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程范文10篇
时间:2024-04-08 21:39:3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音乐课程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原本性音乐教育及音乐课程开发研究
摘要:幼儿教育中音乐活动是重要的内容之一,音乐在幼儿生活中必不可少,能够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目前,承德地区幼儿园音乐课程开展残次不齐,各幼儿园在开展音乐集体活动中都有一些疑惑,甚至较少开展音乐课程。基于幼儿园音乐课程开设现状,本文在课题研究中提出有效策略,促进承德幼儿园音乐课程开发。而原本性音乐教育理念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对艺术领域培养目标保持一致性,并能够使幼儿音乐活动达成《纲要》中的目标。
关键词:原本性音乐教育;承德地区幼儿园;音乐课程开发
幼儿园的音乐教育和其他教育活动一样,教师需要遵循“幼儿为本”的理念,在选择和设计教育内容时要用心、独到,想办法激起并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并使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幼儿园的音乐活动中,同时根据各个幼儿园自己的园所理念,设计幼儿园自身的音乐活动。
一、原本性音乐教育的概述
(一)原本性音乐教育的提出
原本性音乐教育是由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CarlOrff,1895—1982)提出的。直到今天,历经七十多年的发展,原本性音乐教育系统已然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和最著名的音乐教育系统之一。从原本性音乐教育的提出、教材的创建、乐器的生产和采用,以及教育实践的成功,我们可以看到它的开放性、包容性和进步性。“原本”(element)具备相互关联的两层意思:其一是基础的,其二是中心的,同时二者密不可分。原本的音乐“基本的材料”最为重要,包括至少三种原本的过程:节奏的过程、旋律的过程、和声的过程。这些过程的基础都是声学现象,同时受制于时间、距离及音的特性。它基于人类的自然本性,通过敏感性,即兴创作,想象力,创造力和其他方法和手段达到音乐教育的目的。孩子们必须唱歌,演奏,玩耍,跳舞和设计自己的游戏音乐。它从基于节奏的阅读开始,强调身体的感觉和兴趣,所有这些都对传统音乐教育构成了严峻挑战,并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原本的音乐与节奏表现和舞蹈有着联系,运用的乐器是可操作的乐器活动人的身体、或是人体直接可及的乐器,同时原本的音乐也受到风格、地区、时代和传统等文化和历史变迁的影响。因此,原本性音乐教育在于对音乐的语言和表现的真正理解,这是根本的前提,也是音乐教育的启蒙思想。
实践音乐教育哲学下音乐课程教学
世界民族音乐文化课程世界民族音乐文化课程于2010年在复旦大学开设,做为上海市美育精品课程,它旨在培养学生一种融合的音乐文化观,把音乐置身到其特定的文化时代、文化背景中进行理解和体验。与传统的就音乐作品谈音乐分析的学习目标不同,本课程将先从文化的大视角出发,再看音乐本体,然后再从音乐中体验不同民族的文化精神,正所谓走入人们生活世界中的音乐景观。2018年,笔者申报复旦大学本科教学与研究发展改革项目:“审美与实践”双螺旋音乐课堂教学研究。以世界民族音乐文化课程为例,在实践音乐教育哲学思想的指导下,通过两学期的教学改革实践,借用一种新的音乐人类学观点下的“认识音乐的模式”,并加入“实践课程”教学课时,探索“人本——交往”取向的课程范式。俗语说:“知彼,方能思己”。如何用世界性的眼光去看待全人类的音乐文化传统,从而不论何时、何地都能以本民族的文化精神为出发点,寻找“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和谐文化观,是本课程教学探讨前行的方向。
一、项目实施基础
(一)哲学观基础:实践音乐教育哲学。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各高校都积极开展美育教育,通过开设各艺术类别的欣赏式课程(如交响乐赏析、歌剧赏析、油画品鉴等),大幅度增加了大学生对经典艺术作品的认识了解,从而提升了他们的艺术审美能力。随着21世纪的到来,心理学、社会学、音乐人类学、文化理学等后现代哲学思潮对艺术教育学科产生了深远影响。这种影响最明显的表现是人们对“以审美为核心”的高校艺术教育的多维度再解读。具体在音乐艺术类课程的表现是对高校音乐艺术创新型课程的发展及对传统音乐艺术课程的多样化建设。而这些课程的建构与发展都与“实践音乐教育哲学”紧密相连。“实践音乐教育哲学”是当代北美主要的音乐教育哲学之一。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有一种关于音乐教育哲学的实践范式在孕育,其主要观点是:“那些热爱艺术并对他们自身处于社会边缘的现状极为不满的人不应该成为富有洞见的文化消费者,而应该结束艺术的分离,并在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取得一种新的融合”。[1]简而言之,就是指艺术不应该脱离大众生活,音乐课程的建设不能够“为音乐而音乐”。(二)学科基础:音乐人类学。音乐人类学是运用当代文化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对音乐进行研究的一门科学,它既研究音乐的“声音、概念、行为”,也研究与此相关的各种文化现象,主张把音乐视为一种文化或是文化中的一部分。正如《国际音乐教育学会的“信仰宣言”和世界文化的音乐政策》一文中所说:“当音乐被置于社会和文化的背景中并作为其文化的一部分,它才能获得最佳的理解,对一种文化理解则需要对其音乐有所了解,而欣赏一种音乐则要求对与之相联系的文化和社会有所了解。”