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德育范文10篇
时间:2024-04-09 04:26:1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隐性德育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幼儿园隐性德育及显性德育探讨
在以往德育教学的过程中,幼儿园教师常常运用显性德育方式,通过说教灌输的形式向幼儿讲解各种有关道德知识的内容,但是幼儿年龄较小,思维能力与理解能力相对有限,无法理解一些有难度的德育知识。隐性德育为幼儿园德育教学指明了新的实践方向,它具有灵活性、隐匿性、趣味性的特点,能弥补幼儿园显性德育教学的不足。但是教师运用单一的显性德育方式,难以达到预期目标;运用单一的隐性德育方式,则无法达到全面覆盖的效果。教师应将隐性德育和显性德育相融合,改变传统教育观念,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提升幼儿的思想道德素养,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一、注重幼儿园一日活动,促进德育融合实践
幼儿一日活动主要指幼儿在园的所有活动。教师进行德育教学时,应注意将德育融入幼儿的一日活动。教师可以在显性德育活动中,加强隐性德育的渗透,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讲授德育知识,直接呈现道德价值观念、行为规范、思想品质等内容,加强幼儿对知识的理解与认知。教师还可以在隐性德育实践中,渗透显性德育,为幼儿构建真实的实践教学情境。教师要选取适当的主题,培养幼儿正确的思维观念;组织幼儿参与蕴含深刻道德价值观念的主题活动,构建与幼儿日常生活相关的教学情境,将幼儿所掌握的德育知识或表现的道德行为作为评估指标。同时,教师可为幼儿创设能提高其文化素养的实践活动,传递相应的德育知识,提高幼儿的道德素养,发挥隐性德育作用。教师可在幼儿一日活动中将显性德育和隐性德育相融合。例如,当幼儿清早来园,没有主动与教师打招呼时,教师不必急于询问“你怎么不向老师问好?”等问题,教师可主动对幼儿说“小朋友,你好啊”,让幼儿在隐性德育的引导下,自觉回应“老师好”。当幼儿在课堂上与同伴说话而扰乱课堂秩序时,教师可通过暂停教学、轻抚幼儿肩膀等方式,使幼儿意识到自身行为的不对,渗透隐性德育。当幼儿中午进餐时,教师可要求幼儿保持进餐秩序,引导幼儿在进餐结束后自觉收拾自己的餐具,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实现显性德育的教育目标。由于幼儿的自制力较差,可能会表现出一些不文明行为,且幼儿的理解能力有限,难以认识到自身行为对他人造成的影响,因此,教师应在幼儿一日活动中,把握隐性德育和显性德育渗透的机会,对幼儿进行有效引导,培养幼儿的思想道德素养,提高德育效果。
二、利用人格感染的作用,促进德育融合实践
幼儿园德育是幼儿教师和幼儿进行思想观念互动的过程。对于幼儿来说,学习的主要方式就是模仿,幼儿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幼儿园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幼儿产生影响,教师要重视自身人格的感染作用,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发挥模范榜样的力量,进行无声的隐性德育教学。幼儿园教师还要带头践行自身所要求的道德观念与价值观念,向幼儿进行显性德育的渗透,以自身示范行为指导幼儿,形成良好的说服力,让幼儿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同时,幼儿园教师还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提高自身的人格感染力,实现显性德育和隐性德育的相互渗透。例如,幼儿园教师通过不断强化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更新思维观念,严格规范自身行为,积极学习先进的知识内容,培养正确的行为习惯,形成良好性格与工作态度,用自身高尚人格进一步感染与引导幼儿,进而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思维观念与行为举止,提高德育教育的效果。
三、强化幼儿园环境建设,促进德育融合实践
中学隐性德育课程研究
一、隐性课程的含义及国内外发展现状
词语“隐性课程”(HiddenCurriculum)首次出现在1968年美国学者杰克逊的《教室生活》一书中,而实际上杜威早期在有关论述中所谈到的“附带学习”其实就含有“隐性课程”的含义。隐性课程是指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从美国教育家杜威的相关论述中,可以得知隐性课程是指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的自然流露或形成;我国出版的《教育大辞典》对其下的定义是:学校政策及课程计划中未明确规定的、非正式和无意中习得的学校学习经验,其与“显性课程”相对。在我国,对隐性课程的有关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隐性课程”这一概念引入中国后,日益引起教育理论界的兴趣。在世纪之交,国家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新的课程观与教学观逐渐被人们所接受的背景下,教育工作者又重新审视和研究隐性课程,其进程的大体脉络是由以介绍西方理论为主转向较独立的理论探索,从理论认识层面拓展到实践操作层面。回顾我国教育发展历程,显性德育课程长期占据最主要的地位,而隐性德育课程长期以来不被重视,但不被重视并不等于不存在。虽然国内外有一些学者对隐性德育课程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对于隐性德育课程的研究和开发不够深入。目前,国内学者对隐性德育课程开发方面研究还处于一种“粗放型”的资源开发和利用水平:过多注重物质层面的隐性课程资源开发,忽视了文化、互动层面的隐性课程资源开发;在文化层面的隐性课程资源开发上,忽视了“文化”层面的隐性课程资源开发;在互动层面隐性课程资源开发上,忽视了学生与学生这一互动层面的隐性课程资源开发。
