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协助范文10篇
时间:2024-04-09 08:53:4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银行协助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银行协助的法律风险分析论文
目录
一、银行协助的概念及性质---------------------------------------------------04
二、银行协助法律风险的类型及成因-----------------------------------------04
(一)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协助义务引发的法律风险--------------------------04
1.因故意不履行协助义务导致的法律风险。----------------------------------04
2.当事行因未能正确履行协助义务引发的法律风险。------------------------05
银行协助的法律风险
一、银行协助的概念及性质
所谓银行协助是指有权机关在案件的查处、审理、执行等执法环节上,因办案需要依法到银行查询、冻结、扣划当事人(包括个人和单位)的有关款项,查阅与案件有关的会计凭证、帐册、报表等银行资料时,银行必须履行的一项法定协助义务。具体来讲,协助查询是指金融机构按照有关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规定以及有权机关查询的要求,将单位或者个人存款的金额、币种以及其他存款信息告知有权机关的行为;协助冻结是指金融机构按照有关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规定以及有权机关冻结的要求,在一定时期内禁止单位或者个人提取其存款帐户内的全部或者部分存款的行为;协助扣划是指金融机构按照有关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规定以及有权机关扣划的要求,将单位或者个人存款帐户内的全部或者部分存款划拨到指定帐户上的行为。
银行协助根据申请协助机关的不同,可分为银行的司法协助和行政执法协助。在实践中,以司法协助居多。
银行协助是银行的一项法定义务,它是我国银行对客户存款承担法定保密义务的一种例外。因此,银行能否正确履行这项义务,将产生不同的法律后果,由此也造成了一定的法律风险。
二、银行协助法律风险的类型及成因
现阶段,我国银行协助的法律风险根据其形成原因可分为三大类:
银行法律风险分析论文
一、银行协助的概念及性质
所谓银行协助是指有权机关在案件的查处、审理、执行等执法环节上,因办案需要依法到银行查询、冻结、扣划当事人(包括个人和单位)的有关款项,查阅与案件有关的会计凭证、帐册、报表等银行资料时,银行必须履行的一项法定协助义务。具体来讲,协助查询是指金融机构按照有关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规定以及有权机关查询的要求,将单位或者个人存款的金额、币种以及其他存款信息告知有权机关的行为;协助冻结是指金融机构按照有关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规定以及有权机关冻结的要求,在一定时期内禁止单位或者个人提取其存款帐户内的全部或者部分存款的行为;协助扣划是指金融机构按照有关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规定以及有权机关扣划的要求,将单位或者个人存款帐户内的全部或者部分存款划拨到指定帐户上的行为。
银行协助根据申请协助机关的不同,可分为银行的司法协助和行政执法协助。在实践中,以司法协助居多。
银行协助是银行的一项法定义务,它是我国银行对客户存款承担法定保密义务的一种例外。因此,银行能否正确履行这项义务,将产生不同的法律后果,由此也造成了一定的法律风险。
二、银行协助法律风险的类型及成因
现阶段,我国银行协助的法律风险根据其形成原因可分为三大类:
银行法律问题研究管理论文
[摘要]银行协助执行是银行依法协助司法机关和行政执法机关对被执行人(含单位和个人)的存款进行查询、冻结或强制扣划的行为。银行协助执行行为的主体是银行和执法机关。银行协助执行的方式有三种,即协助查询、协助冻结、协助扣划。银行协助执行依据《商业银行法》、《民事诉讼法》、《税收征管法》、《海关法》、《刑事诉讼法》、《国家安全法》、《行政监察法》、《审计法》、《证券法》等法律规定。银行协助执行的操作程序。对证券或期货交易、信用证保证金、承兑汇票保证金、保险箱业务、封闭贷款的管理、纪检机关、价格、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等特殊情况下银行协助执行的处理,以及银行在协助执行中的义务及法律责任等。协助执行单位的执行活动是银行应尽的义务。本文试结合现行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以及日常业务处理中出现的问题,对以上几个方面进行探析。
