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类范文10篇

时间:2024-04-09 17:02:1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艺术设计类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艺术设计类

艺术设计类人才锻炼

伴随着全球化、工业化进程的步伐,艺术设计逐渐成为当今世界工业化生产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工业发展迅速带来了艺术设计的热潮。全国各大高校都纷纷成立了艺术设计系,以培养相关技术专业人才投入到生产活动中去,艺术设计教育一时间也开始受到了许多人的关注。艺术类专业规模的迅速扩大与1999年以后全国高等院校的扩招有关,也与社会对艺术类人才的旺盛需求有关。面对社会对艺术人才的需求,国家制定了扩大招生规模等一系列政策,一些综合大学、师范类大学、多科大学或单科大学相继成立二级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音乐学院、影视学院、设计学院、动画学院等或设立相关学科专业。目前全国1683所普通高校80%以上设立了艺术类专业,而且大多集中在实用艺术领域也就是本文所指的艺术设计专业。

一、中国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现状

中国目前有1000多所高校设有艺术设计专业,其中800多所得到了教育部的评估认可,每个学校的设计专业学生平均超过2000人,但是人才规模的扩大并不代表实力的增强。设计教育理念滞后于经济发展,没有形成完整的设计人才培养体制,且设计教育人才培养与市场经济脱节,可以说中国的现代设计在近10年中的发展是爆炸性的,盲目性的,甚至是操之过急、急功近利的。总体来看,与西方国家发展近百年的现代艺术教育体系相比,中国的设计教育仍然处在一个初级阶段。

二、当前国内艺术设计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艺术设计课程体系、培养模式、培养目标相对滞后迄今为止,国内大多数设计教育仍然采用传统的纯美术技法训练加之“三大构成”形成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这在本质上属于提高再现能力的模仿训练,而不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在学生进入专业课程学习后,专业课程门类庞杂繁多,但每一门课都只是“蜻蜓点水”;各科目之间缺少关联性、系统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理论知识的传授与实践应用是割裂的。以目前来说,中国大多数的艺术设计院校的教育培养模式,一般可以分为大一基础课,大二、大三为专业知识课,大四基本忙于毕业有关的事情。僵化的教育模式使得学生在整个大学学习阶段缺乏跟社会的接触。我国目前高校开设的艺术设计专业方向多达40多个,涉及动画设计、工业设计、数字媒体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等多方面,但高校在培养学生的模式上大多是闭门育人。那么,在这样教育模式下批量生产的学生在走出校园后,也必将会面临不能服务社会而必须重新学习的尴尬境地。

(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动手能力差,缺乏创新,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互不相干从很多用人机构反馈的信息中发现,目前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的学生动手能力差,只会依赖电脑工作,如果需要亲自动手试验拆、装等工作就束手无策;缺乏创新思维,很多学生在学设计时只会把国外的流行元素拼拼凑凑,自己独立思考、独立创作的成分不多;学生缺乏到设计机构进行锻炼的时间和途径,在产学研脱节环境下培养的学生,融入到创意产业中必然出现与创意人才标准要求的严重脱节,在大量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生涌入职场,企业缺人的现状却没有改变。这些毕业生中,真正满足企业需求的创意人才并不多,他们进入到企业后,多数创意人才属于复制型或模仿型,能够创新的人才还很少。

查看全文

职中艺术设计类课程设置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带给了艺术设计行业非常多的机会,也带动了艺术设计教育的蓬勃发展。在这样的大形势下,很多的高职院校都开设了艺术设计专业,但是由于在我国该专业兴办的时间不长,教育理念、教学体制和课程理论体系正处于建设与改革的时期,还存在着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那么如何把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办好呢?我们知道专业建设的基础是实施性教学计划,而实施性教学计划的核心是课程设置,如何把课程设置得合理是我们广大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育工作者要积极思考的问题。课程设置的合理与否,一方面要看是否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是否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就是要符合高职学生的自身特点。

