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4-04-09 15:22:2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艺术教育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艺术教育中综合艺术教育分析
摘要:综合艺术起源于西方现代主义思潮,随着我国“85美术新潮”运动传入国内。综合艺术拓宽了艺术的表现方式,艺术家根据自己的艺术创作理念,赋予材料以艺术语言,材料则是艺术家艺术观念的载体。发展至今,综合材料在艺术教学中已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艺术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综合艺术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艺术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艺术想象力,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同时促进艺术教学理念和方法的实践。
关键词:综合艺术;艺术教育;综合材料
一、综合艺术
综合艺术最初起源于西方,对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综合材料艺术表达了一个新的绘画艺术的方式,表达了一种新的时代特征,同时也是对当时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从而导致艺术家的思想革新的反应。最初把综合材料运用到绘画中的艺术家是西班牙画家现代艺术创始人巴勃罗•鲁伊斯•毕加索(PabloPicasso)和法国现代绘画大师乔治•勃拉克(GeorgesBraque),这两位著名的西方现代艺术大师把报纸、沙子等现成的物质媒介材料直接运用到自己的艺术作品中。随着时代的进步,艺术思想的变革,现代主义艺术快速发展,综合材料在艺术中的运用越来越普遍,艺术家们也从多方面赋予材料以艺术的特性。在材料方面,首先,综合材料自身所具有时代性,综合材料大多是现成品,来自于生活,这也就形成了材料的时代特征。其次,综合材料自身所具有情感特征,在我们眼中,一个物质的形态和色彩都会引起我们情感的波动,最为常见的冷色调和暖色调会给人不同的感受。最后,综合材料本体具有表现性,物质媒介材料的质地,媒介的属性和其所具有的文化内涵都具有其本体的表现性。综合艺术的创作离不开物质材料媒介,其材料也是艺术家创造艺术作品表达艺术观念的载体,所以材料在艺术作品中会被赋予一种艺术的语言,使它在具备本身独有的形式语言和基本属性的同时也能够表达出艺术家想要表达的艺术观念。材料所传达的观念与其本身的语感是密不可分的,作品中无法缺失任何一种元素,只是倾向各有不同,艺术大环境的变化也使得学院教学面临转型。[2]在综合艺术教学实践中,学生通过接触各种材料了解材料的特性,对综合艺术有直观的了解,并思考材料在自己艺术创作所扮演的角色及其将要赋予什么样的艺术语言。世界万物都可能是艺术材料,材料中也隐藏着丰富的艺术表现力,艺术创作者们把他开发挖掘并表达出来赋予他灵魂升华成艺术品,是人类精神和创造精神的载体。
二、艺术教育中的综合艺术教育
以综合材料为媒介的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思潮在20世纪80年代传入到中国。当时国内的年轻艺术家不满足于传统的绘画价值观,非常渴望从其他的艺术中汲取营养,所以试图从西方现代艺术中寻找新的血液,随着当时我国创作环境相对宽松,思想比较自由,所以在这一时期,以森达达为代表的中国当代艺术家创作了大量模仿西方行为和装置艺术的作品,这些作品通过一系列的大型展览走进大众的视野,在当时使人们对这种新奇的艺术表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这一时期,中国的美术界经历了一次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思潮的冲击,中国美术也迎来了一个转型期,这一事件被称为“85美术新潮”。随着西方现代主义思想在我国的广泛传播,并为广大的艺术界人士所接受,而且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艺术的发展也趋向于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一些艺术教育家开始根据当前艺术的发展潮流逐渐在艺术教育中把综合材料艺术与我们的传统绘画相结合。在我国的美术教育上,材料作为一种艺术的创造媒介,在20世纪90年代,央美、国美、川美等相关高校都开设了综合材料绘画方向的艺术教育课程。[3]各个高校对综合材料的重视,也促进了综合材料艺术在艺术教育领域中的普及。综合材料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对艺术的认识,其主要还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艺术想象力。学生运用物质媒介材料为载体探讨各种艺术知识结构的相互融合和激发表现的可能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力。在综合艺术材料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们以一种开放的心态看待东西方艺术,让学生明白,综合材料艺术,不是简单的对传统各个画种的肤浅组合,也不是各个物质媒介材料的简单罗列,他是一种以物质媒介为载体,传达特定的艺术观念的艺术作品,是对传统美术教育模式的补充和完善。在这个基础上,学生在材料的选择上,每个人都会因其个人喜好和想要表达的艺术理念选择不同的物质媒介材料,这种选择材料的随意性和思想的独创性也就决定了其每一件艺术作品都具有独立的意义,且随着对物质媒介材料的运用和创作理念的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也会得到锻炼。综合材料艺术培养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同时也衍生了学生对艺术的好奇心,从而使学生对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综合艺术相较于传统艺术运用笔墨颜料进行作画,综合艺术则由于表现形式的多样,对于物质媒介材料的可选择性对学生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创作想法对材料进行分析,在学生通过运用材料进行艺术创作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材料的把握能力,从而使材料能够准确的表达出学生们的艺术想法,这种综合材料的运用把传统的单一的绘画方式转变为拼贴,组合等多种创作方法,从而能够使学生以各种形式去探索自己的艺术创作,在创作的过程中,学生会进行更加深层次的艺术思考,培养学生养成自我探索艺术的习惯。从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方面来看,在小学艺术教育中,学生对艺术的观念还处于一种相对模糊的观念,通过以综合艺术为主的教学,能够使学生认识到艺术不仅仅只是存在于绘画中,艺术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使学生明白,材料只是一种语言,能够表达出艺术观念。在艺术教学中,学生通过收集各种现成品,充分把握物质媒介材料的特性,然后通过自己的思想方式进行加工组合,创造的一个艺术作品,这个艺术作品则就是一件独特的综合艺术。通过这种艺术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的艺术视野拓宽到日常生活中,而不是对艺术的认识仅仅局限在博物馆、艺术馆等画廊机构中,通过对日常现成品媒介的加工,使学生认识到艺术就在我们的身边,生活处处皆艺术。综合艺术教育对艺术教学理念和方法方面也具有促进意义。教学理念和方法是艺术教学水平提升的基础,教师一定要明确艺术教育的真谛,把握艺术教育的内涵,注重学生能力的发展。[3]在进行综合艺术进行教学课程中,教师结合综合艺术的特点对传统的艺术教学方法进行创新,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对于绘画也有初步的认识,能够使学生在不断地尝试中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所以在课程教学中老师通过综合材料艺术的普及,引导学生对艺术表现形式多样性的认识,拓展以后学生艺术创造方法的广度和深度。
