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范文10篇
时间:2024-04-09 01:38:3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饮食文化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中华饮食文化
中华饮食文化博大情深、源远流长,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中国人讲吃,不仅仅是一日三餐,解渴充饥,它往往蕴含着中国人认识事物、理解事物的折理,一个小孩子生下来,亲友要吃红蛋表示喜庆。“蛋”表示着生命的延续,“吃蛋”寄寓着中国人传宗接代的厚望。孩子周岁时要“吃”,十八岁时要“吃”,结婚时要“吃”,到了六十大寿,更要觥筹交错地庆贺一番。这种“吃”,表面上看是一种生理满足,但实际上“醉翁之意不在酒”,它借吃这种形式表达了一种丰富的心理内涵。吃的文化已经超越了“吃”本身,获得了更为深刻的社会意义。通过中西交流,我们的饮食文化又出现了新的时代特色。如于色、香、味、型外又讲究营养,就是一种时代进步。十大碗八大盘的做法得到了改革,这也是十分可喜的。但是,中华饮食文化在与世界各国文化碰撞中,应该有一个坚固的支点,这样它才能在博采众长的过程中得到完善和发展,保持不衰的生命力。我觉得,这个支点就是优秀传统文化特质,也就是中华饮食文化需要探索的基本内涵。因此,对于中华饮食文化基本内涵的考察,不仅有助于饮食文化理论的深化,而且对于中华饮食文化占据世界市场也有着深远的积极意义。我认为,中华饮食文化就其深层内涵来廛,可以概括成四个字:精、美、情、礼。这四个字,反映了饮食活动过程中饮食品质、审美体验、情感活动、社会功能等所包含的独特文化意蕴,也反映了饮食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密切联系。
精。是对中华饮食文化的内在品质的概括。孔子说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反映了先民对于饮食的精品意识。当然,这可能仅仅局限于某些贵族阶层。但是,这种精品意识作为一种文化精神,却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地渗透、贯彻到整个饮食活动过程中。选料、烹调、配伍乃至饮食环境,都体现着一个“精”字。
美,体现了饮食文化的审美特征。中华饮食之所以能够征服世界,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美。这种美,是指中国饮食活动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是指它给人们所带来的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首先是味道美。孙中山先生讲“辨味不精,则烹调之术不妙”,将对“味”的审美视作烹调的第一要义。《晏氏春秋》中说:“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焯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讲的也是这个意思。
美作为饮食文化的一个基本内涵,它是中华饮食的魅力之所在,美贯穿在饮食活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
情,这是对中华饮食文化社会心理功能的概括。吃吃喝喝,不能简单视之,它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媒介,是一种别开生面的社交活动。一边吃饭,一边聊天,可以做生意、交流信息、采访。朋友离合,送往迎来,人们都习惯于在饭桌上表达惜别或欢迎的心情,感情上的风波,人们也往往借酒菜平息。这是饮食活动对于社会心理的调节功能。过去的茶馆,大家坐下来喝茶、听书、摆龙门阵或者发泄对朝廷的不满,实在是一种极好的心理按摩。
梅花饮食文化研究
摘要:梅花入馔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自殷商至清代、从宫廷到民间均有相关的饮食记录。以梅花制作的菜肴不仅具备丰富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而且成品造型多清新高洁、富有审美情趣,同时含有风雅的人文内涵,是众多花馔中不可或缺的一类。梅花的主要食用方法包括生食、做主食、制作饮品、汤类、腌制小菜和做辅料点缀等,主要菜品有梅花粥、梅花汤饼、蜜渍梅花、生拌菜和暗香汤等。现代社会以梅花直接入食者较为少见,而以梅花形、色、香元素为主制作菜肴的梅花宴逐渐发展成型,整场宴席在延续古法制作的基础上创新开发了许多新颖的菜样,令人们在赏花的同时也能品尝到新鲜的梅花菜肴,体验沉浸式的梅花之旅。梅花饮食市场前景广阔,将为景区带来更大效益。
