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动画范文10篇
时间:2024-04-08 04:07:2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影视动画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戏剧改编影视动画思考
一、戏剧与影视动画的共性
戏剧与影视动画具有众多的共同特点。首先,戏剧与影视动画都属于二度创作艺术,这是一种需要以文本或剧本为基础,通过创作者对其进行理解与解读,从而再次创作的艺术类别。如果没有文本的约束,那么戏剧与影视动画的表演就会变得杂乱无章陷入混乱。同时戏剧与影视动画共同缺乏作者与观众的中间交际系统,对作者与观众而言,正是这种缺失决定了戏剧文本的“绝对性质”。因此在总体上讲,从作者到观众的戏剧语言叙述的绝对性,对于戏剧是赖以生存的必不可少之要素。①在这一方面影视动画与戏剧高度一致,因此,无论戏剧、电影还是动画在表达形式、叙事方式上进行何等程度的演变,其剧本始终处于绝对的支配地位。其次,戏剧与影视动画同属于表演艺术,都需要通过对现实的模拟来实现感情的传递与共鸣,因此戏剧与影视动画自然具备假定性、虚拟性、象征性等共同特征。再者,戏剧与影视动画需要在观众面前依靠视觉、听觉,通过舞台调度、角色饰演、对白表达、音乐音效等综合因素进行具体演绎,所以戏剧与影视动画又同属于动态艺术与视听艺术。因此影视动画与戏剧存在着极强的同源性,当动画与电影初生之时便很自然地被认为是戏剧的延展。1879年动画之父埃米尔•雷诺在巴黎格雷万博物馆之幻想空间剧院,公映了人类史上第一部动画《可怜的皮耶罗》,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当时的法国人将其视为一种带有戏剧色彩的新颖艺术表演。1902年著名法国导演乔治•梅里埃代表作《月球之旅》更是被誉为“将电影引向壮观的戏剧道路”。戏剧与影视动画在传播方式方面也较为类似,在电视媒体普及之前的动画、长期以来的电影以及如今特性化的剧场动画,其在影院中放映的传播方式,与戏剧在剧院中表演的传递方式是极为相似的。最后,戏剧与影视动画叙事方式上也存在较强的共性,现时性是戏剧的核心本质,这一特性影视动画也与之一脉相承。德国剧作家弗里德里希•冯•席勒认为:“一切叙述的体裁使眼前的事情成为往事,一切戏剧的体裁又让往事成为现在的事情。”②英国电影学家艾伦•卡斯蒂认为:“戏剧与电影的实质在于,由演员在观众面前把故事内容直接表演出来,它永远是现在时态,就在眼前,这是用表演描述出来的生活。”③按照这样的定义,通过图像技术产生的虚拟角色进行表演的动画也自然带有强烈的戏剧特性。无论影视动画所表达的往事距今多么遥远,影视动画的每个镜头俨然如同戏剧的各个场面,是在真实的世界中进行表演。
二、戏剧与影视动画的差异
虽然,戏剧与影视动画存在着如此之多的相似之处,但是彼此之间依然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因此我们必须对其进行探讨。在明确戏剧与影视动画共性的基础上辨析其各自的法则与边界,从而才能更好地借助影视动画的优势在这一年轻富有生命力的平台对传统戏剧进行传承与发扬。戏剧与影视动画存在三点较大的差异。(一)观看的差异:主观选择与被动接受毫无疑问,戏剧几乎只能在剧院中观看,尽管部分影视动画,诸如需要通过影院传播的电影与电影动画,其观看方式看似与戏剧类似,但究其本质两者存在较大区别。戏剧的舞台边框与影视动画的荧幕大不相同,戏剧的舞台边框相当于具象舞台的边界,在此边界内以活生生的演员在实景舞台布景中进行实时演绎,而影视动画的荧幕则通过连续播放的二维图像在视觉上模拟三维空间中的立体感官。大小固定的戏剧舞台存在相应的局限,尽管经过舞台美术师精心地布置,戏剧演员演出始终局限在一个相对大小、形式固定的空间之中;而影视动画所播放的空间虽然是由数字图像所虚拟的,但是却可以呈现出无限的拓展与延伸,可以较为自由地表达出不同地域、不同风貌、不同视角的无尽时空。法国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认为:“银幕不是一个剧院画框,而是把纷繁事件显露给观众的一幅蔽光框。”④其次是景别。观众所看到的戏剧舞台始终是一个固定的大全景,在这固定的景别中观众的视角也是相对固定的,此刻观众的眼睛就相当于一个相对固定的定焦镜头,其视点切换也相对简单,需要依靠观众自身的主体感官对舞台中的角色、布景、焦点等因素进行主观选择提炼。相比之下影视动画则可以根据需求非常灵活地选择远、全、中、近、特写等不同景别;采用正、侧、背、平、俯、仰等不同拍摄角度;运用推、拉、摇、移、跟、甩等多重镜头运动方式,并将如此众多的拍摄效果进行有机衔接,以鲜明的节奏感来模拟符合观众心理顺序的视角变化,从而形成与观众内心共鸣的叙事结构。这便是影视动画最为常用、最为基本的蒙太奇拍摄技法。欧纳斯特•林格认为不同镜头的组合不仅是蒙太奇理论的关键,更是整个电影表现的关键。俄罗斯电影泰斗谢尔盖•米哈伊尔诺维奇•艾森斯坦则认为,蒙太奇是在镜头内部冲突之后向镜头之间冲突的新质飞跃,这种飞跃极大地提升了影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⑤据此我们可以看到,影视动画的观看存在一定程度的强制性。影视动画的观众是以相对客观的心态通过荧幕上的二维图像对导演安排好的纷繁镜头进行被动接受,这与戏剧在固定视角中对演员的实际演出进行主观选择观看方式存在着较大的区别。