一、课程设置要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

(一)要有广泛的适应性、实用性当前经济发展,使得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在一些中小型企业,他们希望设计人员能够一专多能,比如又要会平面设计,又要懂得室内设计,甚至还要懂视频剪辑,这些要求已经横跨了几个专业。我院开设有三个专业:电脑艺术设计、影视多媒体技术、动漫设计与制作。以往这三个专业在课程设置上把专业方向分得十分明确,互不相干,导致有些毕业生去企业应聘后遇到了问题。有影视多媒体技术专业学生毕业后在影视公司就业,本来以为就是做视频编辑相关的工作,没想到还要为公司设计网页,学生以前没有上过网页设计课程,所以就犯了难。发现了上述的问题后,我们对影视多媒体技术专业的教学计划进行了调整,加入了网页设计课程,适应了社会的需求,也扩大了学生的就业面。

(二)要“多能”,更要“一专”,专业方向要明确高等职业教育艺术设计专业具有学制短,基础教学时数受限制的特点,在有限的课时内开设较多不同专业方向的课程是不现实的。在社会对学生提出了广泛甚至跨专业的知识要求时,我们在改进课程设置,支持学生“多能”的时候,同样别忘了“一专”,那就是要注意调整课程设置的极限。如果课程设置得太杂,就会抹杀专业性,出现“杂而不精”的情况,同样是不符合社会的用人需求的。所以在兼顾课程多元化的同时,要做到术业有专攻,保证基本的专业方向性。我院的三个艺术设计类专业,虽然共同的课程不少,看起来似乎什么都学一点,其实在专业的方向性上是很明确的,比如影视多媒体技术专业的非线性编辑、摄影摄像技术、视频后期处理等主干课程是本专业的学生必须保证扎实完成的;而广告设计、企业形象设计、图像处理技术这些课程是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必须扎实掌握的主干课程。进行课程调整的时候就必须在满足“一专”的基础上再考虑其它“多能”的课程。

(三)要进行课程整合由于当前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开设主要还是模仿本科艺术院校的课程设置模式,因此在教学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以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这三大构成的课程为例,当前就存在以下的问题:

1、教学内容偏重理论体现在全盘照搬本科院校教学模式,以传统的理论内容教学为主,很少有理论知识的延伸,即使学生同样做大量训练作业,但是内容的设置上没有和专业特色挂钩,使得学生的实践操作的目的性不清晰,意义不明确,许多学生表现出对作业的完成是为了应付,因此对培养创新能力和设计发散思维并没有发挥多大作用,学生学完课程后仍然对知识一知半解,更无法把三大构成间的各知识点进行融会贯通,甚至不知道如何运用到专业领域。

查看全文

艺术设计类的市场需要

当今,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艺术设计专业在本科院校开办的数量迅速壮大,众多院校在近十年的办学经验中也在与时俱进,不断地调整符合市场需求的课程培养计划。设计类高校专业的种类满足了现有设计行业对人才专业方向的需求,但同时也提出了院校培养学生的培养目标以及课程设置欠缺市场的检验和及时随市场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许多开设多年的艺术设计院校毕业生面对设计公司提出的创意和技能水平方面的要求出现了两种就业情况:第一种是进入设计公司对其通过一段时间培养达到实际操作能力;第二种是完全无法适应设计公司工作,无法从事设计或施工的具体工作而被迫转行。这样的现象一方面说明了艺术设计高校的专业理论教学课程设置无法指导设计课程的规范性和设计的可实施性;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艺术设计高校的实践课程设计存在于市场接轨的缺口。艺术设计实践课程一直被作为辅助教学手段,教师安排课外学生自行完成一些调查和分析活动而往往忽略了其与社会、市场衔接的特殊性。通过分析环境艺术设计行业发展的现状,仅通过理论教学和基本实践课程是远远不能让毕业生进入设计行业就业和适应设计行业的激烈竞争。如何将毕业生进入企业过渡的时间段转入校内,分担设计公司培养的任务,减少市场对本科毕业生的工作经验年限的限制等问题成为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难题。基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一、艺术设计基础教学的方向性有待争议

