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产业范文10篇

时间:2024-04-09 03:46:5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银杏产业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银杏产业

银杏产业调查报告(市)

根据局安排我站针对我市银杏产业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我市银杏年产量8000吨,发展银杏生产成为发展高效林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及创取外汇的重要途径。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末,我国银杏出口价格逐年上涨。1980年以前,银杏收购价为每千克0.8-1.0元,1987年为1.4—1.8元,1988年上升至28—30元,1995年上升到40—50元。1996年南京、泰兴等地优质大白果价格高达每千克70元。1998年,因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银杏出口受到冲击,银杏市场价由1997年的每千克50元一度跌至25元左右。另外随着银杏各产区产量的增加,近几年银杏市价维持在每千克4—10元左右,但优质银杏出口价格仍维持在每干克30元左右。通过分析泰兴银杏产业发展现状,找出存在问题,剖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探索发展前景。

一、泰兴市银杏产业发展现状

1、银杏产业组织领导与政策引导方面。泰兴市先后成立了以分管书记、分管市长为正副组长的“干果林基地建设领导小组”、“银杏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银杏开发领导小组”和“银杏产业化领导小组”等,加强对银杏产业的领导。泰兴市人大也于1992、1994年分别作出了“银杏树为泰兴市树”和“关于大力发展银杏生产的决议”。同时落实银杏林权政策。早在1982年,泰兴市就对全市所有投产的银杏大树,颁发了林权证,具体明确树址、所有权和收益权。2002年起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开展了第二次银杏林木定权发证工作,一户一证,全市发证10万份。

2、银杏基地建设与生产方面。泰兴市现有定植银杏树650万株(比2000年的480万株,增加了170万株),其中挂果树近100万株,盛果树近30万株;常年白果产量5000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3;银杏树占地面积35.2万亩,其中围庄林22.2万亩;银杏木材蓄积量31万立方米;银杏育苗面积0.2万亩,各种规格苗木500万株,银杏成片林12.8万亩。现有加工企业12家,银杏旅游已经起步,2002年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为“全国银杏标准化示范区实施县”。2003年9月23日经省林业局批准建设为“江苏省古银杏森林公园”,银杏产值已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29.7%。

3、品牌建设方面。泰兴市素以银杏栽培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品质优良、创汇率高而被中外誉为“银杏之乡”,多次获得各种荣誉称号,八十年代中期、九十年代初期先后被列为江苏省、全国干果林(银杏)生产基地,1994年和2001年两次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经济林先进市”。1995年6月3日当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田纪云同志为泰兴题词“银杏第一市”,同年12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在全国“中华之最”评选中,授予泰兴市“中国银杏之乡”称号(中最字0197),1996年获原林业部授予的“全国科技兴林示范市”称号,2000年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首批“中国名特优经济林银杏之乡”称号,2002年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为“全国银杏标准示范区实施县”。“泰兴白果”(泰兴大佛指)1993年被江苏省农林厅选定参加意大利维罗纳国际农业博览会,1997年在江苏省首届银杏名优品种评比活动中获“江苏省名优银杏”称号(第一名),1999年被江苏省质量管理协会用户委员会评为江苏市场用户评价满意商品,被‘99昆明世博会指定为唯一无公害白果,享有永久冠名权,2002年7月,被江苏省无公害农产品认定委员会认定为“江苏省无公害农产品”,制定的“泰兴白果”标准作为2002年江苏省地方标准实施,2003年4月“泰兴白果”证明商标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泰兴白果”被江苏省农林厅选定于2004年7月参加英国皇家农展。2004年8月31日,国家质检总局检验检疫局113号公告,给予“泰兴白果”原产地域保护。“泰兴白果”这一品牌,为泰兴市搞开发、促销售,积累了相当丰厚的无形资产。

