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审美范文10篇
时间:2024-04-09 17:20:0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艺术审美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影视艺术审美途径
审美需要是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精神需要。审美需要对精神愉悦性的追求是一种情感性的意识活动。情感是对能满足主体需要的客体事物的态度的体验。影视艺术是专为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而发生的;它一经诞生之后,也就促进了人类审美需要和审美创造能力的发展。根据影视艺术独特的个性进行审美,并提高审美能力,至关重要。因为审美有净化心灵,培养高尚情操的作用;审美能带来精神的愉悦和心灵的自由;审美还能超越具体的功利。那么,如何人手把握影视艺术的审美呢?
一、丰富精美的画面美
影视艺术通过丰富精美的画面,展现人间的真、善、美,鞭挞假、恶、丑。观众饱览各种动态的画面,会产生美感,获得审美愉悦。丰富精美的画面往往通过变化人物、时间、地点、事情等达到画面的丰富性,吸引观众去看,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在电视连续剧《牵手》中,女主人公在家干各种琐屑的家务事,送孩子上学等,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女子,展现的是她忙碌的身影,表现的是她为家庭所作的巨大牺牲,她失去了“自我”,没有事业,也丢失了爱情。随着画面的变换,我们看到了一个自强不息的女子以艰难奋斗,拥有事业,也重新拥有爱情。电视通过丰富精美的画面,把一个普普通通的爱情故事演绎到了极致,让人愉悦的同时,给更多的人喝下一剂良药:“只有以事业为依托,爱情之花才会常开不败”。影视剧中的画面的丰富精美,还表现在含蓄抒情的画面。真正的艺术家都能把深厚的内容留在话外、弦外、意外,那话外之意、弦外之音比那表面的东西要巨大、深厚得多,丰富得多。电影《血战台儿庄》里,最后破碎的军旗在迎风飘扬,敢死队员的人梯依然可见,把国歌的内容含蓄地表达出来了,在此,爱国主义精神得到了最好的连释。在《大辫子的诱惑》中,挑水姑娘赤脚,大辫子在身后摇摆的背影很美,画面展示的是:传统与美的谐和!我们从画面的丰富精美里,领悟到了抛弃一些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必须付出代价。有了种种意外,整个情节才波澜起伏,故事才引人人胜,观众才会动之真情,达到物我相忘的境界。丰富精美的画面,就像一首动听的乐曲,内涵丰富,耐人寻味。
二、荡气回肠的音乐美
好的音乐,会给影视艺术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影视音乐往往有渲染情节、推动情节发展、细腻而深刻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巧妙地展现主题的作用。美妙动听的音乐穿插在影视艺术中,恰到好处地表现当时特定的气氛,有时胜过千言万语。动情之语诉诸于音乐,让音乐作为一种载体,让观众驰骋在音乐想象的空间,美妙的影视音乐,会有“余音绕梁”之感。《泰坦尼克号》主题歌《我心依旧》,震撼了世人。影片的歌与情节一样永存。音乐的魅力在于让人产生共鸣,获得美感,得到心灵的陶冶,《好汉歌》为《水浒传》的个个英雄增添了一道耀眼的光芒,巧妙地展现主题。好的音乐,能烘托气氛,让喜的更喜,悲的更悲。《红楼梦》中的一首《枉凝眉》让多少人为之倾倒,多少人为之潜然泪下。美妙的音乐为影视剧增色不少。一部电视连续剧《渴望》轰动了全国,其中里面的一首《好人一生平安》,已超越了影视艺术,演绎成现实生活中的对好人最平常,却又最诚挚的祝福。此首曲子为《渴望》注人了鲜活的生命力。好的影视艺术,使影视表演艺术与音乐艺术交相辉映,相得益彰。使人领会荡气回肠的音乐美,既感受旋律的时缓时急,时低时高,更领悟歌词的传情达意所起到的出奇制胜的效果,从而产生强烈的共鸣,涤荡着心胸,让情感得到升华,产生无穷的美感。内容更丰富、更深刻、更鲜明、更集中的表现。德国诗人莱辛说过:“富于包孕的片刻”,引起想象的驰骋,智慧的思考,更细致领略其意境,更深刻地理解丰富的内容。梅圣俞说:“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极简单的对话,往往蕴含着言外之意,象外之旨。所以含义丰富的语言,能很好地传情达意,耐人寻味。
