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信贷资金范文10篇
时间:2024-04-09 09:22:1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银行信贷资金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银行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研究
【摘要】基于经济学家JeffreyWurgler的研究成果,构建各行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模型,运用SPSS软件对辽宁鞍山2009~2014年主要行业和鞍钢集团信贷和利润数据进行回归分析,计算出信贷资金配置敏感度系数,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实体经济;经济增长;商业银行;金融服务;信贷资金;配置效率
一、引言
金融体系的功能一般是指金融体系的资金动员能力、资金配置能力、风险分散能力(Levine,1997;Merton,2000)。作为资金配置的关键问题,提高资金配置的效率是需要优先考虑的重点。那么,如何评价金融体系的资金配置效率呢?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就是看资金是否流向了那些竞争力强同时又有价值创造能力的行业(Levine,1991;King,1993)。很多学者对金融体系的资金配置效率问题进行了广泛研究。张兵等(2007)研究了江苏省农村信贷资金的配置效率,发现江苏省农村信贷资金总体配置效率较低,农村金融市场促进经济增长的功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原飞等(2015)对东北地区部分银行进行了调查,发现其信贷投放增长乏力、结构不合理。胡士华等(2016)研究了信息不对称下的农村信贷市场,发现金融联结机制下,贷款违约的惩罚力度将对信贷资金配置策略产生重要影响。胡国晖等(2016)研究认为,城市商业银行在中部和西部的资产配置效率相对较高,跨区域经营有助于大型城市商业银行提升盈利性和安全性。刘安学等(2015)的研究表明,县域农业贷款产值率与县域农村金融资金配置效率存在正相关关系,即县域涉农贷款规模与县域农村金融资金配置效率正相关。徐玉莲等(2015)研究发现,各省市间科技金融资金的配置效率存在较大差异,公共科技金融资金的配置效率呈上升趋势,而市场科技金融资金与整体科技金融资金的配置效率在一定区间内的波动并无明显趋势。上述研究多是基于一省或者全国范围的研究,属于比较宏观的研究,缺乏对市县级信贷资金配置的分析。而对诸如鞍钢与鞍山、一汽与长春等大型企业主导型城市的资金信贷配置效率的研究文献尚不多见。本文以鞍山为例,研究大型企业主导型城市资金信贷配置效率问题。大型企业主导型城市的经济是典型的二元经济,一元是地方经济,另一元是大型企业经济,金融助推经济的模式始终是围绕这二元展开的。那么,作为大型企业主导型城市的代表,鞍山市信贷资金配置效率到底如何,本文将对此进行相应的研究和探讨,以期得出一些有益的研究成果,旨在为国家新一轮东北振兴建言献策。
二、模型介绍
一般来说,对信贷资金行业配置效率问题的分析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计算信贷资金投入对各行业增长的贡献;另一种方法是研究信贷资金投入对行业增值变化的反映程度,也就是分析信贷资金投入是否能够随各行业增值能力的变化而有效调整,增值能力强的行业是否能够获得更多的资金投入。本文采用第二种方法来分析信贷资金行业配置效率问题。目前这种意义上的资金配置效率的研究由经济学家JeffreyWurgler(2000)给出,其基本模型表达式为lnIi,tIi-1,t-1=αi+βi×lnVi,tVi-1,t-1+ei,t(1)其中,I为固定资产存量;V为利润;t和i分别为年份与行业的编号;βi为弹性指标。受以上经典模型的启发,在其基础上,本文将该模型稍加变化,构造出一个简化的行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模型,其表达式为lnYi,t=αi+βi×lnVi,t+ei,t(2)其中,t代表年份,i代表行业编号,Yi,t为各行业资金投入量,Vi,t为各行业年度利润增加值,用来反映各行业的盈利能力,αi其他因素的影响,系数βi为弹性指标,表示每个行业的信贷资金对行业盈利能力变化的影响程度。βi>0,说明第t年内,行业利润率上升时,投资增长率也上升,且后者上升的速度是前者的βi倍;βi<0,说明第t年内,行业利润率上升时,投资增长率却下降,即第t年内较多的投资追加到了盈利不佳的行业,而对于盈利良好的行业却资金投入不足;βi=0,说明第t年内,各行业盈利能力不同,资金流入量却基本相同,导致各行业吸引资金能力与各行业盈利能力不匹配。计算出不同行业的弹性指标βi之后,就可以衡量信贷资金的行业配置效率。βi越大则信贷投入对行业利润变化的反应越敏感,信贷资金向高回报行业投入越多,从而资金的配置效率也就越高。
银行信贷资金入市分析论文
对商业银行而言,信贷资金入市的必要性在于:
第一,它有利于增加信贷资金的运用渠道,可以为商业银行开辟新的盈利途径。
第二,允许信贷资金入市有利于规范信贷资金流入股市的渠道和方式,克服银行信贷资金向股市流动的盲目性和无序性。在信贷资金流入股市问题上,我国一直存在着现实状况与法律规定悖逆的不正常现象。一方面,有关法律法规严禁将银行信贷资金用于炒股;另一方面,现实中却又有大量信贷资金通过各种方式流入股市。而且,由于信贷资金入市绝大部分属于暗箱操作,因此除了少量的券商股票质押贷款有据可查外,没有人能确切知道流入股市的信贷资金数量。有人估计,2000年流入股市的银行贷款就达1000亿元左右。既然严格的法律规定亦难以堵死信贷资金流入股市的暗道,而且各种暗道的存在使银行对信贷资金向股票市场的流动完全处于一种无法监控的状态,因此,笔者认为,我们已经没有必要固守原有的法律和政策限制,而应使信贷资金入市公开化和合法化,变信贷资金流入股市的各种暗道为明道。这样对规范信贷资金向股市的流动,减少银行贷款向股市流动的盲目性和无序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三,允许信贷资金入市有利于减少银行资产业务风险。我国之所以禁止银行信贷资金进入股票市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出于对银行信贷资金安全性的考虑。我们一直认为,股票市场风险很大,而银行信贷资金的绝大部分是来自各项存款,特别是来自居民的储蓄存款,如果允许信贷资金入市,则一旦运用银行贷款进行的股票投资失败,不仅会使银行形成大量不良资产,而且也会损害存款人的利益。