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论纲范文10篇
时间:2024-04-08 06:19:2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影响论纲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信息技术对公共行政影响论纲论文
内容提要:社会信息化是当代社会的一种大趋势,它正推动着公共行政现代化的进程。信息技术的发展对诸如行政人员、行政决策、行政组织、行政方法、行政公文、政府管理模式等公共行政要素和过程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信息技术公共行政
在信息时代,信息技术是最基本和最为普遍的技术手段,在人类社会生活的每一个领域、每一个方面都必然会普遍应用着信息技术,公共行政的领域也不例外。当前,我们正处在公共行政信息技术化的起点,预测信息技术在公共行政中带来变革的合理形态,对于我们在公共行政领域中自觉接纳和应用信息技术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信息技术对行政人员的影响
行政人员由于身处现代信息社会,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信息技术发展的影响。具体表现为:
·体能的延伸与增强。借助于信息技术,如电信、机器办文办事、远程会议,打破了时空限制,行政人员可以看到、听到、触觉到以前无法感知的事物,可以完成以前体能无法完成的工作。
·开阔视野,提高判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的开发可使行政人员及时获得大量信息,有助于他们逻辑地、辩证地和系统地思考问题。互联网提供了获取信息的极大便利,使得行政人员“秀才不出门,而知天下事”、“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成为可能。·时间和精力的节约。信息技术节约了原来靠人脑和文件处理信息所消耗的大量时间和精力。跨越时空,降低了信息传输的时间成本、人力成本。
信息技术对公共行政的影响论纲
信息技术对公共行政的影响论纲内容提要:社会信息化是当代社会的一种大趋势,它正推动着公共行政现代化的进程。信息技术的发展对诸如行政人员、行政决策、行政组织、行政方法、行政公文、政府管理模式等公共行政要素和过程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信息技术公共行政
在信息时代,信息技术是最基本和最为普遍的技术手段,在人类社会生活的每一个领域、每一个方面都必然会普遍应用着信息技术,公共行政的领域也不例外。当前,我们正处在公共行政信息技术化的起点,预测信息技术在公共行政中带来变革的合理形态,对于我们在公共行政领域中自觉接纳和应用信息技术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信息技术对行政人员的影响
行政人员由于身处现代信息社会,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信息技术发展的影响。具体表现为:
·体能的延伸与增强。借助于信息技术,如电信、机器办文办事、远程会议,打破了时空限制,行政人员可以看到、听到、触觉到以前无法感知的事物,可以完成以前体能无法完成的工作。
·开阔视野,提高判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的开发可使行政人员及时获得大量信息,有助于他们逻辑地、辩证地和系统地思考问题。互联网提供了获取信息的极大便利,使得行政人员“秀才不出门,而知天下事”、“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成为可能。·时间和精力的节约。信息技术节约了原来靠人脑和文件处理信息所消耗的大量时间和精力。跨越时空,降低了信息传输的时间成本、人力成本。
公共行政影响论纲论文
内容提要:社会信息化是当代社会的一种大趋势,它正推动着公共行政现代化的进程。信息技术的发展对诸如行政人员、行政决策、行政组织、行政方法、行政公文、政府管理模式等公共行政要素和过程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信息技术公共行政
在信息时代,信息技术是最基本和最为普遍的技术手段,在人类社会生活的每一个领域、每一个方面都必然会普遍应用着信息技术,公共行政的领域也不例外。当前,我们正处在公共行政信息技术化的起点,预测信息技术在公共行政中带来变革的合理形态,对于我们在公共行政领域中自觉接纳和应用信息技术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信息技术对行政人员的影响
行政人员由于身处现代信息社会,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信息技术发展的影响。具体表现为:
·体能的延伸与增强。借助于信息技术,如电信、机器办文办事、远程会议,打破了时空限制,行政人员可以看到、听到、触觉到以前无法感知的事物,可以完成以前体能无法完成的工作。
·开阔视野,提高判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的开发可使行政人员及时获得大量信息,有助于他们逻辑地、辩证地和系统地思考问题。互联网提供了获取信息的极大便利,使得行政人员“秀才不出门,而知天下事”、“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成为可能。·时间和精力的节约。信息技术节约了原来靠人脑和文件处理信息所消耗的大量时间和精力。跨越时空,降低了信息传输的时间成本、人力成本。
高校教学大纲管理模型研究