二、隐性德育课程的特点
任何一种教育的课程完整体系,是由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两部分构成的。二者的界定是根据其存在及所起作用的方式不同而划分的。显性课程是在学校的教学大纲、课程设置计划、教材形式上均有明确陈述与规定的课程,是外显的、裸露的,具有直观性,是通过学生能动的、有意识的、特定的、有规律的心理反映起作用的。相对而言,隐性德育课程具有以下特点:1.隐性德育课程是潜藏在教育体系的物质环境和精神氛围之内,没有明确陈述的课程,具有内隐性。2.隐性德育课程是融合在现有的教育体系中的潜在的教育因素,学生通过无意识的、非特定的心理反映来影响学生个体的发展。由于隐性德育课程是授课教师在安排授课内容时,有意安排在教学活动中的社会实践形式,具有一定的目的性,是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可以提前设计的,其结果也是可以预期的;但对接受教育的客体学生的影响来说,是通过无意识的心理活动而起作用的,由于个体的差异性,对作用的敏感程度不同,所以影响结果是事先难以估计的,因此又具有非预期性。
三、隐性德育课程的作用
传统的显性课程对学生德育教育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这个作用相对隐性德育课程来说是有一定的时间与范围的限制的。比如,在学科教学过程中,一些学生对某些学科不感兴趣,那么在听讲时,精力未必集中,德育渗透未必能使全体学生接受吸收,因此就存在这样的可能,即:某些显性课程对某些学生群体没产生影响,或者对学生道德品质及行为习惯的形成没有指导规避作用。而隐性德育课程则是将一个物理环境、制度环境及心理环境完全呈现给每一位学生,完全是在机会均等、自由民主的环境下接受教育,能够让学生在无意识下主动感知及获得教学经验,从而充分发挥隐性德育课程的德育功能。隐性德育课程能够将学生的智育放在一个广阔、舒适、自由、和谐的环境里,能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智力活动,让学生的智育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掘,从而加强学生对显性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整体的智力水平。另外,学生在环境优雅的校园学习,不仅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从而净化学生的心灵,而且在积极向上优美的氛围中,能够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良好品德,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论疫情下隐性德育的渗透
摘要:面对当前肆虐全球的肺炎,为了能够更好地配合国家抵御和防治肺炎的相关工作,中职院校在肺炎疫情下要重视隐性德育的渗透,对中职生实施责任教育、集体主义教育以及生命教育等,并在组织与开展的多样化教育活动中渗透更多德育教育的内容,使得中职生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与爱国主义情怀得到更好的塑造与升华,增强隐性德育教育的效果。本文主要对疫情下隐性德育教育的策略与方法进行研究,通过对隐性德育概念及内涵的认知与了解,发挥出隐性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从而制定更加切实可行的隐性德育教育的策略与方法,提升中职生的心理素质与综合品质,促进中职生取得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肺炎;隐性德育;策略;渗透;研究
在这个不平凡的2020年初,我们遭遇了肺炎病毒的袭击,全国上下共抗肺炎。而在抗击肺炎的过程中不乏很多仁人志士和最美的逆行者,舍小家、为大家,抗击在肺炎的一线,挽救一条条人命,这种不怕牺牲,舍身忘我的职业精神、爱国精神、奉献精神都是值得我们学习与效仿的。在中职德育教育过程中,如果一味的运用显性德育教育的形式与方法,学生学习的兴趣不足,能动性也得不到更好地发挥,这会影响中职生学习德育知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利于中职德育教育效果的呈现。而在中职德育教育过程中渗透隐性德育的教学内容,使得德育教育的内容在无形中得到更好的诠释,使得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得到更好地教育,塑造中职生优秀的道德素养、优秀品质与深厚的内涵,促进中职生未来的发展道路越走越宽,推动中职生取得更好地发展。
1隐性德育的概念及内涵
所谓的隐性德育,主要是指教育者运用内隐、间接或者暗含的方式来展开多种德育活动,其是正式德育教育活动之外学校以及教师所组织的各类活动,并来对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道德观等产生影响与教育的一种教学方法。隐性教育主要就是将教育意图隐藏起来,其是一种非常典型的教育艺术。隐性德育就教师将德育教育的形式与内容隐藏起来,通过多种教育活动的组织和开展,让学生在无意中受到德育教育的渗透与教育,能够更好地实现德育教育的目标。隐性德育的最大特点和优势就是没有非常明显的教育痕迹,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很容易受到影响和教育,这样更有利于实现教育的目标。
2肺炎疫情下渗透隐性德育的重要性分析