应当说,上述看法有一定道理,但问题在于对商业银行而言信贷资金入市的风险有没有想象的那么大?答案应当是否定的。而且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允许信贷资金入市还有利于银行减少资产业务风险。一是因为过去信贷资金入市的风险主要源于信贷资金流入股市的盲目性和无序性,而如果允许信贷资金进入股市,变银行贷款流入股市的各种暗道为明道,就可实现信贷资金向股票市场的规范和有序流动,并使银行可以对信贷资金流入股市的时间、规模、途径和方式等进行有效监控,这相对于过去的那种信贷资金向股市的盲目流动而言,不是加大了银行的风险,而是减少了银行的风险。二是因为股票市场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即投资者可以将持有的股票随时在股票市场上卖掉,换取现金。既然如此,与工商企业的设备贷款相比,银行以股票为对象所发放的贷款也具有较高的流动性。换言之,银行对股票市场主体贷款的风险并不高于一般工商企业贷款。如果考虑到银行可以要求借款人提供股票作为质押品、而股票的流动性又远高于其他抵押物的情况,则允许信贷资金入市就更有利于增强银行资产的流动性,从而更有利于降低银行的风险。三是因为允许信贷资金入市,并不意味着银行可以不加选择地对股票市场主体发放贷款,相反,如同对一般工商企业贷款一样,银行可以在贷款对象、贷款时机、贷款方式、贷款数量和贷款期限等方面进行严格论证和自主选择,从而把贷款风险控制在最小限度以内。可见,对信贷资金入市的风险应当辩证地看待。在很大程度上,允许信贷资金入市实际上是减少银行风险的一种有效措施。
对我国证券市场而言,信贷资金入市的必要性也是显而易见的。第一,允许信贷资金入市有利于提高我国证券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证券市场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的重要场所,其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取决于市场的规模和交易的活跃程度,而要扩大市场的规模,并保持市场交易的活跃,其前提条件又是必须维持一定的市场资金存量和流量。允许信贷资金入市的意义正在于可以为我国证券市场提供增量资金来源,从而可以对提高我国证券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在我国目前股市低迷、股票市场融资功能削弱,而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货币市场又资金过剩的情况下,允许信贷资金入市更可以改变两个市场的不均衡状况,从而对提高我国金融市场的整体运行效率发挥特殊作用。第二,允许信贷资金入市有利于减轻股市波动,促进我国股票市场的规范运行。如前所述,在信贷资金流人股市问题上,我国一直存在着现实状况与法律规定悖逆的不正常现象。由于大量银行贷款暗中无序流入股市,监管部门又要依法对信贷资金入市予以查禁,因此,在这种监管者与被监管者的博弈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股市的剧烈波动。当监管者放松监管或监管不力时,大量信贷资金就会通过各种渠道进入股市,在市场上兴风作浪,推动股票价格的猛烈上涨。而当监管部门加大对违规资金的查处力度时,原来流人股市的信贷资金又会大量从市场撒出,从而导致股价的剧烈下跌。这种现象已经为2000年以来我国股票市场运行的实践所证实。允许信贷资金入市则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因为,允许信贷资金入市后,银行贷款流人股市的渠道和方式得以透明化和规范化,信贷资金向股市的流动成为公开、合法、有序和可以由银行加以控制的流动,原来信贷资金向股市的非规范和无序性流动将不存在,这就可以避免由信贷资金的流出流人所引发的股市过度波动,有利于股票市场的平稳运行。第三,允许信贷资金入市有利于监管当局对股市进行宏观调控。目前我国股票市场的运行在很大程度上仍是依靠政策来调节,即当股市过度高涨时,有关部门就会推出“利空”政策,以此阻止股市的过度繁荣;而当股市长期低迷时,有关部门又会抛出“利好”政策或措施,以求刺激股票价格的回升。这种主要依靠政策进行调节的方法不仅不利于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而且也使股市的宏观调节缺乏经常性和连续性。因此,笔者认为,为了保证我国股票市场的平稳运行,当务之急是建立起经常性的、依靠经济手段对股票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的机制,而这一机制的核心就是在允许信贷资金入市的前提下建立股票信用交易制度。因为,建立股票信用交易制度后,中央银行便拥有了调整保证金比率这一调控股市的有效手段,它可以根据股票市场的运行状况,通过及时调高或调低保证金比率来有效控制银行贷款流入股票市场的数量,防止股票价格的过度波动,这对股票市场的长期稳定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信贷资金入市无论对商业银行还是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平稳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既然如此,我们就应该寻求信贷资金入市的合理而又安全的渠道,以便降低信贷资金入市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在我国目前的金融分业经营条件下,由于银行不能直接进行股票的买卖,因此信贷资金入市只能采取间接方式。具体说,可供选择的信贷资金入市途径有以下几种
银行信贷资金监管论文
(一)以担保为目的的提存
以担保为目的提存是指为保障一方当事人债权的实现,相对当事人将一定的货币、实物、证券等提存于公证机关,待各方约定的条件成就,由公证机构将提存物交付于另一方当事人的制度。
在银行与企业签订信贷合同的同时,银行与企业另行签订一纸提存担保协议。在提存协议中,双方约定:(1)将企业的银行账户设定为一个提存账户;(2)银行将贷款划拨入该账户中;(3)企业必须按照信贷合同的约定正当使用贷款,其正当性由银行或者银行的委托人进行审定;(4)企业使用其银行账户内的其他超过一定数额的款项应当由银行或者银行的委托人进行审定。该提存协议经过公证机关公证之后,交由企业的开户银行备案。
要进行上述操作,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这种担保方式是否具有法律依据?(2)银行或者其委托人对企业使用资金正当性的审定是否是干涉企业的经营自主权?(3)企业的开户银行是否会协助监管?(4)银行应当委托什么人来进行监管?