(二)表演的差异:在场、缺席与虚拟前文我们提到,戏剧需要演员在剧场中进行实际演出,因此戏剧的演员与观众是处在同一时空,两者之间的距离也较为固定,因此戏剧属于典型的在场表演。通过舞台上的戏剧演员以动作与台词的演出方式来塑造剧中角色形象,演员所有表演行为所带来的戏剧效果将直接作用于观众本身。其次由于舞台与观众之间存在着实际的物理距离,戏剧演员必须尽可能照顾全场观众的观剧效果,因此戏剧演员需要通过较为适当夸张的动作与放大的台词音量来达到所需的舞台气氛。虽然由于舞台自身限制,戏剧演员对于实现高难度的动作表演较为困难,但却可以充分利用在场表演的优势。在戏剧舞台上,演员的某句台词、某个动作如果获得了较好的观众反应,那么该演员大多会即兴将相应台词与相关动作进行相对夸张地重复表演,以这种强调的方式调度观众情绪并活跃现场气氛,从而与观众形成良好的互动与相互影响。实质上戏剧演员是不断地将世界戏剧化,并将其融入自身体内,并通过自身的表演进行传递。⑥而戏剧的观众在某种意义上其实参与进戏剧的表演,共同融入到演员的情绪宣泄之中。|影视寻思|而影视动画的角色则属于缺席表演、甚至是虚拟表演。无论是摄像机拍摄的真人演员、还是三维渲染的特效角色、以及逐帧手绘的动画形象,无一不是按照剧本的内容与导演的要求进行程序化的表演。在影视动画中演员与观众是彼此隔离的,观众无法参与到影视动画的表演之中,只能依照导演的意图被动观看这种缺席、甚至虚拟的表演。相比戏剧需要通过夸张来强化观剧效果的表演方式,影视动画更擅长通过间接描写、侧面隐喻等方式逐步推动剧情的发展,以细腻的情感描写吸引观众,并令其逐步融入剧情之中并产生共鸣。想象力是影视动画的命脉所在,自影视动画诞生之初就不断尝试真实展示在神话、歌剧、寓言、小说等文学作品中充满幻想的角色形象。借助如今高度发达的图形技术,影视动画已经完全突破了真实世界与物理法则的束缚,不仅可以自由地将由人类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力创造出的种种幻想角色予以真实塑造,并且可以为其赋予戏剧舞台中无法实现的特效动作,并结合蒙太奇等拍摄技法与后期特效营造出极具冲击力的视听感受。虽然影视动画提供给观众的是一种带强制性的被动表演,但是表演的形象、表演的方式依然同样可以做到无限地拓展与延伸。(三)时空的差异:假定与真实戏剧与影视动画都属于时空性的艺术类别,在其各自的表演之中对于时间空间的综合运用都存在较高的要求,但两者之间同样存在差异。一般而言戏剧的空间相对固定,局限于表演所处的舞台空间,但是在时间层面上对戏剧的限制则相对较大。大量戏剧就受到了三一定律的约束,这条被尼古拉•布瓦洛定义为“要用一地、一天内完成的一个故事从开头直到末尾维持着舞台充实”的定律虽然有助于戏剧的结构严谨、矛盾点集中,并成就了不少经典名作,但是却较为严重地限制了戏剧的时空自由。部分现代戏剧虽然已经打破了三一定律的限制,但是要在有限的表演时间中呈现出跨度较长的剧情时间,就必然要对剧中的时间节点予以提炼。以动作表演来实现对剧情时间的压缩,并且通过连续的动作产生延续性的心理感观,这属于戏剧对时间的假定。同时有限的舞台大小、实际成本等现实因素,促使戏剧并不会追求去创造一个逼真的舞台空间,而是使用一些带隐喻元素的舞台布景来实现空间的假定。例如通过一堵带有门窗的墙面指代一个房间、以挥舞的旌旗象征千军万马、将几幅老照片的叠画寓意沧桑的历史街道,通过这种以小见大的假定方式来实现戏剧中众多的空间表达。而影视动画的时间则可以根据导演的意图进行自由地中断、分割、连接与配置,因此在时间上拥有极大的自由,从而实现戏剧无法想象的表演。例如部分长篇影视动画拥有戏剧难以比拟的巨大时长,因此可以从容地描述身处不同地点的多个角色,在各自的剧情时间下的众多分支剧情,并用贯穿全剧的剧情主线予以有机整合,从而形成宏大、复杂、严谨的世界观。而在这些影视动画的每一条分支剧情中,其时间处理都既可以具有真实性、也同样可以存在假定性。在空间层面,除去部分追求特殊效果的作品,大多数影视动画始终致力于追求真实空间的营造,即使是完全不存于世的神话世界、外星空间,影视动画也尽可能地尝试将现实世界中所存在的各种现象、规则、社会秩序、等级关系等真实元素融入其中,从而引发观众内心的共振。
三、相应思考
由于戏剧与影视动画存在较为密切的亲缘关系,近年来出现了将传统戏剧改编为影视动画的热潮,但是部分作品并没有完全理解戏剧与影视动画的各自特性与边界,从而改编出的作品也多少存在一些问题。弗兰克•本森拍摄的《查理三世》采用了固定的机位,让演员在摄像机固定的全景中进行表演,既没有景别变化也没有镜头衔接,这几乎是在电影中演绎了一场剧院莎剧。类似的案例还不在少数:京剧动画《三岔口》、川剧动画《请医》等便是如此,只是简单地将戏剧演员设计为卡通形象,使用类似观众坐在剧院中的视角,再配合贯穿始终的传统配乐与唱腔,这样不针对影视动画自身特性、简单照搬模仿的改编作品自然无法获得观众的认可,自然也不利于传统戏剧文化的推广。影视动画应该有选择性地对戏剧的编剧、矛盾设置与艺术效果进行有机抽取与提炼,并按照自身的语言特点对其进行改编。例如迪士尼公司将豫剧《花木兰》中的核心矛盾冲突予以提炼,结合诸多东方的审美元素,并按照其承载平台的语言特点对其进行深度改编的同名动画,在全球范围内引起轰动,被誉为迪士尼十大最杰出的电影动画之一。乔纳森•米勒执导的电影《李尔王》、艾伦•执导的电影《贝伦夫人》、西蒙•执导的电视连续剧《傲慢与偏见》亦是如此,都是秉承原作剧本的优秀同名改编作品。