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礼仪范文10篇
时间:2024-04-09 01:42:0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饮食文化礼仪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用餐礼仪:从历代餐具看中国饮食文化
饮食文化是中国值得自豪,也是最容易为世界各国所接受的一环。美味的食物享用得多,有没有考究过中国人何时开始脱离茹毛饮血的生活?何时开始用炉灶煮食?常吃的水饺、云吞何时出现?又怎样由分餐制度演化为围桌而食?……在正在香港举办的“美食配美器——中国历代饮食器具展”中,不仅得到答案,更可深入浅出地认识中国饮食喜好与器具的转变关系。
展览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提供100多件珍贵文物,该馆展览部副研究员胡晓建介绍说,该馆专门为这个专题展览而筹备、组织,展品大都是首次来港展出,其中10多件是国家一级文物,如新石器时代《灰陶釜、灶》、隋《金足金杯》、北魏《青瓷莲花尊》及汉代《铺首衔环铜》等。
现场展出的《灰陶釜、灶》,是已知发现较早、且完整的炊具,胡晓建说,新石器时代的《附加堆纹灰陶鼎》是三足锅,《黑陶甑》是最早期的蒸屉,下半部盛水,称鬲,中间有孔隔,上面放食物。在旧石器时期,人类以烧烤为主,到了新石器时期,则开始用水煮、气蒸的手法,北方吃粟,南方吃稻。现场一件新石器时代《双耳小口尖底瓶》,两边的耳孔吊着绳子,放进河里入了水,陶瓶便会立起来,可见当时的先人打水也很有智慧。
到了夏、商、周及春秋、战国时期,讲究饮食礼仪,闻名遐迩的青铜器工艺达到全盛期,由甑与鬲结合而成的?[,已发展至青铜器制。在春秋后期,已有饺子出现,而当时祖先开始懂得吃面食、云吞及粉食了。由于这段时期注重礼祭,出现了许多酒器,如现场展出的《戍马铜觚》是饮酒器,铜?F用以盛酒,而《窃曲纹龙首三足铜?B》是当时的调酒器,最特别的是《铜冰鉴》,冰酒器具,内置方形罐,用以盛酒。现场也展出了同时期常用的漆器餐具仿制品。
汉代的展品较特别的有《铺首衔环铜》,是当时的铜烤炉,另外汉代陪葬品《陶灶》,反映出当时人们已有完整的炉灶设备,这座船型的陶灶是南方流行的款式,而北方只用简单的长方型炉灶。
隋唐是中国文化与国势强盛时期,各民族在饮食文化上进一步交流融合,菜肴品种大增,建立不同饮食流派,当时已普及高足桌、椅,加上宴会菜式丰富,因此由分餐制的一人一套餐具形式演变为多人围桌合食的形式。当时着重华丽的生活,金银及玻璃器皿相继出现,并且造工精巧。现场展出的隋唐食器有入口自东罗马的《金足金杯》。另外在新疆出土的唐代《饺子、点心》,胡晓建说,点心是一些饼食,用面以花模印成漂亮的形状及花样,而饺子内则有肉,反映新疆地区也受中原饮食影响。
用餐礼仪:中华饮食文化的基本内涵
中华饮食文化博大情深、源远流长,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中国人讲吃,不仅仅是一日三餐,解渴充饥,它往往蕴含着中国人认识事物、理解事物的折理,一个小孩子生下来,亲友要吃红蛋表示喜庆。“蛋”表示着生命的延续,“吃蛋”寄寓着中国人传宗接代的厚望。孩子周岁时要“吃”,十八岁时要“吃”,结婚时要“吃”,到了六十大寿,更要觥筹交错地庆贺一番。这种“吃”,表面上看是一种生理满足,但实际上“醉翁之意不在酒”,它借吃这种形式表达了一种丰富的心理内涵。吃的文化已经超越了“吃”本身,获得了更为深刻的社会意义。通过中西交流,我们的饮食文化又出现了新的时代特色。如于色、香、味、型外又讲究营养,就是一种时代进步。十大碗八大盘的做法得到了改革,这也是十分可喜的。但是,中华饮食文化在与世界各国文化碰撞中,应该有一个坚固的支点,这样它才能在博采众长的过程中得到完善和发展,保持不衰的生命力。我觉得,这个支点就是优秀传统文化特质,也就是中华饮食文化需要探索的基本内涵。因此,对于中华饮食文化基本内涵的考察,不仅有助于饮食文化理论的深化,而且对于中华饮食文化占据世界市场也有着深远的积极意义。我认为,中华饮食文化就其深层内涵来廛,可以概括成四个字:精、美、情、礼。这四个字,反映了饮食活动过程中饮食品质、审美体验、情感活动、社会功能等所包含的独特文化意蕴,也反映了饮食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密切联系。
精。是对中华饮食文化的内在品质的概括。孔子说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反映了先民对于饮食的精品意识。当然,这可能仅仅局限于某些贵族阶层。但是,这种精品意识作为一种文化精神,却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地渗透、贯彻到整个饮食活动过程中。选料、烹调、配伍乃至饮食环境,都体现着一个“精”字。
美,体现了饮食文化的审美特征。中华饮食之所以能够征服世界,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美。这种美,是指中国饮食活动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是指它给人们所带来的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首先是味道美。孙中山先生讲“辨味不精,则烹调之术不妙”,将对“味”的审美视作烹调的第一要义。《晏氏春秋》中说:“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焯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讲的也是这个意思。
美作为饮食文化的一个基本内涵,它是中华饮食的魅力之所在,美贯穿在饮食活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
情,这是对中华饮食文化社会心理功能的概括。吃吃喝喝,不能简单视之,它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媒介,是一种别开生面的社交活动。一边吃饭,一边聊天,可以做生意、交流信息、采访。朋友离合,送往迎来,人们都习惯于在饭桌上表达惜别或欢迎的心情,感情上的风波,人们也往往借酒菜平息。这是饮食活动对于社会心理的调节功能。过去的茶馆,大家坐下来喝茶、听书、摆龙门阵或者发泄对朝廷的不满,实在是一种极好的心理按摩。
国内外饮食文化和礼仪研究
摘要:地域和历史文化都会对餐桌礼仪文化产生影响,形成文化差异。通过对比中英饮食文化和礼仪,可以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并加速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关键词:中英;饮食文化;文化差异对比