众多艺术高校面对设计专业是否打通基础课程教学平台问题各执己见。老牌艺术院校本着基础课程作为迈入艺术类院校的门槛,主张保持传统绘画及三大构成的教学方式。但作为学院主创专业的设计院校以及综合院校中开办的艺术设计分院却开始探讨专业的设计知识是否应该作为传统绘画及三大构成的指引者。在专业联考为基础保证之上直接将设计专业所需的表现手段和设计思想贯穿其中。这两种极端的教学态度我们不妨站在院校历史与发展的角度来看固然有扬长避短的趋势。以笔者所在院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为例,将突出空间、体量,以及大尺度的比例关系作为具有专业特点的素描课程主体;将突出造型特征、表现场景以及运用其他工具表现色彩关系作为具有专业特点的色彩课程主体;将景观平面布局的色彩搭配、室内使用色彩的比例关系、建筑形体的组合关系作为引导,将专业特点置入三大构成中,形成具有环境艺术专业特点的构成基础,建立多元的教学体系,掌握灵活的教学方法是高校艺术类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二、艺术设计专业(环艺方向)课程设置现状

上世纪80年代末期,让全中国艺术类高校将室内设计或景观设计等相关设计专业称呼改名为环境艺术设计,这一命名在多年来不断受到专家的抨击和争议。一个可以涵盖室内外的专业名称是否能让本科艺术设计院校在四年时间里,完成全方位对学生的环境艺术设计方向知识的培养。各个院校在效仿后也不断发现了诸多因更名而导致的专业教育问题。如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辐射面无法实现环境艺术设计包含的所有设计方向和专业知识;四年制本科无法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所有门类知识做系统、全面的,且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虽如此,环境艺术设计的宽口径依然是很多新设立的艺术设计高校的重点专业。这一现象也说明了:一方面在宽口径下学校可以根据教师队伍情况、教学条件、市场发展倾向等等随时对培养计划做出相应的符合环境艺术设计下设分类的市场需求的修改方案;另一方面对于如今现实的膨胀性扩招的现状来看,环境艺术设计这一笼统的称呼更有利于在考生心中提升课程丰富、专业全面等等信息。就笔者所在院校该专业涉及建筑、景观、室内三大主体课程的课时量可以说是平分秋色。加宽就业面与迎合市场需求似乎成了导致这一课程设置结果最有力的说明。

三、专业课程应对市场的关联性

查看全文

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的艺术素养提升

一、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艺术素养教育现状分析

目前,多数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学生的艺术素养很难达到应有的要求,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学生艺术素养的先天不足

应试教育使得高中毕业生艺术素养普遍较低,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学生群体艺术素养缺失更具普遍性。艺术素养的先天不足导致学生职业理想模糊,缺乏自信与自律,主动学习能力不够,急功近利,对专业核心能力的学习缺乏热情,接受与领悟能力不足。

(二)教育理念存在偏差,目标定位模糊

多数高职院校对艺术设计类专业教育的认识偏颇、定位偏低,过度侧重技能、忽视学生艺术素养的提升,趋同化现象严重、缺乏办学特色与教学创新,错误地认为不断发展的数字技术可以取代甚至超越传统的手工技术,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技术单一,缺少创意与创新,无法满足可持续发展的就业需求。

查看全文

艺术设计类表现技法教学设计

表现技法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在专业需求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针对该课程目前的教学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情况,本文从教学实际经验出发,提出相关见解。

1表现技法课程教学人才培养现状

1.1开设艺术设计专业的主要院校

艺术设计专业在艺术类院校、艺术传媒院校、工艺设计院校、高职艺术专业院校均有开设,而在该专业的教学课程中,表现技法课程的安排必不可少,可见开设表现技法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全国部分开设艺术设计专业院校的统计见表1。

1.2表现技法课程内容设置情况

表现技法课程主要是训练学生的手绘造型能力,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设计素描、设计色彩基础,有利于更好地表达设计内容和主题。从教学目的、内容、要求等方面分析其课程要求(见表2)。

