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传播范文10篇
时间:2024-04-08 04:00:1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影视传播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中国影视广告传播综述
时下,影视广告业发展迅猛,已成为中国广告界一股势头强劲的力量。影视广告运用电影和电视的制作手法,文字、图形、影像、声音、动画于一体,通过电子屏幕逼真地、生动地、突出地展现广告商品的个性,是比其他媒体更容易吸引消费者关心和兴趣的一种先进的广告传播方式。随着新媒体的不断涌现,分众、移动手机终端、网络等都成为了影视广告的重要传播介质。
一、影视广告与传播
广告的核心灵魂是创意,对于广告沟通而言,创意的可贵之处在于能够于嘈杂的信息浪潮中争取到受众的注意,从而为广告主赢得更高受关注的机率,最终达到产品销售的目的。对于一个影视广告来说,成功的前奏依然在于创意,一个新颖的创意能够唤醒更多人的关注。广告创意固然重要,但是光有好的创意是不够的,独特的创意还需要能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只有能高效地进行传播,那么广告才有可能成功,笔者认为相对其他广告形式,影视广告可听可视是其他广告形式不能比拟的,所以影视广告更需要在传播这一环节上下足功夫,来达到广告目的。
影视广告通过词语、影像、音乐和节奏来使消费受众从物质上和感情上对企业和产品予以认同。从广告传播的本质上来说,是要考虑从什么角度切人会产生一个大家都有欲望,都能理解,都可吸收的信息。广告信息是要对广告客户和消费受众都有用的信息,也就是说要寻求一种对事物的观察角度,达到产生附加值的效果。
如何准确地切人,高效地进行广告传播,已经成为我们关注的问题。
二、目前我国的影视广告在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影视音乐构思文化传播
影视音乐最早是1896年在卢米埃尔兄弟的影片中出现的,科技的进步和影视作品的增加使影视音乐得到了发展和完善,而影视音乐和影视作品已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影视作品需要音乐的衬托,音乐需要借助影视作品更直观的呈现。本文主要分析了影视音乐特点及影视音乐设计中多元文化的互动,进而阐述了影视音乐设计与文化传播的结合。
一、影视音乐的特点
影视音乐对影视作品有铺垫和引导的作用,一般来说影视音乐是为作品而存在的音乐,受众在聆听时会联想到影视作品的内容和所宣扬的精神。具体来说影视音乐包括主题音乐、背景音乐、叙事性音乐、情绪音乐、节奏气氛音乐、时空过渡的连续音乐及中间插曲等等。所以影视音乐的设计要根据影视作品的特点,那么影视音乐都有哪些特点呢?
1.影视音乐具有片段性影视作品中,有的场景需要音乐来渲染,但并不是从头到尾的穿插,只是一部分参与了故事情节,或悲或喜的感情需要影视音乐的衬托。像背景音乐、情绪音乐等,融入适合的音乐,可以使剧中人物心理表现的更加深刻。还有的情况是,没有对白的场景,直接展示的情感表达,只能靠影视音乐来突出主题,刻画人物。当然在选择片段性的音乐时,要注意配合故事的现状和发展,顺其自然的支持画面效果,不要用强烈的音响去争夺受众,这样往往会适得其反。影视音乐片段性的选择要正确的剪辑和应用,叙事性、节奏性的气氛音乐大多会采用音乐片段或主题曲的片段,完成对影视作品的诠释,因此,影视音乐几乎也可以说是影视作品的代名词。好的影视音乐能使影视本身的感情更加丰富,更强烈的抓住观众心理,使其产生共鸣,促进影视文化的传播。
2.影视音乐具有铺垫作用在刻画人物时,人物的有些心理活动是无法通过人物表面展现出来的。就像悲伤,人物只有尽可能的用眼神展现,但这一表现手法又不是很全面,这时候就需要加入悲伤的音乐来帮助人物展现悲伤的氛围,提升剧情效果。因此影视作品中情感表达大多会采用加入影视音乐作为铺垫的方法,提升整个作品的表达效果。所以铺垫性影视音乐的选择也是很重要的,在选择歌曲时,不单单只是歌曲旋律的优美,还要看与作品的联系紧密度,这样才能使影视作品得到更好的宣传、评价。有铺垫作用的影视音乐,辅助影视作品所展现的内容也会更加生动,富有感情,广为传播。
3.影视音乐的文化传播功能大多影视作品开头不是人物的直接出现,而是风景或建筑。因此会使用引导性的音乐,使人们带着相同的心情去欣赏影视作品,引导性的影视音乐可以使受众提前进入作品情景,更加深刻感受主人公的心理变化,更容易理解作品故事情节。另外,大多数的无对白场景也是需要影视音乐的引导,渲染影视作品氛围,使受众更加深入理解影视作品内容。有些影视作品的流行使引导性的影视音乐大量涌现,大街小巷都开始流传,这样就使影视作品更加引人入胜,它不仅提升了影视产业的发展,还促进了不同区域间的文化交流。
影视媒介与旅游文化传播研究
摘要:五台山是我国的佛教圣地之一,以佛教文化为特色的旅游业是五台山地区的支柱产业。新媒体时代,利用媒介提升五台山佛教文化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研究影视媒介与新媒体对地方文化的影响,分析旅游文化与媒介传播的契合点,为提升五台山旅游文化的辐射力提供参照。
关键词:新媒体;影视媒介;五台山旅游文化
一、影视媒体对五台山的文化传播