另一种值得借鉴的思路是将戏剧的核心矛盾融入全新故事框架之中,通过全新的人物角色在完全不同的时空中进行全新演绎,例如电视动画《狮子王》与电影《夜宴》皆脱胎于莎剧《哈姆雷特》,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则抽象继承了话剧《雷雨》的核心矛盾。再者,可以尝试在影视动画中选择性地加入部分戏剧艺术形式,并使两者进行有机融合。获得第85届奥斯卡多项提名奖的电影《安娜•卡列宁娜》则是尝试在基于托尔斯泰俄式文学思维的基调上融入莎士比亚舞台剧的元素,剧中与安娜相关的剧情线画面效果逐渐呈现出愈发强烈的舞台悲剧效果,带有强烈的假定性与象征性;而与列文相关的剧情线画面效果却逐渐脱离了舞台风格走向写实,以此带有强烈真实性的刻画来思考俄罗斯帝国末期的严重社会矛盾。中国动画的涅槃之作《大圣归来》亦是如此,在带有典型线性叙事的三维动画中有机地融入了京剧《大闹天宫》的相应元素。我国拥有极其丰富的戏剧资源,中国戏剧与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列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同时中国戏剧与苏俄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戏剧表演体系、德国的布莱希特表演体系一起,又共同构成世界三大戏剧表演体系。如今祖国正如巨龙一般强势崛起,中国文化的弘扬自然显得更为重要,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众多经典戏剧,应当由我国影视动画相关从业人员对其进行符合规律的深度改编,通过影视动画这一年轻且充满生命力的平台,更好地在世界范围内传播我们的经典文化。
影视动画创新设计论文
【摘要】近年来,国产影视动画通过不断寻求创新,在叙事能力和艺术设计上都有了一定的提升,使得我国影视动画的质量整体取得了极大的进步,市场也呈现相对稳定的状态。本文旨在立足于近几年影视动画创新设计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来进一步展望我国的电影动画事业在未来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影视动画;创新设计;趋势
电影作为一项文化产业,是一个国家文化与科技软实力的体现之一,正在受到国家的重视以及支持。如今,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我国电影事业要想能够跟上时代的脚步,就必须与时俱进,改革创新。21世纪以来,外国动画电影的不断引进,给我国的影视动画行业带来巨大的冲击和挑战。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我们终于突破多重困难,在艺术的创新设计上有了极大的发展,将我国的影视动画事业带入了一个新的纪元。
一、国产动画电影创新设计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一)国产电影动画的创新设计发展理念及策略。纵观我国的电影动画影片可以发现,大多数的题材是取自于电视动画。相对于电影来说,电视动画更加容易吸引到观众,利用已经在电视动画中积攒了一定人气的人物和故事进行改编和延伸,是既能够创造利益,又可以获取更多观众的有效手段。电视与电影相结合,将电影作为电视的延续或者番外,这也是近几年国产电影的惯用路线。相比电视的观看感受,电影所打造出来的3D立体效果把人物和场景设计得更为真实、生动,确实带给观众更强烈的视觉冲击,甚至能让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最近引起热议的动画电影《西游记大圣归来》,在传统的电视动画的基础上,将人物刻画得更为细致,动作也更加注意细节,场景的设计艺术气息浓郁,打破了人们印象中对《西游记》的认识,给了观众新的体验。(二)哲学思想与动画形象设计相结合。动画本就具有天马行空的特点,具有无尽的想象空间。拟人化的设计是动画中常用的手法,通过刻画动物的形象,在其身上融入人的性格和情感,不仅可以能够使动画形象更加饱满、丰富,也可以由此反映出人们所追求的世界观、价值观,映射现实中的善与恶,这也不失为一种独特的抒发情感的方式。(三)剧情创新更加引人入胜。虽然影视动画通常表现的故事是具有虚拟性的,但始终无法脱离现实生活而向观众展开叙事。因为电影总是有着反映现实的一面,符合生活和逻辑的故事更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也更能激发观众的思考。(四)3D技术是国产3D影视动画创新发展的推动力量。为了能带给观众和电视上观看的不一样的感受,我国目前的电影大多数采用3D技术,尤其是影视动画。而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先进科技力量在影视中被运用,让动画的视觉效果更为真实。由此可见,3D技术的不断创新能够促使电影事业的更好发展。(五)影视动画的宣传离不开自媒体和网络社交媒体的支持。信息技术不断发展,让人与人之间即使相距万里,也是近在咫尺。信息的传播不仅快速,而且范围极大。人们观看电影有时可以不用走进电影院,便可以在自媒体和社交平台上欣赏到。这为电影积攒人气和口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电影通过口碑广泛传播就可以打消观众对电影品质产生的顾虑,提升自身影响力。(六)中国元素才是我国是动画中独一无二的特色。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掀起了一阵中国热之后,中国文化深深地吸引了影视动画创作者的目光。越来越多的传统习俗、民间传说、饮食文化、功夫文化等被以动画的形式进行传播,深入挖掘中国元素,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文化,才是我国动画中最有魅力的特点。(七)在生活中挖掘创新元素。电视动画为了吸引观众,所展现故事情节和场景画面等都是带着创作者丰富的想象力的。但这些看似奇特的设计其实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原型,是在现实的基础上展开的想象。