第一,诚然,无论是《民法通则》、《担保法》及相应的司法解释还是《合同法》,都没有明确规定前述担保形式,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种担保方式就是无效的。担保行为是当事人在实践中选择的债权保障方法,法律有明确规定的,属于典型担保方式;法律没有规定的,属于非典型担保方式。以提存方式进行担保系由当事人自己以契约方式选择的保全债权的方式,由《民法通则》和《合同法》进行调整,并无无效之咎。第二,银行或其委托人对企业使用资金的正当性进行审定并非意味着银行可以任意对企业的经营行为进行干涉。银行的监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监督贷款专款专用;(2)监督企业的重大交易行为。第三,对于银行之间在出现非典型担保方式时的协助义务,在《物权法》出台后,其中的浮动抵押制度要求银行必须履行协助监管责任,金融监管当局也致力于加强信贷资金监管,那么在理性上大家很容易就协助监管问题达成一致;协助银行有贷款银行和企业的提存契约为依据,师出有名,另外协助监管也算是一种金融衍生工具,对协助银行不无益处。第四,由于在对企业资金流动的监管过程中,需要涉及对企业交易契约的审查,而且企业的银行账户作为提存账户在理论上由公证机关监控,所以企业委托公证机关对企业交易资金使用的正当性进行审核是适当的;另外,由于企业的交易行为涉及到财务和价格问题,所以辅之以会计师事务所审核是必要的。银行通过委托公证机关和会计师事务所对企业交易中属各自范围内的技术性问题进行审查,可以有效实现对企业资金使用的监管。
不过这种监管方式也有一个显而易见的缺点:不能对抗第三人。如前所述,由于以担保为目的的提存是一种非典型的担保方式,不是担保物权,所以它不能产生物权的优先效力。如果企业还存在其他的债权人,那么其他债权人对其提存账户内的资金同样具有求偿权,而且这种求偿权与银行的求偿权是平行的。要解决这一瓶颈,我们可以求助于下面的账户抵押制度。
商业银行信贷资金风险投资论文
摘要:商业银行信贷资金进入风险投资对于促进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先就商业银行信贷资金进入风险投资的重要作用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着重分析了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金进入风险投资领域前需要正视的具体问题,最后就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贷资金;风险投资;问题及对策
以发展的眼光来看,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在发展的初期阶段都必须要参与风险投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企业风险投资机制已经逐渐趋向完善,为促进企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1]。而对于银行风险投资来说,虽然我国银行风险投资机制还不够完善,但是其对于促进银行和社会的发展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商业银行是我国重点发展的银行之一,其信贷资金数目较多,将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放入风险投资能够有助于产业升级,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商业银行信贷资金进入风险投资的必要性
对于商业银行本身而言,商业银行信贷资金进入风险投资是促进商业银行稳定、快速发展的必要手段。上世纪末,由于受到过度自由化的运营理念的影响,各国商业银行的营业额下降十分严重,破产银行的数量空前增加。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方面首先对商业银行进行了改革。经过改革之后,美国商业银行不仅开拓了投资运营渠道,而且提高了银行的收益,促进了当时科技行业和风险投资行业的发展[2]。美国商业银行的主要改革手段即是使商业银行信贷资金进入风险投资领域。虽然我国的基本国情与美国略有差别的,但是商业银行在我国同样处于重要的地位,且近年来我国通过不断政策和制度的改革,商业银行的收益仍然较少。为了促进商业银行自身的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金要而必须要介入到风险投资中。此外,商业银行信贷资金进入风险投资还能够促进资产结构的多元化发展,还有助于积累更多的资金投入到高科技发展中,实现高科技产业化发展。
二、商业银行信贷资金进入风险投资需要正视的问题
商业银行信贷资金的机理及路径研究
信贷配给与商业银行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缺失
在信息完全对称状态下,因商业银行能够准确观测到贷款风险,抑制了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问题。商业银行通过利率调控可以实现信贷资金出清的目标,使商业银行的资金投放意愿呈现单调递增态势,即贷款利率越高,商业银行放贷意愿越强。然而,在信息不对称状态下,因商业银行无法准确观测到贷款风险,贷款利率必须控制在优质企业可以接受的适度范围内。因为,一旦贷款利率超越该范围,一方面,大量优质企业就会退出信贷市场,逆向选择就会发生;另一方面,借款企业因无法承担高利率成本而促发高风险博弈行为,道德风险就会发生。此时,商业银行无法通过利率调控来实现资金出清目标,因为,一旦贷款利率超越适度范围,随着贷款利率的提升,会加剧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导致商业银行的预期收益下降。显然,商业银行预期收益不再是单调递增态势,而是呈现“抛物线型”态势。商业银行基于收益最大化原则,将最优贷款利率定位于预期收益最大值所对应的利率位置,而该利率明显低于瓦尔拉斯均衡状态所对应的利率水平,导致信用等级不足的中小企业群体被排除在信贷之外,信贷配给发生。信贷配给的生成如图1所示。在图1中,D(i)、S(i)分别为信贷资金的需求曲线与供应曲线,Q点为S(i)与D(i)的交点,即Q点为瓦尔拉斯均衡点,瓦尔拉斯均衡点所对应的均衡利率为iQ,A点为商业银行预期收益最大化的决策位置,利率i*为预期收益最大化所对应的最优贷款利率。