旅游文化作为地方竞争与发展的重要资产,必然离不开大众传播媒介的塑造和传播。五台山在宣传其文化时,就充分利用了影视媒体对地方形象进行塑造。笔者从电影电视剧等影视作品、纪录片、文化宣传片和新闻报道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影视剧对五台山的文化传播。1.电影对五台山的嵌入式传播有关五台山的电影是以片段性的影像描述,号召受众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其形成共识,要求受众结合自身的宗教认知、地域认知、人物认知和文化认知,最终形成关于五台山地方文化的视觉认知。《五台山奇情》、《康熙大闹五台山》就是这方面的代表,其隐性的对外宣传五台山文化功不可没。电影使用柔性的内隐式传播措施,站在一个中立的角度将自然风光和人文精神,嵌入丰富的故事情节和美轮美奂的镜头画面中,悄无声息地影响着受众对五台山文化的感知。2.电视剧对五台山的内隐式传播最受观众青睐的电视节目形式,莫过于情节丰富的电视剧了。在电视剧中植入五台山文化,以五台山固有的人文自然景观为背景,就地取材,使五台山潜移默化地被受众吸收,提高五台山的知名度。电视剧《五台山抗日传奇之女尼排》取自于五台山僧尼勇敢抗日的真实故事,另外一部电视剧《五台山抗日传奇之和尚连》也是以此为题材,表现了在国家民族危难之时五台山僧侣保家卫国的英勇抉择。这两部剧塑造了五台山佛教僧尼的正面形象,渲染了佛教圣地五台山的人文精神,增强了受众对五台山佛教的情感认同。《康熙遗妃五台山》取材于五台山民间传说,讲述了康熙与梅妃的爱情故事,情节跌宕,使观众与剧中人物同呼吸共命运,与剧中情景相融合,从而引发观众对五台山地方文化的认同与期待。(二)纪录片对五台山的文化传播。真实感人是纪录片的核心,五台山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佛教文化遗产,自然景观规模宏大,是纪录片最佳的拍摄对象。《三晋风韵》、《四大佛教圣地———金色世界五台山》、《祈愿》、《五台山之旅》、《登五台智慧之旅》都是围绕五台山所拍摄的优秀纪录片。这些纪录片通过讲述佛教在五台山的创立、传播和发展,凸显五台山在世界佛教中极其重要的地位,并成为持续1600余年的文殊佛教信奉中心。对五台山寺庙建筑、自然风光、佛教传承、人文风俗进行全方位解读,用真实生动的视角,将五台山佛教文化展现于银幕,人们通过大众传媒接受并建构了一个美好的地方文化形象。(三)宣传片对五台山的文化传播。文化宣传片是一个地方的名片,是地方软实力的展现,它以短小精致的形式声画并茂地彰显地方独特的文化魅力。宣传片的主诉方式是印象式与片段式的结合。五台山宣传片以最为直接和行之有效的方式,概括性地展示了本地的地理地貌、佛教价值、人文精神、文化底蕴,有效地避开同质化,使受众对五台山文化产生良好印象,较短时期内就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又见五台山》在概述地理地势的情况下,侧重于突出佛教特色文化,从精神文化层面进行宣传,以避免在宣传片同质化日益严重的今天,被受众选择性地忽视。在不同层次的电视台投放,带来了不同的传播效果。首先选择在权威的央视播放,由于受众基础广泛达到良好的效果;其次省级和地市级电视台的受众具有地域性,该片播放后效果也相当突出。宣传片在不同媒体播放,可以广泛宣传其文化特色,提高景区美誉度,提升民众自豪感,巩固佛教圣地的文化形象。(四)新闻报道对五台山的文化传播新闻报道对地方形象而言是一把双刃剑,正面的报道以其权威性更能赢得人们对该地文化形象的肯定,负面报道则不利于其文化形象的构建。例如,兵团卫视《聊天斋下》栏目2013年5月18日报道了“五台山法会庆祝文殊菩萨圣诞日”的新闻,既普及了文殊菩萨的诞辰,加强了对佛教文化的传播,也使五台山佛教活动的行为识别,在广大受众的头脑中加深了印象。负面的新闻报道也会使五台山佛教文化的形象传播受阻。2015年4月2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的新闻“五台山5A级景区被警告”,揭露了作为佛教圣地的旅游区,在利益面前所表现的不当行为。该新闻的播出,使得受众对五台山的文化形象大打折扣,不利于五台山佛教文化的传播发展。
二、新媒体对五台山旅游文化的传播
网络新媒体传播五台山文化的类型主要有如下几种。(一)贴吧及相关的论坛互联网的交互性,使群众可以广泛地参与和深刻地体验。网民不仅作为受众,而且作为传播者信息传达意见。百度贴吧中的五台山吧,月活跃用户6219人,累计发贴9万条;五台山旅游吧月活跃用户307人,累计发贴2546条。在这些贴吧论坛中有着不少关于佛教文化的碎片化信息,它们为当下忙碌的人群进行浅阅读提供方便,人们还可以在闲暇时刻以交流的方式获取信息。传播者以普通人的身份进行小群体传播,增加了受众亲切度,其传播的信息也更容易被认同。(二)官方及门户型网站很多省市都将当地的官方网站看作地方的重要宣传载体,将权威准确的信息采用文字、图片、视频的方式生动丰富地展现出来。政府门户网站主要功能有信息、资源整合和网上服务等。有效的资源整合是展示五台山文化特色的重要途径,也有利于吸引旅游者和投资者。《五台山网》是政府在信息化建设基础之上所创建的,为大众提供各种便捷服务。五台山网页面有着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以“佛教圣地五台山”作为地方标语,简洁清晰地阐明文化特色。以“人文五台山”、“国际五台山”、“休闲五台山”、“风光五台山”、“会展五台山”为首栏,以“一日禅”、“景区动态”、“自然五台山”、“文化五台山”、“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频”为二栏,在栏目的设置中融入了当地佛教文化特征。该网站不仅地方动态,还通过这些有特色的栏目进行文化推广与宣传。图片、视频等直观的信息,容易对浏览者造成视觉冲击,吸引游客来访。五台山作为旅游景区,不仅要在国内宣传,也以“国际五台山”积极与世界接轨。除了地方门户网站外,还有五台山佛教文化促进会、五台山佛教在线、五台山旅游网、山西佛教网等,也对提高五台山佛教文化的知名度、美誉度,及影响力有重大推动作用。(三)微博与相应自媒体微博作为一个社交平台,属于公共领域。如五台山黛螺顶官方微博“五台山黛螺顶”、五台山佛教协会官方微博“五台山佛教协会”等。也有属于私人空间的,如五台山“如瑞法师”、“梦参老和尚法语”等人的互相交会。互动式的模式能够加强交流,增加对五台山特有文化的理解和认知,相互启发彼此促进。“五台山佛教协会”等官方微博的建设,是五台山佛教品牌建设的重要部分,它在普及传播五台山佛教知识的同时,也为其地方文化进行良好的形象塑造。同时相关微博与受众进行互动交流,不仅拉近了传受双方的距离,更有利于意见和建议的反馈。微博有利于个人意见的表达,但信息较为分散,其中的搜索栏目,正是对分散的信息进行整合的功能,方便无目的随意浏览的受众,他们可以有针对性地寻找五台山相关信息。(四)手机媒体及相关APP受众可按自身兴趣下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载关于五台山的软件。如APP“五台山”,该软件有语音导游、景区特色、旅游攻略、美图欣赏等功能,对五台山佛教寺庙进行专业播音详细解说,使受众体验身临其境的愉悦感,提高五台山佛教的对外吸引力。另一款软件“行走五台山”是旅行软件,其“游记分享”、“攻略达人”、“美图欣赏”等功能更注重受众的沟通,通过旅行者的经历分享进行人际传播,更能增加游客的主动接受度,增加信任感,以此提高五台山佛教文化知名度。相关APP还有“五台山旅游”、“亿旅汇———五台”、“忻州五台山———导游助手”、“佛教文化简史”等。这些手机软件,详细地介绍了五台山佛教文化的各个方面,有利于五台山文化的深度传播。
