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监测范文10篇
时间:2024-04-09 12:24:0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疫情监测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动物疫情监测预警模式分析
摘要:宁夏中卫市以市、县、乡三级动物防疫体系为主体,整合执业兽医、乡村兽医和村级动物防疫员等兽医社会化服务体系为辅助力量,创建了“一主两辅”动物疫情监测预警模式。通过设置动物疫情固定监测点,开展兽医技术合作服务,推行兽医社会化服务改革,聘任动物疫情测报员,建立动物疫情举报奖励机制等举措,多方位、宽领域、深层次、全覆盖开展动物疫情监测,有效解决基层动物防疫机构人员编制不足短板,疫情监测频次覆盖面低,早期揭发能力不足等突出问题,把“疫控”与“医治”紧密结合,突出监测预警作用,实现“早、快、严、小”应急处置疫情,有助于基层动物防疫工作实践和改革创新。
关键词:动物疫病;疫情监测;预警;模式;效果
动物疫情监测直接关系动物疫病的防控效果,做好动物疫情监测预警工作对畜牧业健康发展和畜产品质量安全意义重大[1-2]。宁夏中卫市辖沙坡头区和海原县、中宁县,属半农半牧区。近年来,全市生猪、羊、鸡年存栏量分别稳定在70万头、300万只、800万只,奶牛、肉牛发展势头较好,2019年存栏量分别为6.5万头、40万头。市、县、乡三级动物动物防疫机构体系完整,均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机构、人员、经费基本满足动物疫病防控和监测工作需要(表1)。兽医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完善,执业兽医和助理执业兽医在动物诊疗机构、兽药经营企业和养殖企业从事兽医技术服务工作,乡村兽医和村级动物防疫员(以下称,村防员)在兽医社会化服务从事兽医技术服务工作(表2)。
1“一主两辅”模式介绍
2013年起,宁夏中卫市整合动物防疫体系与兽医社会化服务体系兽医人力资源,创建“一主两辅”动物疫情监测预警模式。所谓“一主两辅”,是以市、县、乡三级动物防疫机构为动物疫情监测的主体力量,形成“一主”,充分发挥其技术优势和兽医实验室条件优势,主要负责监测、检测、诊断、流行病学调查及疫情信息收集、整理、报告、预警等工作;以执业兽医、乡村兽医和村级动物防疫员两支兽医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动物疫情监测的辅助力量,形成“两辅”,充分发挥其广泛接触畜牧养殖场户的优势,主要负责疫情监测报告及协助采集样品、收集疫情信息等工作。经过多年探索实践,实现了动物疫情及早发现报告、及时检测诊断、快速有效处置,疫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下降,动物疫情监测预警指导疫病防控和应急处置工作成效明显,保障了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和畜产品质量安全。
2模式构建
卫生疫情监测信息报告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工作,提供及时、科学的防治决策信息,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以下简称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以下简称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传染病防治法、应急条例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中规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工作。
第三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坚持依法管理,分级负责,快速准确,安全高效的原则。
第四条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对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实施监督管理。
肺炎疫情环境应急监测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加强区应对肺炎疫情期间环境应急监测工作的组织和指导,提高疫情期间应急监测的快速响应和现场环境应急监测能力,切实做好应急监测工作,完成应急监测任务,为政府和有关部门处置因肺炎疫情导致次生环境事件最大程度地提供科学依据,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环境安全,特制订本预案。
1.2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1.2.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高度重视应急监测工作,切实加强对应急监测工作的领导,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措施到位。
1.2.2充实装备,提高能力。加大对肺炎疫情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的投入,全面加强应急监测能力建设。充实必要的仪器设备、防护用品和交通通讯工具,尤其要结合危险源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重点应急监测防护物资和装备,提高应急监测能力。
