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理念范文10篇

时间:2024-04-09 16:12:2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艺术理念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艺术理念

小学音乐艺术理念研究

【摘要】音乐教学的教育目的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培养激发同学们对艺术的认知以及艺术情感,培养同学们的艺术鉴赏能力以及艺术表现能力,音乐教学主要以培养学生的艺术展现能力为主,通过课堂的合理分配对同学们进行综合艺术理念的熏陶,让同学们全面发展,是教学的最终目的。综合教育通过对同学全面的教学开展,通过各种各样的教学实践,引领同学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当中,及时观察同学们的课堂反应,及时进行课堂调整。下文将针对综合艺术理念下小学音乐课教学研究进行简单的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综合艺术;小学音乐;教学研究

综合艺术课程是教育部近年来提出的新型教育理念,该种课程方案对原有教学进行全方位的改善,选择适合小学生身心发展需求的课程,将不同形式的艺术类别加以综合,最终形成一门既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又符合艺术规律的综合艺术课程。综合课程是一门集教育学、心理学、艺术学为一体的艺术课程,在课程进行的过程中还有很多地方有待于完善,这需要广大教育者的共同努力。

1.综合艺术的重要价值

1.1综合艺术的开展。小学生处于一个心智尚未成熟的年纪,其发展潜力也是无穷的,因为其伸缩性强,也容易灌输相关思想,只要加以正确引导,[1]其未来必定无限美好。音乐课作为一门历史悠久的课程,在我国已经数百年,但是对于音乐教育的研究的时间还比较短,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综合能力逐渐被大家所看重,音乐作为一门需要营造艺术氛围的学科,需要时刻挖掘每个不同同学身上的潜力,因材施教。1.2现代化教学。当前的教学主张培养同学们的个性发展,首先要让同学们对课堂感兴趣,兴趣才是学生们最好的老师,通过兴趣还能够激发同学们的自主学习能力,综合艺术对学习环境要求也是非常高的,艺术学习首先要配备非常专业的教学器材,让同学们在试听中得到最佳的教学体。激发同学们的创新也是非常关键的,发现每个同学的特长之处,并引导其发扬光大。1.3音乐导入学习。从孔子听韶国音乐而三月不知肉味,到扣人心弦、动人心魄的《命运交响曲》,在人类的历史长河当中艺术一直是独当一面不可或缺的文化,音乐作为艺术当中较常见的艺术形式,如果能够通过音乐帮助大家形成较为规范的行为和语言,艺术就展现了其真正的价值,艺术虽不能够直接的改变世界,但却可以间接的改变人们对社会的认识,尤其在这个全面发展的教育时代,音乐也可以与其他艺术形式相融合,如何能够实现艺术的综合价值,体现艺术教育的综合性以及实践性等特点,通过音乐为主线的艺术教育唤醒了同学们对艺术最初的认识,通过各种手段激发同学们的艺术体验。激发孩子丰富的情感体验;用艺术的甘泉浇灌年轻的一代,让他们的健全的人格力量得以成长,成为与世界和谐统一、充满智慧的人,就显得至关重要。

2.音乐课堂的教学设计

查看全文

儒家审美理念艺术论文

1人品与画品

人品这一内涵在后世过程中,是不断的扩展自己的内涵,学问、为人处事的方式、品德都融合进来。而反观画品,无非能、妙、神、逸,这不仅仅包含着技法高低问题,更多的暗含了儒家审美意识中的人品观。传统理论普遍认为,中国文人画的发展是受老庄思想的影响要大一些,更多的追求一种自我解放、思想自由的状态,许多理论家也大多附和此语。其实,这是将文人画主导思想狭隘化的一种倾向。文人是一批懂变通、可塑性很强的群体,他们的艺术表现有很大的转换成分,将自己的政治抱负、社会理想通过绘画艺术婉曲的表现出来。中国传统审美哲学中更多的是一种认识判断而非趣味判断,这是和儒家学说的主导型思想体系相一致的。儒家思想更多的是一种认识判断,而人品的内容正是一种认识判断的体现,这也正是文人艺术理论家们不愿提及的地方。所以,在1000多年的艺术理论发展过程中,对人品展开论述的很少,而对虚无缥缈的意境等趣味判断术语却是连篇累牍。

2大节与余技

“大节”与“余技”。松年在《颐年论画》中提到“书画清高,首重人品”。更是举出历史上书画技艺高超而不入画品的例子,用以说明“大节已亏,其余技更是一钱不值”论断。蔡京、秦桧、严嵩之流,弄权误国,结党营私,损公肥己,这些恶性都是政治知识分子所深恶痛绝与不耻的。谈到董其昌及赵孟頫,我们可以知道,人品等于画品的话语权和评判权掌握在文化知识分子及上层地主阶级手里。董其昌的所作所为算不上大奸大恶,在当时知识分子眼中虽有非议,却只是饭后茶余的谈资,在明末土地兼并的历史现实面前,也许知识分子认为这件事于国于民没有实质性伤害。如此推断,赵孟頫更是无甚瑕疵。所以,作为有闲阶层消遣骋怀的艺术及其附属评价标准在具体操作上是存在变量的。在“大节”问题上,绘画、书法只是成了人生的“余技”,这其实还是重复了儒学审美标准。如果按照老庄人品概念,没有多少人能够钉上历史的耻辱柱。所以,聪明的评论家们在评论画品时以老庄审美哲学为趣味评判标准,在涉及到人品时便自觉启用儒家哲学的认识审美标准。随着文人艺术的发展,尤其是经过明代中后期文人艺术理论的的阐释、传播,人品与否已经成为评判画品高下的必要非充分要件。这一点是任何一个人都无法改变的事实。