4、栽培技术方面。泰兴市相对于其他银杏产区具有栽培种植技术优势,在银杏生产上建立了市、乡(镇)、村三级技术服务网络,形成了包括育苗、栽植、嫁接、施肥、人工授粉、防病治虫、贮藏保鲜等一整套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全市农民几乎都参加过银杏生产技术的专业培训。2002年成立了林业局,现有5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其中高工8人,工程师22人,先后取得“成年银杏综合丰产技术的改进应用”、“银杏超小卷叶蛾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银杏早果丰产综合技术”、“银杏人工授粉最佳期预测预报技术的改进及应用”“缩小银杏结果大小年差异的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等8项成果,获部、省、市科技进步奖,并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查看全文

银杏产业调查报告(市)

根据局安排我站针对我市银杏产业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我市银杏年产量8000吨,发展银杏生产成为发展高效林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及创取外汇的重要途径。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末,我国银杏出口价格逐年上涨。1980年以前,银杏收购价为每千克0.8-1.0元,1987年为1.4—1.8元,1988年上升至28—30元,1995年上升到40—50元。1996年南京、泰兴等地优质大白果价格高达每千克70元。1998年,因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银杏出口受到冲击,银杏市场价由1997年的每千克50元一度跌至25元左右。另外随着银杏各产区产量的增加,近几年银杏市价维持在每千克4—10元左右,但优质银杏出口价格仍维持在每干克30元左右。通过分析泰兴银杏产业发展现状,找出存在问题,剖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探索发展前景。

一、泰兴市银杏产业发展现状

1、银杏产业组织领导与政策引导方面。泰兴市先后成立了以分管书记、分管市长为正副组长的“干果林基地建设领导小组”、“银杏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银杏开发领导小组”和“银杏产业化领导小组”等,加强对银杏产业的领导。泰兴市人大也于1992、1994年分别作出了“银杏树为泰兴市树”和“关于大力发展银杏生产的决议”。同时落实银杏林权政策。早在1982年,泰兴市就对全市所有投产的银杏大树,颁发了林权证,具体明确树址、所有权和收益权。2002年起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开展了第二次银杏林木定权发证工作,一户一证,全市发证10万份。

2、银杏基地建设与生产方面。泰兴市现有定植银杏树650万株(比2000年的480万株,增加了170万株),其中挂果树近100万株,盛果树近30万株;常年白果产量5000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3;银杏树占地面积35.2万亩,其中围庄林22.2万亩;银杏木材蓄积量31万立方米;银杏育苗面积0.2万亩,各种规格苗木500万株,银杏成片林12.8万亩。现有加工企业12家,银杏旅游已经起步,2002年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为“全国银杏标准化示范区实施县”。2003年9月23日经省林业局批准建设为“江苏省古银杏森林公园”,银杏产值已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29.7%。

3、品牌建设方面。泰兴市素以银杏栽培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品质优良、创汇率高而被中外誉为“银杏之乡”,多次获得各种荣誉称号,八十年代中期、九十年代初期先后被列为江苏省、全国干果林(银杏)生产基地,1994年和2001年两次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经济林先进市”。1995年6月3日当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田纪云同志为泰兴题词“银杏第一市”,同年12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在全国“中华之最”评选中,授予泰兴市“中国银杏之乡”称号(中最字0197),1996年获原林业部授予的“全国科技兴林示范市”称号,2000年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首批“中国名特优经济林银杏之乡”称号,2002年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为“全国银杏标准示范区实施县”。“泰兴白果”(泰兴大佛指)1993年被江苏省农林厅选定参加意大利维罗纳国际农业博览会,1997年在江苏省首届银杏名优品种评比活动中获“江苏省名优银杏”称号(第一名),1999年被江苏省质量管理协会用户委员会评为江苏市场用户评价满意商品,被‘99昆明世博会指定为唯一无公害白果,享有永久冠名权,2002年7月,被江苏省无公害农产品认定委员会认定为“江苏省无公害农产品”,制定的“泰兴白果”标准作为2002年江苏省地方标准实施,2003年4月“泰兴白果”证明商标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泰兴白果”被江苏省农林厅选定于2004年7月参加英国皇家农展。2004年8月31日,国家质检总局检验检疫局113号公告,给予“泰兴白果”原产地域保护。“泰兴白果”这一品牌,为泰兴市搞开发、促销售,积累了相当丰厚的无形资产。