关键词:园林植物;梅花;可食用;人文内涵;梅花宴;创新
梅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高洁脱俗的象征。梅文化在浩瀚的中华文化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自古以来大量的咏梅诗词是文人骚客展露才华、颂扬梅精神的体现,而梅花除了赏花、闻香外,还可入食。食用梅花种类主要是绿萼梅[1],其花蕾为绿色,花瓣为白色,开花有香味。用梅花做成的菜或点心叫作梅馔,梅馔也是梅花文化中的一种表现形式。梅馔文化除了利用梅花本身制作的食物外,还包括描述梅馔的各种诗词文章和相关典籍。梅花馔不仅仅只包括用梅花入食,将食品制作成梅花的形状也可称之为梅花馔。相比于实际食用梅花,人们更看重的是借由梅花这一象征所表达出来的美好含义和蕴含其中的精神寄托。
1梅馔文化概要
花馔文化最早可追溯到殷商时期,商初大臣伊尹在论说当时天下的“菜之美者”时说:“菜之美者,昆仑之苹,寿木之华。”华即是花,由此可见当时的古人已经用花来入菜,将花卉作为可食用植物的一部分,是菜食的一种。战国屈原《离骚》中的“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唐代王维《奉和圣制重阳节宰臣及群官上寿应制》中的“芍药和金鼎,茱萸插玳筵”等诗句都说明了花卉食用自古有之,从先秦到汉代再到唐代,未曾间断[2]。到了宋代,林洪所著的《山家清供》中更是集中记录了十几种与花相关的食谱,这其中就包括梅花汤饼、梅粥、蜜渍梅花和醒酒菜等数种以梅花为材料的食谱[3]。与林洪同时期的诗人杨万里也是一位梅花食用爱好者,他曾在朋友的宴席上明确表示白糖要全部留给他搭配吃梅花:“南烹北果聚君家,象箸冰盘物物佳。只有蔗霜分不得,老夫自要嚼梅花。[4]”以梅花为食显然并不能果腹,但由于梅花品性高洁、不畏严寒、坚贞傲雪,文人雅士认为食用梅花是一件雅事,可以借此抒发感怀、愉悦身心,彰显自己品位不俗。南宋杨万里在《瓶中梅花长句》中注解说:“……予独倚一株老梅,摘花嚼之,同舍张监簿,蜀人,名珖,字君玉,笑谓予曰:‘韵胜如许,谓非谪仙可乎?’”食梅到此种意境,诗人已然具有仙人的气质了[4]。由此可见,梅花馔自带的文化价值和人文寄托远大于其实际食用价值。
2梅花食用方法
小议饮食文化翻译探讨
【摘要】中国人向来“以食为天”,无论是基本的生存需要:衣食住行,还是进一步的生活需求:吃喝玩乐,都离不开“食”与“吃”。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跨文化交际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在跨文化翻译中,饮食文化翻译是翻译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具有跨文化性质以及传播文化的历史性意义。本文以饮食文化翻译的本质为基础,总结在饮食文化翻译中常见的问题,探讨翻译的优化策略,最后归纳出针对这方面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文化跨文化饮食文化传播文化翻译
一、中华饮食文化与翻译
饮食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具有文化的共性。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翻译是文化的传通。对于翻译,传统观念认为,就是两种语言间的转换,而忽视了翻译的文化问题。事实上,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者遇到的最大困难不是语言,而恰恰是文化。翻译本身就是不同文化间交流的产物,是跨文化传通。20世纪下半叶,翻译的研究出现文化转向,目前,在翻译研究界,人们把对翻译的意义和作用推向了另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文化交流与传播。人们把目光投向了翻译承载的使命,把翻译置于各民族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中进行考察。因此,饮食文化的翻译研究也应置于中国与世界接轨的大背景下进行。