3书画,如也

“诗为心声,书为心画。”艺术是人类意识形态的物化形式,不自觉的就已经沾染了特定文化形态的评判规则。绘画艺术中所谓的达到高层次阶段,不是比功力的深厚,比章法、点画的精巧,而是比作者的精神、胸襟、气质与修养。刘熙载:“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3]明•项穆论“柳公权曰:心正则笔正。余金曰:人正则书正。心为人之帅,心正则人正矣。笔为书之充,笔正则事正矣。……若所谓诚意者,即以此心端己澄神,勿虚勿贰也。致知者,即以此心审其得失,明乎取舍也。格物者,即以此心博习精察,不自专用也。正心之外,岂更有说哉。由此笃行,至于深造,自然秉笔思生,临池志逸,新中更新,妙之,非维不奇而自奇,抑奕己正而物正矣。”[3]刘熙载和项穆探讨的只是书法理论上的“如人”问题。由于“书画同源”,绘画艺术也就因为其笔端性情而具有了人格化的倾向,“人正则书正”,人品问题已经在书画艺术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明代中后期盛行的是王阳明的“心学”,加之当时文人盛行结社集会,抨击时政,社会责任意识空前发达,作为当时主流艺术形式———文人画,对其评判审美不可避免的带有儒学审美倾向。明代李日华在《紫桃轩杂缀》中论“笔墨小技耳,非清操卓行则不工。”[3]在李日华看来,笔墨必须要为艺者“清操卓行”才算上乘,不过这里还是重复孔子“笔墨小技”、“余技”的论调。又如清代“小四王”之王昱倡导:“学画者先贵立品。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否则,画虽可观,却有一种不正之气,隐跃毫端。”[3]在这些艺术家眼中,人品已经成为艺术必须具备而不可缺少的根基。“沉湎于酒,贪恋于色,剥削于财,任性于气,倚清高之艺为恶赖之行,重财轻友,认利不认人。”这是松年对品节亏欠的简要概述。中国人在处事待物上讲究一个度,超过一定的规则就成了恶行。其中酒、色、财、气一旦坠入沉湎、贪恋、剥削、任性的乖戾之境,必然会成为儒士文人们所鄙视不耻的行为。儒学教义正是从根本上规整士人的行为,使其一言一行符合法度、理性的要求。这反映在艺术上就是:艺术家虽然旷达不羁,醉心山林,可是其内心深处还是以儒学的旨归的。李贽、叶燮发展了艺术创作中的“才、胆、识、力”四要素。[4]这四个要素对认识人品与画品的内涵有非常大的作用。人品的内涵发展到清代,包含的寓意不断的得到补充、修补、扩大,既包含艺术家的学问、才识,也包含社会责任和政治抱负。民国陈师曾更是将人品、学问、才情、思想四要素作为文人画的必备要件。从整体上来讲,这四者其实就是人品的潜在内涵。

查看全文

绘画艺术设计理念分析

无论是从我国早期华夏文化的形成直至达到两汉文化的高峰,还是盛唐文化受到西域、印度文化的影响而发扬光大,无不表明,只有勇于吸收,才能发展,只有敢于继承、善于交融才能最终真正成为自己文化的主人。在艺术设计方面我们也还是应该“立足中华、面向世界”,既要尊重民族艺术的独特性,体现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又要反映现代人的内在精神追求。在艺术设计中,我们也要“寻根”,寻找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为其他民族所不及的思维优势和独特风采。艺术始终要讲内在的延续,一种艺术形式的产生及被容纳,需要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其中包括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习俗、伦理道德、审美习惯等,构成潜在的深层文化结构,深锁于民族的心理和精神之中,调节和制约着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介入。

在中国设计者的作品中,时时流露出传统绘画造型艺术潜移默化的影响。分析这些影响,肯定某些积极的因素,将会有助于发展中国艺术设计。下面就从这个角度进行一定的剖析。

远在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就已在生活中孕育了绘画的胚胎,从已由仰韶文化为代表的新石器时期所产生的彩陶艺术所描绘的鱼纹、人面纹及花叶纹等装饰图形,至明清时期的文人绘画,我们会发现从原始社会的图形符号一直到封建社会晚期的各类绘画艺术,总有一些永恒的主题,而在这些主题之中,“形”的表现往往是中国历史艺术家借以传情达意的一种外在形式,也就是古代画论所说的“以形传神”、“借物咏志”。中国画艺术家在表现某一种自然物象时,更多地是注重与“形”所蕴涵地精神意义,而不是对自然物象作物理形态的外形模写。正因如此,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在自然物象的描绘中往往融入了更多的“理性”色彩,将自然物象之形抽象为一种图式化的符号语言。