职校公共艺术教育思考
一、树立艺术育人的教育理念,构建公共艺术教育制度
理念是行为的前提和先导,高职院校的公共艺术教育的强化,首先须摒弃“专业至上、应用第一”的错误理念,树立艺术育人的理念,将艺术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加强艺术素质教育工作的关键在领导,学校领导要充分认识艺术教育的紧迫性、必要性及其重大意义,将艺术教育放在学校发展的重要位置。但在有些主管教学的领导在潜意识里认为艺术教育就是唱唱跳跳、玩玩闹闹,没有将其提高到大学生综合素养培养的应有高度。所以经费投入往往不足,物质保障显得很无力。或者是有些学校有预算,划拨了艺术教育的年度经费,但实际情况是艺术教育经费的使用还处在“一次活动、一次申报、一次批复”的状态。“主管”认可或需要的艺术活动的经费自然好办,而属于艺术教育计划和建设等项目范畴的经费就变得非常“模糊”。如一个超万人的在校生的某高校,只有一部钢琴可供教师上课和学生使用。这是“经费”在“模糊”情况下的一个真实例子。公共艺术教育是培养和提升人的综合素质的教育。公共艺术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专业的艺术家,也不是单纯地训练吹、拉、弹、唱等艺术技术,它主要是让大学生接受一定程度的艺术知识、技能训练,提高大学生的审美境界,从而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在高职院校中,艺术教育的开展不是专业教育的附属,它跟其他公共课一起,成为高等教育体系中一个有机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首先在课程的构建上,依据教育部在《全国普通高等案例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和各校实际情况,应作出完整合理的设置。同时,一个由高专业水平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组成的教学和研究团队、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教学考核评价体系,都是为规范公共教育,提高公共教育的质量所必须。从而最大可能最大意义地发挥公共艺术教育的作用。公共艺术教育也是“全程”的教育。它要求所有专业背景的学生都能得到艺术的熏陶。大学生从入校直至毕业,始终得到由浅入深、分门别类地的艺术教育,并贯穿于整个接受高等教育的全过程,使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有机地统一起来,最终形成创造性思维。从事公众艺术教育必须要有一定的物质保障。如场地、音响设备、活动经费等。各校要有统一、系统的公众艺术教育组织安排。这些物质条件在缺少经费保障的情况下在实践中是难以落实的。长此以往,势必会造成公共艺术教育越来越多地走进一个既封闭又顽固的非良性空间。所以,建立科学合理的高校公众艺术教育管理体制,在政策、师资、资金等软硬件方面给予艺术教育大力的支持和保障,形成各部门有机整合的管理体系势在必行,否则,有效的开展高校公众艺术教育就完全成为了一句空话。
二、挖掘艺术社团的艺术引导与熏陶功能,辅助学生独立开展艺术探索
公共艺术教育不仅要重视课堂教学,还要把开展课外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国内外成功的公共艺术教育经验表明,要提高大学生的艺术素质,不仅要提高公共艺术教育的课堂质量,而且还应加强艺术教育的实践环节。任何艺术教育的课程,一定不仅仅限于上好几堂课而已。各种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课外艺术实践活动,都能不同层面地带动诸如审美情趣、学习感受、情感体验、文化价值和人格塑造等精神内涵层面的东西的呈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各种艺术社团也是学校进行艺术教育打造健康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校园本身就是学生接受艺术教育的乐园,课外音乐实践活动是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的各种音乐活动应与课堂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起来。鼓励那些有兴趣但没有音乐基础的学生参与音乐实践,增强他们的自信心。高职院校在课堂教学基础上积极带动课外活动的开展,开设形式多样不同内容的社团活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例如专业、年级、层次等等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内容,制定相关的活动规章制度,安排合理的时间段和活动场所,努力为学生创造机会和条件,给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吸引更多学生参加并融入各种课外活动之中,使他们最大限度的发挥潜能,展示出自己的才华,并在这些实践活动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自信心。学校每年可以开展不同的艺术活动,比如迎新晚会,举办各种歌唱比赛、校园十大歌手比赛、元旦文艺汇演、音乐剧话剧比赛、模特比赛等文艺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课堂的音乐技能学习通过文艺汇演和表演观摩等方面来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音乐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在音乐实践中得以展示。当然由于学生个体差异和基础不同,学生中自然会出现一些音乐掌握上的好差之分。我们开展的课外音乐实践活动不能只针对那些有较好音乐基础的学生。对于那些初学者或者在课堂通过指导才刚刚对乐器演奏、歌曲演唱、舞台表演等入门的学生,也要给予实践的机会。我们可以把技能课的期末考试以面向学生观摩的表演形式展现出来。这样,不但使他们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丰富大学生的文化生活,可以使大学生在艺术活动中实现自我启迪、自我教育,还加深了对艺术的理解和喜爱。
三、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推进高职院校艺术教育可持续发展