假如,商业银行将贷款利率确定在均衡点Q所对应的iQ利率水平,则可实现信贷市场供求的均衡状态,此时,D(iQ)-S(iQ)=MQ。但是,商业银行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目标,在其利益最大化状态A点所对应的最优贷款利率i*位置实施放贷,此时,商业银行贷款资金的投放量为MA=S(i*),而信贷市场资金需求量(B点所对应的资金规模)为MB=D(i*),从图上不难看出,商业银行将最优贷款利率i*作为放贷决策点,因i*位置所对应的资金供求规模失衡,即MA<MB,导致信贷市场规模为ΔM的信贷需求无法得以满足,从而引发信贷配给问题。显然,变量ΔM形象地刻画了信贷配给程度,其中:ΔM=MB-MA=D(i*)-S(i*)。在图2中,纵坐标M与横坐标C分别代表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发放规模与贷款企业的平均信用等级水平,M(C)代表依赖于借款企业平均信用等级水平的商业银行信贷资金投放曲线,为一单调递增曲线,即:dM(C)dC>0,这是由于商业银行的放贷意愿与借款企业的平均信用等级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在信息完全对称状态下,因商业银行具有准确识别借款企业信用风险的能力,将借款企业的平均信用等级水平设定在C1位置,即可实现信贷资金的市场出清目标,此时,商业银行所发放的信贷资金规模为M(C1)。但是,在信息不对称情形下,商业银行无法准确观测到借款企业的信用等级水平,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的发生将成为“常态”。商业银行清楚地知道,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将促使部分“劣质”企业进入信贷行列,这将导致企业借款的平均信用等级水平受到稀释而出现下降,出于利益最大化的理性考虑,商业银行将企业借款的平均信用等级水平下调至C2位置,此时,商业银行信贷资金发放规模由M(C1)下调为M(C2),其中:ΔM=M(C1)-M(C2)。可见,信贷配给引发商业银行理性下调信贷市场的资金投放规模,使信贷市场形成ΔM规模的资金供求缺口,导致部分企业的资金需求无法通过信贷市场得以满足,而无法通过信贷市场获得资金支持的借款企业只能是那些信用等级水平较低的中小企业群体。因为,国有企业等大型企业因其强有力的资产实力和市场规模优势,往往具有较高的信用等级水平,成为商业银行优先放贷的借款群体。此外,商业银行信贷资金规模的下调,使ΔM规模的信贷资金无法通过市场化方式出清,出于资金持有成本的考虑,商业银行将实施信贷配给机制,将ΔM规模的信贷资金通过非市场化方式低成本的配给国有企业等大型企业,这些低成本资金将被国有企业等大型企业运用于边际收益较低的领域,导致ΔM规模的信贷资金被低效运用。由此可见,在信贷配给机制下,商业银行将部分信贷资金低成本地配给处于信贷融资过度状态的国有企业等大型企业,使这些低成本信贷资金被国有企业等大型企业低效运用,而处于高边际收益行业的中小企业却因无法获得信贷支持而失去规模发展的机会,从而引发商业银行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缺失。对此,必须通过金融创新机制对信贷资金配置效率加以改进。
银保协作与商业银行信贷资金配置效率改进
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促使信贷配给机制形成,信贷配给机制导致商业银行预期收益呈现“抛物线型”的分布规律,基于利益最大化动机,商业银行将依据预期收益分布来实施信贷投放决策,从而引发商业银行信贷资金投放轨迹发生调整,使商业银行放贷曲线从原有的“单调递增”态势调整为“抛物线型”的“先增后减”态势,而商业银行资金投放轨迹的改变,使信贷市场的瓦尔拉斯均衡点发生转移,从而降低了商业银行信贷资金配给效率,对此必须加以治理。本研究认为,构建银保信贷协作机制(简称“银保协作机制”),充分发挥担保机构对于借款企业信息的地域性优势,可以有效缓解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有利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管控,从而促使商业银行将信贷资金投放于边际收益较高行业的优质中小企业群体,不仅可以最大程度地满足优质中小企业的信贷需求,而且有利于改进商业银行信贷资金的配置效率。商业银行信贷资金配置的过程,就是信贷市场资金供求缺口逐步递减的过程,直至达到信贷市场资金供求的瓦尔拉斯均衡状态。资金供求缺口的存在,使部分借款企业的融资需求无法得以满足,从而闲置了一定规模的资金需求,这就等于信贷市场耗散了一定规模的资金效用,因此,商业银行实现信贷资金均衡配置的过程,就是信贷市场资金效用耗散的过程。“耗散”来源于物理学科中的热力学理论,具有“资源浪费”之意。为深入分析,本研究将物理学科中的熵耗散理论引入到金融学领域,以此来拓展和深化现代金融理论。我们以熵的大小来计量信贷市场资金效用的规模,简称为“资金效用熵”。设曲线Md=Md(i)与MS=MS(i)分别表示资金的需求曲线与供应曲线,X为信贷市场的瓦尔拉斯均衡位置(两曲线交点),iX为资金供求的瓦尔拉斯均衡位置X所对应的均衡利率水平,S(iX)为均衡状态所对应的资金效用熵,则资金效用熵的定义为:S(iX)=∫ix0[Md(i)-MS(i)]di。此外,本研究给出商业银行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评价原则:在商业银行信贷资金配置均衡状态下,资金效用熵耗散规模越大,信贷资金配置效率就越低;资金效用熵耗散规模越小,信贷资金配置效率就越高。也就是说,商业银行实现信贷资金配置均衡状态时,信贷市场耗散的资金效用熵规模越小,则商业银行信贷资金配置效率就越高。在图3中,Ld为资金需求曲线,呈现单调递减态势,说明借款企业的资金需求与贷款利率呈现负相关性。在信息完全对称状态下,资金供应曲线LS应为单调递增曲线,此时,B点为资金供求的瓦尔拉斯均衡位置,iB为均衡位置B点所对应的均衡利率水平。依据上述给出的资金效用熵定义,可得到均衡点B的资金效用熵S(iB),结合数学分析中的定积分理论,可知S(iB)的数值规模应等于S△OBD(三角形OBD的面积)。但是,在信息不对称状态下,资金供应曲线将是LS与L''''S两部分组成的折线O-A-C,呈现“先增后减”态势,此时,C点为资金供求的瓦尔拉斯均衡位置,iC为均衡位置B点所对应的均衡利率水平。