经历了五千多年历史的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国人民的光荣与自豪。目前,文化与翻译的研究大多着眼于宏观,而专门讨论文化某一领域翻译比较少。据悉,北京为了迎接2008奥运,针对菜单翻译问题,向社会各界征集对《中文菜单英文译法》的意见,,收录了2700多条菜单及酒水的英文,另外,还专门组织了专家研究讨论有关菜名的翻译,旨在让国外旅客更方便地了解中国饮食文化。菜名实际上是一国文化的体现,老外对中华饮食文化的了解很大一部份就是从中国菜中体现出来的,如果外国人能明白我们的一些菜名的寓意,或是把这些菜名弄明白,实在是在学习一门艺术,他们定会因此而更了解和喜欢中国。
二、饮食翻译中的文化身份问题
从餐具看饮食文化
饮食文化是中国值得自豪,也是最容易为世界各国所接受的一环。美味的食物享用得多,有没有考究过中国人何时开始脱离茹毛饮血的生活?何时开始用炉灶煮食?常吃的水饺、云吞何时出现?又怎样由分餐制度演化为围桌而食?……在正在香港举办的“美食配美器——中国历代饮食器具展”中,不仅得到答案,更可深入浅出地认识中国饮食喜好与器具的转变关系。
展览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提供100多件珍贵文物,该馆展览部副研究员胡晓建介绍说,该馆专门为这个专题展览而筹备、组织,展品大都是首次来港展出,其中10多件是国家一级文物,如新石器时代《灰陶釜、灶》、隋《金足金杯》、北魏《青瓷莲花尊》及汉代《铺首衔环铜》等。
现场展出的《灰陶釜、灶》,是已知发现较早、且完整的炊具,胡晓建说,新石器时代的《附加堆纹灰陶鼎》是三足锅,《黑陶甑》是最早期的蒸屉,下半部盛水,称鬲,中间有孔隔,上面放食物。在旧石器时期,人类以烧烤为主,到了新石器时期,则开始用水煮、气蒸的手法,北方吃粟,南方吃稻。现场一件新石器时代《双耳小口尖底瓶》,两边的耳孔吊着绳子,放进河里入了水,陶瓶便会立起来,可见当时的先人打水也很有智慧。
到了夏、商、周及春秋、战国时期,讲究饮食礼仪,闻名遐迩的青铜器工艺达到全盛期,由甑与鬲结合而成的?[,已发展至青铜器制。在春秋后期,已有饺子出现,而当时祖先开始懂得吃面食、云吞及粉食了。由于这段时期注重礼祭,出现了许多酒器,如现场展出的《戍马铜觚》是饮酒器,铜?F用以盛酒,而《窃曲纹龙首三足铜?B》是当时的调酒器,最特别的是《铜冰鉴》,冰酒器具,内置方形罐,用以盛酒。现场也展出了同时期常用的漆器餐具仿制品。
汉代的展品较特别的有《铺首衔环铜》,是当时的铜烤炉,另外汉代陪葬品《陶灶》,反映出当时人们已有完整的炉灶设备,这座船型的陶灶是南方流行的款式,而北方只用简单的长方型炉灶。
隋唐是中国文化与国势强盛时期,各民族在饮食文化上进一步交流融合,菜肴品种大增,建立不同饮食流派,当时已普及高足桌、椅,加上宴会菜式丰富,因此由分餐制的一人一套餐具形式演变为多人围桌合食的形式。当时着重华丽的生活,金银及玻璃器皿相继出现,并且造工精巧。现场展出的隋唐食器有入口自东罗马的《金足金杯》。另外在新疆出土的唐代《饺子、点心》,胡晓建说,点心是一些饼食,用面以花模印成漂亮的形状及花样,而饺子内则有肉,反映新疆地区也受中原饮食影响。
中餐厅饮食文化符号传播策略
摘要:要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日益精细化,电视节目也逐渐出现了以情感和文化为主打得慢综艺。在众多慢综艺节目中,《中餐厅》脱颖而出成了国内慢综艺节目中无论文化表达还是市场反响都极为突出的代表。它以中华饮食文化传播为着眼点,响应了国家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文化走出去的迫切需求。本文从符号学入手,以《中餐厅》为立足文本去探究其对于民族饮食文化符号的使用以及在文化符号运用的基础上如何构建民族文化形象并进行传播的,并进一步探讨慢综艺如何确定其文化品格,尝试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传播策略,以期为以后美食类慢综艺的符号学研究提供一些方法和理论支持,为未来电视节目市场制作出更多优质的文娱兼具的美食类慢综艺产出提供一些助力。
关键词:《中餐厅》;慢综艺;符号学;传播学;文化品格
中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民族众多,中华民族在自然和人文的共同孕育中形成了丰富多元、共存共进的文化形态。《食经》《闲情偶寄》《随园食单》《建国方略》等许许多多关于美食描述的文献也彰显着中华民族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光辉璀璨的历史。中国人对美食的热爱不仅仅是在制作和品尝,他们更是把自我对于生命和自然的体悟和哲思融会在美食中,也在一代代人的薪火相传和情感沉淀中形成了族群独有的弥足珍贵的共同文化记忆。中华民族饮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也体现着中国的软实力。