查看全文

艺术设计类对区域经济影响

1艺术设计概况

1.1艺术设计的概念

艺术设计不是艺术创作,它指的是非艺术的特别是非纯艺术的物质产品设计,之所以要冠上“艺术”二字,是因为它具有一定的审美性质。

1.2关于艺术设计专业

艺术设计用于专业分类是国家教育部于1998年在定制高校专业新目录时正式提出来的,把以前的环境艺术设计、染织艺术设计、陶瓷艺术设计、装潢艺术设计、装饰艺术设计、家具与室内设计等相关专业拼合成一个,即艺术设计①。现在也有的根据学校自身需要来调整专业设置,总体来说是一些以设计为主的专业名称的总称。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给中国的艺术设计领域带来了无限的商机。艺术设计已成为世界各国提高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市场所需求的设计人才越来越多。国家制定了扩大招生规模等一系列政策,艺术设计专业在一些综合大学、工科、师范院校和高职院校中纷纷开设起来。

2艺术设计与经济的关系

查看全文

艺术设计类高等教育研究

1艺术设计类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

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是当今中国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需要。20世纪末以来,我国各个地方高等院校陆续实行扩招,使人们有更多机会、更广的途径走上高等教育的星光大道。与此同时,各民办院校的兴起也极大地促进了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相关调查报道显示,我国2015年在校学生达3700万人,位居世界第一;各类高校2852所,位居世界第二;毛入学率40%,高于全球平均水平。[1]可见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迅猛势头。高等教育的发展提高了全民的文化素养,增强了高等院校之间的竞争意识,暂时减轻了社会就业压力。其中,艺术设计专业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重要的拼图。目前,我国2000多所大学中开设艺术设计专业的院校已经达到1600所。

2艺术设计类高等教育取得的成绩

经过全国各高等院校多年的开拓发展,艺术设计专业在招生规模、课程编排、教育模式、教学设备、师资队伍建设等各个方面获得了较大的成绩和发展。2.1招生规模逐步扩大。长期的社会和平环境以及网络时代的到来,都使人们对设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各高校在优胜劣汰的招生竞争不断选取自己需要的生源,加大投入教育成本,每年招生规模都呈现上升趋势。2.2课程编排不断优化。在课程编排方面不断探索,努力建设有自身特色的培养计划。比如,一些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设立国粹鉴赏课程,从基础课程抓起,逐级递升,有规律、有目的的建设适合学生专业性能的课程体系。2.3教育模式不断改进。建设学生与教师互动的教学模式,如讨论式教学、工作室教学、导师制教学、家庭制教学。除了课堂理论授课外,大量增加实践环节,让学生自己动手,探索学习。在综合实践课程中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做出的作品还可以直接参赛,有的在国际赛场取得了优秀成绩,如某院校艺术系学生课堂制作的折纸台灯获得了国际设计红点至尊奖。2.4教学设备不断提升。从教学硬件做起,为学生提供便捷舒适的学习环境,加大对学生教学用品的投资,建立学习区、工作区。比如,一些高等院校建立3D打印实训中心、模型塑造中心、写生实训基地。愉悦的学习环境是保障学生努力创新设计的基础,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学生教育实践的问题。2.5师资力量不断加强。根据课程建设,引进符合课程需要的、素质高、能力强的教师,配备适合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的师资体系,95%以上的教师都应具有硕士学历。2.6考评机制不断完善加强教师教学能力的考评,如设立专业督导和学校督导考察制、学生评测系统、教师互评体系。我们在艺术设计类高等教育方面取得成绩的同时,还存在着生源素质偏低、课程编排专业性不足、师资结构存在缺陷等问题。

