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4-04-09 06:41:4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隐性教育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合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有两种基本的教育模式,分别是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这两种教育模式各有优势与局限性。随着教育的改革,思想政治的教学地位也上升了一个高度,为了更好地对大学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在教学中把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作用有效的融合。要分析思想政治教育中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两种教学模式的特性,并进一步探讨如何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把两种教育模式有效地融合起来。
关键词:显性教育;隐性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融合
思想政治教学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学校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良好的道德品德以及正确的思想观念。就目前的教学模式而言,单一的显性教育或者隐性教育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教育者应该对单一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与完善,构建出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有机融合的新的教育模式,从而达到优势互补的目的。
一、思想政治教育中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特点
1.显性教育的特点。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中,显性教育一直占据主要位置,显性教育是指公开并且组织的教育体系,比如座谈、谈话、开会以及讨论学习等。显性教育由于教育的组织性与计划性,因而在教学中有一定的优势,首先是使得思想政治教学的目标更加明确;其次是教育的形式更加公开化;再次是教育的内容也更加系统与完整;最后是教育更加直接与快捷。同时,显性教育模式在思想政治教学中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就课程内容而言,过分地注重道德规范与道德理想的理论教育,而没有对实践的问题引起重视,也忽视了培养学生的文明素养。就教育方法而言,显性教育最显著的特征便是对学生进行集体灌输,这样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因此,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发挥。2.隐性教育的特点。隐性教育,即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将教学内容隐含在教育情境中,使学生在不知不觉的过程中获得教育的一种方式。隐性教育不同于显性教育的直接,而是常常采取渗透与迂回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学。在思想政治教学中运用隐性教育特点,首先,使得教师与学生更加平等,也增强了互动;其次,教育的载体更加广泛与多样;最后,便是教育内容具有隐蔽性与渗透性。
二、构建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融合的教学模式
音乐教育隐性教育作用论文
摘要:隐性教育是指运用寓教于乐、寓教于文等多种手段,使个体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的一种认知方式。音乐教育具有间接性、渗透性、隐蔽性与有效性等隐性教育的特点;同时具有感悟性、无意识性与深刻性等隐性教育的特质。因此,二者在本质上具有共性。文章从两个方面阐述的属隐性教育的音乐教育的特点,并强调音乐教育是隐性教育多种形式中的一种最重要的教育。
关键词:音乐教育隐性教育
隐性教育是指运用多种喜闻乐见的手段,寓教于乐、寓教于文、寓教于游等,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1968年,美国教育社会学家菲利普·W·杰克逊在著作《班级生活》中首次提出隐性课程(hiddencurriculum),并很快得到教育界的认可[1]。从此,国内外一些教育理论家逐渐注意到这样一种情况,有意识、有计划的课堂教学有时会产生出乎意料的“无意识的学习结果”,而这种无意识的学习结果往往与学校的制度特征、集体生活、学习气氛等密切相关,对课程教学有着重要作用。于是,教育家为把其与课堂教学中的显性课程、正式课程相区别,把其喻为隐性课程、非正式课程、无形课程、潜在课程等。随着隐性课程理论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隐性课程中获得的价值、态度、规范、动机不仅隐含在学校的“非正式文化的传递”之中[2],同时也存在于学校之外的家庭、社会环境的影响之中,于是隐性教育作为隐性课程的一个概念出现了。隐性教育正是给受教育者以潜移默化的影响,辅助受教育者自生自长,受教育者并不感到有外力强加,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而音乐教育则在众多的隐性教育中占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第一,音乐教育具有潜行的特点
音乐教育不是说教(除了基本的技巧教导),这是音乐教育天生的气质,它的至美潜藏在万事万物之中,它通过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施受教双方,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只是实行传与受之外的媒介和方式,对受教育者实施的教育。首先,音乐对生理、心理起着重要的作用。
