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风险范文10篇

时间:2024-04-09 04:36:5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银行风险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银行风险

外资银行风险监管

一、国际外资银行信用风险监管经验

西方发达国家普遍拥有比较健全发达的银行业,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历史渊源各不相同,各国纷纷建立了各具特色的银行监管体制。通过研究美国、英国、这两个主要的西方发达国家银行业风险监管的经验,对我国建立符合新开放时期的现代化银行监管制度是不无裨益的。

1、英国在外资银行风险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

(1)比率风险监管体系

1997年,英国银行在1987年的《银行法案》授权下制定出“比率和比例风险监管体系”,所谓的比率风险监管体系是风险测评、监管措施、价值评估的综合体系,它是由英国金融服务权力机构(FinancialServicesAuthority,FSA)对银行业务、风险纪录、宏观经济环境做出综合性评估,以制定有效的监管计划和使用恰当的监管措施。

FSA参照COMELB指标和COM指标对银行进行风险初步测评。COMELB指标包括资本、资产、市场风险、盈利、债务、业务六个方面;COM指标包括控制、组织、管理三个方面。风险测评的目的在于系统地识别银行业务的固有风险,评估其风险控制的充足性和有效性,明确其组织结构与管理体制,初步建立对这些银行的监管体系。通过对银行商业风险和控制风险的评估,将银行分为四个等级(A、B、C、D),对A、B等级的银行只需要对其风险控制做出适当的监测,对C、D等级的银行则需要采取监管措施。FSA可以对C、D等级的银行采取如下监管措施。如要求银行提供全面的会计师报告、成立FSA的专家小组对银行财政、信用领域进行检查;向跨国银行的母国监管者收集相关信息、与银行高级管理层进行审慎性会晤及特别性会议讨论银行未来发展计划等。在下一次风险测评之前,FSA会对风险测评、监管体系、监管措施的使用做一次价值评估,以保证银行已完成必要的整改工作、FSA已完成监管体系中所预定的工作和监管措施被正确的执行。此外,FSA还对其监管阶段工作的有效性做出评估和复查所有银行是否仍然符合立法的最低标准。

查看全文

银行风险管控讲话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在当前这个复杂多变的国际金融形势下,举办本次北京国际金融论坛特别有意义。在国际金融形势动荡不安、世界经济面临转折的情况下,我们迎来了改革开放的第三十个年头。改革开放使我国银行业不断融入世界金融体系,也不可避免面临着全球经济金融环境的影响。回顾银行业过去三十年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思考现在面临的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展望未来我国银行业改革开放的道路,我想借此机会就三个问题发表一些看法。

一、对当前国际形势的看法

近期,国际金融危机继续深化,各国纷纷采取大规模救市行动,金融市场持续大幅波动,实体经济不断恶化。继冰岛之后,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开始受到波及,国家风险陆续显现。具体而言,国际经济金融形势面临三个方面的突出问题和困难:

第一,国际金融市场持续大幅波动。为应对危机,稳定金融市场,避免经济陷入衰退,各国政府和央行纷纷采取大规模救市措施。不过,这些救市措施并未有效恢复投资者的信心,全球金融市场仍剧烈震荡。不论是股票市场、外汇市场,还是初级产品市场,都表现为价格剧烈波动,相应金融机构损失不断扩大。截至目前,美欧大型银行机构和保险公司报出的损失已经超过7000亿美元;IMF预计次贷在全球金融业造成的损失将达到1.4万亿美元。继大型金融机构之后,美国中小银行、对冲基金等涉足结构化产品业务较深、信息披露较为滞后的金融机构的问题将陆续浮出水面。规模巨大的信用违约掉期(CDS)市场同样蕴含着巨大风险。预计未来金融机构报出的损失还将不断扩大,资本短缺问题将愈发严重。金融机构消化损失和补充资本都需要相当长的调整时间,因此,金融动荡不可能在短期内结束。

第二,金融危机显著影响实体经济。作为世界经济景气程度的先行指标,波罗的海干散货船运价格指数(BDI)已跌破1000点(2008年11月12日为824点),从前期高点(2008年5月20日为11793点)急速下跌了93%,表明金融危机已经显著影响到全球实体经济。从国别看,美国10月份零售销售下降2.8%,出现历史最大跌幅;9月份工业产量下跌2.8%,是自1974年以来的最大跌幅;美国房地产市场继续低迷,9月新屋开工指数下降6.3%,跌至17年来的最低水平,种种数据都表明美国已经陷入衰退。而英国第三季度出现了16年来的首次负增长,也处于衰退边缘。德国、日本、荷兰等国企业的利润大幅下降,已经或正在考虑减产和裁员。

