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存款范文10篇
时间:2024-04-09 04:01:1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银行存款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银行存款冻结问题
我国的《民事诉讼法》、最高院关于适用民诉法的司法解释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中对于银行存款均规定了人民法院在执行程序中有查询、冻结、扣划的执行措施,并且《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中第28条规定:“对已被人民法院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其他人民法院可以进行轮候查封、扣押、冻结。查封、扣押、冻结解除的,登记在先的轮候查封、扣押、冻结即自动生效。其他人民法院对已登记的财产进行轮候查封、扣押、冻结的,应当通知有关登记机关协助进行轮候登记,实施查封、扣押、冻结的人民法院应当允许其他人民法院查阅有关文书和记录。其他人民法院对没有登记的财产进行轮候查封、扣押、冻结的,应当制作笔录,并经实施查封、扣押、冻结的人民法院执行人员及被执行人签字,或者书面通知实施查封、扣押、冻结的人民法院。”这就为执行程序中对银行存款进行轮候冻结提供了法律依据,而在执行工作的实践中,对于被执行人的银行存款,尤其是发放工资的银行帐户的轮候冻结措施却存在着应用难,甚至是无法应用的问题,这也就是此款规定中有关银行存款轮候冻结的规定成为一款无法实现的空条文,笔者也仅就在执行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思考。
一、轮候冻结的条件
按照最高院的司法解释第28条的规定,对银行存款的轮候冻结应符合以下条件:
1、轮候冻结的存款已被本院或其他法院另案采取冻结措施;
2、轮候冻结的生效以先前采取冻结措施的另案执行程序终结为前提;
3、轮候冻结应向有协助义务的金融机构或其他有储蓄单位送达法律文书,登记在册。
商业银行存款产品创新分析论文
一、我国存款产品现状及美国创新经验
我国商业银行的存款业务品种十分单调,近年来,虽然开辟了网上银行、电子银行、电话银行等新兴服务渠道,也围绕存款帐户增设了缴费、银证通、银基通等项目,侧重开展了以为主的中间业务,但整体来讲,仍处于存款产品开发的初始阶段。
从存款要素构成来看,仅为利率和期限。在人民银行控制利率的背景下,存款产品也惟一取决于期限,客户对期限选择的确定,也就决定了利率。这种模糊型的定价方式,缺乏对优良客户的优惠条件,无法满足不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以美国为例,美国商业银行的创新步伐远远快于我国,其围绕存款的流动性、收益性开发的新型存款帐户,使活期存款与定期存款界线更加模糊,为客户提供了最有效、最便捷、最低成本的存款服务。
1.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创新规避法律和联储监管,尽快适应经济环境变化
美国曾经严格管制银行吸储利率。从上世纪60年代起,资本市场快速发展、通货膨胀迅速加剧,银行普遍面临着流动性困难和信贷资金缺乏的局面,迫切需要设计新型的存款产品。可转让大额存单(CD)、可转让提款通知书(NOW)、欧洲美元存款、银行关联机构票据买卖、回购协议等产品都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为银行带来了丰厚的资金和利润。可以看到,美国银行从市场实际状况出发,进行存款设计,使产品能在联储与法律制定的规则框架下,绕过规则的不利约束,带动了监管的创新。
银行存款风险审计方案
为进一步完善本行的内控管理,强化存款风险控制,防范欺诈、盗窃和挪用客户存款案件,根据《银行业金融机构建立存款风险滚动式检查制度的指导意见》、《银行存款风险滚动式检查管理办法》规定,拟对本行存款风险进行专项审计。为确保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审计方案。
一、审计对象
不写
二、审计范围
不写
三、审计主要内容
探究银行存款保险体制
存款保险是指符合条件的存款式金融机构(主要是商业银行)在按规定缴纳保险费后,存款保险机构对其吸收的合规存款给予保险,一旦投保金融机构倒闭,存款人可得到一定的赔偿[1]。存款保险制度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20世纪30年代世界金融危机爆发,美国大量银行倒闭,为此,美国设立“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以防止大规模的银行挤兑。目前,全球共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存款保险制度。
一、存款保险制度的作用
一般来说,存款保险制度的目标在于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和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美国1933年《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把建立存款保险公司的目的表述为:(1)重振公众对银行体系的信心;(2)保护存款人的利益;(3)监督并促使银行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经营活动。日本《存款保险法修改法案》第一条明确规定存款保险制度的目的是: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在金融机构停止支付存款的时候,存款保险机构必须对金融机构支付必要的保险金,并对破产金融机构的合并或业务转让进行适当的资金援助,以维护信用秩序[2]。具体来说,存款保险的主要作用可以归纳为:
(一)存款保险可以提高公众对银行体系的信心。如果某银行出现支付危机,由于银行具有队列顺序原则,存款者就有强烈的优先取款的意愿,于是争先恐后的去银行取款,从而造成银行挤兑,又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一家银行出现挤兑,会使公众对其它具有清偿能力的银行产生怀疑,以至于使得健康的银行也发生挤兑。因此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提高公众对银行体系的信心,才能减少银行出现问题时的挤兑行为,防止个别银行倒闭的传染效应,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
(二)保护存款者尤其是小额存款者的利益。存款保险制度的基本功能就是保护存款者的利益。存款人相对于银行来说处于信息不对称劣势的一方,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存款者很难做到自我保护。特别是小额存款者由于自身知识的局限性和难以获得银行经营和其他信息,无法对其存款的风险做出准确的判断,更易出现挤兑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存款保险制度可以为其提供保护,即使银行破产倒闭,存款者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补偿。
(三)救助和处置有问题的投保银行。存款保险机构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协助金融监管部门处置投保银行的金融风险。当某个投保银行出现经营危机时,存款保险公司会根据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处置方式,比如流动性支持、促进兼并、清算赔付等,以化解金融风险或阻止风险蔓延。
商业银行存款产品设计论文
首先,存款产品的创新通过其构成要素的不同组合就可以实现。美国银行存款产品的构成要素一般包括:期限、开户起点要求、日均余额/联合余额、优惠(减免账户管理费、免费签发若干次支票、利率优惠等)、惩罚(收账户管理费、降低利率)等。这些基本要素不同的排列组合就形成了美国银行市场上多种多样的存款产品。换言之,对这几种要素进行重新组合,赋予不同的内容就是对存款产品的创新。美国银行一直以来都努力围绕着存款产品的流动性和收益性进行创新。如本文前面提到的1970年由美国马萨诸塞州互助储蓄银行推出的一种新型活期存款账户——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NegotiableOrderofWithdrawalAccount——NOWAccount)。该账户实际上是一种不使用支票的支票账户,是对活期存款的一种创新。它的创新体现在既可使客户享受到转账结算的便利,同时又可取得利息收入。还有八十年代的新型活期存款帐户——超级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SuperNOWAccount),就是在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的基础上提高了银行所支付的利息,并且多了能够随意签发支票的功能。这两种账户是美国银行业历史上较为经典的创新,体现出了存款产品各构成要素之间不同组合的强大的创新功能。
其次,注重市场细分。不同的存款人的需求是不同的,有的存款人看重帐户所能支付的利息,有的则看重账户的支付功能;有的存款人每月需要签发很多张支票,有的则很少签发支票。美国银行在设计其存款产品时非常注重这样的需求导向。如花旗银行的两种支票账户:BasicChecking适合每月签发支票次数有限且无法达到银行规定的帐户余额要求的存款人群体,而TheCitibankAccount是针对能够满足余额要求,而且每月需要签发多张支票的存款人设计的。或者,当存款人既能获得一定的利息,同时也能够满足银行的帐户余额要求时,他就会选择TheCitibankAccount。不同规模的银行,存款产品设计的不同也体现银行选择的客户群体的不同。大银行的付息帐户余额要求要明显高于小银行(社区银行),这是因为大银行所希望吸引的客户群主要是市场上较为高端的,能保持高存款余额的那一部分客户;而小银行面对的主要是当地的社区居民,他们难以满足大银行的高余额要求。
第三,账户余额要求的作用突出。首先,稳定的资金来源是银行持续经营获利的重要源泉。账户余额要求是美国银行衡量对存款人所开立账户收费与否的一个标准。当存款人的帐户余额能够达到银行要求时,银行就会免收其账户管理费;反之,存款人就会被收取一个月5美元至15美元不等的账户管理费。而且,对于一些高余额要求的账户,银行还会对满足余额要求的存款人减免支票费、ATM跨行交易费、账单费等等。这些诱人的条件使得存款人会主动考虑取款的次数和频率,尽量保持自身帐户余额不低于银行要求,银行稳定和持续的资金来源同时也就得到了进一步的保证。其次,美国银行考察存款人账户余额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要求存款人的单个账户满足最低余额要求;二是要求存款人在本银行开立的所有账户余额加总后满足一个最低要求,即联合账户余额要求。一般来说银行都会选择实行联合账户余额要求+单个账户最低余额要求。这样的做法有一个极大的好处,就是吸引存款人在一家银行尽可能多的开立不同功能的账户。当存款人某种账户余额要求低于银行要求时,就可以用其在本银行开立的其他账户的资金余额进行补充,从而避免被收取账户管理费等各项费用。
参考文献:
[1]丁友刚.对银行收费的理性思考——基于银行业成本核算模式变迁与银行收费动因和依据的研究[J].金融研究,2003,(11).