三、含义丰富的语育美
电视艺术审美生成与审美特征
摘要:电视作为上世纪最为伟大的发明之一,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即使在当今社会也在丰富人们精神生活方面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文对电视艺术的审美生成和审美特征进行分析,希望能够让人们对电视艺术有更为深刻的了解。
关键词:电视艺术;审美生成;审美特征
电视艺术本身存在一定的理性目的诉求和情感表达,在这两种重要特性的相互作用下,能够对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进行诗化转述,不断发现和展现生活中的审美元素,对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产生着特定的影响,值得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下面本文就对电视艺术的审美生成和审美特征进行具体研究。
一、电视艺术的审美生成
电视艺术在发展过程中能够产生一定的理性目的诉求和情感传达,并且这两种特性之间具有相互作用关系,能够通过对日常生产生活的诗化传达,获得一定的审美生成。电视艺术是近现代社会人类步入到电子媒介时代,电子媒介与现代艺术相结合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特殊性的艺术表现形式,是电视这一媒介传播形式的新艺术样态[1]。电视艺术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个性化的语言系统和美学特质,其作为信息传播载体,将画面语言作为本体性语言。同时,区别于众多的传统艺术形式,电视艺术语言鲜明的个性不在于其单一的语言形式,而是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构成了复合式、多元化并且具有较高科学技术含量的电子语言系统。电视的艺术语言表现手段具有多元化的特征,一般不会以单一的手段维护电视艺术作用的发挥,而是通过对其他艺术语言和精神传统进行融合和变异,逐步促使电视艺术更为丰富和完善,最终形成较为系统的电视艺术审美,并进一步推动诗化电视艺术审美的生成和发展。
二、电视艺术的审美特征
中国装饰艺术审美研究
一、圆在古代中国的萌芽
追述这古老的历史,沿其源头而下,当中国进入文明时期有了文字之后——商周的甲骨文和金文中有关天象的字,也多与圆有关。也就是说,从古老的汉字结构中也可以约略看出“天圆”观念的痕迹。例如:日——(.),月——).),星——晶,等等。
古代中国把玉工艺品作为人与天(自然宇宙)交往的媒介物。《周礼春官仲伯》记有这样的礼仪规定:“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人们认为天是圆的,圜就是天,所以祭天的玉壁必须是圆的。明代永乐年间在北京始建祭天的“天坛”——祈年殿、皇穹字、回音壁,圜丘等建筑物照例也都是圆的。由于天象中的“日月合璧”成圆,而“五星连珠”则是圆的连缀——在中国图案学中通常称为“连珠图案”。图案是中国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这里蕴藏着中华民族无穷的智慧和创造力。研究中国图案,不难看出圆和圆的连缀就是至大无极的“天”、“天象”以至“天道”的视觉符号。
二、圆形在图案中的运用