师资队伍是高校教育的创造主体和承载者,是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前提。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正处在快速成长阶段。特别是现在高校扩招,学生人数猛增更是无法满足教学的需求。在学校不断扩招的情况下,艺术教育师资配备还有许多缺口,艺术教学任务在有些学校还长期需要外聘教师来补充。再加上有些高职院校的公众艺术教育师资往往是由公共课程教师转行来的,由于缺少系统的、基本的艺术修养,所进行的艺术教育及活动往往难以得到大学生的认同。有些高职院校虽然有专职艺术教师,除了艺术教学工作外还承担着大量课外、校外艺术教育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工作。但却不能纳入教师工作量计算系统。所以,公共艺术教育显得力不从心,苍白无力,教学效果不佳,甚至出现有名无实的现象。不能把一些艺术的真正内涵深刻、完整地传递给学生是在所难免。按照教育部的要求,目前普通高校都陆续开设了艺术类公共选修课程,如《音乐欣赏》、《美术欣赏》、《合唱指挥》、《书法鉴赏》、《音乐基础知识》、《影视艺术鉴赏》、《形体艺术》、《戏曲鉴赏》、《歌唱方法》等课程。但是,由于各学校原有基础不同及人们认识上的差异,开展这项教育工作还不尽如人意,有的还处在应付或者机械运作的状态而踟蹰向前。由于师资力量的限制,很多高校没有能力和精力再开设更多的选修课,学生选择的余地不大,课程也就自然简单。特别像《戏曲鉴赏》这样的课程在个别学校还存在时断时续、随意性教学的现象。也有的以活动代替课程或以个别代替全部,又或以讲座代替教学等。构建稳定、有效的公共艺术教育人才体系是保证多形式开展艺术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建设高质量的师资队伍,集专业艺术教师、社会学者、专家三位一体的艺术师资,才能开拓和创造高校艺术教育发展的新空间、新局面。我国许多高校在开设艺术教育课程方面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积极探索。总体来说,绝大部分大学生都喜欢艺术,但由于在中小学教育阶段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重智育轻艺术教育,大多数人眼里艺术科目是“副”科,再加上在升学考试中很少注重艺术成绩,使得艺术课程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导致学生很少接触艺术课程。尤其是农村学生接受艺术教育的情况明显低于城市学生。大学生群体中艺术知识贫乏、艺术素养残缺的状况明显存在。绝大部分同学不认识简谱和五线谱,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高校艺术教育的难度。各高校艺术社团尽管较多,艺术活动也较丰富,但艺术社团只面对部分学生能在各种文艺比赛中获奖或在各种场合为点缀气氛的一种工具而设立的,有些艺术团甚至是放任学生自由活动。在这种简单片面的思想指导下学生对艺术教育的冷漠与艺术教育的实施会出现困境是自然而然的。艺术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大学生健康的情感和高雅的艺术品位,启发和丰富其形象思维,使得大学生通过学习艺术懂得更多做人的感悟,能够艺术地生活,艺术地对待自然和社会,从而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在近几年,国家需要大力发展高职教育,高职院校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术应用型为根本任务。专业教育可以让学生尽快进入某一专业领域,在短时间内积聚起一定的专业知识,更快地适应生产的需要而重视专业教育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新时期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以及素质教育的要求,要成为适应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学生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背景,同时也要具有厚基础、宽口径的知识结构。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作为一个现代人还应该具备文化积淀、道德情感、智力发展、审美意识等方面的修养及创新和后续发展能力。我们必须让高职学生接受艺术教育,使他们成为具有艺术气质的工程技术人才。艺术教育鉴于其独特的作用和魅力已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它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近年来,在国家有关方针、政策的指引下自《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出台以来,高职院校艺术教育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艺术教育事业任重而道远。艺术教育对大学生文化素质甚至于综合素质的作用不可小视,必须成为素质教育各个环节的重中之重,我们需要不断探索艺术教育新途径,为艺术教育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在艺术教育的发展中不断优化,在艺术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统筹协调,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以此来规范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学、建设和管理,提高公共艺术教育的质量,从而真正发挥公共艺术教育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艺术人才、艺术资源的作用。而作为艺术教育工作者也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不断探索新方法、新途径,把艺术教育做得更好。
舞蹈艺术教育研究
一、艺术教育视角的作用与认识
在教育中。所有的艺术都是重要并多元化的,需要认真对待,舞蹈应放在艺术教育的范围内,从艺术的教育角度教授的舞蹈,与其它形式的舞蹈教育截然不同,艺术教育是教与学的过程,艺术教育的视角旨在深化审美教育,它用富有表现力的艺术语言来交流涵义。舞蹈中的艺术教育的视角以学生为中心,它通过研究学前孩子如何从学前至高中阶段学习,来提高艺术、认知、社交和动觉方面的成长。当学生学会在舞蹈中对自己和他人做出客观的艺术判断,审美感知力就得到了提升,美育渗透在舞蹈的全程的教与学中。学生的需要是舞蹈课程发展的助力,教师作为引导者,用标准的课程内容和经验去造就每一个人。在教授舞蹈时,要从身体、心理、审美、认知等各个方面为学生的成长负责,要找在舞蹈教育中学生的广泛使用内容,必须将动觉与认知、社交、审美方面的知识结合起来,需要提高自身的批判性是思维和动作的发展。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艺术教育教学内容全面,各方面均有涉及,在此过程中,他们会找到自己与舞蹈的连接点,从而理解舞蹈,欣赏舞蹈,并能通过舞蹈来表达自己。舞蹈艺术教育课程注重内容,教学策略和评估,其中融合了舞蹈动作教学和舞蹈文化,大多数舞蹈教学方法是专门应用于舞蹈教育的,例如:有些具体的舞蹈教育中的教学技能,像为舞蹈编排和即兴表演做出的动作探索,用身心合一的视角来探寻学习方法是一种独特的教学手段,舞蹈教育帮助学生从艺术教育的视角来整合学习,并获得课程预期的标准观点,舞蹈教育致力于教学设施的构建和结构,关注如何将舞蹈的不同侧面整合成一个单元,来拓展美育。舞蹈作为艺术教育如何来的基本教学方法,以及在动作探索、舞蹈编排、舞蹈教育的平台中可以将不同风格的舞蹈视角教学法,学会分析舞蹈内容以及更好地传达舞蹈艺术教育精神与技巧。
二、以学生为主体的艺术教育方法与益处