二、对中国影视动画未来的展望
谈论影视动画节奏应用
一、影视动画中的节奏
1.宏观上节奏的定义节奏一般是指:物体运动时交替出现的包括张弛、紧松、徐疾、长短、高低、跳跃、平衡、流畅、重复、轻重、强弱等合乎规律的状态。节奏在影视动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影视动画中如果具备一个好的节奏,可以极大地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把观众带到故事中来,甚至能使观众达到“无法自拔”的地步,因故事中人物的喜而喜,因人物的悲而悲。
2.影视动画中节奏的定义在许多艺术领域中都存在着节奏这一要素,对于不同的领域,节奏的概念自然也不尽相同。艺术的门类千差万别,视觉的、听觉的;高雅的、通俗的;简单的、深奥的……但万变不离其宗,其核心的内容是相通的。总的来说,艺术作品通过其独有的手段、方法来把握对象的运动形式,运动中的速度与力度二者相互交替、重复,产生出千变万化的形式,这就是节奏的产生。但各类艺术的表述语言不同,形成节奏的基本方式也不一样。比如在现代音乐中节奏是每一个音符的跳动;在建筑艺术中建筑物表面结构上的线、面、体之间的平衡;在美术中则是运用形、色线、轮廓之间的对比,以及构图安排之间的协调。
二、影视动画中各组成元素对节奏起到的影响
1.影视动画中的故事情节对节奏起到的作用一般节奏的创造都是以故事的叙事为出发点。也就是说,一个故事的好坏也间接决定着整部影片节奏上的好坏。对于影视动画来讲,如果具备了一个优秀的、引人入胜的故事架构及情节,还需要导演和剪辑控制的把握。同样一个故事,一个好的导演剪辑出来的作品与一个一般的导演剪辑出来的作品,在观众看来,好坏差别是非常明显的。也就是说,导演以及剪辑人员首先要有一定的艺术素养,以及很高的审美,并对整部影片有全面且透彻的了解,知道要突出什么,影片的高潮在哪里等等,必须对这些都胸有成竹之后,处理过的作品在节奏上才会真正打动观众,让观众认可这部作品。
2.影视动画中人物性格对节奏起到的作用提到影片,就不能提到故事情节,而说到故事情节就不能不提人物,而塑造人物的重中之重就是对人物性格的塑造。在迪斯尼的影片中,我们所看到的善良与邪恶是非常清晰的,其外形也能让人一眼就能看出该人物的性格特点———善良的人物一般都是可爱的,外型比较圆滑,常常伴随的是蓝天白云之类的场景,而说话的节奏也是温和的,或者机灵的;反观邪恶的人往往在外形上就比较棱角分明,体貌的一些特征也是尖锐的,或是弯曲的,常常伴随的也是黑色,各种深颜色的背景与阴森的音乐也常伴在他们左右,其说话的语调也多是怪里怪气的,带着奸诈狡猾的语气节奏。善良的人永远善良,邪恶的人会将邪恶进行到底,但最终善良战胜邪恶。正是这一正一邪,以及他们各自节奏上的极大反差,才会使整部影视动画的节奏感更上升一个层次(如图1所示)。
影视动画精品奖励制度
为鼓励本省动画制作机构多出精品,切实推进我省动画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依照《**省动画创作生产奖励扶持办法》(浙广局发[**]92号)规定,特制订《**省影视动画精品奖励实施细则(试行)》,对国家级、省级政府奖获奖影视动画作品和列上国家广电总局推荐播出的优秀动画作品,结合其获奖等级,给予相应的资金奖励。通过对优秀动画作品实施“公平、公正、透明”的奖励,进一步确立和完善我省影视动画片的激励机制。
一、实施奖励的基本原则
(一)奖励对象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对弘扬社会公德和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具有促进作用,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片目。
(二)奖励对象应具备下述条件:
1、制作机构持有本省核发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作品在本省申报立项;
2、已经取得省广电局核发的发行许可证;
影视动画角色审美特点
一、动画角色及主要特征
角色是动画的核心,用来传达感情和意义,虽然它是艺术家创造的假定形象,但未必不是现实生活的缩影。动画角色的类型多样,有写实的人物、动物、植物,有没有生命的实体(如汽车、玩具等),甚至有源于神话的虚拟形体(如孙悟空、邪魔等)。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虽然这些角色是设计者创造的虚拟形象,但它们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人们的人生观。动画角色集想象力和幽默感于一身,同时表演夸张、随意,具有戏剧性,从而使动画有别于甚至超越一般影视作品。