研究生隐性德育的作用力分析
一、当前研究生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研究生德育作为一项铸魂育人工程,它的使命是提高研究生的道德认知,陶冶研究生的道德情感,锻炼研究生的道德意志,培养研究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道德人格和道德行为能力。研究生作为社会人和自然人,既具有社会性,又具有主体性。为此,研究生德育必须在重视研究生群体社会性的基础上,加强对研究生主体性的研究,特别是要将德育内容、方法、形式与研究生主体需要、主体特点、主体意识及能动作用结合起来,以免陷入德育实效低下的怪圈。目前,研究生德育工作主要存在五个问题。
(一)德育目标远离现实,脱离研究生生活时代
目前,很多高校对研究生的道德教育目标定位高于本科生,认为学历越高,道德要求也应越高,把研究生德育目标定位在难以企及的高远飘渺甚至理想化的境界,不顾研究生的实际道德水平和发展需要,致使德育目的、要求与研究生现实生活相脱节,将德育目标嵌入不切实际的理想状态中。
(二)德育内容偏狭、空洞,远离研究生的日常生活
研究生德育内容应该是现实、具体、丰富和有深度的,但目前的研究生德育内容过于偏狭、空洞。其主要表现为:授课内容重复,缺乏新意;教师照本宣科,空洞说教;讲授内容宏大,脱离现实。这就造成研究生德育内容空泛、方式机械、成效低下,易使研究生产生逆反心理。
隐性德育及德育课程改革探讨论文
摘要:隐性德育是隐性课程的一部分,它作为重要的一种教学资源已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研究。但隐性德育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影响。已远远超过显性德育所预期的目的.它的全面实施,会给学校教育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因而呼唤现行德育课程改革。
关键词:隐性德育;德育功能;课程改革;价值取向
学校是实施以德治国方略的重要阵地,是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主战场。我们的学校德育从内容到形式既全面又精致的德育体系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接班人。改革开放以后,学校德育在多元化的道德环境中,出现了与显性德育并存的隐性德育,并对年青一代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管是正面还是负面.都将远远超出显性德育的期望效果。
一、隐性德育及其功能
目前对隐性德育的概念还没有一致的说法,本文是借鉴我国西南师范大学靳玉乐教授关于“潜在课程”的界定。从“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阶级的要求,有计划、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受教育者施加道德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自身的努力使一定的社会思想、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中引申出来的。所谓隐性德育.是通过社会和社会关系结构的各种环境有意或无意、自觉或不自觉地传递给受教育者的非规定性的信息影响活动。隐性德育作为一种独立的德育形态,就其内涵来说,它是非学术性的,不直接规定学科内容。也不直接决定受教育者学业的进程。它更多是属于非实体性的精神文化,如社会公德、行为规范、道德氛围等.它是显性德育之外所获得的一切德育成效,是显性德育本身或显性德育以外的隐蔽的、无意识的或被受教育者完全认可的那部分信息。其外延不仅超出学校显性德育所规定的范围,而且延伸到社会上各种不确定的却又对受教育者发生潜移默化影响的非规定性的信息。因此。就其外延来说,可以把隐性德育分为如下几大类:
一是学校层面的隐性德育,包括:(一)显性德育课程背后隐含的隐性德育。学校显性德育课程大体有如下三种:一是各种“正规”的政治理论如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课、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等。二是校外与课外的各种班团活动、校内外的德育活动及各种集会与活动中的道德教育。三是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因素。教育者在显性德育课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理论灌输和说理教育时,传递了很多自认为有用的东西,但受教育者“学会”的或“获得”的并不一定就是这些课程的设计者和传授者所预期的结果。可能是设计者和传授者所预期的东西,也可能是部分甚至完全与预期教育目的相反的东西。这“相反的东西”就是这些显性德育课程背后的隐性德育内容的反映,如宿舍生活、治学态度等品德养成教育。(二)是“硬件”——空间规划的隐性德育。它指的是学校建筑物、教学设施、生态环境和校园规划等物质方面的“硬件”和空间环境方面的布局,对受教育者所发生的潜移默化的隐性作用。校容校貌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与反映着教育者(尤其是学校领导)的价值取向,因此,教育社会学家科尔指出:“物体在空间里的摆放并不是随心所欲的,房间以其物理形式表示着该场所与物体的精神灵魂。一位教师的房间可以告诉我们他的性格以及他正在干什么。的确,“硬环境”起着隐性德育的作用。(三)是“软件”——精神形态的隐性德育。“软件”是指一种“软环境”的规划,这种“软环境”主要包括制度形态层面的和精神形态层面的两种隐性德育。制度形态层面的隐性德育.主要是指学校的各种规章、规则、规范和领导、教学、生活与一切活动,以及教育评价等多种组织方式的隐蔽形式.