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也就是以学生为中心,舞蹈教育,首先要知道舞蹈对当代每个学生都是有益的,确如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说,它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舞蹈教育自身的丰富内容,而且有利于全体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能够开发感知力、理解力与辨别力等各种潜能,从具体“益处”上,我们也可以借鉴这一标准加以阐解。舞蹈教育有益于学生理解人类舞蹈活动中所积累的古今经验,特别是创造性经验,如人类祖先在最早的动作组合中,就知道将各种不同元素动作组合起来,形成不同的结构,当代学生在重复这种创造时,实际上就是在学习如何将各种事物中的不同元素进行组合与排列,它将是导致创造与发明最简单的思维基础与思维方式。舞蹈教育提供的思维方式,是意象性的,是从具象到抽象最终形成动作符号的动作思维,这种动作思维从低级阶段走向高级阶段,既走向实践,也走向逻辑,它是人的思维从低到高的演习过程,它有助于人运用这种思维方式认识自己,也认识各种事物。舞蹈思维所产生的肢体动作,是从内在意向进行的过程,也是形成形象的过程,这种外化即舞蹈艺术中讲的即兴舞蹈过程,即自然地通过即兴进行表现的过程,舞蹈的这种肢体表现,即人的情感、思维的一种表达方式,用舞蹈学习来提高人的表现欲望,学会一种表达与沟通方式,如果采取的方式适于学生,调动人潜在的游戏冲动,那么教育目的将会是潜移默化的而非灌输的,这也是艺术教育舞蹈所追求的根本教学方法。舞蹈作为一种非语言的艺术,它最便于非词语性交流,这使舞蹈在人类早期语言文字还没有发明时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语言文字发明后,舞蹈这种社会功能虽然已经大大降低,但要知道,直到今天人类的交流仍有大半是通过意会而非语言文字所能沟通的,人体表情仍担负着大量的交流任务,动作与表情可以理解许多没有标准的答案,这证明,虽然人类语言已成为主要交流工具,但有大量事物仍不是用语言文字可以说清,倒是人体动作与表情可以意会,舞蹈学习的这一益处仍不可能的。
三、提升价值观教育
20世纪90年代期间、教育采取放任自由的方法来普及价值观,价值观教育从社会文化多元性角度来看,似乎颇有争议,他属于“家教”的范围。同时,帮派树立,武器进入了校园,暴力蔓延,而就在这样的教育体系中,我们倡导成功,提高效率,鼓励积极的互动,很明显,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没有在家里接受价值观教育,相反,他们的价值观都来自电视、商业广告或电子游戏(充满暴力),很多学生的角色不是效仿价值观教育,也没有遵从社会准则,价值观学习的渠道无法让他们成为更好的公民,他们在学校的行为令人无法容忍,其实就是中立价值观教育体系的崩溃。中立价值观教育时代损害了高等教育K12教育教师准备计划,它更加重视技术,不会教学生建立健康的关系来寻求积极的互动,今天,教育者必须分担其责任,及早灌输行为标准,帮助学生掌握自己所需的人际互动技巧,今天的课程中必须函告针对所有年级的价值观教育,如守时的重要性,履行承诺的重要性,诚信的重要性,经过学校和家庭的长期熏陶,它们都会融入学生的性格特征,也是雇主们看重的特征。孩子们必须知道他们的行为有哪些后果,理解积极和消极行为的差别,什么是持久的价值,什么是短期的利益,什么是自私,什么是慷慨,作为表达艺术的舞蹈,它的人际互动特征与普通同伴和学生的人际互动特征并无二致。
反思当前舞蹈艺术教育
一、艺术教育,有助于牧养心灵空间
艺术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一直都扮演着心灵牧师的角色。在其丰富多彩的形式外表下,蕴藏有艺术家深邃的思考和人生感悟。回溯历史,过去的人们虽“物产不丰”,深居简出,但却能以一颗澄明之心来发现“一花一世界”的道理,有些甚至了悟终道、得证无上正觉,且为后世留下无数之经典。而对比今日,当下的人们虽“应有尽有”,但却总是手捧“经典”仍心浮气躁、无病呻吟,甚至在经历了一点点挫折之后竟发出“世无净土”的感叹。现代人的精神状况拿雅斯贝尔斯的话来讲,就是“人失去了他自己的世界”,“在机器跟前的工人只专注于直接的目标,无暇、也无兴趣去整个地思考生活。”失去了对于“意义”的关注和思考,逐渐使人们从最初的苟且偷生到玩世不恭的冷淡麻木,最后进入“世无净土”的焦虑惶恐之中。这种人之“物化”、人之“情变”和人之“心异”的状态,正是现代人灵商低下的主要表现。孔子说:“游于艺。”在过去的时代中,艺术是让人欣赏、玩味的;是在生活秩序中做“稍息”,去舒缓日常“立正”的紧张。超越利害的纯粹性,对于精神上的满足与情感上的净化,正是艺术的“无用之用”。教育活动的真正目的在于培养出拥有充分的个体自我的人,艺术教育的开展就是帮助我们在充斥了理智、物质的心灵中开辟一块净土,使精神得以修养、栖息。泰戈尔曾高呼:“在我的心坚硬焦躁的时候,请洒我以慈霖。当生命失去恩宠的时候,请赐我以欢歌。当烦躁的工作在四周喧闹,使我和外界隔绝的时候,我的宁静的主,请带着你的和平与安息来临。”这慈霖和宁静的主,就应当是艺术教育。艺术的各种样式,如诗歌、音乐、舞蹈和绘画等等皆源于人内在的精神思考,及情志表达的需要,只是在表达情感的直接性和强度上有所不同。因此,无论是创造者还是审美者,在与艺术发生“关系”的过程中必然会生成一个与心灵联合和交流的窗口。这一窗口的建立,不仅给予了我们一个洞悉和澄明内心的体验,同时也能够使我们的行为起始于内心的意欲,从而超然于日常生活的琐屑局限之上。艺术是心灵栖居的一块润土,艺术充满灵性的视野是来自内心世界,因此而激荡起的高峰体验,就如同一剂良方为生命注入新的活力。
二、艺术教育,有助于唤醒追问意识
人类作为万物之灵,在求得生存的同时必须具有一种“关于个体思考自身存在的意义、价值及其超越”的智慧。而人类社会也正是在一次又一次的自我追问和一次又一次的释疑中不断向前发展。艺术的创作过程就是一个从求索、追问到表达的过程,艺术的审美过程同样也是一样。艺术所张扬的精神,从来都是独创的精神、自由的精神、批判的精神、求新尚异的精神和不断超越的精神。许多艺术家和科学家在他们的创造过程中都体会过某种灵感的“感召”,而正是这种“感召”使得他们能够“创造”。显而易见,这种“感召”不是由智商或者情商“发出”,而是通过灵商获得。在现实世界中,我们大多数的时间花费在被他人要求获知的理性知识上。从小到大,我们的教育、我们的考试,也都是在测验和培养我们掌握“知识”的技能。但是,从当下人类所面临的众多心理问题和社会异象来看,理性知识的获得并不代表我们正在迈向全面和完整的发展之路。事实上,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充满了各种矛盾,我们在他人鞭策下所拼命获取的“知识”,在整个宇宙中只是微乎其微的一部分。人的发展进程,仍有太多的疑惑需要我们去追问、体悟和表达。“美是自由关照的作品,我们同它一起进入观念的世界。然而……我们并不会像认识真理时那样抛弃感性世界。”2席勒的谏言,告知我们大可换一种方式看待世界,换一种与心灵更加贴近的艺术的方式去完善自我,并探索世界。面对现代人因心灵需求被长期搁置所产生的灵商危机,理论的说教和客观的宣讲只会显得异常的苍白和无力,此时最有效的修正途径就是通过艺术教育对沉睡的、懈怠的意识予以激活。当在欣赏格莱姆的舞作《编年体》时,作品并没有试图展现任何战争的真实场面,而是通过唤起人们脑海中对于战争的印象,描绘战争的宿命的开端及其给人类带来的精神摧残,并暗示着一种回应。观者的内心会不自觉的感到窒息和恐慌,从而激发出对和平的渴望。生命,只有在触到自我最深的底层,彻底释放且得到共鸣时,才可能热泪盈眶,才有可能在没有任何场面暗示的情况下感知到恐慌和窒息。试想,茫然的心灵若时常发生这样的“热泪盈眶”、这样的“窒息恐慌”,我们的心灵一次又一次的被摆放在思维运转的前沿,那么必然求索的欲望将被激活,追问的意识也定会被唤醒。