中国影视广告传播探究论文
论文摘要:伴随着现代传播学的发展和市场营销理论的不断创新,如何让一个广告更为有效地传播出去,如何让产品在有了灵魂后能更好地广为人知?这些都是现代影视广告业、实业界所共同关心的问题。文章围绕我国影视广告在传播中产生的问题展开讨论,探讨了我国影视广告该如何准确的切入,高效地进行广告传播。
论文关键词:影视广告画面解说广告音乐
时下,影视广告业发展迅猛,已成为中国广告界一股势头强劲的力量。影视广告运用电影和电视的制作手法,文字、图形、影像、声音、动画于一体,通过电子屏幕逼真地、生动地、突出地展现广告商品的个性,是比其他媒体更容易吸引消费者关心和兴趣的一种先进的广告传播方式。随着新媒体的不断涌现,分众、移动手机终端、网络等都成为了影视广告的重要传播介质。
一、影视广告与传播
广告的核心灵魂是创意,对于广告沟通而言,创意的可贵之处在于能够于嘈杂的信息浪潮中争取到受众的注意,从而为广告主赢得更高受关注的机率,最终达到产品销售的目的。对于一个影视广告来说,成功的前奏依然在于创意,一个新颖的创意能够唤醒更多人的关注。广告创意固然重要,但是光有好的创意是不够的,独特的创意还需要能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只有能高效地进行传播,那么广告才有可能成功,笔者认为相对其他广告形式,影视广告可听可视是其他广告形式不能比拟的,所以影视广告更需要在传播这一环节上下足功夫,来达到广告目的。
影视广告通过词语、影像、音乐和节奏来使消费受众从物质上和感情上对企业和产品予以认同。从广告传播的本质上来说,是要考虑从什么角度切人会产生一个大家都有欲望,都能理解,都可吸收的信息。广告信息是要对广告客户和消费受众都有用的信息,也就是说要寻求一种对事物的观察角度,达到产生附加值的效果。
日本影视西游记传播变化
20世纪中后期以来,《西游记》开始走出大陆,港澳地区以及国外对《西游记》的影视改编开始出现,香港电视台曾多次改编《西游记》。日本在《西游记》的跨文化影视传播中亦非常有代表性。1978年10月,日本人第一次将《西游记》改编成电视剧并在日本电视台播出,随后日本共四次将《西游记》搬上银幕。2006年1月,由铃木吉弘制片、坂原裕二编剧的《西游记》连续剧由富士电视台播出(以下简称富士版),很快在日本掀起了观看《西游记》的新一轮高潮。现代影视借助图像和电子技术的再生产方式,很好地克服了语言文字在跨文化传播中的局限性,并以其大众化和直观性使《西游记》的跨文化传播实现了更大限度的拓展。然而,在文学的跨文化传播过程中,“还有许多美学因素、心理学因素和文化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这些难以确定的因素的作用下,被传播和接受的文学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变异”…。日本影视版的《西游记》虽然基本素材来源于中国,且并未脱离原著基本框架,但在改编过程中,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之下,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系列的文化误读旧J、文化变异现象。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日本本国的价值观念和文化特征。若进一步探究,“变异是在哪个部分发生的?怎样产生变异的?为什么会有变异?”【31类似的问题不可避免地成为我们要关注的重要方面。现代阐释学和接受美学的研究理论都反对把作品的意义看成是固定不变的和唯一的。然而,从小说到影视,跨越了文字解读到影像阐释的视界HJ,除了原著的世界观、历史观、艺术观等会被重塑,其影像阐释也必然会打上时代精神与思潮的烙印,无论是原著的母题还是人物形象都会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改编者的价值取向和审美取向。下文将以在日本影响最大的2006年富士版《西游记》电视剧为主,分析《西游记》在日本影视中的变异。
一、《西游记》在日本影视中的母题变异
“母题”(Motif)这一概念源自民间文学与民俗学研究,其内涵和外延历来有着不尽相同的阐释,美国著名的民俗学家史蒂斯•汤普森(StithThompson)广泛搜罗口头流传的神话、传说、故事和叙事诗歌,从中提取母题两万余个。他对母题以及母题和类型之关系作过权威性的解释:“一个母题是一个故事中最小的、能够持续在传统中的成分。要如此它就必须具有某种不寻常的和动人的力量。”[51可见,母题不仅是叙事作品中能够延续传统积淀的成分,还具有一种普遍的力量,这种力量来自一个民族甚至是人类共同的集体无意识,能够勾勒出一种文化中共同的文化心理。因此,对母题的挖掘与表现往往体现出一部叙事作品的民族性与深刻性。在日本影视版《西游记》中,原著母题出现了一些看似普通实则深刻的变异。首先,继承了历险母题,强化了伙伴和团队的重要性。在各种日版《西游记》影视版本中,基本都继承了历险的母题结构。从1978年的电视剧版本到2006年富士电视台推出的11集连续剧,以及2007年暑期最新推出的电影版《西游记》,唐僧师徒无一例外都是历经劫难才终成完满。所不同的是,在日本版《西游记》的历险母题中,强调了伙伴和团队的作用。在富士版《西游记》中,三藏法师救出被压在五行山下的孙悟空,向他介绍已经收为徒弟的八戒和沙悟净时说:“这是我的两个伙伴。”一开始便强调了伙伴的关系定位。日本改编后的《西游记》电视剧与电影中,虽然三藏法师、悟空、八戒、沙悟净的身份还是师徒四人,但较之原著少了些师父、大师兄、二师弟之类的等级观念,更多强调了一种团队关系。