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以及日益增强的“文化自信”中,国家也迫切需要让包括饮食文化在内的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实现“走出去”,以“文”会友,《中餐厅》正是在这样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中餐厅》是湖南卫视推出的、由湖南卫视王恬团队打造的一档以美食和明星经营体验为主打得慢综艺节目。“慢综艺”是这些年才逐渐成形的一个概念,区别于之前注重节奏和快感的“快综艺”,强调放缓节目的叙事节奏,将情感与文化置于前景,在综艺中呈现更多的生活质感,让观众在节目中回归本真生活、反观真实自我。目前《中餐厅》已经推出了四季,每一季在播出后都取得了非常好的市场反响。节目立足与中华传统美食,以明星合伙人经营餐厅的设置将中华传统文化传播出去,里面也呈现了许多具有标识性的饮食文化符号,无论是对于饮食文化研究、传播学研究还是针对美食类慢综艺节目的研究,《中餐厅》都是很好的研究文本。
1文本分析和研究缘起
作为节目的名称的《中餐厅》本身就是一个中华文化标识。但在国内的文化语境中很少会使用《中餐厅》这个词,不会用来命名中国境内的餐厅,它一般是针对不在中国境内的接受群体而使用的词汇。前三季节目抓住《中餐厅》的内涵,通过综艺节目在他国录制的方式直接让中华优秀饮食文化在地理上走出去。而第四季因为疫情的原因将节目的录制地点从国外转到了国内,将节目放在美食所产生的原产地———中国,聚焦长江沿线的几个城市,把餐厅开在游轮上,以流动的餐厅来带出沿途各个城市的故事。中华民族任何传统美食绝不仅只是给人的感官上享受,它同时凝聚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人民智慧的文化结晶,每一道美食都是充满情感和象征的文化符号。符号是讨论文化产生和传播中绕不开的概念,在观察文化传承传播的路径和接受机制方面,符号学为研究者提供了便利,以符号学的角度去阐述文化的形成和传播也为研究提供一个较为清晰方式。将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美食借由具有趣味性和娱乐性的综艺节目去传递,对于中华民族和国家文化形象的构建和传播也能提供极大助力。
2《中餐厅》中的文化符号运用及表达
饮食文化的变迁与传承困境
一、傣族饮食文化的变迁
在现代经济和理念的影响下,傣族人民的生存、生活习俗等都在发生转变,以此适应社会的发展。这个时期傣族人民的饮食文化也在发生重要转变,表现为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所导致傣族聚居区食材流向高消费的经济发达的中东部城市,而人工种植的农作物进入到傣族聚居的市场当中。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的饮食烹饪方式和传统饮食文化,以食材作为载体不断向外流出,并且实现了傣族饮食文化的对外传播。最后在傣族饮食文化的主流中外地食材逐渐占据了重要地位,现代化的生活和饮食方式进入到了傣族群众家中。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于外来食材和烹饪方式导致傣族当地的饮食结构变化突出。过去的野菜、野果等逐渐变少,而更多以炒为主的便捷烹饪方式;二是傣族的饮食文化呈现出多元化和世俗化的倾向。例如部分其他民族的菜肴也在傣族人的餐桌上出现,例如景颇族的舂干巴、鬼鸡,汉族的小炒肉等。而且一些原本傣族群众要在节日里才会做得菜肴却频频出现在平时的餐桌上。例如泼水粑粑这类只有在节日中才会制作的食品,竟然也出现在了餐厅或傣族民众的餐桌上。
二、傣族饮食文化的传承困境
(一)部分傣族饮食核心文化流失
傣族独特的饮食文化内涵朝着扁平化的方向发展。傣族饮食由于其中所包含的特有文化内涵和天然食物的生态优势,食客们可以从特定的食物器皿、饮食风俗等体会到傣族文化。但是,许多傣族菜肴为了适应大众口味,将许多传统食材改变,例如酸笋和生肉,传统的做法是把生牛肉和苦水膏作为蘸水,搭配生肉或米线。但是,眼下部分傣族风味餐厅“改良”了这道菜,舍弃了生牛肉和苦水膏,用其他食材代替。实际上,由于对傣族饮食文化的改良,使得傣族饮食独有的文化根基和生态被屏蔽,这对传承傣族饮食文化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二)对部分傣族特色饮食过度改良
饮食文化分析论文
一、中华饮食文化与翻译