敦煌莫高窟不仅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佛教圣地,而且还是一座拥有约10个世纪(公元4一14世纪)历史的壁画、雕塑、装饰艺术珍品的“博物馆”。装饰艺术中的圆和圆的连缀,除了上节所论及的本原涵义之外,显然还有佛家的精蕴,如佛经中常见的“圆融”、“圆通”、“圆妙”、“圆满”、“圆觉”、“圆寂”等。作为装饰艺术的审美对象,这里的圆和圆的连缀、圆的组合,不仅具有典型性,而且图案的形式美构成也是丰富多彩的。大体上有三种格式:框架式;带式;环式。
框架式圆的连缀图案主要用于窟顶的藻井装饰。
中国装饰艺术审美思考
一、圆在古代中国的萌芽
追述这古老的历史,沿其源头而下,当中国进入文明时期有了文字之后——商周的甲骨文和金文中有关天象的字,也多与圆有关。也就是说,从古老的汉字结构中也可以约略看出“天圆”观念的痕迹。例如:日——(.),月——).),星——晶,等等。
古代中国把玉工艺品作为人与天(自然宇宙)交往的媒介物。《周礼春官仲伯》记有这样的礼仪规定:“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人们认为天是圆的,圜就是天,所以祭天的玉壁必须是圆的。明代永乐年间在北京始建祭天的“天坛”——祈年殿、皇穹字、回音壁,圜丘等建筑物照例也都是圆的。由于天象中的“日月合璧”成圆,而“五星连珠”则是圆的连缀——在中国图案学中通常称为“连珠图案”。图案是中国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这里蕴藏着中华民族无穷的智慧和创造力。研究中国图案,不难看出圆和圆的连缀就是至大无极的“天”、“天象”以至“天道”的视觉符号。
二、圆形在图案中的运用
敦煌莫高窟不仅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佛教圣地,而且还是一座拥有约10个世纪(公元4一14世纪)历史的壁画、雕塑、装饰艺术珍品的“博物馆”。装饰艺术中的圆和圆的连缀,除了上节所论及的本原涵义之外,显然还有佛家的精蕴,如佛经中常见的“圆融”、“圆通”、“圆妙”、“圆满”、“圆觉”、“圆寂”等。作为装饰艺术的审美对象,这里的圆和圆的连缀、圆的组合,不仅具有典型性,而且图案的形式美构成也是丰富多彩的。大体上有三种格式:框架式;带式;环式。
框架式圆的连缀图案主要用于窟顶的藻井装饰。
中国装饰艺术审美探析
摘要:在幽幽的历史长河中,“圆”这个图案被很多的艺术载体所运用。观察“圆”这种艺术形式的历史足迹,分析它在传统图案中的运用方法,会使我们更加了解“圆”的魅力,发现其内在无穷的艺术生命力,这对当今的艺术创作会起到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圆圆形装饰艺术图案
一、圆在古代中国的萌芽
追述这古老的历史,沿其源头而下,当中国进入文明时期有了文字之后——商周的甲骨文和金文中有关天象的字,也多与圆有关。也就是说,从古老的汉字结构中也可以约略看出“天圆”观念的痕迹。例如:日——(.),月——).),星——晶,等等。
古代中国把玉工艺品作为人与天(自然宇宙)交往的媒介物。《周礼春官仲伯》记有这样的礼仪规定:“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人们认为天是圆的,圜就是天,所以祭天的玉壁必须是圆的。明代永乐年间在北京始建祭天的“天坛”——祈年殿、皇穹字、回音壁,圜丘等建筑物照例也都是圆的。由于天象中的“日月合璧”成圆,而“五星连珠”则是圆的连缀——在中国图案学中通常称为“连珠图案”。图案是中国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这里蕴藏着中华民族无穷的智慧和创造力。研究中国图案,不难看出圆和圆的连缀就是至大无极的“天”、“天象”以至“天道”的视觉符号。
二、圆形在图案中的运用
水彩艺术审美趋向
一、水彩的审美趋势
水彩艺术的发展受时代变迁的影响。艺术往往表现的是当今社会的潮流,反映着不同时代背景的精神面貌。一般来说,东方的水彩艺术所体现的艺术精神,多缘于艺术家对大自然万物的亲身体验,而西方的水彩艺术大都追求完美逼真的艺术效果,注重再现生活中的真实场景,使人如身临其境。这种审美心理特质存在于每个人的身上,而这种心理特质与画家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艺术的直觉心理是艺术审美心理的基础。