于是,依据资金效用熵定义,即可得到均衡点C的资金效用熵S(iC),其数值规模应等于四边形OACD的面积。通过上述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信息完全对称下,商业银行实现信贷资金配置均衡状态时,信贷市场耗散的资金效用熵为S(iB)的数值规模,而在信息不对称下,商业银行实现信贷资金配置均衡状态时,信贷市场耗散的资金效用熵规模为S(iC)。不难看出,S(iC)>S(iB),且S(iC)-S(iB)=S△ABC,也就是说,信息不对称引发商业银行信贷资金配置均衡状态由B点向C点转移,导致信贷市场多耗散了数值规模为S△ABC(三角形ABC的面积)的资金效用熵,造成了信贷市场资金效用熵的较大浪费。然而,在银保协作型信贷模式下,通过银保协作机制,可以很好地缓解商业银行与借款企业之间的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此外,银保协作机制所具有的贷款风险“双重防火墙”功能,将有利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管控,这些都将诱使商业银行提升市场出清资金的规模与意愿,以降低信贷配给的幅度,导致资金供应曲线上移,从原来的L''''S上移到L″S,此时,商业银行的资金供应曲线将是由LS与L″S两部分组成的折线O-E-F,呈现“先增后减”态势,F点为资金供求的瓦尔拉斯均衡位置,iF为均衡位置F点所对应的均衡利率水平。于是,依据资金效用熵定义,即可得到均衡点F的资金效用熵S(iF),其数值规模应等于四边形OEFD的面积。由图可知,S(iF)<S(iC),且S(iC)-S(iF)=S阴影部分(四边形ACEF的面积),也就是说,银保协作机制促使资金供应曲线上移,引发商业银行信贷资金配置均衡状态由C点向F点转移,使借款企业减少了数值规模为S阴影部分(四边形ACEF的面积)的资金效用熵,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信贷市场资金效用熵的耗散程度。依据上述提出的商业银行信贷资金配置效率评价原则,即可得出如下结论:在银保协作型信贷模式下,银保协作机制的建立,使商业银行在实现信贷资金配置均衡状态的过程中,信贷市场耗散的资金效用熵出现了大幅度下降,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改进了商业银行信贷资金的配置效率。本研究认为,应从银保协作视角来设计路径,以此来改进商业银行信贷资金配置效率。
1.建立银保信用风险分担机制。信贷配给将导致商业银行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缺失,而信贷配给的形成正是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控制的结果,为此,建立银保信用风险分担机制,就是为商业银行分担信用风险,提升商业银行的放贷意愿,以此改进商业银行信贷资金的配置效率。此外,银保信用风险分担机制不仅要强化担保机构对于借款企业信用风险的承担能力,同时,还要注重来自于借款企业的信用风险在银保之间的科学化配置问题,一旦上述条件不能同时满足,则将影响到银保信用风险分担机制的功能,从而影响商业银行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改进程度。2.建立银保信用信息共享机制。银企信息不对称,是造成商业银行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缺失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在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方面,担保机构具有地域优势及信息成本优势,这是原定位于国有企业等大型企业信贷投放的商业银行所不具有的优势,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建立银保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就是为了利用担保机构对于借款企业信用信息的地域及成本优势,为商业银行降低自身的逆向选择操作及防范借款企业的道德风险提供了重要依据,有利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管控,从而有利于商业银行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改进。3.建立银保贷款协同运作机制。银保协作的优势之一在于实现来自于借款企业的信用风险在银保信贷体系的内部化配置。银保信贷体系在贷款运作过程中,必须经过担保机构的担保审核流程与商业银行的贷款审核流程,然而,因银保自身内部的委托机制及银保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将诱使银保体系的经理人因高风险博弈而促发道德风险,导致贷款运作过程中存在违规担保、违规放贷等行为,成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潜在隐患”。因此,建立银保贷款协同运作机制,就是要消除银保自身内部及银保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以规避贷款运作过程中道德风险的发生,有利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管控及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改进。4.建立银保风险协作管理机制。银保协作的另一优势在于实现信用风险的“双重防火墙”功能。银保信贷体系在发放贷款之后,必须实施对借款企业的贷款资金进行跟踪与监管,因借款企业为银保信用风险的共同来源体,银保信贷体系应建立银保风险协作管理机制,对来自借款企业的信用风险实施双重管理,并建立信用风险的双重预警系统,一旦银保信贷体系的某一方监测到来自借款企业的信用风险预警信号,发现预警信号的一方可及时将预警信号传递给另一方,以便对借款企业的信用风险进行协作性管理。因此,建立银保风险协作管理机制,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有效管控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有利于商业银行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改进。5.建立银保金融生态优化机制。社会整体信用状况、社会征信体系的完备性、法律法规的完备性等金融生态因素,对银保信贷体系的放贷活动具有重要影响。一方面,社会整体信用状况不足,将引发商业银行的逆向选择操作及借款企业的道德风险,成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发生的潜在因素;另一方面,法律法规的非完备性,导致无法通过法律法规来加大对经理层的惩治力度,从而无法对银保经理人的道德风险行为形成有效约束,不利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管控。因此,建立银保金融生态优化机制,有利于为银保信贷体系的顺利运作提供重要的环境保障。