世界民族音乐文化正是这样一门课程,我们会从文化的角度去让学生理解人类的各种音乐行为,并理解在人类生活中音乐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民族、宗教、科学、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关联。不仅如此,在采用音乐人类学进行学习的时候,我们也会要求学生学习一些音乐表演实践,通过对于节奏、音色等不同音乐要素的多维度实践教学,让同学们在情境中通过自己的体态动作、运气呼吸等更好地理解音乐的本体知识及与其相关的多元音乐现象。不仅如此,为弥补不能亲临实地考察的缺憾,本课程还要求学生要大量阅读音乐人类学文献,以便了解该学科研究者的实际工作,争取在以后面对异文化对话时,可以走出“他者”的目光。(三)课程论基础:理解课程观。课程理解范式是一种“人本——交往”取向的课程研究范式,这种研究取向基于“交往理性”,以“交往实践”为特征。课程的“理解范式”表明我们可以把音乐课程理解为文本,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课程可以作为历史文本、政治文本、种族文本、性别文本、美学文本等。“体验和反思”是课程的核心。课程将扩展学生的全球化视野,树立理解和尊重多元音乐文化的观念,培养学生参与国际音乐文化交流的能力。在整个课程的设计过程中,我们有一堂特殊的课程,邀请不同专业、不同地域、不同家庭背景的同学,就自己的音乐学习道路进行自我剖析与社会性解读,例如:“对一首乐曲喜爱的历史故事”“对学习音乐由向往——厌烦——平静——理解(真正喜欢)的心路历程解读”“对协作音乐快乐的描述”等,从而建构起“学习者——社会——学科知识”的人本研究框架,课程可以成为一种反思性的实践。
二、项目实施的具体方法
(一)采用学习音乐的一种文化解读方式进行课程教学。本课程采用了美国音乐人类学家提顿提供的一种以文化视角解读音乐的模式,具体是指在学习和理解音乐的时候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1)音乐的观念,包括音乐与信仰体系、音乐的美学、音乐的语境等;(2)音乐的社会组织,包括传统节日、特殊的聚会等;(3)音乐的曲库,包括风格、类型、文本、创作、传承、身体律动等;4)音乐的物质文化,包括历史文献、考古、传统乐器等。例如以伊朗为例,文化解读框架如下:(二)加入实践课程的教学。在整个学期的教学中有2堂实践教学课,一堂以教授音乐表演为主要教学内容,内容包括节奏的训练、非洲金贝鼓、打击乐合奏、舞蹈律动。通过这些音乐本体知识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们身临其境地感受音乐性的知识。并且,我们在教授这些知识的时候,还会进行情境再现。例如:我们会请新疆的老师和同学一起来教新疆舞蹈律动,并且作为展示讲解各种律动所在的舞蹈及该舞蹈在新疆人们生活中的部分情境作用,在最后的时候,我们并不要求同学们对舞蹈的体态有很好的掌握,但我们有关于律动创编的部分,即给出一个生活场景,要求同学们用所学的律动编创符合该情境的动律动作,表达意思;另外一堂实践课程是以学生为主导,让他们自己准备一个关于音乐方面的节目进行表演,并且要从社会性、人文性等方面,对自己所选节目进行讲解。例如:1位同学选择表演演唱一首歌曲《栀子花》,她的讲解并没有围绕乐曲的音乐性部分进行(音高、旋律、节奏等),而是讲解了关于第一次听到这首乐曲是在何时何地又是何时何地她第一次被打动,以及这首乐曲陪伴他从初中到考上大学的全部心路历程。通过这样的讲述,我们了解的是这首乐曲对她的社会性意义,而非音乐性知识学习,同学们可以通过这样的听讲,感受到一首乐曲作为音乐性之外的人文力量。
三、总结
高师计算机音乐课程设置与优化
摘要: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音乐作为音乐门类中一门较为新兴的学科发展十分迅速。到目前为止,全国各大音乐院校以及高等师范院校(以下简称“高师”)中已经有相当一部分院校都设立了与计算机音乐相关的专业和课程,有较为完善的教学模式,但是,对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该学科仍然有许多课程内容和教学实践方面的问题需要进行研究。本文就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层面,结合本院校高师学生的特点,以满足中、小学音乐教学的需要和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目标,归纳、完善该学科适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阶段。
关键词:计算机音乐;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应用能力;教学内容;教学阶段
一、高师计算机音乐教育的现状
在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中,计算机音乐类的课程在所有开设的专业课程中算是一门较新的课程。就笔者所在的院校以及笔者了解到的其他高师院校来看,高师计算机音乐教育发展还存在如下方面的问题:一是硬件设施不完善。计算机音乐对于计算机硬件设施以及周边设备要求相对较高,如:电脑内存、独立声卡、MIDI键盘、监听耳机等,所以,硬件设施的完善以及更新换代等方面的问题相对制约了该课程的开展。二是课程设置不全面。我国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在计算机音乐课程教学内容方面目前来说没有统一的教学模式,因此,在必、选修课程的开设上,课程的设置相对来说不够完善。三是使用软件过多、过杂。由于计算机音乐课程使用的软件种类繁多,而每款软件在功能上又有不同的作用,这样导致可使用的软件平台过多、过杂,课程中会耗费学生大量的时间去研习软件,降低了教师教学的效率。四是教材部分内容相对滞后且未能满足实际需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无论是音乐软件还是硬件建设都更新换代较快。因此,市面上的教材会存在相对滞后的情况;其次,教材的内容设置也未能针对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实际需要,同专业音乐院校相比,师范院校音乐教育的学生在音乐基础、专业能力以及艺术实践的机会等方面都不具备优势,现有市面上的教材在一定程度上超出了大部分学生的知识体系范围。根据以上分析的计算机音乐教育的种种现状,针对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当前的基础,笔者认为,使用综合类①的软件教学,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才是该类课程在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开展的核心。因此,笔者试图对现已有的计算机音乐类课程进行完善,并尝试优化这些内容。