在中国这个历史悠久的大国里,中华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中国餐桌礼仪历史悠久,经过数年的变化,在悠久的餐桌历史上,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饮食文化。而英国文化起源于大洋文化,崇拜上帝,一定的饮食文化又影响着饮食习惯。饮食习惯沿袭下来也都形成特色,这也为中英两国的跨文化交流带来了不便,了解这些差异,并分析其背后的文化因素,有利于在国际交流中保持良好的形象,也有利于推动中英国的相互理解与合作,是成为睦邻友好的关键途径。
1约定时间的差异
1.1英国约定时间
英国人的时间观念强,例如在英国,赴宴时不宜早到,晚到10min最佳。在英国,约见一个人时必须提前预约并说明预约的目的、时间以及地点,以表对对方时间计划的尊重。主人不喜欢提前到访的客人,因为这样会打乱他们的计划,而客人一般也清楚这个道理。所以说,即使客人提前到了,也会选择在外面某个地方,待到自己预定好的时间再过去,甚至还可能会晚几分钟。但这对刚到西方的中国人来说可能不太习惯;曾经有不少人因为提前到宴会场所而让主人有点手足无措。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在英语翻译的体现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推动着语言的形成与发展。翻译人员在开展英语翻译时,应当具备良好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灵活结合文化背景来考虑翻译语言与技巧的应用,这既是保障英语翻译质量的重要条件,也是促进文化交流融合的有效路径。同时,由于成长环境不同,译者仅通过语法、词汇、句子等语言现象无法准确把握语言生成与表达的内在机理,必须通过文化差异的对比学习,培养跨文化思维,把握文化与语言的内在联系,从而灵活运用语言进行文化交流,切实提升英语语言能力。而中西饮食文化差异作为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内容,在英语翻译与交流中较为常见,对于人们学习英语语言文化、养成跨文化思维具有重要价值,可以有效加深人们对西方文化的认知,促进英语翻译水平的提升。由詹姆斯·宾和吉莉安·法拉蒂编著、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西文化面对面·饮食篇》一书,共设置六个主题场景,多维度展现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性与共同性,包含饮食文化相关的主题词汇以及篇章内容,而且借助图片引导,将生动的故事情节引入其中,使得学生能在了解中西文化差异的同时,学习到更多丰富的文化知识,形成良好的文化包容与开放态度,实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塑造,为研究中西饮食文化与英语翻译之间的联系提供了有效参考。《中西文化面对面·饮食篇》全书由三大篇章、六个单元构成。其中,第一篇主要对比分析中西方传统食物,并论述中西方在主食、水果、蔬菜等方面的差异性。第二篇基于中西菜系差异性,系统介绍中方八大菜系以及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家的菜系风格,可为人们了解不同国家、民族的菜品特点、口味风格等提供科学依据。第三篇以用餐礼仪为研究对象,分别阐述中西方餐桌礼仪的主要内容,从餐具、席位座次、用餐时间、上菜顺序等方面,全面分析中西方国家用餐差异性。
从本书来看,饮食文化凝聚着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属于每个民族鲜明的符号特征。在英语翻译中,只有充分考虑中西方文化风俗、社会历史等的差异性,准确把握民族心理特征,才能够克服文化交流上的障碍,提高英语翻译质量水平,实现跨文化交际。因此,深入分析中西饮食文化差异在英语翻译中的运用,是以更加生活化、趣味化的方式,帮助人们了解文化与语言之间的密切关系,学会结合生活实际与中西文化背景,了解中西方对于饮食文化的语言表达差异,增强人们对于西方文化的认知,深入理解西方的风土人情、人文风俗、民俗礼仪等,进而理解英语语言构造规律与应用情境,形成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实现英语表达交流能力的提升。具体来说,二者融合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促进饮食文化的对外传播与交流。饮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也是我国重要的精神文明财富,在促进民族文化复兴与传承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全球化浪潮席卷下,西方价值观与生活方式受到我国当代民众的热捧,并开始热衷于消费带有西方文化色彩的西式饮食,而蕴含浓厚中华文化气息、适合人们身体成长的中式饮食逐渐被大众忽视。为此,将饮食文化与英语翻译相结合,深入研究运用英语表达饮食文化的内在机理,能够引导人们进一步了解中西饮食文化差异,认识到中华饮食的精深奥妙之处,重新唤起人们的文化热情,自觉承担中华饮食文化传承的重任,促进中华饮食的对外传播。同时,通过了解西方饮食文化,可以帮助人们更加全面地了解西方的风土人情、文化风俗等,形成良好的国际视野,积极学习西方饮食文化的优点,推动民族饮食文化的创新发展。第二,满足食品行业发展对英语人才的需求。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跨文化交际不再局限于国家与国家的官方正式交往中,逐渐扩展到人们日常生活与社会交往中,深入工作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开展文化交流与社会交际的重要技能。尤其食品行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领域,在对外开放浪潮下逐步开始拓展进出口业务,需要借助良好的英语交流与翻译能力开展食品贸易、食品商务合作、食品科技研究等工作。通过研究中西饮食文化差异与英语翻译之间的有机联系,食品行业从业者可以更加清晰地掌握语言文化形成的内在机理,形成良好的跨文化思维能力,从而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自身英语交流与表达能力,学会从文化差异视角转化语言表达方式,尊重不同的文化习惯,实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效提升,成长为综合素质良好的现代化食品人才。根据《中西文化面对面·饮食篇》一书,饮食文化包括饮食风俗、烹饪技艺、饮品文化等多项内容。在开展英语翻译过程中,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应用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知识。第一,饮食结构差异。我国传统饮食文化讲究主食、菜品、汤类是构成一餐的必备要素。由于地理环境影响,我国自古具有繁荣的农业经济,种植了大量蔬菜瓜果,造就了人们以素食为主的饮食习惯。随着生活水平的发展,人们的饮食结构开始注重肉类食物占比,但也大多以禽畜类为主,海鲜等肉类食物较少。