本文作者:顾海峰工作单位:东华大学
分析银行信贷资金分布以及经济增长联系
一、全国国内消费介绍
1995年~2009年,全国国内消费总值GDP由5.85万亿增加到33.54万亿,15年间增长了5.73倍,年均增长9.3%,其中2002年超越10万亿,2006年超越20万亿,2008年超越30万亿。中国经济总量在2007年超越德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世界第三大经济体,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已超越日本,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在中国经济的快速经济增长过程中,有很多要素在起作用。为此许多学者对中国经济增长要素停止了实证剖析,有学者从制度角度停止剖析(金玉国,2001;王文博等,2002);有的专家从对外开放度停止剖析(兰宜生,2002;张焕明,2003,王成岐等,2002;张天顶,2004);有的从政府行为角度停止剖析(郭杰,2003;庄子银和邹微,2003;于长革,2004;欧阳志刚,2004;王志刚,2004);也有的学者从教育角度停止剖析(叶茂林等,2003;陆根尧等,2004);还有的专家从市场化水平、产业构造要素等研讨它们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
由于中国人均GDP的世界排名在100位之后,是一个人口众多、底子单薄、区域经济开展不均衡的开展中国度。多数学者仅将中国作为一个整体来研讨,疏忽了地域性差别,因而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因可能会由于区域不同而呈现差别。中国区域经济开展存在宏大差别,而且这一差距呈现不时扩展的趋向。所以必需强化统筹谐和开展的思想,研讨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差距。
金融作为一国最根本的战略资源,是客观的、稀缺的,决议着其他实践经济资源的配置(白钦先,1997),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拉动和促进作用。作为金融最中心的资源,银行信贷资金在全国及各地金融资产总量中范围占绝对优势,具有代表性;相对其他金融资源而言,银行信贷资金的投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更为亲密,对GDP增长的奉献更大。因而,本文经过1995年~2009年全国及省际经济增长与贷款资源散布的相关数据,剖析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别依然具有较高的压服力,对中国区域开展不均衡的研讨有着重要的理想意义,有助于深化关于区域经济现状的认识,提出实在有效的相关政策倡议,促进区域经济的谐和开展。
二、研讨假定、模型构建与变量选择
(一)研讨假定
银行信贷资金与股票市场政策研究论文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快速、持续、健康发展,中国经济的货币化、金融化进程得到了迅猛的推进[20],而以199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为代表的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与成熟,无疑是这一进程中中国经济领域所发生的最为深刻的变化之一。十年风雨兼程,中国股票市场在促进储蓄—投资转化、产业结构升级、企业治理结构转换等方面起到了无法替代的功能,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之一。但客观地评价中国股票市场,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其这十年的发展可谓“命运多桀”——市场股价指数波动频率之高、波动幅度之大,为世界所少见,已经成为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中一个不容忽视的扰动因素。
股票市场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推动。从中国股票市场的实践来看,银行信贷资金[21]进出股票市场规模的变化很可能是影响股价涨落的一个重要因素。银行信贷资金的进入,一方面推动了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但另一方面,其无序性也带来了中国股票市场上价格的无常变动,引发了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因此,探讨中国银行信贷资金进入股票市场路径的变迁,测算进入股票市场的银行信贷资金的规模,进而加强对银行信贷资金进入股市的监管,就成为我国金融监管当局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银行信贷资金进入股票市场的历史回顾
在市场经济中,银行信贷资金通过一些途径进入证券市场,是市场发展的一种必然——这不仅仅是银行信贷资金“逐利”的本性使然,也更是银行自身进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客观要求,客观上有助于实现并促进银行体系与证券市场的互动式发展,进而构建一个真正适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发达金融体系。因而,即便在美国这样一个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就长期实行较为严格的“分业经营”的金融监管体系之下,银行信贷资金与证券市场资金之间的融通渠道一直存在,并没有法规上的严格限制——银行不仅可以直接购买债券,也可以通过发放“经纪贷款”等方式间接把信贷资金投入股票市场。