3艺术设计类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

3.1生源素质偏低。一些备考学生为了跨入大学校门,利用艺术设计专业的招生特殊性——文化课程要求分数不高,而被动应试。比如,有的艺术专业招收成绩设置中理论分和艺术专业分比例为4∶6,且没有英语分。考生考前如果理论课成绩不佳,就突击艺术应试培训。这就导致部分生源文化修养不足,理论知识不扎实,学习态度不积极,整体生源素质偏低。3.2课程编排专业性不强。部分院校在课程编排上没有目的性,对学生没有专业性的定位。从大众课程出发,繁多而杂乱、随意性教学、学生培养水平较低、模仿西方教学等问题,丢失了属于中国特色的文化设计理念,从而制约了艺术设计类高等教育在我国乃至世界的发展。3.3师资结构存在缺陷。不断的扩招,盲目的设立艺术设计专业,导致师资教学力量严重不足,出现了“一师多带”现象。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中:硕士学历的教师多,博士学历的教师少;年轻教师多,艺术修养深厚的老教师少;讲师职称的教师多,教授职称的教师少。致使教师无法把核心基础知识分层次地展现给学生,导致学生灌输性学习,核心指导偏离。我们必须在高速发展的高等教育面前保持冷静,清晰地认清在我国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必须根据艺术设计高水平发展的需求,努力探索艺术设计教育规律,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培养出具有创新、有思维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2]

查看全文

艺术设计类课程结构革新

我国艺术设计教育最初源于工艺美术教育,1998年7月,教育部颁布实施新修订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正式确立了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该目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工艺美术教育,由此转入到艺术设计教育的全新发展阶段。[1]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天津美术学院开始了对艺术设计专业发展走向及新课程体系建立的探索。

一、变革历程

第一阶段经验总结期

新专业目录颁布不久,天津美术学院开始思考设计艺术学科的发展模式。在实践中,学院逐步认识到原有的艺术设计专业各系分散管理的模式忽略了学科各专业间共性因素的相通共济及各专业间个性因素的互补作用,妨碍了学科结构调整和体系化建设,不利于人才培养。[2]2000年8月,天津美术学院在装潢设计系、环境艺术设计系、工业设计系、服装染织系的基础上成立设计艺术分院,并按照“大学科”概念,建立基础课教学部承担一年级新生专业综合基础课的教学任务,以打通学科内各专业的基础课教学。基础部的成立集中体现了课程结构的变化。[3]虽然,当时学院已经提出了本着“厚基础,宽口径”的原则正确处理设计教育“通才”与“专才”培养的关系的指导思想,并且提出了了优化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的问题,但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结构的调整事实上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发展阶段,这一点可以从几年间基础部开设课程的变化情况清晰地反应出来。2000-2001学年基础部开设的课程可分为两部分:其一,各专业学生均须修读课程29周。包括:素描、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计算机等;其二,各专业分别开设的课程3周。一年后、基础部面向全体学生新开设了“创意思维”课程并将各专业分别开设的课程增至6周。而在02-03学年,基础部课程又发生了与上一年调整方向相反的变化,取消了各专业分别设置的课程。02年修订完成的《天津美术学院设计学科(全日制本科)教学计划与课程大纲》统一了各专业课程的结构。将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两大类,并要求学生学习期间进行不少于4周的市场调研或产品开发等实践活动。其中,必修课部分包括:公共基础课966学时、专业综合基础课910学时、专业课1784学时、毕业设计与毕业论文300学时。而选修课总学时为200学时、允许学生跨专业修读,其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能力。以此《教学计划与课程大纲》的颁布为基础,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与课程建设全面展开。