二、高师计算机音乐课程设置的安排
从笔者所在的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来看,笔者认为计算机音乐课程的设置应该以兼顾学生在专业学习方面的需求和日后教学实践方面的需求以及应用为主,按照不同的教学核心模块,在不同年级阶段有针对性地开设相关的必、选修课程。在课程设置类别和课程的阶段安排上,笔者认为可以按照如下设计:
计算机音乐课程人才培养研究
摘要:计算机音乐课程伴随着科技的发展而发展,与高速发展的社会潮流所接轨,着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性、操作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直接将所学音乐理论转化成为实践成果,将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社会发展所需求的应用实践型人才。本文从计算机音乐课程的发展历程、计算机音乐课程对应用实践性人才的培养两方面来进行阐述,通过历程的发展来窥见应用实践型人才的培养意义。
关键词:计算机音乐;应用实践型;创作与制作;录音艺术
“计算机音乐”是计算机技术与音乐理论结合在一起所形成的一门现代化音乐课程,是科学技术与音乐艺术的完美结合。“计算机音乐”指的是运用计算机技术(音序软件、软硬件音源以及效果器等)对各种音乐参数(如音高、节奏、力度和音色等)进行处理而创作出来的音乐,以及运用计算机技术产生的电声材料,控制制作过程所创作出来的音乐。诚然,音乐的创作离不开音乐理论的基石,计算机音乐的创作是在传统音乐理论指导的基础上完成的。进入新世纪的近二十几年间,计算机音乐发展迅猛,几乎涉及了音乐的各个领域,如影视配乐、声像出版、音乐会、演唱会、音乐比赛、群众活动、教育教学等。面对社会的需求,高校对于应用实践人才培养的计算机音乐课程随之诞生。计算机音乐课程伴随着科技的发展而发展,与社会需求所接轨,着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性、操作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直接将所学音乐理论转化成为实践成果,将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社会发展所需求的应用实践型人才。
一、计算机音乐课程的发展历程
在谈及计算机音乐的发展过程中,往往回避不了一个名词MIDI,上个世纪80年代初,计算机音乐发展过程中的革命性转折点——MIDI(MusicalInstrumentDigitalInterface)技术诞生,从此计算机音乐开始得到了最大化的普及与推广。“MIDI”即音乐数字设备接口,是一种数字化通信语言,一种使相关设备间相互交融并实现信息交流的技术标准。MIDI技术的诞生解决了设备与设备之间无法同步的问题,使的不同生产厂家之间的设备可以互相兼容。在MIDI未诞生之前,这个“兼容性”的问题一直是计算机音乐发展的瓶颈所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随着计算机音乐技术的发展,我国的计算机音乐学科开始逐步建立。其构建与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学科专业的草创探索阶段。我国最早有关计算机音乐技术的研究是从上海交通大学和北京大学这两所综合性院校开始的。1984年,上海交通大学的徐树中教授创建了我国最早的计算机音乐实验室,并且取得了相当的研究成果;1986年,徐树中教授开始招收计算机音乐方向的硕士研究生;1994年,随着徐树中教授的退休,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音乐实验室的各项研究基本停止。受到徐树中教授的影响,龚镇雄教授于1986年在北京大学创建了音乐声学和计算机音乐研究室,同样取得了斐然的成绩;1995年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龚镇雄教授的著作《音乐声学——音响•乐器•计算机音乐•MIDI•音乐厅声学原理及应用》一书,对国内计算机音乐学科的未来发展做了精辟分析和展望,并且对音乐声学、MIDI、计算机音乐等新技术领域做了重点介绍。随后由于龚镇雄教授身体的原因,北京大学计算机音乐研究室的各项工作也基本停止。(二)学科专业的体系建立阶段。经过这一时期的发展,我国专业院校的计算机音乐学科的建设紧跟时代步伐,进入了一个发展新阶段。1987年,以刘健教授为代表的团队在武汉音乐学院创建了计算机音乐音响实验室;1989年,武汉音乐学院获准设立第一个音乐与音响导演专业,后国家将其更名为“录音艺术”专业;1993年,该专业获准招收四年制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刘健教授成为本专业方向的第一个硕士生导师。1993年,张小夫教授留法归来,在中央音乐学院创建了中国现代电子音乐中心;1997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上;2001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05年招收博士研究生,成为国内第一个具有本科到博士完整学历的专业人才培养单位。1997年,吴粤北教授调入星海音乐学院,并开设音乐与音响导演专业,随后1999年,该专业扩展成我国专业院校的第一个音乐和音响导演系。1997年,上海音乐学院开设音乐与音响工程专业,在此基础之上于2003年创建了音乐工程系。这些综合性大学及专业院校对计算机音乐学科的草创、探索,为其后来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厚实的基础源泉。