三、艺术教育,有助于建构通感型思维
著名的《牛津文学术语词典》将“synaesthesia(通感)”定义为:Ablendingorconfusionofdifferentkindsofsense-impression,inwhichonetypeofsensationisreferredtointermsmoreappropriatetoanother.(几种不同的感觉印象的混融或整合,亦即一种感官的感觉特征可以由其他更多的相应感官的感觉特征来所指”)。其中Syn—意为“一起”、“一样”或“熔合”,—(a)esthesia意为“感觉”,整体直译为“感受之共产”,即“共同感觉”。将“通感”的概念引用于教育和艺术教育的范畴,就是要对应现代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贯通而求洞识的人”、“通达而识整体的人”。艺术活动中之所以存在“通感”,就在于人在运用审美实践能力时,在艺术作品的启发和诱导下能够把各种感受器官所获得的各种信息材料进行审美综合、重组,并在这些外部信息的调控下,把各种感知成果整合为一个可供多方面感知的审美话语形式。早在唐代,张彦远就针对绘画欣赏的心理特点提出了:“凝神遐想、妙悟自然、物我两忘,离形去智”的论述。可见,艺术欣赏既是审美主体精神高度集中的过程,也是审美主体想象高度活跃的过程,二者相辅相成,主客体融合无间。对于艺术的物质媒介及所构成的富于表现力的形式,艺术家在体验生活和艺术创造中感到一种特殊的兴奋和愉快,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也是如此。耳听音乐有节奏的音响,眼观绘画和谐的形色,自然产生悦耳悦目的兴奋和愉快。通感型思维的形成可以有效的激发人们的学习热情和提高探究问题本源的能力。“朝向更高灵商的自然行进,通过反思,通过理解,达到智慧。以心灵智力的方式来解决任何问题———无论是实践性的还是智力的,就是把问题放在一个更为宽广的视野中去,在这个视野中可以把它看得更为清楚。”3通感型思维对于提高灵商的帮助就是在于它拥有比单纯的逻辑或理解更为宽广的视野。而艺术所架构的,建立在感性与理性统一基础上的,以强烈体验为表征的深层次洞见,为各种知识的融合和汇通提供了心灵的力量和对话的机会。
艺术教育中德育异化
众所周知,艺术包括三大功能:审美功能、教育功能和认识功能。艺术之成其为艺术,其根本就在于它的审美功能,其余功能都是依附于它的。如果失去了审美功能,艺术就不再是真正的艺术,其它的功能也会随之消失;反之,某些艺术只具备审美功能,但它仍然是艺术。
长期以来,受前苏联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普通学校的艺术教育,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认为的德育异化现象,艺术教育往往丧失自身的本质特征,没有突出艺术的特点,成为德育教育的附庸。
就整个学校教育范围而言,艺术教育往往不具有独立的学科地位,这一问题具体反映在人们对于艺术教育的本质和目的的理解与确定上,它或者被纳入德育的范畴,或者被纳入智育的范畴,名义上艺术教育姓“艺术”,实际上艺术教育姓“德”“智”,艺术教育因而差不多成了其他方面教育的附庸和“殖民地”。
使用“德育化”这个词,未必确切,这里指的是,在我国,一个长期困扰着普通学校艺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问题是,把艺术教育等同或附属于思想政治教育,认为“艺术育人”或“寓教于乐”就是把艺术完全当作一种德育的媒介和手段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艺术教育的目的主要是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从而把艺术教育纳人到德育的轨道。
美国艺术教育家加登纳在考察了我国普通学校艺术教育后,曾写过一篇题为《中美艺术教育的区别》的文章,该文在对两国艺术教育的目的进行比较时指出:“同一般教育一样,中国的艺术教育也有政治的、精神的、道德的目的,并追求某种美学的目的。参加艺术活动被认为可以提高人的情操,激发积极的动机和善良的情感。衡量艺术作品和艺术表演的尺度,也是看其在这方面做得怎样。在美国,艺术的政治、精神及道德目的都不明显。事实上,如果有人说艺术作品或艺术教育是为了一个政治目的服务的,大多数人都不会明白是怎么回事。对艺术会提高人的道德或精神境界,他们也不以为然。事实上,美国人习惯于把艺术视为自我表现、创造力、自发性和个人变异的源泉,而不是那种政治的、道德的、精神的目的。”从加登纳的这种对比中我们不难看出,中美两国艺术教育的目的确实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应该说,从艺术的三大功能来看,教育功能是存在的,历史上也不乏例子,法国大画家大卫的名画《荷拉斯兄弟的誓言》、《马拉之死》就为法国的资产阶级大革命就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像美国人那样对艺术教育所具有的政治、精神、道德方面的作用完全割裂开来的态度是值得商榷的。艺术不能简单地从属于政治,但也不可能完全脱离政治。而像我们这样把思想道德教育目的视为是艺术教育主要甚至唯一目的并明确加以强调,却是绝对不可取的。
艺术教育中德育异化
众所周知,艺术包括三大功能:审美功能、教育功能和认识功能。艺术之成其为艺术,其根本就在于它的审美功能,其余功能都是依附于它的。如果失去了审美功能,艺术就不再是真正的艺术,其它的功能也会随之消失;反之,某些艺术只具备审美功能,但它仍然是艺术。
长期以来,受前苏联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普通学校的艺术教育,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认为的德育异化现象,艺术教育往往丧失自身的本质特征,没有突出艺术的特点,成为德育教育的附庸。
就整个学校教育范围而言,艺术教育往往不具有独立的学科地位,这一问题具体反映在人们对于艺术教育的本质和目的的理解与确定上,它或者被纳入德育的范畴,或者被纳入智育的范畴,名义上艺术教育姓“艺术”,实际上艺术教育姓“德”“智”,艺术教育因而差不多成了其他方面教育的附庸和“殖民地”。
使用“德育化”这个词,未必确切,这里指的是,在我国,一个长期困扰着普通学校艺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问题是,把艺术教育等同或附属于思想政治教育,认为“艺术育人”或“寓教于乐”就是把艺术完全当作一种德育的媒介和手段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艺术教育的目的主要是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从而把艺术教育纳人到德育的轨道。
美国艺术教育家加登纳在考察了我国普通学校艺术教育后,曾写过一篇题为《中美艺术教育的区别》的文章,该文在对两国艺术教育的目的进行比较时指出:“同一般教育一样,中国的艺术教育也有政治的、精神的、道德的目的,并追求某种美学的目的。参加艺术活动被认为可以提高人的情操,激发积极的动机和善良的情感。衡量艺术作品和艺术表演的尺度,也是看其在这方面做得怎样。在美国,艺术的政治、精神及道德目的都不明显。事实上,如果有人说艺术作品或艺术教育是为了一个政治目的服务的,大多数人都不会明白是怎么回事。对艺术会提高人的道德或精神境界,他们也不以为然。事实上,美国人习惯于把艺术视为自我表现、创造力、自发性和个人变异的源泉,而不是那种政治的、道德的、精神的目的。”从加登纳的这种对比中我们不难看出,中美两国艺术教育的目的确实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应该说,从艺术的三大功能来看,教育功能是存在的,历史上也不乏例子,法国大画家大卫的名画《荷拉斯兄弟的誓言》、《马拉之死》就为法国的资产阶级大革命就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像美国人那样对艺术教育所具有的政治、精神、道德方面的作用完全割裂开来的态度是值得商榷的。艺术不能简单地从属于政治,但也不可能完全脱离政治。而像我们这样把思想道德教育目的视为是艺术教育主要甚至唯一目的并明确加以强调,却是绝对不可取的。