[2]李宝军.人民币小额存款账户收费问题质疑[J].金融会计,2005,(10).
企业银行存款审计重视问题
近两年.随着与银行存款有关的犯罪和造假的不断出现,银行存款的审计越来越受到关注。传统的银行存款合规性审计主要检查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发现和查找被审计单位在银行存款使用与管理环节存在的漏洞和不足。通常采用的审计方法有观察法、询问法等.重点了解银行存款的收支是否按规定的权限及程序办理:银行存款日记账是否根据有权人审核后的收付款凭证登记入账,是否根据不同的银行账号分别记录.是否逐笔序时登记:大额支出是否经过核准、审批:出纳与会计的职责是否遵循不相容岗位分离;是否定期取得银行对账单并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等等。为降低审计风险.更好地揭示错误和舞弊,进一步提高银行存款审计质量,必须了解银行存款核算中舞弊的特点.将银行存款的合规性审计与真实性审计、效益性审计相结合在审计实践中应对以下几个方面予以重点关注:
一、核对银行存款日记账与总账、报表的余额是否相符,同时重点核对银行存款余额及发生额与银行存款利息是否匹配,检查银行存款存在的真实性如果经测算银行存款利息与银行存款余额及发生额不匹配需根据具体情况.进一步查证。
(一)银行存款实际利息收入少于根据存款余额及发生额测算的利息收入首先要验证银行存款账户的真实状况.审查银行存款账户开立是否合规.是否存在未经授权多头开户将账户出租、出借或转让他人.导致实际利息收入少于测算利息收入的问题:其次要重点关注有无转移利息收入形成“小金库”及挪用银行存款的问题存在.这种情况也会导致实际利息收入少于测算利息收入
(二)银行存款实际利息收入多于根据存款余额及发生额测算的利息收人。这种睛况下,应关注被审计单位是否未如实提供所有银行存款账户.特别应重点关注有无账外银行存款账户的问题。
二、银行存款中如有一年以上的定期存款或限定用途的存款.要查明情况。做出记录。对基本存款账户、一般存款账户以外的专用存款账户.审计中应予以足够重视
(一)审计定期存款时,被审计单位不能提供定期存单原件.只能提供复印件,审计人员应进一步查明被审计单位是否存在将其作为质押物办理质押贷款或提前支取.留存复印件应付检查的问题到办理定期存款的银行查询存款状态.如存在已办理质押贷款或提前支取的情况,要进一步追查资金实际用途。有无用于虚增被审计单位收入或从事其他违规业务:有无个人道德风险.被经办人员个人挪用问题。
透析银行存款冻结的实践应用问题
摘要:我国的《民事诉讼法》、最高院关于适用民诉法的司法解释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中对于银行存款均规定了人民法院在执行程序中有查询、冻结、扣划的执行措施,并且《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中第28条规定:“对已被人民法院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其他人民法院可以进行轮候查封、扣押、冻结。查封、扣押、冻结解除的,登记在先的轮候查封、扣押、冻结即自动生效。其他人民法院对已登记的财产进行轮候查封、扣押、冻结的,应当通知有关登记机关协助进行轮候登记,实施查封、扣押、冻结的人民法院应当允许其他人民法院查阅有关文书和记录。其他人民法院对没有登记的财产进行轮候查封、扣押、冻结的,应当制作笔录,并经实施查封、扣押、冻结的人民法院执行人员及被执行人签字,或者书面通知实施查封、扣押、冻结的人民法院。”这就为执行程序中对银行存款进行轮候冻结提供了法律依据,而在执行工作的实践中,对于被执行人的银行存款,尤其是发放工资的银行帐户的轮候冻结措施却存在着应用难,甚至是无法应用的问题,这也就是此款规定中有关银行存款轮候冻结的规定成为一款无法实现的空条文,笔者也仅就在执行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思考。
关键词:银行存款轮候冻结实践应用民事诉讼
一、轮候冻结的条件
按照最高院的司法解释第28条的规定,对银行存款的轮候冻结应符合以下条件:
1、轮候冻结的存款已被本院或其他法院另案采取冻结措施;