音乐对生理的作用:分为物理性影响和神经生理作用。音乐引起人体的生理变化,大部分是由神经传导途径来实现的。音乐以其优美的悦耳之声产生松弛、安慰和镇静作用,令人心旷神怡。音乐可促进在脑右半球的活化,那些悦耳动听、符合人体生理节律、能调节神经细胞的兴奋性,从而促进某些神经逆质的分泌转化,起到调整恢复体内的平衡状态的作用。在我国对音乐的生理的神经奇功效的认识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其时主要以音乐作为养生、怡情的手段,并逐渐发展为以音乐作为诊病、治病的一种手段。比如,最早见于《内经》《灵枢·五音五味》篇中详细地记载了宫、商、角、徵、羽五种不同的音阶调治疾病的内容。宋代欧阳修曾说:“吾尝有忧郁这疾,而因居不能治也。受宫音数引,久而乐之,不知疾在体也。”金元时期,四大名医之一的张子和,善用音乐治病,如:“以针下之时便杂舞,忽笛鼓应之,以治人之忧而心痛者。”至明代,对音乐治病的机理研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张景岳在《类经附翼》中对音乐治病转篇《律原》,提出音乐“可以通天地而合神明”。清代医书《医宗金鉴》,更进一步深入地将如何发五音、五音的特点与治病的机理作了详细的描述[3],由此可见,音乐对生理的作用是不可否认的。
高校思想政治隐性教育资源探讨
摘要:在现在的普通高等院校中都存在一种现象,就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都不强,产生的效果也不是很好。通过研究证明:现在高校仅仅重视了显性的教育,都是在培养学生的技能与理论知识,但是却忽略了对于隐性知识的教育,只追求了片面的发展,面对这样的情况应该引起深思,促进高校的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隐性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开发;利用一个人的大学时期,是十分关键的时期,每个人都处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在这一阶段所进行的教育都会对自己的一生产生影响。现在高校却存在着片面教育的问题,学校重视的是显性教育,对学生强行灌输知识,大学生作为一个个性鲜明的个体就会产生种种反感,教育也起不到预期的效果,面对这种情况就要重新审视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寻求新的发展,这就要求高校们将目光转到对于思想政治工作的隐性教育上来,促进隐性教育的发展。
一、高校中思想政治隐性教育存在的特点
现在各高校中的思想政治隐性教育它是相对于高校中那些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形式出现在课堂上的思想政治显性教育而言的。思想政治隐性教育它不同于思想政治显性教育直接作用于学生本身,思想政治隐性教育它以不被人注意的形式存在于校园的各个角落,就存在于学生的身边。它如同显性教育一样也会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它们也具有一定的特性:
(一)思想政治隐性教育具有隐蔽性。隐蔽性这是思想政治隐蔽性教育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特征,它不像思想政治显性教育那样只存在于课堂上,显性教育它不是强制实施的,是要靠学生进行自身的体验感受到的,使得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受到了思想政治隐性教育的影响。
(二)思想政治隐性教育具有丰富性。思想政治隐性教育它并不是像显性教育那样只是以课程的形式表现在学生的面前,与之相反,在高校中隐性教育的资源是都种多样的,并不像显性资源那样单一。
学员队教育管理隐性教育研究
一、隐性教育的优势
隐性教育是美国教育家和社会学家菲利普•w•杰克于1968年在其著作《班级生活》中首次提出的。隐性教育是相对显性教育而言,显性教育是明确教育目的、内容、和既定规范的“有形”教育,而隐性教育则是将教育目的和内容“隐”“寓”于活动、环境、文化等载体中,让受教育者受到“无形”的潜在影响。即在行为主体的正式或非正式培养与教育活动的某种环境中,有意或无意地通过直接体验或间接观察获取非预期的某种经验的过程。相对于显性教育而言,隐性教育具有以下优势:第一,主体性。隐性教育的显著特征就是巧妙地隐藏了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和要求总是附着于相关实践活动或教育情境等载体中,这就消除了教育目的的强制性和预期性。受教育者感觉不到外在的压力,当身处感人的情境、多彩的活动中时,就会自发捕捉相关教育信息,自然受教。如此,受教育者真正处于了教育主体的位置,达到了自我教育的效果。第二,愉悦性。摆脱灌输和说教,隐性教育往往以感人的情境、优美的艺术、和谐的环境、意味深长的语言、善良的行为、可敬的榜样、多彩的活动,使受教育者处在快乐的心境,使受教育者怀着愉快和喜悦的心情,自然地受到感染和教育。这些暗示、感染等教育方式不带强制性质,受教育者就会是一种平和、轻松的受教心态,其心理感受必定是愉悦的。第三,持久性。显性教育侧重理论的灌输和知识的宣讲,即注重“知识型”的掌握,但掌握了知识并不等于受教育者对所学的认同,也并不必然会将所学内化于心。如果基本认知不能及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则可能被淡化甚至遗忘。这里并不是否定理论灌输等方式的作用,而是表明单纯的知识掌握难以有效和持久。而隐性教育中,受教育者则是从教育者本身、教育情境、实践活动等方面获得暗示和领悟,所获得的主要不是理论知识,而是立场、观点和方法,受教育者的这种领会和感悟会融入到深层认知结构中,教育效果会持久有效。
二、隐性教育运用于学员队教育管理的应然逻辑