公共艺术教育状况思索
近年来,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①的研究开始起步,无论是期刊论文还是学位论文,都有了一定的进展,为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综观15年来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成果,相对于“艺术教育”、“音乐教育”、“美术教育”、“舞蹈教育”、“美育”来说,通过在万方数据库的知识脉络检索和比较分析(见图1),显示出我国的公共艺术教育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通过对2009年底前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的404篇期刊论文和128篇学位论文的研究内容以及期刊论文影响力的统计分析,笔者认为目前公共艺术教育以现状描述、经验总结为主的现状与公共艺术教育研究者的“需要”密切相关。
一、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现状
笔者通过2009年底之前对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的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的统计分析,得出目前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的内容与范围主要有17个主题项,即“课程、现状与对策、功能、教学、改革、艺术教育体系、师资、国外艺术教育、特征、教育价值、经验总结、艺术团建设、教育模式、教育理念、教材、音乐教育史和其他”等。从归纳出的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的17个主题项中可以看出,其内容与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基本覆盖了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领域。其中的“课程、教学、现状与对策、功能”等四个方面所占比例较大,属于目前研究的热点。公共艺术教育的“艺术教育体系”、“师资”、“特征”、“教育价值”、“经验总结”、“艺术团建设”、“音乐教育史”和“其他”等方面的论文研究也已开始起步,在此笔者将之归类为研究的非热点。为了解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现状,笔者通过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热点进行分析。
1.课程
自《全国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实施以来,许多普通高校相继开设了部分公共艺术课程,但“因学校而异、因学生而异,缺乏统一教学体系、教材和评价标准,公共艺术课程开设缺乏全局性。”②公共艺术教育研究中,对于课程方面的研究在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中的比例分别占到26.24%和26.56%,分别位居第一和第二位。对于课程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对课程现状与对策、课程的作用、课程设置、课程体系、课程管理、课程模式、课程改革以及等方面的探讨,学位论文中对于公共音乐教育课程的探讨比例较高。关于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现状与对策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分析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来提出相应的对策或建议。在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的学位论文中,关于课程的研究主要是从具体的课程和课程内容来研究。这些研究主要是探讨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内容,即哪些艺术课程可以进入公共艺术教育,并对其价值及其可行性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
2.教学
儿童艺术教育思想研究
摘要:本文从《竹影》这篇文章着手,探讨了丰子恺的儿童艺术教育思想,他强调儿童艺术教育必须与生活相关联;必须坚持“儿童本位”思想;大人要平等地对待孩子;大人要因势利导设计孩子学习。同时论述了丰子恺对艺术教育目的的三重解读,他认为艺术教育可以使人学会艺术的生活;摆脱“人生的苦闷”;培养良好的人格和德行。
关键词:丰子恺;儿童;艺术教育;教育思想;教育目的;竹影
众所周知,丰子恺不仅是我国著名的画家、散文家和书法家,更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尤其重视儿童的艺术教育,对此提出了许多具有独到见解的教育观点。《竹影》主要讲述了年少时的丰子恺和弟弟,以及弟弟的同学借着月光在屋后院子的水门汀画竹影,并通过爸爸的教导,领悟到了艺术美的故事。这篇散文虽然不长,但我们却可以从中窥探出丰子恺的儿童艺术教育思想。
一、艺术教育必须与生活相关联
丰子恺撰写《竹影》这篇散文,主要是想通过“画竹影”这件趣事对儿童进行艺术教育。但月光下的竹影是生活中很常见的景象,随手涂鸦也是儿童生活中很常见的行为,这样的取材究竟是出于什么原因呢?我想这和他认为艺术教育应该和生活相关联的思想密不可分。文中孩子们画竹影这一行为,可以看成是儿童的随手涂鸦,儿童的随手涂鸦其实是他们内心世界的画像,是他们思想情感的表现,是他们对于现实世界的所思所想所悟。丰子恺认为,评判一幅儿童画的好坏,最重要的是看它是否与生活相关联,如果一幅儿童画与生活相关联,那就是值得称赞的画作。同时,他也告诫人们“不仅儿童画是如此而已,文艺之事,无论绘画,无论文学,无论音乐,都要与生活相关联,都要是生活的反映,都要具有艺术的形式、表现的技巧、与最重要的思想感情。艺术缺乏了这一点,就会变成机械的、无聊的雕虫小技”。由此可以看出,不论是儿童画也好,文学音乐也罢,只要是有关艺术的就必须与生活相关联。那么,艺术教育当然也是如此。艺术教育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图画和音乐学科,因为图画音乐只是“直接的艺术的教科”,艺术教育应该融入一切的学科之中;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教育只有与生活相关联才能称之为“完整的艺术教育”。所以,丰子恺取材于“画竹影”这件趣事来实施儿童的艺术教育,主要是因为竹影这一景物是来自于日常生活之中的,画竹影这一行为也是来自于儿童的日常生活之中的。艺术必须与生活相关联,儿童的艺术教育当然也必须如此。
二、艺术教育要坚持“儿童本位”思想
读图时代艺术教育
一、诠释“读图时代”
