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舞蹈范文10篇

时间:2024-04-09 18:24:2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艺术舞蹈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艺术舞蹈

谈谈舞蹈艺术

一、什么是舞蹈?

舞蹈和我们的生活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清晨,在城市的街心公园,一群群的中老年人、有的随着锣鼓点在扭"秧歌"、有的跟着节奏鲜明的音乐跳"迪斯科"、还有的人在优美的旋律中跳着自编的"健身舞";晚间,在剧场可以欣赏到舞蹈或舞剧作品的演出、也可以到舞厅或联欢会去跳交谊舞;节日期间还可以在一些公园等旅游点举力的"游园花会"看到各地的民间舞蹈表演;如果有兴趣和需要、你还可以到各种舞蹈训练班学习芭蕾舞、民间舞、国标舞……来提高自己的舞艺。

如果有人问:什么是舞蹈?我们将怎么回答呢?

用简明的话来说,舞蹈是一种人体动作的艺术。但是,这个人体动作,必须是经过提炼、组织和美化了的人体动作--舞蹈化了的人体动作。另外,属于人体动作范畴的艺术也有许多种,如杂技、哑剧、人体雕塑、韵律操等等。所以,舞蹈不同于别的人体动作艺术的主要方面是:它是以舞蹈动作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着重表现语言文字或其他艺术表现手段所难以表观的人们的内在深层的精神世界--细腻的情感、深刻的思想、鲜明的性格,和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以及人自身内部的矛盾冲突,创造出可被人感知的生动的舞蹈形象,以表达舞蹈作者(舞蹈编导和舞蹈演员)的审美情感、审美理想,反映生活的审美属性。另外,由于人体动作不停顿地流动变化的特点,它必须在一定的空间(舞台或广场)和一定的时间中存在;而在舞蹈活动中,一般都要有音乐的伴奏,要穿特定的服装、有的舞蹈还要手持各种道具,如果是在舞台上表演,灯光和布景也是不可缺少的。所以,也可以说舞蹈是一种空间性、时间性和综合性的动态造型艺术。

二、舞蹈的特性--舞蹈和其他艺术有哪些共同性?又有哪些区别?

艺术是人类审美活动的大家族,它的成员有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曲艺、杂技等。各个门类的艺术都是反映社会生活和表现人们思想感情的,但是艺术的反映和表现、不是一般的概念的抽象的反映和表现,而是个别的具体的形象和审美的反映和表观。所谓审美的反映和表现、就是艺术家根据自己的审美情趣、审美理想,对社会生活进行选择、概括、加工、并根据艺术的特点和规律予以创造性的反映和表观。

查看全文

舞蹈美艺术特点

舞蹈美是客观存在的舞蹈作品所具有的舞蹈美的艺术特征直接作用于人们的感官引起的一种愉悦、舒畅、振奋柔情等情感的心理反映。如果从美学的高度来审视舞蹈艺术,就会加深对舞蹈艺术的理解与领悟,从而有助于舞蹈创作与舞蹈表演。为此,笔者对舞蹈之美学特征,发表几点小浅见,以就教于专家和同行。

一、情感的艺术

一种表情艺术,它的内在本质属性就是抒情性。素有“艺术之母”之称,同时,它又是人类表达情感的艺术的最高手段与最后手段,《诗•序》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咏)歌之,永(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可见,人的情感表达手段是:语言→歌唱→舞蹈,舞蹈无法表达的情感,也就没有其他表达手段了。因此,我们可以说,舞蹈的抒情性不是一般的抒情性,而是抒情的极致化。中外的艺术史与舞蹈史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最早的舞蹈都与诗歌、音乐密切结合,成为“三合一”的共同体。在艺术发展更趋于分工精细化的进程中,三者才逐渐分离为各自独立的艺术品种。但舞蹈抒情性之最强、最浓、最大、最烈,则是显而易见的,所以有人干脆给舞蹈下出这样的定义“:舞蹈是情感的艺术。”的确,舞蹈以情感为动力,以人体为工具,以艺术化的人体动作为物质材料,在一定的空间内含着一定的时间连续不断地运动,以外化人的思想感情与表达人的内心情感为主要的美学特征。舞蹈家在客观生活中受到撞击,产生自身的感受与情感,然后把这种感受到的情感融入到舞蹈作品之中,再通过舞蹈表演把这种情感表达给观众,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最终完成舞蹈创作任务。在这一艺术生产的全程中,情感自始至终是一条贯穿线。由此可见,舞蹈的抒情性是它首要的美学特征。