新的形势下,学员队教育管理的整体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以显性教育为主的教育管理模式面临严峻挑战,也使得隐性教育管理的作用日益凸显。(一)利于克服学员的逆反心理。为了规范言行、统一思想,在学员队教育管理中,队干部常常是采用灌输、宣讲等“明言”施教的方式。为了让学员对教育管理的要求和内容形成最基本的认知,灌输的教育方式是必要的,但如果过于明显地展露教育目的,“一鸟入林,百鸟压音”的硬性灌输和权威训导较多,则教育管理的效果可能会大打折扣。心理实验表明,如果教育的灌输性或诱导性太过明显,强度过大,人们就会感到自己的选择自由受到限制,容易对教育信息的“强刺激”“反复刺激”产生心理抗拒。青年学员正处于心理断乳期,自我意识、民主意识和平等意识较强,当被强制性地要求接受某方面的教育管理时,就更易感到腻烦。运用隐性教育的理念与方式,把教育管理的意向与内容隐藏在与之相关的军营文化环境、学员队精神风貌、第二课堂活动等载体之中,就能淡化“说教色彩”,有利于学员对教育管理内容的理性认知和心理接纳。(二)利于树立队干部教育管理权威。在信息不发达或信息封闭时代,队干部处于信息优势地位,决定着教育管理的内容,掌握教育管理话语权。进入网络时代,学员可以通过多种传播途径快速获取海量信息,这种情况下,教育者与教育对象获取信息的时间差、数量差逐步缩小,甚至还有“倒挂”现象。队干部正逐渐丧失信息优势,主导控制力被削弱消解,这时如果依然固守说教的教育管理方式,队干部传统权威则会极易面临解构之危。隐性教育管理力避硬性灌输与说教,主张无论在日常生活还是在教育训练中,队干部不是高高在上的训导者,而是与学员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关系,以艺术的管理和真诚的爱去感召和影响学员,通过触动学员的情感心理使之晓理、明理。在自然受教的状态下,学员的思想和心灵对于队干部、对于教育管理的内容是开放的,不会设置心理防线,学员也就会自然而然把队干部归入“自己人”的行列,拉近了双方的距离,“亲其师,信其道”,在平等的交流与沟通中,队干部更易于树立起其教育管理的权威。(三)利于隐性教育管理与显性教育管理形成合力。学员队教育管理的实质,是使学员对教育管理的内容形成一定的认知、判断和认同,并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教育管理的内容能否被学员认知、认同甚至践行,不仅取决于教育管理内容本身科学与否,更取决于教育管理的方法能否调动学员接受的积极性。因而,教育管理方式方法的选择是否恰当,是否契合学员的接受心理规律,是非常关键的。较于显性教育管理,隐性教育管理具有内容的渗透性、方法的潜隐性、学员参与的自主性等优势,可以有效防止和克服学员的逆反心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显性教育的困境。然而,强调隐性教育管理,并不能否定显性教育管理的主导作用,隐性教育管理代替不了理性的显性教育管理,对于党的先进理论、军队重要的条令条例等,向学员进行灌输是必要的,以使学员形成正确认知。因此,显性教育管理使学员形成基本认知,隐性教育管理则通过队干部的道德感染、教育管理内容的价值观呈现、实践活动的渲染,使基本认知逐渐转化为学员的情感、意志、行为,是对显性教育的有益补充,二者共同构成了教育管理的完整体系。在实践中,既要充分发挥显性教育管理正本清源的主导作用,又要积极发挥隐性教育管理“潜移默化”的内化功效,注重形成二者的合力。
三、隐性教育在学员队教育管理中运用的着力点
(一)立足部队生活实践。学员对教育管理能不能取得实效,关键要看是否与学员的生活实践紧密结合。如果教育管理以灌输和规范服从为主,则容易脱离学员日常生活的现实语境。事实上,学员是否接受某种教育管理,和教育管理的内容能否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印证是紧密相连的。因而,要通过多种方式,从学员的学习实践、训练实践、生活实践等多个维度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根植于学员生活实践的教育管理,可以将原本“灰色”的理论变得鲜活、可亲。隐性教育往往是由显性教育进程中无处不在的微小细节构筑,这就要求队干部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持久的恒心保持教育的稳定性,关注细节、关心个体。融入学员日常生活实践,把教育管理与人文关怀、心理疏导相结合,把教育管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在关心学员们的成长进步,主动为他们排忧解难中,传递教育管理的隐性信息。这样既能满足学员自身发展的需要,又能达到隐性教育管理“寓教于无形”的目的。(二)注重榜样引路。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主席在视察北京军区机关时强调:“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形中都是在营造一种风气、提倡一种追求、引导一种方向。”队干部是教育管理活动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负有抓好教育管理、辅助课堂教学、引领学员成长的重要责任,其理想信念、道德品质、理论水平、言谈举止等都是无形的教材,都会以最鲜活的形象和最直观的形式触动学员的思想和灵魂。因此,在教育管理工作中,队干部应主动更新自身知识结构和思想观念,要从理论水平、教育管理理念、人格修养等方面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坚持求真务实、公道正派、严于律己,把言传和身教相结合,真正做到真理力量与人格力量的统一。主席也曾指出:“形势发展变化了,做政治工作方法手段多了,但模范带头并没有过时。官兵不是看你怎么说,而是看你怎么做。”队干部作为军事院校的一线带兵人,一定要行为示范,用实际行动为学员做好样子,搞好无声教育。(三)优化学员队育人环境。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塑造了人。人们处于某种环境,沉浸于某种氛围,仿佛并没有学到什么,但实际上的确受到不少的感染和影响。学员不但处于院校这一大环境中,同时也处于学员队这一小环境中,在积极利用校园文化环境育人的同时,优化学员队这个小环境,开展环境教育也是学员队教育管理的重要内容,是隐性教育管理的重要样式。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用学生自己创造的周围环境,用丰富集体生产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就内容而言,环境可以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在学员队物质环境建设方面,要精心设计学员队的校舍和设施,既要体现艺术性给人以美感,又要富有教育意义,使其成为校风、校训等特色校园文化的载体,让学员队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使学员从中受到感染、教化和启迪;在精神环境方面,要树立起优良的学员队队风。