二、心理因素
画家的心理因素始终影响和支配着其掌握的水彩绘画技巧以及艺术情感的发生和发展。对水彩艺术的审美活动是一种高级行为,是心理意识的外在生理反应。水彩艺术是人的视觉艺术,水彩绘画的创作离不开感觉、知觉、意识、想象、情绪、情感以及思维方式等重要心理因素。因此,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心理因素对水彩艺术的作用。
1.感觉与知觉对水彩艺术的作用
感觉是刺激物作用于感觉器官,经过神经系统的信息加工所产生的对该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正如列宁所说:“感觉是运动着的物质的映象。不通过感觉,我们就不知道任何实物的任何形式,也不知道运动的任何形式。”水彩艺术的创作更注重感觉的运用,用水色的流畅感抒发自己的感觉。知觉是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的过程,是人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反映。水彩绘画讲究整体性,统一的绘画语言、统一的色调都可以通过人的感官被感知。
歌唱艺术审美特点
探寻歌唱艺术的审美特征,展示歌唱艺术的独特魅力和美好感受,体现歌唱情感表现的自我创造与需求,塑造感人的歌唱艺术形象,构筑理想的艺术境界,追求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对于歌唱艺术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对歌唱艺术审美的认识。
在音乐艺术中,歌唱的审美是歌唱者对歌唱艺术美的一种感受和体验。任何人对现实生活中美的生活、美的事物以及对美的艺术的欣赏都是一种审美活动。相比较之下,歌唱艺术在展示其审美功能的方法和形式上是极其独特而富有魅力的。因为歌唱艺术美的构成法则,不仅在于歌唱审美的功能与价值上,而且还在于它充分体现了人类情感表现的自我创造与追求。从美学角度来看,无论西方美学强调音乐形式属性的“听觉艺术”、“情感艺术”,还是中国古典美学的“心声结合”与“心物结合”、“听觉——心觉”艺术,作为艺术审美对象,歌唱艺术其审美价值都存在于整个审美活动过程——审美感受和审美体验中。也就是说,声乐艺术作品不是离开主体独立存在的,它的价值“正在于它以其感性存在的特有形式呼唤并在某种程度上引导了主体审美的自由创造”。“它在本质上是一个问题,一句向起反应的心弦所说的话,一种向情感所发出的呼吁”。歌唱艺术正是这样一种人类心灵对世界感应的产物,是以歌唱声音为物质材料的人类精神唤醒、生命升腾的展开形式,是一种“有生命力的形式”。歌唱艺术以它独有的魅力,从审美创造到精神愉悦,在广阔无垠的音响空间里,回荡着激情昂扬、细腻深情、如泣如诉、扣人心弦等美妙动听的声音。没有哪一种艺术能像歌唱艺术一样,拥有如此众多的热爱者、参与者和审美从众者。这就要求在声乐作品的演唱中,必须渗透着歌唱者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歌唱者只有在歌唱时把自己所有的情感都倾注在作品之中,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审美感受和爱憎情感,通过歌唱形式全部呈现给听众,才能使听众从中得到美感和享受。
歌唱艺术作为人声音响的美,它是以文学作品的语言美、音乐作品的旋律美、歌唱的声腔美、表演动作的形态美和乐器的伴奏美为基本构成要素。在一般的音乐审美活动中,欣赏者是审美的主体,音乐是审美的客体,而在歌唱审美中,歌唱者扮演着审美主体的特殊角色,他既是一个优秀的审美者,同时又是美的声音的创造者,歌唱者只有具备高超的审美能力和歌唱水平,才能创造出美的歌唱声音,为听众提供美的审美音响材料,使听众获得美的享受。可见,歌唱艺术的审美感受和体验是具有一定审美态度和超越意识的主体,在以某种感性存在的特有形式(客体)的呼唤下,经过生理愉悦到精神愉悦乃至精神升华的心理感应过程。