影响着受教育的思想观点、价值观念、道德品性与行为方式。例如在受教育者的操行评定中,大都写着迟到、旷课扣多少分等.但在做好事等方面却可以累计加分,分数互相抵消甚至加分比减分更多时,能宣布他(她)操行好还是不好?又如我们的考评制度中对受教育者考试作弊采取的“不能参加正常补考”等的处罚措施,其本意是为了教育受教育者,严肃考场纪律,加强考风建设。而考生除了“不能参加正常补考”外.还可以参加最后一次性补考,只要考生在这“最后一次补考”中“努力学习”,通过了就照样可以毕业。这种考评制度除了给受教育者“平时可以不学习,主要最后关头努力一跃就可以,平时的迟到、旷课又算得了什么”的一个负面隐性德育信息外,就没有什么有意义的作用。精神形态层面的隐性德育,是指集中体现和反映学校的历史传统、精神风貌、校园特征.以及学校成员共同持有的目标追求、价值体系、道德情感和行为模式等,对受教育者发生深刻的、非规定性影响的校风班风、教风学风、师生关系、教师人格等精神、心理因素。“它所传载、倡导的道德价值和校园精神已浸透和附着在校园内的多种环境因素及学校成员身上.而且赋予学校以特有的个性魅力,从而使生活在其中的每位学生都深刻影响。”
隐性德育在高中德育的作用
摘要:从德育教学方式来看,我们可以将其分为显性德育和隐性德育这两种。在传统高中德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一直采用明确的形式或开展明确的活动来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德育内容,尽管隐性德育比不上显性教育教育实效快,但是其在日常教学渗透中却能逐步深入学生的学习、生活,在长期的德育积累中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教师除了向学生进行显性德育之外,还要将隐性教育思想引入其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心灵的洗涤。
关键词:隐性德育;高中教师;德育教育;政教处
众所周知,政教处是主抓学生德育的职能机构,是完成学校各项德育工作的主要部门。在高中阶段,政教处要发挥其应有的职能,引导教师将的体育渗透到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借此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所谓的德育主要是指教师根据一定的社会实际和受教育者的实际需要,遵循受教育者品性形成的规律,采用言传身教的方式,通过内化和外化是受教育者在思想道德方面有所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一般采取显性德育来形式来直观地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忽视了隐性德育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感染的作用。那么,隐性德育为什么要应用于高中德育教育之中呢?有何必要性呢?
一、以隐性德育缓解高中生的矛盾心理
高中阶段的学生在高考的压力下,其心理会出现很多问题,诸如叛逆、敏感等。隐性德育与显性德育内容相比,“隐”是其最大的特征。隐性德育将德育内容、目的、方法等隐藏在学校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倘若教师按照知识教学的方式直接将德育内容灌输给学生,强迫学生接受德育内容,那么只有使其产生逆反心理,正如俗话说的“强按牛头不喝水”。由此可以看出隐性德育比显性德育更具优越性[1]。(一)借助德育缓解思想上的叛逆性。尽管高中生其心理发展趋向成熟,但他们极还是希望获得教师的关心、关注,他们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的。这就需要教师在组织教学的时候完善教学环境,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发展的平台。但事与愿违,教师为了使学生能在学校教学中获得有效发展,常常会不自觉地忽视学生这种对自主的追求,以强制性手段来强迫学生学习、发展。此时,学生心理需求与教师的教学方式产生冲突,叛逆心理自然就产生了。德育工作的开展要求教师多给学生一点关爱,一点体谅。关爱与体谅是无形的,是落实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的,此时就需要教师发挥隐性德育教育的作用,将爱与体谅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日常教学活动之中,如此方可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作为政教处工作人员,我在发现学生出现违纪情况的时候,不会直接向班主任或者家长告状,而是与该学生谈谈心,了解其作出这种行为的原因,设身处地地引导学生思考这种违纪行为的后果,如此在我的一点一滴的引导下,学生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提高了其思想觉悟。与此同时,我还会对那些在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借此为其学习扫清障碍,避免其为了追求物质而走上歧途。除此之外,教师作为德育工作的主要组织者,其自身的言行举止对学生有着重要影响,我会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要发挥自身的人格魅力,从自身素质出发,以身作则,身先垂范为学生做出榜样,使学生能在日常学习中观察对我的行为进行观察与模仿,如此在自由的环境中他们自然会主动获取德育内容。而且,这样的行为要求来要落实到每一位班主任和执教教师身上,充分发挥教师的育人作用[2]。(二)借助德育缓解心理上的冲突性。高中生常常会觉得自己已经长大成人了,可以凭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来处理各种事情。