4、栽培技术方面。泰兴市相对于其他银杏产区具有栽培种植技术优势,在银杏生产上建立了市、乡(镇)、村三级技术服务网络,形成了包括育苗、栽植、嫁接、施肥、人工授粉、防病治虫、贮藏保鲜等一整套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全市农民几乎都参加过银杏生产技术的专业培训。2002年成立了林业局,现有5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其中高工8人,工程师22人,先后取得“成年银杏综合丰产技术的改进应用”、“银杏超小卷叶蛾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银杏早果丰产综合技术”、“银杏人工授粉最佳期预测预报技术的改进及应用”“缩小银杏结果大小年差异的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等8项成果,获部、省、市科技进步奖,并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查看全文

探讨银杏叶片泛黄原因防止措施

摘要:根据近连续三年的调查、观察,将银杏叶片失绿原因、症状识别及防治对策作以总结,以供参考。

关键词:银杏叶片枯黄原因防治

邳州栽植银杏历史悠久。据考证,从汉代开始种植,盛于唐,发展于明清。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邳州银杏生产得到迅速发展,尤其是1986年邳州市被国家和江苏省批准为“银杏商品生产基地县”以来,全市掀起了银杏基地建设热潮,在种植规模、社会化组织、新品种选育和科研实验等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使邳州银杏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非常显着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邳州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支柱型产业。近年来,在鲁南苏北银杏产区,银杏叶片大面积早期失绿枯黄,导致早期落叶,特别是银杏平茬采叶圃,梅雨季节过后,更是落叶严重,失去商品价值,发生“早秋”现象,给果农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根据近连续三年的调查、观察,将失绿原因、症状识别及防治对策作以总结,以供参考。

一、邳州银杏产业背景

据调查,邳州市24个镇中有18个镇种植银杏,重点银杏产区集中在邳州东北部的沂河冲积平原上,形成了以陈楼、官湖、邳城、铁富、港上、邹庄等镇为主的全国着名的优质银杏生产基地。全市现有银杏成片园28万亩,其中银杏综合工程园近15万亩,四旁栽植1000万株,定植银杏总株数达1600万株,银杏果年产量达1600吨,年产优质银杏干青叶15000吨。2000年4月,邳州市被国家林业局首批命名为全国名特优经济林——银杏之乡,2001年被国家林业局评为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市),同年被确定为全国经济林生产示范县。2000年以来,邳州市按照现代中药材规范化栽培管理要求,建成银杏叶用GAP生产基地3多万亩。2005年6月,通过了国家药监局的验收,成为全国第一家中药材(银杏叶)GAP生产基地。科农工贸配套成龙。全市围绕银杏生产,建成银杏叶提取物生产企业9家,13条生产线,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银杏黄酮250吨,内酯25公斤。其中2个银杏黄酮提取厂具有自营出口权。先后建成千吨银杏恒温库一座,银杏叶烘干厂5家,季节性烘干能力达6000吨,银杏食品、保健品加工企业40多家。1998年经省政府批准,组建了江苏银杏生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同时成立银杏产业发展专家指导委员会,并建成银杏叶提取物检测中心,这些都标志着邳州市银杏产业已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1999年邳州市和美国宇源药业有限公司合资兴建的江苏艾博药业有限公司正式投产,年设计生产银杏酮胶囊5000万粒,片剂3000万片,袋泡茶1亿袋,可新增销售收入5600万元。江苏银杏生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邳州市银杏科学研究所,专事银杏科学研究和综合开发,并兴建银杏专业批发市场2座。邳州银杏贸易网点如织,产学研一体化,农工贸一条龙的框架基本形成。邳州市2008年银杏产业综合收入达18亿元以上,全行业直接为农民实现收入近9.5亿元。据统计,全市银杏果、叶、苗、盆景年收入超过2万元的农户近4000户,其中5万元以上的农户有1000多户。银杏产业的发展使一大批农民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也成为邳州市近年来农村经济发展中新兴的支柱产业之一。

查看全文

推广科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2011年一年以来,银杏科技推广科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帮助指导下,局各科室协作配合,以提高林业三大效益为中心,狠抓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指标。现就全年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加强政治业务学习,提高全体人员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