现代艺术设计它不同于架上油画或版画,它要求一目了然,简洁明确,集中概括的设计已逐渐成为主流。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现代艺术设计往往采取一系列假定手法,突出重点,删去次要的细节、细部,甚至背景,并可以把各个不同的比例,把在不同时间、空间发生的活动组合在一起。并运用象征手法,启发人们的联想。

因此,它的构思要能超载现实,构图要概括集中,形象要简练夸张,要以强烈鲜明的色彩为手法,突出醒目地表达所要宣传的事物,赋予画面更广泛的含义并使人们在有限的画面中能联想到更广阔的生活,感受到新的意义。在这些方面,中国绘画讲究构思上的“以一当十”、“以少用多”,构图上“计白当黑”等审美追求能为平面设计师提供大量的营养。这已经在我国艺术设计中得到充分体现。如香港著名平面设计大师靳埭强,创作了大量文化招贴。

他认为,美的原则有三条:立意——意念先行,以形取神:创新——承先启后,破旧立新;活用——适身合用,灵活生动。这实际上强调的也是老庄的哲学思想,也是中国山水画的表现意境。他的许多作品都无一例外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并融合西方现代设计的理念,其招贴设计《自在》系列运用了中国的水墨画技法,又融合了现代技术的特殊肌理效果。“水—生命—文化”招贴图形作品,更构筑了一幅在中国特定大文化场景下的具有视觉冲击力的现代平面图形设计作品。2008年的深奥标志也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范例,整个标志造型没有对传统造型的直接借用,而是运用了中国特有的介于似与不似之间的写意手法,恰到好处的传递出“中国结”和“运动员”两个意象。

查看全文

信息艺术设计理念分析

一、图形设计的特征

图形设计就是在图形上寻求视觉传达的独创性意念与构想,图形设计在广告作品、服饰、建筑、包装设计、字体设计等日常生活中的多个领域都有应用,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二、图形个性化设计

图形的个性化表现包括审美要求和实用要求,是指根据所处时代、科技背景作出适当的调整,以此彰显出图形的生命力。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人们的审美标准、心理需求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只有个性化的图形设计才能焕发光彩、具有价值。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传统的设计观念和设计方法显然已经跟不上人们审美标准的变化,所以图形创作方法和思路需要不断创新,同时对于图形设计的追求也由原来表象的表现形式变化为以最简洁、有效的元素表现富有深刻内涵的主题,表现过程中通过联想的思维,最终目的是以形象传递信息。所以设计者在进行图形设计创作过程中务必要创造出一种与想象一致的能有效传播的新颖的图形形式。在一定的艺术哲理与视觉原理中,复杂而妙趣横生的创意思维和创意表现成为设计的重点。科技发达的信息时代为我们提供了更为方便、智能的设计工具,现代科技已经使图形创作变得越来越容易,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跟风抄袭严重,整体创新水平不高,构思和设计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很难真正形成个性化的图形设计。要想做到图形设计的个性化,设计师必须发挥非凡的想象力和创造精神,而创意思维的创新性正引导着设计师的设计风格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

1.图形个性化设计需要创意

思维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物种的重要表现,人类的创意思维则是一种创新、求异、活跃的思维活动。图形创意是生活的写照,是创意与表现的结合,在旧的基础上打破传统重新造型,它是一种社会文化活动,也是一种思维活动的综合表现。图形塑造了准确的形象并传达一定的信息,思维方法直接影响信息的传达和接受,设计思维决定了图形的整体形象和内涵,贯穿于设计的始终。要实现图形的个性化设计,就要充分想象、大胆创造,利用简洁、凝练的图形语言,不仅可以在图形设计中表现出想要表达的东西,而且可以创造出新的形象,使观者印象深刻。创意思维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个性色彩,是一种带有明显主观色彩的特殊的社会意识。随着科技、文化、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审美需求也在不断变化,追求新鲜的、个别的、有差别的东西,运用创意思维创作图形正是表达设计个性差异的设计方式之一。当然,由于不同的民族和文化背景的差异,人们对事物的感受也不同,创意思维在不受任何文化背景限制的情况下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当今这个多元化的时代,图形的构成元素和思维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它的构成形式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标记。这种多元化的综合构成形式彰显了设计师对时代特征和当代图形设计的理解与把握。每个民族的文化背景都影响着一批生命力独特的图形设计,图形穿越时空,扫除文化困惑,成为与当代社会生活对话的媒介。同时,现代设计越来越认同本土文化,通过对传统图形的变形再设计,从传统文化中找寻新的视觉符号,体现民族精神。无论从什么角度出发进行个性化设计,个性化设计作为一种思想,与当今社会同步发展。