从区域划分来看,北方地区以面食为主,有烧饼、面条、饺子、包子等多种面食,饮食口味偏咸、香;南方盛产水稻,以米饭作为主食,饮食口味偏甜、鲜。西方国家大部分为海洋国家,气候温和多雨,适宜畜牧养殖,盛产牛羊、海产。因此,西方人的饮食结构以肉类、鸡蛋、牛奶为主,尤其喜食牛肉和鸡肉,还喜爱制作面包、披萨、蛋糕等甜点。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从饮食结构差异角度,讲解中西方饮食的不同语言表达方式,丰富学生的饮食词汇以及其他类型词汇储备。比如,播放我国茶馆和西方下午茶的影视片段,让学生直观了解中西方饮品文化差异,掌握teaparty(下午茶)等英文词汇。书名:中西文化面对面·饮食篇作者:(澳)詹姆斯·宾(澳)吉莉安·法拉蒂编著ISBN:9787572002038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20-09-01价格:¥29.80第二,餐桌礼仪差异。餐桌文化作为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许多细节的餐桌礼仪,可以作为中西饮食文化差异教学的素材。其中,中餐宴席通常使用传统的圆桌,主位面向大门,由身份最尊贵的客人或主人就座,位次顺序向左右依次递减,靠近门口的位置则留给宴席筹备者或者善后者。在商务会餐中,领导一般坐于主席位,其余座位交叉就座,即一位客人旁边坐一位主人陪席。上菜顺序则是先上凉菜,接着是炒菜、烧菜、主食,最后上汤品、水果等。餐具有盘子、碗、碟、筷子等,人们互相转动转盘夹菜,还可以相互敬酒、聊天。西餐则一般使用长桌,短边靠里的位置为主位。上菜时,先上牛排、羊排等主菜,然后是配菜,最后是甜品和饮料。就餐前,先喝开胃酒,然后再开动。餐具以刀叉为主、勺子为辅,并佩戴餐巾纸,防止食物掉落在衣服上。就餐时,左手拿叉、右手拿刀,将牛排切成小块并送入口中,咀嚼式不能发出太大的声音。在职业英语教学时,教师可以对比西方的感恩节与我国的中秋节,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了解中西方餐桌礼仪的差异性,并且让学生分别拿着刀叉等餐具,演示西餐饮食步骤,进而准确掌握餐具以及西餐礼仪的英文表达。第三,饮食观念差异。饮食习惯差异反映着中西方饮食观念与认知的差异。受文化传统影响,我国文化讲究“天人合一”理念,注重自然界与人的协调发展,具有较强的自然观,而西方文化则坚持以人为本,认为人类是世界发展的中心,应注重人的内心感受与生活习惯。在饮食中,我国人参加宴会总会迟到,不注重准时赴约这一饮食原则;西方人则认为赴宴必须准时,否则是不礼貌或失礼的表现。同时,我国人将饮食活动与社会交际联系起来,通过请客吃饭来熟络感情、强化合作关系,非常注重宴席的排场与体面,一定程度上造成食物浪费现象。西方人则认为饮食只是一种单纯的生存活动,是人们补充营养、摄入能量的方式。此外,我国人注重食物的味道与色泽,会添加诸多配料、调料来丰富食物的味道,并且制作工艺繁琐;西方人则保持着理性思维,注重食物的营养价值,通过摄取食物满足身体发育的能量需求,不追求食物味道或者外观的美感。因此,职业院校英语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向学生展示生动的饮食图片、食品等,并配合解说,让学生准确把握中西方饮食观念的差异性,增强学生对异域文化的了解,学会尊重不同形态的文化。英语翻译应当高度重视跨文化思维能力,以中西饮食文化差异为依托,重点培养语言文化交流能力,能够根据文化语境差异灵活应用翻译策略。具体可以采取以下三项策略。第一,直译法。顾名思义即直接翻译,这种翻译方法是英语翻译中最为基础、常见的方法。在饮食文化翻译中,直译法虽然可以清晰表达出食物制作的原料、工序以及主要流程,但是难以呈现其中的文化内涵,从而影响食物艺术美感的体现。因此,译者应根据具体交际情境灵活应用直译法,具有包括以下两种情境:其一,以食材为名称内容的菜名翻译。中餐菜名样式繁多,既有意境优美的抽象化菜名,也有通俗易懂的具象化菜名。通常,对于部分菜品信息明了的菜名翻译可以使用直译法,便于外国食客或者合作方理解。比如,梅菜扣肉译为“PorkwithPreservedVegetables”;西红柿炒鸡蛋译为“ScrambledEggswithToma-toes”。这类菜名主要由食材与配菜构成,运用直译法翻译能够清晰直观地呈现菜品主要信息,帮助食客准确理解。其二,涉及烹饪方式的菜名翻译。与西方饮食文化相比,中式饮食的烹饪方式繁多、工序复杂,这一点也反映在菜名上。针对包含烹饪方式的菜名,可以采取直接翻译的方法。如红烧排骨译为“BraisedPorkRibs”,罐焖牛肉译为“StewedBeefinCasserole”。第二,意译法。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涉及众多文化知识、礼仪习俗等。在翻译过程中,仅采用直译法无法满足饮食英语翻译需求,还需要采用意译法,根据译出语的实质含义,结合译入语的语言文化特征,灵活调整原文语序或者增加适当词语等,从而保证原语言的清晰表达。比如,“夫妻肺片”这一菜名如果采用直译法,不仅无法准确描述该菜品的制作方式与风味特点,而且还会曲解其中的典故传说,解释为相对血腥的含义,破坏外国食客的食欲。对此,译者在翻译时可以采用意译法,抓住这一菜品的本质含义与制作过程,将牛杂等原料与制作方式清晰表达出来,译为“Slicedbeefandoxorgansinchilisauce”,同时可以延伸讲述该菜名背后的历史典故,帮助人们了解古代劳动人民创业的艰难过程,领悟中华文化的精妙之处。
此外,针对英文中的饮食习语也可以采用意译法进行翻译。比如Anothercupoftea,字面含义是“再来杯茶”,但翻译时通常译为“另外一回事”,这一习语是在茶叶传入西方之后而逐步产生。喝茶风靡西方,出现了“That’snotmycupoftea”(这不是我喜欢的茶)这一常用语,之后人们将one’scupoftea引申为“感兴趣的事”,相对应的“anothercupoftea”则表示“另当别论”。因此,意译法更注重饮食英语的文化内涵,不只是表达字面含义,更应传达其中的文化意蕴。第三,音译法。文化是语言的生存土壤,如果缺乏良好的文化背景支撑,语言也就失去了存在价值。正是由于中西文化背景的差异性,许多中文适用的语言放在英语语境中就无法寻找到对应的词汇或解释。因此,在翻译饮食英语时,译者需要明确中英文饮食词汇并非一一对应关系,部分词汇会随着文化环境的改变而消失。针对上述情况,通常可以采用音译法,直接将原语言中的名词音译出来,用读音作为英文翻译。比如,油条、饺子、米粉等特色食物,与其强行用英文解释,不如直接进行音译,既能够保留其文化特色,也可以使外国友人充分感受到中华饮食的独特魅力。