科室全体人员都能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法律法规,业务的学习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在工作中得到了更好的应用。

二、积极推广银杏叶GAP的认证,增加全县人民经济收入

近年来我县银杏叶的发展由于不规范发展达不到国家标准,生产出的产品没有市场,而且价格太低,致使群众对银杏叶栽植的积极性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同时也给群众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今年在县政府的领导下,我们和科技局共同负责这项目。在银杏产业方面:一是以“县银杏产业化开发关键技术集成研究”和“中医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两个项目的实施为重点,突出抓好银杏叶GAP基地建设。计划用3年时间,新建和改建银杏叶GAP基地10000亩。目前已完成5000亩,其中新建1500亩,改建3500亩。二是进一步优化银杏种植结构,以新村、重坊、胜利、港上、高峰头等各乡镇为主,新建银杏绿化苗木培育园3000亩。现已完成县政府下达银杏叶GAP基地建设任务,预计增加产值3000万元,增加了人民的收入。

三、大力发展银杏系列产品加工,提高银杏产业的附加值

查看全文

全国第十二次银杏学术研讨会欢迎辞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同志们:

大家好!由中国林学会银杏研究会和长汀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全国第十二次银杏学术研究会”今天在这里隆重开幕。这是全国银杏种植开发研究专家们相聚的一次盛会。首先我代表中共长汀县委、长汀县人民政府对本次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不辞辛劳、远道而来出席本次学术研讨会的各位专家、代表、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

长汀,又名汀州。地处福建西部、武夷山脉南麓,南与广东近邻,西与江西接壤,是福建省西大门,也是沿海省份进入内陆腹地的黄金通道。长汀县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革命文化。自唐开元21年(公元733年)置长汀州后至清末的一千多年里,长汀城都是各个朝代的州、郡、路、府的治所。盛唐时,汀州府为福建五大州之一(福州、建州、泉州、漳州、汀州),也是客家人繁衍生息、壮大发展的祖籍地,是客家人的大本营,被海内外客家人称为“客家首府”。悠久的历史留下了许多珍贵文物,1994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历史文化名城。长汀县是全国三个老苏区之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长汀是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央苏区的经济文化中心,当时被誉为“红色小上海”“红军的故乡、红色土地和红旗不倒的地方”。当时,福建省苏维埃政府、中共福建省委、省军区等机构设在长汀,也是福建革命运动的政治、军事中心。国际友人路易·艾黎称汀州城是中国最美丽的两座山城之一,城区主要景点有卧龙山、朝斗岩、客家博物馆、辛耕别墅等,各位代表可以利用会余时间,多走走、多看看。

长汀地处中亚热带,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适宜银杏的生长与种植。同时长汀又是山区农业大县,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积极培育特色农业产业,努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不断壮大农村实力是当前的首要任务。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发展银杏产业,把它作为一项与扶贫开发、生态建设有机结合的重要工作来抓,提出了《关于大力推广种植银杏的意见》,近年来,全县已种植银杏近5000亩12万株,早期种植的已开始开花结果。厦门树王银杏制品有限公司在策武乡南坑村租赁山场建设银杏生态园,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带动了当地群众致富,经济效益开始显现。明天,大会将组织各位代表、来宾到那里参观指导。这次全国银杏学术研讨会在长汀召开,必将推动我县银杏事业的发展。我们将竭尽所能做好会议后勤保障工作。但由于条件有限,对会议服务工作做的不够的地方,请各位代表多加批评指正。

最后,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查看全文

局长在政协视察林业工作会讲话

同志们:

今天,县政协组织政协常委对今春全县的植树造林工作进行视察,主要目的是通过实地视察我县造林绿化工作,对我林业及生态建设提出建议和意见。县政府对这次视察活动高度重视,县林业局和有关乡镇对视察活动进行了精心安排,做了大量准备工作,组织了很好的视察现场,保证了视察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看了街道和镇的种苗花卉基地建设,乡的荒山绿化,镇的金银花栽植,镇的银杏生产,现场听取了各乡镇的情况介绍。刚才,县林业局局长汇报了今春全县植树造林工作,各位常委作了认真地发言,在对今春我县植树造林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非常切合实际的建议和意见,对此,我完全赞同。综合各位常委的发言,就林业工作我谈两点意见:

一、今春的植树造林工作成效显著

今年我县林业工作紧紧围绕“全省绿化模范县”创建,大力开展城乡绿化,做大做强银杏、杞柳及苗木花卉等特色产业,加强林政资源管理、打击毁林违法犯罪、强化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全面提升造林绿化水平。共完成新造林3.2万亩,新建、完善高标准农田林网15.2万亩,新发展苗木花卉基地3500亩,新栽植树280万株,超额完成了市林业局下达的造林任务。总结起来主要有三个特点:

(一)各级高度重视,采取措施得力。可以说,县委、县政府对今年的林业工作是十分重视的,在全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上对林业工作进行了安排,县政府印发了《2011年全县造林绿化工作意见》,将任务分解落实到乡镇(街道)。3月11日,县委、县政府组织开展了“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县六大班子领导成员参加的,社会各界积极响应的大规模义务植树活动,并在植树节期间安排植树节电视讲话,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全县各级认真贯彻落实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绿化模范县创建工作和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方案早制定,地块早落实,苗木早准备,迅速掀起了春季植树造林高潮。县林业局在新闻频道开辟春季植树造林专栏,制作植树造林专题片两部,于春季植树造林期间播放。县林业局印制植树造林宣传条幅1200余幅,在乡镇驻地及村庄悬挂。春季造林期间,县林业局抽调人员,由局党组成员带队,成立五个春季植树造林督导指导小组,分赴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

(二)特色鲜明,重点突出。今年的林业工作坚持造林和保护两手抓,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和特色产业建设并重,围绕绿化模范县创建工作抓了以荒山绿化为重点的长防工程建设,以沂、沭河为主的水系生态林建设,重点湖片的高标准农田林网建设和绿化示范村镇建设。同时进一步加快银杏、杞柳及种苗、花卉等特色产业的发展,壮大林业品牌,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上述重点既是体现上级林业工作会议的主要精神,也是立足我县林业发展的实际。各乡镇在植树造林工作中立足本乡镇实际,突出特色,抓住重点,打造亮点,初步形成了以绿色通道、水系生态林、农田林网为骨架,东部生态林、西部银杏、南部丰产林、北部杞柳、中部优质水果及花卉的绿化网络体系。

查看全文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价值探讨

摘要:我国有着悠久且灿烂的农耕文化,河南作为农业大省,是我国农业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在当今环境下,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推进,人类历史上创造的农业文明不断被破坏、遗弃,甚至是遗忘。党的提出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掘和保护农业文化遗产能够有效地推进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农业文化遗产;河南省;传承;农耕文化

1河南农业文化遗产概况

1.1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及发展

为应对全球粮食安全、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有关国际组织和国家发起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NS)保护项目。农业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新型的遗产概念,引起了专家学者的热烈讨论。①中国农业农村部2015年颁布施行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管理办法》指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指我国人民在与所处环境长期协同发展中世代传承并具有丰富的农业生物多样性、完善的传统知识与技术体系、独特的生态与文化景观的农业生产系统,包括由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和由农业农村部认定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②虽然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出现较晚,但我国对农业文化遗产的实质性保护早在20世纪初就已经开始了。起初是一批学者为保护传统农学,对一些农业文献进行搜集和整理。近年来,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从侧重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逐步拓展到对农业生产制度、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生态系统、农业景观等方面的关注与研究,研究对象由“固态”向“活态”延伸。

1.2河南传统农耕文化的发展地位

查看全文

林业系统资源管护工作总结

一、2012年工作情况

今年以来,我县林业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帮助下,我局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生态小康县建设目标,以绿色建设为主线,以林业综合行政执法为保障,一手抓春季植树造林工作,一手抓森林资源管护工作,全县林业工作呈现出又好又快发展势头,圆满完成了全年的各项工作任务。