查看全文

技术革新与艺术理念转变

引言“技术”在词源学上指的是系统地处理事物和对象,是那些为了满足人类需求而对物质世界产生改变的活动。在17世纪指的是人工构成物或对发明的系统讲述,19世纪几乎与“应用科学”同义。在本文中,这一术语的含义扩展到包括这些活动的结果的范畴。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任何一种技术,就像人的生活本身一样,包含着人的群体甚至社会成员之间常规性的、经常的合作。”[1]25以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为界,可以划分为三个时代,这就是工业革命前的前技术时代、工业革命时期的技术时代和信息革命后的后技术时代。在这三个不同的技术时代,艺术表现出了不同的世界秩序。这个过程可以简化为:挣扎———反抗———分化———明确———找回自我———秩序———确定自我。艺术中世界秩序可以分为人与人之间的秩序、人与自然的秩序以及自然内在秩序三种,其中前两种秩序可以归为伦理秩序。伦理秩序又可以分为神性秩序和世俗秩序,伴随着技术与艺术发展,人类经过六次觉醒,不断对世界秩序进行重组,神性秩序和世俗秩序出现两极性和周期性特征。

一、前技术时代艺术中的神性秩序

(一)艺术是认知之母

从史前人类开始一直到公元16世纪,艺术中反映的世界秩序一直是神性秩序。这种神性秩序,在不同的地区表现为对不同的崇拜对象,表现的形式也不同。但无论崇拜的是何种神,都集中表现在对生命与生殖延续意义上的敬畏。从人类制造工具的那一时刻起,至少在意识上已经形成了对待制品形象上的先见或者概念上的明确———即概念区别力与形态感知力,已经具备了亚里士多德对艺术的定义———“在用物质来实现以前存在于其结果中的概念组成”的意义上的艺术家[1]10。视觉形态感知力是意识和概念形成的决定性因素,当这两种能力以多极性和逐级式的渐进衍化开后,发展为思维、语言、文字、数字后,借助概念差别和抽象的逻辑推理,人类来准确地描绘对象的特性、差异、统一性和多样性。“正是借助于名称和数字,人类的理解能力终于可以制服世界了。”[2]58史前艺术的辉煌期在于公元前4万年至公元前1万年克罗马农人和马格德林人创造的洞穴艺术,它占据了人类开创艺术以来2/3的时间。这些艺术形式表明人类从“雕塑—减法思维”发展为“图画—加法思维”,是人类有意识地将观念以具体的形象“固化”下来、追求永恒的见证。洞穴岩画艺术已经体现出明确的分工与协作。秩序的雏形最早表现为城市与神庙———公元前9000年耶利哥和沙塔尔休于,诞生了宗教组织和文字,这是实现有序控制的重要手段,自从产生了文字,人类就踏入了文明社会。大约在公元前4万年前,旧石器时代后期人类就开始科学观测月亮的运行规律和周期,证据就是几千块雕刻过的驯鹿和猛犸骨片。从地中海诸岛到大西洋沿岸,散落着庞大的巨石阵,其中最著名的当属英格兰西南部索尔兹伯里的旷野上的史前巨石阵。“如今,所有的学者都同意巨石阵是一个重要的仪式中心和祭祀场所,而且是由居住在索尔兹伯里平原上的人建造的。它的结构所体现出来的对天文学知识的运用,表明它的作用是新石器时代的人们的一个宗教活动中心,用来祭祀太阳和月亮,构成一种地区性日历(regionalcalendar)。”[3]误差不超过一天。这个巨石阵,建造于公元前3100年至公元前1500年,长达1600年。这显示了史前人类对弥漫在他们头顶上的外部世界的秘密的终极探索,追寻世界的真实和永恒———秩序。范德瓦敦(B.L.VanderWaerden)于1983年发表的一部题为《古代文明中的几何学和代数学》中提出三个新发现,最后一个发现是“能够证明,史前巨石建筑运用了毕达哥拉斯三角形”。古希腊几何学、天文学并不是空穴来风,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它的源头,当然还要归功于埃及、古巴比伦以及位于小亚细亚的米利都学派的成就。数学、天文、宗教都统一在这个巨大的艺术体量中,可以说艺术是认知之母。所以,斯宾格勒谈道:“每一个伦理体系,不论在源头上是宗教的还是哲学的,都与伟大的艺术尤其是建筑艺术有关。”[2]344