摘要:教学大纲对于高校课程教学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编写且合理使用高质量的教学大纲,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当前教学大纲无论在编写,还是使用过程中都存在诸多问题,没有能够有效发挥教学大纲的作用,同时,也给教学过程的客观评价带来困难。“以学生为中心”是以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学习和学习效果为中心,核心为是否真正关注学生的成长,而教学大纲作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契约,对于教学大纲内容,学生有知情权和参与修订权。因此,本文针对高校学生对教学大纲的知情和参与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教学大纲管理模型方法,解决高校当前教学大纲管理与执行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该模型,学生能够随时了解教学大纲内容,并且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学大纲中存在的问题提供及时反馈和修订意见,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反馈,大纲管理人员能够依据反馈意见指导教学大纲的修订。因此,该模型不仅仅对教学大纲的执行提供思路,而且为高校其他教学活动和教学管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高校;教学大纲;以学生为中心;模型教学大纲
在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中有着重要的影响。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培养方案明确了培养对象和培养目标,解决了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人才培养方案对人才培养活动中各要素进行具体地界定,如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设置、教育教学模式、实践实验实训设置、评价体系等具体内容进行约定。因此,人才培养方案既是人才培养过程具体实施的方案,也是人才培养的逻辑起点。而培养方案内容具体体现和落实是通过课程教学大纲反映出来,因为课程教学大纲规定了课程的性质、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以及教学课时的安排、考核方式和参考书籍等具体内容。教学大纲是具体课程的教学活动标准,因此,教学大纲作为教与学的纲领性文件,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契约功能[1],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教与学的合同[2]。教学大纲不仅仅是组织教学、制定授课计划以及教学质量检查的依据,同时教学大纲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据,是课程建设与评估的重要内容[3],是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此外,越来越多的学者认同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一方面通过高质量的教学提升科研水平,与此同时,将科研成就融入到教学内容之中,促进和提高教学质量。而最新科研成果转化到教学内容之中,是通过对课程教学大纲的修订,在教学大纲内容中表现和反映出来。由此可见,教学大纲对高校教育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教学大纲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教学大纲对教学质量有重要的影响,目前我国各高校也在不断强调课程教学大纲重要性,同时也在不断修订完善课程教学大纲内容。目前,我国高校任何一门课程都需要有教学大纲,而且很多学者开展了教学大纲的研究,如新开专业课程互动式教学大纲研究[4],高校微生物课程中互动式教学大纲实践[5]以及普通高校体育运动项目教学大纲的调研[4]等。虽然高校对于课程教学大纲非常重视,但是在课程教学大纲制定、执行以及评价等管理过程中却一直存在诸多问题[3]需要解决。首先,高校从教学管理人员到一线教师对于教学大纲无论是编制还是执行上,多存在形式主义倾向。具体表现在教学管理人员对于大纲的审查和管理,主要注重课程教学大纲的文件格式等形式层面的内容;从专业、二级院校到学校各级层级的相应负责人签字,也主要体现在手续形式上;而教师编写课程教学大纲时缺乏深入研究,主要是为了完成分配下来的课程大纲编写任务。其次,教学大纲的编写组织缺乏集体参与,以教师个人参与为主,导致教学大纲质量难以保障。由于教学大纲的编写需要有教育教学理论基础作为指导,而很多高校教师由于各种原因缺乏相应的理论知识,对于教学大纲的编写基本依靠个人的经验和专业知识,以及参考其他人编写的教学大纲。从而造成教学大纲编写的主观性强,所设定的知识内容不一定能够反映当前学科发展前沿,课时的安排也不一定合理。除了上述问题外,还有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教学大纲与教师教学的脱节问题,也就是教学大纲在教学中的执行问题。高校教务管理部门虽然收集了编写的课程教学大纲,但教师在教学执行中,不一定依据或参考教学大纲执行。这个问题是当前高校面临的一个比较突出问题,有学者对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包括教师投入精力不够、教学大纲动态性差以及教师教学的随意性等原因。最后,教学大纲执行中还存在与学生学习脱节问题。因为教学大纲是指导教学的纲领性文件,而目前很多高校的教学大纲没有发放给学生,甚至没有提供途径让学生查询教学大纲内容,因此,造成学生缺乏对教学内容的全局观,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降低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效果,从而也影响了高校的教学质量。