二、动作艺术

舞蹈没有语言与歌唱,只有动作,是一种“哑剧”式的表演,所以也有人说“:舞蹈是动作的艺术。”动作就是舞蹈的“语言”,我们称之为“舞蹈语汇”。舞蹈动作有着鲜明的直观性特点,它把人物的内心情感变为有形的外化动作。从这一意义上说,舞蹈动作超出“哑语”手势的解释,而是表达情感的“哑剧”式动作。动作是舞蹈的核心元素,离开了艺术化了的人体动作,舞蹈便失去了物质材料,也就失去了它独立存在的价值与可能。当然,舞蹈动作不同于杂技、武术的动作,就在于舞蹈动作是由人的内在的“心动”、“情动”去驾驭外部的“形动”的,也就是说,舞蹈的人体,是由心灵驾驭的人体;舞蹈的心灵,是由人体外化的心灵。身心一致,内外一体,这便是舞蹈动作的主旨与灵魂。

三、韵律艺术

查看全文

论舞蹈语言艺术

众所周知,舞蹈是一门综合艺术。它集人体动作、音乐、服装、舞台美术、色彩、灯光和情节于一体,主要依靠人体动作来塑造艺术形象,表达思想感情。舞蹈与其它综合艺术有许多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如,在歌剧、音乐剧、戏剧、合唱音乐等舞台表演艺术中,语言因素是非常重要、不可缺少的,而在舞蹈艺术中,语言艺术却很少参与。

从艺术发展的规律看,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结合是一个自然的趋势。我们知道,原始歌舞是诗词、音乐和舞蹈的结合,现代的舞蹈艺术为什么不能有更多的语言因素参与呢?事实上,有许多理由可以把舞蹈动作与语言艺术结合起来。西方的现代舞蹈家们已经重新认识了语言的功能,他们大胆探索语言在舞蹈作品中的运用。在国内,除了歌舞结合中的歌词之外,以较单纯的语言形式参与舞蹈表现的作品还不多见,这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和开发。

在国内的舞蹈作品中,语言与舞蹈的结合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语言在舞蹈创作中的运用

1、歌编舞

以歌编舞,舞尽曲意。歌编舞是以歌曲的旋律、风格和歌词的意境为基础创编的舞蹈。语言在这里是以歌词的形式出现。歌词加上音乐的翅膀,使歌声在所有乐声中最富于表情和魅力。用歌声作为舞蹈的伴奏最为自然、和谐。所以,用歌曲编舞这种形式极为多见,是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当然,其中自然少不了歌词这个语言因素的作用。

查看全文

舞蹈艺术体现与训练

舞蹈是以人的肢体语言为手段表现语言文学和其它艺术手段难以表达的、人们内在的、深层的精神世界,它包括情感、思想、性格、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自身内部的矛盾冲突的一类实践。舞蹈是一种综合艺术形式,是表现和抒发人的情感的艺术,是人的内在情感冲动所引发出的人体动作的外化。任何艺术形式的目的均于以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人们的感情和思想,这是一切艺术的特点和根本规律。舞蹈也不例外,离开了艺术的形象,舞姿就不可能给人以美感。由此看来,舞蹈的目的在于运用肢体动作塑造人体美的形象,这是自身的突出特点。“舞蹈”存在于“艺术”之中,是“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

舞蹈与艺术中国学者哈九增主编的《艺术教程》一书中对“舞蹈”的论述:“舞蹈是通过富有节奏的、经过提炼和组织的各种人体动作和造型来传达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样式。”中国学者杜红燕在《试论体育与舞蹈的关系》一文中对“舞蹈”的论述:“舞蹈是人类表达情感,表现自我生命意识和生命价值的一种形式。”国外一些舞蹈家认为:“舞蹈是身体的一种有节奏的运动”、“舞蹈是一种通过艺术形象来揭示人的思想感情的艺术,而舞蹈的艺术形象是由形成一定体系的人体姿态有节奏和有组织的变换构成的。”各国在对“艺术”的论述中普遍认为:“艺术”包括语言艺术(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造型艺术(包括绘画、摄影、书法、雕塑、建筑艺术、工艺美术等)、表演艺术(包括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等)、综合艺术(包括戏剧、电影、电视剧等)。