查看全文

浅析银行风险监管

行和贷款者之间有着契约,贷款者到期必须连本带利归还银行。银行和储户之间也有契约,到期之时银行向储户还本付息。可是,银行两边的契约的“硬度”不一样。银行和贷款企业之间的契约比较“软”。企业还不出钱来,银行只能靠法律手段逼债,万一贷款收不回来,只好等这家企业破产之后多少拿回来一些。我国的银行和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就更软。国有企业还不出钱来而银行一筹莫展的事情已经司空见惯。可是银行和储户之间的关系就“硬”多了。除非银行破产,否则储户完全有权力拿回属于自己的资金。在某种意义上,银行把许多家企业经营风险集中到了自己身上。

银行主要面临以下几种风险:

(1)信用风险:即交易对象无力履约的风险;

(2)市场风险:是由于市场价格的变动,银行的表内和表外头寸所面临遭受损失的风险;

(3)利率风险:指银行的财务状况在利率出现不利的波动时所面对的风险;

(4)流动性风险:指银行无力为负债的减少或资产的增加提供融资,即当银行流动性不足时,它无法以合理的成本迅速增加负债或变现资产获得足够的资金,从而影响了其盈利水平的情况;

查看全文

银行风险部情况报告

年8月参加工作,本人系银行支行员工。任职风险管理部综合统计岗。

受到领导和各位前辈多方面的关心和照顾,本人参加工作半年多时间来。工作上亦受到无微不至的指导,帮助我快速的胜任岗位。

监测、评价和控制的综合管理部门,风险管理部是负责支行全面风险管理政策的落实。风险和内控的日常管理职责部门。本人任职的综合统计岗,主要负责对本行信贷资产风险状况和风险分类的统计、分析和管理;负责全行信贷数据动态管理、分析。

本人主要完成以下几个方面的信贷手工台帐的录入与核对,实际工作中。对实际发生的信贷业务明细进行动态掌控、分析和管理,以便于及时准确的获得各项信贷统计数据;对支行运行的老信贷系统进行维护和管理,对各部办录入的数据及报表进行统计及分析;提供行各项信贷资产数据及明细,完成四级分类和五级分类的统计工作和分析工作;月度为行领导以及计财处、公司部、个金部提供同业经营情况的详细数据;月度、季度、年度,独立的或配合办公室、计财处等部门对外提供各项信贷数据报表。此外,行新设了信息安全员一岗,本人即任风险管理部信息安全员,负责部门电脑网络信息安全的维护。

领导和前辈的关心照顾下,进入银行半年多时间来。本人抱着谦虚好学的态度努力工作,积极学习业务知识、掌握操作技能、适应工作岗位,基本能较好的完成本职工作和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本人是刚毕业的理科本科学生,踏上工作岗位接触全新的银行工作,面临着全新的挑战,这个过程不仅是专业的换位,更是一种思考方式和学习方法的换位,综合统计岗位上,领导和前辈的关心指导使本人认识到严谨的态度、正确的方法、积极的沟通、努力的思考,才能获得最准确的统计数据和最高的工作效率。也正是银行业这种对我而言全新的工作,提供给我一个全新的学习机会,优良的成长环境下使我能够养成在每一天的工作生活中不断学习和获取新的知识,努力了解银行业、金融业的运行规律,把所学所悟的点点滴滴运用到实际工作岗位工作中。

本人在过去的半年时间里努力向各位前辈学习业务知识,正是由于以上的认识。严谨认真的完成了本职的统计工作,做到及时、准确、完整的反映支行信贷业务情况。认真的完成了信息安全员的工作,做好了信息安全的日常维护并建立了安全员日志。努力地养成着良好的工作习惯和工作方法,近来的工作使本人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良好的工作习惯是互通的特别是工作的条理性上,受到各位前辈的指导今后还将继续努力。

查看全文

浅析外资银行风险监管经验

摘要:随着金融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各国普遍开始注重对风险的防范与管理,风险监管得到了重视并且迅速发展。与西方相比,我国银行风险监管还处于较落后的水平。2006年起我国逐步全面开放外资银行进入金融领域。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中国银行业将经历一个艰难而充满希望的调整阶段。加强对外资银行的风险监管研究成为必然需要。文章通过介绍西方发达国家进行风险监管的一些实际操作方法和技术,总结在外资银行风险监管方面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金融业全面对外开放的新时期背景,得到了一些具有启发性的结论。