通过对目前能够获得到的有关高校课程教学大纲存在的问题的文献进行分析总结,并结合《北京印刷学院教学大纲》管理、执行与修订的实际情况,我们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是,目前缺乏一种机制或者是管理手段将教学大纲的重要功能与教师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教务对大纲的管理过程紧密结合来体现教学大纲对教学的指导功能,进而导致了对教学大纲重要性的强调仅仅体现在形式上,而没有更好地让所有教学大纲相关人员从自身日常工作与学习中切身感受到教学大纲的意义和重要性。由于目前高校课程教学大纲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如大纲内容的编制,大纲的执行,大纲的修订等,结合目前高校管理现状,从“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出发,站在学生学习角度,创新性地提出一种对教学大纲使用、反馈的模型,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以学生为中心学习范式
钦定宪法大纲宪政意义探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钦定宪法大纲》宪政探析
论文摘要:在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史和近百年的宪政探索史上,《钦定宪法大纲》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宪法性文件,意义重大。大纲具备了宪法的基本内容,为中国建立现代意义上的法律体系奠定了基础;大纲初步确立了分权模式,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由不同的部门行使;大纲初步建构了二元制君主立宪政体。对传统的君权加以限制;大纲初步确立了权利义务观念,与西方宪政初步实现了形式上的对接。
《钦定宪法大纲》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宪法性文件,是清政府预备立宪的一个重大成果,同时也是清末各方政治势力相斗争的产物。大纲从产生的第一天起,一直遭受着众多批评和指责。然而,《钦定宪法大纲》作为中国宪政实践的起点,在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史和近百年的宪政探索史上,仍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本文从宪政的角度对《钦定宪法大纲》的历史地位进行探析。
一、奠定了现代意义上法律体系的基础
“宪法”一词在我国古代就有,如《国语》中有“赏善罚奸,国之宪法”的说法,《墨子·尚同下》有“发宪布令于国之众…‘发宪布令于天下之众”的话,但是,在我国古代,“宪法”以及涉及“宪”字的词汇只指国家的典章和普通法律规范。近代意义的宪法概念和宪法是随西方法律文化与法律学说的传播而输入中国的。近代意义的宪法与资产阶级的民主制紧密相连。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列强入侵,政局动荡,清政府的统治岌岌可危,内忧外患下的清政府不得不宣布实施新政。关于清末新政,学者有这样的描述:“是指2O世纪初年清政府在其统治的最后十年所进行的各项改革的总称。这次改革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与社会生活等领域的变革。这些变革基本上都是在体制内进行;第二阶段即预备立宪,是政治体制本身的变革,这是前一阶段各项体制内变革发展的必然趋势。”《钦定宪法大纲》就是此背景下的产物。
语文教学大纲变迁管理论文
语文教学大纲,也叫“课程标准”或“课程纲要”,是由政府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有关语文学科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是语文教师施教的重要凭借,也是编写和使用语文教材的总纲。它和语文学科是同时产生的,不过起初比较简单,只能算是雏形。20世纪20年代,我国语文教育史上出现了第一个严格意义上的“语文”(当时叫国语、国文)“教学大纲”(当时称作“课程纲要”)。新中国成立5O多年来,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经过了7次比较大的变迁,了解这一点,对于理解半个世纪来语文教学所走过的曲折道路,总结历史经验,探索语文教改的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次,开始于1950年。新中国刚成立,还没有来得及制订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但在1950年发行使用的初、高级中学两套语文课本中,有以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编审局名义写的两个《编辑大意》,实际上就起到了大纲的作用。“大意”采用了“语文”这个新的学科名称,提出了“听说读写四项并重”的教学原则。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大意”存有明显“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的偏向。