其次,弱化了反叛母题,突出了勇气和正义之心的重要性。在1978年版的电视剧《西游记》中,尚有反映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情节,不过重点表现了如来对孙悟空的收服。在富士版《西游记》中,已经完全省略了孙悟空出生以及大闹天宫的情节,一出场就是师徒四人,只是用回忆的方式提到了三藏法师从五行山下救出悟空的场面。富士版《西游记》首集便开宗明义突出了坚信正义之心的重要性。三藏法师为救师傅的女儿,甘作替身去当祭品,深入魔窟,在遭到出卖后,他依然深信师傅的无辜,最终震撼了师傅,打败了魔王。类似的情节在剧中多次出现,渲染了三藏法师对正义不败的坚定信心。另一方面,与原著中孙悟空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为了“成佛成圣”的目的不同,富士版《西游记》中孙悟空与三藏法师相约去天竺取经是为了感受人类勇气的莺要性,驱逐没有父母、独处天地间的孤独感,完善他那颗石猴的心灵。第三,引入了婚恋母题。婚恋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西游记》原著的婚恋母题是非常弱化的,唯有猪八戒因难断“色戒”留下无数笑料,与取经的原旨相背而带有一种诙谐调侃色彩。而】52在富士版《西游记》中,感情戏的成份明显加重。除了三藏法师一如既往没有任何“绯闻”,悟空、八戒、沙悟净则无一例外都有荡气回肠的恋情故事。《温泉之国》中,因猪和妖怪的双重身份而深深自卑的八戒得到了漂亮姑娘春丽的主动表白,八戒深受鼓舞并爱上了她,决定为她放弃天竺之行。《砂之国》中,连原著中最沉默寡言的沙悟净也邂逅了旧恋人金鱼,经受了一场爱情与诚信的考验。第十集《灭法国》中,一直偷偷喜欢悟空的凛凛决定和悟空举行结婚典礼,以保护师徒四人顺利西行,婚礼上为保护悟空她被恶魔安排的飞刀所伤,引发悟空真情外露。富士版《西游记》无疑对爱情有很多正面的探讨和描绘。母题的变异是《西游记》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内容变异的重要表现。在跨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内容的变异一方面来自日本文化对原著文化背景的再解读或融合。比如在历险的过程中,强调伙伴和团队的重要性,弱化反叛色彩,突出勇气和坚信正义之心的重要性,这些都和日本文化的传统和文化思维息息相关。内容的变异另一方面还跟当下时代的特征相关,对婚恋主题的凸显,对诚信的描绘,都使当下人对自己的职业和生存状态感同身受,使《西游记》在不同的时空背景下仍然能引发人们的关注和思考。
二、《西游记》在日本影视中的艺术形象变异
小说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决定故事内容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在影视剧中,人物也是推动叙事的核心,戏剧的冲突和对抗离不开人物之间以及人与社会、自然的关系。“我们能够想象人和人之间的或者人和他的环境——包括社会力量和自然力量——之间的戏剧性斗争,但我们要设想一出只有各种自然力量对抗的戏可就难了。”№1在影视剧的人物改编中,形象塑造之难在于既要受到原著中人物的制约,又要迎合观众对于人物可能产生的新的理解,体现出时代观念的特点。“因而,人物形象的改编始终是在历史与现代的交叉点上进行,渗透着人类对历史与现实的反思。叫¨富士版《西游记》的人物也穿越在历史与现代之间,其人物形象的变异,不仅在于人物造型的变异,还在于人物性格的变异。
(一)人物造型的变异
韩国影视剧跨文化传播研究
【摘要】近年来,韩国影视风头正劲,向亚洲乃至世界输出了大量的优秀影视作品,这些作品的风靡本身就代表着韩国文化的输出,而在影视作品中渗透的韩国文化和韩国本土观念也使人们认识到了韩国文化。相比气势强盛的韩剧,中国大陆的影视剧的文化输出便相形见绌。想要对韩国电视剧的文化传播进行研究,需要运用跨文化跨语境的视野和学识,对韩国影视剧跨文化传播进行微观窥视,以文化同源为基点对中韩两国近年来呈现良好势头的跨文化传播现象进行探究。并且通过韩国电视剧文化传播的成功范例,对中韩两国影视文化、受众心理、制作模式进行讨论,以求给中国大众文化特别是中国电视文化的对外传播提供启示性的思考。
【关键词】影视文化;“韩流”;儒家文化;跨文化传播
在强调文化软实力的今天,如何通过广播电视等具有强大渗透力的电子载体来影响受众的思想和行为,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课题。从文化发展的角度来看,电视传播无疑是文化传播历程中一次极为重要的方式变革,任何其他文化形态对人类文化的影响都不及电视文化所带给全球的变化,电视愈来愈成为改造社会的一种全新的力量。中国与韩国一衣带水,地理位置接近,同属东亚文化圈,在几百年来不断进行着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儒家思想对中国的影响很深,儒学世代相传,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自产生之日起就不断影响着本国人民的思维方式和日常行为。自古以来,《四书》《五经》的传承经历了一代又一代人,传统的责任感思想、节制思想和忠孝思想,在数千年的封建社会中成为我们思想的中心与根基。因此,儒家思想是连同我们当代在内的主流思想。而韩国也受到了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在伦理道德上以儒家为主。而在韩国,孔子的名号家喻户晓,据调查,韩国有将近80%的人接受过入学的教育甚至信奉儒教。直到现在,儒学也影响着韩国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文化同源为中韩跨文化影视传播提供了丰厚的沃土。而在这种高度接近性和认同感的情况下,即使是在高语境环境下的中国,同为儒学文化影响下的韩国文化自然更容易为中国受众所接受。
一、中国电视剧市场的“韩流”现象