它包括了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的因素,是美感经验的基础和出发点。在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感受,比如当你听到某一位歌唱家的歌声以后,在未听清楚歌词与旋律时,就已经被他那明亮清脆、悦耳动听的声音深深地感动了,当你听到某种不同的声音时,就会产生不同的感觉,有些声音会使人产生兴奋或轻松的感觉,有些声音会使人产生忧伤的感觉,有些声音仿佛使人感到微风拂面,十分美妙,并在很短时间内就可以激发我们对歌声美的感受。因此,研究和确立正确的歌唱审美观,形成正确的歌唱审美感受,对于一个歌唱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应当引起广大声乐教师和歌唱学习者的高度重视。
二、歌唱声音的审美特征。
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学习歌唱的人,首先要充分认识歌唱声音审美的重要性,应当从一开始就要注意形成正确的声音审美感受。歌唱者对声音的审美感受,实际上是根据自己以往形成的听觉经验,依靠长期积累的声音形象,在内心构想出实际的艺术形象,并产生一种愉快的心理体验。实践证明,“如果单纯追求生理方面的感觉,歌唱的声音就会缺乏美感,似乎只是一些纯技巧性的肌肉声,是一种没有任何表现力的声音”。这样的声音是毫无价值的,是不会打动人的心灵的,更不会使听众得到美的感受和享受。因此,歌唱者必须建立良好的声音美感。歌唱者只有把声乐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美好情感融入到自己的歌声之中,他的歌唱才能具有美感,才能产生更强的艺术感染力,才能引起听众的共鸣,打动听众的心弦。
舞蹈转的艺术审美探讨
【摘要】歌舞艺术一直都是中国艺术传承的重点之一。在所有的舞蹈技巧中,“转”的艺术起源以及发展引发了世人的关注。文章通过研究“转”的起源与发展,以及“转”的艺术审美。从而得出舞蹈者通过舞蹈动作向世人传达的情感,而“转”这一动作虽然简单但是却十分有效,通过后人的不断创新以及加工,一支令人荡气回肠的舞蹈通过“转”向观众展现了舞蹈者的灵魂。
【关键词】艺术起源;舞蹈技巧;“转”;情感表达
《诗经》对“手舞之,足蹈之”的描写,体现了舞蹈能够展现审美艺术,从中国诗歌方面去了解舞蹈的表现形式以及传达的内在情感,尤其舞蹈技巧“转”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所联系。除开舞蹈动作,很难再找到第二种语言去表达这种艺术感。《诗经》中写道:“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句话不但可以生动地说明舞蹈是表现人们情感的产物,也可以表明人类早已通过舞蹈技巧去传达舞者的思想以及情感。还记得曾皙的“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出神入化的意境,引得多少文人墨客神魂颠倒,惬意的意境无不让人联想:随情不禁挥动双臂,长袍宽袖,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对人们来说,最早的、也是最简单的舞蹈启蒙,是小时候朗朗上口的一首儿歌的歌词:如果你高兴你就拍拍手。这些都是天真,随意,无章法的舞蹈,没有压力地手舞足蹈。现在小朋友表现美好情绪的手舞足蹈,都像一场艺术,那些自得其乐的小人儿,都像舞蹈艺术家。《兰亭集序》有与舞蹈相通的感觉,书法同样也能通过线条表达情感,就像舞蹈那样。
1.“转”的艺术审美
舞蹈是通过肢体语言、音乐节奏变化以及情感因素的配合而完成的一种艺术形式,具有深刻的艺术内涵和艺术魅力。舞蹈审美是判断舞蹈艺术作品好坏的标准,而舞蹈艺术在长时期的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独特的审美特征。舞蹈创作者只有抓住了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并在题材和主题选择上进行创新,才能够最大化地发挥舞蹈艺术的魅力,增强舞蹈艺术的表现力。其中,胡旋舞是舞蹈的一种类型,它在唐代盛行,差不多就是在唐三藏取经的时候传入,唐朝盛世的很多娱乐活动都比较前卫,尤其是舞蹈中的旋转动作更加美轮美奂,甚至超过了文房四宝,轰动一时,是一个国家具有代表性的艺术文化象征。舞蹈能够凭借自己的特色在众多文化中脱颖而出,只因胡旋舞的魅力,因此可以猜想“转”在舞蹈中的魅力是无法估量的,也是很多官家小姐们纷纷效仿的舞蹈技巧。