但是事实上,学生高看了自己的能力,他们在有限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之上是无法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来解决所有事情的,此时他们会处于一种理想与现实、成熟与幼稚的矛盾冲突之中。此时,倘若教师还使用严格的德育教育手段,将需要遵守的道德规范以规章制度的方式一一呈现在学生面前,并要求学生一步一步践行德育内容,那么这种矛盾不但不能解决,反而会激化。此时,教师就需要利用隐性德育的特点,将德育目的、内容隐藏起来,以退为进,使学生在一种无意识地状态下主动接受德育内容,以此,在丰富的德育内容积累下,学生的心理素质自然会有所发展,其认知自然会有所发展,那么,心理上的冲突也会随着德育的发展得到缓解。为了实现这一点,我会组织各班主任借助周末播放极具教育价值的电影,使其在生动直观的画面中受到认知冲突,借此在积累大量的隐性的情感教育的基础上,使其自主地掌握为人处世的方法。在正确方法的引导下,逐步使学生的心理走向成熟。
二、以隐性德育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
隐性德育课程分析论文
一
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起,国外一些课程专家经过研究逐渐认识到,学生除了在学校安排或教师指导下从教师教课和教科书中学习外,他们还从学校的制度特征、集体生活、学校的气氛中受到影响。有计划、有意识的课堂教学有时会产生与之相反的“无意识的学习结果”;课程内容无形受到社会价值体系、意识形态的过滤;学校规范、课堂纪律也渗透或折射出价值观、道德观的要求。人们认为这些因素以隐蔽的、潜在的、渗透的方式作用于学校生活中的每一个学生。1968年,美国教育社会学家杰克逊在其专著《班级生活》(Lifeinclassroom)中首次提出隐性课程(hiddencurriculum)的概念。杰克逊运用隐性课程概念揭示与探讨了学校中的守则、常规与章程的作用,并指出学校生活中的群体、表扬与权威这三个特征对于学生有着无形的影响与支配作用[1]。由于隐性课程“不仅展现了班级课程中以前未认可的成分,而且还由于它提醒我们注意了过去学校在其中起重要作用的各种未被发现的方式”[2],因此,“隐性课程”成为课程领域中新崛起的研究课题,课程理论家、教育哲学家等纷纷撰文论述,并出现了大量与隐性课程相类似的术语,如隐含课程(implicitcurriculum)、内隐课程(covertcurriculum)、无形课程(inrisiblecurriculum)、潜在课程(latentcurriculum)、非正式课程(imformalcurriculum)、非正规课程(unofficalcurriculum)等等。问题与争论掀起了隐性课程研究的热潮。1977年以后,隐性课程理论形成了三个较有影响的理论派别,即结构—功能论,现象—注释学及社会批判理论,它们对隐性课程的定义、结构、功能均在自己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上作出了不同的解释。
杰克逊在提出隐性课程概念时说,学生从学校生活中不仅学到了读、写、算等文化知识,而且获得了态度、动机、价值和其它心理的成长。那么,这些价值、规范、态度、动机是从哪里获得的呢?并非是学术课程中获得的,而是经由学校的非学术方面,暗默中、潜在中不直接地传递给儿童。杰克逊把这种“非正式的文化传递称为隐性课程。往后,随着隐性课程理论研究的深入,人们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众多的定义。按照权威性的《国际教育百科全书》的看法,所谓潜在课程,一般是指形成学生的非正式学习的各个要素,如师生关系、能力分组,课堂规则与程序、隐喻的教科书内容、学生的性别差异以及课堂奖励方式等。这些要素在学校课程手册中没有得到明确的规定,它们被看作是一部分隐藏的、无意的甚或是完全没有得到承认的学校生活经验,但又经常地有效地对学生发挥着影响。
由于研究者角度不一而使隐性课程缺乏统一的定义。为了更具体地理解隐性课程,特作以下几点说明。
(一)隐性课程作为课程的一个下位概念,是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外延不能超出课程所规定的范围。尽管课程定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既然作为课程,一般都囿于学校情景之中,就“学校课程”而言,是学校情景中获得的全部经验。因此,像我国一些学者提出隐性课程是一种教育影响因素而把家庭、社会的影响包含在内的看法是不准确的。隐性课程是学校经验中的一部分。
(二)隐性课程就其内涵来讲,是非学术性的,它不直接指向学科内容,也不直接决定学生学业的成败,它更多地是属于非实体性的精神文化,如社会准则、行为规范、道德气氛等。有人认为,隐性课程是指在学校中除正规课程之外所学习的一切东西,是学校经验中隐蔽的、无意识的或未被完全认可的那部分经验”。[3]
高校隐性德育课程探讨
摘要:隐性课程即潜在课程,与显性课程相对,其主要特征为非预期性与潜在性,通常反映和表现在环境、氛围、情境等地方,潜移默化地影响教育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干扰或促进教育目标的达成。本文简要探讨了高效隐性德育课程的实质与运行机制。
关键词:高效隐性德育课程;运行机制;实质;价值;心理情感
隐性课程与德育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隐性课程从根本上来看就是一种有目的性的影响。德育影响对隐性课程来说是不可缺少的核心部分,想要真正的接触和理解高校隐性课程一定要先意识到德育影响的重要性。高校隐性德育课程中的实质就是指隐性课程的外在标志和内在特征,这是与其他事物最基本的区别。高校中的显性德育教育,即正式德育教育普遍是以文本或教材方式出现,隐性的德育课程则是以实践或活动的形式展现。
1隐性德育课程最具有代表性的内在特征