第二阶段:理性探索期

2002年初,天津美术学院启动由“学年制”向“学分制”改革的研讨。同年,以“21世纪初天津市普通高校教学改革项目”申报为契机,天津美术学院掀起一次理论研究的高潮。《艺术设计学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与实践》、《创建现代化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新模式》等课题从不同的角度对教学改革进行深入的探讨。2004年,这些课题相继完成,比较系统地为“学分制”的实施在理论上做了奠基性的工作。学院明确建立“学生选课”“、导师导学”与“科学管理”相结合的运行机制是学分制改革的中心任务。[4]2004年秋,天津美术学院全面实施以学分为基础、基本学制为四年的弹性学制。同年,再次修订了《天津美术学院设计学科(全日制本科)学分制培养方案、教学计划与课程大纲》。鉴于该次修订确立了现行的天津美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基本架构,本文对其略加展开说明。新的课程体系意在体现“完善综合能力系统,注重创新能力培养”的理念,致力于构建“厚基础、宽口径、重结构、多元化的课程修读架构,强调学生实践力、创造力和适应力培养。整体架构为包括必修课、专业限选课、专业任选课和全校性任选课四大类课程,分“公共文化课程”“、专业综合基础课程”及“专业方向课程”三个层次的模块结构,共3206学时,155.5学分。(如图)学生在一年级时,统一由设计学院基础部管理,学习“公共文化课程”与“专业综合基础课程”。1、公共文化课程由学校(社科部)统合管理,面向学校全体学生,1090学时、38.5学分。2、专业综合基础课程定位于共性的设计基础教育,544学时、22学分。包括专业综合理论基础课、专业综合造型基础课,采取教学组的方式,面向设计学科全体一年级学生。学生升入二年级后由各系管理,学习专业方向课程。1、专业主修课程专业主修课程为1092学时、65学分。其中“专业方向基础课”定位于各专业方向的共性基础教学,包括各专业方向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设计表达等设计基础课程,为主修方向课程的前置课程。“主修方向课程”由若干课程群组构成,包括设计观念、设计技巧、设计程序与管理、设计与创新方法等内容。2、专业拓展课程学生可在“专业拓展续修课程”或“专业拓展延修课程”中自由选择共480学时、30学分的任选课程。二者皆由专业方向基础和主修方向课程交叉而成,其不同点体现在两个方面:面向对象不同,设立目的不同。前者面向本专业方向学生开设,其目的在于满足学生在完成主修限选课的同时对本专业领域继续拓展、深化的学习要求,而后者面向除主修本专业以外的全校各学科、专业的学生,以满足各专业学生在完成各自主修专业课的同时,向其他专业领域拓展延伸的学习需求。3、拓展综合课属实践性质的“拓展综合课程”包括:参加学术活动、市场调查与设计采风、社会设计实践以及作品参展参赛与各种技能资格培训等。也是在这个时期,学院形成了以实验室(工作室)教学为纽带,理论、实训、实验(工作室)与实习(社会实践)教学结合互动的课程体系,优化了理论与实践教学的两翼关系。[5]在教学管理方面,学院自主研发了学分制教学管理系统、明确了实行“长短学期制”具体措施、建立了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出台了一系列管理规章,保证了04年学分制改革的顺利实施。

查看全文

高职艺术设计类课程考核刍议

课程考核是评估教学成效、反馈教学信息、检测教学品质的主要途径。其作用在于引导与促进学生系统化地加强和巩固学到的技能,验证他们在相关知识、技能等方面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提升他们在学习方面的积极性。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具备集艺术、设计、科技于一体的专业特征,对其开展课程考核,不但是反映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以及培养专业人才的主要方法,同时还是培养集设计、工艺与管理等于一身的专业技术人才的主要路径。

一、当前高职艺术设计类课程考核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多元化培养的新要求,传统的高职艺术设计类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已显现出越来越多的欠缺,具体体现为四点。第一,在考核内容方面,未能将理论内容与实践内容作为一个整体有机融合。就目前来说,社会上缺少的不只是懂理论的设计家或只会使用工具进行制作的设计者,而更缺少懂得将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多学科领域知识融为一体,可以创作出体现当前社会观念和文化作品的复合型设计师。从现实看,高职艺术设计类课程考核过于关注实践技能训练的考核内容,却忽略了理论与实践技能两者的结合。第二,在考核方式方面,重点关注了对考核对象的技能考核,而针对其在沟通交流能力、分析能力、协作能力、批判性思考能力等方面的素质考核较少,遏制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第三,考核主体较为单一,主要为任课老师,未能将考核对象学生作为考核主体之一,也忽视了企业、社会等第三方的评价。由于考核主体的单一性,造成了任课教师成为考核评价的唯一评价者和实际操控者,这也使得学生习惯以任课教师的思维模式、创作手法和喜好作为学习模仿的对象与考核评价的唯一标准。第四,在成绩评定方面,没有把成果和过程这两种评价予以有机结合。现行的考核评定方式往往是“一考定乾坤”,这种方式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比如老师的知识背景、喜好、工作责任心、情绪等,会造成不同的老师对某一考核对象的评定结果不同。另外,在考核结果的评定上过于注重成果评定,对过程的评定却缺乏足够的重视,这样的评定方式对学生的考核显然是不够全面的。