(三)学科专业的繁荣发展阶段。进入新世纪的十几年间,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计算机及其相关音乐软件、硬件的成熟应用。促使了商业音乐的高速发展,使得计算机音乐几乎渗入到相关音乐方面的各个领域。审时度势,各地师范院校、综合性大学也开始关注并且积极的引入计算机音乐技术,计算机音乐专业课程成为继音乐专业常说的“和声、曲式、复调、配器”四大件之外的“第五大件”,但与其他四大件不同的是,计算机音乐可以将理论直接转化为实践成果,顺应社会的需求。首都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河南大学等师范或者综合性大学在新世纪的开头,都已率先设置了计算机音乐学科相关课程,并形成系统的教学体系,具有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资格。随后,各地含有音乐专业的院校几乎都设置了计算机音乐相关的课程,有的招收计算机音乐专业的学生,有的作为学修课程,培养音乐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短短二三十年间,计算机音乐学科在高校如此盛行并且快速发展,正是因其紧跟时代潮流的发展,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使音乐专业的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
二、计算机音乐课程对应用实践型人才的培养
初中音乐课程教学问题研究
摘要:初中音乐课是初中课程体系的一部分,在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的要求下,初中音乐教学的目标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丰富的课程学习和实践活动,感受音乐的魅力,同时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音乐课程;教学;素质教育;综合素质
大力发展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目标。初中教育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最后阶段,为学生顺利进入上一级阶段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因此做好初中教学对于学生们发展非常重要。初中音乐课程是初中课程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在日益强调素质教育和学生全面发展的今天,音、体、美这些以前所谓的“副科”也越来越被重视。中学音乐课程是一门素养课程,学生在这门学科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学习音乐知识、感受音乐魅力,并在此过程中陶冶学生的情操,进而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但是就目前来看,初中音乐教学并不是非常乐观,一些问题的存在影响着教学效果和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如学生不重视,课堂缺乏活力等,导致了现在的初中音乐课堂缺乏生机与活力,学生热情度不高的现实。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是我们教学的任务,针对当前初中音乐课存在的问题非常有必要作出调整,来切实达到音乐课程教学的目标。
一、了解学生,关注学生主体地位
为了更好地落实素质教育的发展目标,初中新课程改革从2000年左右开始实施,要求教师转变教学理念,调整教学方法,面向学生实际需求来设计、安排教学流程。新课改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要明确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那就是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教学活动的核心应该是学生,使学生能够参与到教学流程中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一方面自己在课上说得有些过多,教师往往把自己放在课堂的中心,忽略了学情;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安排脱离学生实际,学生参与的热情不高,影响了教学效果。这一方面与教师理念有关系,但更反映了教师对于学生主体地位的认识不清。尤其是学生在学习一些传统乐曲、乐理等知识时,这些知识因为学生了解少很多学生不感兴趣,他们内心更喜欢那些时下的流行音乐,所以上课时要么专注度不高、要么就是不遵守纪律。据此,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进行针对性的调整,调整的原则就是要把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需求更好地结合起来,以学生为核心来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具体来说,教师要注意教学的灵活性,切勿就简单地结合教学内容“过”一遍就可以了,要采取有意思的形式使学生参与进来,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这样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才可能被激发出来,学生学习的效果才可能更优化。
二、主动学习,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中学音乐课程德育功能分析