(二)地中海主义

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这三个帝国都以地中海为中心,向欧亚非三大洲扩展,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它们的艺术有着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对世界强烈的征服欲望、对神性秩序的天然依赖、对永恒意义的绝对追求以及对真实性的不懈探索。希腊古典时期涌现出一大批探索自然秩序的自然哲学家。如毕达哥拉斯通过数学(的和谐)来确定宇宙运行秩序;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规划了一个完美的政治秩序;米利都学派力图从自然秩序中追究万物的共同本原,普罗泰戈拉的名言———“我寻找过我自己”、“人是万物的尺度”,则确立了衡量人在自然秩序中的地位和标准。世界秩序体现在宗教的伦理秩序上———特别是奥林匹亚新神谱上。作为衍生,公共性也是他们的重要原则,但这种公共性是依附在神性秩序下的。这三大帝国的文明滋生出的优越感和自我意识,逐渐形成地中海主义。埃及人的心灵中只有未来,没有过去和现在,“现在”只是连接未来的一个临时边界。艺术对未来的关切表现在石雕像、木乃伊、金字塔、严密的行政制度上,他们的“卡”通过肖像雕塑变成永恒,被认为是可以通过一种超越性的酷似而与死者相关联。金字塔呈现出强烈的几何化象征主义,尖顶被认为是与神交流的点。古埃及的壁画艺术属于类概念艺术———图像语义,是一种“数—总和”的关系,呈现出清晰的视觉秩序。它只关注艺术意义的准确传达,正是这种神性秩序制约了古埃及3000年艺术形式自始至终不变,他们追求的是一种印象性的永恒,是纯粹的印象主义者。古埃及对强大体量和神性的热衷被古希腊人继承下来,同样,对于古埃及雕刻技术的依赖一直到古典时期才彻底摆脱,强调真实再现。在希腊人的世界意识中,一切的历史经验都会变成特定的瞬时的“现在”,没有时间性、运动性和神话式的背景。一切都豪无保留地沉浸在自然这一切片上,所以现实主义在于真实地再现,以取得与自然秩序一致的真实。而奥林匹亚诸神赋予他们理想主义色彩,英雄贵族的传说是联系他们与古代的唯一精神线索,实际上现实与古代实践并没有多大的联系,他们更多的是沉迷与自我幻想。在现实主义的基础上添加了诸神的理想化色彩,就是浪漫主义。这种英雄贵族主义情节,在古罗马那里得到发扬光大。维吉尔在《埃涅伊特》中谈到埃涅阿斯死去的父亲这样训诫这位英雄:“铸造青铜像,我们也许不如别人那般栩栩如生。雕塑大理石像,我们也许做不到别人那般逼真……但是,罗马人,你们要记住,你们拥有统治世间其他民族的力量———罗马的艺术应该是将和平强加于人的艺术,是实施法治的艺术,是给战败者以宽恕、使傲慢者屈服的艺术。”[4]罗马的艺术深刻体现了这种身份认同,秩序是通过艺术来体现的。罗马的等级秩序森严,但是允许通过个人努力来活动不同的等级。事实上,罗马社会的宗教主要是希腊化文学的产物,一些宗教在人们意识中逐渐消失。

查看全文

艺术课教育理念树立思索

综合性艺术课程是国家基础教育改革所诞生的新型课程。自实施以来,以其鲜明的人文精神、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改革创新的意识,给传统的艺术教育者们带来了剧烈的震荡。新课程给教师带来的不仅是教育思想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更重要的是,促使老师们在不断的探索和追求中实现其自身的创造价值和人生价值,还出现了学生热情高涨、生动活泼地学习的大好局面。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相互学习的机会增多了,学生对艺术课的兴趣提高了,在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沟通上很成功。学生的参与性增强,课堂气氛有了很大的改善。这些成绩的取得,和综合性艺术课程要求的新教育理念有很大的关系。综合性艺术课程涉及的教育理念非常多。本文试探究其中两方面:一是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换问题;二是教育理念的实践问题。

一、教师角色的转换问题

教师角色转换的一个方面是重传授向重发展的转变。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教育理念。传统教学中,注意知识的传授,但忽视人的发展。教师是知识的唯一拥护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学生要在教师的监督、控制下学习中小学的课程,就是要求学科本位、知识本位走向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所以教学的重点,有了由重知识的传授到重学生的发展的一个转变。综合性艺术课程有助于将整个教学变成一个既是学生掌握终身发展必备知识技能的过程,又是一个开发潜能、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过程。不像过去单一地接受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这将对整个中小学教育有积极的影响。另外一个方面是综合性课程中的师生关系问题。在传统的教师角色中,教师是先生,学生是后生;从先生的角度更注意的是教,没有考虑学生的学。综合性艺术课程所倡导的是由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知识要源源不断,都是从量上去考虑的。知识绝不是一个储存多少的问题,或是教给学生多少的问题,而是一个如何学习、如何处理这些知识的问题。所以在由教师向学生教学转变的过程,由重教到转向重学的转变,也是教师角色转变后带来的新型的师生关系。在综合性艺术课程里,教与学是一个双边活动,学生同样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不仅仅是学生的师长,同样是学生的学友,而且也是学生的朋友。教师从讲台上走到学生中间来,共同探讨的这种气氛,大大缩短了师生的距离,让学生感觉老师非常亲切。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给艺术课程的学习带来了欣欣向荣的景象。这种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们对艺术学习的兴趣更加明朗。