1.角色故事性
角色的性格与命运是整个故事的引线并推动着故事的发展。在影视动画中,角色具有灵魂,情节才有了意义,故事性也随之增强。如,《赛车总动员》讲述了一位赛车冠军流落小镇之后在朋友的帮助下找到人生真谛的故事。虽然这是典型的“换汤不换药”的剧情,在影视动画中类似的故事不胜枚举,但它的突破在于通过“嫁接”将角色巧妙地转变为汽车,塑造了如赛车马昆、丑角拖线、美女莎莉等众多汽车形象。新奇的转型给人全新的感觉,同时让无生命的机器具有人的能力,再加上巧妙的造型设计,使这部动画赢得了观众的认可。
2.角色思想性
艺术作品体现了人类集体的意志以及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是对人们思想的另一种表达。动画是真实生活的写照,反映善恶是非、人情冷暖,是对生活的诠释。角色具有思想性才能勾起人们的某种情怀,所以当我们看到小马王不畏邪恶、奋力跨越峡谷时,崇敬之情会油然而生;当我们看到樱桃小丸子拿起话筒唱卡拉OK时,童年往事便历历在目。动画角色犹如观众生命中的另一个自己,观众在观看过程中将自己融入角色,以求能够在虚幻的世界里达到对现实生活的补偿与提炼,从而思考、反省。
影视动画色彩运用思索
影视动画中融入色彩艺术是影视动画20世纪最大的成就,色彩艺术总是赋予影视动画更加斑谰的世界。静态图片可以刻画动画人物的性格,动态图片可以营造动画的气氛和意境。色彩通过自己的颜色来装扮影片中的人、物和具。今天的中国,富有装饰性和艺术性的色彩已经广泛地运用于动画创造过程中,给了观众许多美的享受,但这种享受仍然是视觉效果上的,并没有从心理攻克观众。我们要认真分析色彩心理.研究艺术主观色彩在影视动画中的应用,为中国的动画大放异彩作点贡献。色彩心理是指通过色彩的应用,接近观众与动画的距离,超越形式放言的作用,贴近观众的心理需求。色彩艺术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它光彩夺目,层次分明,能像语言文字那样声情并茂地处理故事情节。
一、艺术主观色彩
电影工作者经常使用某一色彩来营造电影的主题,表达创作者想表现的观点和视觉效果。每一种色彩都有其独特的意境,有其自身的象征意义,不同的色彩巧妙的运用可以推动故事情节,增强电影的画面效果。色调指的是当某种色彩配置成为主导色彩且呈现出倾向性,它具有表现人物情绪、创造特定意境的功能。色彩象征是指创造者在电影中大量地使用同一种色彩或者同一系列的色彩,或在电影的某个场景下重复使用某种色彩。色彩本来是自然界的物理现象,通过色彩可以还原真实世界的生机和活力。影视动画通过各种各样的丰富色彩反应现实生活的精灵。当然,动画毕竟是一种艺术形式,对现实生活的相对复原。动画中的事物都是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动画就是通过这艺术主观色彩来体现动画人物这个矛盾体,动画中的色彩艺术具有主观性和假设性。动画中的艺术主观色彩指影视动画中美工们的色彩素质和色彩和谐感,也指影视动画中色彩的象征意义。影视动画为了达到某些夸张的效果所采用的异乎寻常的色彩效果.也指影视动画中为了特定情境的需要和特定人物的需要所营造的梦境或幻想色彩。艺术主观色彩的最突出特点是主观性,这种主观性就是指色彩的运用还用主观色彩,具有比较强烈的主观意志,与真实颜色相比,具有不真实性。正是这种不真实性,体现了影视动画的魅力。通过比较怪异的特写唤起观众的情绪,渲染影片的气氛,让观众留下深刻的影响。
二、影视动画中的艺术主观色彩
(一)场景主观色彩
场景主观色彩就是指色彩的使用不拘泥于真实性,多使用假定性,多使用夸张手强调,形成具有比较绚丽的场景,烘托故事情节。场景主观色彩要与影片的主题思想和主要情节相一致,营造的影片氛围要与影片的情节紧密联系,利用场景主观色彩来布置和营造影片的假定思想。.《花木兰》的战争场面气势恢宏,场面壮观。随处可见的残垣断壁,火光冲天。每到这样的场面动画片的背景都是红色,鲜艳的晚霞与燃烧着的战火、士兵的鲜血混合在一起,悲壮凄凉,一种荒凉恐怖的气氛蔓延开来。红色的天空映衬着洁白的雪地,雪地上铺满尸体,模糊不清的车辙印,遗弃的兵器,破烂的战旗,这些破败的场景,冰冷的蓝色与炽热的红色的强烈对比,令观众被低沉阴森所笼罩。结尾处斜插在雪地里的宝剑和可爱的娃娃构成诡异的组合,却震撼人心,凄凉的感觉让人无法接受无法消化。
中外影视动画民族艺术风格比较探讨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我国的动画片一直走在民族艺术的前列,很多动画片在国际上都受到了一致的好评,享有“中国学派”的美誉。进入九十年代后,我国国产动画片在发展的进程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在不断增多。近些年来,国产动画片在吸收、借鉴它国动画风格的基础上,开始着力于创新,注重发扬自己的个性。新形势下,中国的影视动画要想在世界市场上立足,就必须坚持自己独特的个性,努力创新,积极发挥其民族艺术风格的优势,进而为中国影视动画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审美趣味的比较分析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中国的影视动画受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崇尚文以载道的艺术风格。