摘要:中学阶段的音乐课程不仅承载着审美教育的职责,还承担着德育的功能,这是由音乐课程自身属性决定的。每个人的成长过程都需要经过各个教育阶段,中学阶段作为青少年学习和成长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合理开展音乐教育,面向学生实施音乐启蒙与指导,能够加强学生对幸福生活的期待和向往,丰富其内在情感体验,有效帮助学生塑造崇高的道德品质和人格素养。学校深挖音乐课程蕴含的德育功能,并推动两者有机结合,是中学音乐教育的重中之重。音乐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明确音乐课程的德育功能,通过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教育活动展现音乐教育的优势。
关键词:以美育人;中学;音乐课程;德育功能
伴随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中学教育迈进新的发展阶段。中学音乐课程可以培育学生的道德品行与审美素质。中学阶段的音乐课程内容较为丰富,且音乐风格的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德育功能。这就要求音乐教师深入分析与发掘不同的音乐内容,加强音乐课程所具备的德育功能,从而积极影响学生的道德素养与艺术素质,持续深化学生心灵深处的情感体验,将以美育人、以德育人落到实处。中学音乐教师应正确认知德育工作是所有课程教学的根本所在,积极承担美育和德育职责,以音乐活动为依托,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一、以美育人,中学音乐教育和德育的关系
1.德育和音乐教育目标相同。一般来说,德育与音乐教育在价值目标方面具有一致性,且在两者融合中存在着相互补充的关系。中学阶段的教育方针在执行和落实过程中,主要以学生群体的德智体美劳综合发展为基本目的,中学音乐教育与德育工作是实现该目标的重要内容。其中,音乐教育的核心目标在于强化学生群体的音乐艺术素养,引导学生在艺术审美中陶冶情操,推动学生不断追求与崇尚艺术美,提高自身境界。而德育的根本目标是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从而成长为国家发展所需的优秀人才。德育和音乐教育目标相同,尽管两者在教育内容与教育形式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但是两者互为补充与兼容。因此,在中学音乐课程当中渗透德育,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两者的教育价值。2.音乐课程是德育内容的重要载体。中学音乐课程是德育内容的重要载体,教师借助音乐作品的演唱与欣赏,能够让学生和音乐产生情感共鸣,视听感官与自身情感受到强烈震撼,从而在道德品质和音乐素养层面受到熏陶。学生在欣赏音乐作品时,由音乐引起的情感体验最具直观性。当一段旋律、节奏或者和声进入耳朵时,学生便会生成情绪层面的反应。缓慢的低音区音乐旋律会让学生感到压抑和悲伤,快速且明亮的旋律则会让学生感到快乐和轻松。因此,学生可通过直接体验来感受音乐作品所具备的深刻内涵,进而对自身道德与情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聆听和欣赏音乐作品能提升学生的德育效果。另外,音乐教育是借助师生间教育和学习的实践活动,推动学生群体音乐素养发展,提高学生对于现实世界和生活的认知水平,推动想象力不断发展,在音乐情感体验中强化审美素养。音乐作品中蕴藏着丰富的德育资源,教师在音乐课程中深挖德育资源,能够加强教师与学生的音乐联系,实现德育和音乐教育的互动。因此,音乐课程是德育的重要载体,承载着德育的重要使命。
二、以美育人,中学音乐课程的德育功能
音乐课程学前教育探讨
摘要:音乐是人类寄托情绪及精神的一种方式,有利于丰富人们日常生活。学前教育音乐课程与其他音乐课程有一定的区别,要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效结合。在开展学前教育音乐课程中,教师不仅要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更要了解幼儿的性格特点,这样才能保证学前教育音乐课程教学的质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为幼儿开展教学活动。因此,本文将对学前教育音乐课程多维内涵构建进行思考,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关键词:学前教育;音乐课程;多维内涵;构建方式
当下,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更多的人开始关注幼儿的教育。近几年,我国非常注重学前教育,学前教育作为职业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专业,具备特有的专业特点,幼儿的启蒙教育对其日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要保证幼儿教师的专业水平,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并且要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下文将对学前教育音乐课程多维内涵构建进行思考,使其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更好地为幼儿开展教学活动。
一、学前教育音乐课程多维内涵构建理论基础