当然,分类是相对的是使之更具有条理和科学性,很多学科与艺术相互依存与交叉,为的是使艺术更加丰富。如:表演艺术中的舞蹈艺术往往与造型艺术、舞台美术、运动学相结合。随着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科技的不断发展,舞蹈艺术的科学研究和文化艺术研究也慢慢地呈现出向深度、广度方面扩展的特点。在舞蹈学科领域中对舞蹈与艺术概念理解的内涵无限制扩大,因为舞蹈艺术的传播与手段的运用越来越丰富,舞蹈形式存在于人们在娱乐享受和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中、以及以参与自觉意识支配的身体动作为主要手段,对自己的身心进行改造并臻于完善的实践之中,且对舞蹈与艺术概念内涵的认识也越加透彻。

提高舞蹈技艺与增强表现舞蹈技艺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舞蹈表演的技巧性,如高跨度的腾空跳跃,急速的多圈旋转,柔软的身体和慢动作的控制,以及身体各部分的表现能力等等;二是舞蹈语言的运用和对人物性格、内心情感的细致深入的刻画等方面所具有的艺术技巧和表现能力。表现是指人内在的情感在外部动作表现的形式,是人们通过面部表情和身体动作来抒发内在情感的能力。通过肢体的技能训练,使人体成为具有表现力的艺术肢体,各部肢体的总和工程舞蹈艺术的手段,以此表现人的思想、感情、性格以及人与外界之间矛盾冲突为目的,亦是以情感体验为主题的传播形式和接受方式。舞蹈是通过人的身体动作与舞蹈自身的特征,体现人的思想内涵与的情感的抒发。舞蹈不仅是舞者自身的表现与审美,更多的是表现音乐与舞蹈的律动和大众的审美。

当然,舞者的表现内涵十分的丰富,包括技术的娴熟、作品的理解、音乐的感觉等等。只有很好的把握这些因素,舞蹈者的肢体与内心情感的才能充分协调,才能够表达出丰富的内涵,才能让人们读懂舞者肢体语言的特性。就是说肢体语言是通过舞姿与音乐和情感的结合来达到内容与形式、内涵与外在的和谐统一。在表演的过程中,外在的力量强化内涵表现力,内在的情感带动外在肢体表现从而产生艺术魅力和艺术感染力。只有将人的情感和体验与艺术的表现融合在一起,使舞蹈的动作与表情完全为舞蹈服务,才能产生撼人心魄的艺术魅力。概括地说,就是要形神兼备。

查看全文

舞蹈艺术研究论文

摘要:人们进行舞蹈欣赏这种舞蹈的审美活动,首先必须具备一定的主观条件,也就是说要具有一定的舞蹈知识、舞蹈欣赏水平和认识能力,舞蹈欣赏活动才能正常和顺利的进行。这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不辩音律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音乐对它说来不是对象,……"所以,我们了解舞蹈艺术的特性、舞蹈和其他艺术的关系、舞蹈形象构成的各种因素,及其产生的过程等,就非常必要了。

一、什么是舞蹈?

舞蹈和我们的生活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清晨,在城市的街心公园,一群群的中老年人、有的随着锣鼓点在扭"秧歌"、有的跟着节奏鲜明的音乐跳"迪斯科"、还有的人在优美的旋律中跳着自编的"健身舞";晚间,在剧场可以欣赏到舞蹈或舞剧作品的演出、也可以到舞厅或联欢会去跳交谊舞;节日期间还可以在一些公园等旅游点举力的"游园花会"看到各地的民间舞蹈表演;如果有兴趣和需要、你还可以到各种舞蹈训练班学习芭蕾舞、民间舞、国标舞……来提高自己的舞艺。

如果有人问:什么是舞蹈?我们将怎么回答呢?