关键词:外资银行风险监管巴塞尔协议

金融全球化不可避免地会对银行业的经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银行业务的跨国化增强了经营风险,也增大了监管的需要。2006年12月11日起,我国全面开放银行业,按照入世承诺,对外资银行实行国民待遇。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中国银行业将经历一个艰难而充满希望的调整阶段。但我国的风险监管体制与风险监管发达的美、英、日、法等国相比,有待进一步完善。如何改善和加强对外资银行的风险监管,控制外资银行带来的金融风险,已经成为摆在中国金融监管机构面前需要解决的迫在眉睫的问题。

一、国际外资银行信用风险监管经验

西方发达国家普遍拥有比较健全发达的银行业,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历史渊源各不相同,各国纷纷建立了各具特色的银行监管体制。通过研究美国、英国、这两个主要的西方发达国家银行业风险监管的经验,对我国建立符合新开放时期的现代化银行监管制度是不无裨益的。

1、英国在外资银行风险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

查看全文

浅论商业银行风险治理

自商业银行产生,风险就与之相伴、形影不离。随着银行业务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银行业风险也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征。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银行业则是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对金融风险的重视和认识的加深,国际银行风险管理的内涵和理念不断深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中国是处于转型过程中的发展中国家,外部经济环境较为复杂,银行业发展还很不成熟,风险的表现形式更为特殊,这对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试图通过对风险管理一般原则的分析,探讨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和基本方法。

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的金融中介组织,与一般工商企业的最大不同就在于银行利用客户的存款和其它借入款作为主要的营运资金,自有资本占比低这一特点决定了商业银行本身具有较强的内在风险特性。早期的银行业务以提供货币兑换或向那些需要流动资金的商人贴现商业票据以赚取手续费为主。银行的资金来自于自有资本或从殷实的大客户获取存款。即便这种现在看似简单的业务在当时也由于客户大部分为远洋的商人而具有较大的风险。由此可见,“银行因为承担风险而生存和繁荣,而承担风险正是银行最重要的经济职能,是银行存在的原因。”

随着现代商业银行的不断发展,银行所面临的风险对象和性质早已超越了最初的内涵。从对象上看,已经由单一的借贷产生的信用风险演变为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在内的多类型风险;从性质上看,从最初的局部风险演变为全球风险。尽管风险对象和性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总体上都可以纳入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的范畴。当然,无论如何划分风险的种类,有一点是肯定的,即风险存在于银行业务的每一个环节,商业银行提供金融服务的过程也就是承担和控制风险的过程。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是银行业务发展和人们对金融风险认识不断加深的产物。最初,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主要偏重于资产业务的风险管理,强调保持银行资产的流动性,这主要是与当时商业银行业务以资产业务,如贷款等为主有关。20世纪60年代以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点转向负债风险管理方面,强调通过使用借入资金来保持或增加资产规模和收益,既为银行扩大业务创造了条件,但也加大了银行经营的不确定性。20世纪70年代末,国际市场利率剧烈波动,单一的资产风险管理或负债风险管理已不再适用,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应运而生,突出强调对资产业务、负债业务的协调管理,通过偿还期对称、经营目标互相替代和资产分散实现总量平衡和风险控制。

80年代之后,银行风险管理理念和技术有了新的提升,人们对风险的认识更加深入。特别是银行业竞争的加剧、存贷利差变窄、衍生金融工具被广泛使用,市场环境的这些变化都显现出原有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存在的局限性。在这种情况下,表外风险管理理论、金融工程学等一系列思想、技术逐渐应用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进一步扩大了商业银行业务的范围,在风险管理方法上更多地应用数学、信息学、工程学等方法,深化了风险管理作为一门管理科学的内涵。1988年,《巴塞尔资本协议》正式出台并不断完善,标志着西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和金融监管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统一,也意味着国际银行界相对完整的风险管理原则体系基本形成

查看全文

商业银行风险管控体系研究

摘要:本文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含义,商业银行风险的类型,加强商业银行风险管控体系的建设措施等方面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进行了分析论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管控体系;建设问题;分析研究

1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含义

商业银行风险指的是商业银行在其经营过程中受到若干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银行经营取得的实际收益与预计收益的差异,这种差异会导致银行产生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是指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是管理层在制定银行战略过程中一直贯穿于银行各项经营活动中,用来识别对银行经营活动可能产生影响的未来事件中的不确定因素,根据银行经营的目标,将经营风险控制在银行可接受的范围之内的管理活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采取全面性、全员性、全程性的全面风险管理方式。