2、轮候冻结的生效以先前采取冻结措施的另案执行程序终结为前提;
关于商业银行存款保险制度的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近些年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商业银行越来越成为一个受到广泛重视的环节,而在商业银行的发展中,存款保险制度又是一个格外新鲜的词汇,我国对于这一制度的探索时间并不长,但是这种制度的建立对于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人民经济利益以及国家金融安全都有很大的作用,所以目前我国对于这一问题逐渐重视起来。
关键词:商业银行;存款保险制度;存在问题;建议措施
一、商业银行存款保险制度概述
商业银行存款保险制度作为一种金融保障制度安排,是指由符合条件的各类存款性金融机构集中起来建立一个保险机构,各存款机构作为投保人按一定存款比例向其缴纳保险费,建立存款保险准备金,当成员机构发生经营危机或面临破产倒闭时,存款保险机构向其提供财务救助或直接向存款人支付部分或全部存款,从而保护存款人利益,维护银行信用,稳定金融秩序的一种制度[1]。
二、我国存款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政策漏洞
存款保险制对城市商业银行存款的影响
一、宏观金融角度的影响
存款保险制度对全国整体金融体系的完善存在利好。不可否认,我国公众对于该制度的了解程度不高,社会舆论产生了些许负面预期。各大媒体讨论“存款搬家”,主要是指存款搬离中小银行去国有银行,很可能在短期上对中小银行客户产生一定冲击。但是国家积极作为,从各主要媒体和网络积极引导社会舆论的正面性,尤其是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2015年4月3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不会引发中小银行存款搬家的风险”。这个例行会议对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性效果显著。银行作为信用中介,其经营的主要商品是特殊的金融商品,这就决定了不管是全国性商业银行还是中小城市商业银行,他们的基本特征都是高风险性和不稳定性,这是由银行业务特征决定的。例如我国境内第一家倒闭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海南银行,就是在经营不善、不良贷款增多激发民众的挤兑风波,直至国家宣布由工商银行托管海南发展银行的全部资产负债才平息了民众的恐慌情绪。如果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当实行该制度的银行不能支付存款人的存款时,投保银行可按照保险合同条款从存款保险机构那里获取赔偿或取得资金援助,或被接收、兼并,存款人的存款损失就会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有效保护了存款人的利益。当公众知道存款银行已实行了该制度,即使银行真的出现问题时也会得到相应的赔偿,这从心理上给了他们以安全感,从而可有效降低恐慌感,进而减少了对银行体系的挤兑。
二、城市商业银行角度——赣州银行为例
城市商业银行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化解城市信用社累积的金融风险的产物。种种原因,大部分城市商业银行的整体实力不强,无论是经营能力、内部管理能力和员工素质,还是应对风险的能力都与全国性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存在较大的差距。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对城市商业银行是挑战,更多的是带来了机会。该制度为全部存款类金融机构设立统一平等的存款保护措施,消除了中小银行自担剩余风险的责任,使中小银行具备与大银行平等竞争的制度基础,从而为大、中、小银行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各大媒体讨论“存款搬家”,主要指存款搬离中小银去国有银行等,笔者不能完全认同,应确切解读成“存款互搬”。