(一)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素质教育背景下,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最大程度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并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对于学前专业的学生而言,未来从事的工作岗位为幼儿机构,在这一环境下,在对学生开展学前教育音乐课程中,既要满足学生的需求,又要满足专业课程的需求,将专业课程以及主要特征作为根据。在新课改不断深入下,在开展学前教育音乐课程中,要积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1]。在构建学前音乐课程体系过程中,坚持终身教育为基本内容,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保证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二)体现专业特点,突出音乐课程综合特征。在开展学前教育音乐课程中,构建音乐课程体系要以满足专业实际需求为基本。在新课改教育环境下,开展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师不能仅仅完成学前教育以及幼儿保育的相关教学工作,还要保证学生在日后的教育工作中,能够有效开展幼儿实践活动,有效组织幼儿活动,从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所以,学前教育中的音乐课程与普通的音乐专业在教学内容上存在一定的差距,其主要差距便是学前教育音乐课程要满足幼儿园开展的音乐活动需求[2]。在设置音乐课程中,要注重以实际需求进行有效结合,积极优化知识结构,在其教学中要充分体现专业性、实用性以及针对性。另外,在开展专业课程教学中,可以将心理学知识渗透到音乐课程中,使学生能够清楚学习音乐的作用,正确树立良好的音乐学习观念。(三)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协调发展。在开展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中,构建音乐课程体系,既要保证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与技能,也要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操作,使其能够使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效结合,有效掌握知识与技能。并且,在对学生进行显性课程教育基础上,还要发挥隐性课程的作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切与音乐相关的活动,都可以将其视为音乐的教学方法,从而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构建音乐课程多维度内涵,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及学习直接的联系起来,能够从多角度来对学生开展音乐教学活动。
二、学前教育音乐课程教学现状
公共音乐课程教改思路
一、高校公共音乐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导致社会转型的加快,社会需要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国内的很多高校都在努力向全球一流大学的目标迈进,国内的很多高校也为培养大批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型人才而努力。当前,我国普通高校的公共音乐课程教学已经成为衡量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尤其是高校公共音乐课程的教学对学生的智力开发和人格修养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如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所说:“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谁能说透音乐的意义,便能超脱常人无以振拔的苦难。”这说明音乐具有感化学生心灵、塑造学生性格的作用。古代《晋书•乐志》说:“是以闻其宫声、使人温良而宽大;闻其商声,使人方廉而好义;闻其角声,使人倾隐而仁爱;闻其微声,使人乐养而好使;闻其羽声,使人恭俭而好礼。”说明音乐中的“五音”可以塑造学生的性格,以及会逐步改变学生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从公共音乐课程教学的本质来分析,高校公共音乐课程教学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从教育实践看,高校公共音乐课程正成为素质教育中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②目前,国内各大高校都开设了音乐选修课和必修课,高校开设音乐选修课和必修课的最主要目的是陶冶大学生的情操,提高大学生的艺术修养和通过音乐升华自己的灵魂,从而提升自己对社会和环境的认知,完善自己的人格素养。这就要求各大高校的公共音乐课程教学改革将音乐教学融入高校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以及将音乐教学融入素质教育的总目标和全过程。使对大学生的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和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由于我国普通高校音乐素质教育起步较晚,在高校公共音乐课程改革和编制方面落后于专业音乐教育。目前,国内各大高校公共音乐课程在设置方面,还没有形成完善、规范的教学体系。国内各大高校要转变公共音乐课程的教学观念,建立专门的公共音乐课程教育研究机构,从而达到优化公共音乐课程结构,合理配置高校的音乐教学资源,有效地建立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和有针对性的公共音乐课程教学模式,从而真正提高大学生的音乐素养,达到培育现代化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目的。
二、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课程教学现状