作者:刘凤杰 单位:通化师范学院大学外语教学部
新时期高校饮食文化建设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对高校饮食文化建设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在诸如《舌尖上的中国》美食纪录片推出之后,人们对中国传统美食及美食背后的饮食文化也更为好奇。而高校饮食文化与其他饮食文化又有所不同,有着鲜明的个性化色彩,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发现,许多高校对此仍然是处于比较初级的探索阶段,存在着一些误区。基于此,本文选取了新时期高校饮食文化建设这一主题,对其进行新的探索,希望以此有助于新时期下我国高校饮食文化的建设工作。
关键词:新时期;高校;饮食文化;建设;新探索
众所周知,所谓“饮食文化”即是食物与人这两者之间的联系,而高校饮食文化则是将饮食文化界定在了特殊的环境下——高校。高校的饮食文化与其他环境下的饮食文化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本文更为侧重讨论高校饮食文化与其他环境饮食文化的不同之处,即特征。通过了解高校饮食文化,分析高校饮食文化,更好地建设新时期下高校饮食文化是本文的主要目的。因此,本文首先对有关理论概念进行了简单论述,在对理论概念有所了解的基础之上能更好地理解高校饮食文化;接着对目前新时期下高校饮食文化建设情况进行了分析并着重概述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一一提出改进建议,是为本次探索。[1]
一、新时期高校饮食文化建设的有关概念论述
饮食实际上也是文化的一种体现形式,主要是从所使用的食物材料、烹饪方式等方面体现,我国饮食不但讲究“色、香、味”俱全,而且还具有“滋、养、补”的特点,而这些又是基于食物或者烹饪方式所处地区自然环境的不同而产生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菜式越来越丰富,吃法也是越来越多,因此,形成了多种多样风格不一的饮食文化。而饮食还是人们联系感情、社交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交际应酬活动多在餐桌上完成。本文首先对新时期高校饮食文化建设有关概念进行简要论述,有助于后面各项内容的展开。
(一)饮食文化的内涵
饮食文化融入辅导员核心素质培养思考
随着新时代下思想文化交锋和意识形态挑战发展的日趋激烈,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高校辅导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强化辅导员核心素质培养,形成“政治强、业务精、作风严”的高素养队伍。饮食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背后蕴含着高超的工匠精神、精湛的饮食极易和浓厚的文化底蕴。著名文化出版创意人李世化先生主编、当代世界出版社于2019年出版的中华传统文化公开课《饮食文化十三讲》将中国的饮食文化与哲学思想、伦理道德观念、养生观念、民族性格特征和文化艺术成就等方面有机结合,对于饮食文化在辅导员核心素质培养中的实践应用具有重要指导性。
1、理论丰富,内容新颖,阐释了饮食文化与辅导员核心素养的融合发展
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需要具有教师的综合素养,还要具备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服务工作的能力,特别是在紧急或复杂情况下处理学生事务的思维与实践素养。结合教育部2014年印发的《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和2017年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等政策文件可以发现辅导员的核心素质主要体现在政治素质、教育情怀、人格魅力、学习能力、组织协调和心理疏导六个方面。对于饮食文化而言,《饮食文化十三讲》也从特质、素养、技能和态度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首先,现在社会的饮食文化早已摆脱了解决温饱的基础生理需求,在色、香、味、形、器甚至礼仪、文化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与辅导员特质和素养需要与时俱进有异曲同工之处;其次,饮食文化中蕴含的人文情怀也有助于提升辅导员综合素养,例如孔子“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出处”的清高风格、唐代诗人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豁达爱国情怀;最后,我国饮食受自然、历史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饮食习惯、饮食结构和烹饪方式,特别是“南甜北咸”的饮食口味尤为显著,大学生群体来自于全国各地、五湖四海,饮食文化的不同也导致他们生活习惯、处事方式的差异化,对于辅导员而言,要学习不同地域文化习俗、组织协调和沟通交流能力,将全体学生整合一起使其具有团队意识、学会团队协作。
2、底蕴深厚,实践性强,探讨了饮食文化工匠精神在辅导员核心素质培养中实践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大学生辅导员作为学生工作的一线人员更应该肩负起引路人和陪伴者的角色,因而在辅导员中培养和传承“工匠精神”也是新时代下社会赋予我们的责任。《饮食文化十三讲》中阐述了中华饮食文化和饮食典故,有助于为工匠精神在辅导员核心素质培养中实践提供素材:一方面,饮食文化中的工匠精神在辅导员核心素质培养上的体现便是一种严谨敬业、无私奉献精神,例如全世界年龄最大的米其林三星主厨小野二郎所展示出的工匠精神,在八十九岁高龄依然保持着严谨、自律、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也引发世界各地人员慕名品尝超越五十五年的寿司工艺,正如他所说的“你必须要爱你的工作……即使到了我这个年纪,工作也还没有达到完美的程度……”;另一方面,饮食文化中的工匠精神在辅导员核心素质培养中的实践需要有对待饮食版的爱心、耐心和细心,毫无疑问,辅导员工作需要在工作中向学生付出爱心、对待日常事务性工作要有耐心、发现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异常表现要细心,道元禅师在其《典座教训》和《赴粥饭法》提及烹饪者也要具有“三心”,即为从事烹饪而高兴的“喜心”、愿意以母亲对待孩子一样做菜的“老心”以及持之以恒、专注如一的“大心”,二者具有内在的紧密联系。纵观华夏几千年文明发展史,饮食文化的变迁在某些方面就是浓缩着时代对人们的要求。