用简明的话来说,舞蹈是一种人体动作的艺术。但是,这个人体动作,必须是经过提炼、组织和美化了的人体动作--舞蹈化了的人体动作。另外,属于人体动作范畴的艺术也有许多种,如杂技、哑剧、人体雕塑、韵律操等等。所以,舞蹈不同于别的人体动作艺术的主要方面是:它是以舞蹈动作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着重表现语言文字或其他艺术表现手段所难以表观的人们的内在深层的精神世界--细腻的情感、深刻的思想、鲜明的性格,和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以及人自身内部的矛盾冲突,创造出可被人感知的生动的舞蹈形象,以表达舞蹈作者(舞蹈编导和舞蹈演员)的审美情感、审美理想,反映生活的审美属性。另外,由于人体动作不停顿地流动变化的特点,它必须在一定的空间(舞台或广场)和一定的时间中存在;而在舞蹈活动中,一般都要有音乐的伴奏,要穿特定的服装、有的舞蹈还要手持各种道具,如果是在舞台上表演,灯光和布景也是不可缺少的。所以,也可以说舞蹈是一种空间性、时间性和综合性的动态造型艺术。

二、舞蹈的特性--舞蹈和其他艺术有哪些共同性?又有哪些区别?

查看全文

舞蹈转的艺术审美探讨

【摘要】歌舞艺术一直都是中国艺术传承的重点之一。在所有的舞蹈技巧中,“转”的艺术起源以及发展引发了世人的关注。文章通过研究“转”的起源与发展,以及“转”的艺术审美。从而得出舞蹈者通过舞蹈动作向世人传达的情感,而“转”这一动作虽然简单但是却十分有效,通过后人的不断创新以及加工,一支令人荡气回肠的舞蹈通过“转”向观众展现了舞蹈者的灵魂。

【关键词】艺术起源;舞蹈技巧;“转”;情感表达

《诗经》对“手舞之,足蹈之”的描写,体现了舞蹈能够展现审美艺术,从中国诗歌方面去了解舞蹈的表现形式以及传达的内在情感,尤其舞蹈技巧“转”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所联系。除开舞蹈动作,很难再找到第二种语言去表达这种艺术感。《诗经》中写道:“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句话不但可以生动地说明舞蹈是表现人们情感的产物,也可以表明人类早已通过舞蹈技巧去传达舞者的思想以及情感。还记得曾皙的“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出神入化的意境,引得多少文人墨客神魂颠倒,惬意的意境无不让人联想:随情不禁挥动双臂,长袍宽袖,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对人们来说,最早的、也是最简单的舞蹈启蒙,是小时候朗朗上口的一首儿歌的歌词:如果你高兴你就拍拍手。这些都是天真,随意,无章法的舞蹈,没有压力地手舞足蹈。现在小朋友表现美好情绪的手舞足蹈,都像一场艺术,那些自得其乐的小人儿,都像舞蹈艺术家。《兰亭集序》有与舞蹈相通的感觉,书法同样也能通过线条表达情感,就像舞蹈那样。

1.“转”的艺术审美

舞蹈是通过肢体语言、音乐节奏变化以及情感因素的配合而完成的一种艺术形式,具有深刻的艺术内涵和艺术魅力。舞蹈审美是判断舞蹈艺术作品好坏的标准,而舞蹈艺术在长时期的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独特的审美特征。舞蹈创作者只有抓住了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并在题材和主题选择上进行创新,才能够最大化地发挥舞蹈艺术的魅力,增强舞蹈艺术的表现力。其中,胡旋舞是舞蹈的一种类型,它在唐代盛行,差不多就是在唐三藏取经的时候传入,唐朝盛世的很多娱乐活动都比较前卫,尤其是舞蹈中的旋转动作更加美轮美奂,甚至超过了文房四宝,轰动一时,是一个国家具有代表性的艺术文化象征。舞蹈能够凭借自己的特色在众多文化中脱颖而出,只因胡旋舞的魅力,因此可以猜想“转”在舞蹈中的魅力是无法估量的,也是很多官家小姐们纷纷效仿的舞蹈技巧。

1.1“转”的艺术起源

查看全文

传统舞蹈艺术对外传播分析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国文化的对外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国外对我国传统舞蹈艺术有着较大的关注,因而舞蹈也成为我国传统文化输出的重要载体。我国对外电视频道的主要工作是传播信息,进而输出本国文化,其在我国传统舞蹈艺术的对外输出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舞蹈可以结合电视媒体高效的传播手段,配合中国特有的空间、色彩等造型,产生具有明显中国风格的对比、节奏和韵律。在中国传统舞蹈艺术输出的过程中,这些带有中华文化特色的舞蹈造型设计以及文化内容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应发挥电视传媒的独特优势,增强国外观众对我国传统舞蹈艺术的认知,为我国传统文化的输出提供坚实的传播平台。本文主要分析电视媒体在中国传统舞蹈对外传播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并对电视媒体在我国传统舞蹈艺术输出推广中的主要做法、导向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归纳。