饮食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具有文化的共性。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翻译是文化的传通。对于翻译,传统观念认为,就是两种语言间的转换,而忽视了翻译的文化问题。事实上,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者遇到的最大困难不是语言,而恰恰是文化。翻译本身就是不同文化间交流的产物,是跨文化传通。20世纪下半叶,翻译的研究出现文化转向,目前,在翻译研究界,人们把对翻译的意义和作用推向了另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文化交流与传播。人们把目光投向了翻译承载的使命,把翻译置于各民族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中进行考察。因此,饮食文化的翻译研究也应置于中国与世界接轨的大背景下进行。
经历了五千多年历史的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国人民的光荣与自豪。目前,文化与翻译的研究大多着眼于宏观,而专门讨论文化某一领域翻译比较少。据悉,北京为了迎接2008奥运,针对菜单翻译问题,向社会各界征集对《中文菜单英文译法》的意见,,收录了2700多条菜单及酒水的英文,另外,还专门组织了专家研究讨论有关菜名的翻译,旨在让国外旅客更方便地了解中国饮食文化。菜名实际上是一国文化的体现,老外对中华饮食文化的了解很大一部份就是从中国菜中体现出来的,如果外国人能明白我们的一些菜名的寓意,或是把这些菜名弄明白,实在是在学习一门艺术,他们定会因此而更了解和喜欢中国。
二、饮食翻译中的文化身份问题
基于文化研究的广阔视野来探讨华夏饮食文化的翻译,就不能不涉及到其文化身份问题。文化身份通常被看作是某一特定文化的特有,同时也是某一具体的民族与生俱来的一系列特征(蒋红红,2007)。无论对于一般意义上的文化还是某一特殊领域里的文化,在翻译中识别文化身份可以强化本民族的文化特点和文化特性。不同的国家和民族的饮食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就是文化个性或民族特性,构成着独特的民族特色文化,形成了世界文化的多元性。中华饮食文化形成其固有的文化身份,是文化中最珍贵的部分,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予以最大限度的保留并有效传播的部分。
具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在文化饮食翻译中,要求译者必须对中西文化都有充分把握,用西方人最喜欢的方式去翻译中国的文化内容。笔者认为,汉英翻译的目的之一在于让世界了解中国,促进中华走向世界。但不断交流与融合的世界文化使人类共性的认识逐渐扩大,随着经济政治的全球化,各民族间的差异不断在缩少,而中华自身的文化身份却变得模糊。正如A.L克鲁伯所说“每一种文化都会接纳新的东西,不论是外来的,还是产自本土的,都要依照自己的文化模式,将这些新的东西加以重新塑造。”当我们自豪地看到伟大的中华文化被广泛传到世界各地时,我们要注意中国也在不断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出和影响。笔者认为,在世界全球化和文化的趋同过程中保持中华饮食文化固有的个性和特征,保证中华饮食文化身份的清晰度,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
饮食文化内涵译介及英译策略研究
摘要:该文联系广东建设文化强省战略目标和“一带一路”当代背景,以“食在广东”饮食文化与英译为研究对象,从研究粤系菜式历史渊源的角度出发,对当今粤系菜肴的历史渊源简要概述,以及对英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出深入的研究和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菜式的译介离不开对特定文化习俗的研究和特定的翻译方法,使用合适的句式和词汇对其准确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有助于西方读者的理解和接受,有助于更好地传播中国的饮食文化。
关键词:广东饮食文化;文化内涵;译介;翻译策略
老子曾说:“圣人为腹不为目”。在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中华文化中,饮食文化则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中外交流合作日益密切,外宾到访中国的次数也日益增加。世界上的任何国家,都是秉承这句话:“民以食为天。”接待外国友人,无论是洽谈国家大事、商业会谈,又或者是友情的延伸,饮食文化的出现必不可少。因此,准确做好菜单以及菜肴译介翻译不仅对传播中华饮食文化作用重大,同时也方便外国友人更深刻、更准确地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让我们的文化更好地实现“走出去”。更重要的是,深刻了解菜肴的命名和其文化内涵也为今后的英译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当代背景联系