一、银行协助执行概述
银行协助执行是银行依法协助司法机关和行政执法机关对被执行人(含单位和个人)的存款进行查询、冻结或强制扣划的行为。银行协助执行行为既是法定义务的强制行为,又是关系到广大客户和银行自身合法权益保护的行为,因此必须依法办事。银行协助执行行为的主体是银行和执法机关。银行协助执行的方式有三种,即协助查询、协助冻结、协助扣划。其中,协助查询是指银行依照有关法律或行政法规的规定以及有权机关查询的要求,将单位或个人存款的金额、币种以及其他存款信息告知有权机关的行为。
协助冻结是指银行依照法律的规定以及有权机关冻结的要求,在一定时期内禁止储户提取其存款账户内的全部或部分存款的行为。冻结是一种临时性的执行措施,法律规定其期限为六个月,期满后,执行机关如不办理续冻手续,原冻结的被执行人的账户自然解冻。冻结分为两种情形,一种是直接冻结,即有权冻结的机关
根据被执行人的存款信息向其开户行发出协助冻结通知书,不经查询也不根据被执行人账户上
存款金额的多少,直接冻结被执行人账户的行为;另一种是间接冻结,即有权冻结的机关或部门根据被执行人的存款信息先向其开户银行发出协助查询通知书,在被执行人开户银行的协助下,先查明应冻结的现存金额,再根据查明后的情况决定是否冻结被执行人的银行存款;
商业银行老年群体金融服务发展对策
摘要:从我国老龄化现象切入,通过分析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城子坦营业所老年群体金融服务发展现状,剖析了老年群体金融服务发展存在的不足,并从商业银行自身与国家政策扶持两方面提出合理化的对策与建议,以此来助力我国商业银行老年群体金融服务发展。
关键词:商业银行;老年群体;金融服务
根据近几年人口普查及相关机构数据调查显示,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阶段,日趋严峻的老龄化在我国乡镇居民中更加突出,在此背景下,由于商业银行线下网点是老年群体接受金融服务最主要途径,所以老年群体金融服务发展应该得到商业银行充分重视。
1老年群体金融服务发展现状
1.1我国老龄化现状我国早在
21世纪初期就已经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阶段,由于改革开放前对于出生人口并没有进行计划生育政策,所以导致我国65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据了总人口的12.6%,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已经居于世界首位。我国老年群体的特征典型而显著。从年龄结构看,老年群体的年龄结构,可以按照3个年龄段,分别划分为:低龄(60岁~69岁)、中龄(70岁~79岁)、高龄(80岁以上),并且低龄老年群体占比远高于中高龄老年群体。从接受的文化程度水平来看,虽然近几年来老年群体的文化水平有稳步提升,但是很多高龄老年群体由于当时社会背景原因,文化水平还是远远低于低龄老年群体。从我国老年群体家庭成员构成看,我国老年群体大约70%以上有配偶,高龄老年群体平均子女数高于中低龄老年群体,农村老年群体子女个数高于城市老年群体,城市无子女老人群体较农村略低。
银行信贷资金监管论文
(一)以担保为目的的提存
以担保为目的提存是指为保障一方当事人债权的实现,相对当事人将一定的货币、实物、证券等提存于公证机关,待各方约定的条件成就,由公证机构将提存物交付于另一方当事人的制度。
在银行与企业签订信贷合同的同时,银行与企业另行签订一纸提存担保协议。在提存协议中,双方约定:(1)将企业的银行账户设定为一个提存账户;(2)银行将贷款划拨入该账户中;(3)企业必须按照信贷合同的约定正当使用贷款,其正当性由银行或者银行的委托人进行审定;(4)企业使用其银行账户内的其他超过一定数额的款项应当由银行或者银行的委托人进行审定。该提存协议经过公证机关公证之后,交由企业的开户银行备案。
要进行上述操作,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这种担保方式是否具有法律依据?(2)银行或者其委托人对企业使用资金正当性的审定是否是干涉企业的经营自主权?(3)企业的开户银行是否会协助监管?(4)银行应当委托什么人来进行监管?