《饮食文化十三讲》从中华饮食溯源、中华饮食思想、中华饮食礼仪、中华饮食器物、中华节日饮食、中华礼仪食俗、中华饮食流派、中华饮食盛宴、中华食品文化、中华调料文化、中华传食经要、中华文艺与饮食和中华饮食典故十三堂课程的讲解中将人与自然、食物与社会、文化与传承等内容详细阐述,对于饮食文化融入辅导员核心素质培养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关中儿童食育礼仪与文化传承探究
摘要:目前教育体制的不断变革,教育重心由重分数向全方位的素质教育转移。在如今幼儿园、小学都设立食堂的大背景下,“生活即教育”与“做人,做健康人,做幸福的健康人”的教育思想理念渗透在各个领域。本文将陕西关中儿童食育礼仪、文化传承与小学实践类课程及社团活动结合,着力于让孩子通过一系列的食育活动,了解关中食文化与相关礼仪,在文化熏陶与传承中培育健康的饮食理念,形成良好的饮食礼仪,进而学会选择食物、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培养健全的人格。“夫礼之初,始诸饮食”,本文旨在以儿童食育为抓手将传统食育礼仪文化融入于儿童生活中。
关键词:陕西关中地区;食育;礼仪;文化传承
陕西关中平原自古就被誉为“八百里秦川”,物美丰硕。在三千年往事中,它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无数美食,积淀了厚重而又辉煌的饮食文化。吃饭是人赖以生存的基石,所谓民以食为天,可见饮食文化有着深厚的民众基础。古人云:“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饮食与礼仪,一脉相承。关中“食育”礼仪,就是通过挖掘陕西关中地区传统的吃食,让儿童追溯本地区各种饭食食材的选用、制作,饮食礼仪的起源、发展,在学习、传承中感受中国人的“敬畏自然、感恩食物”观,习得中国传统饮食礼仪和君子道德,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为探索现代食品教育而奠定思想基础。
一.“食育”由来
“食育”就是饮食教育和通过饮食做教育。它起源于1896年日本养生保健专家石冢左玄的《食物养生法》一书,原话为“体育智育才育即是食育”,也就是在儿童教育中不光有体育、智育、才育,还应该有学习饮食文化的食育。基于此,在2005年的时候,日本颁布了《食育基本法》,拉开了全国普及并推广饮食运动的帷幕。此概念于2006年进入中国并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食育”包含两个层次,一是通过人们在对食物营养、食品安全的深刻认识中对食物产生感恩之心,二是通过加强对食文化的传承、与环境的调和以培养人们良好、健康的人格品质与身心健康。食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食育就是通过对儿童进行食物、饮食的相关教育过程达到德、智、体、美、劳全方面教育;以食为媒,培养儿童成为热爱生活的人,并且使他们具备保持健康生活的能力。儿童食育礼仪与文化传承,将通过儿童对陕西关中地区的食礼仪的学习和探究内化为文化自觉。
二.陕西关中地区食俗礼仪
传统饮食文化在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应用
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越来越重,国际地位也在逐渐提高,面对新的国际形势,在国际上发出并且传播好自己的声音是我国正在进行的重要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宣传思想工作开始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为重要理论依据,而“讲好中国故事、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更是我国多个领域尤其是教育领域需要高度重视的课题。基于此,我国高等院校语文教育开始逐渐关注传统文化传播,并开始探索在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如何才能“讲好中华文化故事”,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本文将结合由吴澎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饮食文化(第3版)》一书,厘清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在汉语言文学教育中的应用价值,探讨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在汉语言文学教育中的应用路径,以期为相关教学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中国饮食文化(第3版)》全书共分为九个章节。第一章节为概论部分,即对中国饮食文化基础概念进行阐述,包括中国饮食文化的传统特色、中国饮食文化的地域差异以及传统饮食思想等。第二章节集中介绍了中国八大菜系,分别梳理了八大菜系历史发展,阐述了其各自的代表菜和特色。第三和第四章节分别介绍了我国酒文化和茶文化,包括各自历史发展、茶艺与酒礼、中华名酒和名茶以及各自的文人故事等。第五章节将研究视角引入文学作品中,探讨了古今文学创作中所体现出的中华饮食文化内容。第六章节从饮食民俗文化的角度着手,介绍了我国岁时节日、人生礼仪等多方面的饮食习俗。第七章节介绍了中国筷子文化,分析其海内外文化现象,展现了我国饮食器具方面的饮食文化样貌。第八章节主要以中国传统食礼为主题,介绍了各餐饮环境下的就餐礼仪。第九章节中,作者例举出历史名人的饮食故事。整体上看,该书从多个方面系统化地介绍了中国饮食文化,知识性较为突出,为广大读者了解中国饮食文化以及扩充饮食方面知识提供了帮助。