在西方思想的不断冲击下,韩国的文化也不再是单一的儒学文化,而是多种文化的集合体,韩国的主流文化慢慢成为一种对世界各地都具有非常高的“文化普适性”的大众文化,韩国这种大众文化的形成,是漫长的学习、融合过程。韩国为了把儒家伦理的教育融入到人民的现实生活当中运用的不仅仅是教育的方法,更为有效的便是对舆论导向的掌控。在新闻报道和影视剧作等文化传播内容方面都隐藏着儒学的内涵,潜移默化地对人民的认知方式和日常行为起到教化作用。而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直接催生了“韩流”这一现象。而电视剧作为“韩流”的中流砥柱,同时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自然肩负起了跨文化传播的主要职责。(一)韩剧热播现状。韩国影视文化的对外传播形成气候的时间不长,但对亚洲乃至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实际上,每年韩国的文化和娱乐服务、电影、电视节目也在以可怕的速度增加出口额,已成为巨大的推动力量来帮助韩国文化产业。我国最早于1993年引进韩国电视剧《嫉妒》,自此迎来了韩国影视文化在中国的开端。在随后二十多年的时间内,我国引进了多部韩国电视剧,而随着《蓝色生死恋》《冬日恋歌》《对不起,我爱你》《大长今》等电视剧的热播正式掀起了中国的韩流,随后的《原来是美男》《花样男子》《秘密花园》《来自星星的你》《太阳的后裔》更是将韩流推上了舆论的顶峰。(二)“韩流”中的儒家文化及其影响。经过观察,风靡中国的韩剧不仅仅拥有着新颖的题材选择、跌宕的情节设置和精巧的编剧技巧,更引人关注的是韩剧中带有鲜活生命力的儒家文化,使儒家文化完全融入到剧情当中去,对受众产生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而在儒家文化体系中,“孝”与“仁”两方面在韩剧中体现得相当透彻。在tvN所制作的温情电视剧《请回答》系列中,儒家思想体现得淋漓尽致。《请回答》系列至今有三部,分别为《请回答1997》、《请回答1994》以及《请回答1988》,三部电视剧分别于2012年、2013年与2015年播出,在每次推出时不仅成为收视冠军并打破收视纪录,更是在韩国本地以及亚洲地区获得了良好的口碑。除了巧妙的情节设计,《请回答》系列的怀旧元素和温情氛围更能让人感动,这三部每一部都处在不同的年代背景当中,却都是以家庭为单位展现热血与青春。1.《请回答》系列中的“孝悌”:《孝经》有云:“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孔子云:“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也”。“仁”是孔子的思想核心,而“孝悌”为仁之本,由此可得知“孝悌”在儒家思想中的地位之高。“孝”,是家庭中晚辈对长辈、子女对父母的尊重与顺从;“悌”则是家庭中长对幼特别是同辈之间长对幼的关爱和呵护。观众们被深深打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浓浓的家庭氛围,那种对长辈的尊重、对晚辈的教导,处处闪现在韩国人的家庭生活中,让人禁不住被韩国人的“孝”深深触动。曾经被国人理解为封建礼仪的日常生活礼节,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韩剧中。在《请回答》系列中,在双门洞生活的五个家庭,无不是父慈子孝,家庭和睦,在“吃喝拉撒,家长里短”那些絮絮叨叨的话语中,点点滴滴穿插着做人的责任和义务。但除了封建伦理纲常中的“孝”,该系列中的“孝”在融合了现代观念之后便显得更为温情。女主角成德善在得知母亲进入更年期之后,陪伴着母亲找回少女时的感觉,陪着母亲画指甲,逛街,从生活小事方面温暖着母亲。正焕在母亲进入更年期之后,为母亲准备了一个惊喜,邀请所有的亲朋好友来参加父亲和母亲的第二次婚礼。2.《请回答》系列中的“仁爱”: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众所周知,儒家的核心观念是“仁”,“仁”是其他优秀品质的根源。大韩民族信奉儒家文化,对“仁”的理解自然也是渗透到了韩剧的细节当中。“仁”在韩剧中具有很大的张力,尤其体现在主人公的人物设置上。在《请回答》系列中,所有人物都是善良的普通人,他们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和身世却无不温暖善良。《请回答1997》是一部让人笑中带泪的好剧。我喜欢它对各种情感的深刻理解,不刻意丑化任何一个角色来衬托主角,每个人物都有缺陷与亮点,不时使用现实与倒叙穿插方式增加悬念,全剧没有想跳过观看的部分,最厉害的是能将公认的狗血桥段创意使用,甚至幽了以狗血见长的韩剧一默。看到最后,原本长相平凡的演员们在我眼中全成了俊男美女,善良和淳朴的内心正是他们仁的展现。而他们坚强、隐忍,又能在关键时刻爆发自己的潜力,这样不惧艰难乐观向上的心,让他们的“仁”有了更深层次的含义,再次证明魅力十足的角色成功转化了所有的不完美。
二、韩剧中的“家文化”传播模式
探究影视跨文化传播本土化战略
2010年1月,《阿凡达》创造出世界票房新纪录,其18.59亿美元的票房收入中有70.3%是来自海外市场[1];另一方面,中国对音像制品的进口限制再次遭到国际世贸组织(WTO)的违规裁定。无论是从现实传播效果还是信息政策倾向上看,影视类文化产品的跨文化传播是大势所趋。中国影视作品如何在全球化语境下成功实现跨文化传播?韩国爱情片“本土化”的成功值得借鉴:“他们将好莱坞程式化的套路,与韩国的传统文化、艺术个性相结合,使东西文化的冲撞在电影中释放出火花”[2]。
本文所说的“爱情片”包括以爱情为主题,或者以爱情为主要叙事来表现其他主题的电影。文章将立足电影本位进行研究,关注电影的主题思想与情感内涵、影像表达和叙事特色、角色定位和偶像效应三个方面;分别从内容、形式入手,研究东方文化特色在韩国爱情片中是如何具体体现的。
一、思想与情感——寻找“东方魂”
韩国电影“蕴涵着一种从传统的儒道文化衍生发展而来的东方式的文化精神和审美特色”[3],“他们的文化创意产业有‘魂’贯穿其中”[4]。这个“东方魂”,在韩国爱情片的思想内容和情感表达上是如何具体体现的呢?