第一,诚然,无论是《民法通则》、《担保法》及相应的司法解释还是《合同法》,都没有明确规定前述担保形式,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种担保方式就是无效的。担保行为是当事人在实践中选择的债权保障方法,法律有明确规定的,属于典型担保方式;法律没有规定的,属于非典型担保方式。以提存方式进行担保系由当事人自己以契约方式选择的保全债权的方式,由《民法通则》和《合同法》进行调整,并无无效之咎。第二,银行或其委托人对企业使用资金的正当性进行审定并非意味着银行可以任意对企业的经营行为进行干涉。银行的监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监督贷款专款专用;(2)监督企业的重大交易行为。第三,对于银行之间在出现非典型担保方式时的协助义务,在《物权法》出台后,其中的浮动抵押制度要求银行必须履行协助监管责任,金融监管当局也致力于加强信贷资金监管,那么在理性上大家很容易就协助监管问题达成一致;协助银行有贷款银行和企业的提存契约为依据,师出有名,另外协助监管也算是一种金融衍生工具,对协助银行不无益处。第四,由于在对企业资金流动的监管过程中,需要涉及对企业交易契约的审查,而且企业的银行账户作为提存账户在理论上由公证机关监控,所以企业委托公证机关对企业交易资金使用的正当性进行审核是适当的;另外,由于企业的交易行为涉及到财务和价格问题,所以辅之以会计师事务所审核是必要的。银行通过委托公证机关和会计师事务所对企业交易中属各自范围内的技术性问题进行审查,可以有效实现对企业资金使用的监管。
不过这种监管方式也有一个显而易见的缺点:不能对抗第三人。如前所述,由于以担保为目的的提存是一种非典型的担保方式,不是担保物权,所以它不能产生物权的优先效力。如果企业还存在其他的债权人,那么其他债权人对其提存账户内的资金同样具有求偿权,而且这种求偿权与银行的求偿权是平行的。要解决这一瓶颈,我们可以求助于下面的账户抵押制度。
商业银行法律风险防范研究
【摘要】委托贷款业务虽然属于表外低风险业务,但是可能涉及的当事人较多,包括委托人、受托人、借款人、担保人等,法律关系较为复杂,包括委托、借贷、担保等。文章梳理我国现行委托贷款相关的法律规范,明确商业银行办理委托贷款时的义务,提出若干法律风险防范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委托贷款;风险防范
央行《金融稳定报告(2017)》显示,截至2016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表外业务余额为253.52万亿元,表内外资产“五五开”。表外业务余额与表内贷款余额平分天下,而监管力度不同,值得关注。在银行表外业务中占较高比重的委托贷款业务,自2008年以来余额持续增长,究其原因,一个重要的因素是表内贷款监管力度大迫使金融创新利用委托贷款来实现出表。委托贷款业务虽然在银行信贷业务中归属于表外低风险业务,但是存在多方当事人和多重法律关系,当事人较多,表现为委托人、受托人、借款人、担保人等,法律关系较为复杂,表现为委托法律关系、借贷法律关系、担保法律关系等。因此,有必要梳理现行法律法规,清晰界定委托贷款的法律性质,明确商业银行办理委托贷款时的应尽的义务,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法律风险防范措施。
一、委托贷款业务的法律关系分析
贷款业务作为商业银行业务的主要资金投向,根据发放贷款的自主程度划分可以分为自营贷款和委托贷款。委托贷款相关的法律法规主要集中在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制定的部门规章,在最新的2018年1月5日银监会公布实施的《商业银行委托贷款管理办法》中对委托贷款有明确的定义。管理办法第三条规定,“本办法所称委托贷款,是指委托人提供资金,由商业银行(受托人)根据委托人确定的借款人、用途、金额、币种、期限、利率等代为发放、协助监督使用、协助收回的贷款,不包括现金管理项下委托贷款和住房公积金项下委托贷款”。委托贷款中存在委托人(资金提供方)、受托人(商业银行)、借款人(资金使用方)三方主体,包含两层法律关系,一是贷款企业与商业银行的委托关系,另一个是商业银行与借款企业的借贷关系。委托贷款可以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分别签订资金提供方与银行的委托合同以及银行与借款人的借款合同。按照合同相对性原则,贷款企业与借款人之间没有合同关系,发生纠纷时必须通过银行来实现自己的诉求。另一种是目前通用的三方协议,由委托贷款人、商业银行和借款人三方共同签订一份协议,在协议中明确三方的权利义务。上述两个法律关系中,较为明确的是商业银行与借款企业之间的借贷关系,而委托人与受托人的“委托关系”具体为哪一种法律关系,理论中有不同观点,笔者赞同间接关系理论,具体分析如下。