当然,美国证券市场作为世界发达金融体系的象征,其发达程度远远非新生的中国证券市场所能比拟的,因而中国不能简单地套用美国的一些做法。但在中国的经济实践中,自1990年新生的股票市场出现以后,关于是否、以及如何让银行信贷资金进入股票市场的问题,就一直受到中国宏观管理当局、经济学者以及包括证券经营机构、证券投资者等在内的众多证券从业人士的关注,也是理论研究中较为敏感、争论颇多的话题之一。可以说,中国股票市场这10年的发展过程中,这一问题总是以或明或暗的不同表现形态出现,与股票市场的走势紧密相连。
(一)银行信贷资金进入股票市场监管规则的演变
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关系研究论文
一、关于中国当前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关系理论研究的总体思考
在FSI提交的主题报告中,吴晓求教授首先指出,在金融市场飞速发展的今天,中国金融领域有很多理论问题需要进行研究。在他看来,以下几个理论问题在中国目前尤为重要:
(1)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关系问题。
吴晓求教授认为,由于客观的、历史的种种原因,我国的货币市场发展要比资本市场发展滞后。但从总体上说,资本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如果没有货币市场的发展来支持,资本市场很难有进一步的发展。没有相应的货币市场,资本市场的发展缺乏风险规避和风险流动的调节机制。因而在现阶段,研究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关系对于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金融体系的发展,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关系是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这些变化的原因及特点是什么?这都是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我们的研究不能停留在二者只是相互依存、相互发展的关系这个层面上,应该深入研究一下市场运行状态的改变、资产形态的改变以及资产流动性的提升对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关系的影响是否存在?国际游资的大规模流动使得两个市场的界限不是很清楚。虽然我们可以从期限上来划分两个市场的界限,但是从资金本身的性质来看,有时是很难划分的,所以还应研究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在实践中应如何区分的问题。
(2)银行信贷资金与股票市场发展之间的关系。
贫困地区银行信贷扶贫思考
一、信贷扶贫效率低下问题原因分析
(一)未正确研究判断信贷资金合理使用的正向约束信贷资金资源配置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就是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以及社会对于扶贫进程中信贷资金的真正作用和应处的地位没有合理地评估,进而导致预判不正确,单纯高估了信贷资金的作用,把信贷资金的投放等同了扶贫工作全过程。在这种情况下,形成了重信贷资金的投放,轻资金的合理使用和管理,导致扶贫工作效果并不够明显,金融环境受到破坏生态环境。正是因为银行信贷资金在扶贫工作中应有的作用判断严重不足,导致存在以下问题:第一,信贷资金的投放与政府整体扶贫工作全面融合的目标、方式以及相互关系模糊,配合不足,缺乏整体规划,影响了整体效应有效发挥。第二,银行信贷资金如何能得到高效使用,如何能够发挥出最大的效能外部环境至关重要,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得不到合理有效配置,因此,很难保证银行信贷资金的投放能达到预期的收益和效果。第三,对扶贫工作缺乏必要和合理的考究机制。在多年来的扶贫工作中往往只注重了贷款资金的投放形式,而对银行信贷扶贫资金投放后效能能够最大化发挥应具备的前期环境条件、后期保障管理措施缺少必要的问责机制与激励约束体系。这一切在客观上使扶贫资金的效果大打折扣。(二)扶贫工作的终极目标取向与实际工作方法的差异性。政府扶贫工作的终极目标是明确的,是旨在脱贫全部目标客户,同时在政策方面也给予了帮扶,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只注重了形式,忽视了实质,这一切使扶贫工作效果效果有效发挥难度加大,也为银行信贷资金风险隐患形成提供了客观。
二、综合扶贫模式研究
(一)明确界定综合扶贫工作的目标和措施。应正确认识,扶贫资金的使用具有双向作用。其中,如信贷资金得不到合理使用,将降低扶贫工作作用的发挥,能够有效地降低贫困人口家庭收入负债水平绩效水平,无法从根源解决贫困户的贫困境况。同时,风险的存在同样使得扶贫介入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性和流动性打大折扣。由此可见,直接制约了扶贫工作实际效能的发挥,所以,一定要灵活地运用技术、经济以及行政手段,以保证介入银行信贷资金以及扶贫工作得到有效地统一。要达到风险管控与扶贫效果的双重目标得一统筹兼顾,相关政府部门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自律,而金融机构更要自强,积极构建处于良性循环的外部性协调配合体系。这样才能够保证银行信贷资金投放行为对于扶贫工作推进中的积极影响,实现信贷资金投放不能正常发挥作用的负向作用有效消减,最终实现党中央倡导的扶贫工作的标准要求。在实际工作中中,应以政府为主导,实现金融机构自律与各职能部门为第三方的多方协作扶贫模式。(二)积极构建全方位综合扶贫模式。在全方位综合扶贫模式建设的过程中,应当对各方主体的权责分工进行有效地明确。