1.关注内心重视感觉
相较于西方的开放式思维,东方思维呈现出“倒三角”[5]的模式,关注点从宇宙、世界出发,最后往往归结于人的内心。从艺术心理学的角度而言,这种诉诸内心的思维模式,恰恰有利于加强受众的观影感受。在韩国爱情片中,这种关注内心的东方思想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技术支撑下影视传播探析
一、超级英雄下的神性与人性
漫威中的角色数不胜数,从《复联1》中的初代六人到后来不断增加的猩红女巫、黑豹、蜘蛛侠等等,每一位英雄都有他的独特之处,如美国队长不老的容颜和充满肌肉的健美身材,奇异博士来去自如地在时间与空间中穿梭的逆天本领.这些他们所独有的特殊能力构建出了他们的与常人不同的神性,这种神性使人们对他们抱有期待与幻想,甚至产生一定的代入感,这无不是漫威英雄电影能够一直发展至今的重要原因之一。这种能够拥有超能力的基础设定与电影中展现出的能力多样性从两个方面了满足观众在想象方面的新鲜感,再加上老套的正义终将打败邪恶的故事主线,也同样符合了观影者对于法律与道德的需求,因此在漫威的电影中出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词:情怀。这种情怀是维系超级英雄与无数观众之间的重要纽带,使得很多影迷在将电影情节批判得一无是处的同时依旧义无反顾地买上一张价格不菲的二刷票。因为这种情怀无关剧情,更多的是基于对超级英雄本身的热爱,但这种热爱光依赖于对神性的追求是不够的,因为它距离现实生活过于遥远,而最能吸引人们并产生共鸣的永远是在他们身上所展现出的人性。何为共鸣,指的是由别人的某种思想感情引起相同的思想感情。但产生共鸣的基础则在于两者具有一定的相同点,而观影者与超级英雄之间的共同点就在于人性的共通。像漫威电影处女座所塑造出的经典英雄钢铁侠,他的髙智商与富有满足人们的幻想,但他偶尔的小自私,为了妻儿不愿再出去冒险的人性反而更符合人们对于角色的期待,这种反模式化的角色设定使人物更为丰满与立体。同时在漫威的众多英雄中,天生就有超能力的并不太多,很多在拥有超能力之前也就是一个普通的平凡小市民,像奇异博士原来是手术台上的医生,艾迪在遇上毒液之前只是一个郁郁不得志的小记者,而黑寡妇和鹰眼则至始至终都是以肉体凡胎在战斗。这种普通人的身份使这些角色的诞生拥有了群众性的基础认同,再加之这些角色身上如:坚毅、勇敢的优秀品质也反映出人性中蕴含的优点。而漫威在反派的设定上也依旧遵循神性与人性相结合的原则,如非常受粉丝喜爱的洛基,他本身就是诡计之神,拥有着随意变化身形的能力,这是他所展示出的神性。而他总是强调的作为神所拥有的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反而是他人性的体现,因此这个角色之所以能深入人心就是在于他表现出了一个人的多个维度。他一方面可以像对待待蝼蚁一般肆无忌惮地杀死无辜的人类,而另一方面又可以在面对外敌人侵时义无反顾地为保护哥哥而拥抱死亡。这种人性的矛盾加剧了角色的戏剧性与冲突性,反而比很多单纯的正面角色更具有荧幕活力,获得观众的喜爱。
二、庞大世界观所带来的可持续发展
漫威电影十一年来孕育出了二十二部影片,平均每年都会有两部在各大影院上映,这极大程度上满足了观众的观影需求,从商业角度上来说也是获利颇多。那么为什么漫威能有那么多的英雄故事来叙述以至于可以在十一年内拍出这么多的影片,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整个漫威宇宙的庞大构建。首先在漫威漫画中的世界观就极为丰富,在人类居住的地球之外还设置了无数个其他星球,每个星球各有特色,随意抽取一个便能改编成一部电影。像电影《银河护卫队》中除了星爵有地球人的血统之外,几乎其他角色都是来自外星且长相各异。《雷神》则是讲述的是北欧神话中奥丁之子的故事。但是人是有归属感的,一味地讲述外星故事会使观众疲倦,所以漫威的英雄电影主要剧情还是选择在地球展开。按照一般的电影设置,基本上一部影片主角只会有一两位,而漫威22部电影中至少有十多部是在地球展开的,显然只有两位英雄主角会使电影过于单薄。那么如何将十多位英雄同时安放在一部影片中并不产生违和感,漫威宇宙时间观再次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在整个漫威系列电影中,几乎每部影片都在给观众潜移默化地灌输着一个漫威世界自己创造出来的产物:无限宝石。每位英雄都或多或少和无限宝石产生联系,这种联系一直若有若无,甚至有时候在电影结尾才隐隐出现,而随着系列电影情节的不断发展,终于使看似毫无联系的各路英雄通过对于无限宝石的探索这一方式相遇,那么这时候《复仇者联盟》的多英雄剧情相较于其他英雄的个人独立电影就更具有情节与视觉上的冲击。同时在“平行宇宙”这一设定中,人们的空间与时间概念被重构:物理空间的桎梏不复存在,最典型的便是《奇异博士》中的斯特兰奇的传送门能把人们送去世间任何一个地方。而时间的回溯也让本不可逆的生命有了重新开始的可能,其中最震撼的情节不过《复联4》中那些曾经逝去的英雄们重返战场。这样的多维世界的存在使得漫威在可以合乎逻辑的情况下继续各类英雄的故事,即使这个角色可能在早几部电影之前就已经死亡。另一方面,庞大世界观之下的合理联系让漫威电影随之诞生了一种彩蛋文化,这种彩蛋可能跟现实生活中的演员本身相关,可能是向某部经典电影致敬,也可能是为漫威的下一部影片埋下伏笔,但无论出于哪种目的都可以让铁杆粉丝在观看电影的同时更多一份惊喜与满足,而仅仅只看得懂其表面意思的新粉也不会感到一头雾水,因为彩蛋足够幽默诙谐。至于老爷子斯坦?李在影片中的客串更是成了漫威电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虽然《复联4》是他最后一次出现在荧幕之上,但他所代表的却远不止这些。