首先,《民法总则》第一百六十二条规定:“人在权限内,以被人名义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被人发生效力”。这是直接的规定。《合同法》对委托的定义与之不同,《合同法》第四百零二条规定:“受托人以自己的名义,在委托人的授权范围内与第三人订立的合同,第三人在订立合同时知道受托人与委托人之间的关系的,该合同直接约束委托人和第三人,但有确切证据证明该合同只约束受托人和第三人的除外”。《合同法》中是间接,与《民法总则》中直接不同,二者的重要区别有两点:第一,直接是人以被人的名义实施民事行为,而间接中的人是以自己的名义实施民事行为;第二,直接的民事行为法律后果归属于被人,而间接的民事行为法律后果不直接归属被人,需委托人(被人)行使介入权和第三人行使选择权作为委托人(被人)承受行为后果的前置条件。对照上述区别得出,委托贷款人、商业银行应属于间接关系。此外,在纠纷处理程序中,委托贷款人即被人可以作为原告起诉第三人即委托贷款借款人,委托贷款合同中的第三人可以作为适格被告。委托贷款中委托人和受托人商业银行属于间接关系,商业银行受托管理委托人提供的资金,但是受托人商业银行对委托贷款的资金不享有所有权,既不能决定委托资金的投向也不能决定委托资金的发放次数等条件。受托人商业银行必须在委托人的授权范围内,以约定的贷款条件和相对人发放贷款。信用风险也由委托人承担。
二、商业银行在委托贷款中的义务
农村金融综合服务室实施方案
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金融进一步支持脱贫攻坚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村金融综合服务室建设进度的函》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全省农村金融综合服务室建设运行的实施意见》要求,现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精神和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金融支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部署,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扩大服务范围,全面激活农村金融服务链条,逐步打造一支服务农村金融的本土化、专业化人才队伍,解决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
二、工作目标
在全区行政村组建农村金融综合服务室(以下简称“农金室”),实现农村基础金融服务不出村,金融支持政策精准落地。
三、组建原则
金融机构保护客户隐私权
近期,发生网上爆料国内多家银行的用户数据泄露事件,还有众多因个人银行信息泄露,客户状告银行泄露隐私事件,此类事件影响了银行的信誉和形象,为银行金融信息的保护敲响了警钟。所谓金融隐私权,是指个人对其金融信息所享有的不受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权利。随着广大民众财富的不断积累和对金融服务需求的不断增强,个人征信系统不断完善,个人金融业务已经成为了银行业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人客户与银行的联系日益密切,在现代金融交易过程中,银行掌握了大量客户的个人身份信息、财产状况、资金往来记录等的方方面面的金融信息资料。这些金融信息资料是银行开展正常业务的基础性资料,同时也是银行保护个人金融隐私权的重要内容。对个人金融信息的不当使用,不仅会侵害客户的金融隐私权,损害客户的合法权益,同时也会给银行带来较大的声誉风险和诉讼风险。关于这些金融信息的保密性和安全性问题日益凸显,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作为银行从业人员,强化对客户金融隐私权保护的法律意识,规范对客户金融信息的采集、保管和使用十分必要,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个人金融信息的范围
1.个人身份信息,包括个人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身份证证件种类的号码及有效期限、职业、联系方式、住所及工作单位地址及照片等。
2.有关账户信息,包括账户账号、户名、账户上所存款项、收支情况、资金来源、信用透支信息等。
3.个人主观信息,是指银行在与客户的交往过程中通过对个人消费习惯、投资意愿、风险偏好等衍生信息进行梳理分析后形成的对客户的主观印象、资信评估等
二、信息收集过程中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