风气连着士气,学员队的清风正气,可以振奋精神,激励斗志,培树学员的行为规范和思想品德,起到有效的隐性教育管理功能。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非常重视优秀集体的教育力量,他认为,对于教育了的集体、团结了的集体、加强了的集体,集体自身就成为一种很大的教育力量。一个文化氛围浓厚、风气纯正的学员队集体,不仅可以向学员提出明确的奋斗目标,更为重要的是,它还可以形成融洽的关系,正向的舆论,以及积极向上的心理氛围,这样的集体必然使学员的心灵受到积极的影响和熏陶。(四)创设有益的课余活动。学员队教育管理中,学员能否接受教育管理既取决于队干部运用真理的力量和教育管理的艺术,又取决于学员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改造的自我教育力量。对于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日益增强的青年学员,在客观上要求队干部更要尊重学员的主体地位,着眼于学员自我教育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组织好军营内外的业余活动和实践锻炼。美国教育家厄内斯特•博伊指出:“大学本科教育是否成功与校园生活质量有关系。它与学生在校园内度过的光阴和他们所参加活动的质量有直接关系。”因而,要鼓励每一位学员都积极参与到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在活动中,当学员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尊重,其心情必是愉悦和放松的。在这种状态下,学员就会自发捕捉相关教育信息,自动受其感染。在军营内部,应大力开展各种第二课堂活动,如读书演讲、参观见学、影视欣赏、兴趣小组等。当学员积极参与到这些喜闻乐见的活动中,就能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和启发;在军营外面,应积极开展参观见学、助民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这些健康有益的具体活动,可以将教育管理内容化虚为实,在实践中深刻领会教育或管理内容的重要意义,把认知转化为认同,进而外化为切实的行动,实现知与行的统一。(五)借助网络文化隐性教育的优势。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网络已然成为学员获取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网络文化对学员的思想和行为影响越来越大,网络文化作为教育管理内容的重要载体,同样蕴含着丰富的隐性教育管理资源。网络具有个人终端选择自由的特点,与显性教育相比,人们更易于发表自己的真实见解,使教育者易于寻找教育的有效切入点,达到受教育者的无意识性和教育者的有意识性在隐性教育中的有机结合。发挥网络对学员的隐性教育管理作用,就要充分利用校园网、校园贴吧、网络课程等,将“隐”“寓”教育管理内容于其中的资源和信息快捷、高效地呈现给学员,队干部要引导他们参与讨论,从中使其得到智慧的启迪和心灵的成长。另一方面,队干部要善于通过微博、微信、QQ等APP终端跟学员进行互动,谈心或探讨热点问题等。也可以在微信朋友圈、QQ群等以分享、评论、链接等多种形式将承载军队主流价值的信息呈现出来,供学员阅读、思考和点评。在频繁的交流互动进程中,队干部与学员之间的默契度日渐提升,学员就会以积极的心态接纳队干部在网络上传递的隐性信息,甚至可能会出现“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顿悟。此外,藉此队干部还可以了解学员的思想动态,对不良思想倾向及时予以引导和纠正。当然,同时要加大对网络舆论的监管,提醒学员对形形色色的网络信息持有鉴别力。
隐性教育策略在中学德育中的应用
中学德育工作的有效手段在于讲好道理,坚持正面教育原则;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教育观念不一致,道德调节效果不理想,教育理论与现实课堂的巨大差距等,严重阻碍着中学德育工作的开展。目前,许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在校大学生缺乏开展德育工作理论及实践研究的动力,这对德育工作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相比传统的显性教育,隐性教育方式独特,为中学德育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与提升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一、隐性教育的含义与特点
(一)含义。1968年,美国教育社会学家菲利普•W.杰克逊在其著作《班级生活》中首次提出“隐性课程”概念,并得到了教育界的认可。所谓隐性教育,是指在宏观主导下通过隐目的、无计划、间接、内隐的社会活动使受教育者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的教育过程,这种受教育过程往往是肉眼所看不见的。简单来说,隐性教育就是以逐步渗透的方式在不知不觉中开展教育活动并达到使人接受教育的目的。(二)特点。1.教育目的的隐蔽性。在我国传统的德育工作中,教师通常开诚布公地把道理、观点和要求告诉给学生,即一种显性的道德教育模式。隐性教育通常不会直接给出教育者的意图,而是将事先准备好的教育目的和要求隐藏到相关的教育活动中,通过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寓教于乐。它代替空洞乏味的说教,将一个个抽象的道德哲理通过喜闻乐见的方式悄悄润入学生的心田。隐性教育以一种“论道不说教”的方式,将思想、知识完美地融入教学活动中,同时还兼有娱乐性,使学生愉悦地接受道德教育的熏陶。2.教育内容的丰富性。与显性教育相比,隐性教育不受时间、地点等因素的限制,可以自由灵活地安排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针对学生不同阶段的认知水平,对教学的内容进行灵活安排,最终选择适合学生的信息和方式。隐性教育的内容多种多样,涉及校园生活的多个方面。