全县林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开拓创新,扎实工作,抓住造林的有利时机,迅速掀起了以荒山绿化为重点、以绿色建设为目标的春季植树造林潮。造林绿化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在造林质量、林权改革、资源管护等方面都实现了不同程度的突破。全县共完成新造林2.8万亩,其中荒山绿化1.2万亩,丰产用材林1.0万亩,新育苗0.2万亩,更新、完善农田林网16万亩,补植完善绿色通道长度30公里,新栽植树木450余万株,林木覆盖率达到31%以上。在9月29日召开的全市首届花卉博览会上,荣获展位布置一等奖,团体竞赛一等奖;由县林业局统一组织参展的春缘花店、玺苑花店、花艺轩花店等共有56件参展作品获奖,获奖项总数为各县区之首。总结2012年各项工作,重点抓好了以下几方面:

(一)强化措施,加快造林绿化步伐

一是积极推进荒山绿化工程。今年我县的荒山绿化任务为2.0万亩,其中县直单位包荒山绿化任务1.0万亩,乡镇1.0万亩。今年县委、县政府继续实行县直单位包荒山绿化责任制,目前已有29个县直单位投资18.9万元,提供苗木近5万株用于荒山绿化。红花、泉源等乡镇积极借鉴外地荒山绿化成功经验,探索荒山绿化新思路,走政府政策推动,大户承包示范的荒山绿化路子,承包、拍卖宜林荒山的经营权、绿化权,不断加快荒山绿化步伐。同时按照省林业局部署,我们对全县范围内的荒山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规划。林业局共抽调6名技术人员组成两个组,拨付资金10万元,用于购置仪表、地形图、GPS卫星定位系统等调查工具,抽调专用调查车一辆。外业调查历时两个半月,主要规划了六个乡镇、两个林场的宜林荒山、疏林地面积、分布、立地条件等因子,内业汇总历时一个月。共规划荒山造林面积53653.5亩,其中纯荒山造林14241亩,疏林地补植造林913.5亩,退耕还林造林38499亩,规划防护林面积36982.5亩,用材林面积405亩,经济林16266亩。编写了《县荒山造林规划方案说明书》,绘制全县荒山现状图、全县荒山造林规划图及各乡镇荒山造林规划图。制定了《县荒山造林规划方案》,经县人民政府研究通过,并上报省林业局,顺利通过省、市检查组的检查。为全面掌握全县林业生产新情况,局党组专门成立了检查组对全县各乡镇2012年新造林进行了检查。结果为:2012年全县共完成新造片林18212亩,其中一般造林14890亩,荒山绿化3297亩。采用种子繁育银杏叶GAP基地1020亩,花卉面积3106亩,育苗1728亩。新建、更新、完善农田林网265390米。

二是拓宽特色产业发展模式。在银杏产业方面:以“县银杏产业化开发关键技术集成研究”和“中医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两个项目的实施为重点,突出抓好银杏叶GAP基地建设。新建和改建银杏叶GAP基地5000亩,其中新建1500亩,改建3500亩。进一步优化银杏种植结构,以新村胜利、港上、等各乡镇为主,新建银杏绿化苗木培育园3000亩。以银杏品种园和新村古银杏园为重点,沿滨河路开发银杏生态旅游,完成新村乡省级古银杏森林公园申报申请,目前正在审批阶段。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因地制宜建设一批科技含量,产品质量优,附加值的加工企业,促进了加工增值。建设了投资5000万,年加工银杏干叶3000吨以上的银杏叶深加工龙头企业,同时发展了6家规模较大、产品技术含量较的银杏叶茶加工企业,创造了多个银杏产品的知名品牌,拉动了当地银杏特色产业的发展。在杞柳产业方面:继续扩大杞柳基地规模,加快杞柳产业升级,以沙墩、2011等乡镇为主,新发展杞柳4000亩。利用林业网络为杞柳加工业免费提供信息平台,为木材和杞柳加工企业办理林业低息贷款500多万元,全方位多角度提升林业产业品牌。实施杞柳种质资源库项目建设。在马陵山林场和沙墩镇建成杞柳种质资源科研基地100亩,保存全国各地的杞柳种质资源120余个。完成开拓杞柳制品国内、国际市场的调研及国家商务部组织的杞柳编织品的展出等工作。在优质水果方面,以荒山绿化为重点,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发展桃、柿子、核桃等优质经济林1500亩。