中国一直致力于“一带一路”的建设和推动中华文化的“走出去”,这一直是中国对外坚持的外交战略。而广东“建成文化强省”战略的提出,也是广东发展模式的一大转变,其中广东饮食文化作为广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方面的研究将会有助于推动该战略的建设和完善。1.1中国饮食文化及其粤菜的影响力众所周知,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且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发展以及中西方文化的不断融合,中式菜馆已经遍及世界各地。粤菜,作为中国八大菜系之一,在全球各地也占有重要地位。近些年来,国家对广东地区发展愈加重视,使其成为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一支强大力量,不断活跃在对外经济和交际上。因此,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食在广东”,使得粤菜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1.2译介研究提出的必要性译介,顾名思义,“译”即翻译,“介”的重要内容则是传播。从译介学的角度来看,译介则是通过翻译这一手段将其文字传播出去,实现文化、思想上的“走出去”。因此,要看一个文本的译介是否称得上成功,传播有效性的实现程度往往是它的关键(鲍晓英,2013:34(05))。翻译作为对外传播的一种方式,一直是我国对外宣传中华文化的一大重要宣传手段。将中国文化译成外语,是国人“向世界讲述中国,实现文化繁荣和促进中西文化交融”以及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在广东建设文化强省战略实施的推动下,广东饮食文化有着巨大的发展机遇。针对粤菜饮食文化的译介研究,则能够进一步在世界范围内弘扬广东地区独具魅力的饮食文化乃至整个中国饮食文化。在方便西方友人更好了解粤系饮食文化的同时,也推动了相关粤菜餐饮企业的发展,让他们更好地接待外宾“食在广东”,进而更加有效地对外传播广东饮食文化,进一步提升广东的国际形象。
2粤系菜式的历史渊源简述与翻译
透过韩剧解析饮食文化
饮食是展现传统文化的窗口
民以食为天,饮食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它不仅能满足人们的生理需要,而且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美国著名人类学家S.W.名茨在《TastingFood,TastingFreedom》一书中指出,人类赋予饮食的象征意义远比其简单的营养内涵丰富得多。韩剧就是从日常生活的角度全方位展现了韩国的诸多饮食习俗和饮食礼仪,使饮食成为展现韩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比如韩国人的家族家庭观念十分强烈,这一点在他们的饮食方式上得到了很好的反映。在任何一类题材的韩剧中,我们都不难发现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的场景,这些场景凸显了韩国人对传统的尊重,对礼仪的讲究。一个家庭用餐时,长者和男主人一定是坐在尊位,其他家庭成员则按长幼尊卑依次而坐,体现了韩国人长者为尊的一贯传统。
《人鱼小姐》中朱旺的奶奶是家中长辈,用餐时雅俐英盛好饭总是恭敬地先端给坐在尊位的奶奶,等待老人家举箸后,其他人才开始就餐。《传闻中的七公主》中的父亲罗洋八是一家之主,所以每次吃饭他动筷之后,明子和孩子们才会动手。这种讲求秩序和规范的用餐场面在热播的韩剧中屡见不鲜,透过这些画面我们看到的是“礼”这种内在的儒家伦理精神,构成了韩国饮食文明的逻辑起点,贯穿于韩国人的饮食活动过程中。《礼记•礼运》中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儒家文化的传统与印记,在韩国人的饮食活动中得以沿袭、保留,韩国的饮食礼仪鲜明地体现出韩国的传统文化深受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影响的特征。韩剧中呈现出来的浓郁的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记忆中十分熟悉但在现实中又有所欠缺的,因此韩剧在中国的流行实际上反映出了中国观众对儒家传统文化的一种认同感和归属感。我们不得不承认,致力于呈现韩国文化的众多韩剧中,不少看似普通的日常生活情节,正把韩国的传统文化无声无息地植入中国观众的意识当中。