大到学校的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小到中学生参加的各类社会实践、文艺活动、班风校风,这些隐藏的教育资源无处不在,中学德育教师可以充分挖掘,保持教学活动中的教育素材鲜活有力,源源不断。3.教育方式的愉悦性。保加利亚心理学家乔治•洛扎诺夫在他提出的“暗示教学法”中十分推崇愉快而不紧张的原则,他认为,只有消除了心理和生理上的紧张状况,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人的思维才能达到最活跃的状态。隐性教育就是在不给学生任何压力的情况下,触发学生的情感、向往和激情。隐性教育旨在通过轻松愉快的活动,把道德教育渗透到中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中。4.教育过程的渗透性。相比于传统灌输式教育,隐性教育以“春风化雨”的方式滋养学生的心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以学生的实际生活环境为依托,采用间接的教育方式,将德育内容一点一滴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融入平时的教学活动、班级管理、文化活动中。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摒弃了聆听式的被动教育,取而代之的是在教师的耳濡目染中主动思考,并以不同的方式和途径慢慢渗透,化被动为主动。5.教育效果的持久性。不同于显性教育的单向灌输或理性说教,隐性教育是学生根据自身的意愿,以一种内化的方式展开思想品德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同化、接受和顺应的方式,逐步将隐性教育的因素内化为稳定的思想品质和道德观念。相比于显性教育,隐性教育的影响要更加深远和持久。隐性教育是一种渗透到学生内心深处的教育方式,因此这种方式不受学习地点的限制,对学生行为方式的影响都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且伴随人的一生。
二、隐性教育在中学德育中的实施策略
(一)充分利用教师本身的隐性资源。作为教师,要时刻牢记自己教书育人的责任。也就是说,不仅要承担传播知识的责任,更重要的是要将自己的思想传授给学生,用自己的德行去影响学生。我国大教育学家陶行知要求教师要“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修养到不愧为人师的地步”。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的思想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思维能力还没有发展到成熟的水平,很容易受不良信息的干扰和影响。因此,教师更要给学生呈现积极的、正能量的一面,做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指引他们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和谐的师生关系是需要教师努力开拓的新方向,这是一种非常重要而又优质的隐性资源。只有做到教师关爱学生,学生也尊重教师,才能促进学生从“亲其师”到“信其道”。同时,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教师打开学生的心扉,使学生产生努力改正自身缺点和积极提升自我的动力。(二)大力优化校园环境。马克思曾经指出,人创造了环境,同样,环境也塑造了人。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学习的环境非常重要,和谐的校园环境不仅对中学生思想品德产生重要影响,同时还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因此,校园环境的优化是学校需要着重关注的一个发力点,要努力营造和谐向上的校园氛围。一个拥有整洁的环境、健康的校风学风、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校园,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必然是积极向上的。在这样的校园环境中学习和生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方式也会随着校园的环境发生改变,受到直接熏陶与感染。大力优化校园环境,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校园物质环境的优化起基础性作用。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会说话。”学校的各种建筑和设施,都应精心设计和布局,既要体现艺术性,又要兼具一定的教育意义,使生活在这种环境里的学生受到教化。其次,校园学风的优化也至关重要。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同样,学校人文环境的层次也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层次。良好的校风学风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可以激发出潜藏在学生内心深处的斗志,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三)重视榜样的示范作用。作为中学的德育教师,一定要善于发现学生心中的“偶像”,并加以合理的运用,使其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无论什么时候,榜样的力量都是超出想象的。一般来说,每个学生心中都有自己崇拜的人,他们往往会受到自己偶像的影响,在潜意识中模仿,追随。要想发挥好榜样的力量,应该把握以下方面:首先,要从学生的身边入手。对于中学生而言,那些科学家、作家都太遥远,没有什么比身边的同学,同校的标兵更具有说服力了。例如,教师可以定期开展“好人好事进校园”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身边认识的好人。其次,榜样要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不能高高在上,更不能遥不可及,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榜样的激励作用下,提高自身的模仿动机。