2商业银行风险的类型

2.1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

查看全文

银行风险会计对策研究论文

1997年夏季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给我国金融界敲响了警钟,使人们对于金融安全与经济安全乃至国家安全之间的关系开始有了新的认识。整顿金融秩序、重建符合市场原则的信用机制、防范与抵御金融风险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今年年初广信破产、粤企重组相继发生,海内外业界在震惊之余,更引起了对我国金融企业所面临的风险与危机的深层思考。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比例居高不下,使其普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风险。如何正视我们所面临的银行风险,采取何种措施来防范与化解这些风险,已成为当前我国银行经营管理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拟针对我国银行经营的具体情况,从会计的角度来分析引发银行经营风险的原因,探讨防范与抵御银行风险的会计对策,以期对完善与发展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实务有所裨益。

一、从会计的视角看我国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形成的根源

银行经营风险存在于银行各项业务活动的始终,银行会计工作也是自始至终贯穿于银行业务处理的全过程。我国商业银行目前所面临的令人不安的高经营风险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与会计有关的。对此,我们有如下分析意见:

(一)银行会计的职能不能得到很好发挥是引发银行风险的重要原因

l、银行会计系统会计信息反映功能欠缺,无法满足银行监控风险的需求。现代会计作为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管理信息系统,其首要的职能是客观、及时、全面地反映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为会计主体内外部的有关人士提供准确、可靠、相关的会计信息。但现时的我国银行会计系统,在会计信息的提供上远不能达到上述基本要求,不能满足银行控制风险的管理要求。其具体表现为:

(1)受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银行会计信息侧重于反映银行执行信贷计划等宏观管理的信息,而对商业银行内部经营管理所需要的微观管理信息的反映缺乏针对性和相关性;

查看全文

剖析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管制

摘要:随着银行业务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银行业风险也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征。中国是处于转型过程中的发展中国家,外部经济环境较为复杂,银行业发展还很不成熟,风险的表现形式更为特殊,这对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对风险管理一般原则的阐述,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制约因素及难点,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战略设想。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战略设想

一、风险管理的一般原则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是银行业务发展和人们对金融风险认识不断加深的产物。商业银行从产生至今,其风险管理经历了资产业务的风险管理;负债业务风险管理;资产负债业务风险管理;表外业务风险管理等阶段。其管理范围逐步扩大,管理方法日益科学。2001年巴塞尔委员会公布了《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征求意见稿(第二稿),至此,西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和金融监管理论已经基本完善和统一,国际银行界相对完整的风险管理原则体系基本形成。

《新巴塞尔协议》的基本原则集中体现了如下几个方面:(1)坚持信用风险是银行经营中面临的主要风险,但新协议开始重视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影响及其产生的破坏力,并在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公式中,分母由原来单纯反映信用风险的加权资产加上了反映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内容。(2)坚持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监管思路,在新协议中,保留了对资本的定义及资本充足率为8%的最低要求。同时,新协议放弃了1988年协议单一化的监管框架,银行和监管当局可以根据业务的复杂程度、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灵活选择使用,允许银行选择内、外部评级等。(3)充分肯定了市场具有迫使银行有效而合理分配资金和控制风险的作用,强化信息披露和市场约束。在新资本协议中,对银行的资本结构、风险状况、资本充足状况等关键信息的披露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

二、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制约因素

查看全文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探索

摘要:随着金融业的深入发展,银行的风险管理文化发挥着越来越巨大的作用先进的银行风险管理文化不仅有助于促进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高效运行,也是我国商业银行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需要。如何培育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文化已经成为摆在各家银行面前必须重视的一个大问题。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文化

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的特殊金融企业,其业务的风险程度必然要远远大于其他行!。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的银行业面临着国外先进银行的巨大冲击,中国银行业要想在这场博弈中不被打败,甚至处于上风,就必须要全方位地提高自己在经营管理等各个方面的能力。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势在必衍,而培育、发展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文化则首当其冲:

一、风险管理文化的含义及重要性

1.风险管理文化的含义。所渭风险管理文化.是一种集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理念、风险管理理念、风险管理行为和风险道德标准等要素于一体的文化力,是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商业银行要通过理念、制度、行为、物质文化四个层面大力发展风险文化.把风险管理理念贯穿于银行业务的整个流程,并内化为全行员工的自觉意识和行为习惯,使风险管理机制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风险管理文化是商业银行金融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银行风险管理的基础和前提。

2.风险管理文化的重要性。由于风险管理文化具有的渗透性、一致性、激励性和延续性等特性,深刻地影响着银行员工的风险态度、风险反应(风险信息反馈模式)、行为模式,从而影响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经营成绩效。可以说,如果没有为所有员广泛认可并愿意自觉遵守的风险管理文化.那么商业银行的一切风险管理技术无论是多么地先进,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多么地完善.都将是徒劳无功的。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