而政府在综合扶贫模式中占据主导性地位,所以一定要宏观地调控综合扶贫模式整体进程,要在国家行业政策和激励措施上给予积极引导,以实现金融机制作用的充分发挥。在此基础上,在综合扶贫模式实践方面给予政策方面的大力支持,合理地组织并引导金融资源,使其向着全方位综合扶贫积极注入,进一步优化配置扶贫资金。要想实现对全方位综合扶贫模式环境风险的良好控制,政府部门应当高度重视可预见性全方位综合扶贫模式中各方面工作可能存在的负向因素,对全方位综合扶贫模式合理实施予以不断地完善,将供给侧解决制度的缺失性问题作为出发点,对全方位综合扶贫模式多元主体的权利与责任进行合理地界定,积极构建操作规范要求,并且形成公开公正的全方位综合扶贫模式策略。除此之外,要对政府领导下的各职能部门的作用进行合理地运用,以保证正确地引导并严格规范全方位综合扶贫模式。可以对金融机构进行不断地鼓励,实现信贷扶贫产品的有效创新,同时合理地引导政府领导下的科技、农牧、信息等各职能部门在全方位综合扶贫模式发挥积极作用。在此基础上,应以信贷资金这一重要载体,对全方位综合扶贫模式行为予以有效地规范,以保证政府和金银行为主的出资方与受益的扶贫对象之外的第三方等多元主体在全方位综合扶贫模式中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使扶贫效果达到最大化。对于政府、银行与扶贫对象作为全方位综合扶贫模式核心主体条件之下,政府领导下的科技、农牧、信息等各职能部门第三方的作用同样不容忽视。通过第三方,不仅能够银行信贷资金的使用效果充分发挥出来,同时,在第三方认证以及风险评估等方面,还能够对综合扶贫效果进行有效地督导,避免了投融资的盲目性,以免扶贫效果的失灵。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全方位综合扶贫模式其公益性特征十分明显,该项工作不能局限于政府贴息和银行出资,以及扶持对象简单的接受信贷资金模式,应该由地方政府牵头,建立政策扶持、技术指导、信贷资金支持、专业部门协调配合的综合扶贫工作长效机制,使被扶持地区农村经济得到稳定、有效和持续的发展,所以不能将扶贫工作仅仅局限于信贷资金的投放速度和数量上。对扶贫工作不能只是要求银行贷款发放给确定的贫困户后“一了百了”,而是要对贫困户进行必要的智力、技术、资金的使用、生产经营、产品的销售进行全方位的支持和引导,确保贫困人口经营收入的增加与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同步实现,使银行能够消除信贷资金安全没有保障的顾虑,从而能够使信贷扶贫工作方式作为一项长效工作机制,否则,如果政府把信贷扶贫工作的思路仅仅只是建立在要求银行发放贷款的低层次上,无论多少次的信贷扶贫工作将只能是再次“穿新鞋,走老路”,最终结果只能是银行信贷资金蒙受巨额的损失,当地社会信用环境从而也会进一步恶化,贫困人口经济条件得不到根本性改变,扶贫工作再次陷入无法脱离的“烂泥潭”。为此,本文针对扶贫工作成效低下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全方位综合扶贫模式,以期望可以为扶贫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银行实行信贷退出问题综述
信贷退出机制的建立,意味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国家专业银行转变成了国有商业银行,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信贷退出机制的建立,落实了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有利于中国银行应对加入WTO后的各种挑战。与此同时,信贷退出机制的建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难点问题。
一、银行实施信贷退出的难点分析
1、地方行政干预及保护主义使银行信贷资金难以退出在政府客户方面,有些地方政府因缺乏全局观念而只顾地方利益,不积极配合银行实施的信贷退出政策;还有一些新上任的官员不愿理睬旧账,对于银行的债务问题往往采取推卸和逃避的态度;而有些政府插手的历史遗留债务,由于其背景复杂、牵涉的人及利益大,在企业重组时,政府往往愿意站在企业的那一边,甚至还帮助企业逃债;学校、医院等公益事业单位在筹建项目时向银行贷款,可在项目建成后却以各种理由占用信贷资金不愿归还。这些都是导致银行在实施信贷退出机制过程中出现难点的重要因素。
2、缺乏良好的经济环境使银行信贷资金难以退出在企业客户方面,目前企业的运作资金大部分都是贷款而来的,一些企业的负债率高达80%,其中银行负债占全部负债的85%,一部分企业将信贷资金作为其垫底的流动资金,企业对银行的依赖性较强,银行是难以将这部分资金收回的;当有些企业有其他投资想法时,,企业为了逃避银行的监控,往往会采取隐瞒的方式,然后以虚假的财务信息继续取得银行的信贷资金,用以投资其新项目,保证新项目的正常运行,这样一来,银行的信贷资金也不容易收回了;还有一些企业本身还贷能力就较差,一直靠“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在还债,实际上债务越积越多,在银行要求信贷退出时,便找各种借口推辞或者找各种理由申请继续贷款,这使得银行的退出计划难以继续进行。
3、缺乏良好的信用环境使银行信贷资金难以退出欠债还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在中国的实际经济生活中,经常会发生不讲诚信、逃避银行债务的情况。有些企业缺乏诚信观念,在借款后不按时归还贷款,甚至想长期性地占用银行信贷资金,在企业最初稳定发展的阶段,与银行还能保持正常的借贷关系,一旦企业遇到风险,便转移资金,拖欠银行的贷款迟迟不肯归还;良好的信用环境,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前提条件。然而我国目前的社会信用制度尚未完善,亦缺乏健全的法律法规来约束银行与企业的借贷关系,这样就使得一些诚信观念和道德意识淡薄的企业有机可趁,拖欠甚至逃避银行的债务。
4、缺乏良好的政策和法制环境使银行信贷资金难以退出在银行的贷款中,有部分是政策性的贷款,其缺乏完整的贷款资料和档案资料,甚至连当事人都难以找到,致使银行的信贷资金退出非常困难;缺乏良好的法制环境导致地方法院在受理银行起诉企业的案件时,往往会倾向企业那一方,使银行难以打赢官司,即使赢了官司也难以依法完成收贷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