此外,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地对待典型,要知道榜样也不是十全十美的,也有缺点和不足。(四)挖掘各学科中的德育资源。德育从来就不是政治老师一个人的事情,各个学科的教师都应该参与其中。爱因斯坦曾一针见血地指出:“用专业知识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新理解并产生热诚的感情,那是教育中最基本的东西。”教师必须深刻认识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只是教育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使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才是教育工作的重点。因此,将德育工作渗透于各学科的教学中显得至关重要。譬如,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介绍定理创始人的生平事迹,引导学生学习数学家的刻苦钻研的优秀品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介绍古诗词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的生平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当然,渗透式教育并不是道德因素在学生知识层面上的强行植入,而是将浸透了德育养分的知识传递给学生,二者并非包含关系,而是并存关系。因此,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植入过于生硬,做到巧妙引导,努力促进学生知识和道德的同步发展,实现教书育人的统一。(五)积极开展实践活动。现如今,中学生主体意识明显增强,这对教师在尊重学生参与意识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应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活动,促使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与自我启发。一方面,在校园里,可以大力开展诸如读书演讲、唱歌比赛、影视欣赏等中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陶怡情操,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化,提升自我。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参与社会实践。比如,可以带领学生去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参加社区举办的公益活动等。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开阔了学生的眼界,而且学生的内心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和触动。在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要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实践活动中的隐性教育资源,将德育的目标与要求融入具体的社会实践中,唯有让学生处在生动活泼的德育活动中,才更加有利于学生成长。
三、结语
音乐教育在隐性教育中的作用研究论文
内容摘要:隐性教育是指运用寓教于乐、寓教于文等多种手段,使个体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的一种认知方式。音乐教育具有间接性、渗透性、隐蔽性与有效性等隐性教育的特点;同时具有感悟性、无意识性与深刻性等隐性教育的特质。因此,二者在本质上具有共性。文章从两个方面阐述的属隐性教育的音乐教育的特点,并强调音乐教育是隐性教育多种形式中的一种最重要的教育。
关键词:音乐教育隐性教育
隐性教育是指运用多种喜闻乐见的手段,寓教于乐、寓教于文、寓教于游等,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1968年,美国教育社会学家菲利普·W·杰克逊在著作《班级生活》中首次提出隐性课程(hiddencurriculum),并很快得到教育界的认可[1]。从此,国内外一些教育理论家逐渐注意到这样一种情况,有意识、有计划的课堂教学有时会产生出乎意料的“无意识的学习结果”,而这种无意识的学习结果往往与学校的制度特征、集体生活、学习气氛等密切相关,对课程教学有着重要作用。于是,教育家为把其与课堂教学中的显性课程、正式课程相区别,把其喻为隐性课程、非正式课程、无形课程、潜在课程等。随着隐性课程理论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隐性课程中获得的价值、态度、规范、动机不仅隐含在学校的“非正式文化的传递”之中[2],同时也存在于学校之外的家庭、社会环境的影响之中,于是隐性教育作为隐性课程的一个概念出现了。隐性教育正是给受教育者以潜移默化的影响,辅助受教育者自生自长,受教育者并不感到有外力强加,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而音乐教育则在众多的隐性教育中占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第一,音乐教育具有潜行的特点
音乐教育不是说教(除了基本的技巧教导),这是音乐教育天生的气质,它的至美潜藏在万事万物之中,它通过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施受教双方,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只是实行传与受之外的媒介和方式,对受教育者实施的教育。首先,音乐对生理、心理起着重要的作用。