21世纪的人类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社会由读字时代转向了“读图时代”,于是文化脱离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日益转向以形象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在中国,真正的“读图时代”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末。1996年代,山东画报出版社推出了新创办的杂志《老照片》,一经面世,便以别开生面的图书样式、回望历史的新颖视角,受到读者的广泛欢迎,曾经创下每辑发行30余万册的销售业绩,引发了风靡全国的“老照片文化热”。《老照片》的成功出版,开启了中国出版业的“读图时代”,相继被业内权威媒体评选为“新中国出版业五十件大事”之一、“1978-1998二十年难忘的书”之一、“改革开放30年原创畅销书”、“改革开放30年来最具影响力的300种书”之一、“新中国六十年六十本书”之一。2009年9月,在南方阅读盛典品牌评比中,《老照片》在“最受读者关注视觉类图书”评选中获得了2万多张选票,名列第一名,并且投票率高达45%。1998年编辑钟洁玲为了推广《红风车经典漫画丛书》邀请作家杨小彦、钟健夫做序,三人提出“读图时代”的概念。从此,伴随着“老照片”、“老房子”、“黑镜头”等丛书的热销,“读图时代”成为一个流行的词汇,这一系列事件展示了二十多年来发展壮大的印刷文化向更加强势的媒体文化的一次靠拢、转移和利用。这种变化的趋势佐证了踏着全球化的步伐迅速进入消费社会、媒体社会和信息社会的当代中国社会里图像的巨大威力和视觉文化的兴起。不仅书籍如此,网络亦是。2011年4月11日至14日,主题为“云起龙骧,共赢未来”的“第六届百度联盟峰会”在云南丽江举行。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讲解了中国互联网存在的三大机会,分别是:中间业、读图时代、应用为王。其中的“读图时代”即意味着互联网的内容主流,正出现从文字转向图片的趋势,各大网站不再限制用户上图,全新的读图时代已经来临,而主营图片内容的网站,也将随之获得更好的发展和成长。于是,“读图时代”这一名词,再一次吸引了众人的眼球。读图时代,影视、广告、MTV、网络、卡通漫画……这些动态和非动态的图像铺天盖地冲击着现代人的眼球。最近一项调查表明,当今时代我们的社会信息的60%到70%是图像的方式获得的。于是,人类社会真正进入了海德格尔所预言的“世界图像时代”,即图像成为把握世界的一种主导方式。所谓读图时代的“图”,并不单纯指静态的图片、绘画、图画等,而是一种全新的视觉具象化、影像化的传播途径,是一种可以改变人们思维的方式。“图”的概念由传统的绘、写、刻、印的图形符号延展到包括现代电子和声、光、摄影、摄像、网络多媒体等手段产生的能传达信息的图形符号,图形的表达由原来的物质的、单一的、平面的、静态的,走向了非物质的、互动的、立体的、动态的、声光电等多媒体综合;图形的应用范围也由原来的招贴、报纸、书刊扩展到包括信息图形、电视图形、电影图形、环境图形、地图图形等内在的图形……”[1](P65)“读图时代”的到来意味着世界进入视觉表象符号作用于人类认识感官的时代,视觉方式更加凸显出来,人们更多的通过“看”(也伴随着听)来知觉并且理解世界。对“看”的依赖和“看”所承受的重负是这个时代的特征之一。于是,在当下社会从印刷出版物到电子媒体,从户外广告到日常记录的手段,图像的方式已经成为一种感知事物和认识事物的常见方式,进入到了家庭和个人生活之中,并且与个人的精神生活相关。读图时代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是在现代化语境之下产生的适应现代生活的一种媒介发展趋势。正如诗盛极于唐,词大行于五代北宋,小说戏曲繁荣于元明一样,都是时展的必然产物。图片、图像可以突破语言、地域的界限而为更为广泛的人群所接受。正如郝尔马斯?根舍姆所言:“摄影是世界各地都能理解的唯一‘语言’,他在所有民族和文化之间架起桥梁维系着人类大家庭。它超越于政治影响———在人们享有自由的地方———真实的反映生活的事件,使得我们分享别人的希望和期望,阐明政治和社会环境,成为人类的人道和非人道的见证”。于是,先是摄影———图片,随后是影像———电影、电视的广泛流行,特别是数字化多媒体的广泛运用,使图像产品的产量空前迅速增长,图像产品的种类越来越丰富,现代人生活时时与图像共生。
二、“读图”在艺术教育中的应用
“读图”以其文字不能比拟的优势成为当下提高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的良好手段。我国从1988年就提出了在普通高校普及艺术教育的口号,随后制定出台《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再到2005年10月全国高校美育研究会召开的大学美育课程设置与教材编写的研讨会等等,都表明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已经进入到人才素质的全面培养,并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相一致的新的阶段。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开发学生潜能、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创造精神和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同时,艺术教育也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各高校重视艺术教育,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读图成为进行艺术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读图时代,人们已经不耐烦阅读大段的文字了。他们往往容易被直观的画面所吸引,却抗拒提供了更广泛的想象空间的文字。大学生的文学阅读水准正在下降,平面化、直观、感官刺激、不需要思考———这就是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阅读选择。因此在这种情势之下,在高校艺术教育的过程中,可以运用图片、图像等这些相对直观形象的媒介来传播艺术教育的信息。诸如电影《达芬奇密码》通过它我们可以了解达芬奇及其绘画作品背后的故事,通过央视的《百家讲坛》的易中天《品三国》我们可以去间接的解读名著……诸如此类不胜枚举,这些艺术作品形象、生动、直观,学生乐于接受,喜欢接受,并在学生接受的过程中予以必要的引导,引导学生进入到艺术所营造的审美境界之中,用心去感受那些鲜活的艺术形象,并对作品的“弦外之音”、“象外之旨”、“韵外之致”有更为深刻的领悟和理解,体味个中意境,领悟艺术形式、艺术符号所特有的审美意味,接受着美的感染和陶冶。与此同时,能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帮助他们理解艺术作品蕴含的人文内涵,扩大他们的文化视野,促使学生完善文化心理结构。在读图时代,我们应该并且可以合理利用摄影、电影、电视等形式来阐释或讲解一系列相对艺术理论或艺术现象,一方面,这些资料本身就符合艺术审美的规则;另一方面也在传达着相关的艺术信息。学生在读图同时,潜移默化的受到艺术的陶冶,无形当中加强了学生的艺术素养。
三、正确运用“读图”与“读字”,提高大学生素养