如若对中国的影视动画进行分析,我们能够发现中国的影视动画无论是思维方式还是审美期待,都隐含着“寓教于乐”的思想。例如《九色鹿》、《阿凡提的故事》、《宝莲灯》等都体现着“寓教于乐”的思想,在开启儿童智力的同时,给儿童带来精神上的满足。一些影视动画除了蕴含着“寓教于乐”的思想外,还具有极其丰富的现实意义,像动画片《三个和尚》就是凭借着“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这句谚语,讽刺了那些自私自利的人,启发我们只有团结合作才能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美国的影视动画与中国的相比具有显著的不同,美国动画致力于娱乐化,注重影片的故事性和趣味性表达。真、善、美的思想隐含在故事之中,以幽默诙谐的方式传达给观众。相比于中国的影视动画,日本的动画思想比较内敛与深沉,在人物情感的表达上比较含蕴,很多时候不会直接表达出来。例如宫崎骏的《侧耳倾听》这部影视动画,并不是直接描述男孩与女孩的爱情,而是随着一首优美的音乐拉开帷幕,给广大的观众带来一种含蕴美。
二、角色造型的比较分析
中国的影视动画追求的是神似,很多艺术家在拍摄的过程中,十分喜欢采用以虚带实的方法。在建国初期,艺术家们尝试将我国各种民间传统艺术形式运用到动画片中来,像水墨、剪纸、皮影、工笔、年画、版画等,探索出独具民族艺术风格的剪纸动画、水墨动画等动画类型影片。剪纸动画如《金色的海螺》,人物造型采用侧面剪影的方式,吸取了皮影戏和窗花的艺术特色,虽然没有细腻的面部表情和流畅的动作表达,但也并不阻碍观众对其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的领悟。水墨动画片如《牧童》,人物造型充满了水墨画的意境表达方式,优美而含蓄。从动画人物的创作上分析,国产动画片不是很注重人物表情的具体描写,即使是在表达人物的内在情感也常常采用符号的手法,这些人物角色的塑造风格都与西方动画人物角色的塑造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美国在动画人物的塑造中十分注重人物造型的写实,往往以拟人化的情态与造型风格吸引广大观众的兴趣。随着三维动画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画面呈现出更加逼真的写实效果,以极大的视觉感染力吸引广大的观众。一直以来,美国的影视动画都十分注重人物的塑造与包装,在影视动画领域中,推出了许多动画明星,像小熊维尼、米老鼠以及唐老鸭等等,这些影视动画形象,为推动西方影视动画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情感表达方面的比较分析
数字媒体在影视动画后期制作的应用
摘要:随着数字特效作品、互动影像和计算机处理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数字媒体技术被逐渐应用到各个方面,数字媒体技术带来的效果使得它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传统艺术家创作的作品也因数字媒体技术的加入而增添了新样貌。多种艺术形式利用数字媒体技术进行创作表现,极大地丰富了艺术的呈现方式与类型。
关键词:数字媒体技术;影视动画;后期制作
1数字媒体技术
1.1数字媒体技术的概念。在经过初期探索后,数字媒体技术产生一定影响力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网络开始的。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迅速得到了普及。在我们的艺术创作中,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利用数字媒体的技术作为有效的工具去表达艺术的美,使之产生独特魅力。数字媒体技术的成熟为很多艺术创作形式带来了新的呈现方式,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表现形式涉及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如利用现代数字科学技术制作的视觉艺术作品,主要应用在房产行业的建筑模型、环境艺术专业设计的园林设计、娱乐时观看的影视作品,平面包装以及很受欢迎的网络游戏、三维动画、具有交互性的装置或者影像作品以及3D打印技术中,都可以找到数字媒体技术存在的身影。数字艺术创作者除了必须掌握传统艺术的表现形式之外,还要了解计算机图形软件的使用环境和操作方法,以求更好地实现自己作品的艺术构想。1.2数字媒体技术应用的大致分类。数字媒体技术的使用早期在美术作品中占有比较大的比重。数字媒体技术主要利用计算机等数字媒体技术创作,随之发展到现在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如纯艺术领域里用数字媒体技术创作出的动态媒介、虚拟现实交互艺术、数字实验动画以及新媒体展示艺术等艺术形式,都表明了数字媒体技术在艺术领域广受欢迎。利用数字媒体技术创作的作品中,以网页图形图像、喷绘设计、数字合成照片、印刷技术作品,以及通过逐帧渲染的三维效果图等代表性的数字媒体技术的作品,可称为静态表现艺术。还有一种是主要利用3dmax、Animo、Maya、Toonz等软件进行制作的,可分为交互和线性两种媒介形式,称为数字动态表现艺术。