公共音乐课程是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公共音乐课程的教学工作是国内各高等院校实施现代化音乐教学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国内各大高等院校音乐教育工作的核心任务。当前,国内很多普通高校在公共音乐课程的教学定位、课程结构、教学方法、评价机制、师资安排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这样的现状严重影响了公共音乐课程的现代化教学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由于教育部下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和《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教育部令第13号)等相关文件,国内各大高校多次组织相应的公共音乐课程教学改革讨论活动,以求在公共音乐课程改革发展方面有所突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都成立了公共音乐课程研究中心,专门负责公共音乐课程的研究和教学工作,这些院校在公共音乐课程教学方式改革和课程编排方面取得的成就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此外,国内一些地区的新建高校由于组建的时间较短,导致这些院校在办学层次和办学条件等方面存在着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方面的不足。当前,国内一些新建本科地方院校的管理者和课程制定人员对于音乐艺术教育的关注度不够,没有将公共音乐课程教学纳入到学校的常规教育体系中,也没有科学性、系统性的公共音乐课程教学规划。从而导致这些高校公共音乐课程结构不完善和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另外还存在开设的公共音乐课程的课时短、类型少、随意性大和涉猎范围比较窄,无法满足学生求学需要的状况。目前国内很多新建高校还没有建立起专门的公共音乐课程教育管理机构,所以公共音乐课程在这些高校的教学工作得不到制度和监管方面的保障。公共音乐课程的教学质量监管制度和评价体系不完善,学校对公共音乐课的师资结构安排得不合理、不规范,这些高校也缺乏公共音乐课程教学所需的教室和一些专业化器材,也没有学生进行音乐实践活动的场所。因此,在这些高校公共音乐课的开展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将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公共音乐教学质量得不到实质性的提高,没有达到公共音乐课程对学生音乐素养提升的目的。
三、高校公共音乐课程教学改革的对策
国内各大高校为了推进素质教育,大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加快高校公共音乐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当前在总结高校公共音乐课程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国内的各大高校在改革公共音乐课程时,必须遵循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可持续性的原则。
通识教育下公共音乐课程的研究
【摘要】通识教育理念下的高校公共音乐课程担负着培养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任。文章认为,根据现有的教学条件合理开发公共音乐课程项目,设置具有文化内涵与深度的课程内容,运用恰当有效的教学方法,采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评价标准,对高校公共音乐课程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通识教育;音乐课程;课程建设
公共音乐课程是高校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环节。自20世纪以来,音乐教育工作者做出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尤其在教材建设上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从整体看,此课程的建设、教学和管理基本上还处在无序的状态,缺乏既定的、科学的教学目标、内容和评价体系等,而更多依赖于任课教师的主观经验。从笔者在黑龙江省各高校发出的1000份调查问卷的反馈中显示,虽然学生对现在的公共音乐课程教学满意度不高,却都抱有极大的期望。因此,从实际出发,在通识教育的理念下进行高校公共音乐课程的建设与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一、高校公共音乐课程体系的建设
目前,我国高校都已明确了本科期间需修读一门艺术类通识课程的要求,普修时间为一学期,大致30—36学时。但事实上,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可供选择的艺术类课程却是极少的。音乐类的通识性公共课程基本是比较单一的“杂烩”欣赏课。此课程中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几乎包含了所有的音乐体裁。要在短短30多学时内完成涉猎如此广泛的内容势必会造成浅尝辄止的现象,再加上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的缺失,大学生基本处于对音乐知识懵懂的状态。通过此课程的学习,学生或许可以接触到一些音乐名作,却很难获得鉴赏音乐作品的技能,达到提高自身人文修养的目的。基于此,比较科学合理的做法就是按照明确的分类方法,构建由西洋声乐艺术、交响艺术、中国传统民歌、中国民族器乐、当代音乐等课程组成的课程体系。这样,既涵盖了主要的音乐领域,又可以让学生有机会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个门类深入学习。此外,作为学习音乐的入门基础,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的内容应包含在这个体系的每门课程中,占有8至10课时。这样才能弥补由于基础音乐教育的缺失给通识性公共音乐教育造成的困难。