1.1教学目标的实践性。隐性德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与普通的德育课程高度统一的,其终极目标都是为了使大学生拥有良好的品行与健康的人格[1]。虽然两者都是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德育综合素质,但是在目标的具体方向上还是有一定区别的。隐性德育课程目标的指向更加偏向于价值观、态度、情感等方面,并将其自然而然地融入教育方法和教育过程中。而课程目标本身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拆分来看主要包括知识与理论、方法与过程、价值观与内心情感态度三大方面,这三大方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既是一个整体又是不同纬度。从隐性教育课程的目标指向上来说,普通、正式的德育课程相对于隐性德育课程,更重视知识与理论目的的达成,更倾注于对正确道德价值观的树立与灌输[2]。隐性德育教育课程的侧重点更偏向于潜移默化地去养成大学生内心及精神方面的素养,偏好于道德价值观的树立、情感的激发、态度的改变等。此外,隐性德育课程不要求一蹴而就地完成课程目标,而是自然而然地将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教育手段、过程指正融合,其目标指向更具有实践性。1.2教学内容的多样性。隐性德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不同于正式的德育课程有明确的载体,隐性德育课程的教学内容是不明显的,并且没有一个完整的、清晰的知识体系。这也代表着隐性德育课程是蕴藏、依附于各个高校关系结构的不同要素中,无论是物质上、制度上、行为上、精神上或是文化上的,都可以作为隐性德育课程教学内容的载体,并通过这些载体和要素进行有效的渗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判断力。隐性德育课程的教学内容是多样的,也是有针对性的,能够在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同时,传授学生正确的生活经验。1.3情感投入的独特性。隐性德育课程有着明显的情感独特性和人本性,这是隐性德育课程与正式德育课程的最大区别之一,更是隐性德育课程的核心价值所在。人本性是以学生为课程主体,以人为本,保障学生在课程中的主导地位。隐性德育课程能够最大程度上尊重学生的内心想法和真情实感,遵循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通过调动大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对话交流和实践反思,以此得到提升、认同和领悟,从而促使其个性化地全方面发展,现代教育的根本教学价值也正是如此。在隐性德育课程中,学生们无一不投入了自身不同的、浓厚的情感,这正突出了隐性德育课程中情感性的核心地位。在隐性德育课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收获品德上的提升,还能够得到情感的体验,因此情感上的体验也是隐性德育课程中最大的亮点和特点。1.4教学过程的自然性。隐性德育教学是通过非直接的、暗示或隐藏的方式自然地开展,通过不同个体的自觉接受、自主选择,在感悟、体味和反思中达成教育目标。同时,隐性德育课程更加具有多端性,课程内容的触发点可以从任意一种心理波动或心理节点开始,无论是行、意、情、知都可以触发课程内容。正因如此,隐性德育课程是最具有主体性的教学手段。隐性德育课程都是在平等、民主的状态与氛围下进行的,每个学生在课程中都是通过自主的方式接受信息,而不是被动接受。这种教育环境下,每个人都是教育者,每个人也都是接受者。学生的知识结构与自身素质是存在差异的,这也导致学生对于信息的处理与理解都是不同的,在隐性德育课程中能够因人施教。1.5教学结果的复杂性。隐性德育课程中的教学载体十分广泛、复杂,其中不仅包含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等可控因素,还包括不可控因素。因此,隐性德育课程的影响结果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即有可能会达到积极性的促进效果,也有可能会产生消极性的阻碍效果[3]。高校隐性德育教育课程十分符合大学生的内心需求与心理特征,它能够间接性地、有效地去影响大学生,使大学生能够通过非特定的、无意识的心理反应得到道德经验和感受,进一步衍生出道德观、价值观与判断力,从而客观地达到课程目的。隐性德育课程是通过传递给学生道德的态度、情感、判断力、价值观来影响学生。由此可见,隐性德育课程的教育结果具有非预见的特征。
2隐性德育课程最有代表性的外在标志
现行隐性德育教学改革论文
摘要:隐性德育是隐性课程的一部分,它作为重要的一种教学资源已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研究。但隐性德育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影响。已远远超过显性德育所预期的目的.它的全面实施,会给学校教育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因而呼唤现行德育课程改革。
关键词:隐性德育;德育功能;课程改革;价值取向
学校是实施以德治国方略的重要阵地,是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主战场。我们的学校德育从内容到形式既全面又精致的德育体系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接班人。改革开放以后,学校德育在多元化的道德环境中,出现了与显性德育并存的隐性德育,并对年青一代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管是正面还是负面.都将远远超出显性德育的期望效果。