其中AdobePremiere、AdobeAfterEffect则经常在影视的非线编辑中使用,AdobeAnimate是常用的动画制作工具。在影视动画方面,一般根据作品呈现的类型方式可将利用数字媒体技术制作的动画划分为二维动画、三维动画和交互动画三种表现形式。虚拟现实艺术、影视中出现的CG合成艺术、网页3D艺术等,是在二维、三维以及交互动画的创作基础上,通过使用数字技术手段、视频合成以及控件设计后逐渐衍生出的多样动画艺术表现形式。这就是利用数字技术在原有形式技术上再创造的结果。在设计领域中我们不难发现数字媒体技术的存在与应用,如广告设计、网络媒体建筑设计、交互性游戏设计、工业设计等。通过动画编辑软件把其中的动画、文字、声音、音乐、视频等多种艺术形式的视听元素进行合成剪辑,形成光盘包装形式的在线多媒体作品,对于应用数字媒体技术的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2数字媒体时代对影视动画制作提出的新要求
动画被称作“二十一世纪最具潜力的朝阳产业”,日本动漫和欧美动漫已经涌现出大量成功案例,我国影视动漫产业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如《大闹天宫》《宝莲灯》等许多具有代表性的影视作品的出现,在发扬我国文化特色的同时,也体现了影视动画是个很具有潜力的行业。当前产业市场对影视动画后期制作要就一直在提高,数字媒体技术因此也得到普遍使用与欢迎。但中国影视动画仍需要更多的发展空间,要想开拓国际市场就必须在影视动画制作中结合先进的数字媒体技术,实现更多的可能性以提高影视动画作品的技术含量。因此,在影视动画后期制作中通过使用多媒体技术,与作品内容完美结合,以此达到最好的呈现效果。我们作为“数字化时代”“媒体时代”的影视动画设计者,尤其是在数字媒体技术成为主要创作手段的当今社会,更应该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充分发挥想象力的同时还要利用数字技术将这些画面展现在观众面前。这样我们的影视动画领域才能突飞猛进取得傲人的成绩,也会有更多的代表作出现。
影视动画角色设计传统艺术的应用与表现
摘要:我国传统艺术有着丰富的内涵,以中国传统艺术为基础的影视动漫角色逐步成为各类艺术作品中极为重要的艺术形式。各种形式的特效技术和人物塑造逐渐应用到影视动漫作品中,结合影视动画角色设计现状,深入分析我国传统艺术在影视动画角色设计中进行应用的表现,以此为基础,为影视动画角色设计中更好地应用中国传统艺术提供思路。
关键词:影视动画角色;人物塑造;传统艺术;艺术手法
形式各样的传统文化给我国动画的艺术塑造提供了丰富的元素,有很多直接造就了我国影视动画中的艺术美学风格,如今,人们对精神文明的要求越来越高,影视动漫业作为文化产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日趋重要。传统文化元素有着丰富的美学内涵,能引起人们的共鸣,在影视动画角色设计中加强对中国传统艺术元素的分析和应用,为影视动画制作水平的提升提供重要动力,已成我国动漫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影视动画角色设计中中国传统艺术应用现状
传统文化及艺术元素是民族重要的标签,是我国的宝贵财富。我国各种形式的角色和艺术形象层出不穷,可以说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影视动画角色的种类和风格。传统的剪纸、绘画、民间工艺、服饰、戏曲等等都给我国影视动画角色的塑造提供了重要借鉴,深入分析这些优秀传统艺术在影视动画角色塑造中的应用,是正确理解和发挥中国传统艺术作用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一)剪纸艺术。剪纸是一种通过平面中的各种操作展现角色形象的艺术,而影视动画角色更多的是通过将人物形象呈现到人们面前,这和剪纸艺术的表现方式有极大的相似之处,在动画创作和人物塑造中应用剪纸艺术,一直是我国影视动画行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首部剪纸动画《猪八戒吃西瓜》给这类艺术在动画角色中的体现提供了很好的参考,这部影片和剪纸艺术类似,往往会利用纸与纸之间的留白或错落,来突出精雕细刻的镂空工艺、古朴的纹路、鲜艳的色彩等艺术特色,同时实现人物造型的无缝衔接和运动细节的随性切换。以剪纸美术动画集大成的作品《葫芦兄弟》为例,这部作品在角色塑造中充分利用剪纸艺术来突出人物形象。人物角色的描写都是以侧面为主,这和剪纸艺术的呈现方式十分相似,虽然在动作的衔接上略显生硬,但这正是我国传统剪纸艺术的直观体现。《葫芦兄弟》将手绘动画和剪纸动画相结合,在画面上塑造出兼具剪纸、皮影戏、木偶戏的动画角色,以三娃为例,造型简单明朗,与主背景归属同一色系却各有不同,在呈现画面整体性和乡土气息的同时更好地突出角色主要特点。(二)水墨画艺术。水墨画在我国同样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水墨画是一种完大众文艺全属于我国的动画角色塑造形式。水墨画通过虚实变化和相应的色彩浓淡比例,给人们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这给影视动画角色塑造提供了极佳的参考。运用水墨画艺术进行的动画角色塑造讲究在笔墨之间体现角色情趣,追求意境和气韵,将各个相对独立的水墨画面通过拍摄行为进行衔接,并通过笔墨、远近、透视、造型、繁简以及色彩冲突等手法来展现角色特点。