三、技术支撑下的视觉享受
电影作为第七艺术,相较于文学等艺术来说其最明显的特点就是能够给予人们最直观的视觉感受而不是基于自身大脑的想象,这时候仅仅只需要一个画面就能呈现出非常丰富的细节。因此在电影刚刚诞生的一段时间内,几乎所有人都会去电影院进行消费,其受欢迎程度与所获得的收益远远高于纸质书籍,因为视觉化的电影所传达出的内容更加充实而思想又远没有文字那般张扬与直白,它是含蓄的、内敛的、潜移默化且更加令人容易接受的。显然漫威也很好地把握住了这一特点并加以升级。像最新上映的《复联4》就是继《复联3》之后的第二部全片釆用AlexaIMAX摄影机拍摄的好莱坞大片。其宽广的取景范围与电影院中IMAX银幕的规格完美结合,再加上超高的分辨率和对色彩的敏锐把握,使得每个画面都能拥有足够震撼的效果,更何况IMAX银幕还比普通银幕多呈现26%的影像内容,让观众能够从短短的几小时内把握更加丰富的内容。这些新的特征再与当下流行的3D制作相结合,使得观众产生充分的代人感,而此类影片的受众多为青少年,相比于其他年龄人群更注重体验感与参与感,因此也更愿意为此买单,观影人数也就不言而喻了。同时漫威英雄电影出于其庞大的世界观拥有了许多超现实的设定,因此特效在漫威电影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像《复联3》中就包含了2680个特效镜头,整部影片完全没带特效的只有4个。基本上所有的超级英雄形象都需要依靠后期技术来实现,尤其是像奇异博士、绿巨人之类,若要展示其超能力光依赖于演员精湛的演技是远远不够的。再加上英雄电影非常重要的战斗场面也不能仅仅依靠于现实取景,因此每部影片至少60%的情节内容都是在绿幕或摄影棚中进行拍摄以保证加人后期特效后能够充分展示出情节的真实性。另一方面特效还能够带来强烈的对比与冲突,非常典型的就是美国队长在参与身体改造实验前后的身材对比,从一个羸弱的瘦小愤青到一个身材健美充满正义感的超级英雄,还有可以随意将身材缩小至蚂蚁,放大到巨人的蚁人等等,这种强烈的视觉冲击非常迅速地搭建起了人们对于角色的初步印象与对其身份的准确定位。尤其是在表现拥有不同外表的外星生物时,他们的肤色和身体结构的差异强调着种族之间的不同,然而当危机来临时又能聚集在一起一同面对外敌,文化差异随之消散。又或者像《复联3》中随着灭霸一声响指,成千上万的生命都化为灰烬再无全尸的这种加上特效的死亡场景反而能够更加直观地给予人们对于生命的思考。漫威电影从2008年濒临破产需要依靠借款拍摄《钢铁侠》到如今《复联4》全球票房排名影史第二、享誉全球,甚至将老东家DC远远甩于身后,其影响力早已不容忽视。在全球化的现状下漫威依靠电影的形式很好地将美国文化进行输出,而接收者由于脱离了传统认知中的地域了解与文化认知,容易失去对事物正确与否的判别能力,从而可能吸收到并不正确的价值取向,甚至逐步丧失主体性。但同时漫威电影又有非常多值得中国英雄电影学习的地方,中国英雄电影相对来说较为独立,从而使得对于英雄的塑造容易趋同。再加上国内英雄电影更多是传达出对于中国传统武术的回溯而非对未来世界的挖掘,因此对于特效的使用也稍逊一筹,而漫威电影中对于美国队长的角色塑造则较好地兼顾了历史与未来,使影片既拥有年代感又充满现代感。加之漫威电影是在漫画的基础上进行的二次加工与创作,使电影与漫画两者相互促进,带动粉丝群体的融合,从而获取更大的成功。
本土茶文化影视传播实践教学探讨
摘要:海南的茶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富有丰富的内涵,是独具特色的一种地区文化。对现代社会来说,茶文化的发展与传播有其特殊的意义,它不仅能传承、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拓展茶文化的传播新途径,还有助于将海南建设成国际化的旅游胜地,所以我们应当做好舆论引导工作,大力宣传海南的茶文化。
关键词:海南本土;茶文化;影视传播;实践教学
1海南本土茶叶的自身特征
海南岛不论是在气候方面还是地域方面都有着生产茶叶的天然优势,海南岛的茶叶与其它地区茶叶相比,也有其与众不同之处:第一,海南有着非常深厚的茶叶生产种植基础,曾在清朝时期出过一款皇家贡品———水满茶。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茶叶种植成为海南的主要经济产业,并建造了国家级的红茶种植基地。第二,海南的茶叶有着较高的产量和优秀的品质。海南属于热带地区,夏季较长,无明显冬季,茶叶生长迅速,可供采摘的周期较长,相较于其它地区产量要高。第三,茶叶生产有着较强的经济优势,在收益方面不逊于种植销售热带水果。举例来说,种植销售胡椒每亩的生产收入约为3200元,如果种植品种较好的茶叶,每亩的生产销售收入可达5000元,而且近些年茶叶的价格一直呈现出一种平稳上升的态势。第四,海南茶叶给消费者一种“绿色生态”的印象。近些年海南将建设生态省作为自己的发展目标,生态茶叶也成为了海南一种具有明显优势的特色产品。近些年海南旅游业发展得风生水起,而茶文化也成为了海南文化的一种形象代表,成为加快海南经济发展步伐的助推剂。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海南已经开始探索、运用多种渠道和载体来宣传自己的茶文化,比如利用一些影视传播手段、文艺表演手段等等。
2海南本土茶文化实践教学中影视作品的适宜形式