第二次是1956年实行汉语文学分科教学,教育部颁布了初高中《文学教学大纲(草案)》和《初级中学汉语教学大观(草案)》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第一套严格意义上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第三次是1963年5月颁布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50年代末6O年代初,针对1958年“”时期语文教学质量严重下降的现实,语文界开展了关于语文教学目的任务和怎样教好语文课的大讨论,在很多问题上取得了共识。这个大纲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制订的,它明确指出:“语文是学好各门知识和从事各种工作的基本工具。”并且规定:“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教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具有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同时,大纲还针对语文教学的实际,明确地指出:“一般不要把语文课讲成政治课,也不要把语文课讲成文学课。”大纲富有远见地提出了“文质兼美”的选材标准,要求选入中学语文课本的课文,要“具有积极的思想内容和优美的艺术形式,足为学生学习的典范”;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应“简明扼要,切合实用”;在教学方法上,主张回归传统,提倡多读多写多练。这些对以后的语文教学均有深远的影响。不足之处是受“阶级斗争为纲”、“反修防修”的影响比较大。
第四次是1978年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这个大纲的重大贡献,就是结束了中学语文教学长期存在的无纲可循的混乱局面。大纲提出的‘“思想内容好,语言文字好,适合教学”的选材标准,要求语文知识教学力求“精要、好懂、好用”,教学要“提倡启发式”等,在拨乱反正中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由于受时代的限制,这个大纲比较粗糙,而且带有明显的“左”的余味,如一再强调‘“政治标准第一”等。1980年,就这个大纲进行了修订,在许多方面基本上恢复了1963年大纲的面貌,并且第一次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根据语文课的特点进行,必须在读写训练过程中进行”的要求。
第五次是1986年国家教委颁布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其宗旨是“降低难度,减轻负担,明确要求”。大纲进一步强调了语文的工具性和重要性,第一次从素质教育及培养“四有”公民的高度来强调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说明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渗透在教学过程中”,在教学目的中还增加了“开拓视野、发展智力、培养健康的审美观”的要求。为了减轻学生负担,大纲明确规定“不用(语文基础知识的)名词术语考学生,只考运用能力”;删去了逻辑知识部分;规定了190篇基本篇目作为考试的范围,其他篇目各地可以相机处理,这就为实行“一纲多本”创造了条件;为适合教材编写‘“一纲多本”的需要,大纲还删去了关于教材编排规定。这些都是具有突破性的改革。这个大纲虽然是建国后颁布的第一个“正式”的大纲,但是鉴于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和九年义务教育的全面实施,到1990年国家教委就颁布了修订本。主要修订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根据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的精神,加强了思想政治教育因素;二是进一步降低了难度,以减轻学生的负担。大纲把原来“教学目的”中关于“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话移到前言之中,并第一次提出了“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的要求。然而,这个大纲仍然是个过渡性的,语文教学迫切期待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和与之相适应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
语素项频率特征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应用
【提要】本文以语素项为切入点,以多义语素“天”为例,描写了多义语素在不同语素项上具有的频率特征,并说明了语素项频率特征对汉语二语教学的影响。由此,我们提出在词汇教学及大纲制定中应重视语素项频率特征。
【关键词】语素项;频率;词汇教学;大纲编写
一、语素项频率界定
“频率”(frequency)也称为频度,《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学辞典》对频率的定义为“语言项目在语段或语言材料中出现的次数”。语素频率是指语素在语言材料中出现的次数。学界以往在谈及语素频率时往往涵盖语素不同义项的综合情况,以语素在多义义项上的综合频率为准,并没有关注语素项自身具有的频率特征。我们将承载特定义项的语素界定为语素项。(张博,2020)一般而言,一个语素下有几个语素就有几个语素项。如“打”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共有14个义项,所以“打”下有14个语素项。语素项有独立的意义,能单独成词,或者参与构词。(姜自霞,2007)语素项频率则指语素项在语言材料中出现的次数。
二、语素项频率特征及对汉语二语教学的影响
(一)对教学大纲制定的影响
新大纲采用联考试题
**省2014年公务员考试公告于今晨公布,同时公布的还有本次考试的职位表与公共科目考试大纲。本次考试大纲与2014年**省公务员考试大纲相比,有较大变化。根据考试大纲分析,**省2014年公务员考试向国家公务员考试(后称“国考”)靠拢趋势明显。据分析,今年**省极可能继2014年与湖北、天津采用相同试题后,再与部分参加联考的省份采用同一套试题。
针对这一情况,对**省2014年公务员考试大纲进行了解读,以帮助各位考生详细了解考试情况。