一、隐性德育及其功能
目前对隐性德育的概念还没有一致的说法,本文是借鉴我国西南师范大学靳玉乐教授关于“潜在课程”的界定。从“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阶级的要求,有计划、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受教育者施加道德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自身的努力使一定的社会思想、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中引申出来的。所谓隐性德育,是通过社会和社会关系结构的各种环境有意或无意、自觉或不自觉地传递给受教育者的非规定性的信息影响活动。隐性德育作为一种独立的德育形态,就其内涵来说,它是非学术性的,不直接规定学科内容。也不直接决定受教育者学业的进程。它更多是属于非实体性的精神文化,如社会公德、行为规范、道德氛围等.它是显性德育之外所获得的一切德育成效,是显性德育本身或显性德育以外的隐蔽的、无意识的或被受教育者完全认可的那部分信息。其外延不仅超出学校显性德育所规定的范围,而且延伸到社会上各种不确定的却又对受教育者发生潜移默化影响的非规定性的信息。因此。就其外延来说,可以把隐性德育分为如下几大类:
一是学校层面的隐性德育,包括:(一)显性德育课程背后隐含的隐性德育。学校显性德育课程大体有如下三种:一是各种“正规”的政治理论如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课、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等。二是校外与课外的各种班团活动、校内外的德育活动及各种集会与活动中的道德教育。三是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因素。教育者在显性德育课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理论灌输和说理教育时,传递了很多自认为有用的东西,但受教育者“学会”的或“获得”的并不一定就是这些课程的设计者和传授者所预期的结果。可能是设计者和传授者所预期的东西,也可能是部分甚至完全与预期教育目的相反的东西。这“相反的东西”就是这些显性德育课程背后的隐性德育内容的反映,如宿舍生活、治学态度等品德养成教育。(二)是“硬件”——空间规划的隐性德育。它指的是学校建筑物、教学设施、生态环境和校园规划等物质方面的“硬件”和空间环境方面的布局,对受教育者所发生的潜移默化的隐性作用。校容校貌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与反映着教育者(尤其是学校领导)的价值取向,因此,教育社会学家科尔指出:“物体在空间里的摆放并不是随心所欲的,房间以其物理形式表示着该场所与物体的精神灵魂。一位教师的房间可以告诉我们他的性格以及他正在干什么。的确,“硬环境”起着隐性德育的作用。(三)是“软件”——精神形态的隐性德育。“软件”是指一种“软环境”的规划,这种“软环境”主要包括制度形态层面的和精神形态层面的两种隐性德育。制度形态层面的隐性德育.主要是指学校的各种规章、规则、规范和领导、教学、生活与一切活动,以及教育评价等多种组织方式的隐蔽形式.影响着受教育的思想观点、价值观念、道德品性与行为方式。例如在受教育者的操行评定中,大都写着迟到、旷课扣多少分等.但在做好事等方面却可以累计加分,分数互相抵消甚至加分比减分更多时,能宣布他(她)操行好还是不好?又如我们的考评制度中对受教育者考试作弊采取的“不能参加正常补考”等的处罚措施,其本意是为了教育受教育者,严肃考场纪律,加强考风建设。而考生除了“不能参加正常补考”外.还可以参加最后一次性补考,只要考生在这“最后一次补考”中“努力学习”,通过了就照样可以毕业。这种考评制度除了给受教育者“平时可以不学习,主要最后关头努力一跃就可以,平时的迟到、旷课又算得了什么”的一个负面隐性德育信息外,就没有什么有意义的作用。精神形态层面的隐性德育,是指集中体现和反映学校的历史传统、精神风貌、校园特征.以及学校成员共同持有的目标追求、价值体系、道德情感和行为模式等,对受教育者发生深刻的、非规定性影响的校风班风、教风学风、师生关系、教师人格等精神、心理因素。“它所传载、倡导的道德价值和校园精神已浸透和附着在校园内的多种环境因素及学校成员身上.而且赋予学校以特有的个性魅力,从而使生活在其中的每位学生都深刻影响。”
高职院校学生隐性德育模式探究
摘要:随着新媒体日新月异的发展,微信、微博等自媒体走进了高职院校,“95后”网络“原住民”变成了手机党,吃饭、走路,甚至课堂上都时刻关注着手机消息推送。在此背景下,传统的思政德育模式受到了极大冲击,如何应对自媒体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创新思政德育模式,提升思政教育实效性,是高职思政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自媒体;高职院校;隐性德育
1几则案例引发的思考
案例一:大学生建微信群,每天线上打卡督促背单词近日,湖北大学有一群学生自发组建了一个微信群,相约每天完成背单词任务,并将任务完成情况上传至群里互相监督。湖北大学2016级应用统计学的张某每天坚持背50个新单词,“加入活动的同学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规定每天背单词的数量。在群友的相互监督下,大家背单词的积极性大增。”活动发起人、湖北大学2016级档案学专业学生王某介绍,每个参与成员必须缴纳18.8元的“押金”,连续坚持背25天单词,会将“押金”如数退还,“如果一天没有签到打卡,我们会从押金里扣除一部分费用,活动结束后以微信红包的形式奖励那些坚持背单词的同学”。“除了湖北大学的学生,我们也吸引了中国海洋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的学生。”