二、教育理念的实践问题

综合性艺术课程强调了教与学的交往和互动,师生双方互相沟通、启发和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彼此之间的思考、经验、知识包括情感都是一种交通的状态。怎样把这种进步的理念落实到实际教学中,是不是还需要一些学习、反思和不断地积淀,这是很重要的。先有好的理念,我们只是在理念上承认它,但是不能变成教学行为,实际上学生们还是不能真正受益,不能改变我们的课堂教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不断的反思很重要。老师和老师之间互相学习、共同合作的当中,也可以获得很多新的灵感。另外,如果老师放下架子,把某些课题跟学生一起讨论,往往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主动地参与、自主地学习,学生能感受到尊重。当一个人受到尊重的时候,他的潜能就能够发挥出来。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进行不断地反思学习,教师在这个课题中也就更落实了一些新的教学理念。教师角色转变之后,师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促进,就是我们讲的教学相长。不一定是我们去给学生,学生同样能给我们很多的教学资源。在好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之间,怎样把理念变成行为?一个好的理念,真正去掌握不是会说了就是掌握这个理念,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去加深对理念的了解,这就是在实践中学习。

一个好的优秀教师,一定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来做指导,同时要在实践中把理念变为自己的教育行为。在教育行为的实践中又强化了理念的形成和树立。在这样一个实践中学,在实践中做,在实践中悟,悟完了以后再在实践中更高层次地去实践。艺术教育课程的教育理念的实施,因为反复的实践过程,也说明了一个通理,就是任何人的学习都是终身的,不是简单的一节课、一个学期。特别是综合课程,每个教师都迫切感到需要学习,因为艺术课程的老师都是受的单科教育,而且过去的单科又是受到单科的知识技能的教育,过于重视知识的技能。因此,加强自身的艺术文化修养,在实践中和学习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对艺术课程的理念是尤为重要的。在实践当中,有很多老师已经在有意无意地尝试着做了很多种艺术形式融合的工作,这是教学实践的要求,也是艺术教育发展的一个必然的趋势。

查看全文

环境艺术设计生态理念探讨

摘要:随着社会的改革,我国经济始终保持平稳态势增长。也就是说我国居民的人均消费水平在不断地提高,这必将引起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从而也会对周围的环境设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工业的发展是人们对生态环境越来越关注,而环境艺术设计作为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纽带,在生态理念环境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生态理念;环境设计;探讨

1引言

新世纪的到来,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在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的同时也为自己迎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但是在大力发展的同时,我们的环境问题也更加令人担忧。所以在新时期的我们,需要切实采取措施来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针对这种现象,我们要站在艺术设计的角度,根据现阶段我国的生态理念进行探讨和分析,从而设计出绿色、自然、具有生活品位的环境艺术。

2环境艺术设计与生态理念的联系

2.1环境艺术设计理念的变革。环境艺术设计泛指通过艺术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对空间环境的布局进行整合设计的一门艺术。它所涉及的范围很广泛,包括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上或是城市规划上等等方面。它之所以可以应用在包括建筑学、社会学、文学、设计美学等诸多行业中,与它的艺术性与实用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环境艺术设计通过运用自然光、植物、家具及饰物的摆放等自然或是人为的配置,以提高建筑物整体上的氛围与风格,从而在艺术上来满足人们的审美标准。这也是为什么环境艺术设计可以成为当今设计界主流的重要原因之一。2.2生态理念与环境设计。生态文明理念是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到的。生态理念就要加强建设生态文明,努力改善生态环境,还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从而使达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目的。而在当下,将生态理念与环境设计结合在一起是促进设计进步改革的必经之路。因为在设计之初,就是对资源、环境以及材料的总体进行设计,而在可以完成设计的情况下,如果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就是再好不过的了。想要达到这种程度,就需要将生态理念作为环境设计的核心内容。然而对于目前的我们来说,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面对这一难题,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密切的关注在环境设计中对环境产生影响的不利因素,通过对不利因素的研究,我们就可以制定出更加完善的方案,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实现生态理念,保护环境。但是无论如何,环境设计的终极目的还是要服务人类的,还是要以人类的审美为标准,想要将生态理念与环境设计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还要根据不同的群体做出不同的方案。这就需要我们在生态理念与环境设计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既不能太多的强调生态理念,也不能为了环境设计而不顾及生态,所以只有找到这个平衡点才可以使环境设计与生态环境相辅相成。2.3生态理念在环境设计中的现状。就环境设计而言,它本身就是通过改变自然环境来达到适应人类生活学习的目的。虽然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环境设计经验不足,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与其他国家的交流愈加频繁,导致其他国家的文化早已流入到我国,从而在借鉴他国经验的基础之上,我国目前的环境设计逐渐增加了许多民族特色,毕竟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同时还满足了多民族人民的审美观点。对于生态理念,我国已经逐渐将他应用到设计当中,例如由广州市沙河兆经济发展有限公司与广州市市长投资有限公司联合经营的智汇park创意生产园。将生态绿色与环境设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将生态理念合理的融入现代人生活办公的环境当中。虽然以生态理念为核心的环境设计在我国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将二者完全的融合在一起是有一定难度的,这需要我们的设计人员更加努力的克服困难,在持续发展观的道路上任重而道远。