二、高校公共音乐课程内容的建设
音乐课程标准研究论文
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教育改革浪潮迭起,形成一场历史上影响最广泛、最深刻、全方位、大动作的世界性教育改革运动。其实质是努力构建适应21世纪国际竞争和本国经济及社会发展的新教育体系。各国学校音乐教育顺应这一教育改革的大潮,也不再局限于音乐学科内部某些方面的小修小改,而是进行系统的、整体性的改革,包括重新认识音乐课程的价值与性质、研制新的课程标准、设计新的教学体系、实验新的教学方法等。综观各国学校音乐教育改革的最新动向,我们可以看出当今世界音乐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几个特征:
1.重新审视音乐课程的价值。国际音乐教育学会(ISME)认为:音乐教育能有效开发个体潜能,激发创造冲动,升华精神境界,提高生活质量;世界音乐的丰富多样性给国际理解、合作与和平带来机遇。美国《国家艺术教育标准》认为:音乐教育能够培养完整的人,在发展个体直觉、推理、想像以及表达和交流能力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音乐艺术是人类文化的浓缩与人类文明的结晶,音乐艺术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注入激情,没有音乐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音乐艺术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经济力量,未来社会有赖于对生机勃勃的艺术社会的建设。前苏联音乐教育工作者更是对音乐教育的价值作了精辟的概括: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首先是培养人。
2.制订音乐课程标准。为实现音乐课程的价值与确保音乐课程的地位,许多国家都意识到了制订或重新制订音乐课程标准的重要性与紧迫性。1994年美国制订了该国有史以来第一套由联邦政府直接干预下产生的《艺术教育国家标准》。日本从昭和33年(1958年)以来,已进行了四次《中小学音乐学习指导要领》的修订。此外,英国、俄罗斯等许多国家,我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也相继制订了各具特色的《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或《中小学音乐课程纲要》。(下转第24页)
3.确立新的音乐课程目标。对于音乐课程目标的确立,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摒弃了以往把音乐知识技能做为音乐课程首要目标的做法,而是强调音乐兴趣爱好与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强调通过音乐教育开发创造潜能,培养全面、和谐、充分发展的个体。如美国强调“开发人的潜能,提供创造和自我表现并享受成功的机会”;德国强调“音乐面向每个学生,人的所有能力都必须得到发展”;日本强调“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和丰富的感受音乐的能力,陶冶高尚情操”;英国强调“发展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欣赏能力”;俄罗斯强调“培养个性,促进智力发展”;香港强调“培养喜爱音乐及学习音乐的兴趣和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并提高儿童自律、表达、专注和协调的能力”。
4.注重多元文化与本土文化的结合。目前各发达国家音乐教育大都放弃了对西方音乐的盲目推崇或对本民族音乐的固步自封,一致认为音乐教育必须融合多元文化与本土文化。像日本音乐教育就较好地融合了东、西文化。美国《国家标准》所规定的九项音乐学习领域中也特别包括了“理解世界各类音乐”。澳大利亚音乐教育中,英国文化的主导地位已被多元文化所取代。一些发展中国家也意识到了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如南非认为,其音乐课程必须摆脱以欧洲为核心的传统模式,韩国音乐教育也意识到音乐教育迫切需要逐步引导学生将正宗的韩国音乐与西方音乐及其他文化的音乐融会贯通。
5.不同音乐教学体系走向融合。半个多世纪以来,多种著名的音乐教学法体系相继创立并得到推广普及:包括奥尔夫教学法(德国)、柯达伊教学法(匈牙利)、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瑞士)、卡巴列夫斯基教学法(俄罗斯)、铃木教学法(日)以及DBME教学法(美国)等。这些教学法体系对世界音乐教育的发展均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由于它们往往是强调音乐教学的某一方面,解决的只是一些局部问题,因此,在普及推广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诸多的局限性。为此,上述各种教学法体系都在努力完善自身,正是这种自我完善导致了不同教学法之间寻求互补、走向融合的趋势。它们都重视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重视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强调通过亲身参与音乐活动来加强音乐体验,强调通过创造性的教学来开发学生音乐潜能,强调教学必须以激发音乐兴趣与培养良好态度为基点并视之为学生在音乐方面可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等等。这些教学思想无疑将是今后音乐教学发展的基本方向。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音乐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