王某告诉记者,从1月25日活动开始到2月2日,已有27人加入微信群,每人每天坚持打卡,从未有人偷懒。案例二:女大学生利用微信诈骗获刑3年通过电信网络方式,一名在校大学生多次诈骗他人财物。因犯诈骗罪,广东省中山市第二人民法院一审判处其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一万元。法院调查显示,这名湖南籍女大学生胡某去年4月至7月期间,在微信朋友圈“手机话费可以100充200”“交纳少量手续费即可领取数千元不等且不必还款的贷款”等虚假信息,引诱被害人加其为好友,后以帮助利用平台漏洞领取不用还款的贷款,或以帮助低价充话费为由,骗取被害人30元至200余元不等的费用。通过以上案例可知,自媒体如同一把双刃剑,给大学生的未来带来契机,也为高校思政工作带来挑战。同时,促成了各种隐性德育资源的形成,作为高校思政工作者,对相关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可以有效增强高职院校德育的实效性。
2自媒体背景下高职院校实施隐性德育的优势
隐性德育是近年来新兴的一个概念,相对于显性德育而提出的。相比较于传统的面授“灌输式”显性德育,隐性德育则是将教育理念潜藏在受教育者的社会实践中,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受教育者以愉悦、主动的姿态去接受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而在自媒体的背景下,其为高职德育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切入点,可以有效地弥补显性德育的不足。2.1突破传统教育的时空桎梏。显性德育主要是通过课堂思政课面授的方式进行,而高职院校教学时间仅有三年,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使得校内理论课时间进一步压缩。离校实习期间,辅导员老师碍于空间的桎梏,无法持续地进行思想辅导。因此,对高职院校而言,期望依靠课堂教学让学生接受系统的思政教育,提高广大学子的思想意识颇有难度。正因为德育的时空缺位与断裂,导致近年来高职学生诚信意识不容乐观,在校期间迟到、旷课、考试作弊比比皆是,毕业后频频跳槽、毁约屡见不鲜。如何填补显性德育的时间空缺,为社会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一线工作人员,要求高职思政工作者必须创新德育模式。而在自媒体背景下,隐性德育恰好解决了此困境,其可以利用自媒体作为载体,让高职教育者突破时空的限制,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让学生获取思想教育,具体模式见下文详述。2.2符合高职学生的个性特征。首先,随着经济的发展,“95后”高职学生大多家庭环境比较优越,且多为独生子女,铸就了这一代年轻人自我意识强、渴望平等与独立的性格特征,传统自上而下的“灌输式”思政教育模式容易引起他们的反感。笔者通过和所在院校的学生访谈了解到,即使老师在思政课堂上讲述的理念是对的,但是说教式教育模式却让他们内心厌烦,从而拒绝认同讲授的内容,导致思政课堂的实效性大为下降。而隐性德育却恰巧避开这一点,其通过含蓄蕴藉的方式传播价值理念,让思政教育更接地气,从而增强了受教育者的内心认同感。其次,高职学生较本科学生来说,理论成绩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笔者通过多年的工作实践了解到,很多高职学生宁可出去从事苦、重、累的兼职也不愿意坐在教室上课。可见,对高职学生的教育重在实践,要把握课下时间,通过高职学生熟知的自媒体平台持久地、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三观的形成,达到“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的效果。最后,这一代的高职学生可谓是网络“原住民”,看纸质书不如看电子书,现实的世界不如网络中的“二次元”,面对面聊天聚会不如刷朋友圈、发语音……总之,虚拟的网络世界更具有吸引力。与其急功近利让他们彻底放下手机,远离网络世界,不如“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变“堵”为“疏”,利用网络自媒体去开展隐性德育,从而循序渐进的培养“95后”“手机党”健康的生活习惯,影响他们高尚思想品德的形成。2.3有利于把握当代高职学生真实思想动态。自媒体门槛低,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发声主体,传播自己的意识形态,获得外界的关注。大部分自媒体非实名制,又完美地隐藏了发声者的真实身份,让自媒体人既可以获得被关注的满足感,又不需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自媒体平台这一特征正好契合了大部分高职学生自卑却又渴望认同的内心需求。如前文所述,大多数高职学生都是高中时期老师眼中的“差生”,长期被否认带来的挫败感让他们普遍内心自卑,恐惧或者不愿在人前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但是“95后”年轻人乐于表达自我、渴望认同的性格特征让高职学生希冀通过一种能隐藏真实自我的渠道去展示自己。自媒体恰好提供了这一平台,笔者通过访谈发现,一些平时比较内向的高职学生却乐于在微博上抒情明志,在师生恳谈会上不愿发言的同学却乐于在校园贴吧上提建议。虽然通过自媒体平台的表意有些主观色彩,但却是学生的真实想法。高职思政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自媒体平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使思政工作更具针对性。同时,还可以借助自媒体与学生互动,拉近师生距离,更好地开展隐性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