**省2014年公务员考试大纲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考试题型、试题顺序与2014国考相同
**省2014年考试大纲与2014年国考大纲相比,基本完全相同。研究分析,**省2014年考试大纲《行政职业能力测试》部分与2014年国考大纲相比,无论是题型设置、题型顺序、还是例题都完全相同。《申论》部分与2014年国考大纲中的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要求完全相同。
根据大纲来看,**省2014年公务员考试试题顺序及题型都将与2014年国考相同,建议各位考生参照国考试题进行备考。
中小学德育发展分析论文
改革开放时期是中国教育向现代化迈进的重要阶段,也是中小学德育变革的关键时期。如今,学校德育已摆脱左的思想束缚,并从社会政治运动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不断地朝着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的方向迈进。总结研究这20年来中小学德育所取得的主要成绩,分析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差距,对于加快和深化德育改革,使德育更好地承担时代赋于自身的历史使命,将是十分有益的。
一、中小学德育改革的主要成绩和实践特色
(一)中小学德育改革的主要成绩
1.增强德育的科学性、规范性。德育大纲是德育规范化的具体体现,但长期以来,对德育大纲的研究几乎是空白的。由于德育和社会政治运动联系过于紧密,致使人们认为德育只是随政治形势变化而变化的一种宣传工具,无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可言。故在中小学中,语、数、英等各科都有教学大纲,唯德育无大纲,无要求、无检查、无考核。改革开放以后,德育大纲对于德育实践的指导意义得到了真正的重视,几十年德育无大纲的局面开始扭转。1983年,《我国学校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大纲的研究》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教育科学“六五”重点课题,由北京师大,华东师大,华南师大三所院校共同承担这项研究任务。这项研究成果,为教育部后来制订中小学德育大纲提供了依据。在广泛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国家教委于1988年8月10日和8月20日分别颁发了《小学德育纲要》(试行)、《中学德育大纲》(试行)。经过几年的试行,国家教委于1993年3月和1995年2月正式颁发《小学德育纲要》和《中学德育大纲》,从此中小学德育走上了依纲管理、依纲育人、依纲考评的科学化、规范化的道路。
2.加强政治课改革,不断完善德育教材。政治课(小学称思想品德课)是德育的主渠道,提高政治课的教学效果,与教材设置的科学性关系很大。为此,1982年5月,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大纲》(试行草案),1986年5月,国家教委颁发了重新修订后的六年制的《全日制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大纲》,允许各地根据大纲要求,实行“一纲多本,委托编写,审查通过,自由选用”的原则。与此同时,中学政治课改革也有所动作,1985年确定中学政治课为思想政治课,其课程设置依年级顺序为《公民》、《社会发展简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常识》、《科学人生观》、《经济常识》、《政治常识》。教材中强调注重思想性、知识性、科学性、实践性、趣味性原则。与小学相同,也实行一纲多本。1985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分别规定了我国小学、中学、大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的主要内容;指出要改变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尽量实行启发式的教学方法。1996年,国家教委颁发《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试行),其中初一年级的课程内容是心理品质教育。新编的课程内容,较传统的教材单凭政治知识进行选编教材范围较大,内容较充实,编排较科学合理,标志着政治课教科书编写较以前成熟。政治课改革虽取得一定的成绩,但要使这门课程被学生所接受和喜欢,还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3.创设多样化的德育方法。现代德育宗旨,根本上是要使学生形成主体意识和自觉主动的精神,而传统的德育往往凭借“我讲你听”、“我说你服”的生硬的方法实施强制性的灌输,极大妨碍学生自觉自愿精神的形成,所以,创新德育方法势必成为德育改革的重要方面。近年来,德育方法创新主要表现为突破以往课堂坐而论道的局限,扩大德育的空间和影响。一是利用各种媒体与现代传播工具,对学生进行德育,提高德育的覆盖面、渗透力。二是有针对性地开展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健康向上的文娱活动、知识竞赛、社会活动等,使德育活动更具有吸引力,达到让学生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教育的目的。三是通过校风建设和校园建设,发挥“无形教育”的熏陶作用。在具体的德育方法改革上,针对过去空洞枯燥的说教,变“刻意”教育为“无为”教育,如采用“陶冶”、“示范”、“暗示”等方法,另外还注意借鉴国外学校德育和心理辅导的方法,把“角色扮演”、“价值澄清”、“倾听”、“体验”等方法运用到德育中来。这些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自我思考、自我判断、自我体验,故易被学生所接受和喜欢。