每一种饮食文化素材如相关典故、文学作品等,或是包含饮食烹制文化,或是包含餐饮礼仪文化,相对于专业知识,其显然更易吸引学生,从而激发起学生的课堂参与兴趣。阻碍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在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发挥价值的因素结合该书内容并联系当前汉语言文学教育教学实际情况,笔者发现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育人价值发挥还面临着一定的困境,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教学理念迟滞,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高。我国的教育环境较为复杂,不同种类院校的教育思想存在一定的差异,而这种差异体现在汉语言文学教育上,便是仅有部分学校重视在相关课程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还有相当部分学校未能重视应用中国传统文化。例如,部分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始终以知识教育为唯一目标,带有一定功利性质,对素质教育的践行不够深入,严重忽视了中华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这必然阻碍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在汉语言文学教育中的应用。意识指导实践,当院校管理层、汉语言文学专业基层领导以及相关教师都未意识到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应用价值,那么显然会对相关教学规划造成不利影响。其二,课堂教学模式单一,不利于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融入。就当前来看,许多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模式都较为单一,严重弱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感染力。
汉语言文学课堂要应用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就需要一个先进的、规范的、广受学生喜爱的教学模式作为桥梁促进与学生的沟通,从而将文化内容中正确的价值观念顺利地传递给学生以达到感染和引导的效果。然而在我国仍有相当一部分院校的专业课程采用传统的“填充式”教学,在这种教学模式中,老师只注重专业知识的讲解,忽视了学生对拓展内容的需求。这种单一、死板的教学模式没有统筹好学生的学习与价值引导之间的平衡,无法将中国传统饮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中。而且这种教学模式也会让学生失去对课堂的兴趣,最终致使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更加难以融入教学。其三,师资力量略显不足,难以挖掘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应用价值。要在汉语言文学课程中应用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并发挥其价值,专业课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不过在当前阶段,许多院校的汉语言文学师资队伍力量还较为薄弱,难以在专业课上充分挖掘传统饮食文化的价值。比如,部分教师执着于自己的教学风格,不习惯在专业课上穿插学科教育外的知识,课程内容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再比如部分专业课教师的德育意识较弱,没有将“育才”和“育人”结合起来,未能充分认识到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培育的重要作用。此外,还有部分专业课担负着多重任务,如科研任务、行政任务以及各种学生工作,迫于这些任务的压力,他们难以分出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对应用传统饮食文化展开研究。促进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在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发挥价值的路径结合该书传统文化内容并联系汉语言文学教学实际需求,笔者认为要在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充分发挥出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价值,可从以下路径探索采取对应措施。首先,创新教学理念,加强对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重视。科学意识指导正确实践,必须提升汉语言文学专业对中国传统饮食文化育人价值的认知程度具有必要性。院校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思路,摒弃单一的知识传授模式,将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纳入教育方针中,并通过组织相关教学活动,如:汉语言专业教研会议、教师会等,向教学基层领导和一众汉语言文学专业课教师传递应用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现实意义,明确并且着重强调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育人价值,从而自上而下地带动汉语言文学专业课教学改革。另外,院校还可以积极邀请传统文化与学科教育双向融合领域的相关学者与专家到校内开展交流会、讲座等活动,并积极组织汉语言文学专业课教师参加,通过这些交流会与讲座,帮助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增强对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重视。其次,注重课堂教学过程,合理地融入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内容。教师在备课时可以挖掘教学内容与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相关联的点,并丰富这部分内容并应用于教学中。比如在《中国文学史》课程中,教师在讲解文学大家的生平故事时,可以将其与饮食文化联系起来,如古时候的苏轼、米芾,欧阳修等,近现代的汪曾祺、唯灵、梁文韬等,向学生讲述他们的饮食故事。此外,上文提到单一化的教学模式不利于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融入,因此专业课教师需要摆脱“填充式”教学模式,对教学内容作出更加深刻的解读,并利用更为多元的教学策略增强大学生对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感受,比如可以组织学生创作饮食文化相关文学作品等。