从个人储蓄存款来看,存款保险制度明确50万元保费针对同一客户在单家银行的所有存款。该制度对50万存款以下的客户,增强保障,稳定性较强,由于得到全额保护,客户可能倾向于存放在利率较高的银行,这部分存款由利率较低的银行转移到利率较灵活、较高银行的可能性比较大。故50万元以上的客户最保险做法在于分散资金,存于不同银行。如此,则赣州银行50万元以上客户可能分散一部分资金存在它行,并且其他银行50万元以上的客户也可能分散一部分资金存入赣州银行,此为“存款互搬”。通过对“存款互搬”概念的理解,只要比较各行非稳定存款比例和余额即可。以赣州银行2014年的数据为例。客户层面,由于99.27%的客户(含对公和对私储蓄客户)在赣州银行存款低于50万元,存款高于50万元的客户受众比例很小,对此类城市商业银行的客户数量冲击不大。存款层面,50万元以上存款的对公客户占了绝大部分存款比例,为98.99%,其中财政性存款、保证金存款和信贷衍生存款占比87.42%,受该制度的冲击较小。储蓄存款中,5万元以上的存款余额占比14.71%,为可能面临存款保险制度冲击的余额。综合上述计量,赣州银行可能面临存款保险制度冲击的存款余额仅占全行存款比例13%。全国性商业银行及股份制银行由于其结算的便利性,预计可能面临该制度冲击的存款比例将远大于城市商业银行,在“存款互搬”的过程中对中小城市商业银行有利。
三、城市商业银行的应对措施
1.加强零售业务的扩张。主要目标在于扩大活期存款规模,降低定期存款比重,从而降低银行揽储成本,提前为“利率战”做好准备。首先,积极拓展代收代付业务。以赣州银行为例基,于城区支行先发优势,目前已有代扣水电煤费、国库集中支付、公积金归集、住宅维修资金归集和市级财政工资统发等相关业务。据统计,工资业务、代扣水电煤气费等类业务能有效增加客户资金的集中程度,从而增加储蓄活期存款。再次,加大银行卡业务的发展。加大银行卡设计,包括以特惠商户等形式吸引特定客户和增强移动终端使用的便利性。例如办理银行卡与加油卡相绑定,给予一定比例的加油价格优惠,以期增加储蓄客户数量和提高客户质量。最后,加大类存款产品(包含理财产品等)的创新研发。应加快理财中心、理财系统等建设,创新研发收益相对较高、风险相对较低的类存款产品,主要目的在于留住银行现有储源,吸收它行“存款搬迁”资金,积极引导它行50万元以上客户拆分资金流入。
透析银行存款轮候冻结的实践应用问题
摘要:我国的《民事诉讼法》、最高院关于适用民诉法的司法解释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中对于银行存款均规定了人民法院在执行程序中有查询、冻结、扣划的执行措施,并且《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中第28条规定:“对已被人民法院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其他人民法院可以进行轮候查封、扣押、冻结。查封、扣押、冻结解除的,登记在先的轮候查封、扣押、冻结即自动生效。其他人民法院对已登记的财产进行轮候查封、扣押、冻结的,应当通知有关登记机关协助进行轮候登记,实施查封、扣押、冻结的人民法院应当允许其他人民法院查阅有关文书和记录。其他人民法院对没有登记的财产进行轮候查封、扣押、冻结的,应当制作笔录,并经实施查封、扣押、冻结的人民法院执行人员及被执行人签字,或者书面通知实施查封、扣押、冻结的人民法院。”这就为执行程序中对银行存款进行轮候冻结提供了法律依据,而在执行工作的实践中,对于被执行人的银行存款,尤其是发放工资的银行帐户的轮候冻结措施却存在着应用难,甚至是无法应用的问题,这也就是此款规定中有关银行存款轮候冻结的规定成为一款无法实现的空条文,笔者也仅就在执行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思考。
关键词:银行存款轮候冻结实践应用民事诉讼
一、轮候冻结的条件
按照最高院的司法解释第28条的规定,对银行存款的轮候冻结应符合以下条件:
1、轮候冻结的存款已被本院或其他法院另案采取冻结措施;
2、轮候冻结的生效以先前采取冻结措施的另案执行程序终结为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