中小学德育发展论文
一、中小学德育改革的主要成绩和实践特色
(一)中小学德育改革的主要成绩
1.增强德育的科学性、规范性。德育大纲是德育规范化的具体体现,但长期以来,对德育大纲的研究几乎是空白的。由于德育和社会政治运动联系过于紧密,致使人们认为德育只是随政治形势变化而变化的一种宣传工具,无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可言。故在中小学中,语、数、英等各科都有教学大纲,唯德育无大纲,无要求、无检查、无考核。改革开放以后,德育大纲对于德育实践的指导意义得到了真正的重视,几十年德育无大纲的局面开始扭转。1983年,《我国学校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大纲的研究》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教育科学“六五”重点课题,由北京师大,华东师大,华南师大三所院校共同承担这项研究任务。这项研究成果,为教育部后来制订中小学德育大纲提供了依据。在广泛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国家教委于1988年8月10日和8月20日分别颁发了《小学德育纲要》(试行)、《中学德育大纲》(试行)。经过几年的试行,国家教委于1993年3月和1995年2月正式颁发《小学德育纲要》和《中学德育大纲》,从此中小学德育走上了依纲管理、依纲育人、依纲考评的科学化、规范化的道路。
2.加强政治课改革,不断完善德育教材。政治课(小学称思想品德课)是德育的主渠道,提高政治课的教学效果,与教材设置的科学性关系很大。为此,1982年5月,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大纲》(试行草案),1986年5月,国家教委颁发了重新修订后的六年制的《全日制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大纲》,允许各地根据大纲要求,实行“一纲多本,委托编写,审查通过,自由选用”的原则。与此同时,中学政治课改革也有所动作,1985年确定中学政治课为思想政治课,其课程设置依年级顺序为《公民》、《社会发展简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常识》、《科学人生观》、《经济常识》、《政治常识》。教材中强调注重思想性、知识性、科学性、实践性、趣味性原则。与小学相同,也实行一纲多本。1985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分别规定了我国小学、中学、大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的主要内容;指出要改变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尽量实行启发式的教学方法。1996年,国家教委颁发《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试行),其中初一年级的课程内容是心理品质教育。新编的课程内容,较传统的教材单凭政治知识进行选编教材范围较大,内容较充实,编排较科学合理,标志着政治课教科书编写较以前成熟。政治课改革虽取得一定的成绩,但要使这门课程被学生所接受和喜欢,还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3.创设多样化的德育方法。现代德育宗旨,根本上是要使学生形成主体意识和自觉主动的精神,而传统的德育往往凭借“我讲你听”、“我说你服”的生硬的方法实施强制性的灌输,极大妨碍学生自觉自愿精神的形成,所以,创新德育方法势必成为德育改革的重要方面。近年来,德育方法创新主要表现为突破以往课堂坐而论道的局限,扩大德育的空间和影响。一是利用各种媒体与现代传播工具,对学生进行德育,提高德育的覆盖面、渗透力。二是有针对性地开展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健康向上的文娱活动、知识竞赛、社会活动等,使德育活动更具有吸引力,达到让学生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教育的目的。三是通过校风建设和校园建设,发挥“无形教育”的熏陶作用。在具体的德育方法改革上,针对过去空洞枯燥的说教,变“刻意”教育为“无为”教育,如采用“陶冶”、“示范”、“暗示”等方法,另外还注意借鉴国外学校德育和心理辅导的方法,把“角色扮演”、“价值澄清”、“倾听”、“体验”等方法运用到德育中来。这些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自我思考、自我判断、自我体验,故易被学生所接受和喜欢。
4.逐步形成实施德育的测评、量化考核。传统德育对学生品德的考评一般都根据经验,采用定性方式,往往带着较强的主观性。“红不红,朦朦胧胧”,这句使用了几十年的老话,即是强调个体德育的难测,也反映了当时德育考评的笼统和模糊。品德到底能不能量化?如何量化?解决好这一问题,对落实和实施德育大纲,加强德育管理,提高德育实效,克服德育评价的笼统性、模糊性起着很好的促进作用。近十几年来,经过德育理论工作者和实际教育工作者的艰辛的探索,目前对德育评测的必要性、现实性、可行性及其方法原则方面达到某种共识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尤其是学生品德的考评方面,初步建立起科学的考评指标体系和设计出考评的途径与方式。德育测评的产生无疑会推动德育向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进展。但由于品德具有明显的变动性、主动性和隐蔽性,所以测评如何较准确地反映个体品德的全面性、深刻性,比如说,如何反映个体外部行为和内在意识的一致性、如何反映个体知、情、意、行的均衡发展、尤其是如何反映个体思想意识的深度等,这些都是德育测评所要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