一、中国传统舞蹈艺术的全球化

当今社会,全球化成为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传统舞蹈也面临巨大的挑战。1.西方文化影响下中国传统舞蹈的价值取向。各国的舞蹈艺术都具有独特的表达方式,不存在优劣之分,以全球化思维改造中国传统舞蹈的表达方式不能一蹴而就,是需要经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的。当今时代,我们应调整好心态,适应全球化发展趋势,吸收先进国家的文化精华,将中国传统舞蹈艺术推向世界。部分舞蹈艺术家在进行中国舞蹈的全球化推进时,只把功夫用在舞蹈的外在层面上,即简单地对西方的舞蹈进行模仿,而真正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的艺术家则是通过亲身观察体验,经过长期积累,创作出新的舞蹈作品。从传统舞蹈的角度来看,新体系非但没有走样,还对传统舞蹈的优势进行了发展和继承。2.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舞蹈的时代性。我国传统舞蹈艺术的时代性是指:舞蹈能够客观地反映某一时期、某地区的民族文化发展与人们审美观念呈现出的特征,其具有较强的时间性、独特的民族特征和美感要求。目前,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产业已成为许多发达国家的支柱型产业,并且创造了巨大经济利益。中国舞蹈必须面向市场,贴近生活,贴近大众,以获得蓬勃发展的动力。3.中国传统舞蹈对世界舞蹈艺术发展的影响。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深受世界各国的瞩目和青睐,因而在文化发展上我们具有一定的先天优势。全球化背景下,欧美舞蹈是推动世界舞蹈发展的主力,但在艺术形式上,我们完全没有必要一味地追随西方国家。我国传统舞蹈艺术是一种以动作为表达语言的独立存在形式,舞蹈创作的灵感来自于生活,也正是这些来源于生活的舞蹈才能使人们为之赞叹。这些令人振奋、鼓舞人心、具有一定社会内涵的艺术表现形式,代表我国传统舞蹈艺术的新高度。例如,我国舞蹈艺术家杨丽萍演绎的舞蹈《雀之灵》及《孔雀》等作品,就是我国传统舞蹈的经典之作。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各国人民对文化的渴求越来越强烈。诸多富有传统文化韵味的舞蹈作品,不但极大丰富了我国传统文化的输出类型,对其他国家舞蹈艺术的创作也具有一定的启示。

二、电视媒体在中国舞蹈艺术对外传播过程中的作用

1.电视传媒引导舞蹈艺术走出国门。我国对外频道曾播出过一档电视舞蹈节目—《舞动中国》,该节目集舞蹈创作、表演、舞台设计于一体,在黄金时段播放,相关议题迅速成为社会舆论的核心话题。可见,电视不仅为广大舞蹈专业人士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也为中国传统舞蹈走出国门、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提供了平台。通过电视传媒的报道和推广,能够促使国外观众关注我国的传统舞蹈艺术,使之产生一定的影响力。2.通过电视舞蹈节目引导国外舆论。公众舆论是公众社会意识的折射与缩影,电视节目可以从公众的审美角度与兴趣角度出发,通过舆论引导和影响国外公众的态度与喜好。对中国传统舞蹈进行客观、合理的报道,可使国外受众对中国舞蹈形成正确的认知,最终促使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兴趣。电视节目可采用这种特殊形式的“舆论引导”,将观众的兴趣点转移到电视媒体推广设定的相关话题上。

三、借助电视媒体和传统舞蹈推动传统文化传播

查看全文

舞蹈艺术的认识

舞蹈艺术是一种形体艺术。它是以经过提炼、组织和加工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作为一名舞蹈演员,我在28年的舞台实践中有一个深刻体会:二度创作是舞蹈艺术的生命,如果没有二度创作,舞蹈艺术就会成为僵化、陈旧、令人生厌的艺术。这个体会和感受,是我经过舞蹈表演实践的不同阶段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而得出的。我开始接触舞蹈是在大庆油田。那时我才巧岁,对舞蹈艺术的认识是极为肤浅的。后来,我又参演了大量风格迥异的集体舞蹈、双人舞蹈。在此期间,我阅读了丹纳的《艺术哲学》、赫伯特·里德的《艺术的真谛》以及《新舞蹈艺术概论》等书籍。