农委有害生物疫情监测与防控方案
为及时监测、防控及扑灭红火蚁、桔小实蝇、葡萄根瘤蚜等重大植物有害生物疫情,保护我市农业生产安全,根据全国重大植物疫情防控工作的总体部署和农业部《关于加强红火蚁等重大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具体要求,结合**地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加强植物、植物产品的产地、调运和市场检疫,防止外来检疫性有害生物入侵;开展重大检疫性有害生物定点监测和普查,摸清疫情发生区现状,为科学防控扑提供依据;采取综合防控技术措施,基本控制和扑灭疫情发生危害,将为害降低到最低限度,促进农业生产,保障广大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重点工作
(一)开展宣传培训。一是开展宣传。要采取以电视、广播、明白纸为主的宣传工具,切实做好农业植检法律法规和农业检疫重要性的宣传工作,提高社会关注度,增强疫情防控工作紧迫感和责任感,形成全社会防控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的良好氛围。二是组织培训。切实加强农业检疫人员的法制和技术培训,提高自身监测与防控水平,同时,要加强对进口、调运的企业及科研教学单位相关人员开展检疫培训,树立检疫的思想意识,提升全社会依法检疫水平。
(二)实施疫情普查。一是重点对象。主要普查以红火蚁、葡萄根瘤蚜、桔小实蝇、三叶斑潜蝇、黄瓜绿斑驳病毒和梨树枯梢病为主的六种重点检疫性有害生物;同时,兼顾水稻水象甲、瓜实蝇等其他检疫性有害生物。二是普查方法。针对疫情普点,要应用GPS定位系统,开展定位监测与普查,标注调查地区和疫情“新老”发生区范围,并且,对各发生地区有关农户、基地、企业进行摸底调查,登记造册,为疫情防控提供依据。
肺炎疫情常态化监测预警工作方案
根据《市肺炎疫情常态化监测预警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做好肺炎疫情常态化监测预警工作,提高监测敏感性和分析预警能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和实时警有效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防止疫情发生和扩散,结合农业农村局工作实际,在重点场所和重点领域与卫生部门的监测系统结合、按照常规监测与强化监测结合的方式,开展肺炎疫情常态化监测预警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加强人群监测
加强重点场所的人群监测。对活禽交易市场、屠宰场等重点场所要做好机构内人员及从业人员健康监测,每日检测体温,观察询问是否有发热、干咳等呼吸道症状或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对于出现上述症状者,要及时与市疾控中心联系并及时转送至市医院发热门诊进行核酸检测。同时与市疾控中心联系,定期抽取一定数量的活禽交易市场人员、屠宰场工作人员进行核酸检测,并根据疫情特点和疫情发展形势,调整监测点位和监测频次。
二、加强环境监测
加大对屠宰场的生产加工、贮存、运输以及肉类及水产品经营场所环境采样和核酸检测力度,将屠宰场(含冷库)的从业人员信息推送至市疾控中心定期组织从业人员到市疾控中心进行检测,同时加强疫情防控措施落实的监督检查。
三、强化组织领导
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工作,提供及时、科学的防治决策信息,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以下简称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以下简称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传染病防治法、应急条例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中规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工作。
第三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坚持依法管理,分级负责,快速准确,安全高效的原则。
第四条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对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实施监督管理。
交通局疫情防控监测预警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工作安排,切实做好病毒感染肺炎防治工作,全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根据有关文件,结合我局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严格落实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督查工作,确保应急预案到位、文件会议精神落实到位、组织人员到位、防控排查到位、疫情监测处置到位、医疗救助到位、法律和舆论监督到位、后勤保障到位,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和水平,做到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协调联动,建立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病毒肺炎应急处理机制。