音乐对生理的作用:分为物理性影响和神经生理作用。音乐引起人体的生理变化,大部分是由神经传导途径来实现的。音乐以其优美的悦耳之声产生松弛、安慰和镇静作用,令人心旷神怡。音乐可促进在脑右半球的活化,那些悦耳动听、符合人体生理节律、能调节神经细胞的兴奋性,从而促进某些神经逆质的分泌转化,起到调整恢复体内的平衡状态的作用。在我国对音乐的生理的神经奇功效的认识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其时主要以音乐作为养生、怡情的手段,并逐渐发展为以音乐作为诊病、治病的一种手段。比如,最早见于《内经》《灵枢·五音五味》篇中详细地记载了宫、商、角、徵、羽五种不同的音阶调治疾病的内容。宋代欧阳修曾说:“吾尝有忧郁这疾,而因居不能治也。受宫音数引,久而乐之,不知疾在体也。”金元时期,四大名医之一的张子和,善用音乐治病,如:“以针下之时便杂舞,忽笛鼓应之,以治人之忧而心痛者。”至明代,对音乐治病的机理研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张景岳在《类经附翼》中对音乐治病转篇《律原》,提出音乐“可以通天地而合神明”。清代医书《医宗金鉴》,更进一步深入地将如何发五音、五音的特点与治病的机理作了详细的描述[3],由此可见,音乐对生理的作用是不可否认的。
教育管理中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
摘要班级管理中大部分班主任习惯于高台教化,正面教育,引起学生的抵抗心理,难以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这是因为我们过多的重视了说教,重视了显性教育,而忽视了隐性教育。隐性教育具有教育方式的渗透性,潜在性和濡染性。它能收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关键词班级管理;隐性教育;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环境可以改变人的性格、改变人的习惯、改变人的命运。从班名、班徽到墙面、地面,文化气息浓厚,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对学生的潜移默化作用是巨大的,让学生置身于这样的一种充盈着催人上进,让人发奋的班级文化环境里,无疑会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非常好的成长环境。
然而,我们一部分班主任习惯于高台教化,自己在讲台上喋喋不休地讲了一大堆道理,学生听进去的却很少,落实到行动上的更少,收获甚微;还有的习惯于通知家长,在家长面前揭学生的短,使学生很没面子,因而师生之间、家长与子女之间的矛盾较大,难以起到较大的教育效果。这是因为我们过多地重视了说教,重视了显性教育,而忽视了班级管理中隐性教育的结果。
隐性教育是引导学生在学校教育性环境中,直接体验和潜移默化地获取有益于个人身心健康和个性全面发展的教育性经验的活动方式及过程。一个”隐”字包含着多重意义。一是教育因素的潜在性。学生容易观察、体验到的只是人际交往关系,各类活动方式和多种教育媒体,而教育因素是深藏其中的通过个体微观机制才能将其挖掘出来。二是教育形式的隐约性。除了部分较量性活动载体之外,从整体上,隐性教育表现形式较之学科教学活动形式隐没和简约了许多。三是接受机制的暗默性。学生是通过各种暗示、从众、无意识、情景效应等复杂心理活动来学习和接收各种教育因素的。
隐性教育具有教育方式的渗透性、潜在性和濡染性、教育内容的非智能型和素质性等特征,那么在班级管理中怎样进行隐性教育,笔者谈一下自己的一点粗浅看法。
隐性教育下思政教育探索
一、以人为本——核心理念
“火速关注”处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让学生在“非压力环境”下潜移默化地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力求做到“三个转变”。
(一)形式转变:集体灌输——朋辈教育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多属于说服教育,由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通过集体灌输的方式,向学生传授道德理想和社会规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处于消极、被动接受的地位,极易产生反感和不可信心理。而“火速关注”则采用朋辈教育的形式,将学生视为思政教育活动的主体,使他们立足自身需要,积极主动地开拓知识面,接受教育,并通过同龄人间的互动,达到自省自励的效果,也真正实现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统一。
(二)内容转变:道德说教——能力培养
1.教育内容由虚到实,由传授理论到关注现实
探索高校实现隐性教育的有效途径
显性教育往往流于形式,如宣扬为人民服务、爱国主义精神、人道主义等等,都是概念性的东西,可操作性不强。然而对于最基本的文明道德修养行为却很少规范和约束。很多大学生的道德“自律”水平差,甚至一些最起码的社会公德都达不到要求。如:一些学生只注重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和相关技能,忽略对政治理论和思想品德的学习;还有,有些同学对待老师的思想教育,毫无热情,态度敷衍又极不真诚。最后,现行的显性教育往往是在封闭的环境中进行的,对现实社会关注程度不高。在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处理现实矛盾的素质方面,难以满足日益复杂的社会要求。在当今多元化背景下,社会价值趋向多元。大学生这一群体正处于思想活跃、敏感性强、求知欲强,但心智尚不成熟,辨别是非能力较差的阶段。面对文化的全球化中有非主流文化和异质文化的复杂影响,德育如果依然采取简单、生硬的封闭方式,没有创新,势必影响大学生今后的发展,甚至贻害未来。