从理论的角度,我开始了对舞蹈艺术更深的理解与感悟。著名舞蹈家昊晓邦在《新舞蹈艺术概论》中指出:“有的人认为,只要把几千年来各地区的民间舞蹈挖掘起来,在原来舞蹈形式的基础上,经过加工,再生产新的形式,这就是新的民间舞蹈了。实际上,这只是从形式到内容的改编。这种思维方式是从形式出发的,而不是从生活内容出发的,即使一些有内容的作品,也是从思想路线和概念出发,把内容硬塞到固定的形式中去,或者贴上政治标签。”这段话使我茅塞顿开:只有深人生活,才能“从生活内容出发”,创造出“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作为舞蹈演员,就应该在“高”字上狠下功夫。高于生活,是艺术的灵魂;高于生活,就是有新意的艺术。舞蹈《钻井哥哥过家门》是中原歌舞团著名编导陶益民和鹿丽红老师创作的集体舞。它取材于生活,几乎是每个钻工都曾有过的经历,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剧情大意是,井队搬迁经过家门口,钻井工人与妻子匆匆相会后又要分离。妻子望着就要离去的丈夫,猛然抱住他,告诉他自己已怀有身孕……在这段舞蹈中,我扮演钻井工人的妻子。

如何用舞蹈语汇来表现夫妻间那种不忍分离的复杂心情,这个问题曾一度困扰我。后来,我根据从生活出发,创造出高于生活的艺术作品的指导思想,认真观察钻井工人在实际生活中的表现。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确定了自己的艺术构思:要准确、完整、真实地表现这种离别的情态,必须进行二度创作,必须在编导精心构思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于是,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场景:妻子用双手抱住了丈夫的大腿,含情脉脉地凝视着丈夫满含泪花的双眼,心事无从说起,只能化作眼神的交流,似撒娇,似安慰,又似鼓励。这时,低沉的音乐缓缓响起,似山泉呜咽,又似细流低语。钻井工人慢慢把我扶起,忍着就要流出的泪水,毅然要走。在这个时候,我才告诉他我怀孕了,他激动地把我抱起。这一连串的动作,细腻、流畅,紧紧吸引着观众的视线,剧场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钻井哥哥过家门》多次荣获省部级以上的艺术嘉奖。它的成功,就是因为我们的编导和演员在“高”字上下了大气力,使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事实证明:舞蹈艺术不是单纯的表演,形似不如神似,缺乏神韵的舞蹈,永远不可能使观众产生共鸣,只有把深刻的内涵表达出来,才能使舞蹈表演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同时,一部成功的舞蹈作品理应有时代的气息,也就是现代意识。赫伯特·里德说,要找到某种能够打动我们的形式。这种形式,据我的理解,是经过艺术想象力加工的高度浓缩的典型化肢体语言,即具有现代意识的舞蹈语汇。因此,我在注意考察艺术与生活之间关系的同时,也投人了更多的精力去寻找能够“打动”观众的充满时代精神的舞蹈语汇。在艺术的道路上,每走一步都要进行一次深刻的反思。我希望自己着眼未来,摆脱传统陈旧程式和框框的羁绊,追求传统优秀艺术与现代意识风范的结合,寻觅传统与时代、生活与艺术的契合点,努力在继承传统与时代创新之间架构一座桥梁,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为广大观众喜闻乐见的艺术精品。