1.1“转”的艺术起源
歌唱艺术审美论文
摘要:从歌唱艺术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运用音乐美学的思想和方法,对歌唱艺术的审美特征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笔者认为:歌唱艺术审美就是歌唱者对声乐艺术美的一种心理感受。在歌唱审美中,歌唱者扮演着一个审美主体的特殊角色,他既是审美者,又是美的形象的表演者和美的音响的创造者。歌唱艺术是人类心灵对世界感应的产物,是以歌唱声音为物质材料的人类精神唤醒及生命升腾的展开形式,它以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示其审美功能与价值,充分体现了人类情感表现的自我创造与追求。歌唱者只有从歌唱声音、音乐感觉、情感表现、艺术形象等方面去领悟和体会歌唱艺术的独特魅力,把所有美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倾注在歌唱之中,把美的声音与情感融为一体去揭示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情绪,才能使歌唱艺术富有生命力,并产生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关键词:歌唱艺术审美特征
探寻歌唱艺术的审美特征,展示歌唱艺术的独特魅力和美好感受,体现歌唱情感表现的自我创造与需求,塑造感人的歌唱艺术形象,构筑理想的艺术境界,追求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对于歌唱艺术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对歌唱艺术审美的认识。
在音乐艺术中,歌唱的审美是歌唱者对歌唱艺术美的一种感受和体验。任何人对现实生活中美的生活、美的事物以及对美的艺术的欣赏都是一种审美活动。相比较之下,歌唱艺术在展示其审美功能的方法和形式上是极其独特而富有魅力的。因为歌唱艺术美的构成法则,不仅在于歌唱审美的功能与价值上,而且还在于它充分体现了人类情感表现的自我创造与追求。从美学角度来看,无论西方美学强调音乐形式属性的“听觉艺术”、“情感艺术”,还是中国古典美学的“心声结合”与“心物结合”、“听觉——心觉”艺术,作为艺术审美对象,歌唱艺术其审美价值都存在于整个审美活动过程——审美感受和审美体验中。也就是说,声乐艺术作品不是离开主体独立存在的,它的价值“正在于它以其感性存在的特有形式呼唤并在某种程度上引导了主体审美的自由创造”。“它在本质上是一个问题,一句向起反应的心弦所说的话,一种向情感所发出的呼吁”。歌唱艺术正是这样一种人类心灵对世界感应的产物,是以歌唱声音为物质材料的人类精神唤醒、生命升腾的展开形式,是一种“有生命力的形式”。歌唱艺术以它独有的魅力,从审美创造到精神愉悦,在广阔无垠的音响空间里,回荡着激情昂扬、细腻深情、如泣如诉、扣人心弦等美妙动听的声音。没有哪一种艺术能像歌唱艺术一样,拥有如此众多的热爱者、参与者和审美从众者。这就要求在声乐作品的演唱中,必须渗透着歌唱者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歌唱者只有在歌唱时把自己所有的情感都倾注在作品之中,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审美感受和爱憎情感,通过歌唱形式全部呈现给听众,才能使听众从中得到美感和享受。