最后,增强汉语言文学专业课教师应用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能力。要发挥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在汉语言文学教育中的价值,其对专业课教师的执教要求不仅是具有专业的学科教学能力,更要有一定的“讲中国故事”的能力。基于此,我国国内大部分院校都需要自行加强该专业师资建设,武装本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队伍,展开专项培训工作。具体来说,院校可采用“引进来”的方式展开培训,聘请国内专业领域人才到校开展讲座,组织汉语言文学教师学习相关教学知识,从而提升其执教能力。也可以定期派本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教师到校外参加相关技能培训。通过各种培训活动,教师可以不断地对相关教学理念进行研究与实践,从而改革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促进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融入及其作用发挥。综上所述,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应用对于汉语言文学教育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各院校应积极建设汉语言文学的传统文化融合机制,利用考评制度、激励制度等方式促进汉语言文学教育对传统饮食文化的应用,从而为其价值发挥奠定基础。《中国饮食文化(第3版)》一书让广大读者对我国饮食文化体系以及饮食文化历史发展形成了更为深刻的认知,其内容丰富具体,编著思路清晰,章节设计合理,可读性较高,既适合作为饮食文化爱好者的读物,也适合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专业课教材或选修课教材。
作者:吴澎
中华饮食文化
中华饮食文化博大情深、源远流长,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中国人讲吃,不仅仅是一日三餐,解渴充饥,它往往蕴含着中国人认识事物、理解事物的折理,一个小孩子生下来,亲友要吃红蛋表示喜庆。“蛋”表示着生命的延续,“吃蛋”寄寓着中国人传宗接代的厚望。孩子周岁时要“吃”,十八岁时要“吃”,结婚时要“吃”,到了六十大寿,更要觥筹交错地庆贺一番。这种“吃”,表面上看是一种生理满足,但实际上“醉翁之意不在酒”,它借吃这种形式表达了一种丰富的心理内涵。吃的文化已经超越了“吃”本身,获得了更为深刻的社会意义。通过中西交流,我们的饮食文化又出现了新的时代特色。如于色、香、味、型外又讲究营养,就是一种时代进步。十大碗八大盘的做法得到了改革,这也是十分可喜的。但是,中华饮食文化在与世界各国文化碰撞中,应该有一个坚固的支点,这样它才能在博采众长的过程中得到完善和发展,保持不衰的生命力。我觉得,这个支点就是优秀传统文化特质,也就是中华饮食文化需要探索的基本内涵。因此,对于中华饮食文化基本内涵的考察,不仅有助于饮食文化理论的深化,而且对于中华饮食文化占据世界市场也有着深远的积极意义。我认为,中华饮食文化就其深层内涵来廛,可以概括成四个字:精、美、情、礼。这四个字,反映了饮食活动过程中饮食品质、审美体验、情感活动、社会功能等所包含的独特文化意蕴,也反映了饮食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密切联系。
精。是对中华饮食文化的内在品质的概括。孔子说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反映了先民对于饮食的精品意识。当然,这可能仅仅局限于某些贵族阶层。但是,这种精品意识作为一种文化精神,却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地渗透、贯彻到整个饮食活动过程中。选料、烹调、配伍乃至饮食环境,都体现着一个“精”字。
美,体现了饮食文化的审美特征。中华饮食之所以能够征服世界,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美。这种美,是指中国饮食活动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是指它给人们所带来的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首先是味道美。孙中山先生讲“辨味不精,则烹调之术不妙”,将对“味”的审美视作烹调的第一要义。《晏氏春秋》中说:“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焯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讲的也是这个意思。
美作为饮食文化的一个基本内涵,它是中华饮食的魅力之所在,美贯穿在饮食活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
情,这是对中华饮食文化社会心理功能的概括。吃吃喝喝,不能简单视之,它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媒介,是一种别开生面的社交活动。一边吃饭,一边聊天,可以做生意、交流信息、采访。朋友离合,送往迎来,人们都习惯于在饭桌上表达惜别或欢迎的心情,感情上的风波,人们也往往借酒菜平息。这是饮食活动对于社会心理的调节功能。过去的茶馆,大家坐下来喝茶、听书、摆龙门阵或者发泄对朝廷的不满,实在是一种极好的心理按摩。
旅游目的地饮食资源研发机制
一、引言