查看全文

深究邳州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摘要:旅游发展,规划先行。旅游规划是旅游未来发展的蓝图,是一个地方旅游发展的指导和依据。邳州旅游规划几易其稿,不断修编,但一直众味难调。

关键词:旅游;规划

旅游规划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旅游规划通则中,国家旅游局将旅游规划定义为:

1、旅游发展规划是根据旅游业的历史、现状和市场要素的变化所制定的目标体系,以及为实现目标体系在特定的发展条件下对旅游发展的要素所做的安排。

2、旅游区规划是指为了保护、开发、利用和经营管理旅游区,使其发挥多种功能和作用而进行的各项旅游要素的统筹部署和具体安排。

从国家旅游局的定义上我们不难看出,旅游规划是对旅游区、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市场分析、要素安排的计划,它分为旅游发展规划和开发规划两个大层面。发展规划一般更宏观一些,开发规划则具体一些。发展规划可分为国际、国家、市区、县镇和景区的层面;开发规划可分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等。除此之外还有旅游项目规划以及专门的规划,如活动、营销策划等。一个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旅游规划,一个完整的旅游规划应包括旅游发展规划、旅游区规划、旅游项目规划以及旅游策划等内容。作为地方政府制定指导当地旅游业发展的规划主要是指旅游发展规划和旅游区规划,地方政府希望通过专家们将本地的实际情况与专业理论的结合,提出当地旅游业发展的方向和努力的目标,划定旅游开发和保护的范围,实现当地旅游业科学、持续、健康发展。

查看全文

县区委新年致词

县区委2008年新年致词

迎春联谊会致辞

各位领导、各位老乡、各位来宾、朋友们:

在今年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共叙乡情,喜迎新春。首先,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大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向你们和你们的家人致以亲切的节日问候和良好的新春祝愿!

刚刚过去的某年,是郯城经济建设大发展、社会事业大进步的一年。一年来,在省、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加快发展,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胜利。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地方财政收入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元,同比分别增长、和。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经济作物面积发展到万亩,粮经比例调整到:,畜牧业总产值亿元,形成了银杏、杞柳、瓜菜、板栗、桑蚕、畜牧六大优势产业,生产基地达到多万亩,龙头企业家,培植了“中国银杏之乡”和“中国杞柳之乡”的新优势。工业经济整体实力明显增强。形成了化工、造纸、机械、酿酒、工艺美术、五金、建材、服装、食品、煤炭十大支柱产业,规模企业发展到家,恒通化工、鲁南纸业两大企业集团分别进入全国化工企业百强和全国造纸企业强,利税连续三年过亿元。民营经济发展势头迅猛。全县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总数分别达到万户和家,从业人员万人。糖果城发展成为全国三大糖果生产基地之一;服装城的鲁蒙莎、孔师、秋豪等名牌服装生产能力达到万套;柳编业发展基地万亩、龙头企业家、带动个专业村近万人从事经营;全县专业村发展到个,占行政村总数的。招商引资和外经外贸实现较大突破。全年实际利用县外资金亿元,利用境外资金万美元,进出口总额万美元,自营出口万美元,分别增长、、和。城镇和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投资亿多元实施了城区条道路硬化改造和维修、郯马路绿化亮化、约翰·莱特国际学校及个住宅小区等重点工程建设。村村通工程完成投资万元,建设路段公里。胶新铁路郯城段各项工程建设全部竣工。社会稳定局面进一步巩固,精神文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成绩,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全县呈现出政治社会安定、经济快速增长、人民安居乐业、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县人民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结果,也是与在座各位的热心支持、鼎力帮助分不开的。在这些辉煌的成绩里,饱含着你们热爱家乡、报效家乡的一腔赤子之情,凝聚着你们关心郯城、支持郯城的一份深情厚谊,浸透着你们无私付出的心血和汗水。在此,我代表郯城万父老乡亲向多年来关心和支持郯城发展的领导、老乡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