查看全文

艺术人类学核心理念思考

内容提要艺术真理问题在当代西方艺术人类学史上长期缺席,本文通过对这一问题情境的梳理和评判,认为艺术人类学的根本性的学术追求不仅仅是艺术知识的淘洗和重构,也不满足于所谓的“部分真理”,学科发展的核心理念在于寻求完全的艺术真理观,而研究范围上的全景性,艺术观念上的集群性,多维化、细密化的艺术“他者”之间的全景式平等互动机制,艺术研究格局上的完整性,以及学科本身完全而又彻底的实验性和反思性品质等基本理念诉求,都是最终达成这种核心理念的有力支撑。

关键词艺术学艺术人类学艺术真理核心理念

在现代西方哲学和美学的历史上,艺术的真理问题历经尼采、海德格尔、阿多诺等哲学家的思考和开掘早已大有气象,虽然亦难免有陷入理论困局的迹象,不过问题本身总归处在求解的路途上。很遗憾,艺术人类学家对艺术的真理这个疑难问题似乎有些心不在焉和力不从心,长期以来几乎采取了集体回避和隐退的姿态。在莱顿(R.Layton)的《艺术人类学》(1981年首版、1991年第二版)、哈彻(E.P.Hatcher)的《作为文化的艺术:艺术人类学导论》(1985年首版)和盖尔(A.Gell)的《人类学的艺术》(1999年首版)等这样一些带有总体性或通论性的代表论著中,艺术的真理问题明显缺席,在诸如音乐人类学、视觉人类学等艺术人类学分支学科中,情形亦大致如此,如美国当代音乐人类学家布鲁诺·内特尔(BrunoNettl)的名著《民族音乐学研究:三十一个问题和概念》(2004年修订版),用了三十一章的篇幅分别精心梳理和分析了民族音乐学的诸多重要问题和概念,可谓气势恢宏,但人类音乐的真理问题还是无缘受到关注。

推究起来,艺术人类学家在艺术真理问题上的这种几乎是集体退却的姿态和事实,固然有诸多原因,但艺术人类学学科发展的特定历史阶段往往有其相应的问题领域的选择或许是主要的原因之一。例如,霍贝尔(E.A.Hoebel)在哈彻《作为文化的艺术:艺术人类学导论》一书的“序言”里曾颇为中肯地指出,在处理将人类学理论应用于艺术这件事情上,哈彻的著作与其说是“最新版的博厄斯”(Boasuptodate),倒不如说是在检验一些特定的概念①。其中,检验的重点还只是“原始艺术”这一概念及其相关的问题,指证艺术人类学领域称为“原始艺术”的讨论自1970年以后就已经从考虑“原始的”一词转向考虑“艺术”一词,其“新的兴趣点集中在该词的用法是否是民族中心主义的、是否应当被应用于那些没有这样一个词的民族的活动中去、它又该如何界定这样一些问题上”②。

相比之下,盖尔的艺术人类学理论明显要新锐一些,激进一些。他不但意识到艺术人类学要关注现代主义艺术,“赞同和艺术人类学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的那些美学先入之见决裂”,而且认为“美学方法的平庸并没有被其他可能存在的方法充分地表现出来”③,例如布尔迪厄(P.Bourdieu)的唯社会学论实际上从未考虑艺术品本身,而仅仅考虑艺术品表示社会差别的能力,如此等等。不过,盖尔的此类观点尽管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但在他试图与之“决裂”的西方美学理论和观念清单上,艺术的真理观问题还是未能直接进入其中,因而也照例无意把艺术真理问题纳入艺术人类学视野。这似乎又表明,对艺术真理问题的回避或忽视与艺术人类学学科的发展处于何种历史阶段没有必然的联系。不管怎么说,这种集体性的回避和退却已成事实,它毕竟在艺术人类学本身的问题链上留下了一个根本性的缺环,甚至可以说是艺术人类学学科发展理念滞后的一种表征。

查看全文

艺术教育教学理念分析

〔摘要〕与生态学系统的和谐发展观相适应的“生态性”教学理念,其核心要义就在于克服艺术教育中的灌输性教学,而创造一种开放性教学环境,在艺术与其他学科资源的交叉领域中建立联系,创造教与学的碰撞、对话和交融的机会,在知识信息、道德情感、生活价值观等多元要素的均衡培育中,着力培养出通识、全面的持续发展型学习主体。

〔关键词〕生态性;艺术教育;开放性;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生态性”教学理念的基础性研究