二、督查对象
县交通运输局各科室、各基层单位。
三、督查方式
植物疫情阻截带建设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建设原则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和“政府主导、突出重点、科学监测、依法防控、有效阻截”的工作方针,以有害生物风险分析为基础,以周边疫情变化为依据,及时调整阻截重点和检疫措施,通过重大疫情阻截带建设,有效防止外来有害生物传入,遏制局部疫情的扩散蔓延,保护我市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安全和人民身体健康,为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保障。
(二)建设原则。坚持整合资源、提升效能的基本方针和“四个为主、四个结合”的基本原则。即以国家植物保护工程为主,实行国家建设和地方建设相结合;以重大疫情阻截为主,实行重大疫情阻截和重大病虫防治相结合;以阻截外部(其他省份)重大疫情入侵为主,实行阻截外部重大疫情入侵和防止市内已发生的重大疫情扩散蔓延相结合,以沿省界乡镇阻截为主,实行沿省界乡镇阻截与非沿省界乡镇防控相结合。逐步形成市、县、乡三级重大疫情阻截防控网络,提高重大疫情防控阻截能力。
(三)建设目标。构筑*市重大植物疫情阻截带,有效阻截苹果蠹蛾、马铃薯甲虫、菜豆象、大豆疫病、小麦1号病等境外和省外重大疫情于省门之外;控制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稻水象甲、苹果绵蚜、李属坏死环斑病毒等重大疫情危害,扑灭局部疫情,将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提升沿省界乡镇对外来疫情的监测预警、应急防控等综合检疫整体水平,提高政府、社会和全民植物检疫意识。
二、建设布局与内容
依托现有植保体系的机构和队伍,重点建设西北部沿省界乡镇重大植物疫情阻截带。要同县级苹果非疫区阻截带、县级农作物病虫预警站、农作物病虫测报网区域站(测报网点)的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重大病虫情、植物疫情监测体系。
布氏菌病监测结果分析论文
布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简称布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变态反应性的疾病。布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布病在吉林省流行历史较久,危害严重[1]。我省布病疫情从1995年开始回升,人间布病疫情呈逐步上升的态势,特别是2002年以后,布病疫情急剧上升。为更好的掌握疫情动态,及时发现和处理疫情,制定有效的防治策略,根据近年来吉林省布病疫情的实际情况,2007年在全省9个市(州)设立12个监测点。现将监测点的疫情监测情况分析如下。
1监测点布局
根据监测工作需要,结合吉林省布病监测实际情况,2007年选择洮南、白城市洮北区、长岭、乾安、双辽、梨树、辽源市区、梅河口、靖宇、敦化、磐石、农安等12个县(市)开展布病监测工作。
2监测对象与方法
2.1对象监测对象主要是固定监测乡(镇、场)的7岁以上和60岁以下与牲畜及畜产品有接触的重点人群,如兽医、饲养员、接羔员、育羔员和皮毛、乳肉加工人员以及与种畜和阳性畜有接触的人员等。其他非固定监测乡(镇、场)也要调查部分重点人员,以供疫情分析。
2.2方法
农业局植物疫情阻截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国民经济和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面向经济、面向国际、面向未来。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贯彻“预防为主、突出重点、科学监测、有效阻截”的方针,以有害生物风险分析为基础,跟踪周边地区重大植物疫情动态变化,明确阻截对象,规范监测阻截措施,构筑重大植物疫情阻截带,提升我市疫情监测预警能力和疫情防控能力,有效防止重大植物疫情传入和扩散蔓延,保护我市农业生产、生态和农产品贸易安全。
二、阻截对象
按照《**省重大植物疫情阻截带建设方案》确定的主要阻截对象包括:首次在省内发生的全国农业检疫性有害生物;从国(境)外新传入,可能会对我国粮食、经济作物造成毁灭性危害的有害生物,或可能导致我国优势农产品出口贸易被迫终止的有害生物,或对人、畜健康或植物产品质量安全有特别重大影响的有害生物。重点阻截对象:一类是口岸经常截获的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以及其他通过风险分析具有较高传入风险的潜在检疫性有害生物。通过严格检查和监管,防止其入侵。通过严密监测,在其传入后能够及时发现,将疫情扑灭于萌芽状态,防患于未然。另一类是国内已局部发生的重大植物疫情。通过采取监测、检疫、封锁和铲除等措施,将其封锁在局部地区,防止其进一步向其他地区扩散蔓延。
1.需阻截的潜在重大植物有害生物。有效阻截苹果蠢蛾、马铃薯甲虫、菜豆象、大豆疫病、小麦1号病等境外和省外重大疫情。
2.需阻截的局部发生重大植物有害生物。控制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稻水象甲、苹果绵蚜、番茄细菌性溃疡病、花生根结线虫、水稻干尖线虫等重大疫情危害,扑灭局部疫情,将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