查看全文

舞蹈艺术创作论文

1舞蹈艺术创作与音乐的统一互补关系

(1)舞蹈艺术创作与音乐在节奏互动上的诉求关系。舞蹈动作的安排必须是在一定的节奏行进中进行,同时为观众提供速度、节拍、风格等信息,最能直接感染观众的情绪,启迪观众的思想。不同的节奏,体现舞蹈作品不同的精神气韵,舞者对于节奏把控力的好坏直接决定舞蹈的表现效果,决定舞蹈形象的准确表达。每一部作品都有自己的节奏发展特点,舞者在揣摩作品的节奏性格时,要充分了解音乐的结构、发展方向及内心的节奏韵律。这种韵律是由若干的点贯穿起来的,是一种位于不同旋律位置的内心动力。不同结构层次的音乐将这种内心动力集中发射到舞蹈演绎的动作中,使动作娴熟连贯,充满张力。同时,也能更好地帮助舞者正确去理解和记忆舞蹈动作的基本连线。因此,音乐与舞蹈必须相互依托,只有发生并具备了相互依存的诉求关系,才能共同挖掘舞蹈自身所要传递的内心情感,才能很好地抓住心灵感受、极力渲染掀起绚丽多彩的情感波澜。

(2)舞蹈艺术创作与音乐在视觉和听觉上的诉求关系。好的乐感能帮助舞者更好地理解音乐的内在思想,提高自身的表现能力,通过舞感增加舞蹈的韵律美。乐感不好的人抓不住音乐上本质的东西,当然舞也肯定跳不好,往往表现为理解只停留在表面,进不到更深层次,以至于扣不准节奏,形似而非神似,或者动作上不够灵巧。这就要求舞者必须热爱音乐,学习音乐,懂得音乐语言的表现方式和基本规律,并学会从内心去理解、感受音乐。这样,音乐与舞蹈的通感就一定奏效,也可以感受到其情感发展脉络。在音乐进行的每个细节下想象与之对应的舞蹈形象,进而展开想象,运用肢体语言准确地把握作品的精髓。

2音乐作用于舞蹈艺术创作

舞蹈作为一种综合的艺术,音乐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在舞蹈表演艺术中,优美的音乐配合,可以帮助舞蹈在整个表演过程中表达情绪,体现个性,烘托气氛,从而塑造完美的舞蹈形象。另一方面,音乐有助于舞蹈元素、舞蹈短句、舞蹈组合以及各种舞蹈语汇之间的连贯和流畅,增强舞蹈艺术的表现力,这是音乐对舞蹈所产生的主体作用。从这个意义来讲,决定了舞蹈创作本身是离不开音乐的,这就是舞蹈艺术中舞蹈对声音本能的需要。就表现形式而言,在舞蹈的创作表演过程中,舞蹈所表现的肢体动作绝对从属于舞蹈音乐。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加强舞蹈音乐的作用只可能对舞蹈艺术产生积极后果。一部优秀的舞蹈或舞剧作品,必须要有好的音乐来与之配型,只有真正把握好这个前提,才能引起观赏者的共鸣,才能被观众所认可。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从事舞蹈艺术创作、表演时,或者是站在鉴赏者的角度,都必须去更深入地学习和认识音乐,因为在舞蹈艺术中音乐永远是舞蹈的最佳搭档。

3在舞蹈艺术创作中音乐与舞蹈的契合关系

查看全文

舞蹈艺术教育研究

一、艺术教育视角的作用与认识

在教育中。所有的艺术都是重要并多元化的,需要认真对待,舞蹈应放在艺术教育的范围内,从艺术的教育角度教授的舞蹈,与其它形式的舞蹈教育截然不同,艺术教育是教与学的过程,艺术教育的视角旨在深化审美教育,它用富有表现力的艺术语言来交流涵义。舞蹈中的艺术教育的视角以学生为中心,它通过研究学前孩子如何从学前至高中阶段学习,来提高艺术、认知、社交和动觉方面的成长。当学生学会在舞蹈中对自己和他人做出客观的艺术判断,审美感知力就得到了提升,美育渗透在舞蹈的全程的教与学中。学生的需要是舞蹈课程发展的助力,教师作为引导者,用标准的课程内容和经验去造就每一个人。在教授舞蹈时,要从身体、心理、审美、认知等各个方面为学生的成长负责,要找在舞蹈教育中学生的广泛使用内容,必须将动觉与认知、社交、审美方面的知识结合起来,需要提高自身的批判性是思维和动作的发展。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艺术教育教学内容全面,各方面均有涉及,在此过程中,他们会找到自己与舞蹈的连接点,从而理解舞蹈,欣赏舞蹈,并能通过舞蹈来表达自己。舞蹈艺术教育课程注重内容,教学策略和评估,其中融合了舞蹈动作教学和舞蹈文化,大多数舞蹈教学方法是专门应用于舞蹈教育的,例如:有些具体的舞蹈教育中的教学技能,像为舞蹈编排和即兴表演做出的动作探索,用身心合一的视角来探寻学习方法是一种独特的教学手段,舞蹈教育帮助学生从艺术教育的视角来整合学习,并获得课程预期的标准观点,舞蹈教育致力于教学设施的构建和结构,关注如何将舞蹈的不同侧面整合成一个单元,来拓展美育。舞蹈作为艺术教育如何来的基本教学方法,以及在动作探索、舞蹈编排、舞蹈教育的平台中可以将不同风格的舞蹈视角教学法,学会分析舞蹈内容以及更好地传达舞蹈艺术教育精神与技巧。