旅游活动是集食、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综合性社会文化活动。饮食是旅游者六大消费要素中首要的基本要素,旅游者的餐饮满意度对旅游体验质量有重大影响,饮食成为整体旅游产品中一个单项产品或服务,直接影响着旅游业兴衰及其可持续发展。从旅游文化视角来看,具有鲜明地域性、民族性和历史文化性的地方饮食是一种独特的旅游文化资源和旅游动机触发者,有着广阔的旅游市场和开发潜力。在全球化背景下,地域饮食文化作为旅游活动的一项日益重要的资源,需要创新餐饮产品和饮食形象,具有地方特色的名吃、名菜和名点已成为旅游目的地重要的旅游形象代表,如北京的北京烤鸭、天津的“狗不理”包子、成都的川菜等。国外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研究侧重于美食旅游(foodtourism),起步较早,亦较系统化,主要着眼于美食旅游的概念、功能、运作和开发,尤其对葡萄酒旅游(winetourism)研究较为深入。而美食旅游在我国仍是一个较新的研究领域,国内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研究主要集中于饮食历史文化、菜系、菜谱和烹饪技巧等方面,研究方法注重个案或地域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材料搜集和整理的“对策”工作,缺乏系统性、完整性和普适性的理论研究。但国内饮食文化及美食旅游开发的实践潮流正如火如荼,如2003年我国的旅游促销主题为“中国烹饪王国游”,广州争创“全国最佳餐饮旅游城市”,成都打造“美食之都”旅游品牌等。因此,如何有效推动地域旅游与饮食文化的整合开发,既深入挖掘地域饮食文化及餐饮业的无限潜力,又逐步培育饮食旅游的营销价值与独特吸引力,成为目前及未来旅游目的地饮食文化旅游资源探讨和研究的重要主题。
二、饮食文化资源及其旅游开发
我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自然、社会经济和生活习俗差异很大,使我国地域美食丰富多彩。具备自己独特历史、文化、技艺和风味,地域饮食文化是传统民族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共同地域、共同历史和共同文化的作用下,形成的积久成习的文化传统,包括饮食风味、方式、礼仪及形成发展等,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景观。我国是世界公认的饮食超级大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由于地理环境、气候物产、社会经济、生活习俗、民族习惯和宗教信仰等存在差异,造就我国饮食具有原料物产丰富、烹调方法多样、各地风味独特、各大菜系独领风骚、民族饮食风味浓郁、讲究美感美食美器美景、菜名内涵丰富、注重养生食疗与保健等特点。我国饮食文化根基在于食医合一、饮食养生、本位主张、孔孟食道等观念,其资源属于具有地方特色或民族艺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开发中表现为饮食景观(foodscape)和葡萄酒景观(winescape)(Peters,1997),经组合成为旅游者品尝美食并感受饮食文化的旅游资源。食文化、酒文化和茶文化内涵丰富,地方特色风味独具魅力,中华菜系、民族饮食、宗教饮食,以及养生、医疗、保健和药膳饮食资源等构成我国饮食文化。旅游目的地饮食文化也是一种融物质与精神为一体的独特人文旅游资源。休闲时代,以享受和体验美食及其文化为主要动机的美食旅游将成为一种重要的旅游方式。旅游者通过领略旅游目的地风味小吃、特色菜肴、名特产品等饮食文化,进而深入了解地域风俗习惯、风土人情和文化特征,通过亲身参与获得丰富深刻的感官和审美体验。目前,开发饮食文化资源已成为诸多国家发展旅游业的重要举措,如韩国“泡菜节”、德国“慕尼黑文化啤酒节”等。国内诸多旅游目的地根据自身地域特点和风物特产,衍生出具有现代地方特色的饮食节事,除各地举办不同菜系的烹饪厨艺比赛之外,其它如香港、北京、成都、广州、上海、南宁等地的“国际美食节”或“美食旅游节”,上海、广州、重庆、河南信阳等地的“国际茶文化节”或“茶叶节”,普陀山和武夷山的“佛(禅)茶文化节”,山东青岛的“啤酒节”,江苏盱眙的“国际龙虾节”等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成为提升旅游目的地魅力与旅游形象品牌的营销途径与平台。旅游目的地须充分利用饮食文化资源,将饮食文化与旅游发展结合,不仅能促进旅游产品多样化,且能提高旅游吸引力,利用旅游业弘扬地方饮食文化,利用饮食文化优化旅游目的地形象,为美食旅游设计奠定了坚实基础。便于其参与、亲身体验异域文化的饮食成为旅游者旅游体验的一个支持因素,同时,也正以不同形式成为旅游目的地的重要吸引物,构成了诸如芝加哥美食节、欧洲葡萄酒之旅等专项旅游产品。广东2004年推出了首条“美食旅游线路”,通过举办美食节、烹饪比赛等活动,吸引了大量国内外美食爱好者。另以成都饮食文化旅游资源构成元素为例,成都饮食文化资源丰富,主要有川菜、火锅、小吃、名茶和名酒,且多优美有趣的历史传说和名人典故,如夫妻肺片、龙抄手、灯影牛肉和担担面等,并策划举办美食节、兰桂坊啤酒节、月饼节、葡萄节、螃蟹音乐节等旅游节事,川菜馆、火锅店、小吃铺和茶馆等餐饮企业共同构成成都饮食文化。饮食文化景观借助器、形、艺、俗等多方面物质形态体现,其商业活动运作形成旅游目的地以餐饮为核心、以文化为表现、以民族为特征的相关产业,如餐厅建筑、装潢、设计、环境、礼仪、服饰、设施、容器、烹饪方法、就餐方式、菜肴品种、饮食背景、民族民俗风情、演艺歌舞表演等饮食文化景观。因此,应全力将旅游目的地独具魅力的饮食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产品优势和经济优势。地方饮食文化资源旅游开发应突出地域饮食特色,充分挖掘地方饮食历史文化,继承和发扬传统烹饪技法,兼容并蓄,创新地方饮食文化。同时,应充分考虑现代旅游者的饮食文化需求,走传统与现代、地方化与国际化、特色与标准、风味与营养、经验与理论协调发展之路,实现地方饮食文化资源向饮食美食旅游的“华丽”转化。
三、旅游目的地饮食文化资源开发机制
饮食文化与旅游活动相结合,会有力提升民族文化旅游价值和旅游目的地形象品牌,然而,目前饮食文化资源旅游开发亟待提升,旅游目的地饮食文化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良好的营销契机。旅游者饮食习惯、饮食多样性和独特性、饮食印象与体验、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等要素影响到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的饮食评价,旅游目的地应深入研究饮食文化资源和旅游市场需求,着力推进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形象化、愉悦化、生活化和商业化,同时注重饮食文化保护、推介、创新和品牌打造。应强调永续利用的可持续发展资源观,倡导集约型资源开发,突出“软开发”文化资源,避免饮食文化资源遭到破坏,树立旅游目的地饮食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开发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