以《小蝌蚪找妈妈》为例,这部作品用水墨的柔和与灵动来突出画面的主要背景和人物,用相对模糊的轮廓来展现角色的活动,突出角色的运动感,很好地实现了“意”与“境”的相互融合,同时借助水墨中的浓淡对比与色彩冲突来塑造场景并突出角色,给观众带去明显的色彩冲突。再比如动画《山水情》,这部作品在角色塑造中将水墨画艺术元素发挥的淋漓尽致,极大地展现了自然的写意手法,用水墨交融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展现天人合一、师法自然、明心见性的意境。在山川河流色彩的变化和晕染下,主要人物和山、水、云、雾融为一体,浑然天成,画面兼具不同浓度的水墨色彩,让影片角色和背景很好的融为一体。(三)服饰艺术。在数千年传统文化形态下,我国逐渐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服饰艺术风格。传统服饰艺术注重对造型、布局、线条等具体要素的运用,强调将各个环节衔接成一个整体,从整体的角度入手营造空间和画面中美的感觉。我国传统服饰中蕴含的丰富色彩将我国特色民族文化内涵体现的极为明显,服饰色彩的营造和变化也能将角色的个性化特征彰显的淋漓尽致,这为我国影视动画角色的塑造提供了良好的素材。以我国著名动漫《大圣归来》为例,动画在角色塑造中以剧情需要、角色身份、主要场景等为出发点,利用角色服饰来建构和表达人物特点,在充分展现中华民族文化特点和审美认知的同时也塑造了孙悟空、混沌、江流儿等多个脍炙人口的角色。影片开头,孙悟空的服饰以黄色为主,黄色是我国传统服饰中极为尊贵的颜色,而在当代,黄色往往被人们看做向往、未来、光明,这直接反映孙悟空的霸气和克服困难、不畏强权的精神。之后孙悟空的服饰变成破旧的米黄外套,偏灰的蓝色破烂中裤,服饰色彩整体黯淡,这正是我国传统普通民众的服饰特点,展现出孙悟空毫无斗志的形象。影片最后,孙悟空服饰颜色中黑、金、黄、红相融合,用黑里透亮的黑金为主色彩,展现孙悟空在历尽波折和隐忍后的浴火重生。(四)戏曲艺术。我国传统戏曲用鲜明夸张的线条、浓郁突出的图案来彰显人物主要性格和形象,用不同的面部图案和背景曲子来呈现不同的角色,给角色设计特有的符号与标签,这种以面部进行塑造和创作为主、以角色背景曲子为辅来彰显角色特点的角色塑造方法在我国影视动画角色制作中也十分常见。以《大圣归来》为例,前期和天兵天将打斗的孙悟空在面部塑造上就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戏曲元素,以黄白为底色,眼窝、鼻子、嘴等部位用正红色进行勾勒和渲染,构成艺术化处理后京剧十字门脸效果,象征孙悟空张扬的个性和正面的形象。而托塔天王的面部则以白为底色,以黑为主色,面部塑造相对夸张,和我国传统戏曲中“愚忠”、“刻板”的形象相吻合。在妖王混沌人性状态的面部设计中也汲取了戏曲中的脸谱设计思路,淡眉尖眼的面部形象既展现出其清秀的面庞,又表现出其内在的奸猾与老辣。传统戏曲中节奏和音乐在《大圣归来》中也有明显的应用。在孙悟空与天兵天将打斗时,背景戏曲音乐大气磅礴,令人心潮澎湃,和齐天大圣勇敢地与天庭作斗争互相衬映;之后妖王混沌吟唱昆曲《祭天化颜歌》,悲戚哀婉,冷厉阴郁,衬托出阴谋得逞的混沌和孙悟空尚未恢复功力、正派面临困境的境遇。
二、影视动画角色设计中中国传统艺术应用对策
影视动画场景空间设计论文
摘要:近年来,影视动画作为电影艺术大家庭中年轻的一员,愈发受到观众的喜欢和业界的重视。它不仅拥有电影家庭的艺术血统,同时还具备独特的艺术个性和独立的自我发展特点。场景空间是一部影视动画作品中角色的依存环境和活动空间,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剧情故事情节的展开、影片时代背景的陈述和艺术风格的表现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影视动画;场景;空间设计
1影视动画的场景空间
影视动画作品被归属为电影艺术作品一类,是兼备时间与空间的时空艺术,是一幅幅运动的、接连不断的虚拟画面。剧情故事、角色和场景空间是影视动画作品创作中最为基本的,也是必不可少的三要素,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影响,共同构成的。其中,以剧情故事为主脉络,角色为主体,场景空间服务于剧情故事和角色,为剧情故事的发生和发展提供特定的时空背景说明,为角色的出现、存在和活动提供舞台表演空间。运动的空间和空间中的运动,是影片的一种常态。随着影片中剧情故事的展开,角色所处环境的改变、空间的转移,场景空间也要随之切换和产生变化。特定的剧情故事,需要有与之相配的场景空间设定。例如,剧情故事的发生背景设定为古代,场景空间设计中的社会环境、建筑样式、空间类型、室内装潢等都应该与所处的时空相符合;特定的角色设定,也必须考虑到角色生活的时代背景和地理位置,以及角色的社会地位和文化背景等。一般而言,影视动画场景空间更多是围绕着角色而设计的,其设计承载着影片的重要信息内容,与背景、时代特征相吻合,同时在结合剧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等信息的综合考虑下展开设计,并有效地为动画角色的演绎创设一个规范的场景。
2影视动画场景空间设计的现状
2.1场景空间设计的方向区分不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