二、以学生为主体的艺术教育方法与益处

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也就是以学生为中心,舞蹈教育,首先要知道舞蹈对当代每个学生都是有益的,确如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说,它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舞蹈教育自身的丰富内容,而且有利于全体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能够开发感知力、理解力与辨别力等各种潜能,从具体“益处”上,我们也可以借鉴这一标准加以阐解。舞蹈教育有益于学生理解人类舞蹈活动中所积累的古今经验,特别是创造性经验,如人类祖先在最早的动作组合中,就知道将各种不同元素动作组合起来,形成不同的结构,当代学生在重复这种创造时,实际上就是在学习如何将各种事物中的不同元素进行组合与排列,它将是导致创造与发明最简单的思维基础与思维方式。舞蹈教育提供的思维方式,是意象性的,是从具象到抽象最终形成动作符号的动作思维,这种动作思维从低级阶段走向高级阶段,既走向实践,也走向逻辑,它是人的思维从低到高的演习过程,它有助于人运用这种思维方式认识自己,也认识各种事物。舞蹈思维所产生的肢体动作,是从内在意向进行的过程,也是形成形象的过程,这种外化即舞蹈艺术中讲的即兴舞蹈过程,即自然地通过即兴进行表现的过程,舞蹈的这种肢体表现,即人的情感、思维的一种表达方式,用舞蹈学习来提高人的表现欲望,学会一种表达与沟通方式,如果采取的方式适于学生,调动人潜在的游戏冲动,那么教育目的将会是潜移默化的而非灌输的,这也是艺术教育舞蹈所追求的根本教学方法。舞蹈作为一种非语言的艺术,它最便于非词语性交流,这使舞蹈在人类早期语言文字还没有发明时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语言文字发明后,舞蹈这种社会功能虽然已经大大降低,但要知道,直到今天人类的交流仍有大半是通过意会而非语言文字所能沟通的,人体表情仍担负着大量的交流任务,动作与表情可以理解许多没有标准的答案,这证明,虽然人类语言已成为主要交流工具,但有大量事物仍不是用语言文字可以说清,倒是人体动作与表情可以意会,舞蹈学习的这一益处仍不可能的。

三、提升价值观教育

20世纪90年代期间、教育采取放任自由的方法来普及价值观,价值观教育从社会文化多元性角度来看,似乎颇有争议,他属于“家教”的范围。同时,帮派树立,武器进入了校园,暴力蔓延,而就在这样的教育体系中,我们倡导成功,提高效率,鼓励积极的互动,很明显,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没有在家里接受价值观教育,相反,他们的价值观都来自电视、商业广告或电子游戏(充满暴力),很多学生的角色不是效仿价值观教育,也没有遵从社会准则,价值观学习的渠道无法让他们成为更好的公民,他们在学校的行为令人无法容忍,其实就是中立价值观教育体系的崩溃。中立价值观教育时代损害了高等教育K12教育教师准备计划,它更加重视技术,不会教学生建立健康的关系来寻求积极的互动,今天,教育者必须分担其责任,及早灌输行为标准,帮助学生掌握自己所需的人际互动技巧,今天的课程中必须函告针对所有年级的价值观教育,如守时的重要性,履行承诺的重要性,诚信的重要性,经过学校和家庭的长期熏陶,它们都会融入学生的性格特征,也是雇主们看重的特征。孩子们必须知道他们的行为有哪些后果,理解积极和消极行为的差别,什么是持久的价值,什么是短期的利益,什么是自私,什么是慷慨,作为表达艺术的舞蹈,它的人际互动特征与普通同伴和学生的人际互动特征并无二致。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