重要性分析:隐性教育方法适应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是一种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首先,隐性教育方法可以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隐蔽,就越能为教育的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成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隐性教育方式既融合了平等、民主、自由、开放的价值理念,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个体的发展需要,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和人格培养。采取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方式,可以较好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甚至使他们自主地进行自我教育。其次,隐性教育方法可以更理想地达到德育要求。因为隐性教育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注重对个体发展给予积极引导,并通过一定的环境或活动载体对学生进行心灵塑造和思想影响,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感化。学生在参与隐性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品味并掌握潜在的思想和价值观念,把它们融入到个人内在的品质,渗透到心理和行为中去。德育本来就应该是从“教化”向“内化”转化的过程,学生的思想成熟和健康发展,也必然是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而隐性教育正符合这一要求。最后,国内外也有重视隐性教育的理论和成功实践的依据。特别是一些西方发达国家非常注重隐性教育方式的运用,且效果显著。例如,美国高校既讲授理论,又要求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国外高校非常注重发挥各学科、各种学术活动等载体对思想道德教育的“渗透作用”,普遍推行寓德于教的方法。我国传统文化中也蕴含了精粹的隐性教育思想,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蓬生麻间,不扶自直;白纱入缁,不练自黑”。这都体现了环境对人成长和道德修养的巨大影响,是对隐性教育的合理价值的一种肯定。
探索高校实现隐性教育的有效途径
隐性教育方法的实施,需要借助一定的载体。下面将从三个方面探索隐性教育功能的实现途径。
(一)注重实践这一隐性教育的重要载体大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可以更广泛地体验生活,体察社会。实践活动在激发深层的参与精神同时,也给他们政治心理的转向和回应,使他们在实践过程中学习和运用正确理论,使之转化为自己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观念。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要有针对性地实施规划教育,在引导个体发展目标中渗透德育要求,传授一系列具有普遍性和适用性的核心道德价值观念。如:不少欧美国家在大学生德育实践中强调自主自觉、主动发展,突出学生主体发展性需求;日本一些学校则推行一种“上山下乡”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到生活条件差的岛屿、农村和边远山寨接受劳动教育。而我们也可以大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例如:通过在革命圣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历史文化名地和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可操作性。这些活动可以通过外界环境的暗示和心理归属动机等引起受教育者的心理感应,使学生在无意识中受到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某种道德观念,逐渐形成良好的品质。
(二)利用教育者自身的隐性教育资源辅导员承担大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任务,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就要不断加强辅导员自身修养,用自己的学习态度和道德情操以及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做学生的标榜,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在学生工作中,既要注重培养学生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同时也要因材施教,认清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自由权利,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辅导员要以积极开放的心态,多接触新事物、接受新观点、尝试新方法、形成新认识,以适应全球化时代的变革和教育价值的需求,做出适合学生身心发展和适应社会潮流的实质高效性道德政治教育。
浅论学校的隐性教育
【摘要】美的环境是一部立方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它有利于陶冶情操,美化心灵,诱发灵感,启迪智慧,更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硬件建设;软件建设;团队建设
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体系,它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有特长,实现素质教育目标有着独特的作用,是课堂常规教育无法代替的,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在规模、品位、效益上都力求办出自己的特色,推动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一、抓“硬件”建设。让环境教育人
校园的硬件,即校园建设、文化设置、校园绿化、环境美化等。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也是繁荣校园文化的前提(我校在资金紧张情况下,投入大量资金,使校园文化建设有一个较高的起点,为校园文化的繁荣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1注重环境建设的艺术性和教育性。
- 上一篇:银行交流材料范文
- 下一篇:银行基层网点负责人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