在“读图时代”一片繁荣的时候,有人提出“伪图时代”的说法。的确,在当下这个物欲横流、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日益发达的电子传媒以铺天盖地的、不断流动,同时又良莠不齐的影像来刺激人们的视觉,使人眼花缭乱,而对于个人思想价值体系还未成熟的大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因此我们在积极合理利用读图来提高学生艺术素养的同时,还要对当代大学的读图审美能力予以必要的引导,加强当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3](P31)因此,通过媒介素养教育,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建设性的享用“读图”,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读图、批评能力。“在读图时代,需要一双睿智的眼睛,更需要一个坚定的头脑。”再者,图片图像的直观单一性让人的思考空间大打折扣,因此过度读图,使现代人大脑萎缩,思维简单,而文字正好弥补了这一缺陷。文字作为一种冷媒介来说,它的清晰度低,受众的参与程度高,故而,人们在阅读文字同时,相伴随的是思考和想象,故而“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字有千篇,影视却只余一律。”故而,读图时代把现代人带入了一种快餐阅读之中,继之而来的是“浅阅读”的产生。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同时又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浅阅读的盛行和功利化阅读的泛滥,折射了世风的浮躁、浮华。对决定民族发展未来的历史、文学、哲学等深层次书籍的阅读在被损害,令人担忧。某种程度上说,阅读危机不是危言耸听。”中国社科院的一位专家说,读图时代快餐文化和有着传统根基的读书文化的区别就在于一个是“广”,一个是“深”,因此一味通过影视和网络来汲取养分,只会养成浅尝辄止的浮躁心态。故而,我们顺应读图这一趋势的前提下,还要提倡读书。“世上没有哪一种知识不需要经过自己的阅读、思考和实践就可以被掌握,任何妄图通过吃快餐的方式去研习经典的想法都是荒谬的。”通过读书,一方面提高个人的思辨能力,提高个人的视觉识读,提高个人的审美能力;另一方面,摆脱了单纯的依赖读图所营造的“第二现实”去了解社会,而是真正自己去触摸社会的真实。如此才能够使当代大学生在各种不同的亦真亦幻的图片图像面前,辨别优良,取其有用者而为之,而不至于在读图时代,在视觉文化的冲击中过分沉溺于图像,迷失了自我,从而使在读图时代这一视觉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得到美的陶冶,提高其自身的艺术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艺术特色教育与教育教学探究
1、打造一支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
建立一支具有良好的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是实施教育的关键.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没有高素质\高水平的老师,就谈不上提高学生的素质。蔡元培先生说过:有特色的教师是学校的宝贵财富,学校的特色,学校在社会上的影响往往是靠特色教师的努力而形成的。要使学校的艺术教育形成自己的特色,就必须有一支与之相适应的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否则,学校形成特色无疑为一纸空谈,其形成特色的过程也将失去动力,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校艺术教育的总体进程。因此,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与理论素养是艺术教育形成特色的根本所在。。首先,充分发挥艺术专业教师在艺术特色教育中的引领作用。艺术专业教师是学校艺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力军,学校艺术特色教育的定位与发展和全体艺术教师自身的综合素养息息相关。换句话说,艺术教师的综合素养如何可以直接影响到学校艺术教育的品位与档次。因此,学校应该特别重视提高艺术教师的整体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能力的艺术教师队伍,从而提升学校艺术教育的品位,形成学校的艺术特色教育。具体措施可以通过加强教研活动、提升教师教科研能力;开展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拜师会,以促进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和教研方面的快速成长;同时,艺术教师开设并打造的“精品课程”、艺术教研室“名师梯队”的建设等措施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学校的艺术教育起到引领与示范的作用,通过全面规划、强势推进,提升学校艺术教育的品位,最终形成学校艺术教育的特色。其次,充分激发全体教师在艺术特色教育中的主人公意识。特色的形成需要全体教师的共同参与,只有充分激发全体教师在艺术特色教育中的主人公意识,调动全体教师的教学热情与积极性,才有可能实现“点面结合、凸显特色”的格局。具体措施可以采用以下几个步骤:首先通过问卷调查、教师才艺大赛等活动形式了解全校教师特长状况;其次通过组建教师艺术团对相关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提升教师的艺术技能与素养;最后通过建立艺术特长教师人才库,为学校艺术特色教育的开展储备强大的后备力量。
2、坚持“以人为本”的艺术教育原则
任何一所有特色的学校,学生的个性特长必定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尊重学生的个性与爱好,才有可能培养特长突出、素质优良的学生,否则学校的特色也就失去了它的真正意义。因此,学校在规划与设计艺术特色项目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人”的因素,如教师的专业结构、学生主体的兴趣爱好、操作与实践的可行性等。只有如此,才能使学生体会到艺术学习的乐趣,掌握艺术的思维方式,为进一步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并自觉养成终身学习艺术的良好习惯。
3、艺术特色教育与校园文化活动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德育”与“艺术”最完美的结合。合理利用学校资源,通过精心组织与设计,开展学校所特有的艺术教育实践活动,使活动成为锻炼学生、培养学生、提高学生的舞台,在活动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能够潜移默化地领会什么是真、善、美,是学校艺术特色教育育人的关键所在。校园活动形成特色、形成常规、形成系列,是学校艺术特色教育形成的重要途径。我校的“光荣与梦想”开学典礼“、荣誉与责任”毕业典礼“、青春放飞”十八岁成人仪式“、青春杯”才艺大赛、十大杰出学生评选等主题活动以及国庆晚会、元旦游艺晚会、作品收藏、咏诗会、红歌会、演讲比赛、校园歌手比赛等系列活动,都为学生搭建了展示自己的舞台。除此之外,学校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意识、民主意识、竞争意识、参与意识等。这些活动充分发挥了艺术育人的功能,从根本上达到了在活动中锻炼人、在活动中塑造人的目的。综上所述,近年来,我们学校的艺术教育较之以往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一些令人欣慰的成绩。但从教育大环境来说,艺术教育仍然是学校教育中相对薄弱的环节,仍需进一步更新思想,加大改革的力度,形成学校自身的艺术特色教育,并且借助特色形成的过程,让艺术教育真正为学校教育锦上添花,最终当之无愧地成为学校教育一道亮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