歌唱艺术作为人声音响的美,它是以文学作品的语言美、音乐作品的旋律美、歌唱的声腔美、表演动作的形态美和乐器的伴奏美为基本构成要素。在一般的音乐审美活动中,欣赏者是审美的主体,音乐是审美的客体,而在歌唱审美中,歌唱者扮演着审美主体的特殊角色,他既是一个优秀的审美者,同时又是美的声音的创造者,歌唱者只有具备高超的审美能力和歌唱水平,才能创造出美的歌唱声音,为听众提供美的审美音响材料,使听众获得美的享受。可见,歌唱艺术的审美感受和体验是具有一定审美态度和超越意识的主体,在以某种感性存在的特有形式(客体)的呼唤下,经过生理愉悦到精神愉悦乃至精神升华的心理感应过程。它包括了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的因素,是美感经验的基础和出发点。在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感受,比如当你听到某一位歌唱家的歌声以后,在未听清楚歌词与旋律时,就已经被他那明亮清脆、悦耳动听的声音深深地感动了,当你听到某种不同的声音时,就会产生不同的感觉,有些声音会使人产生兴奋或轻松的感觉,有些声音会使人产生忧伤的感觉,有些声音仿佛使人感到微风拂面,十分美妙,并在很短时间内就可以激发我们对歌声美的感受。因此,研究和确立正确的歌唱审美观,形成正确的歌唱审美感受,对于一个歌唱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应当引起广大声乐教师和歌唱学习者的高度重视。
舞蹈艺术及审美论文
[摘要]舞蹈区别于其它艺术门类的最大不同点在于,它是以展示心灵与情感世界为宗旨的人体文化,且具有以人体本身为质料的特性。在现象学的维度与层面上,舞蹈的审美相关于人体的存在及其游戏,其所关涉的质料-形式、身体性及旨趣等特质,遮蔽了舞蹈自身。舞蹈自身就是一个世界。唯有通过去蔽,通达舞蹈自身的存在,舞蹈的本性及与其相关切的、被遮蔽的世界才能得以敞开。
[关键词]人体审美舞蹈艺术
舞蹈是人类历史最悠久的艺术门类之一,它“以人体为质料,以动作姿态为语言,在时间的流程中以占有空间的形式来表达思想与情感”。[1]情感是舞蹈的核心,舞蹈是审美情感的载体。本文基于存在论现象学的视野,对舞蹈展开审美关切,使之去蔽,从而走向舞蹈自身的世界,显现舞蹈艺术自身的本性。
一、人体的存在及其游戏在不同的社会历史境域下,舞蹈的选材、表现主题及表达的思想情感等各不相同,它的存在与发生具有社会性。
舞蹈自身所持有的社会性,单从舞蹈本身,我们难以直观。我们需将其置于特定的历史境域中加以关照,才能获得某种社会性。不同的舞蹈作品相关于特定历史境域中人的物质生活、精神状态和技术水平。如原始舞蹈(狩猎舞、劳动生产舞等)敞开的是一个茹毛饮血,人类与大自然、猛兽搏斗,生存条件极其恶劣的远古时代;而盘鼓舞、巾舞等的出现则是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的社会世界的反映;软舞、健舞及龟兹乐舞展示的乃是一个国力强盛、社会充盈、外交发达的社会世界。
在现象学的语境下,舞蹈的社会性受制于历史性此在。人类“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社会结构形态和不同的人的生存方式和表现样态”。[2]舞蹈产生初期,自然对人的规定是绝对性的。这一时期的舞蹈(狩猎舞、劳动生产舞等)一般都是对狩猎及劳动生产过程等的再现与摩仿,充满着粗犷与野性的特征。恐怖、血腥、残酷、昏暗的场面喻示以神的方式出场的自然的强大,人的微不足道及人对自然顶礼膜拜。商周时期,人的主体意识开始生发和觉醒,人试图冲破自然对人的规定性,人开始思考自然及人自身。如巫舞,先前只是娱神的舞蹈,此时也成为娱人的舞蹈,并越来越看重舞蹈技艺本身。至汉,天下一统,社会稳定,反映在舞蹈上为盘鼓舞的出现,盘鼓舞的场面壮观,舞蹈动作难度高,既要掌握好力度,又要控制好身体,以达到高纵轻蹑的舞蹈要求。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宗教盛行,舞蹈成为宗教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缺乏生动向上的气象,舞蹈的发展趋向于形式和细部的美感,注重舞蹈的精雕细琢。工于技巧、服饰华丽、舞风柔曼、缠绵婉转是这一时期舞蹈的基本审美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