饮食是构成民俗风情的要素
创造于民间亦传承于民间的民俗风情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饮食文化作为一种传统民俗文化现象,是体现民俗风情的重要元素。韩国是一个民族特色十分鲜明的国家,其独特的饮食文化已经成为国家的名片。
韩剧通过饮食文化向观众展现了许多韩国民俗,首先让观众了解的是韩国人的日常饮食习惯。相信每一个看过韩剧的观众都知道泡菜是韩国第一美食。从“泡菜是半个食粮”这句俗话,就不难想象韩国人对泡菜的钟爱。韩剧中,无论贫富贵贱,所有人对泡菜都情有独钟;无论多么奢华的宴会饮食,餐桌上都少不了泡菜。韩国的每个家庭主妇,都有腌制泡菜的独特手艺和秘方。《达子的春天》中达子的妈妈、《传闻中的七公主》中的明子和菜顺、《爱情需要奇迹》中的凤馨,都是腌制泡菜的高手。在韩国的饮食文化中,能跟泡菜媲美的则是烤肉。热播的韩剧中都不乏吃烤肉的场景,《爱情需要奇迹》中就有两个吃烤肉的场景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一次是凤馨和朋友们在烤肉店大快朵颐,喝酒畅谈,用生菜包着吃的烤肉散发出诱人的味道,让人无法抵御;另一次是凤馨从大韩集团的清洁工升为办公室职员后和陈正标、美美、振斗在家中席地而坐,围着餐桌边烤边吃以示庆贺,美味的烤肉让人垂涎欲滴。其次,韩剧还让观众知晓了诸多韩国人的饮食风俗。比如产妇生完孩子必须喝海带汤、正月十五吃五谷饭、端午节喝菊花酒等。观众甚至还从韩剧中了解到韩国人有出狱吃豆腐,祭祀时水果上下都切掉等习俗。比如在《你笑了》中,年迈的爷爷带着一块豆腐,到警局前迎接昔日东家的少爷;在《梦想》里,监狱场景的外面甚至有卖豆腐的摊贩。这种习俗跟台湾人出狱时吃猪脚面线或过火炉、香港人出狱时用柚子叶洗澡一样,有去霉运之意,象征吃过豆腐之后一切从头开始。
苏轼诗歌饮食文化分析
摘要:苏轼所创作的涉及到饮食题材的诗、词、文有很多,而他所创作的饮食诗文除了受到其本人生活态度与人生经历的影响,也与北宋当时的饮食文化息息相关。苏轼的饮食诗上承陶渊明饮食诗的艺术境界,下开北宋诗歌的新题材。本论文将苏轼的饮食诗文与北宋当时的饮食文化相结合分析,力图厘清苏轼本人对饮食的态度与观念。
关键词:苏轼;饮食诗;饮食观;饮食文化
宋代饮食可谓是中国饮食史上的转折时期,食物由之前的匮乏慢慢变得丰盛,做法也更加细致。宋朝文人以闲适、从容的心态去琢磨饮食,并以聚友饮茶、饮酒为风尚,于是宋朝文人士大夫纷纷以描述日常饮食为雅,其中以苏轼为代表。他因为屡次反对当朝者的政策而受到排挤,一生三起三落可谓经历坎坷。苏轼多次被贬外地,在交通并不发达的古代却有在中国各地生活的经历,这为他遍尝中国各地美食提供了可能,也激发出他自己动手创制美食的热情。同时苏轼还发挥了他作为一个文人热爱创作的天性,在品尝过各地的美味佳肴后积极地将这些美食用诗歌记录下来,其中有许多诗是直接用食物名当作诗名,如:《野雉》、《鳊鱼》、《豆粥》、《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枝》等。苏轼以食物入诗,不仅扩大了宋诗的表现范围,在弘扬了饮食文化的同时对地方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以尽管苏轼到处漂泊,但他乐天知命的性格也使他能在艰苦的环境中苦中作乐,从而更加激发他作诗的灵感。
一.饮食与养生
苏轼一生经历坎坷,多次被贬不仅是对他心智的磨练,也是对他身体的劳损,“龙钟三十九,劳生已强半”[1]“我今四十二,衰发不满梳”[2]可谓是身心俱疲。然而在经历颠沛流离的生活后,苏轼仍活到六十四岁的高龄,不仅与他豁达的性格和积极的心态有关,也与他善于通过饮食来养生有关。苏轼认为饮食对人的身体健康有很大的作用,于是他从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观察中总结出了一套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法:“养生者,不过慎起居饮食,节声色而已。节慎在未病之前,而服药于已病之后。”[3]苏轼给其好友张鹗的养生方法:“一曰无事以当贵,二曰早寝以当富,三曰安步以当车,四曰晚食以当肉。”[4]就被记载在《东坡志林》中,这里的第四点“晚食以当肉”既是从饮食角度给出的养生建议。而苏轼也非常克制自己日常饮食的摄入量:“早晚饮食,不过一爵一肉。有尊客盛撰,则三之,可损不可增。”[5]可见苏轼十分看重通过节制饮食来达到养生的目的。
二.饮食与人生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