(一)“生态性”教学理念的思想背景。与生态学系统的和谐发展观相适应的“生态性”教学理念,其核心要义就在于克服传统课堂中的灌输性教学模式,而强调一种开放性教学模式,在各学科教学资源的交叉领域中建立联系,创造教与学的碰撞、对话和交融的机会,在知识信息、道德情感、生活价值观等多元要素的均衡培育中,着力培养出通识、全面的持续发展型学习主体人格。简而言之,所谓“生态性”教学就是对固化的单一型教学模式的纠正,对专业化封闭式教学思维的激活,它所倡导的正是以和谐发展观为主旨的整体素质教育,保持学生与书本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科与边缘学科、课堂环境与社会实践之间的开放性,这种开放性的教学空间是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和营造的,二者互为主体,相互启发,这种教学环境的开放性与生态环境的系统观是一致的,师生之间在互补中形成一种和谐的生态关系。(二)“生态性”教学理念的理论来源。18世纪的法国启蒙思想家、教育家让-雅克•卢梭,可以被认为是生态式教育的最重要的先驱。他明确提出尊重儿童天性的教育思想,他把作为学习主体的儿童看成是一个自然存在,认为教育必须从学习者的兴趣出发,与他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1]。19世纪德国著名的教育家约翰•菲力德利赫•赫尔巴特,接受了卢梭自然人性论的教育思想,进一步提出自己的主张,认为教育目的应该是对个人品格和社会道德的培养。为实现这一目的,他强调教育就必须发展人的多元化的感受性,培养多方面的兴趣,特别是他把学习主体与社会关系交互作用的体会看作是教学中最重要的知识。到了20世纪,美国教育家、哲学家约翰•杜威,将生态式教育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进行了更有效的拓展和更新。杜威特别关注学习者与外部环境、个人生活、社会之间的关系,相较于赫尔巴特,他拓展了教育的广度,要使学生获得一种有意义的经验,从而进行“持续性再创造”[2]。杜威的观点明确地点出教学育人的最大功用在于促成个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实现个人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从而效力和服务于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就教育的本质提出了他的核心观点:“教育即生活”和“学校即社会”。而这正是我们展开对“生态性”教学模式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艺术教育中“生态性”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首先,在“生态性”教学理念的引导下,我们倡导以一种开放、互生、共存的教学态度来审视艺术教育,这是完全顺应当代中国的教育现状与发展目标的。我们鼓励借助在更开放性、更多元性的教学资源中引导学生对具体艺术理论和作品的深入理解,这也是艺术教育过程中需要贯彻始终的“生态性”教学理念。就此,我们可以借鉴西方美学家亨利•爱的观点,他认为对艺术作品的欣赏需要涉及多方面的知识[3]。亨利的思想体现出了对艺术课程教学过程的完整、连续和回溯的重视,这个过程的有效实施不仅需要教师的精心导入,更需要学生的积极介入和反思,二者的交互作用才能保证讲授与习得过程的和谐、有效。其次,按照“生态性”教学理念的实施目标,在保证取得显著教学效果的同时,更期望于对学习主体人格的多维度完善,而秉持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素质教育观来实施艺术教育。这种素质教育观的关键在于“和而不同”的生态式发展模式,它主张教学资源的跨学科融合,但也注重学习对象的多元化发展,例如在课堂教学与日常生活之间,在学习环境与社会实践之间,在教师传授与学生参与之间,建立起一种互生与互补的交互关系,它着力培养的是学习主体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能力,展现出人的素质全面发展的高级形态。在这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式素质教育观引导下,艺术教育不再止步于技法传授和理论学习,而是以艺术的方式创造激发学生的知觉、直觉和想象的教学环境,使学习主体始终持有一种提升自我、完善自我的积极性。

查看全文

公共艺术设计中原生态设计理念的运用

摘要:日益恶化的人类环境促使空间环境和公共艺术作品的和谐发展成为了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也正是因为这一大环境背景的存在,公共艺术作品就不再仅仅只是以一种纯粹物质形态的身份而存在,还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寻求情感寄托的一个载体。作为公共艺术作品新发展趋势的原生态设级作品,展现出了蓬勃的发展生命力,其也因此成为了广大公共艺术设计者所关注的焦点。本文首先对公共艺术的概念、特点以及发展做了简要阐述,然后再阐述了原生态的概念、原生态设计的概念及特征,最后再从四个方面对公共艺术设计中原生态设计理念的渗透这一话题作了具体探讨。

关键词:公共艺术设计;原生态设计理念;渗透

大量的城市形象工程随着工业社会与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地涌现出来,也要由此而产生了许许多多的公共艺术作品。当人们所居住的空间环境遭到破坏之时,他们对生活状态的考虑就会更多,会更崇尚返璞归真。那么显然,对公共艺术设计而言,原生态设计理念的重要性就更加得以凸显出来,从这一角度看,公共艺术设计所推崇的就是自然和物的一种完美结合。

一、公共艺术的基本概述

1、公共艺术的概念

公共艺术是一种在公共场合下介入,并展示于公共场合的,并且为大众所高度认可的艺术。从大众这一角度看,雕塑、装置、壁画以及环境艺术等都可以被囊括在这一范围内。公共艺术可以说是城市面貌和形象的一种体现,当然同时,其也是城市发展程度的映射。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