二、高职艺术设计类课程考核评价改革的趋势与举措

基于当前高职艺术设计类课程考核存在的问题,要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必须从多个方面着手改革,诸如考核的内容、主体、评价方式等。包括在课程考核评价中,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的成绩,重视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着重将评价具有的激励、反馈等功能尽可能地发挥出来,构建一种新的课程考核机制;针对课程考核评价的内容,涉及技能、知识、职业素养等多个方面,确保评价内容向多元化的方向转变;而在考核评价方法上,推广分层次考核,同时构建综合性的评价机制,将学生的自评、互评与老师的评价、公司的评价、社会的评价等有机融合起来,进而提升学生在学习方面的主动性,提升教学效果;此外,还需重点对学生日常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构建效果和过程并重的考核评价机制。具体为以下内容。

1.改革考核内容,引入企业行业标准,增强评价的职业性

查看全文

高职计算机艺术设计类设置

如今社会迅猛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信息、文化等产业不断发展,对艺术设计方面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最近几年高职高专类院校发展十分迅速,很多职业学院都开设了计算机艺术设计专业,艺术设计成为很多学校的热门专业,至使艺术院校和工艺美术院校、这个本来具有鲜明专业特色,专业师资相对集中的格局被打破,或许是更多文化课水平并不高的考生涌出,使一些教育部门在不考虑教学条件和专业教师等综合条件的精况下,盲目开设工艺美术或艺木设计专业,计算机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虽然改变了过去那种“本科压缩饼干”型的专科教育模式,但仍有很多问题。一是生源素质较差。生源素质问题也和社会对艺术设计的认识有关,从根本上来说家长和学生还是一直把艺术设计放在一个很低的位置,把学艺术作为走投无路的选择。因此导致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整体专业素质得不到提高。二是教学体系老旧,从现行我国的设计教学体系来看,从20世纪70年代末引进的包豪斯设计教学体系基本沿用至今,各院校间学科的雷同设置,雷同的专业和近期大规模扩招已制造了毕业生在进入社会后产生许多无谓的竞争和人才浪费。三是实践教学薄弱,现在的学校多以传统的理论内容教学为主,实践教学薄弱,对培养创新能力和设计发散思维并没有发挥多大作用。而计算机艺术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每一领域都要求毕业生能够面对实际业务,而现今学生对实际设计中的各个环节,如设计分析、印刷流程等几乎全然不知,毕业后感到不能及时进入角色,使高校的设计艺术教育沦为一种“预备级”的层次,难以为当代的社会发展提供合格的人才。此外还有课程开设时间不足、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都制约着高职院校计算机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计算机艺术设计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如何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艺术设计课程教学体系,不断调整课程结构和方向,建立层次结构更合理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格局,来满足市场对人才的要求。对于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为突出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应强调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强调基础课教学的适应性、强调专业课教学的实用性、强调实践教学的连续性和渐进性等。

1教学内容的整合

加强课程连贯性,设定理论和训练的比例为1:3,保证学生有更多的训练和创作的时间。对课程的教学内容也进行整合,在课程整合时就应把重点放到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整合上,保存经典实用的,去除重复过时的,才是真正地体现高职的高效率、高技能的培养特色。如何合理取舍内容,则需要老师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和课改能力。

2教学方法的改革

传统教学方法是老师讲授理论,演示技法,再由学生完成常规训练作业,形式单一,学习动机未被启动,如果在教学中以任务驱动法为主要教学方法,则能调动学习积极性。任务驱动要求学生在老师帮助下,对发放的任务进行探索性的学习和解决,目的是让学生在探索学习中学会新知识,培养学生们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3综合评价方式的调整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