从已有的资料和实践教学需要来看,海南高校影视传播类教学实践中表现海南茶文化元素的方式适宜使用以下形式:2.1茶文化纪录片。在镜头下真实的记录客观存在的茶文化内容,并通过简单基础的艺术加工,以一种电影或电视的形式呈现给观众,这就是所说的茶文化纪录片。茶文化纪录片有两种形态,即单集的电影纪录片以及多集的电视纪录片,以巨大的信息传播量、细致入微的茶文化体现度等优势,真实准确的反映了我国极富人文气息的茶文化内涵。与同类作品相比,茶文化纪录片的传播力度以及传播效率更为显著。2.2茶文化微电影。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微电影提供了良好的传播平台,因此,茶叶企业也基于微电影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等优势,围绕茶文化制作微电影,以实现茶文化的有效传播。相对于传统类型的电影,微电影在放映时间、制作周期以及规模投资等方面实现了微小化,扩展了微电影的宣传范围,其以单独或系列的形式实现了现代化的宣传途径。而网络与手机的广泛普及,使得微电影的传播深入千家万户,尤其是对80、90后的群体来说,微电影的影响力度不容忽视。2.3茶文化。DV以本土茶文化为主要创作素材,借助数码摄像机实现真实有效的记录,以形成茶文化影像作品,即茶文化DV。这种类型的作品形式自由,是一种大众参与的艺术表现形式,可以吸引了很多大学生参与。实践教学中平时多布置校园DV有关茶文化方面的作业,让学生以多样化的茶文化形式活动为素材,在可以推动和谐校园的建设的同时,也可以起到传播本土文化、增强学生对本土文化认同感的作用。
互联网传播影视剧通知
目前,有一些涉嫌侵权盗版、含有有违社会道德、色情淫秽甚至危害国家安全内容的影视剧在互联网上传播。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根据《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现就互联网传播影视剧(含境内外电影片、电视剧、动画片及其相应的音像制品,下同)的建设和管理问题,通知如下:
一、适应互联网发展需要,努力提高影视剧生产和网络供给能力。各级广电局要积极引导并鼓励影视节目制作机构多生产适合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内容积极健康的影视剧。使积极健康的网络视听节目占据主导地位,推动和加快我国互联网视听服务产业的建设和发展。
二、加强互联网传播影视剧管理。要遵循互联网的特点和规律,按照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要求,加强领导、明确职责、落实任务,切实加强互联网传播影视剧的管理,以管理促发展,以发展促繁荣。用于互联网传播的影视剧,必须符合广播电影电视管理的有关规定,依法取得国家广电总局颁发的《电影片公映许可证》、《电视剧发行许可证》或《电视动画片发行许可证》,同时获得著作权人的网络播映授权。用于互联网传播的理论文献影视片须获得国家广电总局颁发的《理论文献影视片播映许可证》。未取得《电影片公映许可证》的境内外电影片、未取得《电视剧发行许可证》的境内外电视剧、未取得《电视动画片发行许可证》的境内外动画片以及未取得《理论文献影视片播映许可证》的理论文献影视片一律不得在互联网上传播。
三、切实加大管理力度,努力净化网络环境。各级广电局要依法行政,恪尽职守,加大管理力度,为发展和建设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产业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在近期内开展以下工作:
(一)大力开展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宣传,自觉抵制网络色情节目。各地要组织和引导广播、电视、报刊及网络等各种媒体,加大对含有淫秽色情等有害内容影视剧在网上传播所带来的社会危害性的宣传力度,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的网络视听文化,引导公众特别是未成年人自觉抵制和远离各种有害视听节目。通过多种方式对《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电影管理条例》、《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等相关广播影视法规进行宣传和解读,教育视听服务从业机构不得在网上传播含有反动有害、淫秽色情、暴力低俗、侵权盗版等《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第16条禁止传播内容的影视剧,教育网民上传影视剧要自觉维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提高互联网行业的遵法、守法意识,为广大未成年人提供健康文明的网络活动空间。
(二)加强互联网站管理,依法开展视听服务。各地广电局要加强领导、明确职责、落实任务,通过多种方式向本辖区内网站传达总局管理要求,要努力做到让网站法人代表和本地电信企业各级分公司负责人熟知、掌握相关管理规定和管理要求。各地要组织力量、突出重点,对本辖区内的网络视听节目服务机构做一次全面专项实地检查,重点检查网络视听节目服务机构网上传播的影视剧是否符合相关规定,机构是否持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