妇产科护理学是护理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必修课之一,是一门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及实践性的临床学科。它涵盖了基础、临床、检查、手术等范畴。怎样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讲授和示范,指导学生在实践课中进行有效的操作练习,使妇产科护理的教学生动活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得以理解运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训练学生的临床思维,对妇产科护理学的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1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多年来,我们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Lecture⁃BasedLearning,LBL),课堂中,以教师和书本为主体,教师在讲台上单向灌输知识,而学生被动接受,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被忽视。妇产科护理的知识点多且细。这种教学方法容易使得课堂枯燥无趣,使学生失去对学习的兴趣,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引入多种教学方法,结合临床实际,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1.2教材内容与临床存在差距近年来,妇产科临床实践中,护理新理念和新技术不断发展变化,现行教材部分内容与临床实际存在脱节,课堂所学到的知识与临床存在差距,使得学生进入临床之初较难适应,需要对所学知识和技能重新进行整理和更新,带来较大的压力。

2提高妇产科护理学教学效果的措施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